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中外历史纲要中国古代史 知识点归纳.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中外历史纲要中国古代史 知识点归纳.docx》由用户(Q1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中外历史纲要中国古代史 知识点归纳 统编 高中历史 必修 上册 中外 历史 纲要 中国 古代史 知识点 归纳 下载 _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_历史_高中
- 资源描述:
-
1、中外历史纲要上知识点政治朝代歌:夏商(殷)与西周(镐京),东周(洛邑)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咸阳)两汉(长安洛阳),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长安)唐(长安)五代传,宋(汴京/开封临安)元(大都)明(应天北京)清(北京)后,皇朝至此完 三皇五帝(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禅让制(让贤、公天下)原始社会 部落联盟 国家雏形初现(邦国规模大、宫殿建筑、礼器、阶级阶层分化明显)工具改进生产力进步原始农业产生与发展产品出现剩余私有制逐渐产生阶级分化国家逐渐产生奴隶社会 公元前2070年,禹(最早的奴隶制国家)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 王位世袭制(“公天下
2、”“家天下”)夏朝 中央:夏王是最高的统治者,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地方:夏部族生活的区域实行直接统治,其他地区间接统治。二里头遗址 公元前1600年,汤,盘庚迁殷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商朝 中央:商王是最高统治者,商王之下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地方:商朝的国家管理结构是内外服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镐(今陕西西安西)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 宗法制:(1)含义:按照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分配政治权力、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实质)。即有血缘关系的宗族组织内部的制度。(2)特点: 嫡长子继承制(最主要特点,立子以贵不以长、立敌以长不以贤)大小
3、宗(宗法等级)关系:政治上,上下级关系;血缘上,兄弟关系(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大小宗具有相对性)按照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分配政治权力,血缘亲疏关系同政治等级关系相结合(家、国结合) (3)影响:宗法制之下保证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西周 团结。 传承了宗法观念,有利于凝聚宗族,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民族凝聚力的增强 宗法制下形成的特权思想、等级观念影响深远 分封制:(1)分封对象:分封王室子弟、功臣和先代贵族臣民,(2)分封目的:拱卫王室,巩固周王朝的统治。(3)分封内容:王畿直接控制的镐京之外的广大地区的土地和人民,(4)诸侯权利: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实行再分封,设
4、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5)诸侯义务:服从周王命令,镇守疆士、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6)等级结构: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金字塔型结构(7)积极影响: 巩固了王权,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传播了周文化,奠定了华夏文化的基础。(8) 消极影响: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有相当大的独立性,隐含着分裂割据的因素。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宗法制与分封制相互补充,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冲突与矛盾。 礼乐制度:礼泛指典章、礼仪等,用来区别宗法远近和等级;乐指舞蹈和歌咏等,使各等级上下
5、和同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神权与王权相结合,(2)家国一体,(3)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完全集中,(4)以血缘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洛邑公元前476、475年公元前256年被秦国吞并政治特点:周天子失去权威,形成诸侯争霸的局面;分封制宗法制逐渐瓦解,原有的社会秩序被破坏奴隶主阶级衰落,地主阶级壮大并逐步掌握政权 逐渐走向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贵族政治逐渐被官僚政治取代 分裂走局部统一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越);争霸战争,确立霸权地位;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自称为“华夏”;周边民族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战国七雄(齐、
6、楚、燕、韩、赵、魏、秦);兼并战争(新兴地主阶级间的统一战争);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春秋战国 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1)背景;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革。(2)成果:各国通过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代表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郡县官僚制国家)。(3)商鞅变法:时间:公元前356年内容:经济: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军事: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政治: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行
7、政管理上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影响: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评价: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变法使秦朝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公元前230至前221年,秦国相继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王朝秦朝,定都咸阳。 统一的客观条件:人民愿望: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经济需求: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地理位置:秦国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 主观条件:励精图治:秦
8、王广纳贤才,吏治较为清明。奠定基础:商鞅变法后,尊奉法家,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策略得当: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策略。统一:征服南方越族地区并加强对云、贵一带西南夷的控制(设夜郎、桂林郡);在北方,击退匈奴的进攻;秦 公元前214年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 政治建立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中央:确立皇帝制度(皇权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三公九卿制:负责管理全国的政务。三公指丞相(行政)、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九卿泛指分掌具体事务的诸卿。互不相属、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集于皇帝一身地方:废分封、行郡县制统一的影响: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封建
9、国家,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推动了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民族交融,强化华夏认同观念。奠定了此后历代疆域的基本版图,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了整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客观需要。秦朝的暴政:徭役繁重、花费巨额钱财求仙访药,以求长生不老、刑罚严苛:秦法刑法严苛、焚书坑儒;加重人民负担,致使阶级矛盾和统治阶层内部矛盾尖锐化,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秦末农民起义(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张楚”政权)与秦的速亡(公元前207年)秦政治制度的特点:权力高度集中(君主集权、中央集权);中央任免有任期的官僚政治 公元
10、前202年,长安,西汉公元9年,王莽篡汉,新25年,刘秀重建汉朝,洛阳,东汉 西汉初年: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尊奉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文景之治 “汉承秦制”:西汉初年的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史称“汉承秦制”(有所损益、继承发展)中央:三公九卿地方:郡国并行制:汉初地方行政制度采取郡县与分封并行制,不利于中央集权“七国之乱”:汉景帝在位 民族关系:汉初经济凋敝,国力较弱,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 汉武帝时期:中央:加强皇权:削弱丞相权力,设立直接为皇帝所掌控的中朝; 地方:解决王国问题: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成功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监察问题:将
11、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分设刺史,负责对辖区内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进行巡视监察;地方治理:任用酷吏治理地方,严厉打击豪强、游侠等社会势力的不法行为。官员管理:上计制考核官员;御史大夫、刺史监察选官:确立以察举制为代表的新的官吏选拔制度; 汉 民族关系:反击匈奴:汉武帝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经过三次较大规模的战争,夺取了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西汉在河西走廊设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 张骞出使西域:为配合对匈奴的战争,汉武帝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加强对西域的管理:公元前60年,西汉在乌垒城设立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
12、政机构。加强对东南和西南的控制:西汉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也比以前更加有效。 西汉灭亡:后期政治日趋黑暗,土地兼并严重,赋税徭役沉重,破产农民沦为奴婢或流亡,社会动荡不安。王莽统治:王莽统治末年,国家出现严重的旱灾和蝗灾,绿林、赤眉等农民大起义爆发。23年,绿林军在昆阳击败王莽军队的主力。随后绿林军攻入长安,推翻王莽政权。 “光武中兴”:加强皇权,增强尚书台的作用;严格控制外戚干政;裁并郡县,裁减官吏,节省开支;整顿吏治,惩处贪污腐败;清查全国垦田、户口数量;释放奴婢;提倡文教,重视儒学。东汉后期统治: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党锢之祸”(一些政治官员和士人不满现实,品评人物,抨击时政
13、,称为“清议”。他们触犯了宦官利益,被诬陷为“党人”,遭到严厉镇压,史称“党锢之祸”)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黄巾大起义、军阀割据 自东汉以来,西、北边陲的鲜卑族、匈奴、羯、氐、羌等族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八王之乱、东晋都城建康等,政权更迭频繁。自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称为“士族”。 中央:逐渐形成了三省制,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 选官:九品中正制:(1)背景:汉代察举制弊端逐渐显露;东汉末年社会动荡,察举制无法推行。 (2)内容: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
14、,共分九等,按等级高低授予官职。 魏晋南北朝 (3)标准:家世、品德、才能(曹魏)家世门第(晋) (4)影响:积极:初期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消极: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实质)的工具,导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北魏孝文帝改革:(民族融合)(1)背景:5世纪后期,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少数民族都采用了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在长期混战中,原有族群布局被打乱,各族彼此频繁接触,差异慢慢缩小,但民族隔阂仍然广泛存在。(2)内容:迁到洛阳(从平城迁到洛阳)推行汉化(迁到洛阳的鲜卑贵族一律将籍贯改为洛阳,死后不得归葬平城;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定门第、与汉族通婚)(均
15、田制、租调制)(3) 影响: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局限性:全面推行汉化,使鲜卑族丧失作为一个民族的独立性、主体性;失去尚武的民族精神,削弱了军事力量;在改革中利益受损的少数民族军人掀起暴动,导致北魏覆亡。隋唐 581年,杨坚代周称帝,国号隋,定都长安(“开皇之治”)589年,杨广率军灭陈,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统一全国618年,隋炀帝死,隋朝灭亡(隋炀帝的暴政)。广设仓库;隋炀帝兴建洛阳城;隋炀帝时开凿大运河(意义: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有利于促进南北经济交流;有利于促进运河沿岸城
16、市的发展。 )618年,李渊(唐高祖)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贞观之治、武周政权“贞观遗风”、“开元盛世”安史之乱(唐由盛转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牛李党争)、黄巢起义907年,节度使朱温废唐建梁,史称后梁,唐王朝灭亡,中国进入五代十国的分裂时期。(盛世的相同点:政治、经济等)“贞观之治”(措施:经济: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政治:知人善任,虚怀纳谏)。武则天当政期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保持了贞观以来的辉煌,并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政启开元,志宏贞观”) 民族关系:唐朝前期的统治者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影响:进一步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祖国边疆地区的开发;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
17、的巩固与发展。五代(907-960):北方黄河流域先后经历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902-979):南方各地先后出现9个割据政权,连同北汉;实质是唐末藩镇割据的扩大和延续。 后周世宗柴荣改革,为北宋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中央:隋朝正式建立、唐朝完善的三省六部制(1)隋文帝时,中央正式创立了三省六部制。唐朝进行了完善,出现了政事堂,三省出现一体化趋势。(2)内容:中书省负责决策,草拟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政事堂(后称中书门下)是宰相们议政的地方。(3)特点:三省分工明确,相互合作,相互制约,节制君权(皇帝颁布的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
18、不能施行)(4)作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分散相权,加强了皇权;有利于减少皇帝独断造成的决策失误;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中国古代中枢政务机构的演变:秦朝三公九卿趋势: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备成熟。相权不断分散和削弱,皇权不断强化。中枢机构各部门既分工合作又相互制约。西汉中外朝东汉尚书台魏晋南北朝三省隋唐三省六部 地方:实行道州县三级制,安史之乱后出现藩镇割据局面,中央集权削弱 选官:科举制 (1)科举制的发展过程:创立: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始建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形成。完善:唐太宗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扩大科举
19、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并让诗赋成为进士科的考试内容。改革:北宋时殿试成为定制,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进士及第者成为“天子门生”;考试科目逐渐减少,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的科目;实行糊名法和誊录制,防止考官舞弊;录取名额比唐朝大大增加。北宋王安石变法时,废明经诸科,进士科不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等,为变法选拔实用人才。僵化:明清实行八股取士。废除:1898年戊戌变法提出废除八股取士;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2)科举制度的特点:自由报名、分科考试、差额录取、重视“进士”、公开公平(3)选官标准:才学(或考试成绩)
20、(4)对科举制的评价:积极:使出身中下层的读书人参与政权,扩大统治基础。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加强中央集权;形成重学的风气。推动儒家思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使官员选拔变得更加公平和公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走向成熟与完善;西方人借鉴科举制,建立了近现代文官考试制度。 消极:过于侧重才学,忽视了对品德的考察,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低下;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束缚了人们个性与才能的发展;阻碍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周世官制血缘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为才学。选拔方式由地方举荐逐渐转变为中央考试选拔。人才选拔逐步制度化,体现相对公开、公平、公正、客观的原则。社会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的素质不断提高。
21、战国军功授爵制军功汉察举制品行魏晋九品中正制家世门第隋唐科举制才学 宋:(1)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宋太祖)发动兵变夺取帝位,建立宋朝,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北宋建立后,消灭南方割据政权和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2)中央:二府三司制:枢密院掌军政;三司掌财政;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枢密院调兵,“三衙”统兵。皇权加强,有效的检察和牵制官员,以防权臣篡权辽宋夏金 (3)地方:(集权)中央派文官出任知州,节度使变为虚衔。设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定期更换驻地。(分权)地方:四监司监控各州;州增设通判,制约知州。(4)崇文抑武:罢免宿将兵权(杯酒释兵权);用文官担任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