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单元复习.pptx

  •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 文档编号:4075509
  • 上传时间:2022-11-08
  • 格式:PPTX
  • 页数:30
  • 大小:3.89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单元复习.pptx》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单元复习 部编版 历史 年级 上册 第二 单元 夏商周 时期 早期 国家 社会 变革 复习 下载 _七年级上册_(部)统编版_历史_初中
    资源描述:

    1、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2023年秋】人教统编版七年级上历史单元复习课件系列单元复习2.建立者:禹(夏禹、大禹)1.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3.都城:阳城(今河南登封)约公元前21世纪,启建立夏朝,主要统治地区在今河南西部、山西南部一带。世袭制:指王位、爵号和财产按照家族血缘关系世代继承下去。“公天下”“家天下”商汤灭夏:约公元前1600年,夏朝被位于黄河下游的商部落首领汤联合周边各部落起兵灭亡。复习旧知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2.人物:汤3.文明成就:青铜文明 甲骨文1.时间:公元前1600年前后主要表现:第一,奢侈淫乐,荒淫无度;第二,严刑峻法,镇压人民的反抗。4.灭亡时间:

    2、公元前1046年复习旧知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商朝的建立和灭亡西周的建立和统治概况: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定都镐(今陕西西安)统治措施:建立强大的军队和严酷的刑法;实行分封制;实行严格的礼乐制度分封制分封制,除王都周围地区由周王直接统治外,周王将其他,除王都周围地区由周王直接统治外,周王将其他地区先后赐给自己的子弟和少量的功臣等,封他们为地区先后赐给自己的子弟和少量的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积极作用西周西周目的:为了巩固统治消极作用诸侯争霸,引发战乱稳定政治形势,扩大统治范围,巩固国家疆土受封诸侯的义务服从周王命令,交纳贡品,守卫疆土,管理地方事务,保卫周王室。从周王处获得土地和民众。受封诸侯

    3、的权利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复习旧知例题讲解1.各方诸侯都以周天子为天下共主,形成了“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统治格局它确立的周天子、诸侯、卿大夫之间有着严格的隶属关系它是我国从方国林立走向专制帝国的必经历史阶段。材料中的“它”是()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郡县制2.社科院版中国通史记载:“鲁国(今山东曲阜),是周公长子伯禽的封地,原来商朝重要的属国奄国所在,奄国也是周公东征的主要讨伐对象之一。鲁国的受封主要是为了加强对东夷的控制。”此材料说明()A.分封制的对象是宗亲和功臣 B.分封的主要目的是巩固统治C.西周只在商朝故地进行分封 D.周公创立了西周的分封制度解析解析:由材料由材

    4、料“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可知可知,材料中的材料中的“它它”是西周的分封制。西周建立后,为了巩固统是西周的分封制。西周建立后,为了巩固统治,周天子实行分封制。即周天子把土地、平民和奴隶分封给亲属和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建立诸侯治,周天子实行分封制。即周天子把土地、平民和奴隶分封给亲属和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建立诸侯国,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定期朝觐天子,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西周通过国,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定期朝觐天子,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西周通过实行分封制,加强了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分封制是我国从你方国林立走向

    5、专实行分封制,加强了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分封制是我国从你方国林立走向专制帝国的必经历史阶段。制帝国的必经历史阶段。选项选项B B正确;选项正确;选项ACDAC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故答案为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故答案为B B。解析:解析:A.A.分封制的对象是宗亲和功臣分封制的对象是宗亲和功臣 ,不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B.B.根据材料根据材料“鲁国的受封主要是为了加强对东夷鲁国的受封主要是为了加强对东夷的控制的控制”,可见,分封的主要目的是巩固统治,故选项,可见,分封的主要目的是巩固统治,故选项B B符合题意;符合题意;C.C.西周只在商朝故地进行分封,不西周只

    6、在商朝故地进行分封,不符合史实;符合史实;D.D.周公创立了西周的分封制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周公创立了西周的分封制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BB BB B例题讲解3.夏、商、西周是我国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的时期,社会经济和文化取得了巨大飞跃,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某兴趣小组以“王朝更替,制度创新”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制度创新】材料一 今大道即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札记礼运材料二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荀子儒效(1)材料一中“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谁开始的?这一局面的出现与哪一制度有

    7、关?(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有什么作用?答案:答案:(1 1)启。世袭制)启。世袭制。(据材料一。(据材料一“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可知,材料一中可知,材料一中“天下为家天下为家”的局面从启开始的,的局面从启开始的,约公元前约公元前2070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夏朝,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世袭制世袭制”代替代替“禅让制禅让制

    8、”,“公天下公天下”变成了变成了“家天下家天下”)(2 2)西周的分封制。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西周的分封制。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材料二反映的是分(材料二反映的是分封制。为了巩固统治,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封制。为了巩固统治,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缴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缴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9、。西周通过分封制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子作战。西周通过分封制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青铜铸造业概况:青铜铸造业发达,青铜器种类繁多,有礼器、饮食器、兵器、生产工具等。青铜铸造业的作用:是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青铜铸造业特点:规模大;工艺精美;使用广泛品种繁多;造型独特;用途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使社会生产和生活质量大大提高。“尊”是一种盛酒的用于祭祀的礼器,四羊方尊,商晚期偏早器。是我国现存商器中最大的方尊,高583厘米,重近345公斤.我国现存商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四羊方尊司母戊大方鼎是商王祖庚或祖

    10、甲为祭祀母亲戊而作的祭器,是中国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原称“司母戊鼎”或“司母戊大方鼎”。出土于河南安阳,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中国国家一级文物。重832.84公斤,是世界迄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享誉“镇国之宝”的美誉。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复习旧知复习旧知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影响: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甲骨文以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为主要造字方法;今天的文字仍是以象形字为基础的形符文字。象形:用图形、线条把物

    11、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例题讲解1.商朝历史之所以成为“信史”(“信史”意指较为详实可信的历史),其依据是()A.河南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现 B.后世流传着众多商王的故事与传说C.史记记载商王的世系情况 D.甲骨文和考古、文献资料的多重印证2我国夏、商、西周时期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夏朝时开始出现最早的青铜礼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工艺高超。下列为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A.二里头铜鼎B司母戊鼎 C利簋D三星堆青铜面具解析:解析:A.A.河南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现河南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现 ,不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B.B.后世流传着众多商王的故事后世流传着众多商王的故事与传

    12、说与传说 ,不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C.C.史记记载商王的世系情况史记记载商王的世系情况 ,不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D.D.商朝历史商朝历史之所以成为信史是因为有考古发现的确切的文字记载,这些文字也就是甲骨文,有甲之所以成为信史是因为有考古发现的确切的文字记载,这些文字也就是甲骨文,有甲骨文和考古、文献资料的多重印证,故选项骨文和考古、文献资料的多重印证,故选项D 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D解析: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代后期,青铜铸造业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代后期,青铜铸造业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能够铸造出大型器

    13、物。司母戊鼎,这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严密,分工细致,能够铸造出大型器物。司母戊鼎,这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因此:铜器。因此:B B符合题意;符合题意;ACDACD与题意无关;故答案为:与题意无关;故答案为:B BD DB B例题讲解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周初年)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荀子儒效材料二:(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左传桓公五年(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时期的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制度在西周初期的历史意义?

    14、(2)材料二说的是哪一时期的情况?这一情况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特征?答案:答案:(1 1)依据材料一)依据材料一“西周初年)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周西周初年)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的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分封的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周朝开发边远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并逐步构织出遍布全国的交通网络,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地区,扩大统治

    15、区域,并逐步构织出遍布全国的交通网络,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国林立的状态。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的政治格局,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国林立的状态。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2 2)依据材料二)依据材料二“(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郑伯御之。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的信息可知,材料反的信息可知,材料反应的是西周后期的情况;这一情况反映了当时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的社会特征应的是西周后期的情况;这一情况反映了

    16、当时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的社会特征劳动工具的改进耕作方法的改进铁农具牛 耕作用: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农业上: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手工业的发展: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都有所发展。青铜业:发明了错金、错银、嵌红铜等新工艺。齐国的丝织品、楚国的漆器等水平很高商业发展: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很多城市出现了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复习旧知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复习旧知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王室衰微”的表现有哪些?1.周王室势力大减 2.分封制瓦解 3.诸侯崛起,竞相争霸随着铁犁牛耕的使用,诸侯国生产力不断发展。王室衰微

    17、、诸侯崛起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齐国称霸的标志:公元前651年,葵丘会盟要想最先称霸必需具备哪些因素?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人才、得民心、树立威信各国变法:退避三舍 老马识途 卧薪尝胆 一鸣惊人思考:春秋争霸给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积极影响:有利于局部地区;促进了民族间的交融。消极影响: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例题讲解1.春秋时期,贵族开始禁止用牛祭祀宗庙;战国时期,秦国规定“盗牛者加(枷刑)”。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A.祖先崇拜的消失 B.私有土地的出现 C.生产方式的变革 D.兼并战争的影响2.春秋时期,周边的蛮、夷、戍、狄不断袭扰中原,中原诸侯政权常以“攘夷”相号召与之进行斗争。这有利于()

    18、A.铁器牛耕推广 B.各民族交融 C.学术蓬勃兴起 D.奴隶制崩溃解析:解析:春秋末年,牛耕出现,战国时期进一步推广。为保护牛,各国禁止宰杀耕牛,春秋末年,牛耕出现,战国时期进一步推广。为保护牛,各国禁止宰杀耕牛,加大对盗牛者的惩罚。故题干现象反映了当时生产方式的变革。故答案为:加大对盗牛者的惩罚。故题干现象反映了当时生产方式的变革。故答案为:C C.解析:解析:A A 结合所学知识,铁器牛耕为农业生产方面的内容,其发展与和少数民族斗争结合所学知识,铁器牛耕为农业生产方面的内容,其发展与和少数民族斗争相关性不大,排除;相关性不大,排除;B B:结合所学知识,民族融合的两种主要方式是和平往来和斗

    19、争,结合所学知识,民族融合的两种主要方式是和平往来和斗争,村料中所体现了中原诸侯和周边民族的斗争,有利于各民族交融,故村料中所体现了中原诸侯和周边民族的斗争,有利于各民族交融,故B B项正确;项正确;C C:结结合所学知识,春秋时期出现学术蓬勃发展的原因主要因为百家争鸣,故合所学知识,春秋时期出现学术蓬勃发展的原因主要因为百家争鸣,故 C C 项错误;项错误;D D:结合所学知识,奴隶制的崩溃的原因主要因为生产力的发展,故结合所学知识,奴隶制的崩溃的原因主要因为生产力的发展,故 D D项错误。故答案为项错误。故答案为B BC CB B例题讲解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春秋时期,山

    20、东诸小国为齐所并,河北、山西诸小国为晋所并,江淮、汉水诸小国为楚所并,西北诸小国为秦所并,使春秋初年百十个国家,缩减成几个大国。周边的蛮、夷、戎、狄不断袭扰中.原;中原霸主也以“攘夷相号召,与之进行斗争.华夏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彼此犬牙交错,杂居共处。根据材料,说说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有什么重要影响答案:答案:根据材料三根据材料三“北、山西诸小国为晋所并,江淮、汉水诸小国为楚所并,西北诸北、山西诸小国为晋所并,江淮、汉水诸小国为楚所并,西北诸小国为秦所并,使春秋初年百十个国家,缩减成几个大国小国为秦所并,使春秋初年百十个国家,缩减成几个大国”的信息可知,春秋时期的的信息可知,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的重要

    21、影响是促进了国家的统一;依据材料争霸战争的重要影响是促进了国家的统一;依据材料“周边的蛮、夷、戎、狄不断袭周边的蛮、夷、戎、狄不断袭扰中原;中原霸主也以扰中原;中原霸主也以“攘夷攘夷 相号召,与之进行斗争相号召,与之进行斗争.华夏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彼此犬华夏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彼此犬牙交错,杂居共处牙交错,杂居共处”的信息可知,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的重要影响是促进了民族融合的信息可知,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的重要影响是促进了民族融合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渴望获得政治权利各诸侯国统治者渴望在兼并战争中获胜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战国牛尊(山西出土)改革是当时的大势所趋变法顺应

    22、了社会发展潮流直接原因根本原因复习旧知复习旧知商鞅变法方面方面变法内容变法内容作用作用政政治治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集权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经济经济1.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帛多的人可免徭役富国2.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3.统一度量衡军事军事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强兵都江堰是由哪三大主体工程构成的?三大主体工程分别发挥什么作用呢?三大工程相互依赖,功能互补,巧妙配合,使其枯水不缺,洪水不淹。都江堰水利工程体现先民复习旧知例题讲解1.春秋时期,大的诸侯国兵力仅六七万人.战国时期,军队人数成倍增加,如秦、楚两

    23、国的兵力都达百万,齐、赵、魏、韩、燕等国的兵力也都有数十万.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A.人们踊跃参军作战 B.作战方式发生改变 C.战争破坏越来越大 D.统一已成必然趋势2.“家里应该还好吧?收到信后请给我回信,告诉我一下我们兄弟给家里争得的爵位,大王分发到没有替我们问候姑姑和姐姐,特别是大姑”这是战国时期一位秦国士兵写的家书(通俗翻译)。当时“我们兄弟”能够争得爵位,是依据()A.商鞅变法的规定 B.郡县制的规定 C.休养生息政策 D.“推恩令”的规定解析:解析:A.A.人们踊跃参军作战人们踊跃参军作战 ,不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B.B.作战方式发生改变作战方式发生改变 ,不符合题意;,不符

    24、合题意;C.C.战争破坏越来越大战争破坏越来越大 ,不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D.D.据题干信息可知,战国时期战争规模大,参战兵据题干信息可知,战国时期战争规模大,参战兵力多。每个分裂时期的后期,割据政权数目减少,或某些力量的衰弱和某些力量的增力多。每个分裂时期的后期,割据政权数目减少,或某些力量的衰弱和某些力量的增长,都为后来的统一提供了方便,故选项长,都为后来的统一提供了方便,故选项D 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D.解析:解析:根据材料根据材料“家里应该还好吧?家里应该还好吧?收到信后请给我回信,告诉我一下我们兄收到信后请给我回信,告诉我一下我们兄弟给家里争得的爵位,大

    25、王分发到没有弟给家里争得的爵位,大王分发到没有替我们问候姑姑和姐姐,特别是大姑替我们问候姑姑和姐姐,特别是大姑”这是战国时期一位秦国士兵写的家书这是战国时期一位秦国士兵写的家书(通俗翻译通俗翻译)。当时。当时“我们兄弟我们兄弟”能够争得爵位,能够争得爵位,是依据商鞅变法的内容。奖励军功,按军功大小封爵授田,废除没有军功的贵族子弟是依据商鞅变法的内容。奖励军功,按军功大小封爵授田,废除没有军功的贵族子弟特权。损害旧贵族利益,为平民获得了改变社会地位的机会,故特权。损害旧贵族利益,为平民获得了改变社会地位的机会,故 A A 符合题意;选项符合题意;选项BCDBC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故答案为与

    26、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故答案为A A.D DA A例题讲解3.材料一:商鞅变法的发起者是商鞅和秦孝公,秦国变法的成功与此二人的独特品质息息相关。在“要不要变法”的廷议上,商鞅以“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为主旨,说服秦国君臣;然后以“南门徙木”一幕来取信于民。在变法法令上,他十分注意抓住秦人的特点,以“名、利”为导向,移风易俗,促其“农、战,效果颇著。摘编自张守慧论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之成败及其现实意义材料二:商鞅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怎样估计也不会过高。秦国率先推行县制,按地区划分国民,加强了中央集权,使国家公共权力直接控制到基层社会的每一个人。秦统一后将秦国的制度推向了全国,建立了统一的、

    27、具有东方特色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简言之,商鞅变法使国家形态走向成熟,对统一国家和中华民族具有长远影响。摘编自任世江通过商鞅变法让学生接触思辨(1)根据材料二你认为商鞅变法能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中“使国家形态走向成熟”的具体措施。答案:答案:(1 1)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胜多败少;结合所学可得出商鞅变法使秦国走上)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胜多败少;结合所学可得出商鞅变法使秦国走上了富国强兵之路,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了富国强兵之路,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2 2)原因)原因:根据根据“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得出合乎秦国国情顺应历史发展

    28、趋势;得出合乎秦国国情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根据根据“取信于民取信于民”得出得到百姓支持;根据得出得到百姓支持;根据“在变法法令上,他十分注意抓住秦人的在变法法令上,他十分注意抓住秦人的特点,以特点,以“名、利名、利”为导向为导向”得出厉行法治,赏罚分明;得出厉行法治,赏罚分明;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思想流派之间争芳斗艳的局面。所谓诸子百家,主要指儒家、墨家、道家、法家以及阴阳家、名家、纵横家等。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背

    29、景:春秋战国列国纷争,社会动荡,礼崩乐坏。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指诸政由方伯(指诸侯)侯).史记史记周本纪周本纪复习旧知第8课 百家争鸣老子(本名李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出生于周朝春秋末期楚国苦县,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在道教中,被尊为道教始祖,称“太上老君”。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所著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五千言等,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也是中国

    30、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被誉为“万经之王”。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老子的思想世间的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复习旧知第8课 百家争鸣庄子(本名庄周,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一说公元前275年),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人,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先秦七子之一,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创立了哲学学派庄学,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庄子最早提出“内圣外王”的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深刻指出“易以道阴阳”,“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庄子的作品喜欢以引人入胜的方式阐述哲

    31、理,被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其中代表作品是庄子。思想主张:发展了老子思想,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认为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老庄崇尚自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复习旧知第8课 百家争鸣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字仲尼,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后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等,“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鲁国从政鲁国从政,名声大振名声大振;内:出任中都宰、司空、司寇等职治理鲁国内:出任中都宰、司空、司寇等职治理鲁国,外:参加夹谷之会为鲁国赢得外交胜利外:参加夹谷之会为鲁国

    32、赢得外交胜利政治理想难以实现政治理想难以实现,决意离开鲁国决意离开鲁国晚年:晚年:周游列国,专心教育、整理古典文献周游列国,专心教育、整理古典文献论语是由孔子弟子记录,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重要儒家经典著作。被历代统治者利用和改造,成为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荀子名况,号卿。战国时赵国人。战国末期儒家学派中的大师,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复习旧知第8课 百家争鸣孟子(孟轲,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33、。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影响全面而巨大。孟子及其门人著有孟子一书。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民本、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属儒家经典著作。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思想主张: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人民,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认为得民心者得天下,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复习旧知第8课 百家争鸣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有“非儒即墨”之称.墨子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

    34、其弟子完成了墨子一书传世。墨子(约公元前476年-约公元前390年),名翟,春秋末战国初宋国人,宋国贵族目夷的后代,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思想主张:“兼爱”:爱一切人,视人如己,互助友爱(包含包含平等与博爱的意思。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平等与博爱的意思。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爱别人就像爱自己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爱别人就像爱自己)“非攻”:反对掠夺战争(反对攻伐掠夺的不义之战以德义服天下,以兼爱来消弭祸乱。在墨子眼里,兼爱可以止攻,可以去乱。)复习旧知第8课 百家争鸣韩非子(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战国时期韩国新郑(

    35、今河南省新郑市)人,韩桓惠王之子,荀子学生,李斯同学,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著有韩非子一书战国末期法家集大成者战国末期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这部书现存五十五篇,约十余万言,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作品。韩非子一书,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武器,同时,也为以后的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根据。复习旧知第8课 百家争鸣孙武(约公元前545年-约公元前470年),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北部)人。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

    36、学的鼻祖”。复习旧知第8课 百家争鸣孙膑(原名孙伯灵),中国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唐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和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出生于阿、鄄之间(今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北),是孙武的后代。学派学派人物人物时代时代主要思想主要思想地位地位/老子 春秋顺应自然;认为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无为而治”;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庄子 战国顺应自然和民心;追求精神自由孔子 “仁”;主张德政,反对苛政;教育思想春秋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大思想家、教育家孟子 战国“仁政”;“民贵君轻”;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荀子 战国“礼治”,明确尊卑等级墨子 战国“兼爱”、“非攻”;选贤任能(尚贤)、提倡节俭。韩非战国以法治国;

    37、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变法革新孙武孙膑春秋战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灵活多变的战略战术你认为哪一个学派的主张对战国时期的统治者来说最有用?以法治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变法革新复习旧知例题讲解1.历史学家钱穆说:“中国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是秦以前,政治社会最理想安定时期莫过于汉唐。”秦以前“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A.儒学居于主导地位 B.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C.法家备受推崇 D.出现了儒、道、佛并立局面2.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者极力宣扬得众、爱众和济众思想,如孔子认为“仁者爱人”“宽则得众”,孟子主张“民贵君轻”“与众乐乐”。由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需学()A.适应了封建统治需要 B.以批判法家

    38、刑罚为宗旨 C.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D.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解析:解析:据所学知,秦以前据所学知,秦以前“学术思想最灿烂学术思想最灿烂”是指百家争鸣是指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生产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力的发展,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猛烈冲击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猛烈冲击,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不同见解,涌现出一批作出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形成思想领域中百家种问题提出不同见解,涌现出一批作出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形成思想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局面,争鸣的局面,B B符合题意;秦以前儒学没有居于主导地位符合题意;秦以前儒学没有居于主导地

    39、位,A A 不符合题意;法家备受推不符合题意;法家备受推崇是在秦朝时期,崇是在秦朝时期,C C不符合题意;佛教在秦以前还没有传入中国不符合题意;佛教在秦以前还没有传入中国,D 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为B B。解析:解析:A.A.适应了封建统治需要适应了封建统治需要 ,不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B.B.以批判法家刑罚为宗旨以批判法家刑罚为宗旨 ,不符,不符合题意;合题意;C.C.依据题干信息依据题干信息“儒家学者极力宣扬得众、爱众和济众思想儒家学者极力宣扬得众、爱众和济众思想”,结合所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思想都主张对人民友爱,这就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缓和社会矛盾,知识可知

    40、,这些思想都主张对人民友爱,这就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缓和社会矛盾,故选项故选项C C符合题意;符合题意;D.D.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C。B BC C例题讲解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曾经说过:从孔子那里我读到一颗爱心;在孟子那里我读到一股正气;从墨子那里我读到一腔热血;从韩非那里我读到一双冷眼。材料二:孔子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孔子有意识地教育他,凡事要抓紧,马上去做,学生仲由敢作敢为,但不够稳重,孔子怕他冒失,就叮嘱他凡事要多请教父兄后再去做。(1)请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孔子的“爱心”、韩非的“冷眼”各体现在什么地方。(2)材料二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3)春秋战国时期是战争频繁、硝烟不断的时期。请谈谈墨家(墨子)和儒家(孟子)关于战争的看法、主张。答案:答案:(1 1)胜多败少;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胜多败少;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 (2 2)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合乎秦国国情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得到百姓支持;厉行合乎秦国国情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得到百姓支持;厉行法治,赏罚分明。法治,赏罚分明。(3 3)废分封,行县制废分封,行县制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单元复习.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075509.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