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讲: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十一讲: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十一 科学技术 社会 建制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第十一讲n一、科学共同体及其社会规范一、科学共同体及其社会规范n二、二、科技运行的社会保障科技运行的社会保障 社会中的科学共同体,构成科学精神气质的社会规范,科学交流与同行评议,科学界的社会分层,科学奖励的特征。科研经费的投入,科技人才的培养,信息资源与科技传播,科技活动的社会政治环境。第一个问题:科学共同体及其社会规范二、构成科学精神气质的社会规二、构成科学精神气质的社会规范四、科学界的社会分层四、科学界的社会分层 五、科学界的奖励五、科学界的奖励 一、社会中的科学共同体一、社会中的科学共同体三、科学交流与同行评议三、科学交流与同行评议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
2、与社会的互动不断加强,科学技术本身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社会建制,由此形成了一门新的从社会角度研究科学技术的领域,即科学技术的社会研究或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S T S)。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素质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不仅学习一般的科技知识,并且开始关注科技发展对经济和社会的巨大影响。因此,科学技术在今天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庞大的社会建制。一、社会中的科学共同体 贝尔纳的观点 贝尔纳把现代科学的主要特征概括为六个方面:一种建制;一种方法;一种积累的知识传统;一种维持或发展生产的主要因素;构成我们的各种信仰和对宇宙和人类的各种态度的力量之一;与社会有种种相互关系。社会建制(social insti
3、tution)是指为了满足某些基本的社会需要而形成的相关社会活动的组织系统。主要包括: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作为不断演进的历史过程,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征及标志为:案例:国际合作计划:人类基因组研究 2006年6月26日是人类科技史上一个令人难以忘的日子,参加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的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和中国科学家同时向世界宣布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已基本完成。请看案例:英国皇家学会 英国皇家学会是英国并且是英国皇家学会是英国并且是世界上存在时间最长的学术世界上存在时间最长的学术团体。皇家学会始终致力于团体。皇家学会始终致力于科学发现与探索的最前沿,
4、科学发现与探索的最前沿,其核心是它的会员,包括了其核心是它的会员,包括了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头脑。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头脑。简介:简介:发掘科学精英;支持重要的科学研究及其应用;促进国发掘科学精英;支持重要的科学研究及其应用;促进国际交流;推进强化科学、工程及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际交流;推进强化科学、工程及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促进教育及普及公众的科学知识;在科学、工程及技术领域促进教育及普及公众的科学知识;在科学、工程及技术领域提供独立且权威的建议;鼓励科学史的研究;出版书刊杂志提供独立且权威的建议;鼓励科学史的研究;出版书刊杂志传播科学研究成果。传播科学研究成果。宗旨:宗旨:案案例例 1
5、 1 英国皇家学会是从弗朗西斯英国皇家学会是从弗朗西斯培根的实验哲学的追随者们培根的实验哲学的追随者们的一个非正式社团发展而成的。这些追随者大约从的一个非正式社团发展而成的。这些追随者大约从1645年开年开始每周在伦敦聚会讨论自然问题。始每周在伦敦聚会讨论自然问题。这个社团一开始就表现出广阔的兴趣和评论范围,但是神这个社团一开始就表现出广阔的兴趣和评论范围,但是神学和政治不在他们的讨论范围之内。学和政治不在他们的讨论范围之内。皇家学会一开始就形成一个惯例,即在学会的会议上把皇家学会一开始就形成一个惯例,即在学会的会议上把具体的探索任务或研究项目分配给会员个人或小组,并要求具体的探索任务或研究项
6、目分配给会员个人或小组,并要求他们及时向学会汇报研究成果。他们及时向学会汇报研究成果。宗旨:宗旨:案案例例 1 1 皇家学会早期会员对一切新奇的自然现象普遍感到好奇,皇家学会早期会员对一切新奇的自然现象普遍感到好奇,这正是造成他们软弱的根源。他们把研究的网撒得太宽,因这正是造成他们软弱的根源。他们把研究的网撒得太宽,因此丧失了统一的长期集中统一一组有限的问题所会会带来的此丧失了统一的长期集中统一一组有限的问题所会会带来的好处。所以说这个学会对科学发展的真正意义,与其说在于好处。所以说这个学会对科学发展的真正意义,与其说在于它对科学知识的积累做出了共同贡献,还不如说在于它对它它对科学知识的积累做
7、出了共同贡献,还不如说在于它对它所聚集的那些杰出人物产生了激奋性的影响。所聚集的那些杰出人物产生了激奋性的影响。思考:思考:案案例例 1 1 从案例可以看出,科学是一种重要的活从案例可以看出,科学是一种重要的活动,这种活动的主体是什么?动,这种活动的主体是什么?科学活动的主体由科学家组成的科学共同体(Scientific Community)。科学共同体 科学共同体一词借用了社会学中“社区”的概念。最早这样运用的是英国科学家和科学哲学家波兰尼。1942年,他在一篇题为科学的自治的文章中,在探讨科学自主性的过程中使用这个概念。他把全社会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作为一个具有共同信念、共同价值、共同规范
8、的社会群体,以区别于一般的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后来,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库恩、著名的科学社会学家普赖斯以及默顿等人,又从不同角度发展了这一概念,赋予它许多新的具体内容。科学共同体成为科学社会学的基本概念而被普遍使用,是在美国科学史家、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1962年发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之后。库恩把科学发展的认识过程和社会过程通过科学共同体与范式这两个概念有机结合起来,成功解释了科学发展的规律问题,科学史、科学哲学及科学社会学因而发生了重大转向。范式指科学共同体的全体成员所共有的东西,如共同的信念、共同的价值标准、共同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公认的科学成就和范例等。科学共同体科学共同体正是由这些具有共
9、同范式的科学家组成的群体。科学共同体的形成有其历史性。科学共同体的形成有其历史性。科学早期,人们出于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好奇而从事的一种自发的业余爱好和兴趣活动。近代科学革命以后,科学从哲学的母体中分离出来,以经验为基础,以实验为手段走上了自身独立发展的逻辑轨道。17世纪初,弗兰西斯培根构想出“所罗门之宫”。也许是最早详细描绘科学的社会建制的先知。17世纪中叶,英国皇家学会。19世纪,科学研究呈现出职业化和机构化的特征。1826年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创建了吉森化学实验室;1874年著名的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出现。20世纪以后,科学共同体已发展成为国际性的,它超越了国家和地域的界限。如高能物理学研
10、究领域。20名诺贝尔奖获得者诞生的“摇篮”卡文迪许实验室麦克斯韦,创建卡文迪许实验室,1871年至1874年现实中的科学共同体的形式多种多样。现实中的科学共同体的形式多种多样。无形学院”案例一:科学家的摇篮:巴黎科学院 案例二:20名诺贝尔奖获得者诞生的“摇篮”在科学技术建制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科学技术的体制目标、科学家的行为规范二、构成科学精神气质的社会规二、构成科学精神气质的社会规范 科学的体制目标:科学家从事科学活动的动机,是获得关于自然的知识及其在进一步认识自然时的作用。非功利的。拓展确证无误的知识,是科学共同体进行科学活动的基本社会目标。实现这个目标,科学共同体必须服从特定的行为规
11、范。1942年,默顿发表了一篇后被定名为“科学界的规范结构”的论文,提出四类制度必须的规范普遍主义、公有主义、无私利性、有条理的怀疑主义构成了现代科学的精神气质。“科学的精神气质是指约束科学家的有情感色调的价值和规范的综合体。这些规范以规定、赞许、许可和禁止的方式表达。”“他们借助于制度性价值而合法化。这些通知告诫和范例传达、通过赞许而加强的必不可少的规范,在不同程度上被科学家内在化,因而形成了他的科学良知,或者用现在人们喜欢的术语说,形成了他的超我。”什么是科学的精神气质什么是科学的精神气质(The Ethos of Science)?重点剖析重点剖析1:普遍主义(:普遍主义(univers
12、alism)它强调科学的标准到处都一样。科学没有阶级性。对科学活动结果的接受或排斥,不依赖科学家的个人属性或社会属性,与科学家的种族、国籍、宗教、阶级及个人品质毫不相干。科学活动必须服从普适性标准,即与现实及已证实的知识相一致,而排斥其他一切非科学标准的强加。普遍主义也意味着科学大门为一切人敞开着,人们可以自由进入科学的殿堂。但是,社会力量和其他规范常破坏,压迫科学普遍主义,希特勒时代的科学便因此受到摧残。民主、自由、国际精神有利于科学普遍主义的实现。一种科学知识成立与否不依其发现者的个人特征为转移,与他们的民族、国籍、宗教、阶级和个人品质毫不相干。科学是世界主义(Cosmopolitanis
13、m)的,它无国界也无阶级性。德国人发现氨,不会因纽伦堡的审判而变得无效,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不应因鸦片战争而为中国人抛弃。因此不存在什么“犹太人的科学”、“雅利安的科学”、“无产阶级的科学”和“资产阶级的科学”,“东方的科学”和“西方的科学”。很显然,科学行为的普遍性规范和世界主义精神是不会因冷战时期大科学的到来和冷战结束后科学技术更多地应用于提高经济竞争力而变得无效的。相反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计算机网络的连通,跨国公司的不断发展,科学将变成名符其实的无国界的东西。当今世界,连银行、企业和公司都打破国界了,何况科学呢?它要求研究者不独占或垄断科学成果。科学家的研究是建立在前人知识积累的基础上
14、,科学发现都是社会交流与协作的产物,应归属于全体社会成员。科学家的知识“产权”仅限于其某种发现对知识的贡献而通过评价、承认获得的优先权,否则就会延缓科学的发展。技术用专利权保护优先权,但应反对资本主义技术垄断。重点剖析重点剖析2:公有主义(:公有主义(communism)美国专利局也搞不清楚,要将专利发给爱因斯坦、密立根、康普顿等纯粹科学家,但他们都基于共享科学财富的道德戒律而宣布放弃了。当法国将巴斯德消毒法的专利权交给巴斯德,这是恰当的技术专利。但坚持知识共享的巴斯德还是放弃了它。并非一切知识都是公有的,完全意义上的知识公有原则只适用于主要的基础研究领域和部分的应用研究领域。即使在二战开始以
15、来的大科学时代无论冷战时期或冷战后时期,这个原则都是适用的。想想那些基本的科学研究罢:50年代DNA大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和遗传密码的破译,60年代宇宙大爆炸学说的证实和3K微波辐射的发现,70年代和80年代各种新基本粒子的发现和杨振宁米尔斯规范场的实验检验。其成果都是立刻发表,成为自然科学的公共财产,任何人学习它,使用它,引用它都无须给作者付出分文。世界性合作组织人类基因谱计划的组织,参加国的科学家共同协议,所有数据都在24小时内公布,这又是知识公有的科学精神的胜利 它要求从事科学活动而创造知识的人不应以科学牟取私利。科学的根本目的在于追求知识和真理,“为科学而科学”。求知的热情、好奇心、对
16、人类利益的无私关怀等品质为科学家所具有,而欺骗、诡辩、滥竽充数、滥用专家权威等不诚实的谋私利行为于此不容。这不是单纯利己或利他的道德问题,而是科学体制的要求。根本的一点在于,科学家应将其认识牢固置于可检验性基础之上,避免片面性,并经受同行的严格审查。重点剖析重点剖析3:无私利性(:无私利性(Disinterstedness)黄禹锡生于黄禹锡生于1953年,年,5岁丧父,母亲为岁丧父,母亲为养活养活6个孩子,放牛养家。黄禹锡孩提时代个孩子,放牛养家。黄禹锡孩提时代帮母亲照顾生病的牛,从而立下做兽医的志帮母亲照顾生病的牛,从而立下做兽医的志向。他埋头苦读,终于考上首尔国立大学兽向。他埋头苦读,终于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