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热点单元突破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文化(解析版).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考历史热点单元突破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文化(解析版).docx》由用户(cbx170117)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历史热点单元突破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文化解析版 高考 历史 热点 单元 突破 现代 中国 思想 文化 解析 下载 _四年级下册_部编版(统编版)_语文_小学
- 资源描述:
-
1、 第 1 页 共 14 页 专题专题 0707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文化近现代中国的思想文化 【重点突破】 考点一考点一 思想发展历程:从思想发展历程:从“ “西学东渐西学东渐“ “到中国式发展道路到中国式发展道路 【知识梳理】 (1)鸦片战争时期,以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为 中国近代化作了思想准备。 (2)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农民阶级先进人物,企图用拜上帝教和绝对平均主义来改造中 国;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洪仁轩在资政新篇中提出仿效西方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 (3)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抵抗帝国主义侵略,摆脱民族危机;反 对封建专制统治,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
2、立宪;发展资本主义,学习和传播西方文化。他们 发动变法运动,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4)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用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 民主共和国,提出了“三民主义”纲领。后来,孙中山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它 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5)新文化运动前期,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陈独秀等,提倡民主、科学,反对 专制、愚昧。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后,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李大钊等,大力 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提供了思想条件。 (6)以毛泽东等为代表的革命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把马克思 主义理论和
3、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 提出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武装夺取政权和建立最广泛的 革命统一战线等主张。毛泽东思想是中共的指导思想。 (7)1956 年,毛泽东总结中国建国几年来的建设经验,并借鉴苏联的经验和教训,在 实践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共“八大”明确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总任 务。 (8)1978 年,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人,总结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 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和教训, 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共“十三大”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 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4、并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9) 1992 年,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人在进一步认识国情的基础上, 第 2 页 共 14 页 在中共“十四大”上,提出了 20 世纪 90 年代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同时,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致力于理论创新,又取 得了一系列成果。 “三个代表”思想的提出,标志着中共对自己的使命有了进一步认识。 【考点突破】 1中国近代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相同点: 都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用西方思想武器反封建的斗争; 都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运动的发展;都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基础。 不同
5、点: (1)直接斗争对象不同:第一次为外国侵略者,第二次为清政府,第三次为北 洋军阀政府及儒家思想。 (2)领导力量不同:第一次为维新派,第二次是革命派,第三次是 激进派。 (3)主要内容不同:第一次是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希望走君主立宪道路;第二次是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希望走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第三次是民主科学思想,希望实行资 产阶级的民主政治。 (4)作用不同:第一次为戊戌变法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第二次为辛亥 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三次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 为五四运动的爆 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2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探索 探索历程:吸取大革命失败教训,发动三次武装起义;八
6、七会议;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 创建。 理论探索:毛泽东的三篇理论文章。 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原因: (1)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敌人力量强大并 长期占据城市,而在农村统治力量相对薄弱。 (2)农民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深受地主阶级 压迫,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3)无产阶级单枪匹马不能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只有把工 作重心放在农村,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才能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 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条件: (略) “工农武装割据” 理论内涵: “工农武装割据” 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把土地革命、 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党的领导
7、是前提,土地革命是基本内容,武装斗争是斗争形式,根据地建设是战略基地。 考点二考点二 科技教育等文化事业的发展科技教育等文化事业的发展 【知识梳理】 第 3 页 共 14 页 (1)洪仁玕:提出反对迷信,兴办新式学校、医院和慈善机构;严禁买卖人口和吸食 鸦片。 (2) 洋务运动时期: 洋务派为了适应洋务运动的需要, 先后创办了三十多所新式学校, 培养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又选送了几批留学生、进修生,出国深造。 (3)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开办京师大学堂,各地设立中小学堂,兼习中西学 科;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设经济特科;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新书;准许设立报馆、学 会;派人出国留学、游历。
8、(4)辛亥革命时期:学校不拜孔子,不读四书五经,教科书必须符合共和民国宗旨, 禁止用清政府颁行的教科书;提倡“自由、平等、友爱“的公民道德,革除历代官场“大人” “老爷”等称呼,禁止蓄辫、缠足、赌博。 (5)新文化运动时期: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愚昧和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 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6) 新中国成立后: 过渡时期:人民政府取缔了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娼妓、贩毒吸毒、 聚众赌博等丑恶现象,使整个社会风尚为之一新。粉碎“四人帮”以后:1977 年邓小平 恢复工作后,大力整顿科学教育文化事业;在 1978 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他强调“科 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观
9、点。根据邓小平的指示,1977 年底,恢复了高考招生 制度。 【考点突破】 1以洋务运动为例看中国近代教育与旧式教育的区别 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教育的重要贡献就是催生了新式学堂的出现。 首先是教育目标的不 同,科举制下的封建学校教育,为封建集权政治服务,其重要职能是培养封建官吏。洋务派 创办的新式学堂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的。 其次是教育内容的不同, 新式学堂以近代科技和 外语为主要内容,对中国几千年来奉行儒家经典、只读四书五经、鄙薄技艺的教育观念和所 谓正统的私塾教育模式是一个极大的冲击, 客观上是对传统的教育思想、 教育制度的公开挑 战,它打开了改革封建教育制度的缺口,其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2
10、清末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表现:兴办新式学堂;学习外语、科学技术、军事等新内容;留学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废除科举制,制定新学制。 发展: (1)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为了适应洋务运动的需要,先后创办了三十多所新式 学校,培养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又选送了几批留学生、进修生,出国深造。 (2)资产阶 第 4 页 共 14 页 级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开办京师大学堂,各地设立中小学堂。 (3)20 世纪初,青年学生中 出现了赴日留学浪潮。 (4)由于国内形势剧变,旧有的科举制不适应形势的发展,清政府被 迫制定新学制。 影响: 清末教育事业的发展突破了传统的办学模式, 改变了传统的以经学为主的教学内 容,培
11、养了大批从事实际业务的人才,便于西方科技和新思想的传入,为推动中国社会的进 步起了重要作用。 考点三考点三 伟大理论的构建伟大理论的构建 【知识梳理】 (1)三民主义:旧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民 权主义: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国民的政府,国民一律平等;民生主义:平均地权。新 三民主义。民族主义: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权主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 及权利;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2)毛泽东思想: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统一战线思想;政权建设思想;党建思想;军 事思想;社
12、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思想;外交思想;民族关系思想。 (3)邓小平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改革开放理论;党建理论(党的 基本路线)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科技教育理论;经济建设理论(市场经济) ;统一战线 理论;祖国统一理论;外交理论。 【考点突破】 两大理论成果及其关系 在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社会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 找到了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 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第二次飞跃, 找到了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 创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 两大理论成果的共性: 都是党 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都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
13、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是继承、发展和创新的关系。这种继承性表现在: (1) 思想路线上的继承性。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灵魂, 毛泽东依据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将中 国革命从教条主义和机会主义的统治下拯救出来, 走上了正确道路。 邓小平继承了实事求是 的思想路线才领导党和国家摆脱教条主义和“左”的桎梏的束缚,走上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第 5 页 共 14 页 义建设道路。 (2)具体道路选择上的继承性。邓小平领导的中国改革实际上走的也是农村包 围城市的道路。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然后推向城市。 (3)统一战线政策的运用上具有继承 性。 毛泽东的统一战线思想不仅对民主革命的胜利, 而且对人民民主专
14、政和政治协商制度的 建立、和平实现社会主义革命起了重要作用。邓小平在改革实践中继承和推进了统一战线, 如发展完善了人民民主专政和政治协商制度,提出“一国两制” ,设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开 放等。 考点四考点四 法治意识的变迁法治意识的变迁 【知识梳理】 (1)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统一政令,依法治国。 (2)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主张开制度局, 实行新法。 (3)资产阶级革命派: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相关内容) ;1914 年袁世凯颁布中华 民国约法 。 (4)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宪法大纲 。 (5)1946 年秋, 中华民国宪法 。 (6)中国人民政治
15、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7)全国“一届人大”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考点突破】 国际环境对中国近代法治进程的影响 西方对中国的侵略阻碍了近代中国的法制化进程。从南京条约规定英国享有“领事 裁判权”开始,西方国家逐渐破坏中国的司法主权。纵观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进程,西方国 家通过干涉中国内政,破坏中国革命等手段,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的法制化进程。 同时, 近代以来的国际环境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社会法制化因素的成长。 在西学东渐及西 方对中国政府的影响下,旧的制度逐渐瓦解,并逐渐向近代社会过渡。在这一过程中,无论 是洪仁玕的资政新篇 、康有为的应诏统筹全局折中提
16、出的“开制度新政局,革旧图 新”的主张,还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都是向西方学习的产物。这场 主要受外力推动下的法律改革运动, 使中国在短时间内就产生了类似于西方的近代法律体系。 【巩固训练】【巩固训练】 第 6 页 共 14 页 一、单选题 1有人把中国前期近代化的各种方案比喻成“自我疗伤” “温药治疗” “猛药重治” “开颅洗 脑” 。其中“开颅洗脑”的意义是 A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B是移风易俗的社会革新运动 C真正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答案】D 【解析】 “开颅洗脑”应当是指思想解放运动,并且是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极大冲击的思 想解放
17、运动。 新文化运动使知识分子接受民主和科学的洗礼, 猛烈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 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故答案为 D 项。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启蒙运动是维新变 法,排除 A 项; “开颅洗脑”的意义重在解放思想,而不是移风易俗,排除 B 项;辛亥革命 是真正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排除 C 项。 2 与西方思想启蒙明显不同, 从文字阐述到政治实践, 西方的思想启蒙一直把人的价值 (文 艺复兴)人的自由权力(启蒙运动)作为基本起始点,而且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权力也是西 方思想启蒙的一般归宿。而中国的思想启蒙长期以来偏离了这个方向,人的价值、人的权力 始终没有成为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近代中国
18、思想启蒙“偏离了” “方向”的主要原因在 于 A.民族危机的深重使救亡图存压倒了人权启蒙 B.西方启蒙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格格不入 C.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尚不足以为思想启蒙提供土壤 D.人民的排外情绪影响了启蒙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从文字阐述到政治实践,之所以人的价值、人的权力之所以没有成 为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由于近代中国不断受到外来侵略,主权大量沦丧,所以在近代的 一系列启蒙思想中都侧重于救亡图存,从而忽略了人权方面的内容,A 项符合史实和题意, 正确;B 项“格格不入”的说法明显错误,西方启蒙思想属于民主思想,具有进步性;C 项 与材料主旨信息没有直接关联性
19、,排除;D 项“人民的排外情绪”的说法本身不符合近代中 国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 第 7 页 共 14 页 3下图是某学者概括的近现代中国思路历程简图。由此图可见近现代思路历程 A.是一个从器物到制度到文化的过程 B.是一个东学西渐的过程 C.是一个不断碰撞分化与融合的过程 D.是一个不断回归传统儒学的过程 【答案】C 【解析】材料并未涉及中国学习西方的内容重点是器物、制度或文化,故 A 错误;材料反映 的是西学东渐的过程,故 B 错误;材料反映了天朝儒学道统、国粹论与中体西用论的不断碰 撞分化与融合的过程,故 C 正确;材料反映了“中国式的现代化论”的最终形成,并不是回 归传统儒学,故 D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