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3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土壤环境污染与防治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4114030
  • 上传时间:2022-11-11
  • 格式:PPT
  • 页数:93
  • 大小:7.39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土壤环境污染与防治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土壤环境 污染 防治 课件
    资源描述:

    1、土壤环境污染与防治1第一节第一节 土壤形成、组成和作用土壤形成、组成和作用第二节第二节 土壤的污染与退化土壤的污染与退化第三节第三节 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主要内容第一节第一节 土壤形成、组成和作用土壤形成、组成和作用3一、土壤的形成一、土壤的形成风化作用风化作用岩石母质土壤成土过程成土过程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是由岩石经风化发育而成的历史的疏松表层,是由岩石经风化发育而成的历史自然体。自然体。4岩岩 石石氧和硅氧和硅为岩石的主要成分,两者占其组成为岩石的主要成分,两者占其组成的的75%75%以上,其中氧占约一

    2、半,而作为植物以上,其中氧占约一半,而作为植物所需要的营养元素不仅含量少,而且都以所需要的营养元素不仅含量少,而且都以难溶化合物的形态封闭在坚硬的岩石中,难溶化合物的形态封闭在坚硬的岩石中,处于分散状态,故此需经历一个质变过程,处于分散状态,故此需经历一个质变过程,亦即岩石的亦即岩石的破碎分解破碎分解,直至形成母质。,直至形成母质。5岩石的风化岩石的风化外界因素外界因素岩石本身的成分岩石本身的成分与性质改变与性质改变岩石破碎岩石破碎6风化作用风化作用物理风化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生物风化7物理风化物理风化岩石受物理因素作用而逐渐崩解破碎的过程岩石受物理因素作用而逐渐崩解破碎的过程特点

    3、:只能引起岩石形状、大小的变化,而不能特点:只能引起岩石形状、大小的变化,而不能改变其矿物组成与化学成分。改变其矿物组成与化学成分。成因:地球表面温度的变化;冰冻的挤压;风;成因:地球表面温度的变化;冰冻的挤压;风;冰川等自然动力的磨蚀;植物根系的穿插。冰川等自然动力的磨蚀;植物根系的穿插。8化学风化化学风化岩石受化学因素作用而引起的破坏过程。岩石受化学因素作用而引起的破坏过程。特点:不仅是已破碎的岩石进一步变细,同时使特点:不仅是已破碎的岩石进一步变细,同时使岩石发生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的改变,产生新岩石发生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的改变,产生新的物质。的物质。成因:溶解;水化作用;水解作用;氧化作

    4、用。成因:溶解;水化作用;水解作用;氧化作用。9岩石在生物的作用下引起的破坏过程。岩石在生物的作用下引起的破坏过程。成因:机械破碎;生物化学作用。成因:机械破碎;生物化学作用。生物风化生物风化10地质大循环地质大循环:岩石:岩石风化产物风化产物岩石岩石生物小循环生物小循环:无机养分:无机养分生物生物无机养分无机养分土壤的形成是上述两个循环相互作用的结果土壤的形成是上述两个循环相互作用的结果土壤的形成是土壤的形成是成土过程与风化作用成土过程与风化作用交织在一起,交织在一起,同时进行的。同时进行的。成土过程成土过程11成土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成土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母质母质 构成土壤矿物质的基本材料构

    5、成土壤矿物质的基本材料 提供植物必需的养料元素提供植物必需的养料元素气候气候 影响土壤中的物理、化学、生物作用的方向影响土壤中的物理、化学、生物作用的方向 与进程与进程生物生物 只有在母质的基础上出现了生物之后,土壤才能形成只有在母质的基础上出现了生物之后,土壤才能形成12地形地形 影响热量及水的重新分配;影响母质的分配影响热量及水的重新分配;影响母质的分配时间时间 时间越长,土壤性质的变化越大时间越长,土壤性质的变化越大 母质是物质基础;气候中的热量因素是母质是物质基础;气候中的热量因素是土壤能量的最基本来源;生物将无机物变成有土壤能量的最基本来源;生物将无机物变成有机物,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

    6、化学能,从而改造机物,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化学能,从而改造了母质,形成了土壤;地形通过对地表物质和了母质,形成了土壤;地形通过对地表物质和能量再分配,间接地影响土壤的形成过程;时能量再分配,间接地影响土壤的形成过程;时间是一个条件,任何一个空间因素或者综合作间是一个条件,任何一个空间因素或者综合作用的效果随时间的增长而加强。用的效果随时间的增长而加强。13二、土壤的物质组成二、土壤的物质组成土壤固液气三相的比示意图土壤固相土壤固相土壤液相土壤液相土壤气相土壤气相(15%35%V)土壤矿物质土壤矿物质 (95%)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 (1-10%)原生矿物质原生矿物质 (90%)次生矿物次生矿物根

    7、须根须土粒上的土粒上的吸附水吸附水土粒土粒土壤空隙土壤空隙被水饱和被水饱和的土壤的土壤 生物体生物体昆虫、线虫、节肢动物昆虫、线虫、节肢动物微生物微生物14 岩石中含有约岩石中含有约3000余种矿物,但与土壤有关的不余种矿物,但与土壤有关的不过数十种,按其起源分为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过数十种,按其起源分为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石英、长石类、云母类、石英、长石类、云母类、辉石、角闪石、橄榄石、辉石、角闪石、橄榄石、赤铁矿、磁铁矿、磷灰石、赤铁矿、磁铁矿、磷灰石、黄铁矿黄铁矿原生矿物原生矿物次生矿物次生矿物简单盐类简单盐类(方解石、白云石、石膏、泻盐等方解石、白云石、石膏、泻盐等)、三氧化物类(针铁

    8、矿、褐铁矿)、三氧化物类(针铁矿、褐铁矿)、次生铝硅酸盐(伊利石、蒙脱石、高岭石)类次生铝硅酸盐(伊利石、蒙脱石、高岭石)类15原生矿物次生矿物赤铁矿石英金红石方解石石膏白云石次生硅酸盐粘土矿物的类型和性质次生硅酸盐粘土矿物的类型和性质硅四面体硅四面体四面体片四面体片 1.土壤的组成和性质土壤的组成和性质17次生硅酸盐粘土矿物的类型和性质次生硅酸盐粘土矿物的类型和性质铝八面体八面体片 1.土壤的组成和性质土壤的组成和性质18高岭石的特点高岭石的特点四面体片与八面体片通过共用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晶片,晶片间以氢键相连,水化时基本不膨胀。1.土壤的组成和性质土壤的组成和性质19蒙脱石的特点蒙脱石的特点

    9、两个四面体片夹一八面体片组成两个四面体片夹一八面体片组成一个晶片,八面体片中,部分一个晶片,八面体片中,部分Mg取代取代Al而使层片带负电,多余电而使层片带负电,多余电荷由层间阳离子中和。水化时膨荷由层间阳离子中和。水化时膨胀严重。胀严重。1.土壤的组成和性质土壤的组成和性质20三种主要粘土矿物的特性比较三种主要粘土矿物的特性比较蒙脱石类蒙脱石类水云母类水云母类高岭石类高岭石类颗粒大小颗粒大小(m)0.011.00.12.00.15.0形状形状不规则片状不规则片状不规则片状不规则片状六角形片状六角形片状外表面外表面大大中等中等较小较小内表面内表面很大很大中等中等无无比表面积比表面积(m2/g)

    10、700800100120520粘结性,可塑性粘结性,可塑性强强中等中等弱弱胀缩性胀缩性强强中等中等弱弱阳离子交换量阳离子交换量(cmol(+)/kg)60100154031521来源:各种动植物、微生物残体及人畜粪便。来源:各种动植物、微生物残体及人畜粪便。类型:类型:非腐殖物质非腐殖物质:碳水化合物;有机酸;木质素等。碳水化合物;有机酸;木质素等。腐殖质:腐殖质:结构复杂,是微生物作用下形成的性结构复杂,是微生物作用下形成的性质稳定的新的高分子化合物。其形成分两个阶质稳定的新的高分子化合物。其形成分两个阶段:首先产生构成腐殖质主要成分的原始材料;段:首先产生构成腐殖质主要成分的原始材料;将上

    11、述原始材料通过缩合与聚合作用,形成腐将上述原始材料通过缩合与聚合作用,形成腐殖质的单体分子。一般殖质的单体分子。一般占有机质的占有机质的85%90%。有机质22不同生态系统下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不同生态系统下土壤有机质的含量0 0101020203030404050506060热带雨林热带雨林温带森林温带森林热带草原热带草原温带草原温带草原苔原冻土地带苔原冻土地带沙漠灌木沙漠灌木岩石,沙漠岩石,沙漠耕作土壤耕作土壤沼泽沼泽0 0100100200200300300400400500500600600700700800800净初级生产力(Mg C/ha y)植物生物量(Mg C/ha)SOM(Mg

    12、C/ha)23来源:各种动植物、微生物残体及人畜粪便。来源:各种动植物、微生物残体及人畜粪便。类型:类型:非腐殖物质非腐殖物质:碳水化合物;有机酸;木质素等。:碳水化合物;有机酸;木质素等。腐殖质腐殖质:结构复杂,是微生物作用下形成的性质结构复杂,是微生物作用下形成的性质稳定的新的高分子化合物。其形成分两个阶段:稳定的新的高分子化合物。其形成分两个阶段:首先产生构成腐殖质主要成分的原始材料;将上首先产生构成腐殖质主要成分的原始材料;将上述原始材料通过缩合与聚合作用,形成腐殖质的述原始材料通过缩合与聚合作用,形成腐殖质的单体分子。一般占有机质的单体分子。一般占有机质的85%90%。有机质土壤有机

    13、质的形成土壤有机质的形成14325 胡敏素胡敏素(Humin):不溶于有机溶剂、稀酸和稀碱液的有:不溶于有机溶剂、稀酸和稀碱液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机高分子化合物。胡敏酸胡敏酸(Humic acid):溶于稀碱,但不溶于稀酸的棕至:溶于稀碱,但不溶于稀酸的棕至褐色的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褐色的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富里酸富里酸(Fulvic acid):土壤中既能溶于稀碱又能溶于稀:土壤中既能溶于稀碱又能溶于稀酸的黄棕色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酸的黄棕色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腐殖质的组分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胡敏素胡敏酸富里酸羧基酚O H醇O H羰基分子大小:

    14、胡敏素胡敏素胡敏酸胡敏酸富里酸富里酸26腐殖质的分子结构腐殖质的分子结构非单一的纯有机化合物,而是大分子非均一缩聚物非单一的纯有机化合物,而是大分子非均一缩聚物。27土壤腐殖质的作用土壤腐殖质的作用土壤养分的重要来源土壤养分的重要来源促进土壤养分有效化促进土壤养分有效化形成土壤结构形成土壤结构吸附污染物,减轻污染吸附污染物,减轻污染其它其它土壤水土壤水主要来自降水,同时还有灌溉水和地下水。主要来自降水,同时还有灌溉水和地下水。形态分为固态水、液态水和气态水。形态分为固态水、液态水和气态水。液态水:吸湿水、膜状水、毛管水、重力水。液态水:吸湿水、膜状水、毛管水、重力水。土壤空气土壤空气CO2高于

    15、大气十到数百倍,氧气仅占高于大气十到数百倍,氧气仅占10%左右。左右。土壤水与空气土壤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生物种类生物种类表土层(表土层(15cm)中数量(个中数量(个/m2)生物种类生物种类表土层(表土层(15cm)中数量(个中数量(个/m2)微微生生物物细菌细菌1013 1014动动物物原生动物原生动物109 1010放线菌放线菌1012 1013线线 虫虫 类类106 107真菌真菌1010 1011蚯蚓蚯蚓30300藻类藻类109 1010其他动物其他动物103 10530土壤中细菌的形状土壤中细菌的形状形状多为棒状或形状多为棒状或杆状杆状土壤中的原生动物土壤中的原生动物纤毛虫纤毛虫变形虫

    16、鞭毛虫土壤中的节肢动物土壤中的节肢动物三、土壤的结构和环境特性三、土壤的结构和环境特性土壤的结构土壤的结构 形态结构形态结构土壤的环境特性土壤的环境特性 土壤胶体土壤胶体 酸碱性(酸碱性(pH值)值)缓冲性缓冲性 氧化还原状况氧化还原状况 矿物质是以粗细不同的颗粒形式存在的,即通常说矿物质是以粗细不同的颗粒形式存在的,即通常说 的土壤颗粒。的土壤颗粒。按粒径大小,土粒分为按粒径大小,土粒分为石砾、沙粒、粉粒和粘粒。石砾、沙粒、粉粒和粘粒。土粒的大小与土壤矿物成分土壤化学成分密切相关。土粒的大小与土壤矿物成分土壤化学成分密切相关。粘粒以上主要由各种原生矿物组成,以石英最多,粘粒以上主要由各种原生

    17、矿物组成,以石英最多,还有长石、云母等原生硅酸盐矿物;还有长石、云母等原生硅酸盐矿物;粘粒中原生矿物很少,基本上为次生矿物。粘粒中原生矿物很少,基本上为次生矿物。土壤颗粒35土粒分级土粒分级粒粒 级级颗粒直径(颗粒直径(mm)土粒比表面增长(倍)土粒比表面增长(倍)石石 砾砾大大 砾砾 石石206小小 砾砾 石石62粗粗 砂砂20.610砂砂 粒粒细细 砂砂0.60.2极极 细细 砂砂0.20.06100砂质粉砂砂质粉砂0.060.02粉粉 粒粒中中 粉粉 砂砂0.020.00610000细细 粉粉 砂砂0.0060.002粘粘 粒粒粘粘 粒粒0.002100000胶胶 体体0.0002100

    18、000036 我国土壤质地分类标准我国土壤质地分类标准3 3级分类法),中国科学院南级分类法),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针对我国南、北方土壤质地名称和差异,京土壤研究所,针对我国南、北方土壤质地名称和差异,综合划分为综合划分为3 3类类1111级。级。土壤质地和土壤团聚结构土壤质地和土壤团聚结构土壤是由各种大小不同的土粒组合而成,各粒级土粒土壤是由各种大小不同的土粒组合而成,各粒级土粒在土壤中的相对比例(质量百分数)称为在土壤中的相对比例(质量百分数)称为土壤质地土壤质地,又称土壤机械组成或称土壤的颗粒组成。又称土壤机械组成或称土壤的颗粒组成。土壤质地分类标准各个国家不统一,常用的有以下三类

    19、分法:土壤质地分类标准各个国家不统一,常用的有以下三类分法:土壤中的矿物质颗粒,在大多数情况下土壤中的矿物质颗粒,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以单粒状态存在,而是互相粘聚或不是以单粒状态存在,而是互相粘聚或者被胶结成大小、形状、性质不同的者被胶结成大小、形状、性质不同的土土片、土块、土团甚至团聚体片、土块、土团甚至团聚体。土壤团聚体的形状:土壤团聚体的形状:块状及棱块状,柱状及棱柱状,片状,块状及棱块状,柱状及棱柱状,片状,单粒结构及团粒结构。单粒结构及团粒结构。土壤的形态结构39土壤团聚体的形状土壤团聚体的形状 粒状 柱状 块状片状块状单粒状形成机制形成机制土粒的粘聚土粒的粘聚 粘粒的粘粒的凝聚作用凝

    20、聚作用 有机质的有机质的胶结作用胶结作用 难溶性化合物的难溶性化合物的胶粘作用胶粘作用 水膜的水膜的粘结作用粘结作用土壤结构的成型土壤结构的成型 生物作用生物作用 干湿交替干湿交替 冻融交替冻融交替 耕作作用耕作作用41土壤环境特性土壤环境特性(一)土(一)土壤的吸附特性(土壤胶体)壤的吸附特性(土壤胶体)土壤胶体的结构土壤胶体的结构:胶核胶核二氧化硅,氧化铁铝,次生硅酸盐,二氧化硅,氧化铁铝,次生硅酸盐,腐殖质腐殖质决定电位离子层决定电位离子层胶核表面分子解离成为胶核表面分子解离成为 离子,或从溶液中吸收某种离子而成离子,或从溶液中吸收某种离子而成补偿离子层补偿离子层胶团间溶液胶团间溶液42

    21、土壤胶体种类土壤胶体种类土壤无机胶体土壤无机胶体 含水氧化硅胶体,含水氧化铁铝含水氧化硅胶体,含水氧化铁铝胶体,水铝英石,粘土矿物胶体,水铝英石,粘土矿物土壤有机胶体土壤有机胶体有机无机复合体有机无机复合体43土壤胶体的性质土壤胶体的性质(1)土壤胶体具有巨大的比表面和表面能土壤胶体具有巨大的比表面和表面能 (2)土壤胶体具有带电性土壤胶体具有带电性 同晶置换:同晶置换:Al3+取代硅氧片中的取代硅氧片中的Si4+;Mg2+取代水铝片中的取代水铝片中的Al3+永久性负电荷。永久性负电荷。表面分子解离表面分子解离:OH,H2O 断键:断键:SiO、AlO 表面分子吸附:表面分子吸附:H+,PO4

    22、3-(3)土壤胶体的凝聚性和分散性土壤胶体的凝聚性和分散性 44根据土壤中根据土壤中H H的存在方式,土壤酸度可分为活的存在方式,土壤酸度可分为活性酸度和潜在酸度两大类型。性酸度和潜在酸度两大类型。(1)(1)活性酸度活性酸度:土壤活性酸度是自由扩散到:土壤活性酸度是自由扩散到土壤土壤溶液中溶液中H H浓度的直接反映出来的酸度。因此,浓度的直接反映出来的酸度。因此,氢离子的浓度越大,活性酸的酸度越强。氢离子的浓度越大,活性酸的酸度越强。通通常用常用pHpH表示活性酸表示活性酸,这是一个强度指标。,这是一个强度指标。(2)(2)潜性酸度潜性酸度:土壤潜性酸度是由于:土壤潜性酸度是由于土壤胶体吸土

    23、壤胶体吸附的附的H H+和和AlAl3+3+所造成的。这两种致酸离子只有所造成的。这两种致酸离子只有在通过离子交换作用进入土壤溶液时,产生在通过离子交换作用进入土壤溶液时,产生了了H H+离子,才显示出酸性,所以它们是土壤离子,才显示出酸性,所以它们是土壤酸度的潜在来源,故称之为潜性酸。酸度的潜在来源,故称之为潜性酸。1土壤酸度土壤酸度 土壤的碱性反应是在土壤溶液中土壤的碱性反应是在土壤溶液中OHOH离子浓离子浓度超过度超过H H+离子浓度时反映出来的。离子浓度时反映出来的。土壤溶液之所以出现碱性反应,是由于土壤土壤溶液之所以出现碱性反应,是由于土壤溶液中存在有水解性的溶液中存在有水解性的弱酸

    24、强碱盐类弱酸强碱盐类,其中最,其中最多的弱酸根是多的弱酸根是碳酸根和碳酸氢根碳酸根和碳酸氢根。2土壤碱度土壤碱度把少量的酸或碱加到土壤中,其把少量的酸或碱加到土壤中,其pHpH值的变值的变化不大,土壤这种对酸碱度变化的抵抗能力,化不大,土壤这种对酸碱度变化的抵抗能力,称为称为土壤的缓冲性能或缓冲作用土壤的缓冲性能或缓冲作用。它可以保。它可以保持土壤反应的相对稳定,为植物生长和土壤持土壤反应的相对稳定,为植物生长和土壤生物的活动创造比较稳定的生活环境,所以生物的活动创造比较稳定的生活环境,所以土壤的缓冲性能是土壤的重要性质之一。土壤的缓冲性能是土壤的重要性质之一。土壤胶体土壤胶体和土壤溶液中的和

    25、土壤溶液中的酸碱缓冲体系酸碱缓冲体系。3土壤的缓冲性能土壤的缓冲性能(三)土壤的氧化还原性(三)土壤的氧化还原性土壤中的氧化还原体系:土壤中的氧化还原体系:铁体系铁体系 Fe()+e Fe()锰体系锰体系 Mn()+2e Mn()硫体系硫体系 SO42+8e+10H+H2S+4H2O氮体系氮体系 NO3+2e+2H+NO2+H2O NO3+5e+6H+1/2N2+6H2O NO3+8e+10H+NH4+3 H2O有机碳体系有机碳体系 CO2+8e+8 H+CH4+2H2O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Eh)lg059.00还原态氧化态nEEh 根据土壤的根据土壤的Eh值可以确定土壤中

    26、有机物和无机物可值可以确定土壤中有机物和无机物可 能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和环境行为。能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和环境行为。土壤的土壤的E Eh h值值700mV700mV,土壤完全处于氧化条件下,有机物,土壤完全处于氧化条件下,有机物质会迅速分解;质会迅速分解;E Eh h400700mV400700mV:土壤中氮素主要以:土壤中氮素主要以NONO3 3形式存在;形式存在;E Eh h400mV400mV时:反硝化开始发生;时:反硝化开始发生;E Eh h200mV200mV时,时,NONO3 3开始消失,出现大量的开始消失,出现大量的NHNH4 4+。当土壤渍水时,当土壤渍水时,E Eh h值降至值

    27、降至100mV100mV,FeFe2+2+浓度就会超过浓度就会超过FeFe3+3+;E Eh h值再降低值再降低,200mV200mV时,时,H H2 2S S大量产生,大量产生,FeFe2+2+就会变就会变成成FeSFeS沉淀,其迁移能力降低。沉淀,其迁移能力降低。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位置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位置四、土壤的功能和作用四、土壤的功能和作用51两大功能:两大功能:肥力功能肥力功能 支撑作用支撑作用 水、热、气、肥水、热、气、肥净化功能净化功能 纳污场所纳污场所 污染物净化能力污染物净化能力第二节第二节 土壤的污染与退化土壤的污染与退化53一、土壤的污染一、土壤的污染(一)概念(一)概

    28、念1、土壤环境背景值、土壤环境背景值 未受或很少受人类活动,特别是人为污染影响的土壤化学元未受或很少受人类活动,特别是人为污染影响的土壤化学元素的自然含量。素的自然含量。判断土壤是否污染的依据之一;判断土壤是否污染的依据之一;确定环境基准的依据之一;确定环境基准的依据之一;确定土壤环境容量的依据。确定土壤环境容量的依据。2、土壤环境容量:、土壤环境容量:在保证土壤正常功能下,土壤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在保证土壤正常功能下,土壤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3 3、土壤的自净能力、土壤的自净能力 土壤通过对有机无机物的吸附固定作用,使得土壤通过对有机无机物的吸附固定作用,使得污染物通过土壤后

    29、减轻了毒害,即为污染物通过土壤后减轻了毒害,即为土壤的自土壤的自净作用净作用。作用方式:物理、化学、生物反应。作用方式:物理、化学、生物反应。作用结果:有些污染物在土壤中蓄积起来;有些作用结果:有些污染物在土壤中蓄积起来;有些被转化而降低,或消除了活度与毒性。被转化而降低,或消除了活度与毒性。(二)土壤污染的概念和特点(二)土壤污染的概念和特点1、定义:、定义:进入土壤的污染物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对土壤、动进入土壤的污染物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对土壤、动植物造成损害时的状况,成为土壤污染。植物造成损害时的状况,成为土壤污染。2、判断标准:、判断标准:(1)背景值)背景值 (2)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30、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3)植物污染物含量及受害状况)植物污染物含量及受害状况 (4)土壤生物指标:微生物、酶类)土壤生物指标:微生物、酶类重庆市土壤重金属背景值(mg/kg)项项目目铬铬汞汞砷砷镍镍锌锌镉镉铅铅铜铜铁铁锰锰背背景景值值49.080.046.9937.3878.220.1423.5222.87/级级 别别 土壤土壤pH值值一一 级级二二 级级三三 级级项目项目自然背景7.56.5镉镉 0.200.300.601.0汞汞 0.150.300.501.01.5砷砷 水田水田 1530252030旱地旱地 1540302540铜铜 农田等农田等3550100100400果园果园 1502

    31、00200400铅铅 35250300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一级标准一级标准 为保护区域自然生态,维持自然背景的土壤环境质量的限制值。为保护区域自然生态,维持自然背景的土壤环境质量的限制值。二级标准二级标准 为保障农业生产,维护人体健康的土壤限制值。为保障农业生产,维护人体健康的土壤限制值。三级标准三级标准 为保障农林业生产和植物正常生长的土壤临界值。为保障农林业生产和植物正常生长的土壤临界值。1)不可逆转性)不可逆转性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基本上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基本上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许多有机化学物质的污染也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程,许多

    32、有机化学物质的污染也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降解。譬如:被某些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可能要降解。譬如:被某些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可能要10010020200 0年时间才能够恢复。年时间才能够恢复。3)难治理)难治理 积累在污染土壤中的难降解污染物则很难靠稀释积累在污染土壤中的难降解污染物则很难靠稀释作用和自净化作用来消除。作用和自净化作用来消除。2)隐蔽性和滞后性)隐蔽性和滞后性 土壤环境污染往往要通过对土壤样品进行分析化土壤环境污染往往要通过对土壤样品进行分析化验和对农作物的残留量检测以及对摄食的人或动物的验和对农作物的残留量检测以及对摄食的人或动物的健康检查才能揭示出来,从遭受污染到产生健康检查才能揭示出

    33、来,从遭受污染到产生“恶果恶果”往往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往往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3.土壤污染的特点土壤污染的特点4)累积性)累积性 污染物质在大气和水体中,一般都比在土壤中更污染物质在大气和水体中,一般都比在土壤中更容易迁移。这使得污染物质在土壤中并不象在大气容易迁移。这使得污染物质在土壤中并不象在大气和水体中那样容易扩散和稀释,因此容易在土壤中和水体中那样容易扩散和稀释,因此容易在土壤中不断积累而超标,同时也使土壤污染具有很强的地不断积累而超标,同时也使土壤污染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域性。5)后果严重后果严重 危害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危害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1、污染物的种类、污染物的种类 无

    34、机污染物:重金属、放射元素、盐、碱、酸等无机污染物:重金属、放射元素、盐、碱、酸等 有机污染物:农药、酚、石油等有机污染物:农药、酚、石油等2、污染源、污染源 化肥、农药化肥、农药 污水灌溉污水灌溉 固体废物(含放射性物质)固体废物(含放射性物质)大气沉降大气沉降(三)土壤污染源(三)土壤污染源土壤主要污染物及其来源土壤主要污染物及其来源污污 染染 物物 种种 类类主主 要要 来来 源源无无机机污污染染物物重重金金属属汞(汞(Hg)制碱、汞化合物生产等工业废水和污泥,含汞农药,金属汞蒸汽制碱、汞化合物生产等工业废水和污泥,含汞农药,金属汞蒸汽镉(镉(Cd)冶炼、电镀、染料等工业废水,污泥和废气

    35、,肥料杂质冶炼、电镀、染料等工业废水,污泥和废气,肥料杂质铜(铜(Cu)冶炼、铜制品生产等废水、废渣和污泥,含铜农药冶炼、铜制品生产等废水、废渣和污泥,含铜农药锌(锌(Zn)冶炼、镀锌、纺织等工业废水,污泥和废渣,含锌农药,磷肥冶炼、镀锌、纺织等工业废水,污泥和废渣,含锌农药,磷肥铬(铬(Cr)冶炼、电镀、制革、印染等工业废水和污泥冶炼、电镀、制革、印染等工业废水和污泥铅(铅(Pb)颜料、冶炼等工业废水,汽油防爆剂,农药颜料、冶炼等工业废水,汽油防爆剂,农药镍(镍(Ni)冶炼、电镀、炼油、染料等工业废水和污泥冶炼、电镀、炼油、染料等工业废水和污泥砷(砷(As)硫酸、化肥、农药、医药、玻璃等工业

    36、废水、废气,含砷农药硫酸、化肥、农药、医药、玻璃等工业废水、废气,含砷农药硒(硒(Se)电子、电器、油漆、墨水等工业排放物电子、电器、油漆、墨水等工业排放物放射放射元素元素铯(铯(137Cs)原子能、核动力、同位素生产等工业废水和废渣,核爆炸原子能、核动力、同位素生产等工业废水和废渣,核爆炸锶(锶(90Sr)原子能、核动力、同位素生产等工业废水和废渣,核爆炸原子能、核动力、同位素生产等工业废水和废渣,核爆炸其其它它氟(氟(F)冶炼、氟硅酸钠、磷酸和磷肥等工业废气,肥料冶炼、氟硅酸钠、磷酸和磷肥等工业废气,肥料碱碱纸浆、纤维、化学等工业废水纸浆、纤维、化学等工业废水酸酸硫酸、石油化工、酸洗、电镀

    37、等工业废水,大气酸沉降硫酸、石油化工、酸洗、电镀等工业废水,大气酸沉降氰化物氰化物电镀、冶金、印染等工业废水,肥料电镀、冶金、印染等工业废水,肥料有有机机污污染染物物有机农药有机农药农药生产和使用农药生产和使用酚酚炼油、合成苯酚、橡胶、化肥、农药等工业废水炼油、合成苯酚、橡胶、化肥、农药等工业废水多环芳烃多环芳烃石油、炼焦等工业废水、废气石油、炼焦等工业废水、废气石油类石油类石油开采,炼油,泄漏石油开采,炼油,泄漏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城市污水,机械工业城市污水,机械工业有害微生物有害微生物厩肥,城市污水、污泥厩肥,城市污水、污泥1、作物减产、品质下降、作物减产、品质下降2、危害人体健康、危害人

    38、体健康 食物链、空气质量食物链、空气质量3、长期面污染源、长期面污染源 水体、大气水体、大气(三)土壤污染的危害(P97-99)(四)主要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四)主要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1 1、农药、农药 绝大多数为有机化合物,易为绝大多数为有机化合物,易为土壤微生物、土壤微生物、土壤酶土壤酶所分解,主要通过脱氯、脱烷基、苯环所分解,主要通过脱氯、脱烷基、苯环破裂、氧化还原、水解作用等使分子简单化。破裂、氧化还原、水解作用等使分子简单化。农药的挥发性使它通过土壤孔道散失。农药的挥发性使它通过土壤孔道散失。2 2、重金属、重金属(P99-101P99-101)机械迁移机械迁移:(包裹、

    39、吸附、随土壤水分迁移或土壤空气包裹、吸附、随土壤水分迁移或土壤空气转化,如转化,如HgHg)化学,物理化学,生物转化迁移:化学,物理化学,生物转化迁移:(吸附与解离,吸附与解离,氧化与还原,络合,螯合等,动植物迁移,富集)氧化与还原,络合,螯合等,动植物迁移,富集)形态分级形态分级:可溶态、吸附态、有机结合态、碳:可溶态、吸附态、有机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残余态等。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残余态等。难以移出土壤,形态和有效性随土壤环境条件难以移出土壤,形态和有效性随土壤环境条件而异,表土或亚表土累积,很难迁入底层。而异,表土或亚表土累积,很难迁入底层。二、土壤退化二、土

    40、壤退化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土壤风蚀和沙漠化、石漠化土壤风蚀和沙漠化、石漠化土壤盐碱化土壤盐碱化(一)荒漠化(一)荒漠化1、荒漠化的概念荒漠化的概念 荒漠化是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荒漠化是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所造成的干旱、半动在内的种种因素所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2 2、荒漠化的现状、荒漠化的现状3 3、荒漠化的成因、荒漠化的成因 1 1、自然因素、自然因素 2 2、人为因素、人为因素 (1 1)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 (2 2)植被资源不合理利用)植被资源不合理利用 (3 3)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干

    41、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利用不合理 (4 4)不合理耕作及粗放管理)不合理耕作及粗放管理 (5 5)其他人类活动)其他人类活动 4 4、荒漠化的危害、荒漠化的危害 1 1、土地的生产潜力衰退、土地的生产潜力衰退 2 2、土地生产力下降、土地生产力下降 3 3、草场质量下降、草场质量下降 4 4、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二)水土流失(二)水土流失 在水力和风力作用下,地表物质发生在水力和风力作用下,地表物质发生剥蚀、迁移或沉积的过程。剥蚀、迁移或沉积的过程。1 1、水土流失的原因、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然因素自然因素条件条件 人为因素人为因素催化剂催化剂2 2、水土流失的危害、水土

    42、流失的危害 (1 1)破坏土壤肥力、危害农业生产;)破坏土壤肥力、危害农业生产;(2 2)影响工矿、水利和交通等建设工作;)影响工矿、水利和交通等建设工作;(3 3)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经济损失。)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经济损失。3、水土流失的防治、水土流失的防治(1)保护现有亚热带和热带森林,严禁毁)保护现有亚热带和热带森林,严禁毁林开荒、开垦草原为农田等;林开荒、开垦草原为农田等;(2)进行工矿建设,必须进行生态环境影)进行工矿建设,必须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提出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工矿响评价,提出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工矿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必须同步进行;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的

    43、措施必须同步进行;(3)保护好现有森林,大力植树造林,兴)保护好现有森林,大力植树造林,兴建防护林体系工程来控制水土流失面积的建防护林体系工程来控制水土流失面积的蔓延。蔓延。(三)土壤盐渍化(三)土壤盐渍化土壤盐渍化土壤盐渍化1、形成原因、形成原因 (1)气候方面的原因;)气候方面的原因;(2)地形方面)地形方面 原因;原因;(3)水文地质方面的原因;)水文地质方面的原因;(4)海洋;)海洋;(5)不合理的灌溉活动。)不合理的灌溉活动。三、土壤盐渍化三、土壤盐渍化2、改良措施、改良措施(1)水利改良)水利改良(2)生物改良)生物改良(3)化学改良)化学改良第三节第三节 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土壤污

    44、染防治与修复一、土壤污染源的控制一、土壤污染源的控制 首先要弄清楚污染源;然后采取切实有首先要弄清楚污染源;然后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切断污染源,这是防止土壤遭效的措施切断污染源,这是防止土壤遭受污染的受污染的最基本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则。也是最重要的原则。二、土壤污染的治理与修复二、土壤污染的治理与修复(一)工程措施(一)工程措施 1、客土法、客土法 2、清洗法、清洗法 3、隔离法、隔离法 4、热解法、热解法 5、电化学法、电化学法(二)农业措施(二)农业措施1.调节土壤调节土壤pH、Eh;2.改变耕作制度;改变耕作制度;3.选择抗性品种;选择抗性品种;4.合理施肥(有机肥)。合理施肥(有机肥)

    45、。(三)施用改良剂(三)施用改良剂1.抑制剂与拮抗剂抑制剂与拮抗剂:CaCO3、CaSO4、腐殖酸、有机肥、腐殖酸、有机肥、磷酸盐、锌肥磷酸盐、锌肥2.吸附剂吸附剂:蒙脱石;:蒙脱石;3.活化剂活化剂+生物法(或淋洗法)生物法(或淋洗法):EDTA、表面活性剂等、表面活性剂等 (四)生物修复技术(四)生物修复技术1、微生物修复、微生物修复 微生物以有机污染物作为碳源;微生物以有机污染物作为碳源;生物吸附与生物氧化还原。生物吸附与生物氧化还原。2、植物修复、植物修复 利用植物吸收、挥发、转化与降解消除利用植物吸收、挥发、转化与降解消除 土壤有机与无机污染。土壤有机与无机污染。土壤生物修复:利用生

    46、物的生命代谢活动,减少土壤生物修复:利用生物的生命代谢活动,减少土壤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或使其完全无害化,土壤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或使其完全无害化,使污染的土壤环境能部分或全部恢复到初始状态。使污染的土壤环境能部分或全部恢复到初始状态。MethylationVolatilizationImmobilizationTranslocationUptakeAccumulationPHYTO-/BIO-VOLATILIZATIONPHYTOIMMOBILIZATIONPHYTOEXTRACTION植物固定化作用植物固定化作用植物萃取生物挥发砷、汞OHOHPlant detects toxica

    47、ntChange in root exudationExudatesExudates stimulatemicrobial comunityEnhanced detoxicationRhizosphere managementConditioning超积累植物的发现超积累植物的发现意大利植物学家意大利植物学家Andrea Cesalpino Andrea Cesalpino 在在TuscanyTuscany区的区的 TiberTiber河上游注意河上游注意到一种十字花科的到一种十字花科的香雪球香雪球,能够在,能够在“黑色石头黑色石头”上生长。这种上生长。这种植物后来被植物后来被 命名为命名为A

    48、lyssum bertolonii Alyssum bertolonii(18141814)。)。19481948年,意大利佛罗伦萨的植物学家,年,意大利佛罗伦萨的植物学家,C.Minguzzi C.Minguzzi 和和 O.O.VergnanoVergnano,发现这种植物(,发现这种植物(Alyssum bertoloniiAlyssum bertolonii)叶片含叶片含NiNi高达高达0.79%0.79%,以干物质计是,以干物质计是9.21%9.21%,土壤中的,土壤中的NiNi是是0.42%0.42%(Minguzzi Minguzzi 和和VergnanoVergnano,194

    49、81948)。)。19771977年,年,BrookesBrookes等首先提出超积累植物等首先提出超积累植物(hyperaccumulator)(hyperaccumulator)这一概这一概念,当时是念,当时是专指植物超积累专指植物超积累NiNi而言。而言。超积累植物的定义超积累植物的定义超积累植物是超积累植物是指能够超量吸收和积累重金属的指能够超量吸收和积累重金属的植物植物,通常在地上部组织中积累的重金属浓度,通常在地上部组织中积累的重金属浓度是普通植物的是普通植物的100100倍以上而倍以上而不影响其正常生不影响其正常生长。长。例如例如CdCd浓度浓度100mg/kg100mg/kg,

    50、Ni1000mg/kgNi1000mg/kg,Cu1000mg/kgCu1000mg/kg,Zn10000mg/kgZn10000mg/kg。目前全世界。目前全世界发现的重金属超积累植物有发现的重金属超积累植物有400400多种,以富集多种,以富集NiNi的最多。的最多。地上部金属浓度地上部金属浓度/根金属浓度根金属浓度 1.0 1.0植物吸收植物吸收超积累植物超积累植物一些超累积植物体内重金属含量(以干重计,一些超累积植物体内重金属含量(以干重计,mg/kg)金属离子植物种类可收获部分金属含量CdThlaspi caerulensens(遏兰菜属)1800CuIpomea alpina(甘薯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土壤环境污染与防治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114030.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