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氨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参考模板范本.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合成氨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参考模板范本.doc》由用户(林田)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合成氨 企业 安全生产 风险 分级 体系 实施 指南 参考 模板 范本
- 资源描述:
-
1、ICS71.020G09DB37山东省地方标准DB 37/T 31662018合成氨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Implementation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System of Risk Classification for Production Safety of ammonia enterprise2018 - 03 - 29发布2018 - 04 - 29实施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7/T 31662018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本标
2、准由山东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兖矿鲁南化工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强、刘晓威、杨贵州、王永平、张恒民、刘丹丹、石金田、丛恒新、叶墨香、蒋荣龙、王延军、徐红秋、高桂林、张光明。引言本标准是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山东省地方标准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的要求,充分借鉴和吸收国际、国内风险管理相关标准、现代安全管理理念和化工行业的安全生产风险(以下简称风险)管理经验,融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及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相关要求,结合山东省合成氨生产企业安全生产特点编制而成。本标准用于规范和指导山东省内合成氨生产企业开展风险分级
3、管控工作,达到降低风险,杜绝或减少各种事故隐患,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16合成氨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合成氨生产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工作程序和内容、文件管理、分级管控效果和持续改进。本标准适用于指导山东省合成氨生产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设。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6441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30871 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T 13861
4、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28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GB/T 33000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 3013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T 3017 合成氨生产企业安全标准化实施指南DB37/T 2882-2016 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DB37/T 2971-2017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3 术语与定义DB37/T 28822016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 基本要求4.1 组织机构4.1.1 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体系领导小组企业应成立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领导小组,由企业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负责人任副组长,工
5、艺、设备、电气、仪表、基建、安全等业务部门和车间负责人为成员,明确组织机构及成员职责、目标与任务,明确安全风险识别、评价和控制的主管部门。领导小组成员除包括各业务部门负责人外,至少还应包括相关专业技术人员。4.1.2 主要负责人职责负责风险识别、评价和控制的管理工作,至少应提供政策、资金和持续改进等方面支持。4.1.3 分管负责人职责负责分管范围内安全生产风险识别、评价和控制的管理工作。4.1.4 主管部门职责职责内容包括: 负责编制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明确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适用范围、评价分级的原则、标准,使用的风险分析方法,管控过程要求和考核标准; 负责制定和实施公司安全生产风险
6、管控培训计划; 建立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数据库,并定期更新; 对部门、车间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4.1.5 业务部门职责职责内容包括: 工艺、设备、电气、仪表、基建、安全等业务部门,负责业务范围内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的组织协调、业务指导、专业培训和检查督导; 指定适用的安全生产风险分析方法,编制风险分级判定标准; 组织策划、指导业务范围内的安全风险识别、分析评价、风险级别确定和控制措施制订; 审核各车间风险分析记录,监督检查管控措施落实情况。4.1.6 车间职责职责内容包括: 根据公司制度编制车间安全风险管理目标及推进计划; 按步骤开展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分级,完善并
7、落实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建立健全车间安全风险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 制定车间风险管控考核标准,监督检查班组、岗位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措施落实; 定期对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不断改进提高。4.1.7 班组职责职责内容包括: 工艺巡检、操作、检维修、交接班等常规作业活动,应从“人员、工机具、环境、物料、规程”方面进行危险源辨识,开展作业前安全评价,根据风险级别落实好安全管控措施; 特殊安全作业、系统开停车、大型机组开停车等非常规活动,应主动参与危险源辨识和安全生产风险评价,认真落实管控措施,及时汇总向车间上报风险分析记录。4.1.8 岗位职责负责开展本岗位的安全风险分析工作,落实动态安全管
8、控措施,记录安全风险管控过程。4.2 实施全员培训4.2.1 主管部门培训要求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主管部门应组织编制企业年度安全风险培训计划,分层次、分阶段组织开展公司、业务部门、车间、班组培训,重点培训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制度、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评价的方法、风险等级判定准则和公司考核办法等。4.2.2 业务部门培训要求业务部门应组织开展车间管理人员专题培训,重点培训业务范围内适用风险点划分原则、分析记录整理归档等。4.2.3 车间培训要求车间应组织开展车间技术管理人员、班组长培训,重点培训公司安全风险工作要求、车间适用的危险源辨识和安全评价方法、风险等级判定、风险分析记录填写、风险管控措施制订与落
9、实、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控考核制度等。4.2.4 班组培训要求班组应组织开展岗位人员培训,重点培训岗位风险点划分、适用的危险源辨识和安全评价方法、安全风险分析记录填写、岗位需要落实的风险管控措施、工艺和设备变更带来的风险分析记录以及车间考核要求等,可结合班组活动进行,每月不少于2次。4.2.5 其他要求各级安全风险培训应编制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内容,开展培训效果评估,并保留培训记录。4.3 编写体系文件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明确目的、职责、范围、工作程序、分析评价方法和准则、具体管控要求、运行考核要求等;编制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并形成以下体系文件: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
10、度; 风险点清单; 作业活动清单; 设备设施清单; 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 安全检查表分析(SCL)评价记录; 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记录; 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危险源统计表; 重大风险清单; 其它有关记录文件。5 风险识别评价5.1 风险点确定5.1.1 风险点划分原则5.1.1.1 对合成氨装置风险点的划分,应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可按照变换、热回收、气体净化脱硫、脱碳、氮氢气压缩、氨合成、氨制冷、氢气回收、氨吸收和储存罐区、氮氢气管道等功能分区进行;如按设备设施划分风险点,至少应包括气体净化、氮氢气体压缩、氨合成、氨制冷、液氨储存
11、场所的主要设备设施。5.1.1.2 工艺操作、检维修等作业活动风险点的划分,应当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工艺操作类风险点至少应包括主要工艺操作活动,检维修类作业活动风险点至少应包括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30871明确的8类作业活动。5.1.1.3 使用HAZOP分析方法进行安全风险分析的风险点的划分,可把一个分析节点作为一个风险点进行管理。5.1.2 风险点排查5.1.2.1 合成氨生产企业应组织对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风险点排查,形成包括风险点名称、区域位置、可能导致事故类型、现有风险控制措施等内容的基本信息,并建立风险点登记台账见附录B.1,为下一步进行风
12、险分析做好准备。5.1.2.2 作业活动风险点排查,可按工艺操作类和检维修类进行排查。工艺操作类风险点至少应包括变换触媒升温硫化、甲烷化催化剂还原、氨合成催化剂升温还原,脱硫闪蒸气压缩机开停车、倒车,气体净化系统开车、停车,氮氢合成气压缩机开车、停车,氨压缩机开车、停车,氨合成系统开车、停车,氢回收系统开车、停车,液氨球罐倒进罐、倒出罐等。检维修类作业活动风险点至少应包括防爆区域动火作业,涉及有毒或窒息性介质的受限空间作业等作业条件复杂、难度大、技术含量高、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动。5.1.2.3 对于设备设施风险点的划分,至少应包括变换炉、甲烷化炉、脱硫塔、脱碳塔、变换废热锅炉
13、、脱硫闪蒸槽、脱碳闪蒸槽、脱硫闪蒸气压缩机、脱碳闪蒸气压缩机,氮氢合成气压缩机、汽轮机、氨压缩机、氨合成塔、开工加热炉、液氨中间储槽、液氨球罐、氨吸收塔等主要的设备设施。5.2 危险源辨识分析5.2.1 危险源辨识5.2.1.1 危险源辨识应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原则开展。全员参与危险源的辨识,要考虑到生产经营的各生命阶段,各个环节、不同时间点可能出现的不同情况。危险源的辨识要系统和全面,就要根据不同的辨识对象选择合适的方法。5.2.1.2 危险源辨识应覆盖风险点内全部设备设施和作业活动,建立作业活动清单(参见附录B.2)及设备设施清单(参见附录B.3)。5.2.1.3 宜采用以
14、下几种常用辨识方法: 对于作业活动,宜选用工作危害分析法(简称JHA)进行辨识; 对于设备设施,宜选用安全检查表法(简称SCL)进行辨识; 对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生产储存装置,可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简称HAZOP)进行分析; 企业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有效可行的其他方法,如类比法、事故树分析法进行辨识。5.2.1.4 危险源辨识应涵盖风险点内全部设备设施和作业活动,充分考虑不同状态和不同环境带来的影响。建立作业活动清单(见附录B.2)及设备设施清单(见附录B.3)。5.2.1.5 从班组岗位到车间、部室、公司,自下而上进行全员危险源
15、辨识,填写分析评价记录;分析现有风险控制措施有效性;判定风险等级;提出改进控制措施建议。5.2.2 危险源辨识范围应覆盖风险点内全部设备设施和作业活动,并充分考虑不同状态和不同环境带来的影响。危险源辨识范围应包括: 规划、设计(重点是新、改、扩建项目)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 常规和非常规作业活动; 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的活动; 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工艺、设备、管理、人员等变更; 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 气候、地质及环境影响等。5.2.3 危险源辨识实施5.2.3.1 依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
16、B/T13861)的规定,对潜在的人、物、环境、管理等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充分考虑其根源和性质。如: 气体净化、氮氢气压缩、氨合成、氢回收等工艺操作过程中超温超压检测、控制和管理手段不完善造成火灾和爆炸的因素; 氮氢气压缩机、脱硫闪蒸压缩机等机泵检修造成冲击和撞击、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的原因; 涉及脱硫塔、脱碳塔、氨合成塔等塔器检修、工艺巡检检查中涉及高处作业安全防护措施落实不到位引发的高处坠落因素; 脱硫塔、脱碳塔、变换炉、闪蒸槽等受限空间作业,置换不彻底、隔离措施落实不到位,液氨、硫化氢、一氧化碳生产过程中泄漏处置安全防护不当,造成中毒、窒息的因素; 现场检维修涉及临时用电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造
17、成触电的因素; 具有放射性检测仪表安全防护失效造成的辐射危害的因素; 工作环境的化学性危害因素和物理性危害因素;人机工程因素;设备腐蚀、焊接缺陷等;导致有毒有害物料、气体泄漏的原因等。5.2.3.2 辨识危险源可从能量和物质的角度进行提示。其中从能量的角度可以考虑机械能、电能、化学能、热能和辐射能等。例如: 机械能可造成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高处坠落、坍塌等; 热能可造成灼烫、火灾;电能可造成触电; 化学能可导致中毒、火灾、爆炸、腐蚀; 从物质的角度可以考虑压缩或液化气体、腐蚀性物质、可燃性物质、氧化性物质、毒性物质、放射性物质、病原体载体、粉尘和爆炸性物质等。5.2.3.3
18、 工艺运行危险源辨识: 所在车间应组织完成脱硫闪蒸压缩机、脱碳闪蒸压缩机、氮氢气压缩机、氨制冷冰机、汽轮机等大型机组开停车,气体净化、氨合成、氢回收、液氨罐区、氨吸收等系统、装置常规开停车和紧急停车、跳车等非常规作业活动危险源辨识工作; 生产运行管理部门应组织完成多系统或整个企业开停车危险源辨识工作; 新建装置、技术改造项目危险源辨识,企业应成立专门机构,执行山东省化工装置安全试车工作规范(试行)相关要求。5.2.3.4 检维修危险源辨识: 非厂控设备检维修、临时施工和零星作业。作业前,作业负责人会同安全负责人,对施工的材料、设备、工器具准备情况;对作业环境(电源、高温、高压源等危险能量源以及
19、有毒有害物质隔离、重物失稳防控及其他安全防护措施)落实情况;对作业人员身体状况、精神状态和劳动防护用品佩戴等情况进行安全风险分析。作业完毕试运转前,作业负责人会同安全负责人,对施工质量,材料、工器具回收和人员撤离,安全设施、安全防护及采取的安保措施(如短路线、电气接地等)恢复等情况进行安全风险分析。涉及特殊安全作业风险分析由检修项目负责人牵头组织; 重点设备检维修及单系统检修。由机电管理部门牵头,编制安全风险分析指导书,由所在车间设备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牵头,电气、仪表专业人员配合实施安全风险分析; 多工序或多车间同时进行系统性检修时,应由机电管理部门牵头组织,总工程师、各专业技术负责人,相关工
20、艺、电气、仪表、公用工程等单位分管负责人参加,组织进行安全风险分析,编制安全风险报告报告,逐级签批。5.2.3.5 其他危险源辨识: 工艺、设备、管理、人员等变更,由业务部门牵头,相关车间落实; 气候、地质及环境影响等,由生产运行管理部门负责; 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由各车间结合现场处置方案予以落实;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活动,由项目负责人带领所在班组岗位人员落实; 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指导,岗位班组长落实; 原材料、产品的运输由经营管理业务部门负责;使用过程,由岗位人员落实; 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由岗位人员落实。5.2.
21、4 事故类别及后果5.2.4.1 危险源造成的事故类别,包括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它爆炸、中毒和窒息,以及其它伤害等。5.2.4.2 危险源引发的后果,包括人身伤害、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停工、违法、影响商誉、工作环境破坏、环境污染等。5.3 风险控制措施5.3.1 风险控制措施类别风险控制措施应从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教育培训措施、个体防护、应急处置五方面识别并评估现有措施的有效性,C级/3级及以上风险的危险源需制定相应的工程技术措施。5.3.1.1 工程技术措施包括以下内容: 基于工艺自身的技术要求,例如温度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