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高一语文语境式默写汇总(附答案).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人教版必修一高一语文语境式默写汇总(附答案).docx》由用户(cbx170117)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必修 一高一 语文 语境 默写 汇总 答案 下载 _人教版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 必修一语境式默写汇总(高一)劝学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_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_,_,_观点相同。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_,_.4.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_”。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_,_;_,_.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_,_.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_,_.7.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_,_,_,_,_.师说1荀子劝学篇指出:“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 ”的观点是相同的。2师说一文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明确地指出了从师的标准:“, , , 。”3柳宗元曾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这与韩愈师说中“ , , 。”所描述的现象一样。4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 ,。”5师说一文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 ”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6在师说中韩愈所指的老师和教小孩子读书的老师是不一样的,即“ , 。”7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他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 ,。
3、”8、从师态度不同,结果也不同。古之圣人才智超出一般人很远,“ ”;今之众人才智低于圣人很多,“ ”,这就造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9韩愈写作师说一文的缘由是:“ , 。”10“没有人是天生懂道理的”,这与师说中“ , ?”一致。11师说中从多个方面进行对比,抨击“耻学于师”的人,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并用一个反问句推断圣人更圣明,愚人更愚笨的原因的诗句是:, , ?12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 。”13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 ,。赤壁赋1、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 ,两句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
4、荆州后顺流而东下时的军容之盛。2、苏轼赤壁赋中“ , , ,。”四句完美化用了楚辞少司命中的“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3、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的短促、人类的渺小的句子是: , 。4、写江上水汽弥漫,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的句子是: ,。5.苏轼赤壁赋中用 , 二句描绘出秋江的爽朗和澄净,这也正是游人悠然自得、怡然自乐的内心写照。6、赤壁之战中写曹军战船千里连接,战旗遮天蔽日的两句是: , 。7、赤壁赋中苏轼以江水、明月为喻提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 ”的认识8、赤壁赋中写作者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两句是: ,。9、赤壁赋中用“ , ”。来写游人任一叶扁舟随意飘荡,在辽
5、阔江面上自由来去10、写月亮升起后,对游人依依眷恋,脉脉含情,实则是游人对明月的喜爱的句子:, , 。11、写出赤壁赋采用夸张、对偶、拟人手法写出簫声使蛟龙起舞,寡妇哭泣的两句:, 。12、写出赤壁赋中客人与长江对比感慨人生短暂的两句: ,。13、写出赤壁赋中以眼前的流水在流逝而永不停息为例说明世界是运动变化的,又是相对静止不变的哲学原理的两句是: , 。14、写出赤壁赋中,从变化的角度看月和水,说明世间万物都是运动变化的哲学原理的两句: , 。15、 写出赤壁赋中从不变的角度看月和水,说明世界与“我”又是静止的永恒不变的哲学原理的两句: , 。16、描写客人箫声的句子是:“ , , , 。”
6、赞美箫声极大的感染力的句子是:“ , 。”17、赤壁赋中描写曹操吟其短歌行一诗的情形是:“ , 。”18、客人表达自己的人生理想是:“ , 。”19、赤壁赋中用“ , ”描写月出美景,月下江面的景象是:“ , 。”登泰山记1、 文中表达因道路冰滑而登山不易的句子是_,_。2、 作者登上山顶后看到的壮观雪景的句子是_,_。3、 表现作者在山顶看到的夕照美景的句子是_,_, _。4、 文中用比喻的手法描写日出前云雾中山的形象的句子_,_。5、 文中表现日出前天边云彩变化的句子_,_。6、 表现日出后再看日观峰以西的山峰的景象的句子_,_,_。琵琶行(1)琵琶行中,“_,_”两句形象地写出了琵琶声的
7、轻快与冷涩。(2)诗中以通感手法表现琵琶大小弦演奏之妙的句子是:“_,_。”(3)琵琶行中既写出琵琶女矜持、腼腆,又写出作者急于与琵琶女相见的心情的句子是:“_,_。”(4)“_,_。”既是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5)琵琶行中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_,_。”(6)琵琶行中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才貌双全,色艺出众的诗句是:“_,_。”(7)琵琶行中用“_,_”既写出乐曲因幽咽低沉而暂停,也写出了诗人听乐入迷和欣赏水平的高超。(8)琵琶行中以“_,_”两句抒写了琵琶女而今只有在梦里回味往昔的“荣光”而倍感孤寂伤感的情怀。(9)琵琶行中用鸟鸣声和流水声来形
8、容琵琶声的名句是:“_,_。”(10)琵琶行中用“_,_”两句说明偏僻之地粗俗的乡野音乐很难听,以此来表现琵琶女技艺的高超。(11)琵琶声在沉咽、暂歇后突然爆发并达到高潮,却又戛然而止的诗句是:“_,_。_,_。”(12)琵琶行中用“比”的手法,描摹琵琶乐音和旋律的变化,如表现急切而愉悦情调(清脆圆润的乐音)的句子是“_,_”,表现热烈紧张场面(激越雄壮的场面)的句子是“_,_”,乐曲的终止也写得很好:“_,_”使听众继续沉浸在乐曲的境界里。短歌行1、曹操短歌行中写诗人一边喝酒一边高歌,感叹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好比晨露转瞬即逝的句子: , 。2、短歌行中写诗人在酒席上歌声激
9、昂慷慨,忧郁长久难遣,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的句子: , 。3、曹操在短歌行中化用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诗句,点明了“愁”的一个原因,即对人才的渴求。作者所引用的诗经原是写恋人之间的思念,那种悠长,那种亦喜亦忧,可见诗人对人才的一片深情的句子: ,。4、曹操在短歌行中化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诗句,表达了作者欢迎贤才的心情。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作者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不甚欣喜的句子: , 。5、曹操在短歌行中用比喻的手法,以明月的可望而不可取,比喻求贤才而不得,点明了忧愁不断的原因的句子: , 。6、曹操在短歌行中写诗人通过想象与贤才亲密交往的场景: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
10、我;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贤才真诚交往的强烈愿望的句子: ,。7、曹操在短歌行中写明月升起,星星闪烁,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比喻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犹豫不决,彷徨不知何去何从。作者以设问的方式,曲折地为贤才指明方向的句子: , 。8、曹操在短歌行中借用管子形解中的典故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然后以周公自比,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表达作者胸怀大志,一统天下的愿望的句子: , 。归园田居1、 归园田居中表明作者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回乡开荒种
11、地,过田园生活的句子是: , 。2、 归园田居中表现作者早出晚归,不辞劳苦的句子是: ,。3、 归园田居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生活十分闲适,有很多空闲时间的句子:, 。4、 归园田居中描写乡村中常见的声音的句子是: ,。5、归园田居中表现诗人摒弃尘俗,渴望返归自然(无对偶)的诗句是:, 。6、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很多诗作的共同主题,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的诗句: , 。7、归园田居中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的句子:, 。梦游天姥吟留别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性格(或主旨)的句子是_,_。2、古代诗词常以“
12、月”烘托意境,比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送我至剡溪。3、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_,_。4、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_”和“_”令人叹为观止。5、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天姥山巍峨、挺拔的诗句是_,_。_,_。6、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仙人盛会异彩纷呈场面的句子是_,_。_,_。7、描写天门山打开的雄伟气势的句子是_,_。_,_。登高1杜甫在登高中发出:“_,_”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2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
13、句子是:_,_.3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_,_.4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5.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_,_.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芣苢1、芣苢一诗出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一首民歌,它的起首句是: , 。2、芣苢一诗中,“采采芣苢, 。采采芣苢, 。”是对采摘过程的细腻观察。3、芣苢一诗中,“采采芣苢, 。采采芣苢, 。”是对收工时满载而归的叙写。4、重章叠句是芣苢中尤为重要的艺术手法,“ ”四字的反复叠用,反复咏唱,尽显其音乐之美感。5、芣苢中,以包
14、含动词的“ ”开始,到“ ”的终止,表现了人民热爱劳动的勤劳朴素的品质。6、芣苢中的“ ”和“ ”两句各含有一个动词,从字形可以看出,诗句不只一般地表现采摘动作,而且连带说明采摘工具。7、芣苢中,描写女子顺着茎成把地采取车前草的句子是“ ,”。8、芣苢中,描写女子用衣襟兜住采摘的车前草的句子是“ ,”。9、芣苢中,描写女子把衣襟掖在腰带上装车前草回家的句子是“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1、文氏外孙人村收麦一诗中,“ , ”两句写了收麦前的天气状况久雨忽晴。2、文氏外孙人村收麦一诗中,苏辙用“ , ”两句写自己做饭备酒款待忙碌辛劳的外孙,表现出对外孙辛劳的疼爱之情。3、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一诗中“ ,
15、 ”两句写麦收结束,自己赋诗赞扬外孙的勤劳能干。4、文氏外孙入村收麦的“ , ”既点明了季节的特点,也包含有古时尊老的品德和浓浓的亲情。5、苏辙在文氏外孙人村收麦中,以“ , ”两句,从饮食的角度写出农活的忙碌劳累,其中也隐含着收获的喜悦。王国维 治学三境界1、第一境界以西风刮得绿树落叶凋谢,表示当前形势相当恶劣,而也只有他能爬上高楼,居高临下高瞻远瞩,看到远方看到天尽头,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这是能取得成功的基础。这一境界是“,”。2、 第二境界“,”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描述了如何为此下决心而努力奋斗。人瘦了、憔悴了,但仍“终不悔”。就是说尽管遇到各式各样的困难,还要坚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