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角的度量-人教版 (1).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角的度量-人教版 (1).doc》由用户(cbx170117)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角的度量-人教版 1 四年级 上册 数学教案 度量 人教版 下载 _四年级上册_人教版(2024)_数学_小学
- 资源描述:
-
1、角的度量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让学生体会角的度量单位产生的必要性,理解单位产生的过程,理解量角器的构成要件和工作原理。2.让学生在经历程序性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度量角的技能,能结合角的度量深刻理解领会影响角的大小的因素。3.培养学生“会学数学”的能力和素养。2学情分析四年级上册的学生处于低中年级学习的过渡衔接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数学学习经验,但自主学习的能力还相对欠缺。根据学生的这一年龄特征,我把这节课定位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起始课。本节课教师将通过“手把手”的,详细的自学要求的指导,培养学生“阅读教材”和“发现问题”的学习能力。角的度量是在学生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认识了锐角、直角和钝角,知
2、道角有大小可以比较并且有一定的比较角的大小经验的基础上展开的教学。关于测量学生则是通过通过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学习能够懂得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已较好地掌握了一维图形的测量方法,有测量图形的基本经验。3重点难点1.理解量角器的构成要件和工作原理。2.掌握量角的操作技能。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课前自学】自学要求1.读:有序、完整地阅读教材第40页; 有序(从上到下依次阅读) 完整(书中的每一个问题都要有思考、有自己的看法) 你认为重要的地方要画“ ”,不明白或有困惑的标“?”。2.试:尝试使用量角器量角。3.思:反思自学过程,想一想:“你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4.问
3、:写下你需要和老师同学交流的问题。【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次经历“四步自学法”的学习过程,初步感受自学能够收获知识,自学能够发现问题。】4.1.2【课堂教学】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简要回顾角的各部分名称2.比较角的大小,感受度量角的必要性。3.揭示课题:角的度量问:看到这个课题,你认为本节课我们该研究哪些问题?预设:用什么量角? 怎么量角? 【设计意图:本环节借助多媒体课件简要复习角的各部分名称,快速切入主题。通过比较角的大小让学生感受到度量角的必要性,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引导学生自主确定研究主题,积累学习经验。】二、交流自学成果,初步识量角器。1.展示成果师:通过课前自学(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4、你已经知道了哪些关于角的度量的知识知识?预设:量角的单位:是1度。 课件演示:将圆平均分成360份,取其中的1份。 板书:单位 1度 记作:1O量角的工具:量角器课件出示:量角器图片,并标出中心点和0O刻度线、内圈刻度、外圈刻度师:请拿出你们的量角器将中心点和0O刻度线内圈刻度、外圈刻度指给同桌看一看。 板书:工具 量角器2.交流疑难师:通过自学你们找到了度量角的工具和度量单位。通过自学有没有引发你们新的思考?关于量角器你还有哪些问题想要交流吗?预设:量角器该怎么用?量角器为什么要有两圈刻度?为什么量角器做成半圆形的?师:凡事多问个“为什么”就能够帮我们获取更多的知识。板书:想原因课件出示:量
5、角器课件演示:从内圈0刻度出发,依次读出角的读数到180度,再从外圈出发0刻度出发,依次读出角的读数到180度。师:同学们,咱们通过阅读教材,就收获了这么多的知识,不但知道了该如何用量角器量角,还知道了为什么可以这样做,也明白量角与量线段的联系和区别(课件呈现:教材有标注,有提问的页面)可以说真正做到了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爷爷所说的:”能把书从薄变厚,”你们真是了不起!【设计意图:本教学环节重在交流和互动,它将在师生、生生等多边互动中构建灵动的数学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展示自学成果的过程中,通过教师教师基于对学情的充分了解和把握预设的多媒体课件演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