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4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高考化学二轮特色专题突破模块一-化学实验探究(104张)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4044122
  • 上传时间:2022-11-06
  • 格式:PPT
  • 页数:104
  • 大小:3.03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考化学二轮特色专题突破模块一-化学实验探究(104张)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高考 化学 二轮 特色 专题 突破 模块 实验 探究 104 课件
    资源描述:

    1、模块一化学实验探究化学实验探究是广东历年高考的热点,也是重点。一、题型 有探究物质的性质、探究物质的制备、探究物质的成分或含量、探究化学反应机理、探究化学实验中的反常现象、探究对经典问题的质疑以及探究化学反应的条件等题型。其中广东高考常出现探究物质的性质、探究物质的制备、探究物质的成分或含量等这三类题型。二、命题思路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即在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做出猜想或假设)解决问题(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最后得出结论)。三、解题的基本思路明确目的弄清原理具体设计数据处理。要点整合探究物质的制备列出可能的几种制备方法和途径,然后进行分析和比较,从中选取最佳的实验方法。在制定具体的实验方案时,还

    2、应注意对实验条件进行严格、有效的控制。其顺序是:(2012年广东高考)苯甲酸广泛应用于制药和化工行业。某同学尝试用甲苯的氧化反应制备苯甲酸。反应原理:CH32KMnO4 COOKKOH2MnO2H2O,COOKHCl COOHKCl。实验方法:一定量的甲苯和KMnO4溶液在100 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按如下流程分离出苯甲酸和回收未反应的甲苯。已知:苯甲酸分子量是122,熔点122.4,在25 和95 时溶解度分别为0.3 g和6.9 g;纯净固体有机物一般都有固定熔点。(1)操作为_,操作为_。(2)无色液体A是_,定性检验A的试剂是_,现象是_。(3)测定白色固体B的熔点,发现其在115

    3、 开始熔化,达到130 时仍有少量不熔。该同学推测白色固体B是苯甲酸与KCl的混合物,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提纯和检验,实验结果表明推测正确。请完成下表中的内容。序号实验方案实验现象结论将白色固体B加入水中,加热,溶解,_得到白色晶体和无色溶液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_生成白色沉淀滤液含有Cl干燥白色晶体,_白色晶体是苯甲酸(4)纯度测定:称取1.220 g产品,配成100 mL苯甲酸溶液,移取25.00 mL溶液,滴定,消耗KOH的物质的量为2.40103m o l。产 品 中 苯 甲 酸 质 量 分 数 的 计 算 表 达 式 为_,计算结果为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解析:(1)滤液通过操作后,

    4、分离出水相和有机相,可知原滤液中的水相和有机相互不相溶,则操作是分液;可通过蒸馏的方法把甲苯从有机相中分离提纯。(2)从反应流程可知,无色液体A是甲苯,白色固体B是苯甲酸;往甲苯中滴入酸性KMnO4溶液,出现的现象是溶液褪色;若往苯甲酸中滴入酸性KMnO4溶液,则无明显现象。(3)由于白色固体B可能是苯甲酸与KCl的混合物,可分离出这两种物质,再通过滴入稀HNO3和AgNO3溶液检验Cl存在,通过测定熔点的方法来证明白色晶体是苯甲酸。(4)通过关系式KOHC6H5COOH,可计算苯甲酸质量分数。答案:(1)分液蒸馏(2)甲苯酸性KMnO4溶液溶液褪色(3)冷却结晶、过滤滴入稀HNO3和AgNO

    5、3溶液加热使其熔化,测其熔点白色晶体在122.4 左右完全熔化(4)100%96%2.40103 mol122 g/mol100 mL25.00 mL1.220 g 跟踪训练1某校化学小组学生利用下图所列装置进行“铁与水反应”的实验,并利用产物进一步制取FeCl3 6H2O晶体。(图中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均已略去)(1)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_。(2)装置E中的现象是_ _。(3)停止反应,待B管冷却后,取其中的固体,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过滤。将滤液分成两份,分别检验滤液中的金属阳离子。检验Fe3所用试剂为_,检验Fe2所用试剂为_。(4)该小组学生利用上述滤液制取FeCl36H

    6、2O晶体,设计流程如下:滤液 FeCl3 FeCl36H2O晶体。步骤一中通入足量Cl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步骤二从FeCl3稀溶液中得到FeCl36H2O晶体的主要操作如下(均在HCl气氛中进行):蒸发、浓缩 冷却、结晶 过滤、洗涤、干燥。在蒸发皿中进行蒸发浓缩操作时,当_ _时,应停止加热。此过程应保持盐酸过量的原因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解析:(3)由于Fe2的存在,因此宜选用SCN而不选用OH检验Fe3;检验Fe2宜选用氧化性试剂酸性KMnO4溶液。(4)由于盐酸是挥发性酸,因此制备FeCl36H2O晶体必须在HCl气氛中进行,否则Fe3易水解生成沉淀混在其中。答案:(1)3Fe

    7、4H2O(g)Fe3O44H2(2)黑色粉末变为红色(试管右侧靠近出气口处有水珠)(3)KSCN溶液酸性KMnO4溶液(4)2Fe2Cl2=2Fe32Cl 出现少量晶体或晶膜 Fe33H2OFe(OH)33H=高温?要点整合探究物质的成分或含量通过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从而探究物质的未知成分,或者探究物质的含量。对于物质未知成分的探究,常通过检验其所含离子或反应的特殊现象验证;对于物质含量的探究,常通过沉淀法、滴定法等方法测定。(2011年广东高考)某同学进行实验研究时,欲配制1.0 molL1Ba(OH)2溶液,但只找到在空气中暴露已久的Ba(OH)28H2O试剂(化学式量:315)。在室温下

    8、配制溶液时发现所取试剂在水中仅部分溶解,烧杯中存在大量未溶物。为探究原因,该同学查得Ba(OH)28H2O在283 K、293 K和303 K时的溶解度(g/100 g H2O)分别为2.5、3.9和5.6。(1)烧杯中未溶物仅为BaCO3,理由是_ _。(2)假设试剂由大量Ba(OH)28H2O和少量BaCO3组成,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成分检验。在表格中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不考虑结晶水的检验;室温时BaCO3饱和溶液的pH9.6)限选试剂及仪器:稀盐酸、稀硫酸、NaOH溶液、澄清石灰水、pH计、烧杯、试管、带塞导气管、滴管。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步骤1:取适量试剂于洁净烧杯中,加入

    9、足量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过滤,得滤液和沉淀步骤2:取适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稀硫酸_步骤3:取适量步骤1中的沉淀于试管中,_ _步骤4:_(3)将试剂初步提纯后,准确测定其中Ba(OH)28H2O的含量。实验如下:配制250 mL约0.1 molL1Ba(OH)28H2O溶液:准确称取w g试样,置于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_,将溶液转入_,洗涤,定容,摇匀。滴定:准确量取25.00 mL所配制Ba(OH)2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加指示剂,将 _(填“0.020”、“0.05”“0.198 0”或“1.5”)molL1盐酸装入50 mL酸式滴定管,滴定至终点,记录数据。重复滴定2次。平均消耗盐酸V

    10、 mL。计算Ba(OH)28H2O的质量分数_(只列出算式,不做运算)。(4)室温下,_(填“能”或“不能”)配制1.0 molL1 Ba(OH)2溶液。解析:(1)Ba(OH)2属于强碱,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CO2形成难溶的BaCO3沉淀,因此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时Ba(OH)2就有可能转化为BaCO3,未变质的Ba(OH)28H2O在配制溶液时能全部溶解。(2)步骤2中滴加稀硫酸时,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试剂中有Ba2存在;步骤3:取适量步骤1中的沉淀于试管中,检验其是否是碳酸钡,操作为:滴加稀盐酸,连接带塞导气管将产生的气体导入澄清石灰水中;现象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试剂中含有BaC

    11、O3;步骤4:取适量步骤1中的滤液于试管中,检验其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钡,操作为:取步骤1中的滤液于烧杯中,用pH计测定其pH;现象为:pH值明显大于9.6,说明该试剂中含有Ba(OH)2。(3)由于试样中含有难溶性的BaCO3,因此加水溶解后要过滤,且冷却后再转移到250 mL容量瓶中;根据盐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的方程式:Ba(OH)22HCl=BaCl22H2O,可知取用盐酸的体积不多于50 mL不少于25 mL时,其溶液的8H2O是3.9 g/100 g H2O,显然不可能配制出1.0 molL1Ba(OH)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试剂中有Ba2存在答案:(1)由于Ba(OH)28H2O与空

    12、气中的CO2反应,所取试剂大部分已变质为BaCO3,未变质的Ba(OH)28H2O在配制溶液时能全部溶解(2)滴加稀盐酸,连接带塞导气管将产生的气体导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试剂中含有BaCO3取步骤1中的滤液于烧杯中,用pH计测定其pHpH值明显大于9.6,说明该试剂中含有Ba(OH)2(3)搅拌溶解250 mL容量瓶中0.198 0(4)不能跟踪训练2.玻璃棒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其作用是用于搅拌、过滤或转移液体时引流。下列有关实验过程中,肯定不需要使用玻璃棒进行操作的是_(可以多选)。A用pH试纸测定Na2CO3溶液的pH B从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剩余固体中提取KC

    13、l C实验室用新制的FeSO4溶液和预处理过的NaOH溶液制备Fe(OH)2白色沉淀 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氯化钠溶液 E取某溶液做焰色反应实验,说明该溶液中含有钠元素F用适量的蔗糖、浓硫酸和水在小烧杯中进行浓硫酸的脱水性实验G促使过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析出晶体H用倾析法进行分离、洗涤颗粒较大的沉淀.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在水处理等方面有广泛应用的高效安全消毒剂。ClO2是一种黄绿色的气体,易溶于水。实验室以NH4Cl、盐酸、NaClO2(亚氯酸钠)为原料制备ClO2的流程如右:(1)写出电解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_。(2)除去ClO2中的NH3可选用的试剂是_。A饱和食盐水 B碱石灰

    14、 C浓硫酸 D水(3)测定ClO2(如右图)的过程如下:在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碘化钾,用100 mL水溶解后,再加3 mL硫酸溶液;在玻璃液封管中加入水;将生成的ClO2气体通过导管在锥形瓶中被吸收;将玻璃封管中的水封液倒入锥形瓶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用c molL1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I22S2O =2I S4O ),共用去V mL硫代硫酸钠溶液。2326装置中玻璃液封管的作用是_ _。请写出上述二氧化氯气体与碘化钾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测得ClO2的质量m(ClO2)_ _。(用含c、V的代数式表示)解析:.C.实验室用新制的FeSO4溶液和预处理过的NaOH溶液制备Fe(OH)2白色

    15、沉淀,只需要胶头滴管和试管,不用玻璃棒;E.取某溶液做焰色反应实验,说明该溶液中含有钠元素,需要铂丝和酒精灯,无需玻璃棒。.(1)反应物是NH4Cl和HCl,阴极H 得到电子转化为氢气,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题目已经给出产物NCl3,所以化学方程式是:NH4Cl2HCl 3H2NCl3。(2)NH3是碱性气体,用浓硫酸可以除去,ClO2易溶于水,故不能用饱和食盐水和水,碱石灰不能吸收NH3。(3)吸收残余的二氧化氯气体,并使锥形瓶内外压强相等。对于氧化还原反应,找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和反应介质完成缺项和配平得:2ClO210I8H=4H2O5I22Cl。

    16、列出关系式计算可得ClO2的质量为:m(ClO2)6.75cV102 g。=通电 答案:.CE.(1)NH4Cl2HCl 3H2NCl3(2)C(3)吸收残余的二氧化氯气体,并使锥形瓶内外压强相等 2ClO210I8H=4H2O5I22Cl 6.75cV102 g=通电 要点整合探究物质的性质解答探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思路如下:解答此类题的基本流程为:研究物质结构预测可能性质设计实验方案(方法、步骤、仪器、药品、操作要点、现象及分析、结论等)实施实验结论。某科研小组用MnO2和浓盐酸制备Cl2时,利用刚吸收过少量SO2的NaOH溶液对其尾气进行吸收处理。(1)请完成SO2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

    17、学方程式:SO22NaOH=_。(2)反应Cl2Na2SO32NaOH=2NaClNa2SO4H2O中的还原剂为_。(3)吸收尾气一段时间后,吸收液(强碱性)中肯定存在 Cl、OH和SO 。请设计实验,探究该吸收液中可能存在的其他阴离子(不考虑空气中的CO2的影响)。24提出合理假设:假设1:只存在SO ;假设2:既不存在SO 也不存在ClO;假设3:_。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请在表格中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限选实验试剂:3 molL1H2SO4、1 molL1NaOH、0.01 molL1KMnO4、淀粉KI溶液、紫色石蕊试液。2323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步骤1:取少量吸收液于

    18、试管中,滴加3 molL1 H2SO4至溶液呈酸性,然后将所得溶液分置于A、B试管中步骤2:_步骤3:_解析:(1)NaOH过量,故生成的是正盐:SO22NaOH=Na2SO3H2O。(2)S元素的价态从46,失去电子表现还原性,故还原剂为Na2SO3。(3)由Cl2Na2SO32NaOH=2NaClNa2SO4H2O这个反应方程式可知,当Cl2少量时,溶液中还可能有SO ;当Cl2与Na2SO3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既无SO 也无ClO;当Cl2过量时,溶液中可能有ClO;故假设3是只存在ClO。往试管中滴加12滴0.01 molL1KMnO4溶液,若溶液褪色,则只存在SO ;往试管中滴加1

    19、2滴淀粉KI溶液,若溶液变蓝色,则只存在ClO。232323答案:(1)Na2SO3 H2O (2)Na2SO3(3)只存在ClO 向A试管中滴加12滴0.01 molL1KMnO4溶液(1)若溶液褪色,则假设1成立(2)若溶液不褪色,则假设2或假设3成立向B试管中滴加12滴淀粉KI溶液(1)若溶液变蓝色,则假设3成立(2)若溶液不变蓝色,结合步骤2中的(2),则假设2成立跟踪训练3为探究Fe(NO3)2等硝酸盐热分解产物和产物的性质,某化学小组开展如下探究性学习:【查阅资料】金属活泼性不同,其硝酸盐分解产物不同。(1)KNa等活泼金属的硝酸盐分解生成亚硝酸盐和氧气。如:2KNO3 2KNO2

    20、O2。(2)MgCu等较活泼金属的硝酸盐分解生成氧化物、NO2和O2。如:2Cu(NO3)2 2CuO4NO2O2。(3)Hg以后不活泼金属的硝酸盐分解生成金属、NO2和O2。如:2AgNO3 2Ag2NO2O2。=【实验一】探究Fe(NO3)2热分解固体产物中Fe元素的价态。该小组甲同学将其溶于足量的稀H2SO4得到相应两份溶液,进行以下探究实验。【提出猜想】猜想一:Fe元素只显2价;猜想二:Fe元素只显_价;猜想三:Fe元素_。【实验操作】向一份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将酸性KMnO4溶液滴入另一份溶液。【实验现象】实验_;实验_。【实验结论】猜想二成立,则Fe(NO3)2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1、是_ _。【实验二】探究Fe(NO3)2热分解气体产物的性质。小组乙、丙同学进行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收集时操作恰当,几乎没有空气)。实验步骤:连接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取一定质量Fe(NO3)2装于大试管,并重新连接好仪器;加热;(1)乙同学使用A装置收集气体,恰好收集到27 mL红棕色气体,要从水槽中取出量筒,乙同学的正确操作方法是_ _。(2)乙同学用带火星木条检验量筒内气体时,发现木条燃烧,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_。a气体中只有NO2b气体是O2、NO2的混合物c支持燃烧的气体只有O2dNO2支持燃烧(3)丙同学取等质量的Fe(NO3)2使用B装置收集气体,可收集到_ mL气体。【实验三】探

    22、究固体混合物的成分。小组丁同学取KNO3、Cu(NO3)2、Fe(NO3)2的混合粉末充分加热后用排水法未收集到任何气体,则KNO3、Cu(NO3)2、Fe(NO3)2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是()A1:2:2 B2:1:3C1:2:3 D3:8:6解析:【实验一】铁的常见化合价只有两种,根据猜想一,即可确定猜想二、三的答案;实验结论是猜想二正确,则生成的氧化物是氧化铁,与硫酸反应后生成硫酸铁,遇KSCN溶液变血红色,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Fe(NO3)2加热分解生成物有三种,利用铁、氮、氧原子守恒便可写出方程式。【实验二】(2)O2不溶于CCl4,气体呈红棕色,说明b正确;混合气体中氧气含量

    23、小于空气中氧气含量,木条在空气中不复燃而在混合气体中复燃,说明NO2支持燃烧。(3)两份相同的Fe(NO3)2加热时最初得到的NO2和O2的量一样多,即通入水中的是24 mL NO2和3 mL O2,其中12 mLNO2和3 mL O2恰好生成硝酸,余下12 mL NO2与水反应生成 4 mL NO。【实验三】根据混合粉末充分加热后未收集到任何气体,说明产生的NO2和O2的物质的量比为4:1,Cu(NO3)2分解得到的NO2和O2的物质的量比为4:1,故只要KNO3与Fe(NO3)2的物质的量比为1:2即可。答案:【实验一】【提出猜想】3既有2价又有3价【实验现象】溶液呈血红色稀酸性KMnO4

    24、溶液不褪色【实验结论】4Fe(NO3)2 2Fe2O38NO2O2=【实验二】(1)用玻璃片在水槽里盖好量筒口,用食指摁紧玻璃片,将量筒从水槽里拿出来,正放在实验台上(2)bd(3)4【实验三】AD 1(2012年茂名二模)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铁与浓硫酸反应,设计了如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回答相关问题。(1)用“可抽动的铁丝”代替“直接投入铁片”的优点是_ _。(2)能说明有SO2气体产生的实验现象是_ _。(3)反应后,不需要打开胶塞,就可使装置中残留气体完全被吸收,应当采取的操作是_。(4)反应一段时间后,他们对A中溶液的金属离子进行探究,请完成相关问题。提出假设:假设1:只含有Fe3;假设

    25、2:_;假设3:既有Fe2,又有Fe3。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3。在表格中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限选试剂及仪器:稀硫酸、KMnO4溶液、NaOH溶液、淀粉KI溶液、H2O2溶液。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步骤一:用胶头滴管取A试管中的溶液,用水稀释并分装试管、备用步骤二:往试管中_ _步骤三:_ _解析:(1)可抽动的铁丝便于控制反应的进行和停止。(2)SO2可使品红溶液褪色。(3)要使装置中残留的气体完全被吸收,则需要从D管口向A中大量鼓气。(4)铁与浓硫酸反应时,可能只生成Fe2;见答案。答案:(1)便于控制反应的进行和停止(2)品红溶液褪色(3)从D管口向A中大量鼓气(4)只含有Fe2

    26、滴加少量的淀粉KI溶液若溶液变蓝色,则原溶液中含有 Fe3往试管中滴加少量的 KMnO4溶液若溶液褪色(浅红),则原溶液中含有 Fe2,结合步骤二溶液变蓝,则假设3正确2.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Fe3和SO 之间发生的反应。(1)取5 mL FeCl3浓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Na2SO3浓溶液,观察到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红棕色,继续加入Na2SO3浓溶液至过量,溶液颜色加深,最终变为红褐色。无气泡产生,无沉淀生成。这种红褐色液体是_ _。(2)除了观察到以上的现象外,有成员提出了另一种可能:发 生 氧 化 还 原 反 应。反 应 的 离 子 方 程 式 为_。23(3)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两种

    27、实验方案证明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请把实验方案补充完整:方案一:检验溶液中含有Fe2,证明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方案二:检验溶液中含有_,证明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实验用品:0.1 molL1 BaCl2、3 molL1盐酸、0.1 molL1 KMnO4(H)、氯水、20%KSCN、0.5 molL1 KI;试管若干、胶头滴管若干。.预处理:将(1)中获得的混合物放在如下图装置中处理足够长时间。.检验过程:操作现象及结论基于方案一:_ _基于方案二:_ _解析:(1)结合现象和反应物,可推知红褐色液体是Fe(OH)3胶体。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20%KSCN溶液,再加入适量氯水溶液变红色

    28、,证明溶液中含有Fe2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3 mol/L的盐酸,再滴加0.1 mol/L 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含有SO3.欲测定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1)制备干燥、纯净的CO2气体。供选择的药品:工业大理石块(含CaS杂质)、碳酸钠粉末、稀盐酸和稀硫酸。(2)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用电子天平(精确度为0.001 g)称量干燥、洁净的锥形瓶(带塞)的质量为a g。用排空气法收集净化后的CO2气体,并在电子天平上称量收集满CO2的锥形瓶(带塞),重复操作,求平均质量为b g。(3)测定空气的质量。采用合适的方法,测得锥形瓶内空气的体积,利用该体积

    29、,计算出锥形瓶内空气的质量为c g。根据上述步骤的方法,回答下列各题:(1)结合实验实际,选择合适的试剂与装置,制备并收集纯净、干燥的CO2气体,装置按气流方向(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为_(填仪器接口编号的字母)。上图所示装置中,B装置中仪器k的名称是_。实验中制备CO2的离子方程式_。上图所示装置中,干燥管内的无水CaCl2_(填“可以”或“不可以”)用碱石灰代替,原因是_ _。(2)本实验中,确定锥形瓶内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最佳方法是_。a用燃着的木条靠近锥形瓶口,木条熄灭b连续两次称量,质量恒定c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靠近锥形瓶口,试纸变红(3)称量收集满CO2的锥形瓶(带塞)的质量时,不能用

    30、托盘天平(精确度为0.1 g)称量的原因是_ _。(4)根据上述数据,计算所得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用含a、b、c的代数式表示。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解析:制备CO2不需要加热,应选择A装置,因Na2CO3与酸反应时,产生CO2的速率太快,不便操作,CaCO3与H2SO4反应生成的CaSO4微溶,覆盖在大理石表面,不利于反应继续进行,故选择的药品为大理石块和稀盐酸。要得到纯净的CO2必须用E装置除去杂质CaS和盐酸反应生成的H2S,用D装置除去挥发出来的HCl,用C装置除去水蒸气。由于碱石灰能与CO2反应,不能用碱石灰干燥。由于是定量实验,确定锥形瓶内二氧化碳收集满的最佳方法是

    31、连续两次称量,质量恒定。由于用精确度为0.1 g的托盘天平时,称量误差太大,所以不能用精确度为0.1 g的托盘天平。答案:(1)aefghcdj(或aghefcdj)分液漏斗CaCO32H=Ca2CO2H2O不可以碱石灰能与CO2反应(2)b (3)托盘天平的精确度太低,称量误差太大(4)4工业上可用下列仪器 组装一套装置来测定黄铁矿中硫的质量分数(忽略SO2、H2SO3与氧气的反应)。实验的正确操作步骤如下:A连接好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称取研细的黄铁矿样品C将2.0 g样品小心地放入硬质玻璃管中D以1 L/min的速率鼓入空气E将硬质玻璃管中的黄铁矿样品加热到800850 F用300

    32、mL的饱和碘水吸收SO2,发生的反应是:I2SO22H2O=2HIH2SO4G吸收液用CCl4萃取、分离H取20.00 mL G中所得溶液,用0.200 0 molL1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试回答:(1)步骤G中所用主要仪器是_,应取_(填“上”或“下”)层溶液进行后续实验。(2)装置的作用是_ _。(3)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_(填编号)。(4)步骤H中滴定时应选用_作指示剂,可以根据_ 现象来判断滴定已经达到终点。(5)假定黄铁矿中的硫在操作E中已全部转化为SO2,并且被饱和碘水完全吸收,滴定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滴定次数待测液的体积/mL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mL滴定前滴定后第一次20.

    33、000.0020.48第二次20.000.2220.20第三次20.000.3620.38则黄铁矿样品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保留小数点后1位)。解析:(1)步骤G是萃取操作,需要用的仪器是分液漏斗,下层为CCl4,应取上层溶液进行后续实验。(2)酸性高锰酸钾是用来除去空气中的SO2和其他还原性气体。(3)先要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来除去空气中的SO2和其他还原性气体,然后用碱石灰干燥,再连接发生装置,再接玻璃丝,最后吸收SO2。(4)用碱来滴定G中所得溶液中的酸,用酚酞作指示剂,滴入最后一滴NaOH溶液后,溶液变为浅红色,并在半分钟内不褪色。答案:(1)分液漏斗上(2)除去空气中的SO2和其他还

    34、原性气体 (3)(4)酚酞滴入最后一滴NaOH溶液后,溶液变为浅红色,且在半分钟内不褪色(本问答甲基橙和对应的现象也可以)(5)24.0%5实验室用铜制取硫酸铜,将适量硝酸分多次加入到铜粉与稀硫酸的混合物中,加热使之反应完全,通过蒸发、结晶得到硫酸铜晶体。(1)理论上硫酸和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最佳为_。(2)实际上,即使铜粉、硫酸及硝酸都比较纯,但制得的CuSO45H2O中还是有可能存在的杂质是_,除去这种杂质的实验操作称为_。(3)为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如下设计:方案甲:以空气为氧化剂。将铜粉在_(填仪器名称)中反复灼烧,使铜与空气充分反应生成氧化铜,再将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

    35、。方案乙:将空气或氧气直接通入到铜粉与稀硫酸的混合物中,发现在常温下几乎不反应。向反应液中加少量FeSO4,即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铜。反应完全后,加物质甲调节pH,铁元素全部沉淀(一般认为铁离子的浓度下降到105 molL1,就认为沉淀完全),然后过滤、浓缩、结晶。已知:KspCu(OH)21022,KspFe(OH)21016,KspFe(OH)31038。请回答下列问题:为了使铁元素全部沉淀,应调节pH至少为_;甲物质可选用的是_。ACuCl2 BNaOHCCu2(OH)2CO3DCuOEH2SO4 反应中加入少量FeSO4对铜的氧化可以起催化作用。其反应过程是:第1步,4Fe2O24H=4

    36、Fe32H2O,请写出其第2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方案丙:将铜丝放到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适量的H2O2,并控制温度在5060,持续反应1 h,也能获得硫酸铜。请回答下列问题:反应时温度必须控制在5060,温度不宜过高的主要原因是_ 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_。解析:(1)据3Cu8H2NO =2NO4H2O 3Cu2,硝酸提供2H,而硫酸提供6H,故理论上硫酸和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最佳为32。(2)制得的CuSO45H2O中还是有可能存在的杂质是Cu(NO3)2,分离CuSO4和Cu(NO3)2,利用溶解度上的差异进行重结晶。3(3)灼烧固体要用的仪器为坩埚。已知:KspCu(OH)2

    37、1022,KspFe(OH)21016,KspFe(OH)31038,应该加入能够与H反应的物质调节pH值,让铁元素以Fe(OH)3的形式析出来。KspFe(OH)31038105c(OH)3,可以求出c(OH)1011,求出pH3,又不引入杂质离子又能与H反应调节pH值,可选用Cu2(OH)2CO3或者CuO。2Fe3Cu=2Fe2Cu2。反应时温度必须控制在50 60,温度不宜过高的主要原因是防止双氧水分解。CuH2O2H2SO4=CuSO42H2O。答案:(1)3:2(2)Cu(NO3)2重结晶(3)坩埚 3CD 2Fe3Cu=2Fe2Cu2防止双氧水分解CuH2O2H2SO4=CuSO

    38、42H2O 6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粗铁粒(含有少量金属铜杂质)与某浓度硝酸反应,设计了如下探究活动:探究一:(1)将粗铁粒投入某浓度硝酸中,某同学观察该实验现象时发现,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反应开始逐渐加快。请分析反应逐渐加快的可能原因_ _。(2)另称取粗铁粒10 g放入某浓度硝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X并收集到气体Y。为了探究溶液X中铁元素的价态,同学甲设计如下实验。药品和仪器:0.1 molL1 KSCN溶液;0.1 molL1 KI溶液;0.2 molL1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氯水等;试管和滴管。请你设计简单实验,探究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填写下列实验报告:实验步骤操作现象与结论离子方程式第

    39、一步取23 mL溶液装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几滴KSCN溶液第二步若溶液紫色褪去,则溶液中含有 Fe2;若无明显变化,则不含Fe2探究二:为了探究气体Y的成分,同学乙设计了如右装置(不考虑NO2转化为N2O4)。(3)装置乙的作用_ _。(4)装置丙收集满气体后,通过气泡鼓入空气后,有红棕色 气 体 生 成,能 否 确 定 气 体 Y 中 含 N O?说 明 理 由_。(5)同学丁为了探究气体Y的组成,将224 mL气体Y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气体被完全吸收,所得溶液再用0.15 molL1酸性KMnO4溶液滴定,消耗20 mL KMnO4溶液。则气体Y中NO、NO2的体积比为_ _。(已

    40、知2NO22NaOH=NaNO3NaNO2H2O和NO2NO2NaOH=2NaNO2H2O)解析:将粗铁粒投入某浓度硝酸中,发现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反应开始逐渐加快可从2个方面答:其一是温度原因,其二是形成原电池。因为溶液中可能含有Fe3,检验 Fe2时不能用教材介绍的方法:先加入KSCN溶液,后滴加氯水。装置乙中NO2与Na2S溶液反应,可看作是先生成硝酸,硝酸再与Na2S溶液反应生成S沉淀,故可验证NO2的存在并除去NO2。由于NO2与水反应也能生成NO,故不能确定气体Y中是否含NO。应在乙和丙装置间加一个检验NO2是否除尽的装置。由5NO 2MnO ,故2n(NO )7.5103 mol

    41、,设NO、N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则有:xy10 103 mol,2x1/2(yx)7.5103 mol,解得:x2.5 103 mol,y7.5103 mol,气体Y中NO、NO2的体积比为13。答案:(1)反应放热,一段时间后溶液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由于铁中含杂质铜,反应时形成FeCu 微型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224(2)若溶液变红色,则溶液中含有Fe3;若无现象,则不含Fe3Fe33SCN=Fe(SCN)3另取少量溶液装于试管中,向试管里滴加几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5Fe2MnO 8H=5Fe3Mn24H2O(3)验证NO2的存在并除去NO2(4)不能确定,由于NO2与水反应也能生

    42、成NO,故不能确定气体Y中含NO (5)1:347纯碱、烧碱等是重要的化工原料。(1)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可间接证明二氧化碳与烧碱溶液发生了反应:将A与B连接,打开止水夹,将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挤入烧瓶,此时的实验现象是_ 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2)向100 mL 2 molL1的NaOH 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O2,充分反应后将溶液在一定条件下蒸发结晶,得到少量的白色固体。试设计实验确认该白色固体的成分。提出合理假设。假设1:该白色固体为NaOH和Na2CO3;假设2:该白色固体为只有Na2CO3;假设3:该白色固体为只有NaHCO3;假设4:该白色固体为_ _。基于假设1,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证

    43、明固体的成分是NaOH和Na2CO3。请在表格中写出实验步骤及预期现象和结论。(步骤可不填满也可增加)限选实验试剂及仪器:1 molL1 HCl溶液、1 molL1MgCl2溶液、0.5 molL1 BaCl2溶液、1 molL1 Ba(OH)2溶液、甲基橙试液、酚酞试液、试管、胶头滴管、过滤装置。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步骤1:步骤2:解析:要验证NaOH和Na2CO3同时存在,根据题中所给试剂,要首先利用中性溶液BaCl2检验出碳酸钠,并将碳酸根离子全部沉淀,再通过检验溶液的pH来确定是否含有NaOH。答案:(1)水沿导管由广口瓶进入烧瓶(或:水倒吸进入烧瓶)2OHCO2=COH2O(或OH

    44、CO2=HCO)(2)Na2CO3 和NaHCO3步骤1: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再加 0.5 molL1BaCl2溶液至过量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固体中含有Na2CO3步骤2:过滤,取少量滤液(或:静置,用胶头滴管取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再向试管中滴加12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说明固体中含有NaOH8.某学习小组设计如右图实验(部分装置)以验证氯气的性质,将氯气依次通过下列装置:(1)通过氯气后,A中的现象是_ _;C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_。供选择的试剂及仪器:稀盐酸、稀硝酸、BaCl2溶液、Ba(NO3)2溶液、AgNO3溶液、澄清石灰水、试管、胶头滴管。实验步骤预

    45、期现象和结论步骤1:取适量B中溶液于试管中,滴加_ _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洗气瓶B溶液中存在SO24步骤2:另取适量B中溶液于试管中,滴加_产生白色沉淀步骤3:取步骤2后试管中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_ _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洗气瓶B溶液中存在Cl(3)为准确测定通入氯气一段时间后剩余FeCl2的物质的量。进行如下实验:配制250 mL溶液:取洗气瓶C中全部溶液准确配制 250 mL溶液。滴定:准确量取25.00 mL所配溶液于锥形瓶中,将0.150 molL1KMnO4溶液装入_(选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滴定至终点,记录数据。重复滴定2次。平均每次消耗KMnO4溶液V mL。计算250

    46、 mL溶液中FeCl2的物质的量:n(FeCl2)_(只列出算式,不必运算。反应方程式为:5Fe2MnO8H=5Fe3Mn24H2O)。解析:(1)氯气通入碘化钾淀粉溶液中可以将I氧化成I2,碘与淀粉变蓝。氯气通入氯化亚铁溶液中可以将Fe2氧化成Fe3,进而正确地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2Fe2Cl2=2Fe32Cl。(3)酸性及强氧化性溶液应该盛放在酸式滴定管中;计算时应注意实验时取用25.00 mL所配溶液,而计算时250 mL溶液中FeCl2的物质的量,需扩大10倍。答案:(1)溶液变蓝色2Fe2Cl2=2Fe32Cl(2)步骤1:过量稀盐酸和BaCl2溶液振荡 步骤2:过量Ba(NO3)2

    47、溶液,振荡,静置 步骤3:AgNO3溶液和稀HNO3,振荡(3)酸式 0.150V1035 mol或7.5103V mol 9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次氯酸钠溶液的性质时发现:往过量FeSO4溶液中滴入几滴NaClO溶液,并加入适量硫酸,溶液立即变黄。请你协助他们完成该反应还原产物的探究。(1)甲同学推测该反应的还原产物为Cl2;乙同学推测该反应的还原产物为_。(2)你认为甲同学的推测是否正确?_(填“正确”或“不正确”)。请用简要的文字或离子方程式说明理由_ _。根据乙同学的推测,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_。(3)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乙同学的推测(还原产物)是否正确。要求在下表中写出实验

    48、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步骤1:步骤2:解析:NaClO中氯元素为1价,故其还原产物只可能为氯气或Cl。而验证乙同学结论是否正确只需要验证是否有Cl生成即可,验证时应该先排除SO 的干扰。24答案:(1)Cl (2)不正确因为FeSO4过量,反应中有剩余,Cl2能将Fe2继续氧化,因此还原产物不可能为Cl2(或2Fe2Cl2=2Cl2Fe3)2Fe2ClO2H=2Fe3 ClH2O (3)步骤1:取上述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A中,滴加过量Ba(NO3)2溶液,静置 有白色沉淀生成步骤2:取试管A中的上层清液于试管B中,滴几滴稀HNO3和几滴AgN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

    49、乙同学的推测正确;若没有白色沉淀生成,则乙同学的推测不正确10.工业制得的氮化铝(AlN)产品中常含有少量Al4C3、Al2O3、C等杂质。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分别测定氮化铝(AlN)样品中AlN和Al4C3的质量分数(忽略NH3在强碱性溶液中的溶解)。(1)实验原理。Al4C3与硫酸反应可生成CH4。AlN溶于强酸产生铵盐,溶于强碱生成氨气,请写出AlN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_。(2)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3)实验过程。连接实验装置,检验装置的气密性。称得D装置的质量为y g,滴定管的读数为a mL。称取x g AlN样品置于锥形瓶中;塞好胶塞,关闭活塞_,打开活塞_,通过分

    50、液漏斗加入稀硫酸,与锥形瓶内物质充分反应。待反应进行完全后,关闭活塞_,打开活塞_,通过分液漏斗加入过量_(填化学式),与锥形瓶内物质充分反应。_(填入该步应进行的操作)。记录滴定管的读数为b mL,称得D装置的质量为z g。(4)数据分析。AlN的质量分数为_。若读取滴定管中气体的体积时,液面左高右低,则所测气体的体积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Al4C3的质量分数为_。(该实验条件下的气体摩尔体积为Vm)。解析:(1)AlN与强酸、强碱的反应实质上是AlN先与水发生水解反应,生成Al(OH)3和NH3,然后生成物再分别与强酸或强碱反应。(2)从实验装置和实验步骤上看,本实验的原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考化学二轮特色专题突破模块一-化学实验探究(104张)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044122.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