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2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0年最新山东兽野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卷.doc

  • 上传人(卖家):卧龙小子
  • 文档编号:409773
  • 上传时间:2020-03-29
  • 格式:DOC
  • 页数:12
  • 大小:62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0年最新山东兽野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卷.doc》由用户(卧龙小子)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0 最新 山东 兽野高三 历史 12 月月 考试卷
    资源描述:

    1、山东兽野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卷山东省兽野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5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传世文献和标准器铭文中记载的商周公卿有200多位,其中姓氏可考的有65位。姓氏可考的商周公卿中,商代公卿异姓和同姓的百分比分别是78.95%、21.05%,而西周则分别是34.78%、65.22%。公卿的族属是商周政治建构的重要因素,它决定着政权的形态。这说明了()A“天下为家”开始取代“天下为公” B宗族组织与政治系统界限分明C建立起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中央集权制 D家国一体的社会架构逐步形成2周代经常遣使“分行四方,延问疾苦”;汉代将政府救助“贫不能自存者”

    2、列入律法;宋代多行招商赈济、以工代赈之举,同时还鼓励民间互助。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扶贫工作()A源远流长历代延续 B因地制宜注重方法 C分类精准成效显著D政府主导手段增多3元朝建立后,元世祖命百官“议立三省、定内外官”,后决定实行一省制,废除了唐宋以来的三省并立制,只设中书省,使之成为“外取信于行省,内责成于六部”的中枢机构。与唐宋相比,元代中书省的设立()A标志着集权政治的日趋强化 B反映出明君贤相的理想愿景C表达了精简机构的政治诉求 D有利于中央机构的不断完善4清朝初年,汉官不断上书要求皇帝重视为帝王讲解经史的“经筵”制度。康熙时期的“理学名臣”、讲官汤斌曾说:“讲官所职者大,君心正而天下治

    3、。”这体现出清朝初年汉族士大夫()A变革君主专制体制的尝试 B对儒家理想化政治的追求C清除传统夷狄观念的努力 D恢复儒学正统地位的决心5清朝初年,内务府所辖官庄数量有限,如近畿官庄只有132处。光绪中期,由内务府管辖的官庄共886个,占有土地3360965亩,仅畿辅一带就有官庄373处,有地758739亩。以合肥为中心的皖中地区,许多土地落入淮系军阀官僚的手中,每家每年收租谷在2万石至5万石不等。这表明,晚清A租佃关系衰落 B传统小农经济逐渐解体C社会转型艰难 D农业规模经营趋势明显619世纪中期,清政府曾有三次临时性遣使,即1866年斌椿随赫德前往欧洲的观光性访问,18681870年蒲安臣使

    4、团的“世界性出使”,18701871年崇厚因“天津教案”而进行的法国之行。这些举措()A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展 B是主动融入世界的尝试C增强了对外交往的信心 D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7魏源曾经建议清政府建立造船厂和火器厂,聘请外国人当指导,仿造西洋船舰火器,以及火轮机、火轮车、自来火等各种民用器具。他还建议在科举考试中增加水师科,对于能制造西洋船舰、水雷、奇器的人,授予科甲出身。当时有人批评他的建议过于“失体”。据此可知,这些建议()A具有离经叛道的色彩 B带来了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C主张制度层面的变 D肯定了西方先进的文明体系81927年2月,瞿秋白在中国革命中之争论问题说:工人阶级要以自己做主干

    5、,集合农民兵士及一般反帝国主义的革命分子于国民党,使国民党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心,而自己努力做这一革命中心的元核领导者。这一阐述A开始认识到工农联盟的重要性B准备改组并掌握国民党领导权C继续追随国民党继续国民革命D触及无产阶级革命领导权问题9抗战后期,除全国多数知识青年纷纷投奔延安外,连华侨领袖陈嘉庚和美军驻延安观察组的许多人都公开表示“中国的希望在延安”。1945年,国内广泛流传着“重庆有官皆墨吏,延安无土不黄金”的诗句。这突出反映了()A革命工作的重心开始转移 B中共领导核心地位最终确立C国共力量对比的根本扭转 D中国社会变革方向基本明朗10.下表为1948年、1957年全国设市城市分布简表。

    6、表格信息表明当时中国时间东部地区城市数量及占比中部地区城市数量及占比西部地区城市数量及占比1948年26个448%22个379%10个173%1957年73个415%73个415%30个17%A.工业化建设影响了城市布局 B.经济重心由东向中西部转移C.开创了新型城市化发展模式 D.城市化率超越同期其他国家11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逐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两部宪法的颁布和修订()A反映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B改变了国家的基本法律架构C适应了当时经济建设的需要

    7、 D标志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立12.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在农村实施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改革;近年来,发端于贵州六盘水的“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农村“三变”改革已在多地启动实施。这两次改革A.使农村土地所有权发生变 B.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C.促进私有制经济的较快发展 D.利用市场激活农村资源13公元前3世纪,古罗马开始出现私人法律学校。到公元2世纪末,法律学校在帝国范围内已普遍存在。这些法律学校主要培养公民的法律素养,以使其在行政和法律职业方面谋取职位。这一状况反映出,罗马法()A已形成完备的法律体系 B不过是维护奴隶制度的工具C具有深厚的阶级色彩

    8、 D已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领域14.卢梭认为:正是现代科学启蒙所导致的科学对政治社会的大规模“入侵”造成了公民德性的消失,“随着科学与艺术的光芒在我们的地平线上升起,(公民)德性也就消失了。”这表明卢梭A.对启蒙运动深刻反思 B.已经走向科学理性对立面C.成为宗教神学卫道士 D.对近代民主政治感到失望15.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提上了联合国的议事日程。1977年联合国正式提出“发展权”的概念;1986年又通过“发展权利宣言”,确定发展权是一项不可剥夺的人权,发展机会均等是国家和组成国家的个人的权利。这反映当时 A.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C.世界格局呈现出多

    9、极化趋势 D.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确立第II卷(非选择题)二、主观题(本题共5道小题,第16题10分,第17题12分,第18题10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1分共55分)16. (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村料一: 中国古代是典型的农耕经济。古代人们一直非常看重环境的保护,从商周时期到清代,古人采取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如:礼记月令中规定“孟春毋覆巢,毋杀”;唐律中规定:“诸失火及非时烧田野者,笞五十”清雍正帝传谕广东督抚,禁止广东工匠制作象牙制品。同时,许多朝代都设立了初具规模的环保机构,如秦汉以后,山林、川泽都归少府管理。据旧唐书记载,当时的政府还把京兆、河南两都四郊三百里划

    10、为禁伐区或禁猎区,通过设置“类似自然保护区”的方式来保护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这对保护祖国的秀丽山川起了很大的作用。摘编自中国环境史:从史前到现代材料二: 在谈论古代中国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每每会联想到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理念。有道家式的“天人合一”(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也有儒家式的“天人感应”。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是以“天人感应”为前提的,并产生出灾异谴告说,以为人间政治上可感天,自然灾害和统治者的错误有因果联系。这些观念是我国古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渊源。论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关系材料三: 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卡逊写成寂静的春天一书,将环境污

    11、染、生态破坏的大量触目惊心的事实揭示于美国公众面前,引起美国朝野的震动,并推动全世界公众对环境污染问题的深切关注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就世界环境与发展问题共商对策,探求协调今后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的方法,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里约峰会正式否定了工业革命以来的那种“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相协调的主张成为人们的共识。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召开后,各国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的环境政策和立法指导思想。在立法上引进了旨在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和以预防为主方针的各项法律制度。梅雪芹工业革命以来西方主要国家环境污染与治理的历史考察(1)

    1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我国古代环境保护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历来重视环境保护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环境保护进程加快的有利因素。(4分)17.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乡村是中国人的物质和精神家园。从古到今,乡村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材料一宋代农村经济较以前相比虽有所提高,但在广南西路、荆湖南路等广大地区,既不知积肥施肥也没有水利灌溉工程耕种灭裂(草率、粗略),种而不莳(移栽),俗名漫撒”。荆湖南路的西岸地区每欲布种时,则先伐其林木,纵火焚之,俟其成灰,即布种其间,盖史谓刀耕火种也”。在许多地区百家为村,

    13、有食者不过数家,贫破之人十常八九”。另外,宋政府财政吃紧,急于敛财,往往拿商人开刀,特别是活动在农村的中小商人,更成为其苛敛的对象。摘编自仝晰纲中国古代乡里制度研究材料二1933年5月,国民政府成立了“农村复兴委员会”,开始进行农业建设运动。在农村复兴委员会大力倡导下,国民政府裁废苛捐杂税5200多种,但由于财政吃紧,执行不力。面对灾荒,政府用“灾民之壮者”修路、垦殖、生产,并十分重视灾后并发症的防治,以期弥补传统救灾方式的短效和低效。1934年行政院设计农村合作社章程,推动农民之间的合作。这场运动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初步探索,但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收效甚微。摘编自王军南京国民政府农业建设研

    14、究(19331937)材料三80年代中国农村的改革,是在农民的探索与地方开明领导人的支持与相互推动中开始的,粮食等农产品的爆炸式增长,坚定了决策者的信心,最终形成全国性政策。1984年,邓小平考察江苏,当地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使他受到鼓舞,从中看到了乡村振兴与农村实现小康目标的希望。他在会见外宾时曾说:“农村改革见效鼓舞了我们,说明我们的路子走对了。”据萧冬连从计划到市场:突破如何成为可能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3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政府农业建设运动的主要措施并分析其“收效甚微”的原因。(7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

    15、国农村改革成功的意义。(2分)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的人文主义者认为自己找到了人生的真谛。在中国人看来,人生在世并非为了死后的来生,对于基督教所谓此生为来世的观点,他们大惑不解。中国人明确认为:人生的真谛在于享受淳朴的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的欢乐和社会诸关系的和睦。 摘编自林语堂中国人材料二文艺复兴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它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大多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文学关注的中心都是人文艺复兴时期的新人,他或她是自身命运的塑造者,而不是超自然力量的玩物。人们不需要专心于超自然的力量,相反,生活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自身所固有的潜能。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6、材料三西方从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是教会神学,只要人的思想世俗化了,理性觉醒了,那么神学的东西不管多么貌似强大,都是不堪一击的非常脆弱的。在中世纪的西方封建国家中,与君权平列的有教权,君权管辖世俗界,教权管辖精神界。儒家的圣贤主张经世致用,相信可以把现实世界治理成为一个具有良好秩序的、合理的世界,正因这样,儒家经学对我们社会的影响之深是罕见的。封建时代中国的皇帝,既是君,又是圣,君神合一,一切权力都掌握在手里。中国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得多。 摘编自关于度中西启蒙运动的比较(1)对比材料一、二,概括中西方人文主义相同主张。依据这两段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西方人文主义对各自

    17、近代社会转型产生的不同影响。(6分)(2)依据材料三,简要解释“中国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的多”的原因。(4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下表为20世纪5070年代新中国经济与外交发展状况简表。时间经济状况外交状况20世纪50年代土地改革在新解放区推行。国家财经根本好转,国民经济恢复。“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完成。八大二次会议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新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中苏关系恶化。这一时期,越南、法国、印度等与中国建交,建交国家有23个。20世纪60年代开始提出“八字方针”。经济经历困难后逐渐恢复。“

    18、文化大革命”动乱波及经济领域。中苏关系恶化。美国发动侵越战争。这一时期古巴、法国等与中国建交,建交国家有16个。20世纪70年代周恩来、邓小平先后主持中央工作时期,经济好转。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体制改革进步。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日邦交正常化。中美建交。这一时期西方与中国建交国家达62个。摘编自王桧林中国现代史(下册)等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经济与外交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经济与外交关联,观点明确,史论结合)(12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表内容为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论述: 时间内容1920年由于多次的交谈,一些当时的马列

    19、主义者,更加明白了苏俄和苏共的情况,得到了一致的结论:“走俄国人的路”。1928年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 ,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1928年半殖民地中国的革命,只有农民斗争得不到工人的领导而失败,没有农民斗争的发展超过工人的势力而不利于革命本身的。1956年适当调整和平衡工业与农业两大产业、重工业与轻工业两大部类的比例关系;既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又要坚持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1982年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搬照抄别国经验,从来不能得到

    20、成功。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据张宪文等主编中华民国史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等整理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围绕马克思主义与近现代中国拟定一个论题,并就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1分)答案1、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天下为家”开始取代“天下为公”是在夏朝,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宗族组织与政治系统密切相关,而非界限分明,故B项错误;商周时期没有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商周时期公卿的族属结构由异姓公卿占多数到同姓公卿占多数,反映出家国一体的社会架构逐步形成,故D项正确。2、答

    21、案D解析周、汉、宋并不是相延续的朝代,所以无法体现中国古代的扶贫工作源远流长历代延续,排除A项;材料中中国古代扶贫工作并没有不同地区的不同内容,无法说明因地制宜注重方法,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中国古代扶贫工作进行精准分类,也没有反映扶贫工作的成效,排除C项;周、汉、宋的扶贫工作主要以政府为主导,扶贫手段增多,故D项正确。3、答案A解析由材料“实行一省制,废除了唐宋以来的三省并立制,只设中书省,使之成为外取信于行省,内责成于六部的中枢机构”可知,中书省成为上承天子、下总百司的最高行政机关,最高统治者通过控制中书省以加强君主专制,故选A项。材料强调君主专制的加强而非君臣关系,排除B项;中书省的设立

    22、意在加强皇权而非精简机构,排除C项;由材料可知,中书省的设立加强了君主专制,不利于中央机构的发展完善,排除D项。4、答案B解析材料“讲官所职者大,君心正而天下治”反映了通过“经筵”制度正君心而治天下的儒家理想,故B项正确。“君心正而天下治”并不是变革君主专制体制,故A项错误;材料与夷狄观念无关,故C项错误;当时儒学正统地位没有遭到破坏,“恢复”的说法错误,故D项错误。5、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许多土地落入淮系军阀官僚的手中,每家每年收租谷在2万石至5万石不等”可知,当时社会土地兼并问题严重,无法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相应的劳动力、市场和资金,社会转型异常艰难,故选C项。材料与租佃关系无关,排除A项;

    23、小农经济解体的表现是耕织分离,材料未反映,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一种封建剥削关系,与农业规模化经营无关,排除D项。6、答案C解析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创办工业、建立海军、开办近代教育等,没有临时性遣使的内容,而且1866年之前洋务运动已经开始,故A项错误;清政府临时性遣使并不是主动融入世界,而是被动行为,故B项错误;三次临时性遣使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清政府对外交往的信心,故C项、7、答案A解析魏源建议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聘用外国人当指导,在科举考试中增加水师科,当时有人批评他的建议过于“失体”,说明魏源的建议不符合当时的“天朝上国”观念,具有离经叛道的色彩,故A项正确。魏源的建议并没有引起广泛关注,没

    24、有带来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排除B项;魏源建议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不主张制度变革,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8、D9、答案D解析材料“抗战后期”“全国多数知识青年纷纷投奔延安”“华侨领袖陈嘉庚和美军驻延安观察组”“重庆有官皆墨吏,延安无土不黄金”反映出,中共的积极抗日并在抗日根据地内建立起一个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雏形,向全国人民展示了社会改革的方向,故D项正确。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革命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故A项错误;抗战后期,中共并未确立领导核心地位,排除B项;国共力量对比的根本扭转是在解放战争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10、A11、答案C解析从1954年到1982年我国社会主

    25、要矛盾都是落后的生产力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并没有发生变化,排除A项;1954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都是宪法文件,都没有改变基本的法律架构,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无论是1954年宪法,还是修订后的1982年宪法,都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故选C项;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建设的目标,这两部宪法都没有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立,排除D项。12、D13、答案D解析材料“法律学校在帝国范围内已普遍存在”说明,当时罗马法已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领域,人们需要学习罗马法,许多职业需要罗马法,故选D项。罗马法形成完备体系的标志是公元6世纪民法大全的颁布,A项错误;B、C两项材

    26、料均未反映,故排除。14、A15、C二、非选择题16、(1)特点:重视环境保护历史悠久,代代相继;以立法形式、政令形式加强环境的保护;设置专门机构、官职进行管理;设禁伐区或禁猎区保护生态环境。原因:农耕经济对自然生态条件的高度依赖;“天人合一”思想影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儒家“天人感应”思想影响统治者重视环境保护。(6分)(2)有利因素:民众环保意识日益增强;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共识;各国加强以“可持续发展、预防为主”为指导思想的环境立法;冷战结束后,多极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环境和生态问题引起世界高度关注;经济全球化加速,国际间的协作加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传统经济发展模

    27、式被否定。(4分)(删除部分对中国的启示(3)启示:运用法律、行政等综合手段;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分)17.(1)整体有所发展,但部分地区生产力水平低,区域发展不平衡;(答出“部分地区生产力水平低”或“区域发展不平衡”均可得分,其他答案不给分)大部分农民处于贫困状态,生活水平低下;农村商业发展受阻。(3分)(2)措施:成立专门领导机构;裁废苛捐杂税,减轻农民负担;构建现代农业救灾体系(答出“改变传统救灾方式”或者“利用灾民进行灾后重建”也可以得分,其他答案不给分);组织农业合作社(或推行农民合作运动)。(

    28、3)原因: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低,政府财政困难;国民政府腐败;社会动荡不安;帝国主义侵略(或日本侵华,民族危机加深)等。(4)(3)有利于农业经济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推动了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创造了条件。(2分)18.(1)主张:都关注人及人自身的现实生活。(2分)影响:中国人文主义使人们思想趋向保守,制约向近代社会转型;西方人文主义解放了人们思想(冲击了封建宗教压迫),推动欧洲近代社会的转型。(4分)(2)原因:神学的束缚易打破,儒学影响根深蒂固;西方君权与教权平列,中国君神合一,君权强大。(4分)(删除部分材料四可以说,我们的文明的显著长处在于科学的

    29、方法;中国文明的长处到在于对人生归宿的合理解释。人们一定希望看到两者逐渐结合在一起。摘编自【美】罗素中国问题(1922年正式出版(3)材料四的作者对“中西文明”有怎样的见解?(3)见解:中西文明各有优长,希望实现文明互补与融合。)19、答案(示例)论题:经济实力决定外交,外交为经济建设服务。(2分)阐述: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实力的增强是中国外交取得成就的基础,而新中国的外交活动,为国内建设赢得了和平的国际环境。1950年至1952年土地改革的进行,使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同时国民经济的逐步恢复,新中国经济状况好转,这些均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经济基础。而

    30、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又为开展大规模的国内经济建设创造了和平的国际环境。(8分)总之,经济实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外交,而外交要为经济建设服务。(2分)解析根据表格中的经济与外交信息,可以分析得出经济和外交发展的关联性,即经济发展较好时期往往也是外交方面取得成就的时期,经济遭遇挫折时期往往也是外交面临困难的时期,据此思考这种规律反映出的问题。可以看出一方面经济发展促进外交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经济发展较好的时期执行的政策是根据中国国情、从当时的实际出发而制定的,同样外交方面也表现出这样的特点,因此得出结论。论证过程要理清二者关系,分析背后原因,联系史实,有理有据,逻辑清晰。20、答案:参考示例一 只有马

    31、克思主义才能解决中国革命与建设问题。 (2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过程中曾出现了许多理论,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托古改制”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三民主义都没能完成近代中国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任务,而只有以马克思主义 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无产阶级,联合广大农民阶级,进行艰苦卓绝的二十多年 斗争才建立了新中国,完成了民主革命的反帝反封任务。 在近代中国的工业化建设问题上,地主阶级洋务派的“中体西用”虽然开启了工业化也 创办了一些工业企业,但没能完成中国经济工业化的转型;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大搞官僚资本 控制国民经济,不仅未能实现中国经济工业化,反而排挤民族资本使之逐渐陷入绝境。中国 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

    32、走社会主义道路,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 在1970年代末基本建成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 (8分)历史事实有力的证明了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使中国走向民主独立、实现现代化建设。 (1分)注:该论题亦可拆分为“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解决中国革命问题”和“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 解决中国建设问题”。 参考示例二 只有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才能解决中国革命与建设问题。 (2分)照搬照抄经典作家的具体论断和别国共产党的革命经验并不能解决中国革命问题。在中共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了大规模的工人运动,企图凭借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工人阶级单枪匹马 完成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却惨遭军阀屠杀失败。大革命失败

    33、后,中国共产党一度迷信苏联“中心城市暴动论”的革命道路,一再围绕大城市企图展开暴动却屡遭失败,这些都说明中 国革命无法根据现有的别国经验解决。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将马 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我国国情相结合,创造性的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农村包围城市之 路,引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 在社会主义的改造和建设上,中国共产党人也一贯善于通过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 情相结合。在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创造性的以和平赎买的方式成功改造了 资本主义工商业,总体平稳快速的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改造。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阶 段,毛主席针对苏联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发表论十大关系,被历史发展证实是符合客观 实际的。特别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 结合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国情,实事求是,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引导中国改革开放四十余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历史与现实告诉我们,只有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国情相结合才能解决中国 革命与现代化建设的问题。 (8分)注:该论题亦可以拆分为“只有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才能解决中国革命问题”和 “只有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才能解决中国建设问题”。(1 分)12 / 12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0年最新山东兽野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卷.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09773.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