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一、二、三册历史知识点梳理.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一、二、三册历史知识点梳理.docx》由用户(Q1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编 高中历史 选择性 必修 第一 历史 知识点 梳理 下载 _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_历史_高中
- 资源描述:
-
1、1 目 录 选必一 001 第一讲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讲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第三讲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第四讲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第五讲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六讲 西方的文官制度 第七讲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第八讲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第九讲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第十讲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第十一讲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第十二讲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第十三讲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 第十四讲 当代中国的外交 第十五讲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第十六讲 中国赋税制的演变 第十七讲 中国古代的户籍
2、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十八讲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选必二 041 第一讲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第二讲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第三讲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第四讲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第五讲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第六讲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第七讲 古代的商业贸易 第八讲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2 第九讲 20 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第十讲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第十一讲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第十二讲 水陆交通的变迁 第十三讲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第十四讲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第十五讲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选必三 068 第一讲 中华优秀传统
3、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第二讲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第三讲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第四讲 欧洲文化的形成 第五讲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第六讲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第七讲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第八讲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第九讲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第十讲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第十一讲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第十二讲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第十三讲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第十四讲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第十五讲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附一 史学入门 099 附二 大家说历史 1111 选必一 第一讲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
4、形成与发展 课标要求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通过宰相制度和 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认识自秦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演变 线索。 本节重点中央集权制度、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本节难点不同历史时期上述相关制度的变化 知识概要释题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主要包括早期政治制度和中央集权制度。 早期政治制度主要是指西周实行的分封制与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度创立于 秦朝,包括中央行政制度和地方行政制度两个部分。 一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1. 夏朝建立了世袭制,其内容有二:父子相传,兄终弟及;影响是形 成了“家天下”的局面。 2. 商朝建立了内外服制度:内服是指王畿地区,由商王直
5、接控制;外 服是指王畿四周的方国和部落,由商王间接控制。 3. 西周实行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 (1)分封制,指分封诸侯国,拱卫周王室;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政治 统治,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2)宗法制,指把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保障贵族世卿世禄的特权,形成家国一体的政治架构。 4. 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解体。 附一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王权与神权相结合,神权色彩浓厚(用占卜决定国家大事); (2)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相结合,家国一体(宗法制); (3)等级森严,贵族政治(世卿世禄制); (4)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表现
6、:原始民主传统对君2 权有制约,国人暴动;分封制下地方有较大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二 秦朝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度 1. 内容:皇帝制度是核心,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地方推行郡县制。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2. 郡县制 (1)推行原因:吸取分封制导致诸侯纷争的历史教训,巩固 国家统一的需要,李斯的建议。 (2)作用: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助于巩 固国家统一;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3. 文书发挥重要作用。 附二 秦朝文书制度的作用:加强对官员的管理,提高行政效率;保 障政令传达,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制度传承,为汉承秦制提供条 件;具有较高的史料
7、价值。 三 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1. 中央行政制度 (1)西汉,汉承秦制,实行三公九卿制;汉武帝设立中朝,使丞相的权 力大大削弱。东汉时,尚书台成为行政中枢,三公权力受到削弱。 (2)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议政的地方叫政事堂。 评价:三省职权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完整的相权被分割,有 利于加强皇权;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 (3)宋朝设立中书门下,宋太祖设立枢密院和三司。元朝实行一省制(设 立中书省)。 (4)明朝,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明成祖时,形成内阁。清朝雍正帝设 立军机处,军机处逐渐成为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 (5)认识:主要反映君权和相权的矛盾;君权不断
8、强化,相权不断分散、 削弱、直至废除。 2. 地方行政制度 朝代 措施 层级 西汉 汉承秦制,实行郡县制;汉初设 有封国 郡县 东汉晚期 州掌握实权,形成内轻外重、干 州郡县3 弱枝强的局面 隋朝 废郡,以州统县 州县 唐朝中期 设置节度使,形成藩镇割据势力 道州县 宋朝 改道为路 路州(府)县 元朝 实行行省制(设立行中书省) 省、路、府、州、县 明朝 明初废除行省,设立三司;后又 派出巡抚、巡按 省府县 清朝 清承明制,设立巡抚,又设总督 认识:主要反映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逐步加强; 县级相对稳定,县以上变动很大;监察区多发展为新的行政区(如汉代的州、 唐代的道、宋代的路)
9、。 附三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基本原则: (1)山川形便,以山脉、河流等自然条件作为行政区划的边界。提高行 政管理效率,但容易产生割据。 (2)犬牙交错,打破自然地理疆界。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 但区域内经济文化交流受到限制。 (3)两大原则在历代都有运用:从秦朝到唐朝,以山川形便为主;宋代 以后,犬牙交错更为普遍。 第二讲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标要求了解古代至近代西方政治体制各主要类型的产生和演变过程。 本节重点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本节难点古希腊和罗马的城邦国家与今天国家形态的本质不同,中古时期欧洲 政权与教权分立的状态 知识概要释题 本讲主要内容,可
10、以概括为四个“2”:古代希腊,雅典的4 民主政治和斯巴达的寡头政治;古代罗马,从共和制到帝制的演变;中古 欧洲,法国的等级君主制和英国的议会君主制;近代欧美,英国的君主立 宪制和美国、法国的共和制。 一 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 雅典 民主政治的代表 (1)表现: 机构 产生方式 主要职责 性质或地位 公民大会 全体成年男性 公民组成 决定国家法律和政策 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议事会 抽签产生 召集公民大会,参与 国家日常管理 公民大会的附属机 构 陪审法庭 抽签产生 审理各种案件 主要司法机关 (2)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直接民主、小国寡民。 人民主权就 是公民集体参与国家管理,轮番而治就
11、是“轮流统治与被统治”。 2. 斯巴达 寡头政治的代表 表现:国王王位世袭,垄断了军事统帅权;长老会议员终身任职。 3. 古代罗马,从共和制到帝制 (1)前 509 年,罗马共和国建立。有执政官、元老院、公民大会等机构。 (2)前 27 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实行元首制;皇帝掌握国家权力, 控制军队。 附录 雅典、斯巴达和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的比较 (1)相同点: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公民 由成年男子组成,妇女、外邦人和奴隶没有资格参与政治。 (2)不同点:雅典更加民主,斯巴达和罗马共和国属于寡头政治。(表 现:国王和官员享有更大权力,公民大会难以有效发挥作用;官职没
12、有薪 金,穷人实际上无法出任。) 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美国诗人 爱伦坡 二 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 1. 政权沿革:西罗马帝国 法兰克王国 法国、意大利和德国。 2. 特征 (1)前期:封君封臣制度下政治分裂,王权较弱;世俗王权 和基督教会长期并立,互相利用。5 (2)后期:英法等国王权逐步强化。 表现:1302 年,法国腓力四世召开三级会议,形成了等级君主制;1215 年,英王签署大宪章,后进入议会君主制时期。 法国等级君主制和英国议会君主制,这是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产生 和发展的基本前提。 三 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1. 表格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美国的共和制 确立 1689 年,通过权
13、利法案 1787 年,美国制定宪法 完善 1721 年,逐渐形成内阁制度 19 世纪中期,两党制形成 特点 君主权力受到限制,议会权力至 上,内阁掌握政府权力 中央与地方,实行联邦制;中 央政府:实行三权分立 相同点 都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都是资产阶级专政;政府都由选民 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 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 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 麦迪逊 2. 1875 年,法国通过新宪法,确立了共和制。 3. 历史意义: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部分实现了文艺复兴和启 蒙运动的理想。到 20 世纪逐渐走向稳定和成熟。 4. 各国政治制度呈现多样性,
14、影响因素有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 发展、地理条件、国际环境及领导人的素质等。 第三讲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标要求了解共和制在中国建立的曲折过程,理解中国政治道路发展的独特性。 本节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本节难点理解近代以来中国政治道路发展的独特性 知识概要6 释题 本讲三个小节,“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介绍了南京临时政府、 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三个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共在根据地和解 放区的制度探索”为建立人民民主政权打下坚实的基础,“共和国的政治 制度”介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一 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1.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建立民国,颁布
15、临时约法 (1)目的:防止袁世凯专权,维护共和政体。 (2)内容: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等。 (3)地位: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具有反 对君主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2. 北洋政府时期政党政治的尝试 (1)经过:中国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获胜 宋教仁案“二次革命”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和国会。 (2)失败原因:革命阵营力量的涣散,袁世凯实力强大,专制主义的社 会根基根深蒂固。 3. 国民政府时期实行“训政” (1)开始:1928 年,国民党通过训政纲领 (2)实质:一党专政,剥夺人民权利,违背孙中山“主权在民”的初衷。 二 中共在根据地和解放
16、区的制度探索 1. 土地革命时期,1931 年 11 月,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制定宪法 大纲。这是中共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 2. 抗日战争时期 (1)探索:设立边区政府,作为民国地方政府;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 行“三三制”原则。 (2)原因: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实现全民族抗战的需要。 (3)意义: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 设;提高民众的抗战热情,有利于争取抗战胜利。 3. 解放战争时期,两大成就: (1)设置行政区,行政区设军政委员会或人民政府,为新中国的政权建 设奠定了坚实基础。7 (2)1949 年 6 月,毛泽东发表论
17、人民民主专政,为建立人民共和国 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 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1. 四大政治制度: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是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建立:1954 年 9 月,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1954 年宪法的规定。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 高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 体。人大代表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2)历史作用:推动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促进了工业化建设和 社会主义改造。 3. 政治协商制度 (1)确立:1949 年 9
18、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2)发展:1956 年,中共提出八字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进 一步确立了社会主义条件下我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格局。 李瑞环说:协商不代替,监督不对立,为了发展生产力,同唱一台戏。 (3)新发展:改革开放后,“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被写入 宪法,走上了制度化轨道。 4. 2017 年 11 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 目标。附录 两个概念: 共和制,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权 组织形式,与“君主制”相对。 民主制,人民当家作主。它有两种
19、形式:直接民主制,如古希腊的雅 典;间接民主,也称代议制民主。 第四讲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课标要求8 了解中国历史上主要的变法和改革,理解改革对经济发展、民族交融、 思想解放、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本节重点变法和改革的历程、内容和历史作用 本节难点对历代变法和改革的评价;改革的历史必然性 知识概要释题 本讲三个小节,依次介绍了古代的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 王安石变法和张居正改革;近代的戊戌变法、清末新政和民国时期的改革 措施;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改革开放等内容,反映了改 革的曲折性、艰巨性和必然性。 一 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1. 商鞅变法 (1)背景:战国时期,铁器和
20、牛耕的使用推广,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 兼并战争不断,各诸侯国实现富国强兵的需要。 (2)内容:废除井田制,奖励耕织;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实行 什伍连坐,建立县制等。 (3)历史作用:使秦国迅速崛起,成为政治军事强国,为秦统一中国奠 定了基础。 2. 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439 年,北魏重新统一北方;民族交融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 (2)过程:前期由冯太后主持,实行俸禄制、均田制、租调制、三长制 等,后期由孝文帝主持,措施有迁都洛阳、易服装、改汉姓、说汉话、通 婚姻等。(3)历史作用:巩固了北魏政权,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快了 北方的民族交融,缓和了民族矛盾,为中国统一多民族
21、国家的发展作出了 贡献。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 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马克思 3. 王安石变法 (1)背景:北宋中期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北部边9 境危机严重。范仲淹庆历新政,揭开了北宋改革的序幕。 (2)推行:1069 年,宋神宗起用王安石主持变法。 (3)结果:初期取得显著成效,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阻挠最终失败。 4. 张居正改革 (1)背景: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府库空虚,统治危机不断加深。1572 年,明神宗即位,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 (2)内容:整肃吏治,加强官吏考核(推行考成法),清丈土地,改革税 制(推行一条鞭法)等。 (3)结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