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高考真题速递、考点精讲与精练习:必修一3.10新民主主义革命(一)(解析版).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历史高考真题速递、考点精讲与精练习:必修一3.10新民主主义革命(一)(解析版).doc》由用户(cbx170117)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 高考 速递 考点 精练 必修 3.10 新民主主义革命 解析
- 资源描述:
-
1、第第 1010 讲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 (一一) ) 真题速递真题速递 1 (2019新课标全国卷高考29)1919 年 11 月,全国各界联合会在上海成立,发表宣 言: “数月以来,国内之群众运动,风起云涌,虽受种种压迫,而前仆后继,不少顾却;大 义当前,绝不退让全国各地,知合群自救为万不可缓之图。 ”这说明,当时参加联合会 的各界团体( ) A对社会改造道路认识趋于一致 B爱国觉悟得到提高 C反思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弊端 D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答案】B 【解析】由材料“虽受种种压迫,而前仆后继,不少顾却;大义当前,绝不退让全国各 地,知合群自救为万不可缓之图”可知五四运动激发民
2、众爱国热情,危机时刻以民族大义为 重,爱国觉悟显著提高,故选 B 项; “趋于一致”表述过于绝对化,且材料讲述的是爱国意 识的提高,并没有提及改造的道路,排除 A 项;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与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相对 立,文革时期对资产阶级个人主义进行了反思和批判,排除 C 项;各界都“接受了”表述过 于绝对化,不符合史实,排除 D 项; 2 (2019.4浙江高考11)1922 年,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 向导 周报的创刊号写道: “现 在大多数人民所要求的是什么?我们敢说是要统一与和平为了要和平要统一而推倒为和 平统一之障碍的军阀, 乃是中国大多数人的真正民意。 ” 下列项中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3、A湖北新军起义 B护国运动 C “二次革命” D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1922 年为了要和平要统一而推倒为和平统一之障碍的军阀” ,结合 所学,1924 年国共合作,1926 年正式出师北伐,讨伐北洋军阀的统治,故选 D 项;1911 年 湖北新军起义,即辛亥革命,排除 A 项;1915 年孙中山领导发动了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 护国运动,排除 B 项;1913 年,孙中山看清袁世凯的反动面目,力主武装讨袁,发动二次 革命,排除 C 项。 3 (2018新课标全国卷高考29)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合适中国国情的争 论,有人反对走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
4、路,就是“增加富力” ,发展实业;还 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 。这场争论( ) 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 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了五四运动后,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引起争论,有赞成,也有反对。这场 争论客观上促进了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和影响,为中共的成立准备了条件。故C正确。A、 B、 D的结论都无法根据材料得出,“确定了”“认清了”“消除了”都是完成时,片面解读了 材料或者完全错误地解读了材料,跟材料意思不符。 4 (2018.4浙江高考10)中
5、国共产党的成立有如一声春雷,震醒了原来冰封的大地。党 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于( ) A北京 B南京 C上海 D武汉 【答案】C 【解析】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于 1921 年的上海,故 A、B、D 项都不符合史实,故 C 项正确。 5.(2017 江苏 8) 1922 年 9 月,中共机关刊物向导发文指出,在军阀割据的现状下, 战乱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建立“统一全国的中央政府,然后国内和平才能够实现” 。这表明, “打倒军阀”正在成为( ) A人民的迫切愿望 B国民政府的执政理念 C知识分子的共识 D全体国民的共同选择 【答案】A 【解析】中共机关刊物向导是无产阶级的机关报,代表的是人民
6、的利益,说明“打倒军 阀”正在成为人们的迫切愿望,故 A 项正确;题干材料讲的是中共的主张,并不代表国民政 府, 故 B 项错误; 中共机关刊物代表的工人阶级的观点, 不是知识分子的共识, 故 C 项错误; 中共机关刊物代表的工人阶级的观点,不是全体国民的共同选择,故 D 项错误。 考纲解读考纲解读 考点 内容 说明 1.五四运动和 中国共产党成 立。 2. 国 民 大 革 命。 1.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意义。 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标志、意义。 2.国民大革命兴起的背景、过程、结局。 是高考必考 点之一,常 以选择题的 形式出现 知识知识梳理梳理 考点考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新民主主
7、义革命的崛起 一 五四运动 1.导火线:1919 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经过 (1)第一阶段:学生为主力,中心在北京。 (2)第二阶段: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中心在上海。 3.结果:初步胜利 (1)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 (2)罢免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的职务。 (3)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影响 (1)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2)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成为主力军。 (3)促使知识分子开始走上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4)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二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背景 (1)马克思主义
8、的广泛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日益结合。 (2)共产国际的帮助。 2.标志:1921 年 7 月 23 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1)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2)中心工作: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3)领导机构:成立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总书记。 3.意义: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三 国民大革命 1.国共合作 (1)背景 中央认识到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1923年,中共三大确定了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的方针。 (2)标志:1924 年,孙中山在广州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3)影响:反帝反封建的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国民革命
9、运动高潮迅速到来。 2.北伐战争 (1)目标:消灭帝国主义支持的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 (2)过程: 1926 年开始北伐, 歼灭了吴佩孚、 孙传芳的主力, 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 1927 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往武汉。 3.国民革命失败 (1)原因 帝国主义干涉。 国民党右派制造分裂,叛变革命。 陈独秀坚持右倾错误,放弃革命领导权。 (2)表现: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中国革命暂时转入低潮。 考点精讲考点精讲 1.五四运动彰显的时代潮流 (1)新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开始发挥领导 作用,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 (2)新的思想潮流马克思主义。
10、五四运动后,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并逐渐和工人运动结合在一起,成为先进中国人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3)新的精神面貌彻底地反帝反封建。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 命运动。 (4)新的觉醒民族意识觉醒。五四运动中,各阶层广泛参加,相互支援,形成反帝反封 建的强大力量。 典例 1.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 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 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 主义。”其主旨是指五四运动( ) A开启了近代中国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B对传统伦理观念给予了最致命打击 C成为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折
11、点 D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答案】D 【解析】 题干中提到“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 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 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说明其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故 D 项正确。 概念解读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之前的革命,在近代中国其任务是反封建反侵略。 民主主义革命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 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 领导的,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 级领导的,以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为目标。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都是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 典例 2(2019衡水中学高三摸底考试)下表
12、信息表明五四运动前夕,中国( ) 1894 年 中国产业工人 10 万人 18711911 年 有记载的罢工斗争达 105 次 19121919 年 罢工斗争达 130 多次 至 1919 年 中国产业工人约 200 万人 中国还有 1 000 万左右手工业工人和店员工人 19151920 年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黄金时代” A工人阶级政治觉悟程度有所提高 B具备接受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基础 C阶级矛盾逐步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D初步进行了新型民主政治的尝试 【答案】B 【解析】材料中并没有对工人阶级政治觉悟的提及,故 A 项错误;从 1894 年至 1920 年,中 国的无产阶级数量激增了 100
13、 多倍, 这就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奠 定了阶级基础,故 B 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涉及,故 C 项错误;工人阶级 的数量剧增并不等于新型民主政治的初步尝试,故 D 项错误。 知识拓展五四精神的内涵和意义 五四精神蕴含着爱国、 进步、 民主、 科学的伟大精神; 五四精神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民族感, 是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先进的思想意识相结合的精神。 这种精神的内核是爱国主义, 激励无 数进步青年投身于救亡图存、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 2国民革命运动的特点及历史功绩 (1)国民革命运动的特点 革命任务:“打倒列强,除军阀”说明当时中国的革命任务是反帝反封建。 群众基
14、础;以国共两党合作为核心,形成了四个阶级的统一战线。 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和新三民主义两大革命指导思想并存, 其中新三民主义占主导地位。 革命军队:组建国民革命军,进行北伐战争,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打击了列强的侵华势 力。 (2)国民革命的历史功绩 近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为中国革命继续前进奠定了基础, 宣传了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扩大了共产党的 影响,共产党开始掌握一部分武装,广大群众受到了一次革命的洗礼。 典例 1 (2019钦州三模, 29)19241927 年间, 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划破了浓重的黑暗, 工
15、人运动、农民运动蓬勃发展,北伐胜利进军,革命浪潮席卷全国。这说明( ) A工农运动推动大革命发展 B政党联合产生了巨大力量 C北伐战争取得了重大成果 D第一次国共合作取得成功 【答案】B 【解析】工农运动是大革命发展的表现,不是原因,故 A 项错误;由于国共合作推动工农运 动,故 B 项正确;材料说明不了重大成果,故 C 项错误;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失败的,故 D 项错误。 知识拓展国民革命的新特点 与辛亥革命相比, 这场革命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变迁更加密切相关, 革命的社会动员程度 和民众参与积极性更加高涨, 是在对政治共同体作出新的解说(新三民主义)的前提下, 由一 个新的政治上层来取得政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