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5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科室培训平衡针灸常用穴位培训(-150张)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4038112
  • 上传时间:2022-11-06
  • 格式:PPT
  • 页数:150
  • 大小:3.87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科室培训平衡针灸常用穴位培训(-150张)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科室 培训 平衡 针灸 常用 穴位 150 课件
    资源描述:

    1、前前 言言 此篇章起源于北京军区总医院王文远教授为此篇章起源于北京军区总医院王文远教授为治疗野外作战易受伤,但又缺医少药,而且传统治疗野外作战易受伤,但又缺医少药,而且传统西医见效慢的短处,而独创的一门针灸学,此针西医见效慢的短处,而独创的一门针灸学,此针灸学和传统针灸不同之处在于他的简单易学,而灸学和传统针灸不同之处在于他的简单易学,而且是国家卫生部向军队及广大基层推广的一门技且是国家卫生部向军队及广大基层推广的一门技术。术。本人利用此技术在西部山区两年期间曾跟随本人利用此技术在西部山区两年期间曾跟随当地老院长下乡近百次,共同为上千名患者解除当地老院长下乡近百次,共同为上千名患者解除疼痛之苦

    2、,本人也亲手为二三百人治疗。自感效疼痛之苦,本人也亲手为二三百人治疗。自感效果较明显,基本几秒之内就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果较明显,基本几秒之内就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趁此机会愿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共同学习进步。趁此机会愿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共同学习进步。虽然在城市中医疗卫生等比较健虽然在城市中医疗卫生等比较健全,而且你仅仅是个西医大夫或者护全,而且你仅仅是个西医大夫或者护理人员,让人感觉针灸之术用处不大,理人员,让人感觉针灸之术用处不大,但是如果有一天在你身边一个人突发但是如果有一天在你身边一个人突发生命危险或者突患急症时,而且周围生命危险或者突患急症时,而且周围又缺医少药,不能及时就医的话,你又缺

    3、医少药,不能及时就医的话,你觉得你会怎么办觉得你会怎么办?如果你仅需一根针就可以立马解救如果你仅需一根针就可以立马解救一个人的生命或者一个人的疾病之苦一个人的生命或者一个人的疾病之苦时,你就会发现他的魅力所在!所谓时,你就会发现他的魅力所在!所谓技不压人,本人自觉多学一种东西,技不压人,本人自觉多学一种东西,对于咱们日后值夜班时,当设备及药对于咱们日后值夜班时,当设备及药品不齐全的情况下,遇到突发急诊病品不齐全的情况下,遇到突发急诊病人,也是个不错的治疗备选方案。本人,也是个不错的治疗备选方案。本次我仅把几个重要穴位给大家说一下,次我仅把几个重要穴位给大家说一下,有需要或者了解更多的话,可以再

    4、聊。有需要或者了解更多的话,可以再聊。平衡针灸学是由北京军区总医院王文远教授成功创立的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在针灸领域相结合的一门现代针灸学。平衡针灸学是研究人体生命科学发展的自然规律;通过针灸调节大脑中枢系统的平衡,达到对各脏器生理功能修复的科学。它所阐明的规律是通过研究发现针刺外周神经靶点,在大脑中枢靶位调控下,依靠病人自我修复的现代针灸学 1、阴阳整体学说、阴阳整体学说 中医学认为人体自身是由多个系统组成的有中医学认为人体自身是由多个系统组成的有机整体,机整体,维持着正常的阴阳动态平衡,维持着正常的阴阳动态平衡,祖国医学祖国医学早在早在 内经内经 中就有中就有“脏腑相关脏腑相关”、形神合形神

    5、合一一”、“人体小天地人体小天地”等论述,这就构成了人体等论述,这就构成了人体白身的整体观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当内因、外白身的整体观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当内因、外因、不内外因破环了阴阳动态平衡所形成的病理因、不内外因破环了阴阳动态平衡所形成的病理过程,必然会出现过程,必然会出现“有诸内必形诸外的整体反应有诸内必形诸外的整体反应原理人体各个渐部的病变实际上是整体病变的一原理人体各个渐部的病变实际上是整体病变的一个局部表现因为人体的体表与体内,脏与腑都有个局部表现因为人体的体表与体内,脏与腑都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在功能上相互协调病理上相互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在功能上相互协调病理上相互影响根据体表的各种变

    6、化,从中探索和掌握体内影响根据体表的各种变化,从中探索和掌握体内的病理变化,然后进行相应的平衡治疗平衡针灸的病理变化,然后进行相应的平衡治疗平衡针灸学就是将病理过程的形成和悄失归结为把平衡失学就是将病理过程的形成和悄失归结为把平衡失调达到重新恢复平衡的功能动态变化。调达到重新恢复平衡的功能动态变化。2、神经交叉学说、神经交叉学说 神经系统包括了周围神经和中枢神经,神经系统包括了周围神经和中枢神经,是调节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最高组织结构,是调节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最高组织结构,在功能和形态上是完全不可分割的整体。在功能和形态上是完全不可分割的整体。对人体的各个器官,系统功能的整体起着对人体的各个器官

    7、,系统功能的整体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两者在机能上互相协调,重要的支配作用。两者在机能上互相协调,相互依赖共同完成人体接受对侧肢体的感相互依赖共同完成人体接受对侧肢体的感觉冲动和管理对侧肢体的运动平衡针灸觉冲动和管理对侧肢体的运动平衡针灸学主要取决于学主要取决于神经交叉支配原理和神经反神经交叉支配原理和神经反馈信息原理馈信息原理,达到机体的自身调整、完善、,达到机体的自身调整、完善、修复、自我治愈疾病的目的。修复、自我治愈疾病的目的。3、生物全息学说、生物全息学说 生物全息学是山东大学张颖清教授生物全息学是山东大学张颖清教授1 980 年年创立的一个生物学新学科。它的贡献揭示了一个创立的一个生物

    8、学新学科。它的贡献揭示了一个与经络对等的一种穴位分布的普遍规律与经络对等的一种穴位分布的普遍规律 即穴位即穴位分布的全息律,因为分布的全息律,因为“生物体每一个相对独立的生物体每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在化学组成的模式上与整休相同,是整体成部分在化学组成的模式上与整休相同,是整体成比例的缩小比例的缩小身体任何部分都是整体的全息单位,身体任何部分都是整体的全息单位,部分等于整体,在人体分布的全息律与经络有着部分等于整体,在人体分布的全息律与经络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它们交错着支配穴位的分布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它们交错着支配穴位的分布在结构上互相联系,功能上互相协调,病理上相互结构上互相联系,功能上互相协调

    9、,病理上相互影响,治疗上相互效应这就是作者运用全息针刺影响,治疗上相互效应这就是作者运用全息针刺疗法达到整体平衡消除疾病的方法之一。疗法达到整体平衡消除疾病的方法之一。4、经络学说、经络学说 经络是内连五脏六腑,外连肢节百骸,经络是内连五脏六腑,外连肢节百骸,贯穿上下左右,沟通表里内外,将机体的贯穿上下左右,沟通表里内外,将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休各个组织器官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休使机使机体保持着协调统一,同时经络具有运行气体保持着协调统一,同时经络具有运行气血、调节阴阳传递信息的功能。通过人血、调节阴阳传递信息的功能。通过人体的经络系统体的经络系统 即为现代医学的信息系统,即为现代医

    10、学的信息系统,达到阴阳动态平衡,取穴原则多为交又取达到阴阳动态平衡,取穴原则多为交又取穴、远道取穴、上病下取、下病上取穴、远道取穴、上病下取、下病上取等此源于等此源于 内经内经 的巨刺针法,远道刺的巨刺针法,远道刺法与缪刺法。法与缪刺法。1、突、突 出出 人人 体体 自自 身身 平平 衡衡 自身平衡系统的实质就是人体内的自自身平衡系统的实质就是人体内的自我调控功能。通过针灸来调整、完善、修我调控功能。通过针灸来调整、完善、修复大脑高级神经中枢,从而激发、调动机复大脑高级神经中枢,从而激发、调动机体内的物质能量,促进机体在病理状态下体内的物质能量,促进机体在病理状态下的良性转归,将过去头痛医头,

    11、脚痛医脚,的良性转归,将过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改为头痛医脚,脚痛医手的平衡取穴方法。改为头痛医脚,脚痛医手的平衡取穴方法。2、突、突 出出 人人 体体 信信 息息 系系 统统 平平 衡衡 平衡针灸就是通过直接针刺神经干或平衡针灸就是通过直接针刺神经干或神经支,将针刺神经的信息通过人体信息神经支,将针刺神经的信息通过人体信息高速公路,反馈到大脑高级中枢,通过神高速公路,反馈到大脑高级中枢,通过神经信息高速公路来完成对机体各系统的调经信息高速公路来完成对机体各系统的调控支配作用。控支配作用。3、突、突 出出 单单 穴穴 疗疗 法法 单穴疗法原则上是一病一穴,一症一单穴疗法原则上是一病一穴,一症一

    12、穴,穴,80%以上的病症均可采用一个穴位。以上的病症均可采用一个穴位。平衡针灸取穴总计平衡针灸取穴总计38个平衡穴位。个平衡穴位。4、突、突 出出 快快 速速 针针 刺刺 整个针刺过程控制在整个针刺过程控制在3秒钟之内。不同秒钟之内。不同穴位有不同的针感要求,只要把要求的针穴位有不同的针感要求,只要把要求的针感扎出来即可出针。但对一些慢性疾病、感扎出来即可出针。但对一些慢性疾病、症状较重的患者,可以给予留针。症状较重的患者,可以给予留针。5、突、突 出出 即即 时时 效效 应应 80%以上的病人以上的病人3秒钟即可见效。对发秒钟即可见效。对发病时间短、症状轻、体质好、年龄小的病病时间短、症状轻

    13、、体质好、年龄小的病人经一次性治疗即可临床治愈,即使发病人经一次性治疗即可临床治愈,即使发病时间长、症状重、年龄大、体质差的病人时间长、症状重、年龄大、体质差的病人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也可使症状改善,减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也可使症状改善,减少病人痛苦。少病人痛苦。6、突、突 出出 针针 感感 效效 应应 针感是反映平衡针灸疗效的重要标志。针感是反映平衡针灸疗效的重要标志。只要将要求的针感扎出来即可产生治疗效只要将要求的针感扎出来即可产生治疗效果。此外平衡针灸在针刺手法中不过于强果。此外平衡针灸在针刺手法中不过于强调针刺手法,也不要求采用补法、泻法、调针刺手法,也不要求采用补法、泻法、平补平泻,只强

    14、调一个提插手法。平补平泻,只强调一个提插手法。7、突、突 出出 离离 穴穴 不不 离离 经经 平衡针灸不过于强调穴位的定位,要平衡针灸不过于强调穴位的定位,要求的是针刺神经干或神经支,因为神经分求的是针刺神经干或神经支,因为神经分布有它一定的客观规律,不可能是一个点,布有它一定的客观规律,不可能是一个点,而是一条线。而是一条线。8、突、突 出出 穴穴 名名 通通 俗俗 化化 穴位名称通俗易懂。其主要特点是以穴位名称通俗易懂。其主要特点是以部位、功能、主治来命名。如治疗头部病部位、功能、主治来命名。如治疗头部病变的平衡穴位叫头痛穴,治疗腰部病变的变的平衡穴位叫头痛穴,治疗腰部病变的平衡穴位叫腰痛

    15、穴,治疗糖尿病的平衡穴平衡穴位叫腰痛穴,治疗糖尿病的平衡穴位叫降糖穴。位叫降糖穴。9、突、突 出出 安安 全全 无无 副副 作作 用用 安全无副作用是平衡针灸学最根本的安全无副作用是平衡针灸学最根本的要求要求:a、最长时间不超过、最长时间不超过3秒钟秒钟,不易晕针。不易晕针。b、平衡穴位均分布于四肢安全部位,、平衡穴位均分布于四肢安全部位,不会刺伤脏器。不会刺伤脏器。10、突、突 出出 临临 床床 实实 用用 性性 平衡针灸来源于临床,先有临床实践,平衡针灸来源于临床,先有临床实践,后有科学理论,再根据平衡针灸疗法的调后有科学理论,再根据平衡针灸疗法的调控理论指导运用于临床。目前国内外已有控理

    16、论指导运用于临床。目前国内外已有5000多家医院、万余名平衡针灸医务人员多家医院、万余名平衡针灸医务人员采用平衡针灸疗法医治患者,是深受病人采用平衡针灸疗法医治患者,是深受病人欢迎的简单、方便的实用疗法。欢迎的简单、方便的实用疗法。临床常用平衡穴位介绍 临床常用的平衡穴位共38个。其中头颈部平衡穴位9个,上肢部平衡穴位11个,胸腹部平衡穴位3个,脊背部平衡穴位4个,下肢部平衡穴位11个。现分为三组介绍一、颈肩腰背痛穴组二、疼痛穴组三、杂病穴组 一、颈肩腰背痛穴组(一)颈痛穴(液门)定位:此穴位于手背部,握拳,第四掌骨与第五掌骨之间,指掌关节前凹陷中。局解:在第四掌骨间背侧集中,布有第四掌背动脉

    17、,皮下有手臂静脉网,和尺神经手背支(指背神经),和指掌侧固有神经。取穴原则:交叉取穴针刺特点:以针刺指背神经或掌侧固有神经出现的针感为宜。针刺手法:上下提插法针感:局部出现酸麻胀感。爆炸式疼痛。功能:疏筋活血,清咽利喉,消炎止痛退热,调节神经。主治:颈部软组织损伤、颈肩综合症、颈肩肌腱炎、颈性头痛、颈性眩晕,临床还可以治疗肋间神经痛、眶上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肩周炎、足底痛、落枕。按语:是以穴位功能命名的一个特定穴位,以治疗颈椎病为主,其以中老年为多发病,病因主要为生理性衰老。因此为巩固疗效,减少环境诱发因素,避免局部受凉,颈部不要锻炼,不要人为加大运动,以促进局部炎症的吸收(此穴获

    18、科技进步一等奖)平刺2寸 1 10天 半月-半年歌诀:颈痛液门透中渚,指背神经交叉取,颈部病变与落枕,肋间坐骨痛可取。(二)肩背穴定位:位于尾骨旁开2寸。解剖:布有臀大肌,梨状肌下缘,股二头肌,和臀下动静脉及臀下皮神经,臀下神经,坐骨神经。取穴原则:交叉取穴特点:以针刺坐骨神经干后出现的针感为宜,向下刺。针感:放射性麻胀感为宜,向足部放射。手法:上下提插手法,待出现相应针感后即可出针。功能:消炎止痛,调节神经,祛风湿,疏通经络,醒脑开窍,镇静安神。主治:颈肩综合症、颈间肌筋膜炎、肩关节周围炎,以及精神分裂症、癫痫、癔症性昏厥、偏瘫、梨状肌损伤、坐骨神经痛、腓肠肌痉挛。按语:因取穴不方便,临床上

    19、以肩痛穴代替。歌诀:肩背尾骨外二寸,坐骨神干交叉值。颈肩筋膜综合症,偏瘫癫痫癔症分。(三)肘痛穴(膝眼)定位:位于髌骨与髌韧带两侧凹陷中。解剖:在膝关节韧带两侧,有膝关节动静脉网,布有神经前皮支及肌支。取穴原则:交叉取穴。针刺特点:以针刺股神经前皮支及肌支后出现的针感为宜。针感:局部针感,膝关节沉紧感。针刺方法:一步到位针刺手法,不提插,待针体进入到一定要求深度即可出针。功能:消炎止痛,活血化淤,通经活络,理气止痛。主治:肘关节软组织损伤、肱骨外上髁炎、肱骨内上髁预炎、不明原因的肘关节疼痛,以及偏瘫、荨麻疹、踝关节扭伤。骨性膝关节炎 从外向内刺2.5寸 针感为膝关节的沉胀,针尖向下45度,以免

    20、出皮下。膝三针:外膝眼向内膝眼扎一针、不出皮下、斜向内下方1.5寸,第二针,内膝眼向外膝眼扎一针、不出皮下、斜向内下方1.5寸,第三针。形成倒三角。按语:在取穴原则上,肱骨内上髁炎取外侧肘痛穴,外上髁炎取内测肘痛穴。此外,上肢臀痛穴亦可治疗肘关节病变,临床疗效相同。故临床用之很少。歌诀:肘痛穴为膝双眼,肘部损伤病变选,交叉取穴股前支,膝部病变对应点。(四)肩痛穴(肩周穴,中平穴)定位:位于足三里下2寸,偏于腓侧2寸,腓骨小头与外踝关节高点的上三分之一。解剖:在腓骨长肌与趾纵伸肌之间,深层为腓骨短肌,布有胫前动静脉肌支和腓浅神经。针刺特点:以针刺腓浅神经或腓深神经,明显得针感为宜。针感:以触电似

    21、针感向足背,足趾足背,足趾和踝关节传导。针刺方法:3寸毫针直刺1寸左右 参数 1 10针刺手法:上下提插针刺手法,经典又难扎。功能:消炎止痛,降压,醒脑,扩张血管,调节内脏,调节胃肠,内分泌。主治:肩关节软组织损伤、肩周炎、根型颈隹并、颈间肌筋膜炎、落枕、以及偏头痛、高血压、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带状疱疹、肋间神经痛、急性腰扭伤、癔症性昏厥、上肢瘫痪、中暑、休克、昏迷、癫、精神分裂症。按语:肩痛穴是以部位功能命名的一个特定穴位,临床主要用于肩关节,内脏病变为主。特别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急腹证疗效更为显著。该穴是平衡穴位的代表穴位,也是开始研究的第一个穴位。研究时间最长,治疗病人穴位最多,

    22、用途最广泛,疗效更为理想,治愈率98%,一针治愈率11%,穴位的名称先后经历了肩周穴,中平穴,肩痛穴三个阶段。歌诀:肩痛穴称中平穴,外丘一寸偏腓侧。交叉取穴腓神经,肩部病变与落枕。胸痛腹痛与偏瘫,降压腰痛与昏厥。(五)腕痛穴(光明穴)定位:位于足背踝关节横纹中央,外侧旁开1寸处。解剖:在拇长伸肌和趾长伸肌腱之间,布有胫前动静脉和浅层的腓浅神经,深层腓深神经 取穴原则:交叉取穴特点:以针刺腓浅神经和腓深神经出现的针感为宜。针感:局限性针感或向足背足趾放射。手法:滞针手法功能:消炎退热、镇静镇痛、调节神经、疏通经络、清肝明目,滋肾壮阳。主治:腕关节软组织损伤、腕关节扭伤、腕关节腱鞘炎,临床还用于治

    23、疗近视、花眼、砂眼、白内障、青光眼、急性结膜炎、电光性眼炎、眼睑下垂、眼肌瘫痪、眼肌痉挛按语:又称光明穴又称光明穴。是以部位功能命名的一个特定穴位,主要用于治疗腕关节病变和眼科疾病为主。对白内障的治疗,主要是用于早期混合性白内障。近视主要指青少年假性近视。歌诀:腕痛穴位踝外部,交叉取穴能退热,腕部病变与近视,眼部疾病用指妥。(六)腰痛穴定位:位于前额正中(印堂上1。5寸)局解:前额内侧动静脉分支和三叉神经的滑车上神经,前额两侧均有眶上神经分布。取穴原则:定位取穴,交叉取穴原则针刺方法:3寸毫针向下平刺1寸左右 参数 1 10针刺特点:以刺以滑车上神经,或左右刺以眶上神经出现的针感为宜。针刺手法

    24、:针刺手法采用上下提插法,达到要求针感(棒打感),即可出针。单侧腰痛为平刺手法,不提插,对重症腰痛病人疼痛未完全控制,但在不发生晕针的情况下,可以留针。针感:以局限性的酸麻胀为主。功能:活血化淤,调节神经,止痛消炎。主治:腰部软组织损伤,腰间盘脱出,强直性脊柱炎,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不明原因的各种腰痛,神經性皮炎。按语:腰痛穴是以部位功能定名的一个特定穴位,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腰部急性炎症及慢性炎症引起的病变为主。特别对腰部软组织损伤,腰间盘突出。因炎症引起的坐骨神经痛还需配针刺相关穴位,臀痛穴,膝痛穴,踝痛穴。一般在炎症期,水肿期需要卧床周。待临床治愈后,两个月内还要减少环境诱发因

    25、素,以巩固临床疗效。歌诀:腰痛穴位额正中,针刺滑车上神经,定位取穴三方向,主治各种腰痛症,椎间盘出腰扭伤,腰积劳损用之灵。(寸毫针双侧腰痛/中腰痛向下平刺寸,左侧腰痛向右平刺,右侧腰痛向左平刺,腰上部向上平刺寸)(七)臀痛穴(七)臀痛穴定位:此穴位于肩关节腋外线的中点,即肩峰至腋后皱壁连线的1/2处。局解:布有旋肩胛动静脉,臂外侧皮神经和第一,二肋间神经,深层为桡神经。取穴原则:以针刺桡神经或上臂外侧皮神经出现的针感为宜。针刺方法:三寸毫针针尖向腋窝中心方向呈45度角,斜刺2寸-3寸。1 10针刺手法:1,上下提插手法 2,针感达不到要求时可采用滞针手法。滞针:针体进入体内后,捻转2周左右,有

    26、大阻力。针感:以局限性针感出现酸酸麻胀或向肘关节,腕关节放射。功能:活血化淤,理气散结,消炎止痛,调节神经。主治:臀部软组织损伤、腰椎疾患引起的坐骨神经痛、梨状肌损伤综合症、原发性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脱出、急性腰扭伤、腰积劳损。临床还可用于治疗同侧网球肘、对侧颈肩综合症、偏瘫。按语:臀痛穴是以部位功能命名的一个特定穴位。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臀部软组织损伤,臀部病变为主。此穴还是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经验穴位。临床还需配合膝痛穴,踝痛穴 效果更加。此外临床还可用于治疗同侧网球肘。歌诀:臀痛穴位桡神经,坐骨神经交叉灵,梨肌损伤网球肘,臀肌损伤综合征。(八)膝痛穴定位:肘关节背侧面的正中点(手心向下,肩关节与

    27、腕关节连线的中点,将臂伸直的最高点)取穴原则:交叉取穴针刺方法:用三寸毫针,由外向内平刺1.5-两寸左右针刺特点:桡神经支配区针刺手法:一部到位针刺手法针感:局部酸麻胀感或向腕关节背侧放射,跳的感觉。一针三脉。(九)踝痛穴(失眠穴/心率不齐穴)定位:腕横纹中,偏于桡侧1寸,局解:布有腕掌侧,动静脉网,及前臂内侧皮神经双重分布,正中神经掌皮支,深层为正中神经干。取穴原则:交叉取穴。失眠男左女右(不一定),顽固性失眠左右交替取穴或双侧同时取穴。针刺方法:用1寸毫针,向腕横纹中心方向,平刺0.3-0.5寸左右,严禁捻转!直刺也可,需几次才刺到。针刺特点:以针刺正中神经产生的针感为宜。针刺手法:一部到

    28、位针刺手法 速度快针感:局部酸麻胀感或向中指放射。功能:镇静安神,消炎止痛,调节内脏,调节心律。主治:踝关节软组织损伤、踝关节扭伤(患侧取穴)、(患侧取穴)、跟骨骨刺、足跟痛。临床还可用于治疗心率不齐、心动过速、心动过缓、顽固性失眠顽固性失眠,治疗腕管综合征。双向调节心率。按语:主要以部位功能定名的一个特定穴位。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踝关节病变,具有取穴少,方法简便,疗效迅速。也称失眠穴也称失眠穴/心率不齐穴。心率不齐穴。二、疼痛穴组(一)胃痛穴定位:此穴位于口角下一寸或下颌正中点旁开厘米(1,5寸)。局解:布有三叉神经第三支,下颌神经及下唇动静脉分支。取穴原则:男左女右取穴。针刺特点:以针刺三叉神

    29、经第三支产生的针感为宜。针刺手法:滞针手法,45度角进针,向对侧胃痛穴平刺寸。针感:以局限性针感出现酸麻胀为主。功能:健脾养胃,调节胃肠,平衡心理,活血化瘀,疏肝理气,消炎止痛,健胃消食促进溃疡愈合。主治: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急性胃痉挛、膈肌痉挛。临床还可用于治疗晕车、晕船、晕机、小儿消化不良、原发性痛经、糖尿病,还可作为保健穴。按语:具有选穴少,针刺面积大,见效快,操作简便,易于普及等特点。临床不但用于治疗上腹部病变,还可作为慢性疾病的辅助穴位,可代替痛经穴,治疗妇科痛经。歌诀:胃痛穴位下颌旁,男左女右取之良,消炎止痛三叉经,胃炎痉挛与溃疡,晕车晕船与痛经,消化不良服为尚(二)牙

    30、痛穴(失语穴)失语穴)定位:此穴位于耳垂前正中处(耳前下颌骨外缘凹陷中)。局解:在咬肌中,布有面神经下颌支,颧支,上前方有腮腺管,深部有咬肌动静脉分支。取穴原则:交叉取穴。针刺特点:以针刺面神经下颌颧支出现的针感为宜。针刺手法:采用上下提插手法。待针体刺入后,病人疼痛没有缓解,可上下提插3次。(垂直进针0.51寸)针感:以局限性半个脸,针感出现酸麻胀酸麻胀为主持续30min 功能:通牙关,开窍却风,止痛,抑菌消炎主治:由龋齿、牙外伤、牙齿过敏、急性牙髓炎、慢性牙髓炎等引起各种牙痛。还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面瘫后遗症、面肌痉挛、流行性腮腺炎、下颌关节炎、三叉神经痛、中风性失语流诞。按语:此穴临床用

    31、于治疗牙痛。取穴方法是以门牙为界分为左右两侧。对过敏性牙病,在治疗该病的同时,还必须配合针刺增强肌体免疫力的相关穴位,从全身进行调整,才能从根本上达到治愈的目的。此穴临床还成为失语穴,用于中枢性失语。歌诀:牙痛穴位耳垂前,下颌颧支正中点,各种牙痛面瘫痪,下颌关节腮腺炎。(三)胸痛穴定位:此穴位于前臂背侧,尺挠骨之间,腕关节与肘关节连线的下1/3处。局解:挠侧为指伸肌,尺侧为小指肌,深层布有前臂骨间背侧动静脉和前臂骨间掌侧动静,及前臂背侧皮神经和骨间背侧神经骨后神经。取穴原则:交叉取穴。针刺特点:以针刺前臂背侧皮神经或骨间背侧神经出现的针感为宜。针刺手法:采用上下提插法。对重症病人可用滞针方法。

    32、向上斜刺1.5-2寸,上下两头感麻、痛等功能:扩张冠状动脉,消炎止痛,调节神经,调节内脏,调节心神,血糖,血脂,血压,调节内分泌。主治:胸部软组织损伤、肋间神经痛、非化脓性肋间软组织炎、胸膜炎、心绞痛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率不齐。临床还可用于治疗急性腰扭伤、肾病综合征、经前期紧张综合症、带状疱疹、急性胃炎、急性疱疹后遗症(即疱疹性神经痛)、慢性胃炎、膈肌痉挛。调节患者紧张心理,接触胆囊痉挛,老年紧张性前列腺炎等。左侧胆囊病,右侧心脏。按语:胸痛穴是以部位功能命名的特定穴位。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胸部疾患为主,特别对于胸部急症、痛症,效果更佳。也可作为临床急救穴之一。歌诀:胸痛穴位前臂下,骨间神经需交叉,

    33、心率不齐心绞痛,带状疱疹肋间拿。平衡针灸治疗心律失常平衡针灸治疗心律失常 年龄段年龄段43-64,最短病程,最短病程3月,最长月,最长20年。年。方法:胸痛穴、腹痛穴方法:胸痛穴、腹痛穴 取穴原则为交叉取穴取穴原则为交叉取穴 方法方法 直刺直刺 强刺激强刺激 留针留针15分钟,轻症每日一次,重症每次分钟,轻症每日一次,重症每次2次,次,7日日一疗程。一疗程。疗效分析疗效分析 治愈治愈69.23%有效有效30.77%针氧治疗心律失常针氧治疗心律失常152人疗效分析人疗效分析 年龄年龄55-78 发病发病2-23年年 室性早搏室性早搏62 房性早搏房性早搏31 冠心冠心病病59例例 均有心悸均有心

    34、悸 胸部不适胸部不适 治疗方法治疗方法 胸痛穴胸痛穴 踝痛穴踝痛穴 仰卧位仰卧位 每次每次2穴穴 双上肢个一双上肢个一穴穴 直刺直刺 酸麻胀重痛酸麻胀重痛 给予吸氧给予吸氧 氧流量氧流量2.5-3.5每分每分 每次每次40分分 30天一疗程天一疗程 治疗不可间断治疗不可间断 在治疗期间停止用药在治疗期间停止用药(四)咽痛穴定位:此穴位于第二掌骨桡侧缘中点。合谷穴靠掌侧0,2寸局解:第一掌骨背侧肌,深层为拇收肌,布有手臂静脉网。在第二掌骨桡侧有掌背动脉和桡神经浅支的手背支,深层为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取穴原则:交叉取穴。慢性咽炎左右交替取穴,轻者男左女右取穴。针刺特点:以针刺掌侧固有神经或桡

    35、神经浅支的手掌支产生的针感为宜。针刺手法:三寸毫针向掌心方向直刺1.5-2寸,双侧同时扎。几乎接近骨,但不要接近,患者有火辣辣,扎透掌心的感觉。针感:以局限性针感出现的酸麻胀痛为主,或向食指,中指放射功能:消炎退热,镇静止痛,增强机体免疫力。主治:急慢性咽炎、急慢性喉炎、急慢性扁桃体炎。临床还可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单纯性甲状腺肿大、滞产、急性乳腺炎、产后缺乳、上呼吸道感染、牙痛、面神经麻痹及头面部疾病。按语:咽痛穴是以功能主治命名的一个特定穴位。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咽喉疾病为主。特别对咽炎、喉炎、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更为确切。但在治疗期间、巩固期和治疗后,必须配合食疗禁用辛酸,烟酒等刺激物。对由消化

    36、道疾病引起的,还必须结合治疗消化道疾病相关穴位进行治疗。歌诀:咽痛穴位透掌中,交叉取穴桡正中。咽炎喉炎扁桃体,三叉甲腺难产灵。(五)痛经穴(檀中穴)(五)痛经穴(檀中穴)定位:在胸骨柄正中1/2处,相当于第四肋间隙。局解:在胸骨体中段,布有胸廓(乳房)内动静脉的前穿支及第四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取穴原则:定位取穴针刺特点:以针刺第四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出现的针感为宜。针刺方法:一步到位针法(可以用三寸毫针向下平刺二寸)针刺手法,待针体进入一定要求深度后即可出针,1.5寸时有两侧麻、不提插不捻转,不留针。针感:以局部酸麻胀疼为主,并向腹部和下腹部、胸部放射。功能:止痛退热,抑菌消炎,温中散寒,

    37、活血化淤。主治:原发性痛经、继发痛经、经前期紧张综合症。临床还可用于盆腔炎、阴道炎、附件炎,非特异性结肠炎,泌尿系感染。按语:痛经穴是以部位功能命名的一个特定学位。临床还可用于治疗妇科病。特别对经前期综合,原发性痛经疗效更理想,但在临床上,此穴应用较少。主要是取穴不方便,可以胃痛穴代替。歌诀:痛经穴位于檀中,定位取穴四肋间。向下凭此三厘米,经前紧张痛经灵。(六)腹痛穴(阳陵泉)定位:此穴位于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局解:在腓骨长肌中,有膝下外侧动静脉和腓总神经,分为腓浅神经及腓深神经。取穴原则:病变定位时采用交叉取穴。病变非定位时,采取男左女右取穴。病情危重时,采取双侧同时取穴。针刺特点:以针刺

    38、腓总神经,或腓深神经,腓浅神经后出现的针感为宜。向外踝关节放射。针刺手法:上下提插,可捻转滞针。与足三里方向一致,直刺1.5-2寸。功能:消炎止痛,调节内脏,增加胃肠蠕动,消炎利胆,调节血压,调节血糖,调节血脂 健脾和胃,扶正培元,抗衰老,增加机体免疫力,理气降逆,通经活络。主治:急性胃炎、急性肠炎、急性阑尾炎、急性胃痉挛、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肠梗阻。临床还可用于治疗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冠心病、心绞痛、类间神经痛、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糖尿病、白细胞减少症、高血压、低血压、高血脂症,过敏性哮喘、急性荨麻疹、前列腺炎以及健康人保健。按语:腹痛穴是以穴位功能定名的一特定穴位。临床主要用

    39、于治疗急腹症,但对胃穿孔,坏死性肠梗阻,胰腺炎等重症急腹症病人应在明确诊断,缓解症状的情况下,积极实施其他救助措施。此穴还可作为中老年人保健穴,慢性病的康复穴。歌诀:腹痛穴位腓头下,胃炎肠炎阑尾炎。腓总神经取两侧,降糖降脂与降压。(七)头痛穴(相似于太冲)定位:位于足背,第一和第二足趾结合前凹陷中,趾蹼上一寸,斜向脚心2.5-3寸。局解:在拇长伸肌腱外缘,第一这骨间背侧肌,布有拇趾短伸肌,足背动脉网,腓深神经,趾背神经。取穴原则:交叉取穴。发病时间短用男左女右取穴。发病时间长采用左右交替取穴,或者双侧取穴,脚心扎透感。特点:以针刺趾背神经后出现的针感为宜。针刺手法:上下提插,1.5-2寸 可滞

    40、针,。针感:以局限性针感出现酸麻胀为主,大拇指活动短期不便。功能:消炎止痛解痉,降压,缓解胆道括约肌痉挛,活血化淤,疏肝理气,健脾和胃,醒脑开窍。主治:偏头疼、神经性痛疼、血管性头疼、颈性头痛、高血压性头痛、低血压性头痛、副鼻窦炎头痛、外感头痛。临床还可用于治疗近视、青光眼、手指震颤、血小板减少、急性肝炎、神经衰弱、胆囊炎。按语:临床用于治疗头部病变为主,针刺此穴还可缓解胆道括约肌痉挛,作用大于足三里,阳陵泉。歌诀:头痛穴位脚趾中,趾背足底内神经。交叉取穴来取穴,头痛病变用之灵。三、杂病穴组(一)升提穴(补气穴,壮阳穴)升提穴(补气穴,壮阳穴)定位:此穴位于百会穴(耳尖直上)前1寸局部解剖:布

    41、有帽状腱膜和左右颞浅动静脉,左右枕动脉静脉吻合网,布有枕大神经分支。取穴原则:定位取穴针刺原则:向前平刺针刺特点:以针刺枕大神经分支或额神经分支出现的针感为宜。针刺方法:针尖沿皮下骨膜向前平刺2寸左右,一只手向前进针,另一只手可摸着针尖不要露出皮外,头皮下。针刺手法:采用滞针手滞针手法,待针体达到一定深度时,采用顺时针捻转6圈,然后再按逆时针捻转10圈后即可将针退出。(留针2H)。针感:以局部出现麻,胀,紧,沉为主。功能:升阳固托,益气固本,助阳止泻,补肾健脾,调节内脏,抗衰老,增加机体免疫机能。主治: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等中气下陷性疾病为主。临床还用于治疗阳痿、早泄、遗精、遗尿、前列腺炎、

    42、前列腺肥大、肠炎、慢性肠炎、低血压、宫颈炎、阴道炎、过敏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体质过敏和偏瘫等。按语:升提穴是以部位功能命名的一个特定穴位。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内脏下垂,中气下陷性疾病。又有补气穴,壮阳穴之称。同时对生殖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都具有一定调节作用。是中医用于益气壮阳的首选穴位。亦可作为中老年人的保健穴位。还可作为一切慢性病的辅助穴位。对滞针后留下的针感一般30分钟自行解除。歌诀中提到的肠风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肠炎。歌诀:升提穴位头顶中,枕神分支额神经,向前平刺2寸许,阳痿早泻遗尿精,脱肛脱垂胃下垂,前列腺炎与肠风。(二)急救穴(相似于人中)定位:此穴位于鼻唇沟

    43、与鼻中隔联线的中点。局解:布有口轮匝肌和面神经颊支,眶下神经分支及上唇动静脉。取穴原则:定位取穴。针刺特点:以针刺眶下神经分支或面神经颊支出现的针感为宜。针刺手法:用寸毫针,以45度角,向上斜刺0.30.5寸,功能:醒脑开窍,回阳救逆,抗休克,疗昏迷,调节神经,消炎止痛。主治:休克、昏迷、晕厥、晕车、晕船、晕机,临床还可用于治疗中暑、小儿急惊风、癔症、癫痫、精神分裂症、急性腰扭伤、痔疮、低血压、高血压冠心病和心绞痛。按语:急救穴是用于病人急救的首选穴位之一,是以功能主治定名的一个特定穴位。选用该穴具有取穴方便,针感强,疗效突出的特点。临床主要用于各种急症,重症及昏迷的病人。手法是反复提插捻转,

    44、加大刺激量。为迅速强化针刺效果,可同时配合相关急救穴如:降压穴,胸痛穴,腰痛穴,咽痛穴等,必要时还必须积极配合中西医综合急救措施,此外,此穴还是中老年人的保健穴位之一。歌诀急救穴居鼻中隔,针刺眶下面神经,唇沟中隔斜上刺,休克昏迷与中风。(三)醒脑穴(风池)定位:位于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即项后枕骨后两侧,传统腧穴翳风与 风府之间/处。局解: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附着部之间的凹陷处,布有枕动静脉分支,深层为椎动 脉,环枕后膜,蛛网膜下腔,脊髓上端和延髓下端,以及枕小神经分支,内侧为枕大神经。取穴原则:双侧同时取穴,左右交替取穴指针特点:运用手指作用于枕大神经或枕小神经后引起的指感

    45、为宜。指针方法:用拇指指腹与食指指腹作用于患者相应的穴位上,利用瞬间点压,点压力度根据不同年龄,性别体质决定。手法:一般分为轻,中,重三种,轻度手法以局部微痛为主,中度手法以局部能忍受为主,重度手法以局部瞬间钝痛为主。指感:局部酸胀痛为主。重力点压即可出现瞬间的晕厥。功能:调节心理,调节神经,调节内脏,醒脑明目,镇静安神,抗衰老,保健。主治: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等引起的脏腑功能紊乱、更年期综合症,旅游综合症,颈肩综合症,高血压症,低血压,神经衰弱,糖尿病,白血病,慢性肝炎,慢性肾炎,慢性支气管炎等慢性疾病。按语:醒脑穴为强身保健的首选穴位,此穴位于人的生命中枢部位。临床所用的

    46、治疗方法,主要是指临床所用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指针疗法。针疗法。在指压力度上一般分为轻中重三种。主要根据病人的体质年龄,性别来决定,但以安全放在首位。歌诀:醒脑保健于风池,指针瞬间枕神经,调节内脏与安神,解除疲劳体轻松。(四)明目穴定位:位于耳垂后耳根部,左下颌角与乳突中间之凹陷处。局解:皮下有腮腺,颞下窝翼静脉丛。耳后有动静脉及颈外浅静脉,布有耳大神经,深部有面神经干于颅骨穿出。取穴原则:交叉取穴针刺特点:以针刺耳大神经或面神经干出现的针感为宜。针刺手法:采用一步到位针刺手法。用寸毫针,向对侧内眼角方向刺0.5寸。针感:通窍开目,消炎止痛,调节视神经。主治:近视、白内障、青光眼、花眼、沙眼、电

    47、光性眼炎、急性结膜炎、急性角膜炎、面神经麻痹、面瘫后遗症、面肌痉挛、流行性腮腺炎、下颌关节炎、三叉神经痛.神经性耳鸣、耳聋。按语:是治疗眼疾的特效穴位之一。本文中介绍的近视主要是指青少年的假性近视。且恢复或好转后,还需个月的平衡巩固期。白内障是指早期浑浊型白内障,坚持治疗可稳定或延迟晶体进一步浑浊,提高患者视力。对晚期白内障患者,针刺效果差,对糖尿病引发的白内障还必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相关穴位,效果更为理想。歌诀:明目穴位耳后坑,交叉取穴面神经,对侧眼角刺一寸,一切眼疾用之灵。(五)肺病穴(止血穴)定位:此穴位于前臂掌侧,碗关节至肘关节上1/3处,掌长肌腱与挠侧腕屈肌腱之间。局解:局部有指浅屈肌

    48、,深部有指伸屈肌,有前臂正中动静脉,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动静脉,前臂内侧皮神经,下为正中神经,深层有前臂掌侧骨间神经。取穴原则:男左女右,双侧同时取穴。针刺特点:以针刺正中神经后出现的针感为宜。针刺手法:采用上下提插法,待出现相应的针感为宜。向上斜刺2.5-3寸,仅麻。针感:以局限性针感出现的酸麻胀为主。功能:理气润肺,止咳,退热,消炎,止血,抗过敏。提高免疫力主治: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咳血、鼻纽、痔疮便血,还可用于末梢神经炎、指痉挛、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按语:此穴可以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是以功能主治定名的一个特定穴位,经大量的临床验证,对出血症状较轻的病人临床有

    49、一定效果,故止血穴。对大量咳血,吐血,纽血病人还须积极采取现代医学急救措施。歌诀:肺病穴称止血穴,正中神经取之妥,气管感染过敏喘,纽血、吐血痔便血。(六)痔疮穴(通便穴、泻火穴)定位:此穴位于前臂背侧面,尺挠骨之间,前臂背侧,腕关节至肘关节连线的上1/3处。局解:在指掌侧和拇长伸肌起端之间,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深层为前臂骨间神经和骨间掌侧神经。取穴原则:男左女右,左右交叉。针刺特点:以针刺前臂骨间背侧皮神经,或前臂背侧皮神经出现的针感为宜。针刺手法:采用上下提插手法,待出现相应针感为宜。直刺进针 1-1.5寸,整个前臂的胀。直刺针感:以局限性针感,出现酸麻胀为主。功能:解毒泻火,退热通便,消炎

    50、止痛。提高免疫力主治:内痔、外痔、肛裂、便秘。临床还可用来治疗思睡、中风失语急性腰扭伤、肋间神经痛、胸部软组织损伤、爆震性耳聋。按语:痔疮穴是以功能主治定名的特定穴位之一,具有清热解毒,泻火通便,消炎止痛等功能,对于病情严重,时间较长的病人亦可左右交替取穴。对老年人的惯性便秘,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此穴临床还称为通便穴、泻火穴。歌诀:痔疮穴位前臂上,肛裂便秘与痔疮,前臂背侧皮神经,肋间神经腰扭伤。(七)降糖穴定位:此穴位于前臂掌侧,腕关节至肘关节下1/3处。局解:有指浅屈肌,深层有指伸屈肌,前臂正中动静脉,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动静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下正中神经,深层有前臂掌侧骨间神经。取穴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科室培训平衡针灸常用穴位培训(-150张)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038112.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