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3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0年最新内蒙古巴林右旗大板三中高一历史下册第二次月考试卷(答案解析版).doc

  • 上传人(卖家):卧龙小子
  • 文档编号:409396
  • 上传时间:2020-03-29
  • 格式:DOC
  • 页数:23
  • 大小:99.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0年最新内蒙古巴林右旗大板三中高一历史下册第二次月考试卷(答案解析版).doc》由用户(卧龙小子)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0 最新 内蒙古 巴林右旗 大板三 中高 历史 下册 第二次 月考 试卷 答案 解析
    资源描述:

    1、内蒙古巴林右旗大板三中高一历史下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1 / 23 内蒙古巴林右旗大板三中-2019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 卷(含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准确选项,每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准确选项,每题 2 2 分共分共 6060 分)分) 1.汉代农民“外出为庸(佣)”的现象颇为普遍,如“第五访少孤贫,常佣耕以养兄嫂”; “申屠蟠家贫,傭为漆工”;“栾布穷困,卖庸于齐,为酒家保”等。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 原因是 A. 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B. 土地集中日益严重 C. 租佃关系普及深化 D. 自然经济稳步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汉代农民“外

    2、出为庸 (佣) ”的现象颇为普遍,其成“佣”的共同原因为“贫”、 “穷”,所做的事情为“耕”、“工”等,结合所学可知,由于土地兼并严重,导致农民贫 困,B 项正确;汉代穷人“耕”“工”和“抑商政策松动”无关,而且当时重农抑商政策没 有放松,A 项错误;“租佃关系普及深化”与汉代史实不符,C 项错误;贫穷无地可耕不能 体现自然经济稳步发展,D 项错误。 2.明清两代是晋商的鼎盛时期,晋商成为十大商帮之首,他们经营的盐、铁、棉、布、皮毛、 丝绸、茶叶、金融等商号,遍及全国各地并远涉欧洲、日本、东南亚和阿拉伯国家,称雄商 界长达 500 年之久。这说明这一时期 A. 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B.

    3、 传统经济结构开始转变 C. 商品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D. 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晋商涉及的行业很多,并且贸易的范围很广,可知此时期商品经济具有顽 强的生命力,故答案为 C 选项。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的说法不符合史实,A 选项排 内蒙古巴林右旗大板三中高一历史下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2 / 23 除。传统经济结构开始转变于鸦片战争,B 选项排除。材料没有出现雇佣与被雇佣关系,因 此无法体现资本主义萌芽出现,D 选项排除。 3.到宋代,商业信用大发展,领域遍及消费、流通以及生产,充当信用中介物的“交 引”“券”“契约文书”大量涌现。由此可知 A

    4、. 商品流通速度加快 B. 宋代形成了商业信用 C. 货币作用逐步降低 D. 宋代货币形式多样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商业信用大发展,领域遍及消费、流通以及生产”反映出商业信用的发展, 这客观上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商品流通的速度由此加快,故 A 项正确;材料表明宋代商业 信用发展而不是形成,故 B 项错误;随着时间的发展,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强,故 C 项与史实 不符;“交引”“ 券”“契约文书”是商业信用中介物,并不是货币,故 D 项错误。 4.五口通商后,西方的火柴、煤油等日常生活用品进口量不多,在“华人之心目中,尚以为 其为奢侈品,惟少数富有之家及头脑较新之人,始能购置耳”。

    5、到了 1880 年代,进口量大 大增加,相当多地区的人们已经使用这些洋货。对此,英籍税务司班思德说“人民习尚渐有 变更,概可知矣。”这表明当时 A. 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走向解体 B. 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状况 C. 列强凭借着低关税倾销商品 D. 中国整个社会习俗发生了根本变化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进口量大大增加意味着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程度 的加深,即材料表明当时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状况,选 B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材料强调进口量大大增加而不涉及自然经济解体的信息,选项 A 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 涉及倾销商品方面的信息,选项 C 不

    6、符合题意,排除;中国整个社会习俗发生了变化但不是 内蒙古巴林右旗大板三中高一历史下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3 / 23 根本变化,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B。 5.1882 年底,华商大量抛售洋务企业股票转而投资生丝市场,使洋务企业陷人绝境。导致 朝廷对职业买办操持的洋务企业丧失信心,变其由放权的“官督商办”为集杈的“官员督 办”。这说明 A. 政策决定中国近代企业的发展 B. 民间资本主导洋务企业发展方向 C. 官员督办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D. 洋务企业的局限性制约了其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华商大量抛售洋务企业股票转而投资生丝市场,使洋务企业陷入绝

    7、 境”可知,19 世纪 80 年代洋务企业的发展已经面临困难,根据材料中“变其由放权的官 督商办为集权的官员督办”可知, 洋务企业的办理权限回到了政府手里, 反映了洋务 企业发展艰难,洋务企业封建的局限性无法适应近代经济的发展。故答案为 D 项。A 项,洋 务企业不等同于中国近代企业,且政策不是决定近代企业的根本原因,排除;B 项,主导洋 务企业发展方向的为清政府,排除;C 项,官员督办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排除。 【点睛】知识型选择题的题干与备选项基本上是重复教材的文字表述,但备选项的迷惑性、 干扰性较大,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可能会被干扰所迷惑而选错。解答此类选择题的关键 是扎扎实实地掌握教

    8、材的基础知识。 6.阅读18941920 年工矿企业和交通运输业资本平均年增长率表 ,此阶段 18941914 19141920 18941920 外国在华资本 15.83% 4.50% 13.11% 本国资本其中:官 僚资本民族资本 14.44% 6.31% 11.88% 14.54% 3.81% 10.71% 15.08% 10.54% 13.84% 内蒙古巴林右旗大板三中高一历史下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4 / 23 A. 官僚资本因甲午战争失败而衰退 B. 重工业资本超过轻工业资本 C. 外国资本因特权而占据主导地位 D. 民族资本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答案】D 【解析】 根据表格信

    9、息可知,官僚资本在 1914-1920 年间投资减少,排除 A。材料涉及各类资本在工 矿企业和交通运输业中的投资情况,没有涉及重工业资本和轻工业资本的对比,排除 B。C 项说法错误,外国资本在 1914-1920 年间投资减少,没有体现占据主导地位,排除。从 1894 年到 1920 年民族资本的投资保持较大比例,故体现民族资本保持旺盛的生命力,D 项正确。 7.1904 年, 上海商人朱爵谱打算在海门设厂, 张謇利用自己的状元及“总理通海一带商务” 的身份,两次上书商部,说朱爵谱“因羡生贪,因贪生妒”“利令智昏,无理取闹”,要求 商部命令朱爵谱“另行择地”。结果,朱爵谱被迫放弃计划。上述现象

    10、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内部矛盾重重 B. 张謇借助封建官府势力垄断市场 C. 民族资产阶级有强烈竞争意识 D. 封建势力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主要考察 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从材料“张謇利用自己的状元及“总理通海一带商务”“要 求商部命令朱爵谱“另行择地”中可以看出,当时的清政府阻碍了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 展,故 D 项正确,AB 项错误;C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所以答案选 D。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 起封建势力

    11、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名师点睛】影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积极因素: 内蒙古巴林右旗大板三中高一历史下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5 / 23 西方列强侵华客观上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 冲击了中国落后的生产方 式和思想观念,瓦解着中国自然经济,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面对时代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至民国历 2016 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 中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涨, 使实业救国有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特别是抵制洋货和提倡 国货运动的不断兴起。 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相对有利的国际环境(如第一次

    12、世界大战)和重大国内政治变革运动(如辛亥革命)等都 有一定推动作用。 (2)消极因素: 它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与束缚。 主要因素、根本原因; 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缺乏资本的原始积累和人才、技术、市场、思想观念等条件; 由于其先天的不足和列强的压制与掠夺, 造成民族工业在工业结构和地区分布上呈现畸形 发展,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使民族工业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8.“1908 年,虹口大戏院仅能容纳观众 250 人。十多年后,上海电影院平均座位数量约为 700 个左右。而 20 世纪 30 年代,电影院的平均观众容量扩大

    13、至 990 个座位左右最大容 量的大光明电影院将近 2000 个。”材料表明 A. 电影业竞争较为激烈 B. 电影成为民众娱乐主流 C. 电影大众化有所发展 D. 中国电影事业走向成熟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仅能容纳观众 250 人”“平均座位数量约为 700 个左右”“扩大至 990 个座位左右”“将近 2000 个”中可以看出,上海电影院的规模不断扩大,这说明观影人数 逐步增长,观看电影日益成为一种大众化的娱乐方式,故 C 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上海电影 院规模的扩大,不能反映电影业的竞争情况,故 A 项错误;材料没有对民众消费情况进行对 比,故 B 项错误;材料仅仅反映的是

    14、上海影院的发展情况,不能说明中国电影制作和发行的 内蒙古巴林右旗大板三中高一历史下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6 / 23 情况,故 D 项错误。 【点睛】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仅能容纳观众 250 人”“平均座位数量约为 700 个左 右”“扩大至 990 个座位左右”“将近 2000 个”。 9.1878 年,中国第一任驻外公使郭嵩焘在伦敦公使馆“仿行西礼,大宴英国绅商士女,令 夫人同出接见, 尽欢而散”。消息传到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 后来, 在大城市的上层社会, 女子出席宴会逐渐成为稀松平常的事。这反映出 A. 男女平等成为共识 B. 中国传统社会习俗日益西方化 C. 辛亥革命促使妇女解

    15、放 D. 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礼俗形成冲击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仿行西礼,大宴英国绅商士女,令夫人同出接见,尽欢而散”、“在 大城市的中上层社会, 女子出席宴会逐渐成为稀松平常的事”可以得出: 近代西方文化对中 国传统礼俗形成冲击。故答案为 D 项。A 项,该项说法不正确,男女平等成为社会共识不符 合当时的史实,排除;B 项,“中国传统社会习俗日益走向西化”的说法不正确,材料只涉 及到女子出席宴会一种现象,不能说明整个社会习俗的改变,排除;C 项,辛亥革命发生于 1911 年,比材料中的时间要晚,材料中的现象不可能受到辛亥革命的影响,排除。 10.黄炎培在我亲自经历的辛亥革

    16、命中说:社会风俗人心,从某些部分看来,辛亥以后 和以前大大改变了。所有卑贱、颓废、放荡行为,有些少了,有些完全消灭了总之,辛 亥革命无数头颅换得来的,除推翻封建帝制以外,广大民众的体格、品格相当提高了。文中 黄炎培认为辛亥革命的主要意义是 A.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 中国社会制度发生重大变化 C. 促进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D. 社会生活领域出现重大变化 【答案】D 【解析】 内蒙古巴林右旗大板三中高一历史下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7 / 23 根据材料信息“社会风俗人心, 从某些部分看来, 辛亥以后和以前大大改变了”“除推翻封 建帝制以外,广大民众的体格、品格相当提高了”,可得知作者认

    17、为辛亥革命的主要意义是 使风俗人心变化,民众体格、品格提高,故 D 项正确。B 说法错误,辛亥革命后中国仍是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C 项不是材料反映的主要信息,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影响 点睛: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 (1)政治上: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颁 布了临时约法 ,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的权利和自由。 (2)经济上:提高了资产阶级政治地位,颁布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法令措施,推动了民 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3)思想上:辛亥革命带来了一次思想大解放,促进了思想解放,民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入 人心。 (4)社会生活

    18、:废除了一些陈规陋习,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物质生活和礼仪习俗的变革。 11.民国元年颁行新历书,以授时为主旨,凡旧历书上吉凶神宿一律删除,新历(阳历)下 附星期,旧历(阴历)下附节气。影响这一状况的主要因素是 A. 政治革命的不彻底性 B. 北洋军阀掌控国家政权 C. 社会改良缺乏群众性 D. 适应社会转型时期要求 【答案】D 【解析】 “民国元年颁行新历书,以授时为主旨,凡旧历书上吉凶神宿一律删除”,结合所学,1912 年,中华民国建立,改用公历纪年,“旧历书上吉凶神宿一律删除”,体现了纪年法适应了 中国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时代要求,D 正确;AC 材料无法体现,排除;1912 年,袁世凯就

    19、任临时大总统,北洋军阀统治开始,B 错误。 12.“自西医发明齿科之学,世之患齿病者,皆受其益。至其所镶之齿,有磁制者、有金制 者。金制者价较昂贵,最觉璨然可观,于是此风盛行。即平日并非无齿男女亦有彼此镶嵌二 三粒”。这种现象表明了当时社会 内蒙古巴林右旗大板三中高一历史下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8 / 23 A. 盛行外来文明冲击下的拜金之风 B. 审美观念呈现出多样化 C. 口腔医学受到了国人的追捧 D. 全盘西化的偏激文化心态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材料“金制者价较昂贵即平日并非无齿男女亦有彼此镶嵌二三粒”体现当时 男女对金牙的盲目追逐,实为拜金之风,故 A 项正确;材料

    20、体现人们以金牙为美而非审美观 念的多样化,故 B 项错误;材料体现镶金牙风气的流行而非口腔医学的流行,故 C 项错误; 材料未体现全盘西化的特点,故 D 项错误。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表现 【名师点睛】随着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的社会习俗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高考对于社会 生活变迁的考查常常出现。 例题:1921 年成都警察厅发布通令:“近日妇女每多剪发齐眉,并梳拿破仑、华盛顿等头 式(流行的男式发型) ,实属有伤风俗,应予以禁止,以挽颓风如敢固违,定以妇女坐 法并处罚家长。”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剪发齐眉成为妇女的普遍选择 B男女平等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C新潮女性

    21、的行为冲击传统习俗 D处罚措施体现民国法治精神 解析:材料描述的是个别现象,并不是普遍选择,A 错误。男女平等思想在近代并没有深入 人心,故 B 错误。材料中“实属有伤风俗,应予以禁止,以挽颓风如敢固违,定以妇女 坐法并处罚家长”说明政府在限制该行为,体现当时女性新潮行为冲击了传统习俗,故 C 正确。材料没有说明进行处罚,体现不出法治精神,故 D 错误。 13.建国初期,我国一边实行有计划的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一边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了 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这反映了 A. 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现实需要 B. 经济建设受到斯大林模式的影响 C. 急于完成工业化建设的迫切愿望 内蒙古巴林右旗大板

    22、三中高一历史下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9 / 23 D. 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并举 【答案】D 【解析】 【详解】 材料“一边对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 一边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 义改造”反映了建国初期工业建设与三大改造并存,体现了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并 举,故 D 正确;三大改造将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公有制,并不是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故 A 排除;材料没有反映中国经济建设受到斯大林模式的影响,故 B 排除;材料主旨不是反映 完成工业化建设的迫切愿望,而是说明工业建设与三大改造并存,故 C 排除。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的史实, 紧扣材料信

    23、息“大规模的 工业化建设, 一边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 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 识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入手,即可得出答案。 14.19501952 年江西省国家粮食采购量占产量及上市量比重(单位:万公斤) 年度 粮食产量(原粮) 采购量折合原粮 数量 占产量(%) 占上市量(%) 1950 449057.5 20398.5 4.5 24.6 1951 428382.5 28413.0 6.6 55 1952 575071.5 37015.0 12.2 85 表中数据的变化说明,这一时期 A. “一五”计划得到了有效推进 B. 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 C. 政府对粮食市场的影

    24、响力加强 D. 合作化运动蓬勃开展 【答案】C 【解析】 内蒙古巴林右旗大板三中高一历史下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10 / 23 【详解】根据“19501952 年江西省国家粮食采购量占产量及上市量比重”两项指标都呈 现增长趋势,结合所学可知,这反映了政府对粮食市场的影响力增强,C 项正确;一五计划 开始于 1953 年,A 项错误;建国初期,国民经济逐步恢复发展,国家采购粮食不等同于“城 乡一体化”,B 项错误;合作化运动是在一五计划期间,D 项错误。 15.据学者统计,在 19491956 年期间人民日报曾出现少量的招聘、招工广告,但 1956 年后这类广告基本消失。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

    25、我国 A. 工业化成就突出 B. 生产关系的变革 C. 城市化进程缓慢 D. 生活水平的提高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学者统计,在 1949-1956 年期间人民日报曾出现少量的招聘、招工广告,但 1956 年后这类广告基本消失。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1953-1956 年的三大改造完成,中国实现 了生产关系的巨大变革公有制成为单一的所有制,正确答案为 B。三大改造不属于工业 化的成就,故排除 A。材料不能反映城市化进程和生活水平提高,排除 C、D。 16.毛泽东在八大会后说:“可以搞国营,也可以搞私营。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 主义。当然要看条件,只要有原料、有销路,就可以搞。现在国

    26、营、合营企业不能满足社会 需要,如果有原料,国家投资又有困难,社会有需要,私人可以开厂,这叫新经济政策”。 这一政策 A. 打开了认识社会主义的新思路 B. 动摇了国营经济的主体地位 C. 纠正了大跃进运动造成影响 D.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只要有原料、有销路,就可以搞”并结合所学,中共八大主张发展社会 生产力,实行大规模经济建设,为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方向,故选择 A 选项;材 内蒙古巴林右旗大板三中高一历史下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11 / 23 料中所提到的政策有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巩固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 故排除 B 选

    27、项; 中共八大召开于 1956 年,“大跃进”开始于 1958 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 C 选项;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于 1992 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 D 选项。 17.1965 年中国城乡居民人均粮食、食油、棉花、水果和水产品的占有量分别为 272 公斤、 5.1 公斤、2.9 公斤、4.5 公斤和 4.2 公斤,基本上与 1957 年的水平相当。这说明 A. 农业生产面临严峻的形势 B. 计划体制下农业未得到发展 C. 集体化道路有力推动农业发展 D. “左“倾错误得到了彻底纠正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反映的“1965 年中国城乡居民人均粮食、

    28、食油、棉花、水果和水产品的占 有量”“基本上与 1957 年的水平相当”可以看出,当时农业发展缓慢,形势严峻,故答案 为 A 项。计划体制下农业在某些时期也有发展,排除 B 项;材料不是说明农业发展,排除 C 项;1966 年“文革”爆发,“左”倾错误发展到顶峰,排除 D 项。 18.1984 年,中央决定延长农村土地承包的期限,规定一般在 15 年以上,生产周期长的和 开发性项目, 承包期可以更长一些。 同时还规定, 社员在承包期内因无力耕种或转营他业的, 可将土地交给集体统一安排。这些规定 A. 有助于农业生产的专业化 B. 改变了土地所有制的性质 C. 扩大了农民的生产自主权 D. 加强

    29、了集体对生产的管理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规定一般在 15 年以上,生产周期长的和开发性项目,承包期可以更长 一些”可知这一规定有利于农业生产的专业化,A 选项符合题意。中国的土地性质仍然是土 地公有制,改变的是经营方式,B 选项排除。扩大了农民的生产自主权的说法与材料无关, C 选项排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放松了集体对生产的管理,D 选项排除。 内蒙古巴林右旗大板三中高一历史下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12 / 23 19.1987 年同 1978 年相比,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比重由 77.6%下降到 59.7%,集体经济的比重由 22.4%上升到 3

    30、4.6%,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三资”企业(中外 合资、 中外合作、 外商独资经营企业的合称) 等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则由几乎为零上升到 5.6%。 这表明 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C. 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遭到削弱 D. 城市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1978 年、1987 年全民所有制企业比例下降,集体经济、个体 经济、私营经济、“三资”企业和其他非公有制经济比例上升,结合所学可知,造成表中我 国所有制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经济体制改革,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 格局基本形成,故 B 选项正

    31、确;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是在 1984 年中央通过关于经 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后,故 A 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没有遭 到削弱,一直是占主体地位,故 C 选项说法有误;材料内容涉及的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没 有体现城市经济发展速度问题,故 D 选项错误。 20.1986 年, 可口可乐公司提出在中国独资新建浓缩汁厂, 但当时的中国尚不允许外商独资。 中方代表提出, 先由可口可乐公司兴建一个浓缩汁厂和一个汽水厂, 再由美方把汽水厂送给 中方;然后,这两个厂组成一个联合董事会。这就是第一个中美合作企业。这一事件说明 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 开始突破计划经济束缚

    32、 C. 对外开放推动经济体制改革 D. 初步确立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可口可乐公司提出在中国独资新建浓缩汁厂这就是第一个中美合作 企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 中美之间的交往属于对外开放的范畴, “第一个中美合 内蒙古巴林右旗大板三中高一历史下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13 / 23 作企业”的出现说明了对外开放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 故C项正确; A项是1984 年开始的,排除;“第一个中美合作企业”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但不能体现出“开 始”,故 B 项错误;D 项是 21 世纪初,排除。 21.从 17 世纪 90 年代起,英国政府采

    33、取措施严格阻止印度印花布的输入,从而保护本国的 纺织业。同时不断提高关税水平,打击潜在竞争对手法国。这 A. 反映了英国对殖民地的经济压迫 B. 客观上有利于英国资本原始积累 C. 表明英国棉纺织业技术水平低下 D. 揭示了资本主义国家间矛盾重重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英国政府采取措施严格阻止印度印花布的输入,从而保护本国的纺织 业”“同时不断提高关税水平, 打击潜在竞争对手法国”可知, 英国政府致力于保护本国纺 织业,并且提高关税的方式保护国内市场,这有利于禁止国内货币的外流,客观上有利于英 国资本原始积累,故 B 选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英国政府采取措施保护国内市场,没有反

    34、映 英国对殖民地的经济压迫问题, 故 A 选项错误; 材料体现了英国政府为了维护国内市场而阻 止印度印花布的输入和提高关税等方式, 没有涉及到英国棉纺织业技术水平低下的问题, 故 C 选项错误;材料体现了英国政府保护本国纺织业而采取的措施,无法得出资本主义国家间 矛盾重重的结论,故 D 选项错误。 22.下表是 18501900 年德国各经济领域就业比重统计表。这一统计表明德国 年份 所占比重(%) 就业总人数 (万人) 第一产业(农业) 第二产业(工业) 第三产业(服务业) 1850 55 24 21 1580 1875 49 30 21 1860 内蒙古巴林右旗大板三中高一历史下册第二次月

    35、考试卷(含解析) 14 / 23 1900 38 37 25 2550 A. 农业经济走向严重衰退 B. 社会经济转型日益加速 C. 国民经济结构出现失衡 D. 劳动力就业率得到提高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1850-1900 年德国第一产业,即农业的就业人数比重越来越 减少, 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即工业和服务业的就业人数比重呈现增加的趋势, 说明随着社会 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的转型趋势日益明显,故 B 选项正确;这时期农业的就业人数比重下 降并不能说农业经济走向严重衰退, 故 A 选项错误; 材料中的德国各经济域就业比重的发展 是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而不是国民经济结

    36、构出现失衡,故 C 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 劳动力就业的问题,而是体现了各经济领域的就业人数比重变化,故 D 选项与材料无关。 23.威廉麦克尼尔世界史称:“列宁的反应就是 1921 年颁布了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 允许农民和小商人自由买卖,只有国民经济的主要控制力保持在国家手中,如银行、工厂 对外贸易等。”据此可知,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是 A. 坚持公有制为主导 B. 放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 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D. 一定程度上恢复市场机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1921 年颁布了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允许农民和小商人自由买卖”反映了 新经济政策一定程度上恢复商品经济和市场机, 故

    37、D 正确; 材料未涉及公有制为主导的信息, 故 A 排除;材料并没有体现新经济政策放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 B 排除;材料“允许农民 和小商人自由买卖”说明当时不是实行单一的公有制,故 C 排除。 内蒙古巴林右旗大板三中高一历史下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15 / 23 24.20 世纪 50 年代初70 年代中期,苏联粮食收购价格提高了 12 倍,牛、猪、奶类、蛋类 等产品收购价格提高了 332 倍,同时期的工业品批发价格则下降了 38。这说明当时苏 联 A. 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B. 工业发展势头迅猛 C. 旧的体制未能打破 D. 经济结构趋向合理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

    38、苏联粮食收购价格提高了 12 倍,牛、猪、奶类、蛋类等产品收购价格 提高了 332 倍,同时期的工业品批发价格则下降了 38”可知体现的是苏联轻重工业比 例开始趋向合理,D 选项符合题意。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A 选项 排除。工业品批发价格则下降了 38体现的是对轻重比例的调整,不能得出工业发展势头 迅猛的结论,B 选项排除。苏联时期的改革只是在原有经济体制上的小修小补,C 选项排除。 25.斯大林针对苏联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差距,提出在十年内缩短距离,必须建立工业化所需 的社会组织形式,随后苏联短短几年内消灭了私有制和个体农民。这一做法 A. 消除了城乡之间的差别 B. 增强

    39、了国家动员能力 C. 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 解放了社会生产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苏联为实现国家工业化,短期内消灭私有制和个体农民,结合所学可知,这体现 了国家的动员能力,B 项正确;消灭个体农民不等于消除“城乡差距”,A 项错误;苏联农 业集体化运动消灭了私有制和个体农民生产, 事实上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影响了生产 力的发展,CD 两项错误。 【点睛】 斯大林模式是苏联在生产力水平落后和国际形势严峻的情况下, 努力实现国家工业 化、现代化过程中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内蒙古巴林右旗大板三中高一历史下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16 / 23 26.自 20 世

    40、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在俄罗斯有人认为“勃列日涅夫时代”是苏联历史上的“停 滞时期”,有人认为是“黄金时代”,有人认为是“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时代”,有人认为 是“隐含新危机的时代”。由此可见,关于“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认识 A. 代表了俄罗斯社会共同认知 B. 随着认识角度的拓展日趋全面 C. 有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的倾向 D. 缺少对俄罗斯历史的整体认识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对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认识从不同的角度可得出不同的结论”故可知随着 认识角度的拓展日趋全面,答案为 B 选项。材料体现的是对勃列日涅夫时代未形成共识,A 选项排除。材料的主旨不是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C 选项排

    41、除。材料未涉及俄罗斯历史的整 体认识,D 选项排除。 27.十月革命后,美国政府外交上不承认苏联。20 世纪 30 年代初美国民众掀起承认苏联运 动,大部分美国报纸也赞成美苏关系正常化。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B.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 法西斯侵略的扩大 D. 罗斯福新政的推行 【答案】A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经济危机的相关知识点, 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的解读和分 析能力。根据材料“20 世纪 30 年代初美国民众掀起承认苏联运动,大部分美国报纸也赞成 美苏关系正常化”,这主要是因为 30 年代美国经济危机的爆发,西方国家一片混乱,而此 时的苏联在斯

    42、大林模式下迅速实现工业化, 这种强烈的对比使美国民众和媒体观念发生了变 化,A 项正确;新经济政策此时早已废除,B 项错误;法西斯侵略的扩大同材料变化无关, 排除 C;罗斯福新政的推行不是主要原因,D 项排除。故选 A。 内蒙古巴林右旗大板三中高一历史下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17 / 23 28.自罗斯福新政以来,面对联邦政府在国计民生各项事物中的影响日益加深,比如:组建 规模庞大的联邦官僚机构,进行种类繁多、耗资巨大的联邦资助项目,以至于有些美国政治 学者惊呼:“旧的联邦制已经死亡了。”这表明美国 A. 官僚机构日益臃肿 B. 三权分立的机制遭废除 C. 联邦政府权力扩大 D. 地方政

    43、府丧失了自主权 【答案】C 【解析】 通过材料中的“联邦政府在国计民生各项事物中的影响且益加深”、 “组建规模庞大的联邦 官僚机构,进行种类繁多、耗资巨大的联邦资助项目”,可知联邦政府在国家的政治生活所 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再结合“旧的联邦制已经死亡了”, 表明联邦政府的权力比之前大的 多,C 正确。材料的主旨是联邦政府对国家的影响日益加大,官僚机构虽有所增多,但不是 材料的主旨,A 错误。美国三权分立机制依然存在,B 错误。材料并没有涉及地方政府的权 力,D 错误。 29.1973 年以前,法国的通胀率一直被控制在 10%以内,但在 1974 年首次突破两位数达到 15.2%,此后直至 1

    44、981 年,这一数字基本均在 10%以上。这一局面 A. 推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弱化 B. 证明人民资本主义失败 C. 说明经济危机始终如影随形 D. 影响一体化的外交政策 【答案】A 【解析】 通货膨胀率的增高,主要是二战以后法国普遍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导致经济过热,这一 局面出现,促使国家对于经济干预的减少,故 A 正确;B 中人民资本主义失败说法错误;C 中经济危机属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痼疾;材料属于国内经济,不涉及外交信息,故 D 错误。 点睛: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到 20 世纪 70 年代各国减少 对经济的干预,“混合经济”开始出现;与此同时,资本主义经济

    45、领域出现一些新变化,各 国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普遍发展, 普遍实行“福利国家”制度, 经济结构中第三产业迅 内蒙古巴林右旗大板三中高一历史下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18 / 23 速发展,出现“新经济”。 30.美英于 1945 年 12 签订的财政协定规定,美国向英国提供 37.5 亿美元的长期贷款援 助, 但前提条件是英国批准“布雷顿森林协定”并取消英镑区的外汇管制和帝国特惠制, 而 且贷款必须以购买美国货物的形式使用。由此可知,美国的“援助” A. 体现了关贸总协定的基本精神 B. 是马歇尔计划重要体现 C. 意在巩固美英战时同盟关系 D. 有利于推动美国经济转型 【答案】D 【解

    46、析】 购买美国货物的形式使用利于美国货物畅销, 是能推动美国经济转型的, 选 D 是符合题意的, 正确;美国的“援助”是带有条件的,并未体现出关贸总协定的基本精神,选项 A 不符合题 意,排除; 财政协定和马歇尔计划毫无关系,选项 B 不符合题意,排除;战争已经结束 没必要巩固美英战时同盟关系,选项 C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D。 二、材料阅读题(二、材料阅读题(3131 题题 1212 分;分;3232 题题 1919 分;分;3333 题题 9 9 分)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前期,政治相对安定,耐旱、耐寒的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不断推广, 人口迅速增长。全国

    47、人口,康熙十八年达 1.6 亿,至乾隆末,突破 3 亿。“生齿殷繁,土地 所出,仅可赡给,偶遇荒歉,民食维艰,开垦一事,于百姓最有稗益”。雍正元年,帝下令: “凡有可垦之处, 听民相度地宜, 自垦自报”; 规定新开水田六年后纳税、 旱田十年后纳税, 禁止地方官吏阻挠或趁机勒索, 对垦种成效显著地区的官吏予以奖励。 至乾隆五年, 帝告诫: “民间多辟尺寸之地,即多收升斗之储。凡边省内地零星土地,可以开垦者,嗣后悉听该地 民夷垦种,免其升科(税负) ,并严禁豪强首告争夺。” 摘编自清实录 材料二 在我国整个近代时期,园艺作物随着工业、城镇和贸易的发展:闽粤地区的 荔枝、柑橘,北方的苹果、葡萄、梨、

    48、枣、杏等果树栽培,口岸城镇附近和铁路沿线地区的 蔬菜种植,均有较大发展,并出现了少量资本主义经营的果园、菜园和花圃。近代时期,纺 织原料棉花的栽培,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扩展,由零星的自给性种植向专业的商品性种植发 内蒙古巴林右旗大板三中高一历史下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19 / 23 展。中国是油料作物大豆的原产地,20 世纪初占世界产量的 80,各地均有种植,但将近 一半集中在东北。抗战时期,大豆产量下降了 11。19 世纪末,种植相当广泛的染料作物 蓝靛,因外国染料倾销,遂致衰落,但大部分经济作物的种植有不同程度的扩大,并在出口 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 摘编自中国近代农业生产 (1)根据材

    49、料一概括指出:清朝前期,我国农业发展的特点和推动农业发展的原因?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我国近代农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我国 近代农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答案】 (1)特点:推广高产作物;努力发展粮食作物;自给自足;政府在农业发展中的作 用增强;鼓励垦荒。 (任原因:人口迅速增长;大量垦荒;政府引导、政策支持;政局稳定。 (2)变化:由粮食作物种植占绝对优势变化到农业中经济作物的种植扩大;由自给自足变 化到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有利因素:鸦片战争后,自然开始经济解体;近代通商口岸、 城市的发展扩大了市场;铁路修筑,交通运输便利;中国经济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拓宽 了国际市场(任不利因素: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国内市场狭小;外国农产品倾销;战争 影响 【解析】 (1)本题根据材料一“政治相对安定,耐旱、耐寒的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 口迅速增长”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粮食作物、自给自足、政府政策、垦荒等方面概括指出 清朝前期我国农业发展的特点。再从人口、垦荒、政府支持、政局等方面回答推动农业发展 的原因。 (2)本题据材料二“随着工业、城镇和贸易的发展口岸城镇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0年最新内蒙古巴林右旗大板三中高一历史下册第二次月考试卷(答案解析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09396.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