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最新新疆阿克苏阿瓦提四中高三历史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0年最新新疆阿克苏阿瓦提四中高三历史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doc》由用户(卧龙小子)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最新 新疆 阿克苏 阿瓦提 中高 历史 上册 第二次 月考 试卷
- 资源描述:
-
1、新疆阿克苏阿瓦提四中高三历史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新疆阿克苏市阿瓦提四中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选择题(每题2分, 共50分) 1在鸦片战争前后,国内用棉还靠印度输入补充,但19世纪60年代以后棉花出口剧增,从1868年的58万两激增到1895年的1 000余万两。这一变化反映了()A自然经济基本让位于商品经济 B传统手工纺纱业的衰落C中国对外贸易顺差扩大 D传统小农经济蓬勃发展21882年轮船招商局召开股东代表大会,决定再招股100万两,仁和保险公司也乘势扩股1万股,计银50万两,上海机器织布局于1880年公布招股章程后,认股者源源而来。据此可知()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资本的限制
2、B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C股票在晚清经济生活中发挥作用 D晚清股票市场已经发展成熟3从甲午战后到抗战前的近40年时间,城市化率提升了3个百分点。然而从抗日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城市化率又降低了近0.6个百分点。以上变化说明()A农村面貌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B资本主义发展影响城市化进程C政府加强了对城市人口控制 D城市发展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41936年东方杂志发表评论:“我们今日的建设,应当具有适合战争的性质而尤贵有一强有力的经济参谋本部,通盘筹划,在整个计划之下,在强有力的指挥之下,在齐整的步骤之下,全国一致动员,这个经济建设运动,才有成功的希望。”这说明当时()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形成 B苏联经
3、济思想影响了中国C中国深受经济大萧条影响 D国民党集中力量围剿红军51949年5月,和平日报报道兰州时说:“工业界危机严重,已临破产边缘若干工厂实际增资维持残余寿命,各货仍维续下跌,产品销售不足成本的二分之一。”与此密切相关的是()A人民解放军揭开战略反攻序幕 B日本掠夺造成残酷的经济损失C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内战”阴谋 D政治腐败导致民族工业陷入绝境6中国学者编写出版了“社会变迁与百年转折丛书”:1840年被轰出中世纪1860年巨痛与自强1895年大梦初醒1901年慈禧太后的革新令1937年大灾难与大牵手等。以上书名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共同点是()A与战争的影响紧密相关B始终贯穿政体改
4、革主线C从局部地区扩散到全国 D突变和渐变交错中进行7沪江商业市景词描述20世纪初的上海:“各行贸易待评量,借作茶楼聚会场。每至午申人毕聚,成盘出货约期忙。”这反映出此时的上海()A生活习俗已经完全西方化 B一些消费具有浓厚的功利色彩C市民的消费方式发生了质变 D商业活动中奢侈之风大肆增长8. 20世纪初,上海首次出现了两辆从德国引进的汽车,很多人前往观看,人群中传来这样的议论:“想不到我泱泱大国,竟然要用这等洋玩意儿,真是有辱国格!”这表明()A人们仍然有浓重的传统意识 B汽车成为人们主要出行工具C近代上海奢侈风气最为盛行 D人们对外来侵略的顽强抵抗9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
5、立65周年大会上指出:“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下列对材料中“有事好商量”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了人民直接当家作主 B.对话协商有利于广泛凝聚共识、科学决策C.与中国传统文化“和”的价值相契合 D.适应了日益多元化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10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当时专门成立了以毛泽东为主席的宪法起草委员会,在组织8 000多人讨论、修改的基础上,又有1.5亿人参与建言,征集到各方面意见118万多条。宪法起草委员会对这些意见认真研究,采纳吸收100多条。这一过程
6、()A.奠定了国家政治建设的基石 B.建立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C.满足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 D.确立了“依法治国”方略11. 1969年3 月,中苏边防部队在珍宝岛发生武装冲突,毛泽东认为:“中苏发生交战了,给美国人出了个题目,好做文章了。”610 月,陈毅等四位元帅应中央要求,就当时的国际形势提交了对目前局势的看法等报告。陈毅等人对“目前局势”的战略性建议最有可能是()A.积极改善中美关系 B.争取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C.推动中日两国建交 D.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121983年6月,撒切尔夫人再次连任英国首相,她使出了“三脚凳”策略,即让港英当局作为独立第三方参加谈判,使谈判形成21的态势
7、。中国政府对此表示拒绝,理由是 ()A.违背了中方“和平统一”的方针 B.统一方案须得到三方的共同接受C.体现不了港人治港的精神原则 D.反对香港成为一个政治独立实体1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能够成为今天有广泛共识的国际交往准则,从其提出和倡导的环境看主要是因()A.适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B.缓和了美苏争霸的紧张形势C.为中国发展创造了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D.适应了不同类型国家的互相交往需要14. “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一定要搞好。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克服大汉族主义。在存在有地方民族主义的少数民族中间,则应当同时克服地方民族主义。无论是大汉族主义或者地方民族主义,都不利于各族人民的团结,这是应当
8、克服的一种人民内部的矛盾。”毛泽东此番讲话的背景是()A.政协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初步建立之时 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以后15.1839年9月,在广州禁烟已有9个月的林则徐在给道光帝的奏折中指出:此蕞尔小邦,若大军远征,势必路途遥远、补给困难,绝对不会出此下策。据此可知,当时的林则徐()A盲目排外不了解敌情 B思维固化看不透本质C顽固守旧排斥新知识 D愚昧无知且刚愎自用16在辛亥革命前,梁启超曾依据“亚洲”和“世界”这些新来的空间知识把中国史分为上世、中世和近世三段,分别为“中国之中国”“亚洲之中国”和“世界之中国”,进入民国后,
9、他则明确提出“使中国进成世界的国家为最大目的”这一口号。梁启超的主张旨在()A为维新变法提供历史的依据 B迎合当时民主共和趋势C敦促政府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D警醒国人要有世界视野17. 维新派的骨干大多是由封建士大夫向资产阶级转化中的人物,他们如饥似渴地汲取西学营养、宣传介绍西学的同时,却依然怀恋传统的儒学,他们要求改革封建的政治体制,大胆怀疑儒家经典,却依然崇奉孔孟的理论权威。这体现了维新派()A改革指导思想不够明确 B趋新与恋旧的矛盾心态C努力唤醒国人的民主意识 D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18. 民国初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规定,学校不准祭孔、不准尊孔读经。袁世凯上台后,下令尊崇伦常,提倡礼教,尊
10、孔之风甚嚣尘上,章太炎等首先站出来反对。针对孔教的争议()A造成了立宪派与革命派之间的论战 B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学的对立C引发了中国思想文化层面深刻变革 D推动中国由君主立宪走向民主共和19.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但新青年的很多文章集中在文学革命上。它们提倡以清晰、精确的白话文代替言约义丰的文言文,这是一场语言革命,其实质是思维的重建,是用精确性、严密性为特征的近代思维方式取代带有模糊性特点的传统思维方式。因此,人们常把新文化运动称为“白话文运动”或“文学革命”。这说明()A白话文只是文学形式上的变化 B新文学是民主与科学的载体C新文学注入新内容 D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发生了变化20.
11、1924年8月,孙中山指出:“现在一般青年学者信仰马克思主义,一讲到社会主义,便主张用马克思的办法来解决中国社会经济问题,但是我们今日师马克思之意则可,用马克思之法则不可。”这反映出当时国民党()A注重借鉴科学社会主义的精神 B丧失了领导国民革命的主导地位C试图消除与中国共产党的分歧 D逃避现实希求在革命中得到认可21. 1943年,国民党挑起了一场“中国之命运”的论战,抛出了“哪个党能够救中国”的议题,对此中国共产党组织多位理论家运用毛泽东同志的新民主主义论等“中国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进行反击。这场论战()A有利于打败日本法西斯的侵略 B为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奠定理论基础C有利于争取世界反
12、法西斯同盟的支持 D为“毛泽东思想”的确立提供了土壤22.毛泽东义利观主要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在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上,它更多地强调精神;邓小平的义利观形成于改革开放时期,他认为:“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由此说明两人的义利观()A都反映了社会现实 B各自具有片面性C都是为了发展经济 D从根本上是对立的23.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总结性地说道:“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立的章程并不少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军事、外交等方面都有明确的方针和政策,而且有准确的表述语言。” 这一说法()A体现了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 B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正式启动C体现了改革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