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百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全国高考调研模拟语文试题(二) Word版含解析.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陕西省百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全国高考调研模拟语文试题(二) Word版含解析.doc》由用户(cbx170117)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陕西省百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全国高考调研模拟语文试题二 Word版含解析 陕西省 2020 届高三上 学期 全国 高考 调研 模拟 语文试题 Word 解析 下载 _高考模拟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 第 1 页 共 25 页 20202020 年全国高考调研模拟试卷(二)语年全国高考调研模拟试卷(二)语 文文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1.本卷满分本卷满分 150150 分,考试时间分,考试时间 150150 分钟。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分钟。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 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 号涂黑。号涂黑。
2、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 卷、草稿纸卷、草稿纸 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636 分)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9,9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人类发展
3、延续到今天,其所掌握的知识体系种类已经数不胜数,掌握、传承各种学问的 学者 也随之数不胜数。如果以是否掌握、传承体系性的历史知识为基准来划分,则除了历 史学者外, 其余学者都可笼统地称为非历史专业学者;而历史学者中又可细分为中国史学 者、世界史学者、 某种专门史学者等。 各种历史学者,不言而喻,都重视对历史的观照,即具有“历史情怀”;至于非历史专 业的学 者是否也对历史注意观照,即具有“历史情怀”,从实际情况说来,似是除部分人 重视观照外,不 少人并不观照或观照较少,或虽然实际行动有所观照而对此缺乏清醒认识 和主观自觉。在笔者 看来,非历史专业的学者也应该自觉地观照历史,要根据需要,给予 历史
4、以足够的观照。 一般说来,学者们所研究的对象千差万别,其所研究的学科名称多有不带“史”字者, 这即是 本文所说的“非历史专业”。但是,非历史专业所研究的对象,实质上并非完全与 “史”无关,因为 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有产生、演变、最终消失的过程,在这 一过程中也总与其他事物 发生这样、那样的关联和相互影响。这些过程、关联、影响,岂 不正是该事物的“历史”; 研究这些 事物“历史”的学问, 岂不正是这些事物的“历史学“。 世界上除了人类以外,笼统说来其余即为 大自然。人为万物之灵,其既对本身进行深入的 研究,也对本身以外的全部客观存在即大自然 不断深入地进行研究。鉴于这种情形,有人 将人类
5、的全部知识概括为人类史和自然史两大种。 这一概括是正确的。做出这一概括的着 第 2 页 共 25 页 眼点,就是对人之外的客观世界(或称大自然)如实地以 变化之物和互相关联之物来对待。 由此看来,今天所谓“非历史专业“的学者,以变的观点观察自己研究的对象,重视了 解、掌握其长期以来变化的历史及其中所体现的规律,由之很可能会从中得到有益的启发, 从而为解 决面临的学科发展新难题找到原来不曾想及的出路。另外,非历史专业的学者在 增强“历史情怀”中, 也可以选读一些与自己不同行的历史学者的研究成果, 因为这些成果 论述了人类认识和 改造自身及大自然的大量经验和教训,其中某些方面很可能使非历史专 业的
6、学者获得启示。如 果所选读的历史学者的研究成果所研究的对象主体,正与从事选读 的非历史专业学者所研究的对象主体完全一致,例如研究历法某一专题的非历史专业学者, 选读某一历法史学家的相应研 究成果,尤其易于获得有益的启发。 (摘编自南炳文 说说学者的情怀与史家的情怀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9 年 4 月 8 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根据掌握、传承各种学问的多寡,学者可以分为历史学者和非历史专业学者。 B. 历史学者都有“历史情怀”,与非历史专业的学者相比,他们都重视对历史的观照。 C. 非历史专业所研究的学科名称大多不带“史”字,但实质上并非完全与“史”
7、无关。 D. 非历史专业的学者也应该选读一些与自己不同行的历史学者的研究成果,以获启示。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将学者分为历史学者和非历史专业学者,为下文议论说理做了必要的铺垫。 B. 第二段对比分析了历史学者和非历史学者对历史观照的不同态度,进而提岀论点。 C. 第三段抽丝剥茧,层层递进,指出非历史专业所研究的对象实质上也与“史”有关。 D. 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论证严谨,条理清晰,突出了“历史情怀”对学者的重要性。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一项是 A. 掌握、传承各种学问的学者数不胜数,所以人类所掌握的知识体系种类也因之数不胜数。 B. 作者
8、研究了非历史学者对历史的观照情况, 对其“历史情怀”缺失状况做出了准确判断。 C. 历史学是对人之外的客观世界的产生、演变、最终消失过程以及相互关联和影响的研究。 D. 对民法感兴趣的非历史学者,可以阅读复旦大学叶孝信教授所著的中国民法史 。 【答案】1. A 2. D 3. D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 第 3 页 共 25 页 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 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 项,“学者可以分为历史学者和非历史专业学者”错,原文第一自然段表述为
9、,“如果以 是否掌握、传承体系性的历史知识为基准来划分,则除了历史学者外, 其余学者都可笼统 地称为非历史专业学者”,“如果”两字表明此处是假设,并不是确指,不能武断地把学者 可以分为历史学者和非历史专业学者。 故选 A。 【2 题详解】 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 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 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 本题要求选出 “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D 项,“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错。文章第一段将学者分为历史学者和非历
10、史专业学者,为 下文议论说理做了必要的铺垫; 接着第二段对比分析了历史学者和非历史学者对历史观照的 不同态度,进而提出论点;第三段更进一步递进,指出非历史专业所研究的对象实质上也与 “史”有关;最后一段用突出“历中情怀”对学者的重要性。所以,整篇文章采用递进式的 论证结构。 故选 D。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 答此类题目, 应先审题, 明确题干的要求, 如本题“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然后浏览选项, 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 A 项,前后分句因果关系错,犯了因果倒置的错误。原文第一自然段表
11、述为,“人类发展延 续到今天,其所掌握的知识体系种类已经数不胜数,掌握、传承各种学问的学者也随之数不 胜数”,分句“所掌握的知识体系种类已经数不胜数”在前,分句“掌握、传承各种学问的 学者也随之数不胜数”。 B 项,“做出了准确判断”错。原文第二自然段表述为,“即具有历史情怀,从实际情 况说来,似是除部分人重视观照外,不少人并不观照或观照较少,或虽然实际行动有所观照 而对此缺乏清醒认识和主观自觉”,“似是”是一个表推测的词语,而不是确指。 第 4 页 共 25 页 C 项, “历史学是对人之外的客观世界的产生”错, 原文第三自然段表述为, “因为 任 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都有产生、 演变
12、、 最终消失的过程”, 原文强调的是“任何事物”, 并不是单独指“历史学”。 故选 D。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1212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书院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影响最大的文化教育机构。 其独特的文化教育组织, 大概是因 为 它既非官学,亦非纯粹的私学,但又与官府、官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直得到各级 官府的支 持和资助。许多官员也将创建书院、讲研义理学问视为一种可以自豪的政绩,希 望以书院长育人才、开启民智、移风易俗。但书院又非官学,书院的科目设置、讲论内容都 由著名学者担任的 书院山长、主讲设定与主持,官
13、府干涉有限。书院与官学既相区别又有 联系,故清末废科举、改书院为学堂,使中国教育由古代迈入现代,便能自然衔接而水到渠 成了。 书院讲求敦励品节、探研经义,以求知行合一,长育人才。主持者往往以自身风范声望 言传身教,并不刻意传授系统知识。尤其是宋代书院批判继承了两汉的讲经之风,注重阐释 以四书为中心的儒家经典义理,理学借书院讲学得以光大。此后,随着时代的需要和地 方学术风气 的浸润,书院讲学内容各有侧重,或义理或实学或训诂或辞章,而书院的教学 方式也不拘一格, 讲论、问答、辩说、切磋,形式多样,效果显著,颇有百花齐放之势。 当然,书院的根本任务是养育 人才,故与唐宋元明清各代科举密切相关,讲论经
14、义、草拟 试策、熟记帖括、习练论说,自然也是 书院学习的重要内容。书院以及乡村的义塾、义学, 使中国儒学传承的血脉贯通而达至社会底 层,从而也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有了最坚实的 社会基础,中国文化绵延不绝,书院有其莫大 贡献。 (摘编自中华读书报2018 年 10 月 31 日) 材料二: 新时代下,西学兴盛,旧学没落。让人得以安住沉静、回归本真的精神世界的中国传统 书院空间消失殆尽。而择守书院,风格古朴典雅,无处不流淌着传统文化气息,给人以“从 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的人文诗意空间。 以中式园林中庭院为造景手法,通过布局的巧妙构思将园林造景、假山、漫步、穿插的 第 5 页 共 25 页
15、体验 代入现代空间中,传达出设计对自然与生活相融的哲学思考。在顶部灯膜飞鹤的灯膜 下,在柔 和的晕光下,让空间充满了氛围感。空间以艺术品的妙趣横生来表达传统文化中 的文人趣味 性,这种微妙的排列使人驻足停留,呈现出历史与现代之间融会贯通的感官体 验。鼓琴室(琴 房) 、校书房(书房) :古典红木家具,白墙黑地砖,黑白灰调子的素雅更 多的重点在于古琴、琴谱、 书画案牍。传统与现代的交融,让历史停驻于此刻,展现出书 院通达的智慧与纯粹;艺术与人文 的缱绻,让情致释放于此间,展现出文人高雅的豁达与 洒脱。 (摘编自“搜狐“中国最美新书院择守书院2018 年 6 月 11 日) 材料三: 书院是唐宋至
16、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 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 研究学 问 的场所。书院与藏书阁,是千百年前的高等学府与图书馆,曾伴着琅琅书声与淡淡墨香, 成为名 流学者们的讲经论道之所,文人学士们的向往之地。在中国古代的文化传播中,没 有一种形式 能如书院呈现的这般自由。书院在我国古代所承载的精神气质和文化使命大约 与现代的大学 类似,但是现代的书院早已失去它直接的思想传播功能,只能成为后人精神 瞻仰的指引性符号。 让我们追寻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善化 的岳麓书院、河南省登封嵩 阳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感受古典文化的余音。 (摘编自CCTV文化频道 ) 材料四: 书
17、院,是古代精神资源的宝库。其中,学术创新、文化传承、社会担当等三个方面,今 天尤其 值得重视与发扬。学术创新,既是书院的精神内核,也是其千年不衰的根本原因之 一。文化传 承和社会担当,让学术创新有了历史与现实的视野,从而得以在兼顾传统和现 代的正确轨道上进行。 据不完全统计,今天以各种名目活跃着的书院,有五六百所。新兴书院,普遍面临着经 营难 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定位不够准确,缺失了书院的人文精神。今天, 书院大范围 兴起,从文化传承角度而言固然是好事,但根本问题在于,现代书院复活的, 究竟是形式还是精 神?如果只满足于重新修复书院,将之纳入所谓的文化旅游,或者硬生 生地将四书五经
18、纳入学校课程,这与书院精神就是不相符的。二、经济来源没有保证,发展 后劲不足。经济来源,是书 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民办书院,一般是自负盈亏,一旦 建设者或投资者出现资金周转困 难,便有可能无法支撑下去。另外,建设资金的匮乏,也 第 6 页 共 25 页 可能导致书院精神背离初衷,走上低俗 化道路。三、缺乏强有力的组织者,以及应有的秩 序和完善的发展体系。现代书院,大都是由民 间力量兴办的,难以保障运营方式的合法化、 规范化和有序化。例如,因尚未获得国家相关部门 颁发的“准生证”,许多书院没有学位 授予权。现代书院办学,如何与体制内教育、与整个社会结 合起来,值得深思。 (摘编自光明网文艺评
19、论频道 2018 年 11 月 28 日) 4.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宋代书院批判继承两汉讲经之风,注重阐释光大以四书为中心的儒家经典义理。 B. 中国古代一般的书院非官非私,但与官府、官学之间有非常密切的联系,难以分割。 C. 书院讲求敦励品节、探研经义,以求知行合一,长育人才,故而并不传授系统知识。 D. 书院使中国儒学传承的血脉贯通至社会底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有莫大贡献。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书院余韵流传绵长,新时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要在兼顾传统和现代的轨道上前行。 B. 新时代西学兴盛,旧学没落,让人安住沉
20、静、回归本真的精神世界的传统书院消失。 C. 作者借宋代白鹿洞、岳麓、嵩阳、应天四书院告诉人们可在其中感受古典文化余音。 D. 作为古代精神资源宝库的书院,因为有作为精神内核的学术创新而使书院长久不衰。 6. 请结合材料分析,如何解决新兴书院的发展问题? 【答案】4. C 5. B 6. 准确定位,提升书院的人文精神。新兴书院不仅要继承古代书院的探究学问、养育人才 的作用, 更要发挥 其思想传播功能。 不仅要与时俱进传播人文精神.还要吸纳西方先进文化。 政府、社会应加大资金投入. 确保书院发展有后劲。政府应加强对书院的组织与引导, 完善管理制度。规范运作秩序。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
21、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 要求,如“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 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 C 项,“并不传授系统知识”错,原文材料一第二自然段表述为,“主持者往往以自身风范 声望言传身教,并不刻意传授系统知识”,选项少了“不刻意”几个字,于是曲解了文意。 故选 C。 第 7 页 共 25 页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 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的要求,如本题“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 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
22、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 B 项,“传统书院消失”错,不符合原文意思。原文材料二第一自然段表述为,“让人得以 安住沉静、 回归本真的精神世界的中国传统书院空间消失殆尽”, 其中, “殆”是“几乎” 的意思,“消失殆尽”指几乎要消失完,但并不是消失。 故选 B。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 首先审清楚题干的要求, 如本题“请 结合材料分析,如何解决新兴书院的发展问题”,然后再对照题目的要求,找到与题目相关 的内容。仔细阅读材料,可以看出与新兴书院发展相关的材料,特别是谈到新兴书院的发展 问题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材料四的第二自然段。“
23、新兴书院,普遍面临着经营难题。主要表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定位不够准确,缺失了书院的人文精神。二、经济来源没有保证,发 展后劲不足。三、缺乏强有力的组织者,以及应有的秩序和完善的发展体系”,而材料二和 材料三中也不间断地提出新兴书院存在的问题,如材料二第一自然段,“而择守书院,风格 古朴典雅,无处不流淌着传统文化气息,给人以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的人文诗 意空间”,材料三第中间部分也提到,“但是现代的书院早已失去它直接的思想传播功能, 只能成为后人精神瞻仰的指引性符号”。 材料二和材料三中的有关新兴书院的表述, 从正面 和反面阐述了新兴书院应该具有文化气息和思想传播功能。 这样, 学
24、生在回答问题时把材料 二、材料三中提到的内容和材料四中提到的问题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就可以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15,15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小铃儿 老舍 京城北郊王家镇小学校里,校长,教员,夫役,凑齐也有十来个人,没有一个不说小铃 儿是聪 明可爱的。 每到学期开始, 同级的学友多半是举他做级长的。 别的孩子入学后, 先生总喊他的学名, 惟独小铃儿的名字-德森,仿佛是虚设的。校长时常的说:“小铃儿真像个小铜铃,一碰 第 8 页 共 25 页 就响 的!”下了课后,先生总拉着小铃儿说长道短,直到别的孩子都走净,才放他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