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2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总结-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第一册.docx

  • 上传人(卖家):Q123
  • 文档编号:4128261
  • 上传时间:2022-11-13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39.44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总结-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第一册.docx》由用户(Q1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知识 总结 统编 高中政治 必修 一册 下载 _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统编版(人教部编版2019)_政治_高中
    资源描述:

    1、第一课第一框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1.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特点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 平均分配劳动产品2.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3.奴隶社会的进步性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这是历史的进步。4.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特点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相对于奴

    2、隶,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劳动成果除缴纳地租外,还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5.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6.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原因直接原因是: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以及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根本原因:在于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7.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

    3、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就越不可避免。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虽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一课第二框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1、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的评价:进步性:在资本主义到来之时,一些先进分子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纷纷对资本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同时表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从而形成了空想社会主

    4、义。局限性: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涉及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他们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2、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历史前提表现:三大工人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运动、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运动)三大工人的意义:以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为标志,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联合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的统治,将斗争的矛头指向整个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的地位: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

    5、提。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社会主义应运而生。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1、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1)唯物史观唯物史观的产生过程:马克思、恩格斯通过研究社会历史,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彻底摆脱了唯心主义思想的影响,创立了唯物史观。唯物史观的内容: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和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建立在科学认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2)剩余价值学说 剩余价值学说的产生过程:马克思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剩余价

    6、值学说。剩余价值学说的内容:从经济学角度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3)两大发现的意义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2、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共产党宣言的内容、意义、作用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

    7、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共产党宣言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共产党宣言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这一理想目标所蕴含的强大动力,激励着人们不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1、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2、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3、 十月革命的意义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

    8、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的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4、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曲折性、发展趋势、在中国的实践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但是,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面对风云变幻的当今世界,只要把目光投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就不难看到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了何等强大的生命力。5、三大飞跃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实现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9、。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的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时间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第二课第一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原因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是由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目的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维护其在华特权,它们决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并且与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软弱

    10、性和妥协性的特点,不能承担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原因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的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经历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

    11、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3.中共成立的意义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的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经历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4.新民主义义革命新在哪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就领导权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由资产阶级领导

    12、,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这一点具有决定性意义 就革命前途来说,不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资本主义制度,而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就所属世界革命范畴来说,它已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5.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

    13、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新中国的诞生,是20世纪的伟大历史事件,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6中国革命的2个步骤及关系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才能完成后一个革命

    14、,这两个革命阶段必须互相衔接第二课 第二框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内容概括说来,就是“一化三改”。2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1)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2)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3)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

    15、。(4)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3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1)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2)中国共产党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3)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社会秩序更加稳定,人民民主专政更加巩固,从而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

    16、础。4、中共八大的知识(1)最重要的贡献是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做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2)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3)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5社会主义艰辛探索取得的成就(1)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2)农业方面初步满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3)建筑、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获得较快发展,教育医疗事业得到长足进步,人们的精神面貌得

    17、到了极大改变,科技发展取得重要突破,成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6社会主义艰辛探索的意义(1)一个结论: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2)一个飞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3)一个肯定: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虽然也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4)一个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

    18、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第三课第一框 伟大的改革开放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及意义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2、 改革开放的进程(1)起步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农村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4年 十二届三中全会 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1980年 设置四个经济特区,标志着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1984年 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8年 建立海

    19、南经济特区1990年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1992年 开放沿长江的5个城市之后,开放17个内陆省会城市、沿边城市,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2)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为标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1993年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2001年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2003年 十六届三中全会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部署(3)全面改革开放新时代2013年 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2013年 设立中国(上

    20、海)自由贸易试验区2017年 十九大提出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2018年 十九届三中全会作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部署2019年 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2020年 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的建议2021年 .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全面深化改革和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部署3、改革开放的意义/作用/成就/启示/为什么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

    21、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第三课第二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1、为什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主

    22、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足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

    23、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制度稳,则国家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及意义3、邓小平理论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意义: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 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 意义:成功把中国

    24、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5、科学发展观主题: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意义: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意义: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7、四个自信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8、在当代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我们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

    25、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第四课第一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地位: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2、新时代的科学内涵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三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

    26、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变与不变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变: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如何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

    27、,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的要求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无比崇高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接续奋斗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28、,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向前推进。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必须勇于改革创新,勇于迎难而上,勇于担当尽责4.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中国梦的内容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中国梦的本质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3、实现中国梦的意义是: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表达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已成为即将在

    29、14亿多人心中的高昂旋律,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4、实现中国梦的要求是: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中国梦的深厚源泉在于人民,根本归宿也在于人民,只有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功。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只要每个人都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把小我融入大我,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就会汇聚起实的强大力量。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中国将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30、5、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6、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的要求: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伟大斗争是前提,具有滋养斗志的作用。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的伟大工程是保证。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方向,具有举旗定向的作用。我们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7、四个伟大的关系: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

    31、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伟大工程要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8、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两步走战略: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9、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表现:到本世纪中叶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

    32、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0、建设现代化强国,青少年如何做?要紧紧抓住这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善于创新,永不懈怠,才能不负时代的要求,历史的期待。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要热爱伟大祖国,要担当时代责任,要勇于砥砺奋斗,要练就过硬本领,要锤炼品德修为。第四课第三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3、思想的创立背景。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应对全球共同挑战,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的过程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当代中国正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坚定走在时代前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实现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过程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

    34、践的深邃思考,深刻总结,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懈探索,砥砺前行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二、“十个明确”的内容。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

    35、经济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与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服务民族振兴,促进人民进步,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三、 “十个明确”的意义、作用。“十个明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核心关键的组成部分,是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

    36、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梁八柱”。“十个明确”中的每一个“明确”都是具有原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集中反映着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时代的理论思考和理论贡献。四、 “十四个坚持”的内容。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做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五、 “十四个坚持”的意义、作用。“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涵盖坚持党的领导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

    37、面”战略布局,涵盖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对外战略,是对党的治国理政重大方针、原则的最新概括,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六、 “十个明确”与“十四个坚持”的关系。“十个明确”与“十四个坚持”有机融合、有机统一,凝结着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反映了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拓展、升华,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认识论与方法论相统一的鲜明特色。、七、为什么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原创性贡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贯通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领域,既坚持了老祖宗又讲了很多新话,使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认识,为发展马克思主义做出了那些东西。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要求: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必须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地位不动摇。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总结-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第一册.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128261.html
    Q123
         内容提供者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