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课件新人教版.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课件新人教版.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地理 上册 知识点 总结 课件 新人 下载 _七年级上册_人教版(2024)_地理_初中
- 资源描述:
-
1、 地理地理 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上册 一、地球和地图一、地球和地图1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是一个球体。地球是一个球体。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 一周的航行。一周的航行。地球表面积地球表面积5.1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 4万千米,赤道半万千米,赤道半径径 63786378千米,极半径千米,极半径63576357千米,平均半径千米,平均半径63716371千米。千米。(极半径(极半径(polar radius;polar semi-diameterpolar radius;pola
2、r semi-diameter)从地心到北极或南极的)从地心到北极或南极的 距离,大约距离,大约63576357公里(两极的差极小,可以忽略)公里(两极的差极小,可以忽略))2 2纬线和经线纬线和经线 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纬线是不等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纬线是不等 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经线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经线 是等长的。是等长的。硫酸祛疤硫酸祛疤亿亿硫硫酸酸武武器器硫硫酸酸武武器器万万横纬竖经横纬竖经 地球是一个球体。地球是一个球体。葡萄牙航海家麦哲
3、伦率领的船队首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 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地球表面积地球表面积5.1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 4万千米,赤道半径万千米,赤道半径 63786378千米,极半径千米,极半径63576357千米,平均半径千米,平均半径63716371千米。千米。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3 3纬度和经度纬度和经度 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 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最大的纬度是9090度,在南极、北极。度,在南极、北极。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赤道以北
4、的纬度叫北纬,用“N”“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 叫南纬,用叫南纬,用“S”“S”表示。表示。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 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 0经线)向西、向东经线)向西、向东 递增到递增到180180。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E”表示;本初子午表示;本初子午 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W”表示。表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东、西半球
5、的分界线是:2020W W、160160E E组成的经线圈。组成的经线圈。2020W W以西到以西到160160E E属于西半球(大于属于西半球(大于2020W W或大于或大于160160E E)2020W W以东到以东到160160E E属于东半球(小于属于东半球(小于2020W W或小于或小于160160E E)纬度的变化规律: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由赤道(0 0纬线)向南、北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最大的纬度是9090度,度,在南极、北极。在南极、北极。熊熊,熊熊,我的身材是我的身材是S型!型!NO !他们都是他们都是90年出生!年出生!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赤道
6、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用“S”“S”表示。表示。9 90 09 90 0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北半球,半球,赤道以南是赤道以南是南南半球。半球。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 线(线(0 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 180180。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东经,经,用用“E 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 经度叫经度叫西西经,用经,用“W W”表示。表示。我在我在习
7、武习武!哎呦,不错,哎呦,不错,懂艺懂艺!当然了,当然了,你们都吃了你们都吃了18个我个我!2020W W160160E E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20W W、160160E E组成的经线圈。组成的经线圈。2020W W以西到以西到160160E E属于西半球属于西半球 (大于(大于2020W W或大于或大于160160E E)2020W W以东到以东到160160E E属于东半球属于东半球 (小于(小于2020W W或小于或小于160160E E)大大小小红色!红色!我的地盘!我的地盘!蓝色!蓝色!我的地盘!我的地盘!4 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运动 二分二至:春分日(二分
8、二至:春分日(3 3月月2121日前后)、夏至日(日前后)、夏至日(6 6月月2222日前后)、日前后)、秋分日(秋分日(9 9月月2323日前后)、冬至日(日前后)、冬至日(1212月月2222日前后)日前后)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北寒带(66.566.5N-90N-90N N)、)、北温带(北温带(23.523.5N-66.5N-66.5N N)、)、热带(热带(23.523.5N-23.5N-23.5S S)、)、南温带(南温带(23.523.5S-66.5S-66.5S S)、)、南寒带(南寒带(66.566.5S-90S-90S S)寒带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9、有极昼极夜现象 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 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低纬:低纬:0 0-30-30;中纬:;中纬:3030-60-60;高纬:;高纬:6060-90-90地球运动地球运动 绕什么转绕什么转 方向方向 周期周期 产生的自然现象产生的自然现象 自转自转 地轴地轴 自西向东自西向东 约约 24小时小时昼夜交替昼夜交替 公转公转 太阳太阳 自西向东自西向东 一年一年 形成四季形成四季太太 阳阳地球运动 绕什么转 方向 周期 产生的自然现象 自转 地轴 自西向东 约 24小时昼夜交替 公转
10、 太阳 自西向东 一年 形成四季24西西东东二分二至: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跳舞跳舞!春夏秋冬春夏秋冬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5 5地图地图 (1 1)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2 2)比例尺类型:线段比例尺、数字比例尺比例尺类型:线段比例尺、数字比例尺 (3 3)陆地上的五种基本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陆地上的五种基本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分层设色地形图上,
11、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 冰川。冰川。(4 4)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将海拔高度相)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将海拔高度相 等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用等高线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等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用等高线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 伏。伏。地地 图图 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结结 束束 第二章第二章陆地和海洋陆地和海洋一一.海陆分布海陆分布1 1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
12、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北冰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海洋(北冰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半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南极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南极洲)洲)2 2地球表面地球表面71%71%是海洋,是海洋,29%29%是陆地。是陆地。3 3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二二.大洲大洋大洲大洋1.1.七大洲:亚洲七大洲:亚洲 非洲非洲 北美洲北美洲 南美洲南美洲 南极洲南极洲 欧洲欧洲 大洋洲大洋洲 2.2.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
13、度洋、北冰洋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3.3.六块大陆: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南极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北美大陆、六块大陆: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南极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南美大陆。4.4.大洲分界线:亚、欧:乌拉尔山脉大洲分界线:亚、欧: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乌拉尔河里海里海大高加索山脉大高加索山脉黑黑海海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亚、非: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亚、非: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南、北美: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南、北美: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亚、北美:白令海峡。亚、北美:白令海峡
14、。亚洲是最大的洲;欧洲是最小的洲;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太平洋亚洲是最大的洲;欧洲是最小的洲;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太平洋是最大的洋;北冰洋是最小的洋。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最大的洋;北冰洋是最小的洋。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洋。三三.海陆变迁海陆变迁1 1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原因,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2 2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3 32020世纪世纪60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
15、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4 4六大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六大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5 5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带较活跃,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带。板块运动引由起的两大地。板块运动引由起的两大地震带是:地中海震带是: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
16、带。喜马拉雅山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中国载人航天历程:中国载人航天历程:2003.10.152003.10.15,杨利伟,神舟,杨利伟,神舟5 5号飞船;号飞船;2005.10.122005.10.12,聂海胜、费俊龙,神舟聂海胜、费俊龙,神舟6 6号飞船;号飞船;2008.9.252008.9.25,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神舟神舟7 7号飞船。号飞船。一一.海陆分布海陆分布1 1世界世界海陆分布海陆分布很很不均不均匀,匀,陆地陆地主要集中在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北半球,但北极周,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北冰洋);(北冰洋);海洋海洋主要集中在主要集中在南南
17、半半球球,但南极,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周围却是一块陆地陆地(南极洲)(南极洲)省略语:海陆不均,陆北,海南,极相反省略语:海陆不均,陆北,海南,极相反2 2地球表面地球表面71%71%是海洋,是海洋,29%29%是陆地。是陆地。3 3半岛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凸出部分;海峡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狭窄水道窄水道。省略语:岛凸海狭省略语:岛凸海狭 北半球北半球南南半半球球71%71%是海洋是海洋29%29%是陆地是陆地二二.大洲大洋大洲大洋1 1七大洲:亚洲七大洲:亚洲 非洲非洲 北美洲北美洲 南美洲南美洲 南极洲南极洲 欧洲欧洲 大洋洲大洋洲 省略语:省略语:
18、亚欧非洋两美南亚欧非洋两美南2.2.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参考:太平大喜饮杯冰参考:太平大喜饮杯冰3.3.六块大陆:六块大陆:亚欧亚欧大陆、大陆、非非洲大陆、洲大陆、南南极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北美大陆、极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南美大陆。参考:哑欧飞澳参考:哑欧飞澳,两美男。两美男。4.4.大洲分界线:大洲分界线:(1 1)亚、欧:乌拉尔山脉亚、欧: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乌拉尔河里海里海大高加索山脉大高加索山脉黑海黑海土耳其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省略语:省略语:乌拉尔山乌拉尔山、河河,土耳
19、黑里土耳黑里,大高加索大高加索)非、非、亚亚:苏伊苏伊士运河(沟通士运河(沟通红红海和海和地地中海)。中海)。(参考参考:肥鸭的素衣是红底肥鸭的素衣是红底)南、北美南、北美:巴拿马巴拿马运运河河(沟沟通通太太平洋和平洋和大大西洋)。西洋)。(参考参考:靓妹拔那马,河靓妹拔那马,河沟沟太大太大)亚、北亚、北美:美:白令白令海峡。海峡。(参考参考:白领的牙杯白领的牙杯)(2 2)亚洲是最大的洲;欧洲是最小的洲;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太平亚洲是最大的洲;欧洲是最小的洲;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太平洋是最大的洋;北冰洋是最小的洋。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洋是最大的洋;北冰洋是最小的洋。北冰洋是
20、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洲:亚最大,欧最小,洲:亚最大,欧最小,南极南极跨经最跨经最广广;洋:太平最大,北冰最小;洋:太平最大,北冰最小跨经跨经最广最广)南极洲南极洲北冰洋北冰洋三三.海陆变迁海陆变迁1 1海陆变迁的原因: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地壳的变动和和海平面的升降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2 2德德国科学家国科学家魏格纳魏格纳提出了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大陆漂移的假说。3 32020世纪世纪60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板块运动运动引起的。引起
21、的。2020世纪世纪6060年代年代4.4.六大板块:六大板块:太平太平洋板块、洋板块、美美洲板块、洲板块、非非洲板块、洲板块、南极南极洲板块、洲板块、印印度洋板块和度洋板块和亚欧亚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参考:太平美,飞南极,引哑鸥参考:太平美,飞南极,引哑鸥5 5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是世界地壳比较活跃,是世界火山、地震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带的集中分布地带。板块运动引起的两大地震带是:地中海板块运动引起的两大地震带是: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
22、喜马拉雅山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参考:板运动,地震带,地喜马,环太平。参考:板运动,地震带,地喜马,环太平。交界地带交界地带结束三、天气与气候三、天气与气候 1.1.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世界各地获取气象信息世界各地获取气象信息卫星传输接收卫星传输接收对信息加工处理对信息加工处理 分析判断得出结论分析判断得出结论预报预报 卫星云图: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区卫星云图: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区 参考:获参考:获 传传 加加 析析 报报 货船加细胞货船加细胞2.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气温:空气的温度,常用气温:空气的温度
23、,常用表示。表示。日平均气温日平均气温=一日内气温观测值之和一日内气温观测值之和观测次数观测次数 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当月天数 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一年内月平均气温之和一年内月平均气温之和月数(月数(12)气温年较差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平均气温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 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 在日出前后。在日出前后。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月最高,1月最低。一年月
24、最低。一年 中,南半球气温,大陆上中,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低,月最低,1月最高。月最高。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米,气温约下降0.6。气温的分布气温的分布: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一天中的一天中的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 2时左右。时左右。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 7月最高,月最高,1 1月最低。月最低。一年中,南半球气温,大陆上一年中,南半球气温,大陆上7 7月最低,月最低,1 1月最高。月最高。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据观测,
25、大致海拔每升高100100米,气温约下降米,气温约下降0.60.6。100100米米0.60.61.21.23 3降水降水: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 是降水的主要形式。雾、露不是降水。是降水的主要形式。雾、露不是降水。降水的分布降水的分布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 主要降水类型: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主要降水类型: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分布特点:分布特点:赤道附近降水量较丰富,两极地区降水少;赤道附近降水量较丰富,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