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服务与参考工作数据可视化第二章.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学科服务与参考工作数据可视化第二章.pptx》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科 服务 参考 工作 数据 可视化 第二
- 资源描述:
-
1、第二章视觉感知与认知第 2 页竢实扬华,自强不息目 录CONTENT1 1视觉感知和认知颜色视觉编码原则2 23 3第 3 页竢实扬华,自强不息在可视化与可视化分析过程中,用户是所有行为的主体:通过视觉感知(visual perception)器官获取可视信息、编码并形成认知(cognition),在交互过程中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感知和认知能力直接影响着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过程,进而影响对外在世界环境所做出的反应。第一部分视觉感知与认知“”第 4 页竢实扬华,自强不息图中呈现了一个简化的、用户在客观世界中进行可视分析和事件处理的过程:数据经过自动或手工的分析方法(如机器学习、统计分析
2、等)进行处理并可视化后,被用户所理解,饼状范囤表示了由用户、数据处理和可视化三者组成的一个直接交互的过程;当有多个用户参与这个过程时,相互之间就产生了群组协作的效果。然而人的作用远不止于此,可视化的数据来自于现实世界(或模拟仿真),人们利用这些数据做出一些决定,从而影响了他们在世界中的行为,最终对现实世界产生影响第 5 页竢实扬华,自强不息l客观世界和虚拟社会存在并源源不断地产生大量的数据,而人类处理数据的能力已经远远落后于获取数据的能力。-人类视觉具有迄今为止最高的带宽,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得计算机能够部分模仿低阶视觉,然而在高阶视觉方面力不从心。l另一方面,人类视觉对于以数字、文本等形式存在的
3、非形象化信息的直接感知能力远远落后于对于形象化视觉符号的理解。l数据可视化技术正是将数据转换为易为用户感知和认知的可视化视图的重要手段,这个过程涉及数据处理、可视化编码、可视化呈现和视图交互等流程,每一个步骤的设计都需要根据人类感知和认知的基本原理进行优化。第 6 页竢实扬华,自强不息1.视觉感知和认知的定义视觉感知感知:客观事物通过感觉器官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感觉器官:眼、鼻、耳,以及遍布身体各处的神经末梢等。视觉感知:就是客观事物通过人的视觉在人脑中形成的直接反映。认知认知:指在认知活动的过程中,个体对感觉信号接收、检测、转换、简约、合成、编码、储存、提取、重建、概念形成、判断和问题解决的
4、信息加工处理过程。认知心理学上将认知过程看成由信息的获取、编码、储存、提取和使用等一系列认知阶段组成的按一定程序进行信息加工的系统第 7 页竢实扬华,自强不息2.视觉感知处理过程l心理学上的双重编码理论认为,人类的感知系统由分别负责语言方面和其他非语言事务(特别是视觉信息方面)的两个子系统组成。它强调语言与非语言的信息加工过程对于人类认知具有同等的重要性。l此外,存在两种不同的表征单元:适用于心理映像的“图像单元”和适用于语言实体的“语言单元”。-例如,一个人可以通过词语“汽车”想象汽车,也可以通过汽车的心理映像想象汽车;在相互关系上,一个人可以想象出一辆汽车,然后用语言描述,也可以读或听关于
5、汽车的描述后,构造出汽车的心理映像。l 非语言信息的加工具有一定的优势,大脑对于视觉信息的记忆效果和记忆速度要好于语言。l 感知心理学家通常将视觉分为低阶视觉和高阶视觉-低阶视觉:与物体的物理性质相关,包括深度、形状、边界、表面材质在信息可视化和可视分析中广泛验证-高阶视觉:对物体的识别和分类,属于人类认知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第 8 页竢实扬华,自强不息l前注意视觉理论是解释视觉突出现象的理论。第 9 页竢实扬华,自强不息格式塔(Grestalt)心理学诞生于1912年,是心理学中为数不多的理性主义理论之一。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意识不等于感觉元素的集合,行为不等于反
6、射弧的循环。格式塔法则又称为完图法则,主要包括:3.格式塔理论(1)贴近原则(5)共势原则(7)对称性原则(4)闭合原则(2)相似原则(3)连续原则(8)经验原则(6)好图原则第 10 页(1)贴近原则(proximity)图2.1 贴近原则举例当视觉元素(即一些被认识别的视觉感知对象)在空间距离上相距较近时,人们通常倾向于把他们归为一组。在图2.1中,左图的10个方形没有相互接近,因此人们无法把它们归为一组;而右图的联合利华公司图标中,不同花纹颜色一致,由于空间距离贴近,因此被识别为组成一个大写的英文字母“U”,从而完成与公司名称文本的分组。第 11 页(2)相似原则(similarity)
7、图2.2 相似原则举例人们在观察事物的时候,会自然地根据事物的相似性进行感知分组,通常依据对形状、颜色、光照或其他性质的感知决定分组。例如,在图2.2中,散点图(左)和统计图(右)对不同个体着色,使可视化结果自然体现两个数据聚类。不同颜色分两类相同颜色自动识别为同类贴近原则与相似原则的区别是采用空间距离或属性相似性对数据分组第 12 页(3)连续原则(continuity)图2.3 连续原则举例人们在观察事物时会很自然地沿着物体的边界,将不连续的物体视为连续的整体。例如,在图2.3中,左图中人们的视觉焦点会沿着散点分布成连续的曲线(如箭头所示)。但是如果数据隔断过大,人眼重建的视觉感知可能与实
8、际数据不相符,如右图所示。应用连续原则可能导致感知错误第 13 页(4)闭合原则(closure)图2.4 闭合原则举例在某些视觉映像中,其中的物体可能是不完整的或者不是闭合的,然而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只要物体的形状足以表征物体本身,人们就会很容易地感知整个物体而忽视未闭合的特征。例如,在图2.4中,人们可以很容易地从轮廓线中获得关于“点集子类边界”和“IBM”图标的视觉感知,而图中未闭合的特征并不影响人们识别这两种事物。封闭曲线分为三个区域,令用户将三个点集子类自动识别为三类形状字母闭合第 14 页(5)共势原则(common fate)图2.5 共势原则举例共势原则指如果一组物体沿着相似的光
9、滑路径运动趋势或具有相似的排列模式,人眼会将它们识别为同一类物体。例如,图2.5左图显示了一堆杂乱的字母,但人眼下意识地识别出具有相同布局的字母并自动识别语句;右图展示了Hans Rosling的著名可视化工作“各国状态趋势图”的一个实例,各个数据点代表一个国家在某个年份的数据,随时间变化时,人眼自动将具有类似运动趋势的点聚类。第 15 页(6)好图原则(good figure)图2.6 好图原则举例好图原则指人眼通常会自动将一组物体按照简单、规则、有序的元素排列方式识别。这就是说,个体识别世界的时候通常会消除复杂性和不熟悉性,并采纳最简化的形式。图2.6展示了对五环形状的两种识别:奥运五环标
10、志和割裂的五个圆环。在描述这种形状时,人们倾向于将其描述成一系列圆环,而不是直接描述为一种特殊的形状。第 16 页(7)对称性原则(symmetry)图2.7 对称性原则举例.按照男女将年龄分布数据对称排列,增强数据的可读性对称性原则指人的意识倾向于将物体识别为沿某点或某轴对称的形状。图2.7展示了某国男女人口随年龄的分布情况。第 17 页(8)经验原则(past experience)图2.8 经验原则举例经验原则指在某些情形下视觉感知与过去的经验有关。如果两个物体看上去距离相近,或者时间间隔小,那么它们通常被识别为同一类。图2.8左右两图分别将同一个形状放置在两个字母和两个数字之间,造成的
11、识别结果分别是B和13。第 18 页竢实扬华,自强不息由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格式塔的基本思想是:视觉形象首先是作为统一的整体被认知的,而后才以部分的形式被认知,也就是说,人们先“看见”一个构图的整体,然后才“看见”组成这一构图整体的各个部分。格式塔理论第 19 页竢实扬华,自强不息在信息可视化与视觉设计中,颜色是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可视化结果的表达力与视觉美感依赖于设计者对于颜色的准确使用。颜色感知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和心理相互作用的过程。人类对颜色的感知也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第二部分颜色“”第 20 页竢实扬华,自强不息1.颜色刺激理论可见光可见光指能被人眼捕获并在人脑中形成颜色感知的电磁波
12、,其在整个电磁波波谱上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历史上著名的太阳光色散实验由英国科学家艾萨克牛顿爵士于1665年完成,使得人们第一次接触到光的可定量的特征。通常人眼能够感知的可见光波长为390-750nm(1)人眼与可见光第 21 页竢实扬华,自强不息人眼人眼是人类对于环境中大部分信息的获取通道。人眼的光学系统类似于日常生活中的照相机系统视网膜含有两类感光细胞: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n视杆细胞对光高度敏感。因此我们在低度光照下也能看见东西。可是,它们不能辨别细节并且受光的饱和度支配。所以当我们从暗室走到阳光下会短暂失明。每只眼睛大约有1亿2千万个视杆细胞,主要分布在视网膜的边缘。因此,视杆细胞主导着外围
13、视野。n视锥细胞对光线不如视杆细胞敏感。视锥细胞能分辨颜色。每只眼睛大约有600万个视锥细胞,主要集中在中央凹内。n视网膜上还有一个盲点。盲点上没有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但我们的视觉系统对此作了补偿,正常情况下我们都不会有所觉察。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的功能区别视杆细胞视杆细胞视锥细胞视锥细胞在低水平照明时(如夜间)起作用在高水平照明时(如白天)起作用区别黑白区别彩色对光谱中绿色部分最敏感,在远离视网膜中心处最多对光谱中黄色部分最敏感,在视网膜中部最多对极弱的刺激敏感主要在识别空间位置和要求敏锐地看物体时起作用第 23 页竢实扬华,自强不息1.颜色刺激理论从物理学角度而言,光的实质是一种电磁波,本身
14、是不带颜色的,所谓颜色只是人的视觉系统对所接收到的光信号的一种主观的视觉感知。物体所呈现的颜色由物体的材料属性、光源中各种波长分布和人的心理认知所决定,因此存在个体差异。颜色既是一种心理生理现象,也是一种心理物理现象。关于颜色视觉理论,主要存在两个互补的理论:三色视觉理论与补色过程理论。(2)颜色与视觉24第 24 页竢实扬华,自强不息1.颜色刺激理论颜色视觉障碍指在正常光照条件下,人眼无法辨认不同的颜色或者对于颜色辨认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分为非正常三色视觉(色弱)、二色视觉(色盲)、单色视觉(非常少见)。颜色视觉障碍人数约占世界人口的8%,其中色盲人数超过2%,男性比女性显著要高。设计可视化
15、颜色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可视化结果的用户群体特征,尽可能使用有效的颜色配置方案,使得可视化结果对于所有用户都能呈现所包含的信息。(3)颜色视觉障碍第 25 页竢实扬华,自强不息色彩空间(也称色彩模型或色彩系统)是描述使用一组值(通常使用3个或4个值)表示颜色的方法的抽象数学模型。目前,常用的色彩空间主要包括CIEXYZ色彩空间、CIEL*a*b色彩空间、RGB色彩空间、GMYK色彩空间和HSVHSL色彩空间等多种。2.色彩空间第 26 页竢实扬华,自强不息(1)CIEXYZ CIEL*a*b2.色彩空间CIE1931XYZ色彩空间是采用抽象数学模型定义的通过实验获得的色彩空间。实验使用2度视角
16、的圆形屏幕,屏幕的一办投影上测试颜色,另一半投影上观察者可调整颜色。可调整颜色是三种原色的混合,它们每个都有固定的色度,但有可调整的明度。图2.9 CIE色彩空间第 27 页竢实扬华,自强不息(2)RGB CMYK2.色彩空间RGB色彩模型采用笛卡尔坐标系定义颜色,三个轴分别是红色(R)、绿色(G)和蓝色(B)三个分量。在该空间中,坐标原点代表黑色,任一点代表的颜色都用从坐标原点到该点的向量表示。RGB色彩空间是迄今为止使用最广泛的色彩空间,几乎所有的电子显示设备,包括计算机显示器、移动设备显示组件等,都使用RGB色彩空间。CMYK通常用于印刷行业中,在硬拷贝、照相、彩色喷墨打印等系统中具有广
17、泛的应用。CMYK四个字母分别表示青色(Cyan)、品红色(Magenta)、黄色(Yellow)和黑色(Black)。第 28 页竢实扬华,自强不息(3)HSV/HSL2.色彩空间在1979年的ACM SIGGRAPH(美国计算机协会计算机图形专业组)年度会议上,计算机图形学标准委员会推荐将HSL色彩空间用于颜色设计。这两个色彩空间在计算机图形学领域中非常有用,不仅仅是因为它们比RGB色彩空间更加直观且符合人类对颜色的语言描述,同时也是因为它们与RGB色彩空间的转换非常快速。图2.10 HSV色彩空间模型第 29 页竢实扬华,自强不息(4)绝对色彩空间与相对色彩空间2.色彩空间绝对色彩空间是
18、指不依赖于外部因素就可以准确地表示颜色的色彩空间,而相对色彩空间无法通过一组值准确地表示颜色,即相同的值未必能使人得到相同的色彩感知。CIEL*a*b*定义的是一个绝对色彩空间,一组值就能定义一种精确的颜色,也就是说,只要在这个色彩空间规定的观察条件下,这一组所代表的颜色就是确定的。非绝对色彩空间的例子有RGB色彩空间。虽然RGB色彩空间通过红、绿、蓝的混合生成各种颜色,但这些颜色没有精确的定义。也就是说,在两个不同的计算机显示器或者其他RGB设备上,同一个RGB图像可能看起来会非常不同。第 30 页竢实扬华,自强不息可视化将数据以一定的变换和视觉编码原则映射为可视化视图。用户对可视化的感知和
19、理解通过人的视觉通道完成。可视化设计中,对数据进行可视化(视觉)元素映射时,需要遵循符合人类视觉感知的基本编码原则。第三部分视觉编码原则“”第 31 页竢实扬华,自强不息1.相对判断和视觉假象(1)相对判断人类感知系统的工作原理决定于对所观察事物的相对判断。例如,在日常生活中(专业领域除外),人们通常会选取一个参照物,而将另外一个物体的尺寸描述为其相对于参照物的尺寸的变化量,并将比较结果描述成“A比B常大约2厘米”或“C比D要大一些”这样的形式。如果物体使用相同的参照物或者相互对其,则会有助于人们做出准确的相对判断。图2.11 相对判断举例第 32 页竢实扬华,自强不息1.相对判断和视觉假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