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指南参考模板范本.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纯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指南参考模板范本.doc》由用户(林田)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纯碱 行业 企业 安全生产 风险 分级 实施 指南 参考 模板 范本
- 资源描述:
-
1、ICS71.010G00DB37山东省地方标准DB 37/T 31782018纯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Implementation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System of Risk Classification for Production Safety of Alkali Industry2018 - 04 - 28发布2018 - 05 - 28实施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7/T 31782018目次前言II引言I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基本要求14.1成立组织机构14.2实施全
2、员培训24.3编写体系文件25风险识别评价25.1风险点确定25.2危险源辨识35.3风险评价35.4风险控制措施45.5风险分级管控56文件管理57分级管控的效果58信息化管理69持续改进6附录A(资料性附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运行管理考核制度7附录B(资料性附录)工艺流程图8附录C(资料性附录)重大风险管控清单9附录D(资料性附录)风险分析记录13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本标准由山东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山东海化股份有限公司纯碱厂。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冯立信、王永志、王西琛、马传阳、苏春堂、常
3、守军、张海峰、张桂英、薛艳玲。引言本标准是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山东省地方标准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的要求,充分借鉴和吸收国际、国内风险管理相关标准、现代安全管理理念和纯碱行业的安全生产风险(以下简称风险)管理经验,融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及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相关要求,结合山东省纯碱行业安全生产特点编制而成。本标准用于规范和指导山东省纯碱行业生产经营企业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有效控制风险,杜绝或减少各种事故隐患,预防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目的。IIIDB37/T 31782018纯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纯碱行业
4、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基本要求、工作程序和内容、文件管理、分级管控效果和持续改进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指导山东省内以氨碱法工艺生产纯碱的行业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设工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6441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T 1386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DB37/T 2882-2016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DB37/T 2971-2017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3 术语和定义DB37/T 288
5、2-2016 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 基本要求4.1 成立组织机构4.1.1 成立领导小组企业应成立由主要负责人、各分管负责人,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领导小组,职责如下: 组长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全面负责风险点排查、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分级管控工作; 副组长由各分管负责人担任,负责分管范围内的风险点排查、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分级管控工作; 安全、生产、设备、工艺、电气、仪表等各职能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本专业风险点排查、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分级管控工作具体开展。4.1.2 成立工作小组企业各级组织应按照专业分工,分别成立安全、生产、设备、工艺、电气、仪表等工作小
6、组。组长由各级组织分管负责人担任,副组长由专业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由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职责如下: 安全管理部门是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牵头部门,负责组织建立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相关制度、评价准则、工作程序; 生产、设备、工艺、电气、仪表等专业部门负责本专业风险点排查、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分级管控工作具体实施; 其他部门:按照“分级管理、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原则,积极按照企业部署,成立本部门风险管控工作小组,完成本部门、本业务范围内的风险点识别、风险分级及风险评价,对评价结果负责。4.1.3 其他人员企业全体员工、承包商和相关人员,应按照工作要求,参与风险点排查、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分级管控
7、相关工作。4.2 实施全员培训4.2.1 企业应将风险分级管控的培训纳入年度安全培训计划,分层次、分阶段的组织全员进行风险分级管控相关知识的培训。企业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各基层单位主要负责人及管理人员进行安全风险管控培训,各基层单位分别对班组长进行专项培训,班组长经培训合格后针对班组员工进行专项培训。4.2.2 培训内容包括风险分级管控相关的标准、流程、方法、要求等相关内容,制定具体的全员培训计划,制作培训课件和考试试题。培训记录应包括:培训计划、课件和教材影像资料、培训签到簿、培训实施记录、培训试卷和考试成绩等记录。4.3 编写体系文件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文件包括: 风险管控制度; 风险点台账;
8、作业活动清单; 设备设施清单; 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 安全检查表分析(SCL)评价记录; 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重大风险管控清单; 其他有关记录文件。5 风险识别评价5.1 风险点确定5.1.1 风险点划分原则风险点划分应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企业应全面、合理划分风险点,涵盖全部设施、部位、场所、区域。5.1.1.1 设施、部位、场所、区域根据纯碱行业的生产特点,以石灰车间、重碱车间、煅烧车间、盐水车间、排渣车间、电修车间、仪表车间七个单元划分风险点,各车间中的各类设备、设施(如:石灰窑、煅烧炉、碳化塔等)即为风险点。5.1.1.2 对操作及作业
9、活动等风险点的划分应按纯碱生产工艺流程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纯碱行业企业典型作业活动至少应包含石灰窑操作、碳化塔操作、煅烧炉操作;系统或大型机组开停车、检维修、动火、受限空间等操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动应进行重点管控。5.1.2 风险点排查5.1.2.1 风险点排查的内容企业应组织安全、生产、设备、工艺、电气、仪表等专业部门,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对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排查,形成包括风险点名称、区域位置、可能导致事故类型、所属单位等内容的风险点登记台账(见附录D1)。5.1.2.2
10、 风险点排查的方法应按照DB37/T 2971-2017第5.1.2.2的规定执行。5.2 危险源辨识5.2.1 辨识方法应按照DB37/T 2971-2017第5.2.1的规定执行。5.2.2 辨识范围应按照DB37/T 2971-2017第5.2.2的规定执行。5.2.3 危险源辨识5.2.3.1 在进行危害识别时,应依据GB/T13861的规定,对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充分考虑危害的根源和性质。例如: 造成火灾和爆炸的因素;造成冲击和撞击、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的原因;造成中毒、窒息、触电及辐射的因素;工作环境的化学性危害因素和物理性危害因素;人机工程因素;设备腐蚀、焊接缺陷
11、等;导致有毒有害物料、气体泄漏的原因等。5.2.3.2 辨识危险源也可以从能量和物质的角度进行提示。其中从能量的角度可以考虑机械能、电能、化学能、热能和辐射能等。示例1: 机械能可造成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高处坠落、坍塌等;热能可造成灼烫、火灾;电能可造成触电;化学能可导致中毒、火灾、爆炸、腐蚀。从物质的角度可以考虑压缩或液化气体、腐蚀性物质、可燃性物质、氧化性物质、毒性物质、放射性物质、病原体载体、粉尘和爆炸性物质等。5.2.3.3 危险源辨识应覆盖风险点内所有的设备设施和作业活动,建立作业活动清单(见附录D2)和设备设施清单(见附录D3)。5.3 风险评价5.3.1 风险
12、评价方法企业可选择DB37/T 2971 的评价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定量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划分风险等级。根据纯碱行业生产工艺特点,本标准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评价法(LEC)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评价。5.3.2 风险评价准则企业应根据本企业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依据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设计规范、技术标准以及本单位的安全管理、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等,制定风险评价准则。5.3.3 风险评价与分级5.3.3.1 风险点级别确定企业应依据风险判定准则确定风险等级,风险等级判定应遵循从严从高的原则。一般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实施分级管
13、控。5.3.3.2 确定重大风险根据化工企业生产特点,除DB37/T 2971-2017中5.5.2分析判定的风险外,属于以下情况之一的,直接判定为重大风险: 对于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 发生过死亡、重伤、职业病、重大财产损失的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的; 根据GB 18218评估为重大危险源的液氨储存场所; 运行装置界区内涉及抢修作业等作业现场10人及以上的; 建设项目试生产和化工装置开停车; 一级以上动火作业、受限空间作业、级高处作业等。 5.3.3.3 确定较大风险根据纯碱行业生产工艺特点,除根据风险评价结果确定为较大风险的情况外,属于以下情况之一的,直接确定
14、为较大风险: 二级动火作业、级高处作业; 关键设备(煅烧炉、凉碱机、压缩机、码垛机等); 液氨卸车作业; 焦石储运环节。5.4 风险控制措施5.4.1 控制措施的选择原则 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可行性、可靠性、安全性,重点突出人的因素。应根据行业生产特点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风险控制措施应从工程技术(或工程控制)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个体防护、应急处置等方面识别并评估现有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如现有控制措施不足以控制此项风险,应提出建议或改进的控制措施; 不同级别的风险要结合实际采取一种或多种措施进行控制,直至风险可以接受。5.4.2 控制措施实施5.4.2.1 实施前评审风险控制措施应
15、在实施前针对以下内容进行评审: 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是否使风险降低至可接受风险; 是否产生新的危险源或危险有害因素; 是否已选定最佳的解决方案。5.4.2.2 风险控制措施风险控制措施包括: 工程技术措施:紧急切断装置、密闭采样系统、视频监控、联锁、报警、安全仪表系统、设置防护设施等; 管理措施:完善管理制度、制定标准作业程序,规范操作规程等; 培训教育措施:三级教育、特种作业人员培训、专项培训、安全交底; 个体防护措施:配备安全帽、劳保鞋、防毒口罩、空气呼吸器、安全带等适用的劳保用品; 应急处置措施:建立完善应急预案、配齐应急物资等应急处置措施。5.5 风险分级管控5.5.1 风险分级管
16、控要求5.5.1.1 风险分级管控应遵循风险越大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同时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5.5.1.2 风险管控层级可进行增加或合并,企业应根据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结合本单位机构设置情况,合理确定各级风险的管控层级。例如:一级风险点(红色)由企业进行管控,二级风险点(橙色)由部门进行管控;三级风险点(黄色)由车间进行管控;四、五级风险点(蓝色)由班组(岗位)进行管控。5.5.2 风险分级管控清单风险辨识和评价后,应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包括全部风险点和风险信息)(参见附录D4、D5)和重大风险管控清单(参见附录C),并及时更新,逐级汇总、评审、修订
17、、审核、发布、培训,实现信息有效传递。5.5.3 风险告知5.5.3.1 企业应将风险点的信息在生产区域的显著位置进行公示,公司级重大风险(A级/1级)的内容至少应包括风险点名称、位置、负责单位、负责人、风险点等级;车间应将本车间的风险点以适宜的方式进行公示和告知。5.5.3.2 班组可采用学习手册、展板等形式对员工进行告知,告知内容包含岗位的危险源、可能产生的后果、相应的控制措施及风险等级等。5.5.3.3 企业可采用适当形式,将风险点信息及时告知相关方,告知内容应包括风险点位置、风险等级和管控措施等。6 文件管理企业应完整保存体现风险管控过程的记录资料,并分类建档管理。至少应包括:风险管控
18、制度、风险点台账、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以及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等内容的文件化成果;涉及重大风险时,其辨识、评价过程记录,风险控制措施及其实施和改进记录等,应单独建档管理。7 分级管控的效果应按照DB37/T 2971-2017第7条的规定执行。8 信息化管理企业应将风险管控相关信息录入山东省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信息平台,并保障正常运行。9 持续改进应该按照DB37/T 2882-2016第9条的规定执行。AA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运行管理考核制度1 目的为推动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工作有效运行,调动广大职工安全工作的积极性,全面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保证安全生产顺利进行。
19、2.基本要求2.1各单位未以正式文件明确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领导小组,未落实责任主体;2.2未制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相关培训计划,未组织相关培训、未建立培训记录和档案的,未对全员进行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培训;2.3未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考核奖惩办法,或在绩效考核中未体现相关内容,未明确考核奖惩的方式方法,未根据考核结果落实考核奖惩的。3.风险点排查3.1未建立作业活动清单,清单未涵盖本单位主要作业活动;3.2未建立设备设施清单,清单未涵盖本单位主要设备、设施。4危险源辨识、分析4.1未针对作业活动清单设备设施清单进行危险源辨识、分析不具体、不全面的;4.2参与危险辨识人员不全的;4.3设备设
20、施、工艺条件等发生变更,未及时进行风险辨识评价的;4.4评价人员不熟悉评价准则或者风险评价取值不合理、评价级别不准确。5风险控制措施5.1控制措施与实际不符、可操作性较差、未得到有效落实或遗漏的;5.2对风险点提出针对性管控措施,整改后生效的。6 风险分级管控6.1各风险点和危险源未根据管控层级确定责任单位和人员,落实管控责任的;6.2没有列入风险管控清单的风险点被员工提出的;6.3在公司级组织的考试、现场问答中,抽查10 % 岗位人员,1人不了解本岗位存在的风险点、危险源及危害后果,风险控制措施内容的;对3人不了解的;对5人不了解的,分别对相关负责人及上级负责人分层级进行相应考核;6.4在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