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孟子》三章第3课时精品教案.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教学设计)《孟子》三章第3课时精品教案.pptx》由用户(云出其山)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学设计 孟子 教学 设计 三章第 课时 精品 教案 下载 _八年级上册_(统编)部编版_语文_初中
- 资源描述:
-
1、三章教学方三章教学方案案第第 3 课时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深入理解课文中的名言警句。2.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深入理解课文中的名言警句。2.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一、课程导入名言警句,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笔丰厚的财富。它常常在我们最迷茫的时候为我们指 明前方的道路。名言警句也能警示和提醒我们少犯错误,帮助我们树立起正确的三观,引 导我们正确待人处事。孟子中就不乏精辟的名言警句,这节课就让我们深入理解文中 的名言警句,激励自己成为
2、更好的自己吧!设计意图:设计意图:谈话导入,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快速进入新课学习。二、问题探究二、问题探究(一)合作探究一(一)合作探究一1.探究任务探究任务1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 理解,并分别另举一两个事例来证明这两个观点。2说说这两句话给你带来什么启发。2.过程安排过程安排1全班分成 2/4 大组,每组负责一个句子的含义解读并举出相应事例。2根据任务,小组成员一起说一说相应内容是什么意思并结合孟子思想解读其深层 含义。3小组成员集思广益,分别说说自己了解的相应事例,组内共同商讨该事例是否确 实符合相应观点,如果符合则由一名同学记录下来。4小组
3、成员共同讨论,这两句话自己有什么启发。5每个小组选派三位代表,一位解读相应内容,另一位代表分享一到两个事例,再 选派一位代表说启发。3.成果展示成果展示预 设 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说,施行仁政的君主会得到广泛的拥护,不行仁政的君主则会失去民心。周文王和商纣王的故事能证明这一点。文王姬昌为西伯时,“笃仁,敬老,慈少”,礼 贤下士,善养老者,所以人民拥护,贤士归心,为后来周代商而立奠定了基础。商纣王虽 然天资敏捷,“材力过人”,却不行仁政,“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巨桥之粟”,以酷刑 残害臣民,最终“民罔不欲丧”,众叛亲离,葬送了商朝。预设 2:“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是说,忧患和磨难可
4、以使一个人奋发有为,使一个国家兴旺 发达;安逸和享乐则会让一个人不思进取,使一个国家衰败灭亡。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的故事就能证明这一观点。吴越交战,越国战败,越王勾践立志 发愤图强,准备复仇。他卧薪尝胆,就是怕舒适的生活消磨了自己的志气。他还亲自到田 间与农夫一起劳作,他的妻子也纺线织布。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越国已经恢复元 气,兵强马壮,具备了复仇的条件。反观吴王夫差,战胜越国之后,以为忧患已除,生活 骄奢淫逸,狂妄自大,最终为勾践所败,身死而国灭。预设 3:启发:一个人的成长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当我们身处逆境之时,我们应该时刻想着 “生于忧患”的道理,在困境中磨砺自己,砥砺前行;当我们
5、身处顺境之时,也应该时刻 牢记“死于安乐”的道理,在顺境中保持一贯的谦逊、努力,继续成长。我们在学习中,一定要有顽强的毅力,坚韧的性格,要刻苦学习、奋发图强,努力磨 砺自己,增长自己的才能。4.活动小结活动小结 通过探究活动,我们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这两句醒 世警句又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希望课下同学们把这些思想真的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和学习 中,指导自己的道德品行,做到学以致用。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握孟子的观点,并通过举例进一步理解这一观点。(二)合作探究二(二)合作探究二1.探究任务探究任务1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配称为大丈夫?在孟子心目中,什么样的
6、人才是 真正的大丈夫?2在当今社会,你认为哪些人算得上是“大丈夫”呢?为什么?2.过程安排过程安排1小组成员自由朗读富贵不能淫,结合前两节课所学知识自主总结孟子与景春 对“大丈夫”不同的认识。2交流讨论:小组成员各抒己见,分别说说公孙衍、张仪不配称为大丈夫的理由,共同总结答案。3讨论总结:结合课文“居天下此之谓大丈夫”这部分内容,共同总结孟子认 同的大丈夫的标准。4集思广益:结合自己看到的新闻或亲身经历,说一说当今社会算得上“大丈夫”的人,并说出自己的理由。5每个小组选派两位代表,每位代表回答一个小问题。3.成果展示成果展示预设 1: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既没有独立的人格,也没有独立的判断善恶、
7、是非、曲直的标 准,他们所做的一切无非是在迎合君王的喜好,这样的人当然算不上大丈夫。在孟子看 来,大丈夫要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更不能为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因素所迷乱、动摇、屈服。预设 2:当今社会能够称得上“大丈夫”的人非常多,他/她们是疫情中不顾个人安危勇敢坚守 一线的医护工作者;他/她们是洪水中不计个人生死冲在前方的士兵们;他/她们是为了广 大民众的安危时时刻刻战斗在第一线的警察们;他/她们是为了国土完整,以血肉之躯对抗 艰苦环境的边境线战士们;他/她们是甘守清贫却为无数孩子们带来知识带来希望的教师 们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正是因为有了这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