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期末复习:全册文言文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期末复习:全册文言文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编 高中语文 必修 下册 期末 复习 温习 文言文 练习题 汇编 word 答案 谜底 下载 _必修 下册_部编版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期末复习:全册文言文练习题汇编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并解释。鼓瑟希()莫春者()二、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以吾一日长乎尔古义:今义:一天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古义:今义:什么伤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古义:今义:儿童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如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宗庙之事,如会同()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先生如其指()逝者如斯夫()固不如也()方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可使有勇,且知方也()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可使有勇()
2、如会同,端章甫()鼓瑟希()浴乎沂,风乎舞雩()三子者出,曾皙后()赤也为之小()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不吾知也!()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可使有勇。() 答案 一、1.“希”同“稀”,稀疏;2.“莫”同“暮”,晚。二、1.一两天,引申为年纪稍长。2.何妨,意思是有什么关系呢。3.少年,未成年的男子。三、1.连词,如果介词,至于连词,或者动词,往动词,依照,遵照动词,像,如同动词,比得上2.计量面积用语,多用以计量土地,后加表示长度的数词或数量词,表示纵横若干长度的意思名词,合乎礼义的行事准则名词,方形副词,正,才四、1.形容词用作名词,勇气。2.名词用作动词。端,穿着礼服;
3、章甫,戴着礼帽。3.名词用作动词,弹奏。4.名词用作动词,吹风。5.名词用作动词,落在后面。6.形容词用作名词,指“小相”。五、1.宾语前置句,“不知吾也!”不了解我!2.省略句、状语后置句有(别国)军队来攻打它,接下来(国内)又有饥荒。3.省略句,“可使(之)有勇”可以让他们有勇气。齐桓晋文之事一、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并解释。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为长者折枝()刑于寡妻()盖亦反其本矣()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是罔民也()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二、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吾何爱一牛古义:今义:对人或事物有很深的感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古义:今义:连词,表示在时间
4、、范围上的延伸;连接并列的词、词组或短句至于兄弟古义:今义:表示另提一件事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义:今义:男女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古义: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然后从而刑之古义:今义:表示结果或进一步的行动三、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无以,则王乎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刑于寡妻 ()危士臣 ()为肥甘不足于口与 ()轻暖不足于体与 ()朝秦楚 ()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 ()寡固不可以敌众 ()弱固不可以敌强 ()然后从而刑之 ()是罔民
5、也 ()树之以桑 ()谨庠序之教 ()四、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臣未之闻也。()莫之能御也。()何由知吾可也? ()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牛何之? ()将以衅钟。()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是乃仁术也。()夫子之谓也。()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百姓之不见保。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是折枝之类也。()构怨于诸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及陷于罪。(必使仰足以事父母。()树之以桑。()未之有也。()五、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道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之齐桓、晋文之事可得
6、闻乎()牛何之()臣闻之胡龁曰()舍舍南舍北皆春水()舍之!吾不忍其觳觫()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诚诚有百姓者()是诚何心哉()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六、文化常识检测。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名轲,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后世将其与孔子并称为“孔孟”,且称其为“亚圣”。B.孟子是战国中期儒家的经典著作,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尚书。C.仲尼,孔子的字。古代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许嫁举行笄(j)礼时取
7、字,以表示对本人的尊重或供朋友称呼。D.“四海”,古人认为中国四面被海环绕,合称四海。又因古代人以为我国疆土四周环海,故称中国为“海内”,外国为“海外”,“四海”则指天下。答案 一、1.同“悦”,高兴。2.同“肢”,肢体(一说,折枝,指弯腰行礼;另一说,指折取树枝)。3.同“型”,典范、榜样,这里用作动词,做榜样。4.同“盍”,何不。5.同“途”,道路。6.同“网”,张网捕捉,比喻陷害。7.同“斑”,头发花白,常用来比喻老人。二、1.吝惜,舍不得;2.从而推广到;3.推广到;4.妻子和儿女;5.指中原地区;6.接着就。三、1.使动用法,使听到。 2.名词用作动词,行王道以统一天下。 3.意动用
8、法,对感到奇怪。4.形容词用作动词,远离。 5.形容词用作名词,视力。 6.第一个“老”形容词用作动词,敬爱; 第二个“老”形容词用作名词,老人。7.第一个“幼”形容词用作动词,爱护;第二个“幼”形容词用作名词,小孩。8.“刑”同“型”,名词用作动词,做榜样。 9.使动用法,使处于险境。10.形容词用作名词,美味的食物 。11.形容词用作名词,轻软暖和的衣服。 12.使动用法,使来朝见。 13.形容词用作名词,小的国家;形容词用作名词,大的国家。14.形容词用作名词,人口稀少的国家;形容词用作名词,人口众多的国家。15.形容词用作名词,弱小的国家;形容词用作名词,强大的国家。16.名词用作动词
9、,处罚。17.“罔”同“网”,名词用作动词,张网捕捉,比喻陷害。18.名词用作动词,种。19.形容词用作动词,慎重办理。四、1.否定句中代词用作宾语,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臣未闻之也。译文:我没听说过这样的事。2.否定句中代词用作宾语,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莫能御之也。译文:没有人可以抵御他。3.疑问代词用作宾语,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由何知吾可也?译文:从哪儿知道我可以呢?4.省略句,省略介词“于”,正常语序为:有牵牛而过(于)堂下者。译文:有个牵牛从殿下走过的人。5.疑问代词用作宾语,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牛之何?译文:牛去哪儿呢?6.省略句,省略代词“之”,正常语序为:将以(之)衅钟。译
10、文:将用它来衅钟。7.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我非爱其财而以羊易之也。译文:我不是吝惜钱财才以羊换牛的。8.判断句,“也”表判断。译文:这是仁道。9.判断句,“也”表判断。译文:(这话)说的就是您(这样的人)啊。10.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然则不举一羽,为不用力焉。译文:那么举不起一根羽毛,是不用力气。11.被动句,“见”表被动。译文:百姓没有被保护。12.疑问代词用作宾语,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以何异?译文:不可做和做不到的表现,怎么区分?13.判断句,“也”表判断。译文:这是为长者按摩肢体之类的事啊。14.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于诸侯构怨。译文:与诸侯结怨。15.省略
11、句,正常语序为:将以(之)求吾所大欲也。译文:将用它来求得我最想要的东西。16.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使天下仕者皆欲于王之朝立。译文:使得天下当官的都想在大王的朝廷中做官。17.省略句,正常语序为:及(其)陷于罪。译文:等到他们犯了罪。18.省略句,正常语序为:必使(之)仰足以事父母。译文:一定使他们上能侍奉父母。19.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以桑树之。译文:把桑树种上。20.否定句中代词用作宾语,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未有之也。译文:没有这样的事。五、1.谈论道路道德学问2.的往助词,无意义3.房屋释放停止住宿舍弃,放弃4.的确究竟真诚果真,如果六、B解析 四书应该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庖丁
12、解牛一、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并解释。砉然向然()技盖至此乎()批大郤()二、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依乎天理,批大郤 古义:今义:天然的道理虽然,每至于族古义:今义:常用作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虽然,每至于族 古义:今义:达到某种程度;另提一事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为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吾见其难为()视为止,行为迟()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乎然于合于桑林之舞()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四、指出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技经肯綮之
13、未尝。()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答案 一、1.“向”同“响”,声响;2.“盖”同“盍”,何、怎么;3.“郤”同“隙”,空隙。二、1.这里指牛体的自然结构;2.虽然这样;3.动词“至”和介词“于”连用,相当于“到了”。三、1.介词,替,给动词,解两个“为”同义,因为两个“为”同义,因为2.疑问语气词,呢介词,相当于“于”用于句中,表示停顿表感叹语气,啊形容词词尾,“的样子”3.拟声词词尾代词,这样形容词词尾,“的样子”4.介词,引出对象介词,从介词,对于四、名词用作状语,每年,每月。五、1.判断句我所追求的是自然的规律,(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2.宾语前置句脉络相连和筋骨相结合
14、的地方(容易使刀刃钝折),不曾拿刀去尝试(指没有碰着刀)。3.代词“是”做“以”的宾语,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因此,十九年来,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烛之武退秦师一、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失其所与,不知()二、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义:今义:请客的主人或比赛、会议的承办者行李之往来古义: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共其乏困古义:今义:疲劳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今义:妻子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鄙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鄙人不才()焉焉用亡郑以陪邻()朝济而夕设版焉()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15、)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晋军函陵,秦军氾南()越国以鄙远()既东封郑()既东封郑()与郑人盟()越国以鄙远()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是寡人之过也。()夫晋,何厌之有?()六、文化常识检测。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和公羊传穀梁传合称为 “春秋三传”。B.“爵”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侯,古爵位名,为春秋时期五等爵位的第三等,比“伯”低一等。如晋侯比秦伯低一等。 C.在春秋时,秦、晋两国几代都互相通婚,后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D.“陛下”是对皇帝的
16、尊称,古代臣子不能直接同皇帝交谈,就告诉站在陛(宫殿的台阶)下的人,请他们把意思传达上去。答案 一、1.“共”同“供”;2.“知”同“智”。二、1.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2.外交使者;3.缺少的资粮;4.那个人,本文指秦穆公。三、1.边邑,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边邑边境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自谦之辞2.疑问代词,哪里兼词,在那里兼词,从哪里四、1.军,名词用作动词,驻扎;2.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边邑;3.封,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成为疆界;4.东,名词用作状语,在东边;5.盟,名词用作动词,结盟;6.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边远的地方,此处指郑国。五、1.状语后置句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
17、在依附于晋国的同时又亲附于楚国。2.省略句,省略介词“于”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3.判断句这是我的过错。4.宾语前置句晋国,怎么会有满足的时候呢?六、B解析 “侯”是二等爵,比“伯”高一等。晋侯比秦伯高一等。鸿门宴一、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距关,毋内诸侯()张良出,要项伯()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令将军与臣有郤()二、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沛公居山东时古义:今义:山东省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古义:今义: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义:今义:副词,很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古义:今义:河北省、河南省而听细说古义:今义:详细地解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