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轮设计第四章齿轮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凸轮设计第四章齿轮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凸轮 设计 第四 齿轮 课件
- 资源描述:
-
1、3-4 图解法设计凸轮轮廓图解法设计凸轮轮廓 设计凸轮轮廓曲线的方法有作图法和解析法。设计凸轮轮廓曲线的方法有作图法和解析法。作图法主要用于低速、不重要的凸轮设计,而解作图法主要用于低速、不重要的凸轮设计,而解析法精度高,便于实现凸轮的数控加工。析法精度高,便于实现凸轮的数控加工。一、设计凸轮廓线的基本原理一、设计凸轮廓线的基本原理 用作图法或解析法设计凸轮廓线时,其基用作图法或解析法设计凸轮廓线时,其基本原理是相同的,都采用的是本原理是相同的,都采用的是反转法的原理。反转法的原理。以以对心直动尖顶从动杆盘形凸轮机构对心直动尖顶从动杆盘形凸轮机构为例。为例。3-4 图解法设计凸轮轮廓 设计凸轮
2、轮廓曲线的方法 凸轮以等角速度凸轮以等角速度逆时针转动,从动杆在凸轮轮廓的推逆时针转动,从动杆在凸轮轮廓的推动下,实现预期的运动。为使凸轮相对纸面不动,设想给凸动下,实现预期的运动。为使凸轮相对纸面不动,设想给凸轮机构施加一绕轴心而角速轮机构施加一绕轴心而角速度为度为-的转动,这样并不未改的转动,这样并不未改变凸轮与从动杆之间的相变凸轮与从动杆之间的相对运动,但凸轮相对纸面对运动,但凸轮相对纸面将固定不动,而从动杆一将固定不动,而从动杆一方面绕轴心以角速度方面绕轴心以角速度-转动(即反转运动),另转动(即反转运动),另一方面在其导轨内作预期一方面在其导轨内作预期运动,尖顶在这种复合运运动,尖顶
3、在这种复合运动过程中的轨迹即为凸轮动过程中的轨迹即为凸轮廓线。这就是设计凸轮廓廓线。这就是设计凸轮廓线所依据的反转(或相对线所依据的反转(或相对运动)原理。运动)原理。凸轮以等角速度 逆时针转动,从动杆在凸轮轮廓的推动下(1)以)以rmin为半径作为半径作基圆。此基圆与导路基圆。此基圆与导路的交点的交点A0,就是从动,就是从动件尖顶的起始位置。件尖顶的起始位置。(2)自)自OA0沿沿-1的的方向取角度方向取角度t、h、s,二、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的绘制二、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的绘制1尖顶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尖顶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 对心尖顶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设计对心尖顶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设计
4、已知条件:从动件位移线图已知条件:从动件位移线图(图图b)、凸轮的基圆半径、凸轮的基圆半径 rmin以及凸轮以等角速度以及凸轮以等角速度1、顺时针方向回转。顺时针方向回转。(1)以r mi n 为半径作基圆。此基圆与导路的交点A 0,就是从将它们各分成与图将它们各分成与图b对应的若干等分,得对应的若干等分,得A1、A2、A3、点。连结点。连结OA1、OA2、OA3,,就是反转后从,就是反转后从动件导路的各个位置。动件导路的各个位置。(4)将)将A0、A1、A2、A3、连成光滑的连成光滑的曲线,便得到所要求曲线,便得到所要求的凸轮轮廓。的凸轮轮廓。(3)量取各个位移量。)量取各个位移量。即取即取
5、 A1A111、A2A222、A3A333、,得反转后尖得反转后尖顶的一系列位置顶的一系列位置A1、A2、A3、。将它们各分成与图b 对应的若干等分,得A 1、A 2、A 3 偏置尖顶直动从动件偏置尖顶直动从动件(0)设计设计 设计时设计时首先以首先以O为圆心以为圆心以偏距偏距 e 为半径作偏距圆切于从为半径作偏距圆切于从动件导路动件导路,其次以,其次以rmin为半径为半径作基圆,基圆与导路的交点作基圆,基圆与导路的交点A0,就是从动件的起始位置。就是从动件的起始位置。自自OA0 沿沿-1方向取方向取t、h、s,并将它们各分成与图,并将它们各分成与图b对对应的若干等分,在基圆上得应的若干等分,
6、在基圆上得A1、A2、A3、从动件在反转运动中,其导路始终从动件在反转运动中,其导路始终与凸轮轴心保持与凸轮轴心保持偏距偏距e。偏置尖顶直动从动件(0)设计 设计时首过这些点作偏距圆的切线,过这些点作偏距圆的切线,它们便是反转后从动件导路它们便是反转后从动件导路的一系列位置。的一系列位置。从动件的相应位移在从动件的相应位移在这些切线上量取,即取这些切线上量取,即取A1A111、A2A222、A3A333、,最后将最后将A0、A1、A2、A3、连成一条光滑曲线连成一条光滑曲线便得到所要求的便得到所要求的凸轮轮廓凸轮轮廓。过这些点作偏距圆的切线,它们便是反转后从动件导路的一系列位置 再以再以0 上
7、各点为中心,以滚子上各点为中心,以滚子半径为半径作一系列圆;最后作这半径为半径作一系列圆;最后作这些圆的些圆的包络线包络线,就是使用滚子从动,就是使用滚子从动件时凸轮的实际轮廓。而件时凸轮的实际轮廓。而0称为凸称为凸轮的理论轮廓。轮的理论轮廓。2.滚子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滚子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 首先,首先,把滚子中心看作尖顶从动把滚子中心看作尖顶从动件的尖顶件的尖顶,按尖顶直动从动件的方法,按尖顶直动从动件的方法求出一条求出一条轮廓曲线轮廓曲线0;(1)凸轮实际轮廓的设计凸轮实际轮廓的设计 显然,显然,滚子从动件凸轮的基圆滚子从动件凸轮的基圆半径和压力角半径和压力角均应当在理论轮廓均应当在理论轮
8、廓上度量上度量。再以 0 上各点为中心,以滚子半径为半径作一 设理论轮廓设理论轮廓外凸外凸部分的最小曲率半径用部分的最小曲率半径用min表示,滚子表示,滚子半径用半径用rT 表示。则相应位置实际轮廓的曲率半径表示。则相应位置实际轮廓的曲率半径 :只有当只有当 minrT时,时,0,实际轮廓为一平滑曲实际轮廓为一平滑曲线。线。(2)滚子半径的大小对凸轮实际轮廓的影响滚子半径的大小对凸轮实际轮廓的影响 min一一rT 。讨论:讨论:当当minrT时,时,=0,凸轮实际轮廓上产生了尖点,凸轮实际轮廓上产生了尖点,极易磨损,磨损后会改变原设计的运动规律。极易磨损,磨损后会改变原设计的运动规律。当当mi
9、nrT时,时,0,实际轮廓曲线发生自交,图实际轮廓曲线发生自交,图中阴影部分的轮廓曲线在实中阴影部分的轮廓曲线在实际加工时将被切去,使这一际加工时将被切去,使这一部分运动规律无法实现。部分运动规律无法实现。设理论轮廓外凸部分的最小曲率半径用 mi n 表示,所以凸轮必须满足:所以凸轮必须满足:rTmin,一般要求一般要求 rT0.8min。当凸轮轮廓为内凹时,实当凸轮轮廓为内凹时,实际轮廓线的曲率半径际轮廓线的曲率半径:min rT 所以,不论滚子半径大小如何,所以,不论滚子半径大小如何,都可获得与理论轮廓同凹向的平滑都可获得与理论轮廓同凹向的平滑的实际轮廓线。的实际轮廓线。所以凸轮必须满足:
10、r T mi n,一般要3平底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平底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 3 平底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 将从动件导路中心线将从动件导路中心线与平底的交点与平底的交点A0视为尖顶视为尖顶,按照尖顶从动件凸轮轮廓按照尖顶从动件凸轮轮廓的绘制方法的绘制方法。求出理论轮。求出理论轮廓上一系列点廓上一系列点A1、A2、A3、,过这些点画出一过这些点画出一系列平底系列平底A1B1、A2B2、A3B3、,然后作这些平然后作这些平底的包络线,可得到凸轮底的包络线,可得到凸轮的实际轮廓曲线。的实际轮廓曲线。3平底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平底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 将从动件导路中心线与平底的交点A 0 视为尖顶,图中位置、是图
11、中位置、是平底分别与凸轮轮廓相平底分别与凸轮轮廓相切于平底的最左和最右切于平底的最左和最右位置。为了保证平底始位置。为了保证平底始终与轮廓接触,平底左终与轮廓接触,平底左侧长度应大于侧长度应大于m,右侧右侧长度应大于长度应大于l。图中位置、是平底分别与凸轮轮廓相切于平底三、摆动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的绘制三、摆动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的绘制 已知已知从动件的角从动件的角位移线图位移线图(图图b),凸轮凸轮与摆动从动件的中心与摆动从动件的中心距距lOA,摆动从动件的摆动从动件的长度长度lAB,凸轮的基圆凸轮的基圆半径半径rmin,以及凸轮以以及凸轮以等角速度等角速度1逆时针方逆时针方向回转。向回转。要求
12、绘出此要求绘出此凸轮的轮廓。仍然用凸轮的轮廓。仍然用“反转法反转法”。三、摆动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的绘制 已知从动件的 (1)根据根据lOA 定出定出O点与点与Ao点的位置,以点的位置,以O为圆心,以为圆心,以rmin 为半径作基圆,再为半径作基圆,再Ao以为中心及以为中心及lAB为半径作圆弧交基圆于为半径作圆弧交基圆于Bo点,该点即为从动件尖顶的起始位置。点,该点即为从动件尖顶的起始位置。20 称为从动件的称为从动件的初位角。初位角。(2)以以O点为圆心及点为圆心及OA0为为半径画圆半径画圆,并沿并沿-1的方向取的方向取t、h、s。将。将t、h各分为各分为与图与图b相对应的若干等分。相对应的若
13、干等分。得径线得径线OA1、OA2、OA3、,这些线即为机架,这些线即为机架OA0在反转过程中所占的各在反转过程中所占的各个位置。个位置。(1)根据l O A 定出O 点与A o 点的位置,以O 为圆 (3)由图由图b求出从动求出从动件摆角件摆角2在不同位置在不同位置的数值。据此画出摆的数值。据此画出摆动从动件相对于机架动从动件相对于机架的系列位置的系列位置A1B1、A2B2、A3B3、,即即。、B BOAOA、B BOAOA、B BOAOA2 20 02 23 33 32 20 02 22 22 22 20 02 21 11 1 (3)由图b 求出从动件摆角 2 在不同位置的数值。据此画 (
14、4)以以A1、A2、A3、为圆心,为圆心,lAB为半径画圆弧为半径画圆弧截截A1B1于于B1点,点,截截A2B2于于B2点;点;截截A3B3于于B3点点,。最后将。最后将B0、B1、B2、B3、点连成光点连成光滑曲线,便得到滑曲线,便得到尖顶从动件的凸尖顶从动件的凸轮轮廓。轮轮廓。(4)以A 1、A 2、A 3、为圆心,l A B 为半 同理同理,滚子或平底摆动从动件的凸轮,采用上述方法便滚子或平底摆动从动件的凸轮,采用上述方法便可求出相应的实际轮廓。可求出相应的实际轮廓。校核推程压力角:校核推程压力角:以尖顶摆动从动件盘形凸轮为例:在凸轮推程轮廓以尖顶摆动从动件盘形凸轮为例:在凸轮推程轮廓比
15、比较陡峭的区段较陡峭的区段取若干点取若干点B1、B2、,作出过这些点的法线作出过这些点的法线和从动件尖顶的运动方向线,和从动件尖顶的运动方向线,量出它们之间所夹锐角量出它们之间所夹锐角1、2、,找出最大值,找出最大值man。如果。如果超过许用压力角超过许用压力角。就应修。就应修改设计,通常可用加大基圆半改设计,通常可用加大基圆半径的方法使径的方法使max减小。减小。滚子从动件凸轮只需校滚子从动件凸轮只需校核理论轮廓的压力角。核理论轮廓的压力角。同理,滚子或平底摆动从动件的凸轮,采用上述方法 平底从动件凸平底从动件凸轮机构压力角很小,轮机构压力角很小,且为不变量,故可且为不变量,故可不必校核。例
16、如图不必校核。例如图中的平底从动件凸中的平底从动件凸轮机构压力角恒等轮机构压力角恒等于零。于零。平底从动件凸轮机构压力角很小,且为不变量,故第四章第四章 齿轮机构齿轮机构第四章 齿轮机构第四章第四章 齿轮机构齿轮机构第四章 齿轮机构4-1 齿轮机构的特点和类型齿轮机构的特点和类型 齿轮传动是依靠轮齿齿廓直接接触来传递运动和动力。齿轮传动是依靠轮齿齿廓直接接触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第四章第四章 齿轮机构齿轮机构缺点:制造、安装精度要缺点:制造、安装精度要求较高和成本较高。求较高和成本较高。1优点:传动比恒定,传动优点:传动比恒定,传动效率高,承载能力高,使效率高,承载能力高,使用寿命长等;用寿命长等
17、;齿轮传动的分类:齿轮传动的分类:根据两轴的相对位置和齿向分类。根据两轴的相对位置和齿向分类。根据齿轮齿廓形状可分为渐开线齿轮传动、圆弧齿根据齿轮齿廓形状可分为渐开线齿轮传动、圆弧齿轮传动及摆线齿轮传动等。轮传动及摆线齿轮传动等。根据齿轮工作时是否密封在箱体内且得到良良好的根据齿轮工作时是否密封在箱体内且得到良良好的润滑润滑,可分为闭式传动和开式传动。可分为闭式传动和开式传动。4-1 齿轮机构的特点和类型 齿轮传动是依靠轮齿齿廓凸轮设计第四章齿轮课件4-2 齿廓实现定角速比传动的条件齿廓实现定角速比传动的条件 齿轮传动的基本要求之一是其瞬时角速度之比齿轮传动的基本要求之一是其瞬时角速度之比必须
18、保持不变必须保持不变,否则,当主动轮等角速度回转时,否则,当主动轮等角速度回转时,从动轮的角速度为变数,就会产生惯性力,影响齿从动轮的角速度为变数,就会产生惯性力,影响齿 本章将以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为重点进行本章将以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为重点进行分析介绍。分析介绍。轮的寿命,引起机器的振轮的寿命,引起机器的振动和噪声,影响其工作精动和噪声,影响其工作精度。为了阐明一对齿廓实度。为了阐明一对齿廓实现定角速比的条件,先探现定角速比的条件,先探讨角速比与齿廓间的一般讨角速比与齿廓间的一般规律。规律。4-2 齿廓实现定角速比传动的条件 齿轮传 两个相互啮合的齿廓两个相互啮合的齿廓1和和2在在点接
19、触。过点作两齿廓的公法线点接触。过点作两齿廓的公法线nn,它与连心线它与连心线O1O2的交点的交点称为称为节点节点。显然,。显然,点就是齿轮、的点就是齿轮、的相对速度瞬心,因此:相对速度瞬心,因此:1)-(4 COCOCOCO12212211 上式表明,一对传动齿轮的瞬时上式表明,一对传动齿轮的瞬时角速度与其连心线角速度与其连心线O1O2被齿廓接触点被齿廓接触点公法线所分割的两线段长度成反比。公法线所分割的两线段长度成反比。这一规律称为这一规律称为齿廓啮合基本定律齿廓啮合基本定律。因此,若两齿轮瞬时角速比恒定因此,若两齿轮瞬时角速比恒定不变,必须使点为连心线上的固定不变,必须使点为连心线上的固
20、定点。点。两个相互啮合的齿廓1 和2 在点接触。过 过节点所作的两个相切的圆过节点所作的两个相切的圆称为称为节圆节圆,用,用r1、r2表示两个节圆表示两个节圆的半径。节点的相对速度等于零,的半径。节点的相对速度等于零,所以一对齿轮传动时,它的一对节所以一对齿轮传动时,它的一对节圆在作纯滚动。圆在作纯滚动。凡符合齿廓啮合基本定律,凡符合齿廓啮合基本定律,能实现预定传动比的一对齿廓称能实现预定传动比的一对齿廓称为为共扼齿廓共扼齿廓。传动齿轮的齿廓曲。传动齿轮的齿廓曲线除要求满足定角速比之外,还线除要求满足定角速比之外,还必须考虑制造、安装和强度等要必须考虑制造、安装和强度等要求。常用的齿廓有求。常
21、用的齿廓有渐开线齿廓、渐开线齿廓、摆线齿廓和圆弧齿廓摆线齿廓和圆弧齿廓,其中以渐,其中以渐开线齿廓应用最广。开线齿廓应用最广。过节点所作的两个相切的圆称为节圆,用r 1、4-3 渐开线齿廓渐开线齿廓 一、渐开线的形成和特性一、渐开线的形成和特性 当一直线在一圆周当一直线在一圆周上作纯该动时,此直线上作纯该动时,此直线上任意一点的轨迹称为上任意一点的轨迹称为该圆的该圆的渐开线渐开线。这个圆称为渐开线这个圆称为渐开线的基圆,用的基圆,用rb表示。表示。该直线称为该直线称为发生线发生线。4-3 渐开线齿廓 一、渐开线的形成和特性 渐开线具有下列特性:渐开线具有下列特性:(1)当发生线从位置当发生线从
22、位置滚到位置滚到位置时,因它与时,因它与基圆之间为纯滚动,没基圆之间为纯滚动,没有相对滑动,所以:有相对滑动,所以:BKAB 渐开线具有下列特性:(1)当发生线从位 渐开线具有下列特性:渐开线具有下列特性:(1)当发生线从位置当发生线从位置滚到位置滚到位置时,因它与时,因它与基圆之间为纯滚动,没基圆之间为纯滚动,没有相对滑动,所以:有相对滑动,所以:BKAB 渐开线具有下列特性:(1)当发生线从位 渐开线具有下列特性:渐开线具有下列特性:(2)当发生线在位置当发生线在位置沿基圆作纯滚动时,沿基圆作纯滚动时,点是它的速度瞬心,直点是它的速度瞬心,直线线 BK 是渐开线上是渐开线上点点的法线,也是
23、的法线,也是点曲率点曲率半径,点是曲率中心。半径,点是曲率中心。因为发生线始终切于基因为发生线始终切于基圆,所以圆,所以渐开线上任意渐开线上任意一点的法线必与基圆相一点的法线必与基圆相切切;或者说,基圆的切;或者说,基圆的切线必为渐开线上某一点线必为渐开线上某一点的法线。的法线。渐开线具有下列特性:(2)当发生线在 渐开线具有下列特性:渐开线具有下列特性:(3)渐开线齿廓上某点渐开线齿廓上某点K的法线(压力方向线)的法线(压力方向线),与齿廓上该点速度方向与齿廓上该点速度方向所夹的锐角所夹的锐角K,称为该称为该点的压力角。点的压力角。2)-(4 rrOKOBcosKbK 因此因此渐开线齿廓上渐
24、开线齿廓上各点压力角不等,向径各点压力角不等,向径rK 越大其压力角越大越大其压力角越大。渐开线具有下列特性:(3)渐开线齿廓 渐开线具有下列特性:渐开线具有下列特性:(4)渐开线的形状决定于基圆的大小。渐开线的形状决定于基圆的大小。大小相等的基圆其大小相等的基圆其渐开线形状相同;大小不等的基圆其渐开线形状不同。如渐开线形状相同;大小不等的基圆其渐开线形状不同。如图,大小不等的两个基圆,使其渐开线上压力角相等的点图,大小不等的两个基圆,使其渐开线上压力角相等的点在在K 点相切。可见基圆越大,点相切。可见基圆越大,它的渐开线在它的渐开线在K 点的曲率半点的曲率半径越大径越大,即渐开线愈趋平即渐开
25、线愈趋平直。当基圆半径趋于无穷大直。当基圆半径趋于无穷大时,其渐开线将成为垂直于时,其渐开线将成为垂直于B3K 的直线,它就是渐开线的直线,它就是渐开线齿条的齿廓。齿条的齿廓。(5)基圆以内无渐开线基圆以内无渐开线。渐开线具有下列特性:(4)渐开线的形状推论推论:同一基圆上任同一基圆上任意两条渐开线(不论意两条渐开线(不论是同向的还是反向是同向的还是反向的),沿其公法线方的),沿其公法线方向的对应点之间的距向的对应点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离处处相等。A A1 1B B1 1A A2 2B B2 2ABAB B B1 1E E1 1B B2 2E E2 2BEBE 根据特性根据特性1)1)和和 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