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海市崇明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0年上海市崇明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由用户(cbx170117)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上海市 崇明 区高三一模 语文试题 解析 下载 _四年级下册_部编版(统编版)_语文_小学
- 资源描述:
-
1、崇明区崇明区 20202020 届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试卷语文届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考试时间 150150 分钟,满分分钟,满分 150150 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一、积累应用一、积累应用 1.按要求填空。 (1)世胄蹑高位,_。 (左思_ ) (2)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 ) (3)苏轼江城子中的词句“_,_”写出了久别重逢后“此时无声胜有声” 的意境。 【答案】 (1). (1)英俊沉下僚 (2). 咏史 (3).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4). (3)相顾 无言 (5). 惟有泪千行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
2、默写识记的能力。要求考生课下多读名篇,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解答此类试题时, 如果是情境默写,一定仔细斟酌提示语;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 字形。注意重点字词:俊,僚,参,省,己,惟。 2.按要求选择。 (1)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小李因工作业绩不好,情绪失落,朋友鼓励说:“君子荡荡,小人长戚戚。” B班级球队冲击冠军,同学们拉出横幅“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为队员们加油。 C老刘退休后想再就业,家人以“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劝其不要再工作。 D高考前夕,班主任在班级贴出“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的标语激励大家。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
3、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 在大体上说来,人类的生命可说是由许多不同种族的生命之流所造成的,_,_, _,_,每个人的生命不过是那棵树的一部分或一个分枝,生在树身上,以其生命来 帮助全树的生长和赓续。 却是家族的生命之流 依照中国人和西方人比喻 可是一个人直接感受到的、直接看见的 我们用“家系”或“家族的树”一词 A B C D 【答案】 (1). (1)B (2). (2)D 【解析】 【详解】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含义的理解。作答时,首先审清题干要求,明确要求后,对所给的诗句 从意象、用词等角度揣摩诗句的含义,从而选出正确答案。 A 项,“君子荡荡,小人长戚戚”意思是君
4、子心胸开阔,神定气安,小人则是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句中用 于鼓励因工作业绩不好、情绪失落的小李,使用错误。 B 项,“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句中用于为队员们加油, 使用正确。 C 项,“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意思是自古以来养老马是因为其智可用,而不是为了取其体力;这句话 是杜甫对自己的激励,言外之意是“我虽年老多病,但还是能有所作为的”。句中用于家人劝退休后想再 就业的老刘,语意相反,使用错误。 D 项,“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意思是已经过去的已无法挽回,正在到来的还可以补救。句中用于高考 前夕激励大家的标语,使用错误。 故选 B。 (2)本题考
5、查学生句子排序的能力。要求考生在注意语言表达的整体性、连贯性原则以外,还要多角度地 寻找解决问题的切入口。作答时,分析各句内容与整体语段的语境联系,揣摩语段的整体意义,理清选项 内容所提供的信息和表达内容的主旨,再进行排序。 中“感受到的、直接看见的”与中“却是”紧密相连,构成句子的主谓语;“可是一个人直接感 受到的、直接看见的却是家族的生命之流”,是紧承前句“人类的生命可说是由许多不同种族的生命之流 所造成的”内容而说的,与前句构成转折关系,故放在前面;“我们用家系或家族的树一 词”与后面“每个人的生命不过是那棵树的一部分或一个分枝,生在树身上,以其生命来帮助全树的生长 和赓续”紧密相连,以
6、“树”做比喻,对个人生命与家族生命的关系进行解读,故应该放到最后。 故选 D。 二、阅读二、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谴责受害者是什么毛病 马薇薇 安全是人类仅次于生理需求的基本要求。但是,为了获得安全感,我们却往往会以“谴责受害者” 和“寻找替罪羊”的心态,使自己离真正的安全越来越远。 什么叫“谴责受害者”?当不幸的事发生时,受害者本应得到我们无条件的同情。然而事实是,在 礼貌地表示同情之后,我们往往会对他们产生一种复杂的负面情绪,觉得他们之所以受到伤害,应该也有 罪有应得的一面。这种现象就叫做“谴责受害者”。 最常见的就是每当爆出女生被侵犯的社会新闻,总会有人说:“唉,所以女生穿着打扮,
7、真的要保 守一点儿,不然太危险啦。”这些话,貌似苦口婆心,但是言外之意其实很明显如果不是你穿着太暴 露、晚上不回家、交友太随便,怎么会发生这种事?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拿放大镜对着受害者,非要从他们身上挑出点儿毛病才心安呢?其实,这不是 因为冷血,而是因为恐惧。剑桥大学神经科学和心理学家法恩对此有一段精彩的自我剖析。本来,她的研 究主题恰好就是人们对受害者的谴责心态,按理说她本人不应该犯这样的错误,但是这种尴尬的事情偏偏 就发生了。当时,法恩刚生完小孩不久,推着婴儿车在家周围散步。在公园的长椅上,她遇到了一位跟自 己年纪差不多的女性,看自己孩子的眼神很是感伤。聊起来才知道,后者刚经历丧子之痛。然
8、而,在这位 女士诉说伤心往事的时候,法恩坦承,她没有感同身受的悲伤,反而心里涌现出无数恐怖的指责你这 位妈妈,当时肯定哪里疏忽了,才导致孩子夭折。 所以,同样是母亲,本来应该感同身受,但是法恩却不可遏制地表现出一种攻击心态,这是面对恐 惧时自保的本能在作祟。这种恐惧感强烈到,即使一辈子都在研究这种心理现象的专家,也会在轮到自己 的时候,表现出“谴责受害者”的态度。原因很简单,这是他们唯一能感到心安的方式,因为不能允许自 己想到这是自己,或者家人和朋友也可能遇到的事情,所以他们就一定要在受害者身上找出跟自己以及关 心的人不一样的地方。 “谴责受害者”思维再上一个台阶,就会演变成“寻找替罪羊”,这
9、在心理学上叫“替代性攻击”, 也就是为了宣泄怒火,让无辜者受伤害。最常见的替代性攻击就是无缘无故乱发火,比如员工上班被老板 骂,于是回家跟老婆吵架,老婆憋了火就打孩子,孩子去学校欺负比他弱小的同学,同学家长一生气就在 办公室里骂自己的员工负能量的传递,就是这样循环往复,无人幸免。 当然,直接发火,还只是替代性攻击最低阶的表现。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你其实也知道自己是鸡蛋 里挑骨头,是因为在别的地方受了气,才会看什么都不顺眼。而更高级的替代性攻击,表面上更温和理性, 实质上则更为可怕因为它是通过貌似理性的方式彻底把无辜者妖魔化了。比如说,每当经济出现问题 的时候,美国右翼政客总喜欢在外国人身上找理由
10、为什么美国失业率那么高?一定是外国人把就业机 会给抢走了。为什么美国有这么多社会问题?都是因为外国人非法跑到我们这里来。只要稍有常识就能知 道,一个国家出现经济和社会问题,从来就不是单一的原因。归咎于外国人,这个判断本身就很幼稚。但 是,很多投票的美国公民就是愿意为这种说辞买账。因为只要找到凶手,只要知道该向谁生气,他们的痛 苦就会下降。 总之,人是一种需要找理由的生物。小孩在刚开始懂事时,不是总爱问“为什么”吗?他们可不接 受“我不知道”这种严谨的说法。即使给他们一个非常胡扯的答案,也总比没有答案要好。事实上,大多 数人问“为什么”不是为了求真,而是为了求安心。而在面对不幸和痛苦的时候,我们
11、对原因的渴求就会 更加强烈,特别需要有个理由来解释为什么不幸的人会是自己。 所以,心理辅导师在为患者解除心理痛苦时,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让他们坦然接受这个不幸运的事 实。如果不能放下“寻找凶手”的心态,你的脑子里就会一直开启替代性攻击的雷达,就算找到一个可以 宣泄情绪的对象,看似出了气,其实这个心结还是没解开。 总之,人们需要安全感,远胜于需要事实。悲剧越严重,越有可能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时候,我们越 是容易去谴责受害者,寻找替罪羊。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这种倾向,才能公平地对待受害者,并且不受情 绪干扰地去思考究竟怎么做,才会使我们更安全。 (有删改) 3. 第段加点的词语“罪有应得”在文中指的是_。
12、 4. 对第段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 以典型的“谴责受害者心态”的事例使上文定义更易理解。 B. 进一步探究“谴责受害者心态”这一负面情绪背后的实质。 C. 形象化地阐述“谴责受害者心态”的表现形式及主要危害。 D. 直接为下文分析“谴责受害者心态”的原因及发展作铺垫。 5. 下列对“替代性攻击”这一概念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 “替代性攻击”是谴责受害者思维发展的一种替代品。 B. “替代性攻击”本质上体现了人们对事件原因的探寻。 C. “替代性攻击”是人们为了获得安全感而产生的心态。 D. “替代性攻击”的核心特征就是负能量循环往复传递。 6. 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
13、对第段提出的“为什么我们会拿放大镜对着受害者,非要从他们身上挑出点儿毛 病才心安呢?”这一问题展开论述的。 7. 结合全文内容,对“究竟怎么做,才会使我们更安全”这一问题进行探究。 【答案】3. 受害者之所以受到伤害是因为其本身有过错 4. A 5. C 6. 以设问形式引发思考;进而点明这一行为背后的原因是恐惧的观点;接着以法恩对丧子母亲产生指责心 理这一典型事例为例论证观点,阐明这一心态存在的普遍性和难以避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这一行 为背后的原因,即自保本能在作祟,为了寻求心安,一定要寻找受害者的问题。 7. 参考示例:明晰谴责受害者、替代性攻击心态背后原因,坦然面对不幸的事实,克服
14、因恐惧而自保、寻 找替罪羊心理倾向,是获得安全感的首要步骤;同时,我们还需要在此基础上,更加冷静地思考不幸事件 产生的客观因素,寻找产生不幸的根本原因,从而更加有效地避免不幸事件的发生。 【解析】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一般地说,高考试题测试词语的含义,往往不是词典中所诠释的“规 范”意思,而是在文章中的具体的意象,主要考查在上下文语境中词语含义的领悟,即理解词语在文中的 字面意义和隐含意义,理解同一词语在文中不同的指代意义等。 第二段说,受害者本应得到我们无条件的同情,但是事实却是“在礼貌地表示同情之后,我们往往会对他 们产生一种复杂的负面情绪,觉得他们之所以受到伤
15、害,应该也有罪有应得的一面”,所以“罪有应得” 不是同情,而是对受害者产生的一种复杂负面情绪,认为他们受伤害是因为他们自身的原因。据此分析, “罪有应得”在文中指的是受害者之所以受到伤害是因为其本身有过错。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作答时,一般考虑段落表达的内容、段落在结构上的作用等。认真阅读文章,依据 上下文,甄别所给四个选个选项的正误。 在第,文章解释了什么是“谴责受害者”的含义,第段列举“女生被侵犯的社会新闻”,用典型事例 使上文“谴责受害者”的定义更易理解,所以 A 正确;第段只是列举了一个典型事例,来让大家对“谴 责受害者”的概念更易于理解,没有涉及探究实质、阐述形式和危
16、害,也不没有为下文分析“谴责受害者 心态”的原因及发展作铺垫,排除 BCD。 故选 A。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概念含义的能力。理解文中概念的含义,首先要找到概念在文段所在位置,根据上 下文,看看概念具体指什么,在文中作者对其做了怎样的解读。 A 项,依据“ 谴责受害者思维再上一个台阶,就会演变成寻找替罪羊,这在心理学上叫替代性 攻击”,可知“替代性攻击”是谴责受害者思维发展的进一步深化,而非“替代品”。 B 项,“替代性攻击”是一种消极行径,它的实质是为自己寻找安全感,而非“对事件原因的探寻”。 C 项,依据文章第一段“为了获得安全感,我们却往往会以谴责受害者和寻找替罪羊的心态,
17、使自 己离真正的安全越来越远”,以及第五段“这是他们唯一能感到心安的方式”,可见“替代性攻击是人们 为了获得安全感而产生的心态”说法正确。 D 项,负能量循环往复传递是“替代性攻击”的结果,而非“核心特征”。 故选 C。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论述思路的能力。作答时,一般从以下角度考虑:怎样提出的观点,选用了哪些论据, 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等。 第段首先以设问的形式,提出“为什么我们会拿放大镜对着受害者,非要从他们身上挑出点儿毛病才心 安呢”的疑问,引发人们思考;进而点明这一行为背后的原因“不是因为冷血,而是因为恐惧”的观点; 接着段落使用例证法,以发生在剑桥大学神经科学和心理学家法恩
18、身上的一件事情作为例子,肖恩对经历 丧子之痛的女士没有感同身受的悲伤,反而心里涌现出无数恐怖的指责,对丧子母亲产生指责心理这一典 型事例,很好地证明了作者提出的观点。文中肖恩说的“按理说她本人不应该犯这样的错误,但是这种尴 尬的事情偏偏就发生了”这句话,阐明这一心态存在的普遍性和难以避免。 在第段,文章用设问提出问题,然后回答问题点明观点,并用具体的事例证明观点,层层推进,展开论 述。第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这一行为背后的原因,即自保本能在作祟,为了寻求心安,一定要寻 找受害者的问题。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本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但是作答时,一
19、定 要依据文本内容和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不要脱离文章观点作答。 谴责受害者是什么毛病这篇文章写人们为了获得安全感,会产生“谴责受害者”和“寻找替罪羊”的 心态。文章正是想让读者明白,谴责受害者、替代性攻击心态产生的原因,从而克服因恐惧而想自保、寻 找替罪羊心理倾向,这是获得安全感的首要步骤。其次,依据第段“心理辅导师在为患者解除心理痛苦 时,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让他们坦然接受这个不幸运的事实。如果不能放下“寻找凶手”的心态,你的脑 子里就会一直开启替代性攻击的雷达”,可知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要坦然面对不幸的事实。最后,文 章通过述美国右翼政客总喜欢在外国人身上找理由的事例,意欲告诉
20、大家,我们应该冷静地思考不幸事件 产生的客观因素,寻找产生不幸的根本原因,从而更加有效地避免不幸事件的发生。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春行于野 汤世杰 刚刚过去的这番冬去春来,如杨万里所谓“也思散策郊行去,其奈缘溪路未干”,我几乎哪都没去, 早晚只在院子里随意走走。回头一看,一冬一春看似无事,倒一直在为花忙,想着的,尽是些树啊花啊什 么的。 开得最早的,是楼下一株高大的冬樱花,年前还只零落开了几朵,一到新年,便盛放如一蓬温柔的 火焰。想用手机完整地拍下来,离得远了怕拍不出气势,近些吧毕竟树太大,拍完一看,好些枝杈没拍进 去,发到朋友圈里时戏言:“糟了,这棵冬樱花要撑破我的屏幕了!”引来一众友人围
21、观。 稍后才见到腊梅。院里的梅本来就少,且多在旮旯拐角处,等我看到时已然凋零,亏欠它了。匆匆 别了梅,去寻花期长的紫叶矮樱,那花倒真是莹白透红,一嘟噜一嘟噜的,爱死了人。山茶乃南国冬日最 殷勤的主,秋末冬初一路相随,开到眼下还在开。到了这时节,紫叶矮樱已花谢叶繁,举着满树透亮的紫 红嫩叶,花倒只剩几朵,想看新花,只好等着三月桃花开了。 如此一想,辞冬迎春之际,许多朋友东奔西跑到处去寻花,我虽没跑得很远,却还是看到了冬去春 来的全过程,何也?凭持的,唯一点静心的等待而已。 等待其实并不轻松,间或更有焦急,甚至失落。行走已成习惯,看不到预想的花,焦急便突然来袭 心想还不如不去,或不见天都去,过几天
22、,花不就开了吗?也是,每个轻松的早晨,人都有两个选择: 或回去蒙头大睡,浑浑噩噩地慵懒一天,或不管阴晴雨雪,起身追逐一点小小的梦想。选择困难而又深刻, 那是生命的选择。迷茫时,或该选那条更难行的路吧?走出去,终归比不走的好。树们花们,不都经历过 风雪严寒么?它们都有过屏息的等待。前方的险阻谁也无法预料,没人能给你明确的许诺,细想,那终是 自己依着灵魂的前行。 “天何言哉?”其实大地、树木、花朵,都在等待。大自然对季候、时令的等待,从容而有耐心, 不分季节也不分日夜在冬夜一次偶然的等待中,我才明白了这个理。那时,我坐在没于黑夜的车中, 等着女儿年末加班,她的车被人撞坏,不方便回家。说好是晚上八点
23、,却一直不见她来,只好继续等。 那会儿我待的地方,离城市北边当年西南联大的先生们居留过的司家营,已然很近。梁思成、林徽因、金 岳霖,闻一多、朱自清、冯友兰,都在那里呆过。那时他们都在等。直到 1944 年 5 月,才相继搬离,但清 华文科研究所仍留在那里。到抗战胜利,朱自清复任清华中文系主任,文科研究所才迁走。如今那一带早 已高楼林立,让我和许多人,对先生们旧居的去存,一直有着揪心的焦虑 我久已没有过那样长时间的等待了。我说的当然是现实的等待,生命中那种长达数十年的,另一种 焦急的等待,于我也记忆深切。那样的等待既叫人窒闷,又叫人满怀某种似无着落的热望,生命的耗费就 那样无声地消磨着时光。其实
24、那晚我等女儿,拢共也不过两个多钟头,不长也不短。好在是坐在车里。可 以听到风在外面散步。四周是些工地,墙篱高筑,显得既森然又还尚觉是在人间。把车载音响打开,蔡琴 的女中音反复地唱着,好像有“再爱我一次”之类温情又如同梦呓的傻话。那离我那时的心境似乎过于遥 远。再想,或许又不尽然你就没有期盼过什么吗?这样想时,不禁自己都差点笑出声来。人是复杂的。 更复杂的是人的那些不可理喻的动机!比如,早就听说联大先生们的旧居,因年久失修,少有保护,面临 坍塌。媒体呼吁了多年,也不了了之。直到最近,才听闻那里终于要复建、还原那个古镇了。至于何时建 成,建成什么样子,当然还要等。 等待并非无能,只是对天道的顺应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