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与老年社会工作全套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老龄化与老年社会工作全套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老龄化 老年 社会工作 全套 课件
- 资源描述:
-
1、讨论讨论 想不想快快变成老年人?想不想永远年轻不变老?为什么?对于“老”,最怕的是什么?如果10年后就步入老年,你会最关心什么?疾病?技能过时?需要照顾?穷困?孤独?性情改变?生活没有意义和希望?成为社会负担?内内容容12年代年龄年代年龄生理年龄生理年龄心理年龄心理年龄社会年龄社会年龄老年人老年人一、老年人的界定一、老年人的界定(一)年代年龄(一)年代年龄 概念:概念:是指个体离开母体以后到现在按照年月计算的、在地球上生存的时间。界定标准:界定标准:发达国家通用65岁作为标准;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通用60岁作为标准。(二)生理年龄(二)生理年龄 概念:概念:指以正常个体生理学上和解剖学上的发
2、育状况为标准确定的年龄。界定标准:界定标准:根据个体目前的健康状况以及反映其健康状况的生理指标来确定的。四个时期四个时期:从出生到19岁为生长发育期,20-39岁为成熟期,40-59岁为衰老前期,60岁以上为衰老期。(三)心理年龄(三)心理年龄 概念:概念:反映一个人在人生中主观感受方面的老化程度。判定标准判定标准:看个体心理活动的程度与功能。三个时期:三个时期:出生至19岁为未成熟期;20-59岁为成熟期;60岁以上为衰老期。(四)社会年龄(四)社会年龄 反映的是个体社会行为的成熟程度;根据一个人与其他人交往的角色作用来确定的个体年龄。一个人的社会地位越高,起的作用越大,社会年龄就越成熟。一
3、般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0-17岁为未成熟期,18-59岁为成熟期,60岁以上为衰老期。可以将一般意义上的老年期概括为年龄可以将一般意义上的老年期概括为年龄在在6060岁以上的人所处的生命周期,称岁以上的人所处的生命周期,称6060岁以上岁以上的人为老年人。的人为老年人。老年人老年人注意:注意:“老年老年”的概念具有动态性的特征的概念具有动态性的特征二、四种年龄的关系二、四种年龄的关系n 生命、生理、心理和社会年龄四种年龄的发展基本同步。n 生命年龄衰退在先,其他三种年龄老化在后。n 心理、社会年龄老化在先,生命、生理年龄衰退在后。n 社会年龄老化在先,生命、生理和心理年龄老化在后。老龄化老龄化
4、一、老龄化的界定一、老龄化的界定个体老龄化个体老龄化群体老龄化群体老龄化(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个体的死亡个体的死亡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两种含义两种含义个体老龄化个体老龄化 个体老龄化是指人类生理机能随时间个体老龄化是指人类生理机能随时间推移而衰老的过程。推移而衰老的过程。环境因素环境因素(需关注需关注)遗传因素遗传因素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年轻人口数是指总人口中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人均预期寿命人均预期寿命的
5、延长的延长出生率的下降出生率的下降顶部人口老龄化顶部人口老龄化底部人口老龄化底部人口老龄化二、衡量人口老龄化的指标二、衡量人口老龄化的指标程度程度指标指标老年人口比例老年人口比例:60岁或岁或65岁及以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上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少儿人口比例少儿人口比例:14岁及以下少儿岁及以下少儿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老少比老少比:老年人口数与少儿人口数:老年人口数与少儿人口数之比。之比。人口年龄中位数人口年龄中位数:将总人口按年龄:将总人口按年龄排列分成两部分人数相等的年龄。排列分成两部分人数相等的年龄。60岁及以上岁及以上10%65岁及以上岁及以上7%少儿人口
6、少儿人口30%高于高于30%30岁以上是老年型岁以上是老年型速度速度指标指标老年人口比例的年平均增长率老年人口比例的年平均增长率老年人口达到某一水平所需要的年数老年人口达到某一水平所需要的年数二、衡量人口老龄化的指标二、衡量人口老龄化的指标抚养比抚养比指标指标少儿抚养比少儿抚养比:14岁及以下少儿人口数与岁及以下少儿人口数与15-59岁劳动年龄总人口之比。岁劳动年龄总人口之比。老年抚养比老年抚养比: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与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与15-59岁岁劳动年龄总人口之比。劳动年龄总人口之比。总抚养比总抚养比:非劳动年龄总人口数与劳动年龄总:非劳动年龄总人口数与劳动年龄总人口数之比。人口数之
7、比。抚养比又称为抚养系数,严格地说,应为劳动者和非劳动者人数之比,抚养比又称为抚养系数,严格地说,应为劳动者和非劳动者人数之比,在实际操作中常用非劳动年龄人口数和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来代替。在在实际操作中常用非劳动年龄人口数和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来代替。在我国一般以我国一般以15-5915-59岁为劳动年龄人口,岁为劳动年龄人口,1414岁及以下和岁及以下和6060岁及以上人口为岁及以上人口为被抚养人口。被抚养人口。二、衡量人口老龄化的指标二、衡量人口老龄化的指标高龄人口高龄人口:日历年龄为:日历年龄为808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高龄化率高龄化率:80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在
8、老年人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在老年人 口中所占的比例。口中所占的比例。二、衡量人口老龄化的指标二、衡量人口老龄化的指标三、三、我我国国的的(一)我国老龄人构成(一)我国老龄人构成 按地域划分:城镇老人(占据全国老年人口的25.1%)和农村老人(占全国老年人口总数的74.9%)。按经济来源划分:有固定离退休工资的老人、靠子女赡养的老人、自谋生计的老人、靠政府或集体救济的三无老人。按照年龄结构划分:低龄老人(6069岁)、中龄老人(7079岁)、高龄老人(8089)、超高龄老人(90)。按照婚姻和居住状况划分:已婚老人、再婚老人、丧偶老人、离婚老人、未婚老人;按照居住情况分为偶居老人、独居老人、群居
9、老人等。按照健康状况划分:健康老人(约占3040)和不健康老人(约占6070)。(二)二)我我国国老老年年20002000年底,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年底,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中国共有人口结果显示,中国共有人口12.6612.66亿人,亿人,65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超过了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超过了7%7%,我国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六普我国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六普6565岁及以上超过了岁及以上超过了10%10%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我国六十岁以上人口已达1.3亿,占12.66亿总人口的10.41%,65岁以上人口8800多万,占总人口的近7%。按照国际公认标准,中国已经进
10、入老龄化国家行列。又据2005年国家统计局1%人口抽样调查结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6年3月16日发布):全国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26478万人,占总人口的20.27%;15-59岁的人口为89742万人,占总人口的68.70%;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4408万人,占总人口的11.03%(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0045万人,占总人口的7.69%)。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2.62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0.76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0.73个百分点)。增长加速阶段增长加速阶段1965-1990快速增长阶段快速增
11、长阶段1990-2010高速增长阶段高速增长阶段2010-2040缓慢增长阶段缓慢增长阶段2040-2065缓慢增长阶段缓慢增长阶段(1950-1965)老年人口从老年人口从24852485万人增长万人增长至至32063206万人,万人,年平均增长率年平均增长率为为1.70%1.70%,低,低于于1.80%1.80%的同的同期人口增长率期人口增长率老年人口从老年人口从32063206万人增长万人增长至至62996299万人,万人,年平均增长率年平均增长率为为2.70%2.70%,高,高于于1.75%1.75%的同的同期人口增长率期人口增长率老年人口从老年人口从62996299万人增长万人增长至
12、至1145111451万人,万人,年平均增长率年平均增长率为为3.0%3.0%,大大,大大高于高于0.97%0.97%的的同期人口增长同期人口增长率率老年人口从老年人口从1145111451万人增万人增长至长至3079530795万万人,年平均增人,年平均增长率为长率为3.29%3.29%,而同期人口增而同期人口增长率仅为长率仅为0.37%0.37%老年人口从老年人口从3073079595万人增万人增长至长至3359533595万万人,年平均增人,年平均增长率回落至长率回落至0.35%0.35%左右左右(三)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三)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60岁及
13、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超过了2亿,占总人口的14.9%;据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60岁和65岁以上人口比例分别为16.23%和11.30%;到2030年为22.34%和15.21%:2040年为25%和20%,届时我国60岁以上人口总数将达到4亿人,占人口总数的1/4,中国将成为高度老龄化的国家。(四)我国老年人口的高龄化趋势(四)我国老年人口的高龄化趋势1964-20002000-20302030-2050高龄老人的增高龄老人的增长速度超过低长速度超过低龄老年人口的龄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增长速度高龄老人与低高龄老人与低龄老人的增长龄老人的增长速度大致相当,速度大致相当,但高龄老年人但高龄老年
14、人口的增长速度口的增长速度略快略快高龄老人增长高龄老人增长速度加快,高速度加快,高龄人口在整个龄人口在整个老龄人口中所老龄人口中所占比例达到占比例达到20%20%(五)我国老年人口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的变动趋势(五)我国老年人口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的变动趋势(1 1)老年人口性别结构的变动趋势)老年人口性别结构的变动趋势 人口性别比是人口中男性人数与女性人数的比值,一般以一百名女性相对应的男性数来表示。性别比性别比低年龄组:低年龄组:10660岁年龄组:岁年龄组:10060岁以上年龄组:大于岁以上年龄组:大于100(2 2)老年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趋势)老年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趋势 从目前来看,70岁
15、以下老年人占绝大多数,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不到10%;30年代以后,高龄老人将迅速增长。(3 3)老年人口高龄化所导致的结果)老年人口高龄化所导致的结果 高龄妇女的丧偶率高,出现再婚障碍,引发高龄妇女的空巢、独居等问题,进一步影响到高龄妇女的养老方式。高龄老人护理照料的负担加重。由于女性的人均预期寿命高于男性,因此高龄女性的比例远远超过高龄男性,引发高龄妇女的诸多问题。(六)我国老年人口的社会经济特征(六)我国老年人口的社会经济特征(1 1)老年人的婚姻状况)老年人的婚姻状况 老年人结婚率高,离婚率低老年人结婚率高,离婚率低 女性结婚率高于男性,男性老年人的离婚比例却高于女性;未婚老年人多为男
16、性,比例较低,且主要生活在农村;我国老年人的结婚率高于其他国家的一般水平,离婚率也远远低于美国的老年人。老年人的丧偶率较高,再婚有配偶比例较低老年人的丧偶率较高,再婚有配偶比例较低 虽然我国老年人的丧偶率在逐渐下降,但丧偶老人的绝对数量却在增加,女性老年人的丧偶率大大高于男性;丧偶老人的再婚比例很低,但男性老年人的再婚比例却远远高于女性。(2 2)老年人的家庭和户居状况)老年人的家庭和户居状况 我国家庭户中有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家庭户已占全国家庭户总数的20%以上,其中农村的比例要高于城镇地区,经济发达地区要高于经济落后地区。我国老年人独居的比例很低。(3 3)老年人的受教育状况)老年人的受教
17、育状况 老年人口中识字人口的数量超过了文盲和半文盲的人口数量 城乡老年人口的受教育水平有较大的差异 受教育程度的性别差异较为明显(4 4)老年人的就业状况)老年人的就业状况 高于发达国家,低于发展中国家 男性高于女性 农村高于城镇(七)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七)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1)生育率的迅速下降是导致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原因)生育率的迅速下降是导致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原因(2)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人口老龄化与人口年龄结构的)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人口老龄化与人口年龄结构的“黄金期黄金期”并存并存(3)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比较快)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比较快(4)基数大,即老年人口规模大、增长快)基数大,即老年
18、人口规模大、增长快(5)高龄化率高,即高龄老人的数量与比例大,增长速度快)高龄化率高,即高龄老人的数量与比例大,增长速度快(6)底子薄,即经济不发达条件下的老龄化)底子薄,即经济不发达条件下的老龄化(7)不平衡性,即各地区老龄化起步、速度和程度有较大的区别)不平衡性,即各地区老龄化起步、速度和程度有较大的区别(八)中国老龄化社会的特点(八)中国老龄化社会的特点老年人口规模大,发展速度快。老年人口规模大,发展速度快。人口老龄化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平衡。人口老龄化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平衡。经济不发达,未富先老,财政压力沉重。经济不发达,未富先老,财政压力沉重。呈现高龄化趋势。呈现高龄化趋势。社会养老保障体
19、系不健全,养老压力沉重。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不健全,养老压力沉重。四、积极老龄化四、积极老龄化 含义:含义:指的是在老年时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尽可能获得最佳健康、参与和保障的机会的过程,适用于个体和人群,目的在于使所有年龄组的人们,包括那些体弱者、残疾者和需要照料者,延长健康预期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影响因素:(1)决定因素:经济、卫生与社会服务、社会、个人、行为及环境因素。(2)外围的决定因素:文化和性别。五、老年人的问题五、老年人的问题个体老龄化个体老龄化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老年问题老年问题引发引发加重加重老年问题的严重程度反映了人口老龄化的程度老年问题的严重程度反映了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含
20、义:老年人的问题,也称老年问题或老龄问题,是由老化而引起的社会问题。包括因个人的老化而导致的问题,以及由于社会人口老龄化而出现的问题。五、老年人的问题五、老年人的问题u 疾病与医疗问题u 家庭照顾问题u 宜居环境问题u 代际隔阂问题u 社会隔离问题老老年年社社会会工工中国老龄事业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发展“十五十五”(2001-2005)计划纲要计划纲要老有所养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为老有所教老有所教物质生活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精神生活一、一、老年社会工作的概念老年社会工作的概念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老年学老年学心理学心理学人口学人口学经济学经济学 科学地整合社
21、会老年学和社会工作科学地整合社会老年学和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运用社会工作的价值观、的理论知识,运用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方法和技巧,积极地网罗各种可能的社方法和技巧,积极地网罗各种可能的社会资源,以推行与老年人相关的社会政会资源,以推行与老年人相关的社会政策,或帮助解决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各策,或帮助解决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满足其需求的实践过程。种问题,满足其需求的实践过程。理论基础理论基础方法技巧方法技巧依靠力量依靠力量工作目的工作目的工作目的工作目的社会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个人层面推行相关的老年推行相关的老年福利政策及措施福利政策及措施主要受社会主要受社会政治、经济、政治、经济、文化状况
22、和文化状况和社会变迁的社会变迁的影响影响帮助老年个人或帮助老年个人或群体解决日常生群体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活中的问题主要受工作主要受工作者个人能力者个人能力水平的影响水平的影响二、二、老年社会工作的历史与发展老年社会工作的历史与发展古代老人福利思想和福利措施古代老人福利思想和福利措施近现代老人福利制度和福利服务近现代老人福利制度和福利服务中国的崇老敬老中国的崇老敬老传统传统古希腊时代的古希腊时代的“幸福主义幸福主义”和和古罗马时代的古罗马时代的“责任观责任观”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之前,西之前,西方发达国方发达国家制定救家制定救济法济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之后,西之后,西方各国加方各国加快了老年快了老年
23、福利的理福利的理论研究论研究二战之后,二战之后,老年社会老年社会工作获得工作获得蓬勃发展蓬勃发展三、老年社会工作的对象三、老年社会工作的对象依被服务的依被服务的对象划分对象划分遇到问题或困难的老年人遇到问题或困难的老年人老年人的家人或亲友老年人的家人或亲友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其他人员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其他人员依老年人问依老年人问题的种类题的种类划分划分长期患病、生理技能严重衰退或残疾的老年人长期患病、生理技能严重衰退或残疾的老年人经济困难的老年人经济困难的老年人人际关系不良的老年人人际关系不良的老年人受虐待的老年人受虐待的老年人退休后生活无法适应的老年人退休后生活无法适应的老年人丧失子女或丧偶的
24、老年人丧失子女或丧偶的老年人四、四、老年社会工作的目标和功能老年社会工作的目标和功能(1)老年社会工作的目标)老年社会工作的目标认知、接受、应对老年,促进身心健康认知、接受、应对老年,促进身心健康调适生活环境,确保正常社会生活调适生活环境,确保正常社会生活加强、改善互动,提高生活质量加强、改善互动,提高生活质量整合、运用社会服务和资源整合、运用社会服务和资源促使社会政策、制度、服务照顾老年人的需求促使社会政策、制度、服务照顾老年人的需求(2)老年社会工作的基本功能)老年社会工作的基本功能社会工作社会工作基本功能基本功能预防预防恢复恢复资源提供资源提供老年社会老年社会工作基本工作基本功能功能预防
25、和减缓老年人预防和减缓老年人生理、心理和社会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的衰退功能的衰退恢复老年人受损的恢复老年人受损的社会功能和社会关社会功能和社会关系系为老年人提供其所为老年人提供其所需要的各种资源需要的各种资源五、老年社会工作的原则五、老年社会工作的原则个别化原则个别化原则有目的的情感表达原则有目的的情感表达原则有控制的感情投入原则有控制的感情投入原则接纳原则接纳原则非批判的态度原则非批判的态度原则案主自决原则案主自决原则保密原则保密原则六、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六、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老年社会救助 老年生活服务 老年家庭关系处理 老年心理辅导 老年社会参与和社会融合老老年年社社会会工工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