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 二轮复习 生物与环境课件 77 张(全国通用).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0届 二轮复习 生物与环境课件 77 张(全国通用).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届 二轮复习 生物与环境课件 77 全国通用 2020 二轮 复习 生物 环境 课件 全国 通用
- 资源描述:
-
1、专题七生物与环境专题七生物与环境考纲要求考纲要求1.种群的特征种群的特征()。2.种群的数量变化种群的数量变化()。3.群落的结构特征群落的结构特征()。4.群群落的演替落的演替()。5.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结构()。6.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及应用()。7.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8.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9.人口增长对环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境的影响()。10.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全球性的环境问题()。11.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知识主线思维串联知识主线思维串
2、联年龄组成年龄组成JS捕食、竞争捕食、竞争垂直结构垂直结构初生初生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单向流动单向流动逐级递减逐级递减恢复力恢复力自我调节能力自我调节能力负反馈负反馈1.理清种群数量特征间的关系理清种群数量特征间的关系微专题微专题1种群与群落种群与群落出生率出生率迁出率迁出率提醒:提醒:性别比例只影响种群的出生率,不影响死亡率。性别比例只影响种群的出生率,不影响死亡率。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发展趋势的重要依据,但不能直接决定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发展趋势的重要依据,但不能直接决定种群密度。没有性别分化的生物种群不具有性别比例特征,封闭的海岛上的生物种群不没有性别分化
3、的生物种群不具有性别比例特征,封闭的海岛上的生物种群不具有迁入具有迁入(出出)率特征。率特征。2.种群的增长规律及其应用要点归纳种群的增长规律及其应用要点归纳(1)种群数量增长的两种类型种群数量增长的两种类型K值与值与K/2值的应用值的应用3.明确群落的两种结构明确群落的两种结构食物食物镶嵌镶嵌提醒:提醒:不要把不要把“竹林中的竹子整齐一致竹林中的竹子整齐一致”误以为是群落的结构特征,这里的误以为是群落的结构特征,这里的竹子属于种群范畴。竹子属于种群范畴。垂直分布垂直分布垂直结构垂直结构高山上植被的垂直分布:是由于随海拔高度升高,温度下降明显,从而导致不高山上植被的垂直分布:是由于随海拔高度升
4、高,温度下降明显,从而导致不同海拔高度植被同海拔高度植被(群落群落)分布不同。如:阔叶林分布不同。如:阔叶林针叶林针叶林高原草甸高原草甸苔原属于苔原属于四个不同的群落垂直分布。而群落的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是指同一个群落内四个不同的群落垂直分布。而群落的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是指同一个群落内不同物种的配置情况。不同物种的配置情况。4.从从“4”个角度快速界定初生演替个角度快速界定初生演替(初初)与次生演替与次生演替(次次)慢慢快快人为人为提醒:提醒: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优势取代优势取代”,而,而非非“取而代之取而代之”,如形成森
5、林后,乔木占据了优势,取代了灌木的优势,但森,如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了优势,取代了灌木的优势,但森林中仍会有灌木、草本、苔藓等。林中仍会有灌木、草本、苔藓等。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有:群落的丰富度、种间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有:群落的丰富度、种间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的演替等。群落的演替等。题型一以种群的特征为线索考查分析判断能力题型一以种群的特征为线索考查分析判断能力1.(2019全国卷全国卷,6)某实验小组用细菌甲某实验小组用细菌甲(异养生物异养生物)作为材料来探究不同条件作为材料来探究不同条件下种群增长的特点,设计了三个实验组,每组接种相同数量的细菌甲后进行下种
6、群增长的特点,设计了三个实验组,每组接种相同数量的细菌甲后进行培养,培养过程中定时更新培养基,三组的更新时间间隔分别为培养,培养过程中定时更新培养基,三组的更新时间间隔分别为3 h、10 h、23 h,得到,得到a、b、c三条种群增长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三条种群增长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菌甲能够将培养基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细菌甲能够将培养基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B.培养基更换频率的不同,可用来表示环境资源量的不同培养基更换频率的不同,可用来表示环境资源量的不同C.在培养到在培养到23 h之前,之前,a组培养基中的营养和空间条件都是充裕的组培养基中的营养和空间条
7、件都是充裕的D.培养基更新时间间隔为培养基更新时间间隔为23 h时,种群增长不会出现时,种群增长不会出现J型增长阶段型增长阶段解析解析异养生物可以把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异养生物可以把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A正确;随着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正确;随着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不断减少,代谢废物不断增加,故更换培养基的频率不同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不断减少,代谢废物不断增加,故更换培养基的频率不同可以表示环境资源量的不同,可以表示环境资源量的不同,B正确;由曲线可知,正确;由曲线可知,a组中细菌甲在组中细菌甲在23 h前,数前,数量增长一直很快,说明该组培养基中的营养和空间条件一直是充裕的,量增长
8、一直很快,说明该组培养基中的营养和空间条件一直是充裕的,C正确;正确;培养基更新时间间隔为培养基更新时间间隔为23 h时,在培养的早期,培养基中的营养和空间资源是时,在培养的早期,培养基中的营养和空间资源是充足的,细菌甲种群的增长会出现充足的,细菌甲种群的增长会出现J型增长阶段,且图中型增长阶段,且图中a、c曲线在早期重合,曲线在早期重合,也可说明早期可出现也可说明早期可出现J型增长阶段,型增长阶段,D错误。错误。答案答案D2.(2019四川成都市诊断四川成都市诊断)如图表示某海域养殖的大黄鱼种群数量与种群增长速如图表示某海域养殖的大黄鱼种群数量与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率
9、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图中a点种群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点种群年龄组成为增长型,c点为衰退型点为衰退型B.该大黄鱼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时,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得到的个体数量一般要该大黄鱼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时,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得到的个体数量一般要大于大于bC.该海域的大黄鱼的环境容纳量大于该海域的大黄鱼的环境容纳量大于cD.限制该海域大黄鱼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食物、空间、天敌等限制该海域大黄鱼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食物、空间、天敌等解析解析c点种群增长速率大于点种群增长速率大于0,种群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种群年龄组成为增长型,A错误;由于第一次错误;由于第一次被捕捉的动物被标记释放后,第二次
10、被捕捉的难度增大,所以该大黄鱼种群增被捕捉的动物被标记释放后,第二次被捕捉的难度增大,所以该大黄鱼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时,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得到的个体数量一般要大于长速率最大时,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得到的个体数量一般要大于b,B正确;大黄正确;大黄鱼数量为鱼数量为c时种群增长速率还大于时种群增长速率还大于0,所以,所以c还不是大黄鱼的环境容纳量,环境容还不是大黄鱼的环境容纳量,环境容纳量应大于纳量应大于c,C正确;一个种群在生物群落中的数量变化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正确;一个种群在生物群落中的数量变化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例如食物、空间、天敌等,例如食物、空间、天敌等,D正确。正确。答案答案A题型二以群落的
11、特征为线索考查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题型二以群落的特征为线索考查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3.(2019原创信息卷原创信息卷)科研人员对某森林里雌雄红眼绿鹃捕食时距地面的高度与科研人员对某森林里雌雄红眼绿鹃捕食时距地面的高度与活动时间进行了研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活动时间进行了研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雌雄红眼绿鹃捕食时距地面的高度的变化是共同进化的结果雌雄红眼绿鹃捕食时距地面的高度的变化是共同进化的结果B.该区域的群落已演替到森林阶段,将不再发生演替该区域的群落已演替到森林阶段,将不再发生演替C.红眼绿鹃迁入新的环境后种群数量将会呈红眼绿鹃迁入新的环
12、境后种群数量将会呈“J”型增长型增长D.雌雄红眼绿鹃很多情况下活动的高度不同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雌雄红眼绿鹃很多情况下活动的高度不同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解析解析雌雄红眼绿鹃捕食时距地面的高度不同可能是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雌雄红眼绿鹃捕食时距地面的高度不同可能是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适应的结果,之间相互影响、相互适应的结果,A正确;群落的演替是指一个群落取代另一正确;群落的演替是指一个群落取代另一个群落,即使到了森林阶段群落的演替也能发生,个群落,即使到了森林阶段群落的演替也能发生,B错误;种群迁入新的环境,错误;种群迁入新的环境,只有处于理想环境状态下种群数量才会呈只有处于
13、理想环境状态下种群数量才会呈“J”型增长,型增长,C错误;雌雄红眼绿鹃是错误;雌雄红眼绿鹃是同种生物,不能体现群落的空间结构,同种生物,不能体现群落的空间结构,D错误。错误。答案答案A4.(2019四川成都市调研四川成都市调研)2017年,为实现国家倡导的年,为实现国家倡导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国家投入大批资金用于退耕还林还草。下表数据是某退耕地,不同的号召,国家投入大批资金用于退耕还林还草。下表数据是某退耕地,不同退耕时间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变化情况。退耕时间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变化情况。退耕时间退耕时间/年年15101520253035物种多样性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1
14、.411.752.463.043.363.523.553.55(1)该退耕地各种生物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其中植物的不同物种在垂直方该退耕地各种生物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其中植物的不同物种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向上具有明显的_现象,其意义是现象,其意义是_。(2)在整个演替过程中,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的变化趋势是在整个演替过程中,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的变化趋势是_,抵抗力稳定性的变化趋势是抵抗力稳定性的变化趋势是_,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的变化趋势是的变化趋势是_。(3)分析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第分析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第25年到第年到第35年间,该退耕地已经演替到顶极阶段,年间,
15、该退耕地已经演替到顶极阶段,能不能确定顶极阶段就是森林群落?能不能确定顶极阶段就是森林群落?_,理由是:,理由是:_。解析解析(1)群落中的植物在垂直结构上具有分层现象,提高了植物利用阳光等环群落中的植物在垂直结构上具有分层现象,提高了植物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和为动物创造了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境资源的能力和为动物创造了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2)一般来说,群落演替的一般来说,群落演替的趋势是:营养结构越来越复杂直至相对稳定、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越来越趋势是:营养结构越来越复杂直至相对稳定、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越来越多直至相对稳定、自我调节能力越来越强直至相对稳定、抵抗力稳定性越来越多直至
16、相对稳定、自我调节能力越来越强直至相对稳定、抵抗力稳定性越来越强直至相对稳定。强直至相对稳定。(3)群落演替受土壤和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只有在具备森群落演替受土壤和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只有在具备森林群落生存和发展的自然条件下才能演替为森林群落。林群落生存和发展的自然条件下才能演替为森林群落。答案答案(1)分层提高了植物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和为动物创造了栖息空分层提高了植物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和为动物创造了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间和食物条件(回答出第一点即可回答出第一点即可)(2)逐渐复杂直至相对稳定逐渐增大直至相对稳定逐渐增多直至相对稳定逐渐复杂直至相对稳定逐渐增大直至相对稳定逐渐增多
17、直至相对稳定(3)不能群落演替受土壤和气候等自然条件影响,只有在具备森林群落生存和不能群落演替受土壤和气候等自然条件影响,只有在具备森林群落生存和发展的自然条件下才能演替为森林群落发展的自然条件下才能演替为森林群落1.生态调查方法汇总生态调查方法汇总微专题微专题2生态调查大盘点生态调查大盘点强强大大2.种群密度调查种群密度调查“误差误差”分析分析(1)样方法误差归纳样方法误差归纳未做到未做到“随机随机”取样。取样。未找到未找到“分布比较均匀分布比较均匀”的地块,导致数量的地块,导致数量“过密过密”或或“过稀过稀”。未对未对“多个多个”样方取平均值。样方取平均值。样方边线上的个体未做到样方边线上
18、的个体未做到“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而是全部统计。,而是全部统计。(2)标志重捕法误差归纳标志重捕法误差归纳统计值比实际值偏大:统计值比实际值偏大:a.标志物脱落或标记个体大量死亡;标志物脱落或标记个体大量死亡;b.被捕一次后,难被捕一次后,难以再次捕获;以再次捕获;c.标记个体大量迁出或标记个体大量迁出或(未标记未标记)个体大量迁入。个体大量迁入。统计值比实际值偏小:统计值比实际值偏小:a.标志物影响动物活动,导致更易被捕获;标志物影响动物活动,导致更易被捕获;b.调查期间调查期间有较多的未标记个体死亡或迁出;有较多的未标记个体死亡或迁出;c.误将部分未标记个体统计
19、为标记个体。误将部分未标记个体统计为标记个体。(3)抽样检测法误差归纳抽样检测法误差归纳未做到每天取样时间一致。未做到每天取样时间一致。取样时未取样时未“振荡振荡”,而是从静置培养液上层或下层取样。,而是从静置培养液上层或下层取样。计数板有气泡。计数板有气泡。检测时培养液渗入后没有稍等片刻而直接观察检测时培养液渗入后没有稍等片刻而直接观察(酵母菌还没有沉到计数室底部酵母菌还没有沉到计数室底部)或或渗入后停留时间过长。渗入后停留时间过长。未能保障培养温度、未能保障培养温度、pH等无关变量的一致性。等无关变量的一致性。(4)取样器取样法误差归纳取样器取样法误差归纳未能给予最适未能给予最适“诱捕诱捕
20、”条件,即未能充分利用土壤动物条件,即未能充分利用土壤动物“趋湿趋湿”“”“避光避光”特特性,如未打开电灯可导致诱捕到的动物个体减少。性,如未打开电灯可导致诱捕到的动物个体减少。未做到土壤类型、取样时间、土层深度保持一致而导致计数误差。未做到土壤类型、取样时间、土层深度保持一致而导致计数误差。对对“不知名不知名”的动物不予计数而导致误差的动物不予计数而导致误差(正确做法是:记为正确做法是:记为“待鉴定待鉴定XX”,并记下其特征并记下其特征)。题型围绕种群密度调查,考查数据分析与实验探究能力题型围绕种群密度调查,考查数据分析与实验探究能力(2019考前重组卷考前重组卷)如图如图1、图、图2为某生
21、物兴趣小组在调查种群密度时所绘制的图为某生物兴趣小组在调查种群密度时所绘制的图形。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形。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图若图1代表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的一个样方代表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的一个样方(长、宽约为长、宽约为1 m),其中的一,其中的一个圆点代表一株蒲公英,三角形代表其他植物,则该样方中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个圆点代表一株蒲公英,三角形代表其他植物,则该样方中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为为_。实际调查时,对处于样方界线上的蒲公英应如何计数?。实际调查时,对处于样方界线上的蒲公英应如何计数?_。为了。为了_,往往需要取多个样方的种群密度,往往需要取多个样方的种群密度平均值来代表整个地块的
22、情况。请在图平均值来代表整个地块的情况。请在图3方框内画出采用五点取样法调查时的样方框内画出采用五点取样法调查时的样方位置。方位置。(2)将酵母菌培养液稀释将酵母菌培养液稀释100倍,采用血细胞计数板倍,采用血细胞计数板(1 mm1 mm0.1 mm)计数,计数,观察到的计数室中酵母菌分布如图观察到的计数室中酵母菌分布如图2所示所示(黑点代表酵母菌黑点代表酵母菌),则培养液中酵母菌,则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密度为的种群密度为_ 个个/mL。每次在用滴管从试管中取样前,需要将培养液。每次在用滴管从试管中取样前,需要将培养液_。(3)若以黑线姬鼠为调查对象,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在调查过程中发
23、若以黑线姬鼠为调查对象,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在调查过程中发现,黑线姬鼠的标记物有脱落的现象,则获得的种群密度估计值比实际值现,黑线姬鼠的标记物有脱落的现象,则获得的种群密度估计值比实际值_(填填“偏大偏大”或或“偏小偏小”)。要使调查的结果与实际相符,理论上在调。要使调查的结果与实际相符,理论上在调查期间必须满足的条件是查期间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填编号填编号)。有较多的个体迁出调查区有较多的个体迁出调查区有较多的个体迁入调查区有较多的个体迁入调查区调查区内没有较调查区内没有较多的个体出生多的个体出生调查区内没有较多的个体死亡调查区内没有较多的个体死亡(4)若年初时若年初时(3)中草原上
24、黑线姬鼠有中草原上黑线姬鼠有10 000只,年末时有只,年末时有11 000只,其中新出生只,其中新出生的为的为2 000只,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只,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_,种群数量只增加了,种群数量只增加了1 000只只的原因可能是的原因可能是_。解析解析(1)若图若图1代表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的一个样方代表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的一个样方(长、宽均为长、宽均为1 m),其,其中的一个圆点代表一株蒲公英,三角形代表其他植物,则该样方中蒲公英的种中的一个圆点代表一株蒲公英,三角形代表其他植物,则该样方中蒲公英的种群密度群密度10(11)10(株株/m2)。实际调查时,对处于样方界线上的蒲公英
25、通。实际调查时,对处于样方界线上的蒲公英通常只计算相邻两界线及其夹角上的个体数,其他两条界线及其夹角上的不予统常只计算相邻两界线及其夹角上的个体数,其他两条界线及其夹角上的不予统计。为了使结果尽可能准确,避免偶然性,往往需要取多个样方的种群密度平计。为了使结果尽可能准确,避免偶然性,往往需要取多个样方的种群密度平均值来代表整个地块的情况。五点取样法的要求是中间样方在两条对角线的交均值来代表整个地块的情况。五点取样法的要求是中间样方在两条对角线的交叉点上,另外四个样方在对角线的四个方向上叉点上,另外四个样方在对角线的四个方向上(详见答案详见答案)。(2)计数时需要统计计数时需要统计4个角上的中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