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生态学物质减量化和脱碳课件.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工业设计生态学物质减量化和脱碳课件.pptx》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业设计 生态学 物质 量化 脱碳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四章 物质减量化和脱碳内容要点:(1)物质减量化的概念及其内涵;(2)物质减量化的评估方法:(3)能源脱碳的概念及其实施途径。谈论:能源脱碳的重要性以及其主要实施途径第1页/共150页 工业发展(industrial development)带来了物质上的富足、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同时也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构成威胁。目前,世界人口增长迅速,如果我们既想在这样的条件下享有高水准的生活,又想把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那我们只有在同样多的、甚至更少的物质基础上获得更多的产品与服务才有可能。物质减量化(或非物质化)就是为解决这些矛盾而产生的一个概念,其宗旨,确切地说就是提高资源利用率。第2页/共
2、150页 物质减量化是工业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在最大程度上循环利用材料和能源的同时对工业和生态体系产生最小的破坏。即以最少的消耗换取最大的价值,这也是生态学原理在工业生态系统中应用的重要方面。第3页/共150页 “dematerializament”这个术语于20世纪80年代就被提出,意为非物质化、去物质化和物质减量化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在此认为译为“物质减量化”为宜。物质减量化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单位经济产出所消耗的物质材料或产生的废弃物量的绝对(或相对)减少。第4页/共150页 人们对物质减量化的定义多种多样,其基本思想是以最小的资源投入产出最大量的产品同时产生最小量的废品,即在
3、消耗同样多的、甚至更少的物质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产品和服务。第5页/共150页 物质减量化的重要性如下所述:(1)物质减量化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可持续发展更具有理念性意义,而不具备现实的可操作性。第6页/共150页而物质减量化的基本思想明确,就是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产品单位功能所消耗的能量和物质原料,以减少进入自然生态系统中人类所产生的物质流量。相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物质减量化可以落文到不同层次的各个经济活动中去。第7页/共150页 (2)物质减量化是工业生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生态学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把人类所产生的物质流量作为整个自然系统物质循环的一部分。并将它
4、限制到一个合理的比例。第8页/共150页目前普遍采用的终端控制的环保策略时机效果并不好,没有解决根本性问题,因此,减少人类产生的物质流在自然体系中的循环速度和规模被视为一种具有预防性的关键措施,而物质减量化正是基于这一思路,成为工业生态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第9页/共150页 (3)物质减量化有助于实现全球公平,只占全球人口15的工业发达国家消耗了全球43的资源,这是不公平的。如果发展中国家也要达到这些工业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则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要增加5倍。第10页/共150页若考虑人口增长的因素,到2040年,全球物质流量要扩大8倍。而靠大自然的资源维持这样庞大的消耗是极为困难的。解决这
5、个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就是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而实现物质减量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提高物质利用率和生产效率,从而有助于全球经济的平衡发展。第11页/共150页 (4)物质减员化是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调节“eco-efficiency”包含两层含义,即经济和生态效益(economic and ecological efficiency)。目前普遍采用的污染终端控制之所以效果不佳,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和生产成本。第12页/共150页因此,仅顾及生态效益而忽视经济效益的政策不可能得到企业的大力支持。“eco-efficiency”的理念,有助于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物质减量
6、化以最小资源量获得最大的价值,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会得以显现。第13页/共150页 物质减量化(或非物质化)是工业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主张以最小的资源量获得最大的价值,包括经济价值和环境价值,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第14页/共150页 人类社会要发展就离不开工业生产,生产是一种物质转化过程,即投人某种实物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经过生产过程,产出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第15页/共150页在传统的工业生产中,实物资源的消耗是工业活动的前提,也是生产发展的基础,其中实物资源有可再生资源和非再生资源。非再生资源如能源资源、矿物资源等,是工业化最需要的资源。第16页
7、/共150页目前,我国工业生产过程中现有的科技水平对资源利用率水平较低,非再生资源日益走向衰竭,这必将制约经济的发展。即使资源利用率大幅提高,在如此巨大的人口需求的压力下,这种趋势也难以避免。第17页/共150页因此,资源的再生循环就显得非常重要,但循环再生也需要一定的条件,同时在生产和产品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也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构成威胁,资源和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人类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人类的发展又要求经济的增长,这必然又会对资源和环境造成压力物质减量化正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利途径。第18页/共150页 物质减量化可实现以最小的资源投入产出最大量的产品,同时产生最小量的废品,不仅可获得
8、一定的经济效益,还可获得一定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实现工业的生态化转向,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物质减量化已势在必行。第19页/共150页 能量再利用是物质减量化的措施之一,在产品生产中可通过以下思路实现:(1)能量的损失使我们不得不使用越来越多的原料来弥补能源利用效率的不足,所以应将这些损失的能量作为一种可收集的有价值的能源,供给其他生产生活使用;第20页/共150页 (2)能量串级(energy cascading)就是尽可能充分利用这些能量,减少产能材料的利用。(3)通过合作生产过程(co generation processes)将原本损耗的能量允分利用起来。如Gillet
9、te公司通过一系列措施,节能达到了50。第21页/共150页 在产品生产中提高产品质量及使用寿命也是物质减员化的有效措施,可通过下述途径实现:第22页/共150页 (1)对产品进行耐用设计(design for durability)或再设计(redesign)。从环境保护角度,耐用的设计具有很大好处、同传统设计相比,耐用设计可以使得用于生产、运输和废物处理等方面的能量消耗大大减少也有利于物质减量化的实现。再设计也是减少物质利用强度的好办法。其方法就是改进原有的不利于环境保护和不利于物质再循环的一些产品设汁。第23页/共150页 (2)产品的修理、再利用和再制造。产品设计中,必须考虑到产品的易
10、修理性。即产品功能的易替换能力。当一个用品完成了其使用功能之后,首要问题是设法再利用这个产品或它的附件。对某些用户来说毫无意义的东西,对另个用户却可能是有用的,这就是种再利用的形式。第24页/共150页再利用的另一个方面是利用零部件。再制造是通过更换磨损部件或低功能部件,使得耐用产品继续发挥功能。需要特别注意,再制造的概念并非指产品的二手性或换手率,而是指产品获得“第二次革命”。第25页/共150页 (3)产品的分解、拆散和再循环。当物品或装置不能以别的方式加以重新利用时,就可以考虑利用它的组成部分。为了在产品用完之后便于拆解利用,在产品设计过程中,要有预见性。产品部件要能设计得便于再利用。第
11、26页/共150页另外,产品再循环也是物质减量化的一种途径。自然界通过碳、氮、水等的循环,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物质循环。人类要有意识地寻求物质循环最安全、效益佳的有效途径。循环利用的首要任务是能经济地回收足够量的材料和物资,但回收利用并非总是可行的。它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收集和运输。与循环运输有关的能源消耗和成本要比较合理,否则就无法实现循环利用的过程:第27页/共150页 (4)智能材料的研发。从理论上,智能材料或装置能够监督自身或环境的变化,并能对状况的变化有所响应。智能材料可以自行修复或对温度、电压、压力、pH值、光、磁场和化学品等外部刺激有响应,并可以调整自己的组成和功能或发出信号。第2
12、8页/共150页此外,智能材料在一定范围内有相当的适应性。目前,智能材料研发还远未达到实用的程度,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将使得这些智能材料的循环利用成为可能,最终实现一种全新意义上的物质减量化。第29页/共150页(5)分子重构和纳米化学。第30页/共150页 影响非物质化的因素有产品质量、产品尺寸、复杂程度和加工修配的容易程度,废物的生成和循环利用,生产成本,社会生活形态等。第31页/共150页 (1)产品质量。提高产品质量有助于加速物质减量化的进程。高质量的产品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从使用价值上讲,减少了相对的资源消耗员,达到了物质减量化的目的。第32页/共150页 (2)废物的产生和利用。废物
13、的产生和利用对非物质化的影响也很大。从工业生态学角度出发,从产品生产的原材料开采到最终消费都要考虑产生废弃物的问题,尽量使其最小化,而对于不可避免的产生的废弃物则要考虑综合利用。第33页/共150页废弃物可再利用在同一种产品的生产中,也可在其他产品的生产中再利用,无论哪一种再利用都要符合非物质化的思想,要实现非物质化思想,不仅要从清洁生产出发,更要考虑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生态工业园区正是依据这种思想建立的:在具体应用这种思想的过程中要考虑整体利益讲究“4E”,即economic(经济)、effective(效益)、efficiency(效率)和environment(环境)第34页/共150页
14、(3)高技术产品。非物质化离不开高技术,体现高技术产品对非物质化的积极作用的最典型例子莫过于计算机,计算机的尺寸越来越小,而其功能和容量却越来越大,也就是其耗材越来越少,而提供的服务却越来越多。这是因为其中融入了脑力劳动即技术成分。可见,非物质化离不开高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第35页/共150页 (4)先进材料替代。许多行业都应用先进材料替代来降低资源消耗。例如在汽车尾气处理中的催化剂组分,考虑用含量丰富的稀土金属来代替昂贵的铭,而在建筑行业中用质量小、强度高的合金来代替性质相反的材料,如轻质的玻璃、金属代替笨重的砖石。第36页/共150页 (5)产品尺寸、复杂程度和加工修配的容易程度。通过对产
15、品及其零部件的标准化、简化、精心设计和生产,使它们易加工、装配和拆卸,容易修理或部分置换,从而达到非物质他的目的。第37页/共150页 (6)一次性产品的使用。近些年来,人们热衷十使用一次性产品,例如一次性饭盒、筷子、注射器等,这些产品确实给人们带了卫生、方便,但一次性产品的大量使用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并且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因此,为了达到非物质化的目的必须减少一次性产品的使用。第38页/共150页 (7)信息与服务。信息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先进科学技术体系中的前导因素。在信息时代,资源不仅仅局限于实物资源,信息更能促进科学进程和产业化,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服务。信息化建立了一个规模庞大、四通八
16、达的网络通讯系统,从而信息作为最有效、最有价值的资源,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必然会对社会发展产生多方面的影响。第39页/共150页信息可以以其独特的方式提高现有工作效率或产生一种全新的、物质减量化的方式以取代老的方式。例如电子排版和数字印刷,使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中实物资源的消耗大大减少,从而使自然界压力大大减轻。促进自然界通过自我修复使自然环境向更好的方向生长。第40页/共150页另外,信息化还可以在信息管理及物质和能量流动方面发挥巨大的优势,克服了过去存在的许多障碍。这个作用很明显。信息资源的畅通,使实际生产部门从原材料的准备、生产过程技术的采用、生产过程备环节的协调、产品的营销
17、等都可通过网络进行,这至少节约了在整个过程中过去必不可少的运输环节,而运输环节的减少,第41页/共150页一方面大大降低了能源资源的消耗,一方面制造交通工具和交通设施的资源(如钢铁、有色金属和木材)消耗也大幅度减少。这样,既保护了资源,也大大消除了环境污染在生活方式上也一样,人们购物、会议、娱乐等许多事倩都可通过网络进行,这样在客观上都将大大减轻资源和环境的压力。第42页/共150页 服务可以通过有组织的市场实现一些密集型产品的共享,使得实际用于服务的产品数量减少。另外,建立在专业技术上的服务更能有效利用资源或实现产品的循环利用,这样相对减少了资源的消耗。第43页/共150页服务还可从经济上刺
18、激商家,使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目前商品生产厂家不再像过去那样仅靠尽可能多的产品销售来获取经济利益,还可以提供各种服务如维修、再利用、再生产、产品的分解、拆卸、产品的部件或全部的再循环来获得利益,这些服务显然可以延长产品的生命,减少资源的消耗。第44页/共150页减量化的推动力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材料生产成本的持续上升。随着资源短缺程度越来越严重,基本资源及材料的价格越来越高,而且其加工成本和能耗也越来越高,这些因素均造成材料成本的上升。第45页/共150页 (2)来自环境影响的巨大压力。水污染、土地酸化、大气污染、温室效应等不良环境的影响,使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环境问题已威胁到人类的健康
19、和发展,而为了生存所必需的经济发展和工业生产几乎在每个环节都产生废弃物,为解决这一矛盾,非物质化势在必行。第46页/共150页 (3)替代材料的产生与竞争的加剧。替代材料均有成本低、性能好等优点,替代材料的产生推动了非物质化的进程。第47页/共150页 物质利用强度用于评估生产和服务过程中所消耗物质的量与经济产出之间的关系,是从会计学中某一具体物质消耗量(Xi)的计算式(41)演化而来的:1 物质利用强度(IU,Intensity of Use)式中,Y为消耗物质i的工业产出;GDP为经济总产出。第48页/共150页物质利用强度IU是指物质消耗量与附加值的比值:1 物质利用强度(IU,Inte
20、nsity of Use)在大多数IU分析中,X的单位是质量或体积的单位。IU随物质与产品组成的变化而变化,它是由社会、经济、技术、法律制度和环境因素等多方面决定的。第49页/共150页2 IU的经验分析理论 环境Kuznets曲线的理论基础是20世纪70年代形成的,现已被广泛用于评估可持续发展。其根本观点是发展的初期阶段资源消耗和污染会有所增加,但随着经济收入的提高,资源消耗和污染会逐渐减少,出现倒U形变化曲线(如图41所示)。第50页/共150页2 IU的经验分析理论 大多数经验分析结果支持环境Kuznets曲线理论。其标准解释如下:在发展的早期阶段,收入水平较低,由于此时的经济在很大程度
21、上依赖农业,因而对金属和建材的物质需求并不很高,这时的利用强度曲线是缓慢上升的。第51页/共150页2 IU的经验分析理论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对基础建设的物质材料需求逐渐增加,如公路点路、桥梁和各种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对水泥、钢铁等物质需求会明显增加,这时的利用强度曲线达到了极大值。经济进一步发展,对基础建设的需求不断下降,消费需求逐惭转向服务行业,服务行业的物质消耗强度是比较弱的这时的利用强度曲线开始下降。这种变化形成了IU随收入的增加而下降的变化趋势。EKC理论主要用于研究经济结构变化对环境的影响和废弃物产出与收益的关系第52页/共150页3 物质利用和长波理论A 长波理论(long wa
22、ves theory)长波理论是用于分析物质减量化的另一种方法,它把随时间变化的物质利用方式与技术发展的常规模式联系起来。长波理论与EKC理论的主要区别在于:把时间作为独立变量替代收益,并用具体的函数形式反映物质替代和技术变化的方式。在驱动力的假设方面长波理论与EKC理论并没有什么不同。第53页/共150页3 物质利用和长波理论 长波理论认为,从循环经济角度,技术一般要经历一个生命循环,即早期发展、迅速扩散和广泛采用、最终饱和并衰退。第54页/共150页3 物质利用和长波理论B 逻辑替代模型(Logic Substitute Model)1996年,Grubler研究认为技术扩散速度和程度等因
23、素随时间而变化,包括技术可行性、成本、流行时尚和熟悉程度。其假设是:时间性和驱动性因素在微观上的变化会在宏观上产生连续的、有规律的影响。Grubler,Fisher和Pry等研究发现技术扩散常常呈现类似逻辑函数一样的S形曲线;技术(Z)扩散或增长可以用下式表达:第55页/共150页3 物质利用和长波理论式中 Z技术扩散速度;b Z的扩散速率;K上渐近线或饱和水平;t 时间;tm曲线拐点。逻辑替代模型用以描述技术占据市场份额的速率。第56页/共150页3 物质利用和长波理论C 物质转化理论(Trans-materialization)当物质被引进后,它们会经历一个由技术替代而导致的IU的增长期。
24、在这个阶段,因技术不断推广而使得节源技术减少IU的势力受到阻碍,在周期的第二阶段,随着饱和程度的不断加大,IU的增长势头逐渐放慢,并开始下降。最后,更复杂的产品又发明生产出来,物质利用的附加值进一步提高。技术改进促进了这一过程。第57页/共150页3 物质利用和长波理论 1989年Labys和Waddell利用长波经济循环理论和S形技术扩散函数对物质减量化的标准解释提出了看法。他们认为物质减量化并非只经历一次全面性结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与成熟工业有关的低质量资源会逐渐被高质量或技术适应性更高的原材料所替代。他们称之为转物质化(Trans-materialization)。第58页/共150页
25、3 物质利用和长波理论 根据这一理论,对于某一物质而言,IU将呈现州一个长的倒U形时间函数。而对于整个经济体而亩,转物质化动力学会产生许多相互重叠的倒U形变化。第59页/共150页4 物质分解分析 分解分析是根据会计学原理来区分经济、人口或技术对IU的影响的。considine(1991)将会计学原理应用于式(42),并把物质组成按式(44)分解:式中,Qm为混合物质消耗的Divisia指数。该式反映了资本、劳动力、能源和原材料等因素间的替代。第60页/共150页5 输入-输出分析(Input-output Analysis)输入输出分析能够用于检验影响IU有关经济和技术方面因素的假设,而分解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