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最新贵州凯里高二历史上册期中试卷(答案解析版).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0年最新贵州凯里高二历史上册期中试卷(答案解析版).doc》由用户(卧龙小子)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最新 贵州 凯里 历史 上册 期中 试卷 答案 解析
- 资源描述:
-
1、贵州凯里高二历史上册期中试卷(含解析)凯里一中20192020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2、答题时,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3、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 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周襄王七年(公元前645年),晋国“作爰田”,把一部分公田赏赐给立了军功的贵族和出身平民的士兵作私田;周定王十三年(公元前594年)
2、,鲁国实行“初税亩”,开始向私田征税。这主要说明A. 土地私有制逐步得到认可B. 争霸战争是经济改革的根本因素C. 晋鲁率先进行封建化改革D. 经济改革是加强王权的主要手段【答案】A【解析】【详解】从题目可知,周襄王将“公田”作“私田”进行赏赐,鲁国实行“初税亩”,开始向“私田”征税,这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故A项正确。题目涉及的是土地制度改革,只是经济改革的一方面,同时维护统治才是经济改革的根本因素,故B项错误。题目中无法得出晋鲁率先进行封建化改革,故C项错误。经济改革是加强王权的主要手段,与题目土地制度改革不符合,故D项错误。所以选A。2.明清时期,周村成为全国瞩目的丝绸生产中心,
3、出现了收蚕、烘煮、缫丝、制丝、织绸、浆染等专业手工作坊几百家。由此可见周村丝织业生产的特点是A. 丝绸生产技艺高超且物美价廉B. 官府对手工业的管理日益严格C. 专业手工业作坊生产分工细致D. 种植业发展推动纺织业的进步【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出现了收蚕、烘煮、缫丝、制丝、织绸、浆染等专业手工作坊”可知出现了专业化分工,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物美价廉、官府对手工业的管理和种植业发展推动纺织业,故ABD项错误。3.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前中华民族是以一种较为开放的心态与海洋打交道的。只是到了元末明初之后,随着国家海洋方面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而成为统治政权隐患时,原本开放的海洋观念意识才开始转
4、向。导致“海洋观念意识转向”的客观因素是A. 维护封建王朝统治安全的需要B. 朝贡贸易束缚了对海洋的认知C. 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侵扰D. 以农立国发展社会经济的国策【答案】C【解析】面对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侵扰中国本能的选择了闭关、海禁,西方殖民者侵扰才导致“海洋观念意识转向”的客观因素,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维护封建王朝统治安全的需要属于主观因素,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束缚了对海洋的“认识”也属于主观因素,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中国自己制定的国策属于主观因素而非客观因素,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名师点睛】闭关锁国政策,又称洋禁、海禁,指闭关自守,西方殖民者侵扰是其客
5、观因素,是典型的孤立主义。严格限制对外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的交流,也因此中国的整体国力及发展落后于西方国家。4.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混乱和改革深深地影响了中国思想家,迫使他们重新估价自己的传统,或将其抛弃,或使之适应过渡时期的需要。因而,东周时期是一个思想文化大变动、富有创造力的时期。”由此可见,东周时期思想文化大变动的根源在于A. 社会经济和政治领域的变革B. 礼乐秩序完全崩溃C. 学术下移导致“士”的崛起D. 小农经济开始解体【答案】A【解析】【详解】“混乱和改革深深地影响了中国思想家东周时期是一个思想文化大变动、富有创造力的时期”,由此可见,社会混乱和改革推动了东周时期思想文化大变动
6、,故A项正确;B项错在“完全崩溃”,说法过于绝对,故错误;学术下移导致“士”的崛起是东周时期思想文化变动的因素之一,但不是根源,故C项错误;东周时期小农经济开始确立,故D项错误。5.春秋战国民本思潮的重心有二:在人类与自然关系(天人关系)方面,突出人的地位;在人类社会关系(君民关系)方面,强调民的作用。这种民本思潮A. 证明了儒家思想成为主流B. 有利于缓和紧张社会矛盾C. 反映了天命观念影响深远D. 成为了秦国统一的指导思想【答案】B【解析】【详解】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是从西汉汉武帝以来,故A错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各家主张从实际出发,为解决现实问题而争鸣。民本思想也是如此,为缓和社会
7、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强调民众的作用,更有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故B正确;材料中体现出天人关系和君民关系,并不是天命观思想的影响,故C项错误。 秦国统一的指导思想是法家思想,故D错误。6.清朝学者赵翼说:“西汉开国,功臣多出于亡命无赖;至东汉中兴,则诸将皆有儒者气象。”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孔子有教无类思想影响B. 察举制和征辟制的推行C. 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D. 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儒学正统地位确立的影响。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西汉开国之初,出现了“布衣卿相”的局面,这是因为秦朝实行焚书坑儒,且经过秦末农民大起义的战火及楚汉之争的影响,社会秩序遭到
8、严重破坏。经过汉初几十年的休养生息政策,社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家趋于稳定。至汉武帝时,出现了大一统的盛世局面。汉武帝改变汉初统治者奉行的“无为而治”的政策,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从此成为官方正统思想。这成为东汉中兴,诸将多“儒者气象”的根源。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无关;B选项错误,察举和征辟是汉武帝时期确立的以德才为标准的选官制度,但不是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D选项错误,加强中央集权与这种现象的出现无关。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7.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转告贾宝玉私塾老师说:“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
9、明背熟,是最要紧的。”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A. 理学居于统治地位,“四书”更受重视B. 孔子权威地位动摇,诗经遭到轻视C. 科举制度弊端暴露,富家子弟弃儒从商D. 红楼梦取材于现实,反映宋代生活【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可知体现了“四书”的重要地位,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四书”是理学的主要内容,也是科举制考试的内容,故A项符合题意;孔子权威地位动摇的说法有误,排除B项;“弃儒从商”的说法与题意描述不符,排除C项;红楼梦没有明显的朝代信息,并不能确定反映的是宋代生活,排除D项。8.胡道静称“朱熹是历史上一位有相当成就的自然科学家”,李约瑟也认为:“理
10、学的世界观和自然科学的观点极其一致,朱熹是中国历史上最高的综合思想家”。二者的评价主要基于朱熹A. 格物致知的方法论B. 唯心主义的世界观C. 明道德之善的情怀D. 求科学之真的精神【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朱熹认为要把握“理”,就需要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这其中体现了一定的科学探究精神,这与材料“朱熹是历史上一位有相当成就的自然科学家”“理学的世界观和自然科学的观点极其一致”观点一致,故A项正确。胡道静和李约瑟肯定的主要是朱熹的方法论,世界观和明道德之善的情怀不属于方法论,和项错误;
11、朱熹的思想并不是求科学之真的精神,错误。9.明清时期的思想家大多主张反对君主专制,评判儒学,提倡个性。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是A.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B. 传统文化已走向没落C. 新的经济因素出现D. 改朝换代的政治格局【答案】C【解析】【详解】A选项强调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而材料却主张反对君主专制,因此双方并未存在直接的因果联系,故错误;此时的思想家多为批判继承儒学,其本身也是儒家的代表人物,故是传统文化焕发生机而非走向没落,故B选项错误;根源一般从经济的角度寻找,因为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而封建君主专制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发展,故主张反对专制提倡个性,故C选项正确;改朝换代的格局下
12、,儒学却长期居于统治思想,专制制度也不断加强,为此改朝换代不是材料现象出现的根源,故D选项错误。10.花钱源于汉代,是专供某种需要的辟邪品、吉利品、纪念品,民间花钱种类繁多。开炉、镇库、馈赠、祝福、玩赏、戏作、配饰、生肖等都要铸钱。其中,以“福德长寿”、“加官进禄”、“天下太平”等为内容“吉语钱”较为普遍。材料主要反映出A. 币制体系的混乱B. 愚昧迷信的观念C. 传统文化的渗透D. 小农经济的稳定【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吉语钱”是比较普遍的一类花钱,主要以“长命富贵”、“福德长寿”、“加官进禄”、 “天下太平”等吉语为内容,这同时也反应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力,故C选项正
13、确;花钱在早期使用的时候主要是中国民间自娱自乐的一种玩钱,这种钱币不是流通钱,故A选项错误;中国民间花钱的种类繁多,诸如开炉、镇库、馈赠、祝福、玩赏、戏作、配饰、生肖等等都要铸钱,这种“钱”,其实是专供某种需要的辟邪品、吉利品、纪念品,更多体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而不是愚昧迷信的观念,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中国古代花钱相关的内容,无法得出小农经济的是否稳定,故D选项错误。11.1872年,李鸿章支出一些官款作为启动资金,谕令候补知府朱其昂招集商股,购置轮船,设立轮船招商局。可是,入股者不多,资金缺乏,李鸿章只得向招商局注入大量官款,实行官督商办。李鸿章将这种体制概括为“商为承办,官为
14、维持。”这一体制A. 增强了与外轮公司竞争力量B. 明晰了民用工业的产权归属C. 保障私人投资者的经济利益D. 使洋务企业垄断中国航运业【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谕令候补知府朱其昂招集商股”,李鸿章只得向招商局注入大量官款,实行官督商办,可以看出轮船招商局由招募私人股改为官督商办,有了政府的资金支持,这样就可以提高其竞争力,故A正确。B项,官督商办的产权仍然归属于官府,排除;C项,官督商办不是为了保障私人投资者的经济利益,排除;D项,“垄断”不符合史实,排除。12.南京国民政府于1931年提出:“基本工业之创办,重大工程之建筑均须择国防后方之安全地带而设置之。”1935年决定:“凡各
15、兵工厂尚未装成之机器,应暂停止,尽量设法改运于川黔两省,并须秘密陆续运输,不露形迹。”这些决策的实施A. 彻底调整我国极不合理的工业布局B. 改变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基本方向C. 致力于围堵长征中的中国工农红军D. 为全民族抗战提供一定的物质准备【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工厂内迁的战略布局适应了日本侵华加剧,中日民族矛盾上升局势下的备战需要,故D项符合题意。A项, 工厂内迁有利调整我国工业布局,但“彻底调整”说法错误,排除。B项,材料现象与国民经济建设内容无关,排除。C项,1935年工农红军已突破围剿并转向陕北地区,故排除。13.1929年出版的申报报道了山东滕县红枪会变乱的新闻,
16、其中提到红枪会要求给妇女“放任缠足”的权利。1933年据山西省统计,全省15岁以下的女孩缠足的还有32万2千余人。这反映出当时A. 民变顺应社会潮流B. 传统观念的稳固性C. 民主自由深入人心D. 妇女社会地位提高【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1929申报报道红枪会要求给妇女“放任缠足”权利,1933年山西省15岁以下的女孩缠足的还有32万2千余人,说明传统观念在旧中国是根深蒂固的,故B符合题意,A项顺应社会潮流材料没有体现,故错误。C项民主自由深入人心材料也未体现。D项妇女社会地位提高也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意思。综上所述本题选B。14.1944年春天,李之朴在“中学生阅读报纸所注意的问题”的调
17、查中发现中美两国中学生的关注重点差异较大,美国中学生注意的是“游戏、诙谐文字与戏剧”等,中国中学生注意的是“时事问题”这反映出A. 报纸已经成为中美两国中学生交流的重要媒介B. 美国中学更注重素质教育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C. 中国中学更注重政治导向和学生家国情怀培养D. 社会背景的不同对于学生阅读报纸的影响极大【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这种差异的出现,是因为“美国在平时,社会升平,一切政治多上轨道,所以中学生平日对于政治并不大关心,而对于娱乐活动则极感兴趣。至于我国,不特平日社会秩序紊乱,会引起学生的注意,且其时适当与日本战争的时候,中学生自然多注意于国内外的时事。这种事实
18、的对照,显然的表明了社会背景的不同对于学生阅读报纸的影响极大”。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中美学生不同的阅读关注重点,并未体现中美两国中学生通过报纸媒介进行交流;B、C选项只是片面的表述了中、美一国中学生的阅读关注重点,不能全面的反映材料信息,错误。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15.1956年中共八大有关政治报告的决议中规定: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应当以国家市场为主,同时附有一定范围内的国家领导下的自由市场,作为国家市场的补充。这一规定A. 明确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改革目标B. 鼓励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C. 以法律形式推进社会主义改造进程D. 丰富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答案】D【解析】【详解】应当
19、以国家市场为主,同时附有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下的自由市场,说明以计划经济体制为主,适当发展自由市场,丰富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故D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到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与题意无关,故A排除;材料中没有提到个体经济,与题意不符,故B排除;中共八大上提出的是政府决议,并不是以法律形式推进社会主义改造,与题意不符,故C排除。16.1958年1月9日,我国颁布了新中国第一部户籍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确立了一套较完善的户口管理制度。这个条例以法律形式严格限制农民进入城市,限制城市间人口流动。出现这种状况的背景是A. 三大改造的完成B. 国民经济的恢复C.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D. 社会主
20、义工业化的完成【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 20 世纪 50 年代,国家为了进行三大改造和工业化,严格限制农村人口涌向城市,A选项符合题意。国民经济的恢复完成是在1952年底,B选项排除。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1958年11月以后,C选项排除。1957“一五”计划的完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D选项排除。17.邓小平在1979年指出:“社会主义以计划经济为主,但也结合市场经济,这就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和市场非(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
21、的本质区别”。这表明A. 党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有了质的突破B. 计划经济必须以市场经济为依托C.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基础是市场经济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已经确立【答案】A【解析】【详解】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本质区别,这一认识打破了传统认识。故答案为A项。B项,该项所论述的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错误,且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是公有制,排除;D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于21世纪初初步确立,排除。18.1979年深圳市常住人口约31.41万人,1988年约120.14万人,2012年约1054.74万人。深圳常住人口的增长A. 适应了外向型
22、经济需要B. 源于人口出生率的提高C. 推动了经济结构的升级D. 加速了社会老龄化进程【答案】A【解析】【详解】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设立,在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推动下,特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排头兵,深圳迅速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为一座现代化城市。从材料中人口数据的变化来看,说明深圳常住人口的增长适应了外向型经济的需要。故答案为A项。人口出生率的提高没有史实依据,B排除;人口增长与经济结构变化、社会老龄化进程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D项。19.15-16世纪,西欧专制国家可以调动社会上一切力量经济活力、技术进步、新教徒进取精神等等,把它们汇合成一个整体引向海外。这说明西欧专制制度A. 在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