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6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0年最新陕西安康高一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答案解析版).doc

  • 上传人(卖家):卧龙小子
  • 文档编号:409296
  • 上传时间:2020-03-29
  • 格式:DOC
  • 页数:16
  • 大小:123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0年最新陕西安康高一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答案解析版).doc》由用户(卧龙小子)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0 最新 陕西 安康 历史 上册 期末考试 试卷 答案 解析
    资源描述:

    1、陕西安康高一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1 / 16 安康市 20192020 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 历历 史史 本试卷分第本试卷分第 1 1 卷卷( (选择题选择题) )和第和第卷卷(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两部分两部分, ,共共 6 6 页。满分页。满分 100100 分。考试用时分。考试用时 9090 分钟。考试结束后分钟。考试结束后, ,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 1.1.答题前答题前, ,考生务必用考生务必用 0.5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

    2、县区和科类填写 到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到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2.第第 1 1 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 ,用用 2B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如需改动, ,用用 橡皮擦干净后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3.第第卷必须用卷必须用0.5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 ,答案必须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城内相应的位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城内相应的位 置置; ;如需改动如需改动, ,先划掉原来的答案先划掉原来的答案

    3、, ,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第 I I 卷卷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本题共本题共 2525 小题小题, ,每小题每小题 2 2 分分, ,共共 50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目要求的。是符合题目目要求的。 1.据史记殷本纪载,从开国之君成汤到亡国之君帝辛共 17 代 30 王,其中以弟继兄为 王者有 14 王,以子继父为王者有 10 王。而史记周本纪指出,自文王到幽王共 12

    4、代 13 王,有 12 王为嫡长子继位。据此可发现 A. 商朝时期是嫡长子继承制之滥觞 B. 周朝的王位继承争议已经杜绝 C. 嫡长子继承制成为分封制的核心 D. 宗法血亲是商周政治重要特征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自文王到幽王共 12 代 13 王,有 12 王为嫡长子继位”结合所学知识可 知,材料体现了商朝主要以兄终弟及为主,而周朝自文王以下到幽王,12 王均为嫡长子继 承为王,体现了宗法制的特点,故 D 选项正确;根据材料“其中以弟继兄为王者有 14 王, 以子继父为王者有 10 王”可知,商朝时期主要以兄终弟及为主,而不是嫡长子继承为主, 故 A 选项错误;根据材料“共

    5、 12 代 13 王,有 12 王为嫡长子继位”可知,这时期主要以嫡 长子继承为主,但王位继承争议没有杜绝,故 B 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嫡长子继承 制是宗法制的核心,而不是分封制的核心,故 C 选项错误。 陕西安康高一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2 / 16 2.春秋时期,五霸争长需要得到周天子的认可,赐予“伯”的称号方可为诸侯之长。三家分 晋、田氏代齐这样的重大事件也需要得到周天子的正式认可。这说明 A. 分封制得到诸侯严格遵守 B. 周王室对地方控制加强 C. 天下一家的观念成为共识 D. 诸侯争霸强化了宗法制 【答案】C 【解析】 春秋五霸须得到周天子的认可, 三家分晋和田氏

    6、代齐也须得到天子认可, 这实质上说明天下 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已经成为共识, 故 C 项正确; 春秋争霸和三家分晋等说明此时的分封制 已经走向崩溃,故 A 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对地方已经没有什么控制可言,故 B 项错 误;材料和宗法制无关,故 D 项错误。 3.从商鞅到李斯, 秦国大量任用才智之士为相。 这些相虽然权倾一时, 对秦国有莫大的功劳, 但却无一老死于相位,并且都未世袭于子孙。材料反映了当时秦国 A. 贵族势力的反攻 B. 官僚集团的相互倾轧 C. 统治机制的变化 D. 严刑酷法的治国理念 【答案】C 【解析】 【详解】“秦国大量任用才智之士为相”且“无一老死于相位,并且都未世袭

    7、于子孙”,这 表明秦国比较合理地利用了人力资源,逐渐推行官僚政治,这说明其统治机制的变化,故 C 项正确。 秦国的“相”等官职不再“世袭于子孙”主要是由于官僚制的建立, 而非受到贵族 势力的排挤反对,也不是官员之间争权夺利的倾轧所致,故 A、B 两项错误;D 项与材料主 旨不符。 4.汉初吕后死后,诸吕秘密集合,共谋作乱,郡县官吏消极观望,齐王刘襄、 琅琊王刘泽等刘氏 子弟发兵讨伐,一举诛灭了诸吕,维护了刘氏统一政权,这表明汉初封国制度有利于( ) A. 削弱中央集权 B. 稳定政治局势 C. 解决王国问题 D. 加强君主专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材料“齐王刘襄、琅琊王刘泽等

    8、刘氏子弟发兵讨伐,一举诛灭了诸吕,维 护了刘氏统一政权”可以看出汉初封国制度有利于稳定政治局势, 故 B 项正确; 题干并未 强调封国制削弱中央集权的弊端,排除 A 项; 题干中只反映剿灭诸吕叛乱,并未解决王国 陕西安康高一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3 / 16 问题,排除 C 项;题干信息与加强君主专制无关,排除 D 项。故选 B 5.唐朝时期,为加强对地方监察,曾设立十道按察区(后增至十五道) ,由于部分按察使由 驻在州刺史担任,故而监察事务与地方事务融为一体,“道”逐渐成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划。 材料表明 A. 加强对地方监察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 监察官不能由地方行政官员兼任 C.

    9、 监察制度变革推动了地方机构的调整 D. 行政官员兼任监察官成历史趋势 【答案】C 【解析】 【详解】考查唐朝监察制度。材料中“监察事务与地方事务融为一体”、“道逐渐成为 地方一级行政区划”说明监察制度的变革推动了地方机构的调整, 故 C 项正确; 选项 A 与题 无关,材料并未强调加强中央集权,排除;根据材料“由于部分按察使由驻在州刺史担任, 故而监察事务与地方事务融为一体”可知选项 B 错误; 材料只涉及唐朝一朝内容, 无法反映 出整个历史发展趋势,排除 D。 6.1683 年,山西遇灾,巡抚穆尔赛奏请皇帝开本地常平仓储,发帑银二十万赈济饥民,康 熙回复“亟宜赈济。 稗各得所”, 遂开仓赈

    10、灾; 数年后山东遇灾, 巡抚王国昌等人因未上奏、 “擅动常平仓米谷赈济”,被降职一级,并要求赔补所动米粮。清初巡抚的赈灾举措表明 A. 官员命运由君臣亲疏关系决定 B. 地方官有执行权而无决策权 C. 区域位置决定了巡抚职权不同 D. 君主决策的随意性逐渐增强 【答案】B 【解析】 【详解】同为巡抚,在赈灾活动中,穆尔賽先奏请皇帝得到回复后顺利开仓赈灾,王国昌等 未上奏皇帝,擅自开仓赈灾被降职、处罚,区别产生的关键在于是否经过皇帝同意,可见中 央集权体制下,地方官有执行权而无决策权,B 项正确;两巡抚在赈灾程序上的不同行为导 致不同结果,与两人和皇帝的亲疏无关,排除 A 项;两人不同结局与区域

    11、位置、职权差异无 关,C 项错误;王国昌等人因未上奏擅自作主受罚,不能说明君主决策具有随意性,D 项错 误。 7.19 世纪 40 年代,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急需扩大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于是向封建腐朽 统治大清帝国发动了侵略战争,最终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 。该条约内容中,最能反映英国发动这场侵略战争意图的是( ) A. 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B. 双方共同协定关税 陕西安康高一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4 / 16 C. 赔款 2100 万银元 D. 片面最惠国的待遇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双方共同协定关税”有利于英国对中国进行商品

    12、倾销,打开中国 商品市场,体现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意图,故 B 项正确;割占香港并不能满足英国 工业革命后扩大市场的需要, 排除 A 项; 赔款及利益一体均沾条款均不能直接反映英国打开 中国商品市场的意图,故排除 CD 两项。故选 B 8.著名历史学家蒋廷黻认为:“严格说来,拳匪运动可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族 的方案,不过这个方案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拳匪的惨败是极自然的。”这表明义和 团运动( ) A. 革命任务不明确 B. 指导思想不科学 C. 革命目标不清晰 D. 领导核心不坚定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这个方案是反对西洋化、 近代化的拳匪的惨败是极自然的”

    13、结合所 学可知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的思想对西学和近代化进行了全盘否定, 说明其缺乏科学的 指导思想的指导,因此是失败是必然的,故 B 项正确;义和团运动是一次反帝爱国运动, 并非革命,排除 AC 两项;义和团运动的失败源于农民阶级局限性,与是否有坚定的领导核 心无关,排除 D 项。故选 B 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司令部电令: “由于国际情势的变动, 我国西南国际交通被截断, 国内困难增加”“我军应以积极的行动在华北战场上开展较大胜利的战斗, 破坏敌人进攻西 北的计划,创立显著的战绩。”这次“积极行动”是指组织 A. 徐州会战 B. 太原会战 C 百团大战 D. 枣宜会战 【答案】C 【解

    14、析】 【详解】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即八路军,徐州会战、太原会战、枣宜会战是国民党在正 面战场组织的会战,不符合八路军,排除 ABD;“以积极的行动在华北战场上开展较大胜利 陕西安康高一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5 / 16 的战斗”说明战役在华北地区,结合所学,1940 年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在华北地区发 动了百团大战,取得重大胜利,故 C 正确。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以积极的行动在华北战场上 开展较大胜利的战斗”,联系所学百团大战的史实分析解答。 10.“两年间,北伐军横扫六省,进逼天津,当时炮声如雷,京师震动,朝中大元家眷及官 绅商民无不鸟兽

    15、散、正阳门外大市若荒郊无人迹(咸丰帝)召王公、四辅、六部、九卿等会 议,皆涕泣丧胆,眼眶肿若樱桃”。材料中的军事行动 A. 震摄了清廷心脏地区 B. 撼动了北洋军阀统治 C.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 D. 瓦解了北方封建制度 【答案】A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中的“咸丰帝”“进逼天津”信息可知这次军事行动是太平天国时期的北 伐。根据所学可知这次北伐运动震慑了清廷的心脏地带,选项 A 正确;此次军事行动所处时 代为太平天国时期,选项 B 排除;太平天国运动主要矛头指向清政府而非帝国主义,选项 C 排除;此次北伐运动失败,因此选项 D 排除。 【点睛】 解题关键是通过材料中“咸丰”“进逼天津”等

    16、信息解读出这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的北伐。 11.1912 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最显著的特征是赋予参议院广泛的权力,利用立法权束缚 行政权。 第 33 条规定“临时大总统有任命文武官员的权力,但任命国务员及外交大使、 公使, 须得参议院同意”。上述条文( ) A. 标志着责任内阁制的确立 B. 灵活运用了民主自由原则 C. 体现了民主进程的曲折性 D. 通过权力制约以维护共和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临时大总统有任命文武官员的权力,但任命国务员及外交大使、公使, 须得参议院同意”结合所学可知,为防止袁世凯独裁,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通过立法权限 制总统行政权,以国务员牵制总统权力,形成

    17、责任内阁,故 A 项正确;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内阁国务员对总统具有制约作用, 体现了责任内阁的设置具有明确的政治目的, 并非民主 陕西安康高一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6 / 16 自由原则的反映,排除 B 项;题干信息不能反映民主进程的曲折性,排除 C 项;题干并非强 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权力制约形式维护共和的作用,排除 D 项。故选 A 12.1926 年 9 月,毛泽东指出:“进步的工人阶级尤其是一切革命阶级的领导,然若无农民 从乡村中奋起打倒宗法封建的地主阶级之特权, 则军阀与帝国主义势力总不会根本倒塌。 ” 基于此,毛泽东 A. 促成了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 B. 号召开展国民革

    18、命运动 C. 逐步形成“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D. 明确了农民的领导地位 【答案】C 【解析】 【详解】 从材料“进步的工人阶级尤其是一切革命阶级的领导, 然若无农民从乡村中奋起打 倒宗法封建的地主阶级之特权”中看出体现注重工农的联合, 认识到农民的作用, 在此基础 上逐步形成“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答案为 C。国共合作是 1924 年和 1937 年,材料时间是 1926 年,不会促成 1924 年国共合作。材料中打倒军阀显然也不是 1937 年抗日战争的国共 合作,A 错误。材料晚于 1924 年国民革命运动,B 错误。材料体现工人阶级的领导,不是农 民,故 D 错误。 13.某史书记述说,这

    19、是一次政治局扩大会议,但十二个政治局委员只有六个参加,五个政 治局候补委员倒有四个参加。这次会议使毛泽东返回政治局的权力核心。据此判断,这次会 议应该是 A. 八七会议 B. 遵义会议 C. 洛川会议 D. 七届二中全会 【答案】B 【解析】 【详解】 从材料中的“这次会议使毛泽东返回政治局的权力核心”等信息来看, 这次会议应 该是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 的正确领导,故答案为 B 项;八七会议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排除 A 项;洛川会议制定 了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和各项具体政策, 排除 C 项; 七届二中全会实现了党的工作重 陕西

    20、安康高一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7 / 16 心由农村到城市的转移,排除 D 项。 14.当照片中人们在庆祝胜利的时候,另一场击溃国民党在长江以北统治的战役刚刚结束。 “另一场战役”是 A. 辽沈战役 B. 准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华北解放是在平津战役之后,时间为 1948 年 11 月至 1949 年 1 月, 同时期淮海战役正在进行, 时间是 1948 年 11 月 6 日至 1949 年 1 月 10 日, 区域正是长江以 北,选项 B 正确;辽沈战役地区在东北,排除 A;平津战役地区在华北,排除 C;渡江战役 区域在

    21、长江流域,而且时间在 1949 年 4 月,是在平津战役之后,排除 D。 【点睛】 解题关键是掌握三大战役概况, 以及注意题干限定词“长江以北统治的战役刚刚结 束”。 15.“它是共产党团结各民主党派、各民主阶级成立的联合政府的共同政治基础和联合章 程。只是由于我国建国初期种种原因所致,暂时用这一纲领充当临时宪法”。材料中的“纲 领( ) A. 提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B. 确立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 C. 规定在各少数民族暂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 规定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答案】C 【解析】 陕西安康高一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含解

    22、析) 8 / 16 【详解】 根据题干“它是共产党团结各民主党派、 各民主阶级成立的联合政府的共同政治 基础暂时用这一纲领充当临时宪法”可知是该“纲领”是 1949 年 共同纲领 , 规定在 各少数民族暂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故 C 项正确; 提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农村转移 到城市是七届二中全会内容,排除 A 项;1954 年宪法明确了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 和途径,排除 B 项;1956 年 4 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的方针,排除 D 项。故选 C 16.1979 年, 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先后通过了七部法律。 其中有三部组织法和一部选举法, 这些法律对

    23、地方各级人大和政府、法院、检察院的组织和职能,对全国和地方人大的选举程 序都做了明确的规定,这说明我国 A. 政治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 B. 依法治国的理念已付诸实践 C. 基层民主建设进一步展开 D.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我国制定并实施了组织法和选举法,结合材料时间 1979 年可知, 我国在这一时期将依法治国的理念付诸了实践, 选项 B 正确; 选项 A 不符合史实, 排除; 1979 年我国基层民主建设尚未进一步展开,排除 C;选项 D 不符合史实,排除。 17.由于台湾民进党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 造成两岸关系的紧张对立。 2019

    24、年 7 月 31 日, 文化和旅游部发布通告, 决定自 2019 年 8 月 1 日起暂停 47 个城市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 试点。据此可知,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台湾当局是否认同 A. 政党合作 B. 个中国 C. 两岸三通 D. 民间交往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于台湾民进党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造成两岸关系的紧张对立,“九二共 识”核心内容与精神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材料说明台湾当局是否认同个 中国是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关键, 故选 B; 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政党合作、 两岸三通, 排除 AC; 1987 年两岸居民已实现民间交往,排除 D。 陕西安康高一历史上册

    25、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9 / 16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由于台湾民进党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 造成两岸关 系的紧张对立”,联系所学“九二共识”的内容分析解答。 18.下列是 20 世纪 50 年代一次国际会议上与会中国领导人针对会议议题提出的“中国方 案”。该方案的提出( ) (1)交战双方同时实现完全的停火 (2)交战双方停止自印度支那境外进入各种新的部队和军事人员以及各种武器和弹药。 A. 实践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B. 促进了万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C. 彰显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 D. 摆脱了新中国外交的孤立困境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交战双方同时实现

    26、完全的停火交战双方停止自印度支那境外” 可知涉及的是印度支那问题的军事斗争与和平问题, 反映的是日内瓦会议上提出的方案, 彰 显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 C 项正确;题干信息未体现倒向社会主义阵营的主张,排除 A 项;材料反映的是日内瓦会议内容而非万隆会议,排除 B 项;摆脱了新中国外交的孤立困境 是在在建国初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后,排除 D 项。 19.1972 年 1 月,中央批准国家计委从国外进口 43 亿美元成套设备和单机的方案。这成为 新中国第二次对外引进的高潮,1972 年成为新中国对西方开放的元年。这一现象的出现主 要得益于 A.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B. 中国

    27、联合美国与苏联对抗 C. 中国全面调整了对外政策 D. 中美两国关系的逐步缓和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2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逐步缓和,这改善了 中国的对外的外交环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了中国对外引进的高潮的出现,故 D 项正确;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是 1971 年,不是主要原因,故 A 项错误;材料现象同 中苏关系无关,故 B 项错误;中国调整对外政策是在 1978 年以后,故 C 项错误。故选 D。 陕西安康高一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10 / 16 20.2019 年 6 月14 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在

    28、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 什凯克举行,习近平主席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就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上海合作组织命 运共同体提出四点建议。这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致力于( ) A. 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合作 B.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C. 开始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 D. 构建新型区域合作睦邻友好关系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 组织, 材料信息体现了我国通过上海合作组织积极探索新型区域国家间合作模式, 故 D 项正 确;新时期我国实行不结盟政策,且上海合作组织不能反映我国与第三世界国家政治合作, 排除 A 项; 题干

    29、未体现我国以联合国为中心进行多边外交, 排除 B 项; 开始说法不符合史实, 我国于 1991 年已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等区域性国际组织,排除 C 项。故选 D 21.雅典是一个城邦国家,也就是一个城市连同其周围不大的一片乡村区域,人口在全盛时 期也不过 40 万人左右。因而乡居的公民进城参加公民大会可以朝出移归,人们相互间比较 熟悉一国政务比较简单,易于在公民大会中讨论和表决。材料意在论证雅典 A. 公民是城邦发展的主体 B. 城邦有助于公民行使权力 C. 民主政治自身有局限性 D. 直接民主依存于城邦制度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意在说明当时雅典城邦人口少,范围小,国家政务简单,为实

    30、行直接民主提供 了条件,D 项符合题意;材料论证的是雅典城邦实行直接民主的条件,没有讨论城邦的主体 和公民的权力问题,排除 AB 项;材料没有涉及民主政治的局限性,排除 C 项。 22.“如被告因疾病或年老不能出庭,原告应提供交通工具,但除自愿外,不必用有篷盖的 车辆如诉讼当事人为富有者,则担保其按时出庭的保证人,应为具有同等财力的人;如为 贫民,则任何人都可充任”这则材料可用来论证十二铜表法的哪一特点 A. 条文明晰,限制贵族专横 B. 宽容忍让,代表弱势群体 C. 考虑周全,力求审判公正 陕西安康高一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11 / 16 D. 司法不公,利于富人胜诉 【答案】C

    31、【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如被告因疾病或年老不能出庭,原告应提供交通工具,但除自愿外, 不必用有篷盖的车辆如诉讼当事人为富有者, 则担保其按时出庭的保证人, 应为具有同 等财力的人;如为贫民,则任何人都可充任”表明十二铜表法考虑周全,确保审判的公 正,故 C 项正确,D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对贵族权力的限制,故 A 项排除; 十二铜 表法代表奴隶主贵族利益的,故 B 项错误。 23.1741 年 2 月, 下院议员桑兹指责政府的失误导致了对西班牙战争的惨败, 提议集体请愿, 要求国王罢免内阁首相兼财政大臣沃波尔。 他声称: “大不列颠的国王不应雇佣一个不受人 民欢迎的大臣。 当某个大臣

    32、失去民心时, 我们有义务告诉国王罢免他, 以满足人民的要求。 ” 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君主立宪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B. 首相只能辞职并解散内阁 C. 体现责任内阁制的运行原则 D. 确立议会权力的至高无上 【答案】C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在责任内阁制下, 英国的首相由议会中的下议院的多数党出任, 对议会负责。 因此材料“下院议员桑兹指责政府的失误导致了对西班牙战争的惨败, 提议集 体请愿,要求国王罢免内阁首相兼财政大臣沃波尔”体现的是英国的责任内阁制,C 选项符 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责任内阁的运行过程,与君主立宪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的说法无关,A 选项排除;在责任内阁

    33、制下,如果首相遭到下议院的反对的话,一种是直接内阁成员集体辞 职,另外一种就是解散下议院在进行选举,如果新一届议会再次提出反对意见,那么需要内 阁成员集体辞职,因此 B 选项排除; 权力法案确立的是议会主权,D 选项排除。 24.“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 得的哪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两种政府将互 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这体现了美国的政治特点是 A. 邦联制、州权至上 B. 联邦制、分权制衡 C. 代议制、中央集权 D. 共和制、天赋人权 陕西安康高一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12 /

    34、 16 【答案】B 【解析】 【详解】 依据材料中“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 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 信息结合所学可知, 材料涉及的是美国的国家结构联邦制, 并且中央政府与州政府相互 制约,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因此 B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美国 1787 年宪法确立的是联 邦制和联邦至上,不是邦联制和州权至上;C 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 相结合,也并未体现代议制的内容;D 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天赋人权的内容。故正确答 案为 B 选项。 25.法兰西第二帝国末期, 由于拿破仑三世减轻赋税的诺言没有兑现, 农民对帝制感到失望, 特别是 1870 年普鲁士军队入

    35、侵,从根本上动摇了农民对帝制的信念。这一形势客观上有利 于 A. 传统等级观念的动摇 B. 民族革命任务的完成 C. 法国共和体制确立 D. 国内君主派势力的分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信息“农民对帝制感到失望”“从根本上动摇了农民对帝制的信念”可知, 法国帝制传统在民众中的认可度被削弱, 国内君主派的群众基础从而也被削弱, 这在客观上 有利于法国国内共和派与君主派的争夺, 故 C 项正确; 根据材料“从根本上动摇了农民对帝 制的信念”可知, 材料内容体现的是法国帝制被冲击和动摇问题, 而不是传统等级观念的动 摇,故 A 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当时法国帝制受到冲击,与民族革

    36、命无关,故 B 选项错误; 材料内容没有体现法国君主派势力的问题, 无法得出国内君主派势力分化的结论, 故 D 选项错误。 第第卷卷 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 :共共 5050 分。分。 26.中国古代统治者十分重视人才、官吏的选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察举是自下而上推选人才的制度,也叫选举。汉代察举制度,从文帝开始,他 下诏要求各郡国“举贤良方正”,并且定下了“对策”(考试)和等第。武帝时,察举制达 到完备,各种规定相继推出。其后,各种科目不断充实,分为常科与特科两大类。常科有孝 陕西安康高一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13 / 16 廉、茂才(秀才) 、察廉(廉 吏)

    37、、光禄四行;特科又分为常见特科和一般特科。在上述科目 中,其中又以“孝廉”一科最为重要。此外,考试是汉代察举制度的重要环节,被举者经考 试后,由政府量才录用。 摘编自王申中国古代的察举制度 材料二:唐代针对此弊,改成自由竞选,所谓“怀牒自列”。既不需要地方长官察举,更 不需要中央九品中正评定,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经由各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 之考试。考试及格,即为进士及第。进士及第便有做官资格了。又因礼部考试有进士、明经 诸科,故此制又称科举制。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明清时期的科举,采用八股取士,三年一次,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 会试的主考官由皇帝钦定派遣。考试有

    38、严密程序,考官入院,立即封锁内外门户。考生入院 时,要逐人搜检。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选官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唐选官制度中“考试”的区别和联系。 (3)根据材料三,指出明清科举制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趋势。 【答案】 (1)特点:自下而上推举;侧重人的品行;推荐与考试相结合;制度不断完备。 (2)区别:汉代,考试是重要环节,举荐起决定作用;唐代,考试成绩是选官的主要依据, 起决定作用。联系:随着汉代察举制中考试制度不断完善,最终发展为唐代科举制。 (3)特点:八股取士;考试组织严密

    39、。趋势:选官范围不断扩大;考试组织更加严密、规范、 公正。 【解析】 【详解】 (1)特点:根据“察举是自下而上推选人才的制度”得出自下而上推举;根据“举 贤良方正”得出侧重人的品行; 根据“考试是汉代察举制度的重要环节”得出推荐与考试相 结合;根据“察举制达到完备,各种规定相继推出”得出制度不断完备。 (2)区别:根据“被举者经考试后,由政府量才录用”得出汉代考试是重要环节,举荐起决 定作用;根据“考试及格,即为进士及第。进士及第便有做官资格了”得出唐代考试成绩是 选官的主要依据,起决定作用。联系:根据材料,可概括得出随着汉代察举制中考试制度不 断完善,最终发展为唐代科举制。 陕西安康高一历

    40、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14 / 16 (3)特点: 根据“采用八股取士”得出八股取士;根据“考试有严密程序”得出考试组织 严密。趋势:可从选官范围不断扩大、考试组织更加严密、公正等方面分析总结。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欧美各国的国会或议会都曾取得过“至高无上”的地位, 拥有很大的权利。不论是共和制还是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精髓都是使权力分散, 以达到权力间相互制约的目的。 因此,各国的议会或国会不但拥有立法权,而且拥有对政府进 行监督的权力,结果造成议会权力膨胀,政府权力萎缩的状况。 摘编自马世力世界史纲 材料二 中国政务院人民监察委员会在

    41、1950 年工作任务中提出要“收集苏联社会主义 国家监察工作的理论与法规以作监察人员学习的资料”,决定在中央一些部门内聘请工作人 员担任委监察通员,1953 年政务院通过了各级人民政府监察机关设置人民监察通讯员通 则 ,其中规定“人民监察通讯员应每 3 个月至半年向其原推选单位的群众报告工作一次”。 监察通讯员监察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正之风、贪污腐化等行为现象。至 1954 年 10 月, 全国已发展了十万多人民监察通讯员。1955 年,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决定成立中央到地方的各 级监察委员会,领导行政监察机构开展工作。 摘编自邬思源新中国初期人民监察制度及其实践 (1)根据材料一,指出资产阶级

    42、革命时期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征。 以美国为例说明美国的 民主政治制度如何体现了对权力的监察和制约。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初期监察制度的特点。 【答案】 (1)特征:议会或国会权力大,拥有立法和监督政府的权利;分散权力,权力间相 互制约;政府权力相对萎缩。(答出 2 点即可) 美国: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体现了权力的分权制衡的原则;实行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 结合;两党之间相互制约。(答出 2 点即可) (2)特点:受到苏联的影响;广泛发动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解析】 【详解】 (1)一问根据材料一“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很大的权利各国的议会或国会 不但拥有立法权,而且拥有对政

    43、府进行监督的权力”从议会的权力及议会与政府权力的关系 进行阐述;二问结合所学从美国政治体制、中央与地方关系及两党制度进行分析阐述。 (2)根据材料二“收集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监察工作的理论与法规以作监察人员学习的资 料”全国已发展了十万多人民监察通讯员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决定成立中央到地方 陕西安康高一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15 / 16 的各级监察委员会,领导行政监察机构开展工作”从苏联影响、群众基础及党的领导进行概 括。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特别是当时议会享有巨大权力,所以许多有权有势的人,想尽办法通过选举当 选议员。贿买选民之事非常普遍,而且贿买的价格不断上升。在 1

    44、8 世纪中叶,有 192 个议员 席位的选举,实际上为大约 106 个有权有势的人物所操纵。有的选区人口多但是议员名额比 较少,有的选区人口少,却分配了较多的议员名额。在萨里郡的加通地区,有的地方只有 6 间 房子一个居民,但该地区仍有选举一个议员的席位分配名额。 刘祚昌、王觉非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 根据1832年改革法令,56个腐败选区被废除,30个较小的选区失掉一个席位在 伦敦和其他新兴城市,新设了 40 多个新选区。 仍有一些仅有数十名选民的小选邑被保留下来; 一些人口较多的城市依然无权选送代表。改革法案还保留了选举人的财产资格,规定地主或 房主年收入达 10 磅者、租地经

    45、营达 50 磅者才有选举权。全国选民大约增加了 30 万,即由 1831 年的 51 万增加到 8 万,选民在全国成年居民中的比例由 5%提高到 8%。 1832 年议会改革初步改变了英国下院的成分,却远未动摇土地贵族的优势地位。1832 年议会改荜是荚国政党政治的转折点。 辉格党借机重整旗鼓,扩充实力,将长期盘踞英国政治 舞台的托利党赶出政府,在以后几十年间相当稳固地把持着政治权力,从而造就了一个“自 由主义”时代。 1832 年议会改革的保守性是相当明显的。在这场斗争中担任了绝大部分人物的无产阶 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依然没有选举权。对于他们来说,改革犹如一场骗局。 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1

    46、)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18 世纪英国议会制度存在的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1832 年英国议会改革内容,并分析其影响。 【答案】(1)选民分布不合理;选举权狭小;选举手段腐败,出现贿买手段;英国旧议会制 度不再适应工业革命发展。(答出 3 点即可) (2)内容:调整了议会代表席位的分配;有财产资格的限制。 影响:使城乡中等阶级大部分成为选民;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参政权;推动了英国资本 主义经济快速发展;成为英国政党政治的转折点;和平渐进式的政治转型模式,推动了本国 民主政治的发展;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未能取得选举权,导致了宪章运动。(答出 4 点 即可)

    47、陕西安康高一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16 / 16 【解析】 【详解】(1) 根据材料一“贿买选民之事非常普遍有的选区人口多但是议员名额比较少, 有的选区人口少,却分配了较多的议员名额”结合所学知识从选民分布、选举权力范围、选 举过程及与工业革命的联系进行分析概括。 (2)一问根据材料二“56 个腐败选区被废除新设了 40 多个新选规定地主或房主 年收入达 10 磅者、租地经营达 50 磅者才有选举权”从议席变化及财产资格限制进行概括; 二问根据材料二“初步改变了英国下院的成分,是英国政党政治的转折点无产阶级 和广大人民群众,依然没有选举权”选民范围变化、经济发展、民主政治转型及加剧阶级矛 盾进行分析阐述。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0年最新陕西安康高一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答案解析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09296.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