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学检验血常规培训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血液学检验血常规培训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血液学 检验 血常规 培训 课件
- 资源描述:
-
1、血液学检验血常规血液学检验血常规一一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组成: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 功能:通过循环系统与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密切联系,参与机体各项生理功能活动,维持机体正常新陈代谢和内外环境平衡 血液学检验血常规2血液学检验血常规3血液的一般检查血液的一般检查 blood routine examinationblood routine examination 血液的一般检查(血常规检查)是对血液中的有形成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和质量进行检测。包括全血细胞计数和白细胞的分类计数。血液学检验血常规4二二 红细胞生理红细胞生理 The Physiology of Erythr
2、ocyte 一、红细胞的形态和数量一、红细胞的形态和数量 shape and number of erythrocytes 男:男:(4.0 5.5)1012/L 女女(3.5 5.0)1012/L二、二、红细胞的生理特性和功能红细胞的生理特性和功能 (一)红细胞的生理特性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1 1 可塑变形性可塑变形性 deformability 2.2.悬浮稳定性悬浮稳定性 suspension stability 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简称血沉。简称血沉。3 3渗透脆性渗透脆性 osmotic fragility
3、 血液学检验血常规5形形 状状:双凹圆碟形平均直径平均直径:约8m,周 边最厚处约2.5m,中央最薄处约1m。体体 积积:约90m3。血液学检验血常规6RBC的的可塑变形性可塑变形性受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受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 该比值越大变形能力越强该比值越大变形能力越强,双凹圆碟形的红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大于球形双凹圆碟形的红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大于球形红细胞红细胞,变形能力大变形能力大;红细胞内的粘度红细胞内的粘度 粘度愈大其变形能力愈小。粘度愈大其变形能力愈小。红红细胞内血红蛋白浓度增高或变性,细胞内血红蛋白浓度增高或变性,粘度将增大;粘度将增大;红
4、细胞膜弹性红细胞膜弹性 红细胞膜弹性降低也可使红细胞变红细胞膜弹性降低也可使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形能力降低。血液学检验血常规7 概念概念:红细胞在一小时内下沉的距离红细胞在一小时内下沉的距离 影响因素:影响因素:白蛋白白蛋白 ESR 球蛋白、纤维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ESR 急性炎症、组织破坏、经期、妊娠、急性风湿热、肺结核急性炎症、组织破坏、经期、妊娠、急性风湿热、肺结核 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浆纤维蛋白原 ESR 魏氏法魏氏法(Westergren)法法:male:0 15 mm/h female:0 20 mm/h红细胞悬浮稳定性与红细胞悬浮稳定性与ESR血液学检验血常规8血液学检验血常规9红细
5、胞渗透脆性红细胞渗透脆性 红细胞的渗透脆性(渗透脆性(osmotic fragility)是指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膨胀、破裂的特性。其大小可用红细胞对低渗盐溶液的抵抗力来表示。若红细胞膜对低渗盐溶液抵抗力小,表示渗透脆性大。如衰老红细胞、球形红细胞等在低渗盐溶液中容易破裂,脆性大。正常人的红细胞一般在0.42NaCl溶液中开始出现溶血,在0.35NaCl溶液中完全溶血。在某些患溶血性疾病的病人,红细胞开始溶血及完全溶血的NaCl溶液浓度均比正常人高,表明红细胞的渗透抵抗力减小而渗透脆性增加。血液学检验血常规10血液学检验血常规11(二(二)红细胞的功能红细胞的功能 the functions
6、of erythrocytes 等张溶液等张溶液(isotonic solution):能使悬浮于其中的红细胞保持正常体积和形状的盐溶液。与红细胞膜张力相等的溶液。这里的“等张”是指溶液中不能透过细胞膜的溶质颗粒所形成的渗透压。例如:1.9的尿素溶液虽与血浆等渗,但红细胞置于其中后会发生溶血,所以不是等张溶液。血液学检验血常规12红细胞的起源 红系祖细胞(BFU-E和 CFU-E)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ntin,Epo)骨髓原红细胞(启动血红蛋白和血型抗原的合成)早幼,中幼和晚幼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成熟红细胞 5天时间一个原红细胞最终可生成8-16个成熟红细胞 红细胞的生成除了主
7、要受Epo的影响外,也直接或间接的受睾丸激素及其他神经体液因素的调节 血液学检验血常规13红细胞的生成及其调节红细胞的生成及其调节 the production of erythrocytes and its regulation(一)红细胞生成所需的原料(一)红细胞生成所需的原料 生生 成成 原原 料:铁、氨基酸、蛋白质等料:铁、氨基酸、蛋白质等 促成熟因子:促成熟因子:VitB12、叶酸、内因子、叶酸、内因子缺乏病:缺乏病:内因子胃腺壁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内因子胃腺壁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B12吸收障碍,巨吸收障碍,巨幼幼RBC性贫血性贫血(大细胞性贫血大细胞性贫血)叶酸缺乏叶酸缺乏 D
8、NA合成障碍合成障碍 RBC成熟障碍成熟障碍 巨幼巨幼RBC性贫血性贫血(大细胞性贫血大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小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小细胞性贫血)血液学检验血常规14血液学检验血常规15红细胞的寿命与破坏红细胞的寿命与破坏 Life span and destruction of erythrocytes 红细胞平均寿命红细胞平均寿命120天天。在穿过小血管和孔隙。在穿过小血管和孔隙时可变形而不至于破裂。时可变形而不至于破裂。红细胞衰老后,脆性增加易于破裂。破裂后释红细胞衰老后,脆性增加易于破裂。破裂后释放出的血红蛋白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内降解放出的血红蛋白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内降解为铁,珠
9、蛋白,和胆色素为铁,珠蛋白,和胆色素 释放出的铁进入全身铁代谢池供机体重新利用,释放出的铁进入全身铁代谢池供机体重新利用,珠蛋白肽链被分解为氨基酸参与氨基酸代谢;珠蛋白肽链被分解为氨基酸参与氨基酸代谢;胆色素则经肝代谢通过粪便和尿液排出体外胆色素则经肝代谢通过粪便和尿液排出体外血液学检验血常规16血红蛋白的结构 亚铁血红素 珠蛋白肽链 联结而成的一种结合蛋白,属色素蛋白 分子量为64458 每个红细胞内约含2.8亿个血红蛋白分子 占红细胞重量的32-36 占红细胞干重的96%每克血红蛋白可携带氧1.34ml血液学检验血常规17血液学检验血常规18卟啉合成卟啉合成 卟啉作为血红素的前体,合成过程
10、复杂。卟啉合成不足会引起卟啉病,导致神经精神症状、光敏性皮肤水疱以及溶血性贫血。卟啉定量卟啉定量:几乎所有的遗传性或获得性卟啉代谢疾病均可发现尿中排出的卟啉或其前提增加。收集24小时尿液,不同的卟啉和其前体可通过色谱仪进行分离和量化。是筛选卟啉病的推荐试验。血液学检验血常规19红细胞计数的原理 用等渗稀释液将全血稀释至一定倍数,充入血细胞计数池,在光学显微镜下计数一定体积内的红细胞数,经换算求出每升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血液学检验血常规20血红蛋白测定原理 血红蛋白被高铁氰化钾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后者与氰结合形成稳定的棕色氰化高铁血红蛋白(HiCN),HiCN在规定的波长和液层厚度的条件下具有一
11、定的消光系数,据此可求出血红蛋白浓度。血液学检验血常规21参考范围红细胞数红细胞数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成年男成年男性性(4.0-5.5)1012/L(400-550万/mm3)120-160g/L(12-16g/dl)成年女成年女性性(3.5-5.0)1012/L(350-500万/mm3)110-150g/L(11-15g/dl)新生儿新生儿(6.0-7.0)1012/L(600-700万/mm3)170-200g/L(17-20g/dl)血液学检验血常规22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 全身血容量有无改变 全身血浆容量有无改变 病人的性别,年龄,居住地有无海拔差异等新生儿新生儿高原居民高原居民血液学检验
12、血常规23新生儿:红细胞明显新生儿:红细胞明显增高、两周后下降,增高、两周后下降,6-76-7岁最低岁最低男性:男性:2525岁岁-35-35岁达岁达高峰高峰女性:女性:1313岁岁-15-15岁达岁达高值,高值,2121岁岁-35-35岁低岁低水平,以后渐渐增高水平,以后渐渐增高血液学检验血常规24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测定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测定1.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1)相对性增多:呕吐、腹泻、烧伤、大量出汗(2)绝对性增多 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非造血系统疾病)胎儿、新生儿、高原居民,心肺疾病 某些肿瘤或肾疾患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pv)血液学检验血常规25
13、2.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1)生理性减少 婴儿、15岁儿童、中晚期妊娠、老年人(2)病理性减少:见于各种贫血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测定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测定血液学检验血常规26红细胞生成不足红细胞生成不足 骨髓造血障碍骨髓造血障碍 细胞分化和成熟障碍细胞分化和成熟障碍红细胞破坏过多红细胞破坏过多 红细胞内在缺陷(遗传性)红细胞内在缺陷(遗传性)红细胞外来因素(获得性)红细胞外来因素(获得性)失血失血 急性失血急性失血 慢性失血慢性失血血液学检验血常规27第一类贫血:红细胞生成不足(一)骨髓造血障碍造血干细胞复制和分化异常:再生障碍性贫血,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异常细胞或组织骨髓浸润:骨髓病性贫血原
14、因不明或多种机制:慢性系统性疾病(慢性感染,炎症,恶性肿瘤,慢性肾病,肝病,风湿性疾病,内分泌病等)伴发的贫血 血液学检验血常规28第一类贫血:红细胞生成不足(二)细胞分化和成熟障碍 DNA合成障碍:叶酸及(或)维生素缺乏所致的巨幼细胞贫血 血红蛋白合成障碍:血红素合成缺陷: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珠蛋白合成缺陷: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海洋性贫血)血液学检验血常规29第二类贫血:红细胞破坏过多(一)红细胞内在缺陷(遗传性)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酶缺陷所致的溶血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二)红细胞外来因素(获得性)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机械
15、性损伤所致的溶血性贫血,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引起的溶血性贫血等血液学检验血常规30第三类贫血:失血 急性失血:急性失血后贫血 慢性失血:同缺铁性贫血血液学检验血常规31红细胞形态学改变(1)大小的异常(2)形态的异常:球形、椭圆、口形、半圆形、镰形、泪滴形、棘形等(3)染色反应的异常:低色素性、高色素性,嗜多色性(4)结构的异常:嗜碱性点彩、染色质小体、Cabot环、有核红细胞血液学检验血常规32红细胞形态改变红细胞形态改变血液学检验血常规33 形态改变形态改变 常见疾病常见疾病小红细胞 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大红细胞 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红细胞大小不均 病理性贫血靶形细胞靶形细胞 地中
16、海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地中海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球(椭圆、口、镰)形细胞球(椭圆、口、镰)形细胞 遗传性疾病遗传性疾病裂细胞裂细胞 (红细胞碎片)(红细胞碎片)红细胞物理性破坏红细胞物理性破坏红细胞缗钱状红细胞缗钱状 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低色素性低色素性 血红蛋白生成减少性疾病血红蛋白生成减少性疾病高色素性高色素性 巨幼贫、球形细胞巨幼贫、球形细胞嗜多色性嗜多色性 增生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增生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异常结构(点彩、异常结构(点彩、H-JH-J小体等)小体等)骨髓增生旺盛骨髓增生旺盛血液学检验血常规34正常形态红细胞 正常红细胞为双凹圆盘形,大小一较
17、致,直径6-9um,染色后四周着色深,中央呈着色浅的苍白区。血液学检验血常规35异常形态红细胞 椭圆形红细胞:红细胞长径增大、横径缩小呈椭圆形或长柱形,横经/长经0.78,正常人血片中可见少数(约1%).椭圆形红细胞增多见于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严重贫血时可达15%以上,一般高于25%-50%才有诊断价值。巨幼细胞性贫血及恶性贫血时也可见到。血液学检验血常规36 泪滴形红细胞:细胞呈泪滴状或手镜状。见于骨髓纤维化,为本病的特点之一。也可见于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异常形态红细胞血液学检验血常规37异常形态红细胞.靶形红细胞靶形红细胞:红细胞中心及边缘处有血红蛋白着色,二者之间为一
18、乏色素苍白区,形同射击的靶心。见于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海洋性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靶形细胞常占20%以上。少量也可见于缺铁性贫血,其他溶血性贫血,以及黄疸或脾切除后的病例等。血液学检验血常规38异常形态红细胞 口形红细胞:口形红细胞:红细胞周围深染,中心淡染区呈一狭长裂隙,宛如微张的鱼口。正常人血片中口形红细胞偶见,一般10109/L(10000/mm3)白细胞减少 WBCl0109个/L并可伴轻度核象左移;重度感染时,比如严重的全身性感染,如发生菌血症,败血症,或脓毒血症时,则白细胞明显增高,常20109个/L并出现明显的核象左移和中毒性改变。感染过于严重如感染中毒性休克或机体反应性较差
19、时白细胞可不增高反而减低但伴有严重的核象左移。血液学检验血常规57 严重的组织损伤如严重的烧伤、机械性损伤、较大手术后、血管栓赛,如心肌梗死肺梗死等均可见12-36h内白细胞增高,以中性分叶核增多为主。并可借此来区别心梗与心绞痛。大量血细胞破坏内脏(如肝、脾)破裂或宫外孕破裂所致大出血,此时白细胞可迅速增高,在1-2小时内达20109/L,且可出现于血红蛋白降低之前。其增多的主要是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内出血者如消化道大出血,内脏破裂,如脾破裂,或输卵管妊娠破裂等,白细胞增高常较外部出血为显著,血小板数也同时又增高,这可能与大出血所致的缺氧和机体的应激反应,动员骨髓储存池中的血细胞释放有关。但此时
20、病人的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仍可暂时保持在正常范围,可能因失血早期体内血液的血浆与血细胞比值尚未出现改变,待组织间液吸收回血液或经过输液以补充循环血量后,才出现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降低。因此,白细胞增高可作为早期诊断内出血的参考指标。血液学检验血常规58 急性中毒 见于急性化学药物中毒如安眠药、有机磷等中毒;代谢性中毒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等也常见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增多。恶性肿瘤:非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有时出现持续性白细胞增高,以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增多为主,恶性肿瘤时白细胞增多的机制可能为:1,肿瘤组织坏死的分解产物刺激骨髓中的粒细胞释放,2,某些肿瘤如肝癌,胃癌等肿瘤细胞可产生促粒细胞生成因子,以
21、及3,恶性肿瘤骨转移破坏骨髓对粒细胞释放的调控作用。以上反应性白细胞增多常与边缘池内细胞过多释放入血且机体动用贮备池、成熟池乃至分裂池内的白细胞有关。血液学检验血常规59 肿瘤性或持续性白细胞增多常见于急、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者骨髓中有大量的原始粒细胞异常增生,但外周血中出现白细胞数增多者只有不到50%的病例,一半增至(10-50)109/L,很少超过100109/L,分类时以原、幼粒细胞为主,而慢性型者白细胞常100109/L,可以达到(100-600)109/L,分类时以中幼、晚幼以下各阶段粒细胞为主,原始及早幼粒不到10%,并伴有较多的嗜酸、嗜碱粒细胞,此时须与中性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
22、应相鉴别。骨髓增殖性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和骨髓纤维化等,均是多能干细胞的病变引起,具有潜在的演变为急性白血病的趋势,其特点除了一种血细胞成分的增生外,常伴有一种或两种其它血细胞的增生,故常有中性粒细胞增多,白细胞数在(10-30)109/L。血液学检验血常规60中性粒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症(leukopenia)WBC4109/L粒细胞减少症(granulocytopenia)中性粒细胞1.5 109/L粒细胞缺乏症(agranulocytopenia)中性粒细胞 0.5 109/L血液学检验血常规61中性粒细胞减少病因感染性疾病(病毒、细菌、结核、脓毒血症)血液系统疾病(
23、再障、粒缺、恶组)物理、化学因素(放射线、同位素、化学/药物)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脾亢、类脂质沉积病、恶性肿瘤)其他:SLE、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性休克等。血液学检验血常规62 某些感染 见于某些革兰氏阴性杆菌(如伤寒、副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及病毒(流感,麻疹,病毒性肝炎,水痘,风疹,巨细胞病毒等)感染时如无并发症均可见白细胞减少。在某些严重的细菌性感染如粟粒性结核,脓毒血症等,以及年老体弱,慢性消耗性疾病,或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严重感染时,白细胞非但不升反而降低,但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高,核左移明显,并有明显的中毒性改变,常提示预后较差。某些血液病 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及非白血性白血病,此时白细胞
24、可6%中度核象左移杆状核粒细胞10%伴少数晚幼粒、中幼粒细胞 重度核象左移(类白血病反应)杆状核粒细胞25%,出现更幼稚的粒细胞如早幼粒甚至原粒细胞常伴有明显的中毒颗粒、空泡变性、核变性等质的改变血液学检验血常规67再生性左移 核左移伴有白细胞总数增高者,称为再生性左移 表示机体的反应性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能释放大量的粒细胞至外周血 常见于感染,尤其是化脓菌引起的急性感染,也可见于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急性失血等。血液学检验血常规68退行性左移 核左移而白细胞总数不高,甚至减少,称为退行性左移 在再障,粒细胞减少症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减少,而出现核左移现象,则提示骨髓造血功能减低,粒
25、细胞生成和成熟受阻 严重感染,如伤寒,败血症等也可出现这一现象,表示机体反应性低下,骨髓释放粒细胞的功能受抑制 血液学检验血常规69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中性粒细胞核右移 正常人血中的中性粒细胞以分三叶者为主,若5叶者3%时称为核象右移 核象右移常伴有白细胞总数的减少,主要见于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及恶性贫血时,乃因缺乏造血物质、如缺乏叶酸,维生素B12使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减少或骨髓造血功能减退所致血液学检验血常规70中性粒细胞形态异常中毒性改变:细胞大小不均 中毒性颗粒 空泡形成 核变性 中性粒细胞出现上述中毒性改变者称为中毒性粒细胞血液学检验血常规71中毒颗粒的意义 见于严重的急性感染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