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pptx

  • 上传人(卖家):教师相关
  • 文档编号:4033729
  • 上传时间:2022-11-05
  • 格式:PPTX
  • 页数:47
  • 大小:990.44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pptx》由用户(教师相关)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学 第一章 教育 第一节 产生 发生 发展
    资源描述:

    1、教育学教育学 第一章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教育与教育学教育概念教育概念n 生活中的教育生活中的教育 一个刚看完电影的人可能会说:一个刚看完电影的人可能会说:“我从这部影片中收到了我从这部影片中收到了一次深刻的一次深刻的教育教育”;一位政府公务员可能会在某次大会上说:一位政府公务员可能会在某次大会上说:“教育教育是振兴地是振兴地方经济的基础方经济的基础”一位家庭妇女可能会对邻居说:一位家庭妇女可能会对邻居说:“你的孩子真有出息,你你的孩子真有出息,你是怎么是怎么教育教育孩子的孩子的”一一、教育的概述、教育的概述第一节第一节 教教 育育我国我国“教育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一词最早出现在?Page 4

    2、父母俱在,一乐也;父母俱在,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人,二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得天下英才而教育教育之,三乐也之,三乐也 孟子孟子 尽心上尽心上n 在我国,“教育”最早见于()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A.孟子孟子尽心上尽心上 B大学 C学记 D论语n 我国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使用的人()A孟子孟子 B孔子 C荀子 D老子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_许慎许慎n“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对“教育”作此解释的是()A许慎许慎 B孔子 C朱熹 D韩愈n 广

    3、义:广义:指增进人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包括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和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三结合三结合教育教育”n 狭义:学校教育,狭义: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身心发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n 更狭义的教育更狭义的教育:更狭义的教育有时是指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与学校中常说的“德育德育”是同义词1、教育的概述、教

    4、育的概述社会角度社会角度 是有意识的,没有明确的目的的,偶然发生的外界对个体发展的影是有意识的,没有明确的目的的,偶然发生的外界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能称为响不能称为“教育教育”。n 考点小题:考点小题:1、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见最早见于孟子孟子尽心上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2、最早最早对教育作出说明作出说明的是许慎,说文解字:教许慎,说文解字:教,上上所施所施,下所效也下所效也;育育,养子使作善也养子使作善也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教育是有目的有目的培养培养人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教育区别于其它事物现象的是教育区别于其它事

    5、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根本特征也是教育的也是教育的本质本质是教育的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质的规定性(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2)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设计至少三道选择题+2、教育的基本属性教育的基本属性u教育质的规定性质的规定性指的是()A.传播知识 B培养人的基本技能 C传承文化 D培养人的社会活动u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最根本的区别最根本的区别在于()A.是否有目的的培养人 B.是否促进人的发展C.是否促进社会发展 D.是否具有组织性和系统性DA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教育现象的是、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教育现象的是

    6、()A.到电影院看电影到电影院看电影 B.幼蜂学筑巢幼蜂学筑巢 C.师傅带徒弟师傅带徒弟 D.课外活动学做航空模型课外活动学做航空模型2、教育就是学校教育、教育就是学校教育 ()3、学校教育也属于广义教育的范畴、学校教育也属于广义教育的范畴 ()4、一个顽皮的孩子不小心把手伸到火苗上,被烧伤,并由、一个顽皮的孩子不小心把手伸到火苗上,被烧伤,并由此获得火有关知识的过程是教育此获得火有关知识的过程是教育 ()B 教育的社会属性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继承性长期性阶级性等级性相对独立性生产性民族性+n 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教育往往表现出不同的传统和特点,这主要是因为教育()A具有阶级性 B具有自身的

    7、继承关系 C不能脱离政治经济 D具有永恒性n 我国目前的教育有很多方面不同于解放初期的教育,这反映了教育的()A历史性 B永恒性 C阶级性 D相对独立性n 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这体现了教育的()A.长期性 B.阶级性 C.永恒性 D.相对独立性3、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的基本要素n 教育者教育者:主导者主导者、实施者、引导者、实施者、引导者 教师、父母、社会媒体、其他人员教师、父母、社会媒体、其他人员n 学习者(受教育者)学习者(受教育者):主体主体、对象、对象 不仅仅是儿童,而且包括全民不仅仅是儿童,而且包括全民n 教育影响教育影响:客体(客体(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是教育活动中教教育

    8、实践活动的手段,是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和学习者相互作用的全部信息育者和学习者相互作用的全部信息)教育教育内容内容: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的活动任务: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的活动任务 教育教育措施措施:教育活动中所所采取的:教育活动中所所采取的方式和方法方式和方法(教与学的方式和方法、运用的一切物质手段)(教与学的方式和方法、运用的一切物质手段)1.1.教育者教育者 在社会教育活动中,有目的地影响他人生理、心理及性格发展的人,统称为教育者。u具备两个条件具备两个条件:(1)有明确的教育目的,理解自身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任务或使命;(2)了解个体身心发展规律以及社会对个体发展所提供

    9、的客观要求,并能够根据自己对个体身心发展及社会发展状况或趋势的认识,引导、促进、规范个体发展。u现代学校的教育者具有以下特征:(1)主体性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者和具体实施者(2)目的性教育者所从事的是以教育为目的的活动。(3)社会性现代学校的教育者是社会要求的体现者。+2.学习者(受教育者)学习者(受教育者)在社会教育活动中,在生理、心理及性格发展方面有目的的接受影响,从事学习的人,统称为受教育者,u既包括在校学习的学生,也包括各种形式成人教育中的学习者。u学习者从形式上看是教育影响的受体,但从本质上而言,却是学习活动的认识和发展的主体主体。u从法律角度看,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中的自然人,他们

    10、与教育者是平等平等的。u受教育者在接受思想、品德、知识、技能、行为以及智慧、性格等方面的影响具有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3.3.教育媒介(教育影响)教育媒介(教育影响)教育媒介指建构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起桥梁或沟通作用的一切事物的总和u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组织形式和教育手段组织形式和教育手段等。u教育媒介是教育活动的中介中介。u从内容上说,有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教科书;u从形式上说,有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方法和教育组织形式教育组织形式。+二、教育的功能二、教育的功能教育功能教育功能对象对象发展方向发展方向呈现方式呈现方式个体发展-本体

    11、功能本体功能社会发展-派生功能派生功能正向-促进负向-阻碍显性-实现预期目标隐性-非预期目标1:教育本来应该是促进民主、平等的重要途径,但实际上教育复制了原有的社会关系,再现了社会的不平等,这属于教育的()A.正向功能 B.负向功能 C.显性功能 D.隐性功能 20182018年泰安单项选择年泰安单项选择;某班教师为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开展了一系列学习竞赛活动。结果如教师所料,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成绩明显提高。但没有想到的是,学生之间相互猜忌、隐瞒学习资料等现象日趋严重。上述事实表明,教育()A.既有正向显性功能,又有负向显性功能B.既有正向隐性功能,又有负向显性功能C.既有正向隐性功

    12、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D.既有正向显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20172017年济宁多项选择年济宁多项选择:按照教育作用的呈现形式,可以把教育功能分为()A.正向功能 B.显性功能 C.负向功能 D.隐性功能拓展练习拓展练习三、教育的起源学说三、教育的起源学说学说学说观观 点点代表人物代表人物神话起源说教育起源最古老最古老的观点;朱熹生物起源说生物起源说教育史上第一个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将教育起源归于动物本能动物本能利托尔诺(法)利托尔诺(法)沛西沛西 能(英)能(英)心理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模仿孟禄(美)孟禄(美)劳动起源说(教育的社会教育的社会起源说起源说)教

    13、育起源于劳动,劳动,起源于起源于劳动过程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辨证统一。辨证统一。社会性是教育起源的关键所在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程中的作用凯洛夫(苏联)米丁斯基(苏联)1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教育起源的学说是()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需要起源说2.主张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模仿的主要代表人物有()A孟禄B沛西能C利托尔诺D华生3认为动物界也存在教育活动的学者是()A孟禄 B杜威 C利托尔诺 D斯宾塞4以下属于马克思主义观点教育起源说是:()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

    14、源说 D劳动起源说拓展练习拓展练习四、教育的历史发展四、教育的历史发展(一)原始形态的教育(一)原始形态的教育(二)古代教育(二)古代教育古代中国古代中国(三)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三)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四)近代教育(四)近代教育(五)(五)2020世纪以后的教育世纪以后的教育(一)原始形态的教育(一)原始形态的教育n(1)教育具有非独立性,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n(2)教育具有自发性、全民性(普及性)、广泛性、无等级性(平等性)、无阶级性无阶级性,是原始状态下的教育机会均等,只因年龄、性别和劳动分工不同而有差别。n(3)教育具有原始性。(一)原始形态的教育(一)原始形态的教育

    15、n 无无独立教育形态n 与生产劳动结合与生产劳动结合n 无无明确教育要素n 为了生产和生活n 教育没有教育没有阶级性阶级性(二)古代教育(二)古代教育 1.1.古代古代中国中国时期时期 2.2.古代古代印度印度时期时期 3.3.古代古代埃及埃及时期时期 4.4.古古希腊、罗马希腊、罗马时期时期 5.5.欧洲的欧洲的封建封建教育教育学校教育的学校教育的产生产生n 学校教育产生的必备条件:n 教育要素:脑力和体力相分离,出现教师教师和学生学生两个教育的基本要素n 教育内容:具有相当数量的经验经验积累,为学校教育提供特定的教育内容教育内容n 教育工具:文字文字等记载和传递文化的工具达到了一定水平n

    16、教育系统的产生,是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形成的前提n 作为独立形态的学校教育在奴隶社会奴隶社会才出现考点链接:考点链接:学校产生的基本条件:学校产生的基本条件: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和的发展和文字文字的产生、经验累积的产生、经验累积1.古代社会教育的特征古代社会教育的特征(1)奴隶社会的教育及其特征)奴隶社会的教育及其特征学校教育成为奴隶主阶级手中的工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和相对立;学校教育趋于分化和知识化;学校教育制度尚不健全。(2)封建社会的教育及其特征封建社会的教育及其特征n 有等级性、专制性和保守型n 与生产劳动脱离的(3)古代教育的特点:)古代教育的特点:阶级性阶级性

    17、:学校成为统治阶级培养人才的场所(阶级性);道统性道统性:天道、神道、人道往往合而为一,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是唯一被认可的思想(道统性);等级性等级性:教育不同阶层的人接受不同的教育,劳动人民的子弟无权接受教育;专制性专制性:教育过程是管制与被管制,灌输与被灌输的过程;刻板性刻板性:教育方法和学习方法都比较单一,都是死记硬背,机械模仿;象征性象征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即能不能接受教育和受什么样的教育是区别社会地位的象征2.古代社会教育的发展古代社会教育的发展-古古代中国代中国n 夏代夏代有了学校教育学校教育的形态-“序”,“校”n 商代“大学”、“小学”、“庠”、“序”n 西

    18、周西周学校教育制度:“学在官府,政教合一学在官府,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 教育内容:重视道德教育“六艺六艺”(礼礼、乐乐、射、御、书、数)-分科教学的雏形礼:伦理道德教育伦理道德教育;乐:综合艺术课;六艺之首,核心内容六艺之首,核心内容射与御:军事训练课;书与数:是基础文化课n 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大兴官学衰微,私学大兴”n 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儒、墨、道、法儒、墨、道、法”“儒、墨儒、墨”“显学显学”n“儒儒”孔丘孟轲荀况 维护维护“礼礼治治”,提倡,提倡“德德治治”,重视,重视“仁治仁治”n“墨墨”墨子墨子 “兼爱兼爱和非攻”“兼相爱,交相利兼相爱,交相利”“墨辩”n “道道”老

    19、子、庄子、黄老学派 自然无为自然无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n “法法”李悝、商鞅商鞅、申不害、慎到、韩非韩非 以以法法治国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n 稷下学宫百家争鸣场所(齐国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临淄的稷门)n 官私结合,战国东方文化教育中心官私结合,战国东方文化教育中心n 学术自由,兼容学术自由,兼容并包并包n 教师待遇优厚;学无常师n 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n 西汉西汉:汉武帝汉武帝:董仲舒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察举制度察举制度,太学和郡国学太学和郡国学,东汉灵帝,设立鸿都门学鸿都门学n 隋唐:隋,科举制度;隋炀帝设立国子监国子监唐承隋制,全面推行科举制

    20、度。六学二馆(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二馆:弘文馆、崇文馆)n 宋代之后的教育内容:程朱理学-国学四书四书论论语语中中庸庸大大学学孟孟子子五经五经诗诗经经尚尚书书礼礼记记周周易易春秋春秋n 明代:八股文八股文-标志着封建社会教育开始走向衰落标志着封建社会教育开始走向衰落n 清代:废科举废科举(光绪三十一年(1905),兴学堂兴学堂n 1.在汉语中在汉语中,道德一词最早是分开使用的,最早将道德一词最早是分开使用的,最早将“道德道德”二字连在一二字连在一起用的是(起用的是()n A.孔子孔子 B.老子老子 C.荀子荀子 D.庄子庄子n 荀子荀子劝学篇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

    21、。夫是之谓道德之极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n 2.据据2011年年7月月22日日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报报道:最近在韩国父母中间,报道:最近在韩国父母中间,自然自然育儿育儿法受到重视,而且渐渐流行起来,这种教育理念与中国古代那位法受到重视,而且渐渐流行起来,这种教育理念与中国古代那位教育家的思想接近(教育家的思想接近()n A.墨子墨子 B.老子老子 C.董仲舒董仲舒 D.朱熹朱熹 拓展练习拓展练习古代古代印度印度:教育控制在教育控制在婆罗门教和佛教婆罗门教和佛教手中手中(1)最高级教师:)最高级教师:僧侣僧侣(2)教育内容:)教育内容:吠陀吠陀(3)教育活动:背诵经典、钻研经义)教育

    22、活动:背诵经典、钻研经义古代古代埃及埃及:(1)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学为文士学为文士”一般奴隶主阶级的目标一般奴隶主阶级的目标(2)最大特征:)最大特征:“以僧为师以僧为师”,“以吏(书)为师以吏(书)为师”(2)古)古代西方代西方2017年沂南教综部分n“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教育一大特征A、中国 B、巴比伦 C、印度 D、埃及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希腊、罗马城邦斯巴达教育斯巴达教育雅典教育雅典教育教育体制教育完全由城邦负责城邦重视教育,但并不绝对控制教育类别武士教育公民教育教育目的培养英勇果敢的城邦卫士培养有文化、有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教育内容以军事教育

    23、和道德教育为主总体评价形式单一,程度较低形式多样,程度较高n 欧洲的封建教育(中世纪的西欧)欧洲的封建教育(中世纪的西欧)教育体系教育体系培养目的培养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会教育教会教育教士和僧侣神学和“七艺”(“三科”和“四学”)三科(文法、修辞法和辩证法文法、修辞法和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骑士教育骑士教育封建骑士“骑士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鲜明的等级性和阶级性等级性和阶级性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n 提倡的新的文化和世界观被称为“人文主义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代表人物代表人物:意大利维多利诺、尼德兰的埃拉

    24、斯莫斯、法国的拉伯雷和蒙田等人。主要特征主要特征:n 在教育目标上在教育目标上,反对僧侣主义教育,提出身心和人格和谐发展的培养目标n 在培养对象上在培养对象上,扩大了教育对象,反对体罚和侮辱儿童,强调尊重、爱护儿童;n 在教育内容上在教育内容上,反对“神道”之学,提倡人文科学;n 在教学方法上在教学方法上,破除经院学风,提倡新的教学方法。(三)近(三)近代教育代教育n 19世纪以后,世界进入近、现代社会世纪以后,世界进入近、现代社会:n 近代近代教育特点:教育特点: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公立教育崛起立教育崛起 初等初等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25、(德国最早)(德国最早)教育的教育的世世俗化(与宗教分离)俗化(与宗教分离)重视教育立法,以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法治教治教n 公公 义义 法法 世世“公益法师公益法师”(四)现代社会的教育(四)现代社会的教育 生产性、公共性、科学性、未来性、革命性、国际性、终身生产性、公共性、科学性、未来性、革命性、国际性、终身性性(1)教育的生产性不断增强,教育同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2)教育的公共性、普及性和多样性日趋突出。(3)教育的科学化水平日益提高。2.20世纪后教育的发展特征世纪后教育的发展特征(1 1)教育的终)教育的终身身化(化(“活到老学到老活到老学到老”保罗保罗朗格朗朗格朗“终身教育之父

    26、终身教育之父”)(2 2)教育的)教育的全全民化(民化(世界全民教育宣言世界全民教育宣言)(3 3)教育的教育的民民主化主化(对等级化、特权化、专制化的否定)(对等级化、特权化、专制化的否定)n教育的民主:受教育成为全民的权利和义务受教育成为全民的权利和义务n民主的教育:把专制的、不民主的、不充分民主的教育改造成民主的把专制的、不民主的、不充分民主的教育改造成民主的n 教育机会(入学、资源、结果)、师生关系民主、教育方式、内容教育机会(入学、资源、结果)、师生关系民主、教育方式、内容民主、教育自由化(教育自主权扩大)民主、教育自由化(教育自主权扩大)n 教育平等是民主化的重要内容教育平等是民主

    27、化的重要内容(4 4)教育的)教育的多多元元化(对教育的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办化(对教育的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办学主体多元化;教学主体多元化;教育功能多元化;教育文化环境多育功能多元化;教育文化环境多元化元化n(5 5)教育技术的)教育技术的现现代化(教育的代化(教育的信息化,最高目标人的现代信息化,最高目标人的现代化)化)n(6 6)教育全球化。)教育全球化。n(7 7)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n(8 8)教育具有科学性)教育具有科学性n 记忆技巧:记忆技巧:(全、民、多、现(全、民、多、现、身)、身)1.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

    28、育方法也比较灵活。这种教育描述的是()A.古代斯巴达教育 B.古代雅典教育 C.古代印度教育 D.古代罗马教育2.严格的等级性是()教育的显著特征。A原始教育B古代教育C近代教育D现代教育3.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A.主体 B.客体 C.教的主体D.学的主体4.主张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模仿的主要代表人物有()。A孟禄 B沛西能C利托尔诺 D华生5.在我国,“教育”最早见于()。A.论语 B.大学 C.孟子 D.学记 拓展练习拓展练习拓展练习拓展练习6.下列不属于“骑士七技”范围的是()A.骑马 B.投枪 C.音乐 D.吟诗7.为了更好地选用天下人才,隋唐后建立了()A

    29、察举制 B科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任免制 8.向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建议实行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政策和选士制度的思想家是()。A王充 B郑玄 C董仲舒 D杨雄9.关于西周时期的“六艺”,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 B是夏、商、西周时期教育的基本内容C体现了文武兼备、诸育坚固的特点 D反映了中华文明发展早期的辉煌10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的一所著名学府,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中心与缩影。A楚国 B燕国 C齐国 D秦国拓展练习拓展练习11.春秋战国时期文化教育变化的主要标志是()A.学在官府,官守学业 B.宫学哀落,私学兴起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礼不下庶人12.“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中,而且也存在于人类社会之外,甚至存在于动物界,不仅在脊椎动物中存在,甚至在非脊椎动物中也存在。人类社会的教育是对动物界教育的继承、改善和发展。”此种说法是()的观点。A.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B.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C.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D.教育的劳动起源说二、多选题:二、多选题:1.近代社会引起了教育的巨大变化,其变化包括()A公立教育系统的建立 B教育的世俗化 C初等义务教育的实施 D教育的终身化l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l 行之,终会看到你想要的风景l 成功上岸起于坚持l 坚持,上岸那一刻,一切付出都值得l 大家加油,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033729.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