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王守仁的思想境界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心学-王守仁的思想境界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学 王守仁 思想 境界 课件
- 资源描述:
-
1、阳明心学o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公元1472年(明宪宗成化八年)公元1528年(明世宗嘉靖七年),浙江余姚人。o1506年,他因得罪太监刘瑾,被廷杖四十到贵州龙场当驿丞。1508年“龙场顿悟”。o“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o“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王阳明的致良知说o良知的特征o致良知的内涵良知的特征o王守仁的良知说,从理论渊源上,继承的是孟子的良知良能说。o“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孟子尽心上o孟子的良知良能,是指人的天赋道德观念o所谓良知良能即是良心o“是故
2、所谓不虑而知,其良知也;不学而能,其良能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也。”王阳明全集卷七,万松书院记o“夫良知者,即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不待学而有,不待虑而得者也。人孰无是良知乎?”王阳明全集卷八,书朱守乾卷1、普遍性o良知人人皆有,将良知看成是人类的共同心o“性无不善,故知无不良。真知即是未发之中,是廓然大公,寂然不动之本体,人人之所同具者也。”王阳明全集卷二,传习录中o“良知在人,随你如何不能泯灭,虽盗贼亦自知不当为盗,唤他作贼,他还忸怩。”王阳明全集卷三,传习录下2、先验性o“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若良知之发,
3、更无私意障碍,即所谓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传习录上)o这里指明,良知是完全与生而来,不假外求,为人所固有的。3、直觉性o如:见父知孝,见兄知悌;是是非非;见过即改,见善即迁;见孺子入井而救,见盗贼入室o良知不假思维,不假见闻,不油然而起、自然而生,纯是一种直觉二、良知的内涵o良知即天理良知即天理o“天理即是良知,千思万虑,只是要致良知。”传习录下o“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全集卷六良知是是非准则o“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体,自然灵昭明觉者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