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最新陕西延安黄陵中学高一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重点班答案解析版).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0年最新陕西延安黄陵中学高一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重点班答案解析版).doc》由用户(卧龙小子)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最新 陕西 延安 黄陵 中学 历史 上册 期末考试 试卷 重点 答案 解析
- 资源描述:
-
1、陕西延安黄陵中学高一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重点班,含解析) 1 / 17 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 题(重点班,含解析) 第第卷卷 本卷共本卷共 2424 个小题,每小题个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48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题目要求的。 1.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 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 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 蒙意识, 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 “世俗理 性的最初觉醒”是指 A. 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
2、识 B. 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C. 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D. 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主张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通过材料分析可以看到, “世俗理性最初觉醒”指的是摆脱民族危机为目标的 趋利避害的意识。 A 时期未出现民族危机; CD 项时期不是最先出现以摆脱民族危机为目的的 觉醒。1840 年前后,中国民族危机开始出现,此时期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即 为最初的觉醒。故选 B。 考点: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点评: 中国民族意思的觉醒适合民族危机密切相关的, 体现了个人的解放与民族的独立自由 紧密相连。与此题相关的洋务运动与义和团运动的背景和影响也需要掌握。
3、2.如图是英军随军画师绘的1860 年中国战争 。在这次战争中,武装侵略中国的国家除英 国外,还有 A. 俄国 B. 美国 陕西延安黄陵中学高一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重点班,含解析) 2 / 17 C. 法国 D. 日本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时间 1860 年和所学知识,1859 年,英法联军因不满意天津条约的某 些内容,提出“换约”被拒绝后,发起战争,这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第二阶段。1860 年, 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并火烧圆明园。图中除了英国外还有法国。故选 C。俄国、美国和日本 没有直接参与火烧圆明园,A、和错误。 3.阅读下表:18201879 年广东某地居民离乡谋生的情
4、况,下表反映出这一地区在鸦片战 争以后 时期 迁出总人数 迁至他乡种田人数 迁至城镇做工或经营小商业人数 1820-1849 29 29 0 1850-1879 72 15 49 A.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 宗法社会遭到破坏 C. 农业领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D. 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答案】A 【解析】 材料反映了种田人数减少而从事做工或经营小商业人数增加, 这是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典型 表现,所以选 A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根本就未涉及到宗法社会遭到破坏、资本主义萌 芽方面的信息,所以选项 B、C 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自然经济解体而非中国 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选项
5、 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A。 点睛:回答表格型问题的关键有三点,一是要注意表头,了解表格所涉及到的内容,以便结 合具体的知识点,二是注意表格的横纵向,了解表格主要展示的项目,三是要注意对比分析 陕西延安黄陵中学高一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重点班,含解析) 3 / 17 数据以及其余内容的变化。 4.下图漫画是 1845 年伦敦出版的“复仇神”号轮舰航行作战记的插图。对该漫画的解 读正确的是 A. 作者希望再现火烧圆明园的场景 B. 该漫画反映了南京条约前的战况 C. 作者对侵略者的暴行有所反思 D. 英国军人的上述罪行当时由英国驻华公使审判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时间 1
6、845 年伦敦出版的“复仇神”号轮舰航行作战记的插图及开埠后 的上海外滩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鸦片战争时期上海开辟为通商口岸后的情况,故 C 符合题意;火烧圆明园的场景发生于 1860 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A 错 误;鸦片战争时期签订的南京条约上海开辟为通商口岸,故 B 说法错误;外国派遣驻华 公使是 1858 年签订的天津条约内容,D 与材料不符。 5.某学者在评价太平天国运动时说:“(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平等的许诺越来越 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下列最有可能导致“贫民失望”的是 A. 金田起义仓促举事 B. 天朝田亩制度流于空想 C. 定都天京斗志松懈 D. 资
7、政新篇因故未能实行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平等的许诺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 天朝田亩制度中主张“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明显是流于形式的空想,未能真 陕西延安黄陵中学高一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重点班,含解析) 4 / 17 正实施,这是导致“贫民失望”的主要原因,故 B 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金田起义 是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与材料“贫民失望”无关,故 A 选项错误;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领 导集团内部争权夺利,以至于发生了天京变乱,内部矛盾斗争激化,与题干内容不符,故 C 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资政新篇反映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与农
8、民无关,不 会导致“贫民失望”,故 D 选项错误。 6.有人指出:明清以来,商人总是或热衷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 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 这主要反映了 A. 商人积累财富主要用来买地 B. 商人以入仕来推动商业发展 C. 中国古代商业长期停滞不前 D. 传统经济影响商人的价值观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商人总是或热衷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 举”“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可知, 即便在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产生的明清之际,传统“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仍在影响着商
9、人的价值观,故 D 项正确;根 据材料“或供应下一代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可知,购置土地并 不是商人财富的主要用途,故 A 项排除;根据材料,这是商人在通过经商来致仕而非以入仕 来推动商业发展,故 B 项排除;材料中并没有对古代商业发展脉络的相关提及,而且 C 项不 符合史实,排除。 7.明朝万历皇帝时期, 由于在朝会上以内阁大臣为首的文官集团经常与他争辩, 给皇帝上书 进行无端谩骂的官员更是络绎不绝。于是皇帝干脆长期不上朝了。这表明 A. 内阁制是一种集体领导体制 B. 君主专制权力受到一些约束 C. 君主专制的观念越来越淡化 D. 内阁体制是朝政混乱的根源 【答案】B
10、 【解析】 题干中文官集团对皇帝“指手画脚”般的争辩与无端谩骂使得万历皇帝干脆不上朝了, 当然 是因为官员的行动使得他的权力受到一定的制约,故选 B;题干是说皇权受到限制,而不是 在说内阁制,故 A 不符合题意;明朝时君主专制是加强的,所以这种观念肯定不会越来越淡 陕西延安黄陵中学高一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重点班,含解析) 5 / 17 化,故 C 与史实不符;内阁制是加强皇权的一种制度,故 D 的说法也不符合史实。 8. 洪武元年,明太祖命儒臣修女诫,他对学士朱升说:“治天下者,正家为先。正家之道, 始于谨夫妇。”洪武三年,正式明确“皇后之尊,止得治宫中嫔妇之事,即宫门之外,毫发 事不得预焉
11、”。材料主要反映出明太祖 A. 力图阻止相权的扩大 B. 注意吸取前朝政权覆亡的教训 C. 欲抑制外戚,严防恃宠干政 D. 欲限制女性人身自由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中“皇后之尊,止得治宫中缤妇之事,即宫门之外,毫发事不得预焉”可以看出明 太祖在抑制外戚干政,符合题意的是 C 项;明初废除丞相,排除 A 项,B 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D 项不符合题意。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9.有学者认为:“八国联军惊醒了中国这头“沉睡的巨人”,让中国人向世界看齐,不 自觉的参与世界近代化进程”。对作者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 八国联军侵华使中国开始了近代化进程 B. 八国联军侵华进一步
12、惊醒中国人,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 C. 八国联军侵华中国开始认识世界 D. 八国联军侵华给中国造成深重灾难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中国开始了近代化进程和中国开始认识世界是鸦片战争后,排除 AC;根据“让 中国人向世界看齐, 不自觉的参与世界近代化进程”可以体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促进了中国 近代化进程,故 B 正确;D 也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 至 1900 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八国联军侵 华战争 10.据记载,在攻陷涿州前,义和团从没有对铁路、电线杆进行过专门破坏。到涿州后,为 陕西延安黄陵中学高一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
13、(重点班,含解析) 6 / 17 防止清军的进剿,义和团才动手破坏铁路。材料表明义和团 A. 随斗争形势需要从使用到排斥外来文明 B. 放弃“扶清灭洋”的初衷 C. 认清了清政府本质而转移斗争主要矛头 D. 对清政府并未放松警惕 【答案】D 【解析】 从材料可以看出, 义和团为了防止清军的进剿而破坏铁路, 说明义和团对清廷并没有完全放 弃戒备,D 正确;材料看不出义和团对外来文明的态度,主要反映的是义和团对清政府的态 度,排除 A;B 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从材料可以看出,义和团主要是为了防止清军的进 剿,而不是针对清军进行的军事斗争,排除 C。 11.在罗马共和国初期,平民和贵族展开长期的斗
14、争,推动了一部被后世誉为“欧洲一切公 法和私法的渊源”的成文法颁布。这部成文法是 A. 习惯法 B. 十二铜表法 C. 公民法 D. 万民法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 十二铜表法的发表,改变了以往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现象,标 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B 项正确。习惯法是指贵族为维护自身 利益,可随意解释的法律,通常是由贵族制定,是不成文法,排除 A。公民法是古代罗马国 家固有的法律,包括民众大会和元老院通过的带有规范性的决议、法律以及习惯法规范,其 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与材料不符,排除 C。万民法是指罗马帝国境内一切自由民的法 律,侧重于处理经济上的
15、纠纷与利益,与材料不符,排除 D。 12.1689 年,某国外交官提及英国当时政治状况是说,若没有议会的参与,英国国王签署的 条约不过是一纸空文。这种状况的形成是因为当时英国 A. 王权的神圣性没有改变 B. 限制王权法案的实施 C. 国王已经成为虚君 陕西延安黄陵中学高一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重点班,含解析) 7 / 17 D. 议会的权力来源于国王 【答案】B 【解析】 【详解】年权利法案通过限制王权的措施,从此议会的权力不断上升,国王的 权力不断下降,议会的权力开始超越王权,正确;年之后王权地位开始下降,并 不是没有改变,错误;国王已经成为虚君是年责任内阁制确立之后,错误;议 会的权力来
16、源于国王是光荣革命之前,错误。 13.英、法、美、德等国的代议制各有特点,但核心思想是一致的,即资产阶级通过设立议 会把国家的立法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下列对近代西方议会的解读,正确的是( ) A. 英国“光荣革命”确立了议会制 B. 美国 1787 年宪法规定总统是国家 首脑 C. 法国总统没有实权 D. 德意志帝国议会是国家最高权力 机关 【答案】B 【解析】 【详解】美国颁布 1787 年宪法规定总统是国家的元首和国家首脑,故 B 项正确,英国的议 会制度是 13 世纪就已经形成,并不是“光荣革命”之后,A 错误;法国总统的权力虽然受 到议会的牵制,仍然有实权,C 错误;德意志宪法规定皇帝
17、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帝国议会 只是一个普选机构,不是国家的最高权力,D 错误。 14.1787 年美国宪法规定“总统由民选产生”“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 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上述条文所体现的原则是 ( ) A. 天赋人权 B. 自由平等 C. 民主、分权制衡原则 D. 联邦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总统由民选产生”可知是民主的原则,依据“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 律”“国会可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可知分权制衡的原则,C 正确;材料 没有体现出天赋人权的思想,A 错误;自由平等的思想也不符合材料的主旨,B 错误;材料 说明的是分权制衡的原则
18、,不是联邦制的特点,D 错误。 15.有西方学者在分析某次战争爆发的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 陕西延安黄陵中学高一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重点班,含解析) 8 / 17 其贸易扩张。”这里战争应该是指 A. 中英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并结合所学可知,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西方国家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B 正确; 据材料“欧洲人 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可知,材料中更大的让步与鸦片战争不符, A 错误;甲午中日战争
19、发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此时列强侵略的主要手段是资本输出, 而不是实现其贸易扩张,C 错误;八国联军侵华的根本原因是维护在华利益,D 错误。 16.汉唐时期,官员上朝奏事均有座;到了宋代,官员上朝必须站着奏事;而到明清时大臣 奏事必须跪着。上述变化反映了古代中国 A. 礼仪制度不断完善 B. 地方权力不断加强 C. 官僚制度不断完善 D. 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从材料反映官员上朝奏事时方式的变化, 说明在皇帝和官员之间的地位和权力变化的趋势 是皇权不断加强。故答案为 D 项。A 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B 项说法错误,排除;C 项不 能反映这种变化的实质,排
20、除。 17. 清朝有这样一个机构,它机构简单,人员精干,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 构。这一机构应该是( ) A. 内阁 B. 中书省 C. 六部 D. 军机处 【答案】D 陕西延安黄陵中学高一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重点班,含解析) 9 / 17 【解析】 试题分析:找出题干中的关键信息“雍正时期 ”“简陋” “每日召见”“拟写”等等,不 难分析出是军机处里的军机大臣。故选 D。A 项在清朝只负责一般事务;BC 项是隋唐时期实 行的中央机构,负责起草诏令和执行诏令的内容。 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军机处 18.中国古代的监察体制确定了监察与行政(包括中央、地方甚至是
21、基层)的分离,中央、 地方的监察机构与政府机构的相对分离, 监察官员与政府官僚的分离。 这确保了监察权力的 A. 分散行使 B. 法制化 C. 独立运作 D. 世袭化 【答案】C 【解析】 这种监察制度以皇权为中心,确定了监察与行政(包括中央、地方、甚至是基层)的相对独立 与分离,中央、地方的监察机构与政府机构的相对分离,监察官员与政府官僚的分离,从而 确保了监察权力的独立运作,C 正确;A、B、D 三项说法错误。 19.康熙曾创行密折制度,经常指令一些亲近大臣、内务府出差官员如织造曹寅、李煦等人, 刺探绅民动向,查访某些官员的言行,留意所在地区雨水、米价,用折子随时秘密奏闻。这 些情况说明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