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不良反应-课件.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输血不良反应-课件.pptx》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输血 不良反应 课件
- 资源描述:
-
1、输血不良反应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方法n 第二十五条 医疗机构应当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建立临床用血不良事件监测报告制度。临床发现输血不良反应后,应当积极救治患者,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并做好观察和记录。第三十三条 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依照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2、马上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血库)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第三十四条 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马上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护静脉通路,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积
2、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以下核对检查:1、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2、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用保存于冰箱中的受血者与供血者血样、新采集的受血者血样、血袋中血样,重测ABO血型、Rh(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包括盐水相和非盐水相试验);3、马上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4、马上抽取受血者血液,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血浆游血红蛋白含量、血浆结合珠蛋白测定、直截了当抗人球蛋白试验并检测相关抗体效价,如发现特别抗体,应作进一步鉴定;5、如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细菌学检验;6、尽早
3、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7、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测血清胆红素含量。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第三十五条 输血完毕,医护人员对有输血反应的应逐项填写患者输血反应回报单,并返还输血科(血库)保存。输血科(血库)每月统计上报医务处(科)。第三十六条 输血完毕后,医护人员将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并将血袋送回输血科(血库)至少保存一天。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第十七条: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不良后果的,医患双方应当共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现场实物由医疗机构保管;需要检验的,应当由双方共同指定的、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双方无法共同指定时,由卫生行政
4、部门指定。疑似输血引起不良后果,需要对血液进行封存保留的,医疗机构应当通知提供该血液的采供血机构派员到场。医疗事故处理条例20022002版 20122012版二级综合性医院等级评审标准-输血科(血库)4 4、1919、5 5、4 4 条:有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SHOT)的方案与实施情况记录。二级综合性医院等级评审标准4 4、1818、4 4、4 4条n 监测输血的医务人员经培训,能识别输血不良反应症状。n 发生疑似输血反应时医务人员有章可循,并应马上向输血科和患者的主管医师报告。n 一旦出现估计为速发型输血反应症状时马上停止输血,并调查其原因。n 相关医务人员熟悉SHOTSHOT方案、
5、处置规范与流程,知晓率达到100%100%在国际输血不良反应称为上称为缩写为 国外各国陆续建立了血液预警系统 从血液采集到受血者追踪整个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 对输血不良反应进行数据收集、储存、分析与处理 逐步降低了输血不良反应导致的严重事故发生率,输血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香港于1998年建立有一整套系统来完成输血不良反应的调查。输血不良反应的调查和追踪是由医院输血科完成。目前,我国大陆已建立输血监控系统,但尚不完善,对临床输血相关不良反应无详细的统计资料;血液和血液成份作为治疗性产品对病人构成危险的事件也缺乏流行病学和统计学信息资料。由于输血传播性疾病的风险下降,NISHOTs(NISHOTs(
6、非传染性输血严重危害)差不多成为输血的首要并发症。NISHOTsNISHOTs首先于20002000年AABB(AABB(美国输血协会)公告中提出,包括输血反应和错误输血、TRALITRALI(输血相关性肺损伤)、TACOTACO(输血相关性循环超负荷)、PTPPTP(输血后紫癜)、TA-GVHDTA-GVHD(输血相关性抗宿主病)、同种异体免疫、大量输血所致凝血障碍、红细胞储存损害并发症等。据报道发生率可达1 1-10-10。分类:即发反应:输血期间或输血后2424小时内 按发生时间:迟发反应:输血2424小时后,甚至十几天 免疫性反应:发病与抗原抗体反应有关 按发病机制:非免疫性反应:发病
7、与免疫因素无关 反应种类 常见病原病因 即发反应 免 疫 性 溶血反应(有明显症状)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过敏休克反应 荨麻疹 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肺微拴塞红细胞血型不合(主要为ABOABO血型)白细胞抗体 IgAIgA抗体 血浆蛋白抗体 白细胞、血小板抗体白细胞血小板与纤维蛋白的微聚体 非 免 疫 性高热(有休克)充血性心力衰竭 溶血反应(有症状)空气拴塞 出血倾向 枸橼酸钠中毒钾中毒 血液酸化 高血氨 细胞污染 循环负荷过重 血液物理性破坏(过冷或过热),),药物非等渗溶液的混入等 加压输血与输血操作不严 输大量陈旧血 输大量ACDACD保存血后引起低钙血症等 迟发反应 免 疫 性 溶血反应 移
8、植物抗宿主病(GVHD)(GVHD)输血后紫癜 血液输注无效:对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或血浆蛋白的同种(异种)免疫输血后免疫抑制对红细胞抗原的回忆性抗体(IgGIgG类)植入了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 产生血小板抗体(常为PIPIA1A1抗体)抗原抗体反应(对异体血型抗原的识别并应答)移植成活率,肿瘤复发率,手术感染率非免 疫 性 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血栓性静脉炎 输血相关传染病(肝炎,AIDSAIDS,梅毒,CMVCMV感染等)多次输血(100100次以上)插入静脉的塑料导管 相应的微生物传播 403次输血反应分析 反应类型 反应率(%)发热反应 52、1(210/403)过敏反应 42、6(17
9、2/403)溶血反应 4、5(18/403)心负荷过重 0、7(3/403)美国芝加哥医疗中心报告 各种血液成分的输血反应率 成 分 反应率(%)全 血 1、06 白细胞 6、49 浓缩红细胞 0、88 洗涤或冰冻红细胞 0、47 血小板 0、40 血浆 0、44 加拿大多伦多三所医院综合报告溶血性输血反应 定义:由于免疫的或非免疫的原因,使输入的红细胞或自身红细胞在受血者体内发生异常破坏而引起溶血的输血不良反应,称为溶血性输血反应。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病机制免疫介导:主要是由于抗原抗体复合物触发由免疫介导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激活了三个相互关联的系统,即神经内分泌、补体和血液凝固系统,导致三个危
10、险后果: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DIC)急性肾功能衰竭。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病机制非免疫介导:血液采集或储存不当 血液加温不当 细菌生长 输血器材使用不当小口径输液器 输血时非等渗液体使用 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病机制 免疫介导的溶血反应分型血管内(IgM)即发型、危险 ABO系统(IgG)抗原抗体复合物 激活补体 红细胞破坏 血红蛋白释放 急性溶血反应(即发)临床表现n 多为ABOABO血型不合,临床表现不一,轻者类似发热反应,严重者可迅速死亡。严重程度和发病时间与输入量有关。n 多在输血开始10103030分钟出现寒战、发热、心悸、头胀、胸背部疼痛、呼吸困难、低血压、恶心、呕吐、烦躁、血红蛋白
11、尿、少尿、甚至急性肾功能衰竭等症状。n 在严重疾病患者中,特别是新生儿和未成熟儿,或用大剂量镇静剂者,或全麻手术者(术野渗血、不明原因血压下降),),虽已发生严重急性溶血,但临床表现极不典型 。急性溶血反应原因n ABOABO血型不合责任心不强、违反操作规程n 技术原因或其它原因造成血型鉴定错误(试剂、被检样本)n 不相容的血液输注n ABOABO以外血型不合(亚型、RhRh血型、其他稀有血型)n 献血者之间血型不合(大量输血)迟发性溶血反应 迟发性溶血反应主要是受血者对先前存在致敏的抗原产生回忆应答反应的结果。输血妊娠溶血输血妊娠迟发性溶血反应n 多为RhRh血型不合所致,常发生在有输血史者
12、或经产妇 输血后1 1天或数天发生溶血反应,间或数周后发生。n 一般症状同血管内溶血,突出表现为黄疸、发热、贫血、网织红细胞增加、一般进程较慢,易漏诊。n 有少数病例发生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n 漏诊后再次输入同样不和血液,即可发生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n 血涂片发现大量球形红细胞,直截了当抗球蛋白试验阳性即可确诊。迟发性溶血反应溶血性输血反应 休克 溶血性输血反应患者可发生休克,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大汗、皮肤潮冷、血压下降。广泛性渗血及凝血障碍(DICDIC)全麻时患者发生伤口渗血、出血不止和血压下降是发生溶血的重要表现。(继发性纤溶亢进)肾衰竭 常见于反应1-21-2周变得明显,最后病人可昏迷
13、并死亡。溶血性输血反应诊断溶血性输血反应实验室诊断 免疫:溶血性输血反应实验室诊断 检验科诊断:取反应后第一次尿测定尿血红蛋白及尿常规。马上取血分离血浆,肉眼观察血浆颜色,并测定以下项目。血浆游离血红蛋白 正常为1-10/L 溶血时高达1000/L 输血后1-2小时达高峰 血清结合珠蛋白 输血后特别快 血清游离胆红素 高胆红素血症 输血后2-6小时明显升高 溶血性输血反应处置马上停止输血,保留静脉液通畅。报告医师处理。重点:抗休克 防止DIC 防止急性肾衰 重新采集病人血标本(输血另侧手臂),并留取尿液标本n 马上通知输血科(血库)进行相应复检及检测n 输入O型洗涤红细胞加AB血浆。n 合并D
14、IC患者在应用肝素治疗时,能够结合输入冷沉 淀和单采血小板。n 报告医务部溶血性输血反应处置临床上常常忽略的是:1、几小时后才采患者的血,影响了直截了当抗球蛋白试验的检测;2、未留第一次尿,影响了血管内溶血的检定。溶血性输血反应预防n 输血前检查是一项具有高度责任性和技术性的工作,实验者必须严格遵守各项制度及技术标准,做好申请单、标本的接受、核对工作。n 输血前血型鉴定、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对提高输血安全具有互补作用,缺一不可。n 每次输血前试验所用血标本必须是3天之内的。n 发血核对严格复核查对制度。n 严格执行血液的保存及使用规则。n 输血开始15分钟内紧密观察。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feb
15、rile non-hemolytic transfusion reaction 定义:接受输血的患者在输血期间或输血后 1-2小时内体温升高1或以上,并排除其他估计导致体温升高的原因时可诊断为FNHTR。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 这类反应的患者大多数为再次输血或曾怀孕的妇女。患者白细胞抗体血小板抗体巨噬细胞细胞因子发热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病机制 血制品储存期间生物反应修饰物累积所介导:除上述细胞因子外,还有IL-8IL-8、补体C3aC3a、C4aC4a和与中性粒细胞有关的脂质。这些物质在血液保存中含量增加,达到一定程度引起发热反应。这类反应不能通过除白细胞制品有效预防,和血小板保存时间紧密
16、相关。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 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n 常见于多次输血者或经产妇,并有反复发热史。n 输血中或输血后1 12 2小时内体温升高11以上,伴有寒 战、出汗、恶心呕吐、皮肤潮红、心悸。n 外周血白细胞数可轻度升高。n 注意与轻症溶血反应和细菌污染血反应鉴别,与血液病、肿瘤和手术患者伴有的发热鉴别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n 首先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发热。n 轻度反应可暂停输注,应用退热药治疗控制症状后接着输注。n 严重反应不宜接着输注,应给与患者退热及支持治疗。FNHTR一般可不能危及生命,但能够引起患者严重不适,使其不情愿在接受输血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预防血液制品及采输血器具应保证无
17、致热原物质。2 2、采血与输血应严格无菌操作。3 3、对反复发生发热性输血反应者可预服退热剂等。4 4、紫外线(UVUV)照射破坏抗原呈递细胞(APCAPC)的功能,其位于血液及各种组织中,是呈递HLAHLA异型抗原的关键成分之一,经UVUV照射后可灭活APCAPC功能,有效预防HLAHLA同种异型免疫反应。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 过敏反应或类过敏反应 为血浆蛋白质的免疫反应,荨麻疹较常见过敏反应或类过敏反应过敏反应或类过敏反应发病机制 、IgA IgA 同种免疫:对供者IgA IgA 过敏 过敏性休克 :缺乏某一种IgA IgA 亚类 IgAIgA同种异型抗体 (抗IgA1IgA1、抗IgA
18、2)IgA2)严重过敏反应过敏反应或类过敏反应发病机制 2 2、其他免疫球蛋白相关的输血反应:(1)(1)IgEIgE介导:IgEIgE含量增高可导致迟发型变态反应。(2)(2)异性变应原:过敏体质:患者平常如对花粉、尘埃、牛奶和鸡蛋等过敏。输含有异性变应原的血浆时也会引起过敏反应。被动获得性抗体:献血者的抗体通过输血传递给受血者,如青霉素抗体等。过敏反应或类过敏反应 荨麻疹反应:常见,为局部红斑、瘙痒,不发热,无寒战。过敏反应:轻度:皮肤潮红、红斑、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 肿(面部居多)、腹痛和腹泻;重度:血压下降、支气管痉挛、喉头水肿、甚至 。(多为输血即刻发生或只输几毫升 后就开始)过敏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