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一课 中国民居|广西版(1).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一课 中国民居|广西版(1).doc》由用户(可多人)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一课 中国民居广西版 1 四年级 下册 美术 教案 第一 中国 民居 广西 下载 _四年级下册_桂美版2024_美术_小学
- 资源描述:
-
1、第1课 中国民居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了解我国少数民族居住的建筑为何别具一格:北与南不同,平原与山区不同。初步认识建筑与历史、文化、地理位置、生产生活条件和气候的关联。2.学习用线描的方法,自主设计一座别具风格的建筑物,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想象能力。教学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我国少数民族的建筑样式与类型,学习用线描加淡彩的方法,临摹一座建筑。教学难点:建筑外形与建筑大结构的新颖表现。教学准备:少数民族民间图片、音像资料、范画、麦克笔、铅笔、颜料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问:你见过什么样的建筑?你所见过的建筑与你居住的房子有什么区别?请你说一说你认为别具一格
2、的建筑。教师归纳学生的回答,点出课题,导入新课。教师展示少数民族民居建筑的图片,供学生欣赏。师引导学生认识在祖国不同地区各有哪些特色建筑。二、 认识民居的外形与地理位置等的关系。师展示蒙古包、傣族竹楼等别具一格的民居图片供学生欣赏。问:当地人为何要把房子修建成这样?游牧民族为什么不建楼房?多雨潮湿的山区为什么都住在吊脚楼里?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结论后推选一名代表发言。教师归纳学生的讨论结果,并从民居的外形、结果结合人的生存环境分析建筑风格。三、 回忆自己居住的房子的形状特点。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家里的情况。学生画一画自己家乡的建筑。四、 展示自己家乡别具一格的建筑。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说一
3、说自己的感受。学生相互评价作品。教师课堂小结。课后记: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了解我国少数民族居住的建筑为何别具一格:北与南不同,平原与山区不同。初步认识建筑与历史、文化、地理位置、生产生活条件和气候的关联。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懂得建筑的人文因素,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增强对古老建筑物的认同感和保护意识。教学重点:学习用线描加淡彩的方法,设计一座新颖的建筑。教学难点:建筑外形与建筑大结构的新颖表现。教学准备:少数民族民间图片、音像资料、范画、麦克笔、铅笔、颜料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教师组织教学,总结第一课时的学习情况和相关的知识,导入新课。二、引
4、导学生认识自己居住地的建筑。教师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想一想自己居住或见过哪些自己喜欢的别具一格的建筑。教师展示我国各地别具一格的建筑图片供学生欣赏,引导学生认识建筑艺术,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三、自己设计一幢建筑。教师讲述本课作业要求,布置学生作业。学生自主做作业,设计一幢自己想像的建筑。教师巡堂,指导学生做作业。四、剪下房子形成一幅有美丽风景的建筑作品画。学生完成绘画作业,教师组织作业展示。师生共同评价作业情况。学生用剪刀剪下自己设计的建筑,把建筑贴到课前准备好的风景图片上。(提示:选择的图片要符合风格的要求。)全课小结。课后记:第2课 环境雕塑教学内容:环境雕塑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欣赏
5、作品,掌握观察、评述美术作品的正确方法。2、能力目标:欣赏美术作品的形、色、质感和感受作品题材的表现内涵,初步掌握美术术语,对美术作品能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3、情感目标:感受、体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关怀人生的美好情感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教学重难点:学生的语言表达,以及正确的审美评价。教学过程:1、环境雕塑要点: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美术作品,学会用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与评价。活动:学习观察方法了解作品的美术文化德育渗透拓展创新2、看一看、说一说(1)、欣赏本课中的美术作品,你能说说画中表现了什么?(2)、说说那你喜欢那种形
6、式的美术作品。第3课教学内容:美丽的山峰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中国画写意技法初步掌握中国写意画工具材料。2、技能目标:学习中国画写意技法的笔法墨法,色法。学习画蔬菜水果,培养手脑协调能力。3、情感目标:感受传统绘画的魅力。教学重、难点:学习用水墨画山峰。笔墨色法的掌握。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简析:进一步学习中国画的用笔用墨用色技巧。学生学情分析:接触学习过水墨画,有一定的了解。教师活动:教具学具及多媒体应用1、国画材料。2、示范画。预习要求及指导观察山峰形状特点。学生活动1、引导阶段设问:以前画山水画,同学们都用什么来画的多?引入新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用一种新的画法来表现山峰。2、发展阶段 A
7、、欣赏大师作品。教师介绍几位著名的花鸟画大师:白雪石、齐白石。B、教师带领学生欣赏示范作品。讲解用墨用笔用色的妙处,使学生明白正确的方向。C、教师示范教授笔法、墨法、上色方法。D、临摹作品。教师将示范画一一挂出来,让学生选择临摹教师巡回辅导。3、展示评价造型、墨色、笔法、色法。4、小结。第4课、农家乐(共2课时第1、2课时)教学目标:欣赏人或物在不同背景下,所产生的不同效果,认识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利用绘画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艺术创作中主体与背景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学难点:利用绘画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1、引入师出示一幅画上节课学生关于农家乐主题
8、的作品,问学生:图中出现了什么样的人物和背景,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的主次关系在哪里?学生答:人物(乡间玩耍)-主体环境(乡村建筑)背景师揭题:主体与背景(自拟)2、讲授新课A、师出示四组同一主体、不同背景的图片进行欣赏:让学生说说他们的主次关系。及对画面的不同感受B、学生思考: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的情景?学校、家里、游乐场所等C、师出示一幅画完的主体,学生思考可用什么样的背景来衬托。师小结:同一主体,不同的背景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也反映出不同的意境。不是任何的背景都符合主体。(认真观察作品,不是所有的事物都能在一起产生和谐的。)D、师生共同讨论作画步骤先小组讨论、思考主体要画什么主体在哪些情况下出
9、现(背景)小组讨论分工问题。可由一人或两人来画主体,剩下的同学画背景、上色。要做到主体与背景合情合理。最后画主体的同学剪下主体,帖于各个背景上。完成整幅图。(分小组讨论交流创作的内容,综合练习,相互学习,培养协调能力。)3、作业要求: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的关系。以小组为单位,1人画主体,其余的画背景。4、学生创作、师辅导5、作业展示、评价6、学生收拾与整理第5课教学内容:彩墨画树教学目的:1、学习风景构图知识,远、中、近景的处理方法和树木的表现方法。2、学习铅笔风景写生的方法和步骤,懂得如何区别主次进行概括。抓住重点,分清层次,能画一幅简单的风景画。3、鼓励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用自
10、己的绘画语言去发现美、创造美。教学重点难点:1、运用构图知识和铅笔画技法,画一幅以农村为主的风景画2、怎样表现和处理好以树为主的风景画的质感和空间感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是否带好学具,多媒体是否正常。(二)导入:农民画家以真诚、朴实的情感,描绘出一幅幅反映劳动、生活的作品。瞧!他们的画构图饱满、形象夸张、色彩强烈、画面热闹。他们用画笔表现出我们的新时代、新生活,真是了不起!(三)学习新课:介绍写生的分类,指出风景写生是写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揭示课题:水墨画树。(四)欣赏、评价课本图片。1、打井。2、养牛专业户。3、鱼塘。4、打菜籽。5、奶牛场。6、采茶。(五)学生作业:画一画-把你看
11、到的农民劳动情景画出来。(六)作业展示,展示学生优秀作业,请其他学生来点评。第六课 梦想成真教学目标:1.学会用废旧物品设计制作一件有主题意义的物品,合理选用材料,根据材料进行构思,设计、制作一件自己“梦想”的科学用具用品。2.在创作中启迪指挥,培养个性,锻炼手脑协调的能力。教学难点:作品的创新构思和设计制作。教学重点:寻找合适的材料,大胆构想,设计制作一件科学用具用品。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师生共同寻找有关高科技产品的图片、画刊、插图、影视资料以及围绕本课主题的学习资料。(2)关注学科内容,启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感知与启示 (1)以小组形式由学生共同展示所收集到的资料。
12、(2)设置几个问题请学生思考回答: A 你经常做梦吗?常常梦见些什么事情? B 梦见的事情或情景一定是真的吗?为什么? C 做梦和梦想是一回事吗?它们有什么区别? D 古时候人们的想像和我们的梦想一样吗?(3)归纳学生的回答并作启发式谈话,引导学生欣赏本课的图片资料,导入新课。(4)直观地探究、辨别和赏析物象。 三、探讨与交流。(1)依据教师的引导语和课本的欣赏图,学生介绍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和体会感触。(2)归纳和提炼学生的见闻,突出“梦想”与“实现”的关系,提出只要有追求,梦想一定能成真。(3)简单介绍课本引导图中如飞机、宇宙飞船、哈勃望远镜的有关知识,适时进行德育渗透。(4)在主体感
13、知的互相交流中,启发构思,扩大视野,开发创造力。 四、设计创作。(1)讲述本课作业要求,布置学生进行设计创作。 1.构思:要设计一件作品,首先要有一个构想和构思。 2.设计大形:根据自己的构想,用笔描绘出一个大概形状。, 3.制作大形:根据外形,合理选用材料进行制作。 4.装饰:大形做完后,进行装饰美化。 5.起名字:给自己的作品起一个名字。(2)学习设计制作方法,体验创作过程,实现个性表现。 五、评价与交流。(1)学生展示自己设计制作的作品,并介绍自己创作的构想情况。(2)集体展示,师生共同欣赏评价。课后记:第7课瓦楞纸的创意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瓦楞纸的纹理特征及其与普通纸的区
14、别。能力目标:用剪、刻、撕、卷等方法将瓦楞纸制作成有趣的事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情感目标:使学生懂得变废为宝的道理,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协作的精神,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剪、刻、撕、卷等多种方法将瓦楞纸制作成自己喜欢的事物。教学难点:在制作过程中,注意纹路对比,背景对比。教具准备:瓦楞纸及其示范作品、制作工具、废旧物品,课件等。学具准备:瓦楞纸及制作工具。课前交流1、和学生谈心,进行交流。2、让学生练习撕废旧的瓦楞纸箱。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1、用手去摸一摸撕出的纸,感觉它和我们平时的纸有什么不同?它的外形像什么?(板书:瓦楞纸)2、老师的这张瓦楞纸是从我们家的苹果箱上撕下
15、来的,你们的呢?平时你们是怎么来处理这些纸箱的?3、如果扔掉多可惜啊!老师从来舍不得扔掉它们,我总是把它们变成一些有趣的东西你们想不想看我变一变?二、尝试阶段师生尝试撕瓦楞纸。(板书:神奇的)三、欣赏阶段1、撕(范图)2、剪、贴(范图)讲解剪的两种方法,讲解贴的几种方法。3、卷(范图)学生上台演示卷的方法。4、刻、画、戳(范图)教师示范刻。讲解用刻刀的姿势以及注意安全。学生示范戳。5、纹路粗细对比、颜色对比(课件)6、背景对比(课件)7、立体图(课件)8、抽象图(课件)四、实践阶段1、先进行讨论:要做什么?用什么方法做?除了刚才的几种方法外,你能不能自己创造一种方法?2、教师交代学生制作的时候
16、要注意安全。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3、有兴趣的学生在瓦楞纸作品中添加废旧材料。五、评析阶段1、感觉好的学生上台自评,其他小朋友做小老师,看看这幅作品什么地方做的最好?也可以给它提些建议。2、可以走下位置,看看别人的作品,找一找他做的方法跟你的方法有什么不一样?你觉得这幅作品好在什么地方?你给它提些建议好不好?教师作扼要的点评。六、总结第8课教学内容:斗鸡教学目标:过程: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初步了解斗鸡这项民间娱乐活动,感受有趣的传统娱乐文化;2、用折纸或剪贴的方法做一只纸公鸡,发挥想象,绘制漂亮的羽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欣赏想象,学习用折纸或剪贴的方法做斗鸡;难点:折纸或剪贴公
17、鸡的方法。教学过程一、 组织教学二、 根据兴趣爱好分小组,并确立组长,统一小组意见。三、 谜语导入教师课件出示谜语,请同学们一起来猜一猜,由此引出课题斗鸡。(板书:第5课斗鸡)三、新授(一)出示一段斗鸡视频,教师介绍斗鸡的文化历史。(二)多媒体显示多张斗鸡的图片,学生欣赏的同时说出斗鸡的外形特点。(三)多媒体显示“考考你”:同学们你们知道公鸡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吗?(指答)多媒体显示:公鸡=鸡冠+鸡头+鸡脖+鸡翅+鸡身+尾巴+爪子四、动手实践练习(一)教师示范,讲解做斗鸡的方法步骤。(二)学生操作,教师辅导。(提醒学生注意用剪刀的安全。)五、作品评比教师把学生完成的作品展出来,学生互评、组评,
18、谁的作品最美,哪个组完成的最好,老师最后综合评价。六、活动小结,课后拓展(1)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说说斗鸡不仅是一项民俗娱乐活动,斗鸡也是一项体育运动。(出示游戏规则)第9课 古老的房子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观察本地古老的房子,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了解家乡民居、建筑的一些特点与变化。2、操作目标:用线条和色彩描绘自己喜欢的老房子,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学会使用线描的造型方法。3、情感目标:通过画古老的房子,了解中国优秀的建筑艺术,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学习用线描的方法表现古老的建筑物。教学难点:掌
19、握建筑物的结构和造型,表现老房子的历尽沧桑的陈旧感和别具风格的古朴美,正确地表现建筑物。教学准备:课件,图片,铅笔,纸张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的绘画工具,养成良好习惯。二、导入新课。1、问题:你见过的古老房子是什么样子的?你和家人住过老房子吗?老房子与城市的新建筑有什么区别?2、出示古老建筑的照片资料,比如地方有名的古建筑,还有国内上饶婺源江湾,江苏吴江周庄等,供学生欣赏,感受老房子的沧桑感和古朴美,引入新课。3、老师与孩子一起讲述古老房子的历史。4、教师归纳总结,讲授新知。三、教师讲授画房子的方法,先外后里、先整体后局部的方法。范画具有普遍特点的老房子。1、画大形。用几何形概括画
20、出外形,大体比例结构。2、画局部。画出主要结构,房子的细部建筑结构线条。3、画细节。刻画细节,看不清的部分想像完成。四、作业与展评。作业:用线条或色彩画出你最感亲切的老房子。要求:勾画大体轮廓时,抓住老房子的主要特征,忽略细节;大胆表现出古老房子的不同风格。作业展示评价:看学生的构图、线条是否肯定、流畅,能不能画出了古老的房子的韵味,色彩大胆醒目,表现形式等。六、课堂小结。课后记:第二课时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了解家乡民居、建筑的一些特点与变化。 2、培养初步的探究能力,探究建筑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与影响。 3、感受建筑艺术的精美和家乡劳动人民的智慧。 活动准备: 1、课前观察
21、自己住的房子,并把它的样子画下来。 2、收集各个地方不同建筑、民居的照片、图片、邮票等资料。 活动过程: 一、了解家乡房子的特点和变化 1、展示作品,了解家乡房子的特点课前大家都观察了自己住的房子,并把它的样子画了下来。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1)谁愿意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 (2)在绘画、欣赏和评时的观察中,你觉得我们住的房子有什么特点? 小结:我们住的房子大多是楼房;也有的是平房,或者说砖瓦房,红红的瓦,白白的墙,这一切构成了家乡一道独特的风景。此外,在我们的周围还有许多老房子,让我们去看一看。 2、通过比较,感知家乡房子的变化 (1)(出示制作的“老房子”课件)想一想:我们家乡有没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