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山东省2020年新高考全真模拟冲刺卷 生物试题03解析版).docx

  • 上传人(卖家):cbx170117
  • 文档编号:402525
  • 上传时间:2020-03-27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429.26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山东省2020年新高考全真模拟冲刺卷 生物试题03解析版).docx》由用户(cbx170117)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山东省2020年新高考全真模拟冲刺卷 生物试题03解析版 山东省 2020 高考 模拟 冲刺 生物试题 03 解析 下载 _模拟试题_高考专区_生物_高中
    资源描述:

    1、 1 / 19 山东省山东省 2020 年新高考全真模拟冲刺卷年新高考全真模拟冲刺卷 生物试题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一、单选题(本题共(本题共 14 题,每题题,每题 2 分,满分分,满分 28 分)分) 1研究发现,肿瘤细胞能释放一种携带特殊“癌症蛋白”的“微泡”结构。当“微泡”与血管 上皮细胞融合时, “癌症蛋白”作为信号分子促进新生血管异常形成, 并向肿瘤方向生长。 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癌症蛋白”的形成需要核糖体、高尔基体参与 B“癌症蛋白”作为膜蛋白成分参与新生血管的生长 C“微泡”的活动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且消耗能量 D“癌症蛋白”影响了血管上皮细胞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答案】B 【

    2、解析】分析题干可知,“癌症蛋白”的合成与运输和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类似,所以 形成需要由内质网以及高尔基体进行加工,A 正确;“癌症蛋白”作为信号分子促进新生 血管异常形成,并向肿瘤方向生长,而不是作为膜蛋白成分参与新生血管的生长,B 错 误,“微泡”的活动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且消耗能量,C 正确;根据题意可知,“癌症 蛋白”是信息分子,由肿瘤细胞合成,作用于内皮细胞,响了血管上皮细胞中遗传信息 的执行使细胞向着肿瘤方向生长,D 正确;因此应选 B。 2科学家把等量的小白鼠败血症病毒(一种 RNA 病毒)颗粒加入甲乙两支试管,其 中甲试管中含有带放射性标记的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缓冲溶液, 乙试管

    3、中含有带放射性 标记的核糖核苷三磷酸缓冲溶液。一段时间后,甲试管中能检测到含有放射性的核酸, 乙试管中不能检测到含有放射性的核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试管中都不能检测到子代病毒 B该病毒颗粒中含有与 DNA 合成有关的酶 C乙试管中无放射性核酸的合成是因为缺少 RNA 酶 D加入 RNA 酶,甲试管中放射性核酸明显减少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甲试管中加入了 RNA 病毒的颗粒和含有带放射性标记的 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缓冲溶液,一段时间后,甲试管中能检测到含有放射性的核酸,说 明甲试管中发生了逆转录构成, 以RNA为模板合成了DNA, 说明该病毒为逆转录病毒; 而乙试管中加入

    4、了 RNA 病毒的颗粒和带放射性标记的核糖核苷三磷酸缓冲溶液,一段 时间后,乙试管中不能检测到含有放射性的核酸,说明乙试管中不能发生核酸的合成过 2 / 19 程,因为缺少合成 DNA 的原料脱氧核糖核苷酸。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甲试管中发生了 逆转录,但是甲试管中不能合成 RNA 和蛋白质,故甲试管中没有没有子代病毒,乙试 管中只有病毒 RNA 存在, 也不能合成蛋白质, 因此乙试管中也没有子代病毒, A 正确;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甲试管中完成了 DNA 的合成,因此加入的病毒颗粒中含有逆转录 酶,B 正确;乙试管中无放射性核酸的合成是因为缺少合成 DNA 的原料脱氧核糖核苷 酸,C 错误;加

    5、入 RNA 酶,病毒模板减少,故甲试管中放射性核酸明显减少,D 正确。 3如图甲表示由磷脂分子合成的人工膜的结构示意图,下图乙表示人的红细胞膜的结 构示意图及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情况,图丙中 A 为 1mol/L 的葡萄糖溶液,B 为 1mol/L 的乳酸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于磷脂分子具有亲水的头部和疏水的尾部,图甲人工膜在水中磷脂分子排列成单 层 B若图乙所示细胞放在无氧环境中,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都不会受到影响 C若用图甲所示人工膜作为图丙中的半透膜,当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等于右侧 液面 D图丁中为信号分子,与靶细胞细胞膜上的特异性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 流功能 【答

    6、案】A 【解析】磷脂分子有亲水性的头部和疏水的尾部,因此在水中呈两层排列,A 错误;从 图乙可知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乳酸进入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二者都 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因此当细胞处在无氧 环境时,细胞产生的能量没有变化,而协助扩散不需要能量,所以葡萄糖和乳酸的运输 都不受影响,B 正确;在单位体积的 1mol/L 的葡萄糖溶液和 1mol/L 的乳酸溶液中,溶 质分子数相等,当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等于右侧液面,C 正确;信号分子与靶 细胞细胞膜上的特异性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D 正确。 4 某女娄菜种群中, 宽叶和窄叶性状

    7、是受 X 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 (B、 b) 控制的, 但窄叶性状仅存在于雄株中,现有三个杂交实验如下,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杂交组合 父本 母本 F1表现型及比例 3 / 19 1 宽叶 宽叶 宽叶雌株宽叶雄株窄叶雄株=211 2 窄叶 宽叶 宽叶雄株窄叶雄株=11 3 窄叶 宽叶 全为宽叶雄株 A基因 B 和 b 所含的碱基对数目可能不同 B无窄叶雌株的原因是 XbXb导致个体致死 C将组合 1 的 F1自由交配,F2中窄叶占 1/6 D正常情况下,该种群 B 基因频率会升高 【答案】B 【解析】基因 B 和 b 是等位基因,是由基因突变产生的,等位基因所含的碱基对数目可 能不同,A 正确

    8、;无窄叶雌株的原因可能是 Xb花粉不育,B 错误;根据组合 1 子代的 表现型宽叶雄株窄叶雄株=1:1,可知亲本雄性宽叶基因型为 XBY,雌性宽叶基因型 为 XBXb,F1宽叶雌株的基因型为 1/2XBXB、1/2XBXb,产生的雌配子 3/4XB、1/4Xb,F 1 产生的雄配子 1/4XB、 1/4Xb、 1/2Y, 其中 Xb花粉不育, 故可育的雄配子为 1/3XB、 2/3Y, F1自由交配,F2中窄叶 XbY=1/4 2/3=1/6,C 正确;由于 Xb花粉不育,故正常情况下, 该种群 B 基因频率会升高,D 正确; 5将某一经 3H 充分标记 DNA 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 2

    9、N)置于不含3H 的培养 基中培养,该细胞经过两次连续分裂形成 4 个大小相等的子细胞。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 的是 A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 2N,则其中含 3H 的染色体数一定为 N B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 N,则其中含 3H 的 DNA 分子数为 N/2 C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 3H,则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 D若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含 3H,则细胞分裂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 【答案】D 【解析】只能是有丝分裂(根据第一句话确定有丝分裂) ,要注意第一次分裂后子细胞 中每条染色体上的 DNA 都有 1 条链被标记,但第二次分裂后期半数染色体被标记,只 是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被标记的染色体是随机

    10、分配移向两极的,所以第二次分裂得到 的子细胞被标记的染色体条数是在 0-2N 间随机的,A 错误;只能是减数分裂(根据第 一句话确定是减数分裂) , 因为 DNA 只复制 1 次, 所以子细胞的 N 条染色体都被标记, B 错误; 同源染色体分离只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而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 3H, 可能进行的是有丝分裂,C 错误;根据第一句话确定是减数分裂,由于 DNA 为半保留 复制 DNA 复制了一次,亲代 DNA 复制一次成为两个 DNA 分子,亲代的两条母链分布 4 / 19 在两个 DNA 分子中,若子细胞中都含有 3H,说明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发生了交叉互换 导致四个精子都有

    11、标记,D 正确。 6乳酸菌中毒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为病人补充碱制剂或者胰 岛素,以降低血液中乳酸的含量及提高血液的 PH 值,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碱制剂可选用 NaHCO3、Na2HPO4 B丙酮酸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乳酸和二氧化碳 C患者补充胰岛素的主要目的是加速血糖的氧化分解 D人体中出现乳酸酸中毒症状,表明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答案】B 【解析】碱制剂可选用 NaHCO3、Na2HPO4是缓冲物质,可以与乳酸反应,降低 pH,A 正确;丙酮酸在人体细胞中无氧呼吸只能转变为乳酸,B 错误;病人为糖尿病患者,血 糖浓度高,补充胰岛素通过促进血糖氧化分解,达到降

    12、血糖的目的,C 正确;人体维持 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超出一定限度后稳态失衡,D 正确。 7大鼠神经元单独培养时,其轴突侧支返回细胞体,形成自突触(图 1) 。电极刺激这 些形成了自突触的神经元细胞体引起兴奋,电位变化结果如图 2。部分神经元电位变化 为曲线,其余神经元为曲线。用谷氨酸受体抑制剂处理上述所有神经元后,再进行 相同刺激,测定结果为曲线。以下叙述不正确 的是 A静息时自突触神经元细胞膜内外存在电位差 B曲线的 a 峰表明这些神经元再次产生神经冲动 C发生曲线变化的神经细胞膜上无谷氨酸受体 D谷氨酸可以使突触后膜发生阳离子内流 【答案】C 【解析】静息时自突触神经元细胞膜内外存在电

    13、位差,表现为内负外正,A 正确;电极 刺激这些形成了自突触的神经元细胞体引起兴奋, 曲线的 a 峰表明这些神经元再次产 生神经冲动,产生动作电位,B 正确;谷氨酸是一种神经递质,用谷氨酸受体抑制剂处 理上述所有神经元后,再进行相同刺激,测定结果为曲线即不再产生兴奋,因此谷氨 酸可以使突触后膜发生阳离子内流,D 正确;又因为曲线与曲线不同,所以发生曲 线变化的神经细胞膜上应该有谷氨酸受体,C 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 C。 8 番茄叶一旦被昆虫咬伤,会释放出系统素(一种由 18 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链)与受体结 5 / 19 合,激活蛋白酶抑制剂基因,抑制害虫和病原微生物的蛋白酶活性,限制植物蛋白的

    14、降解, 从而阻止害虫的取食和病原菌的繁殖。下列关于系统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A系统素的作用机理可能与植物激素类似 B内含 18 个肽键的系统素是一种信号分子 C系统素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砖红色沉淀 D系统素能抑制植物体内与蛋白酶有关的基因的表达 【答案】A 【解析】结合题意,系统素是一种由 18 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链,说明系统素含有 17 个 肽键,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系统素与受体结合之后传递信息,说明系统素是 植物体内的一种信息分子,类似于植物激素;系统素激活蛋白酶抑制剂基因,表明系统 素有促进蛋白酶相关基因的表达。 系统素能通过调节基因的表达过程来调节生物体的生 命活动,因此

    15、系统素是一种信息分子,其作用机理与植物激素类似,A 正确;系统素是一 种由 18 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链,其内含 17 个肽键,B 错误;系统素能与双缩脲试剂发 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C 错误;由题干可知,系统素能促进植物体内与蛋白酶有关的 基因的表达,D 错误。 9为了探究光照和重力对横放状态下植物生长的影响,某同学对刚萌发的盆栽燕麦分 别进行了如图所示处理。 一段时间后, 均明显向上弯曲生长, 弯曲生长不明显。 根据上述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和能够说明燕麦在横放状态下,单侧光作用是引起弯曲生长的主要因素 B和能够说明燕麦在横放状态下,重力作用是引起弯曲生长的主要因素 C和能够说明燕麦在横

    16、放状态下,单侧光作用是引起弯曲生长的主要因素 D和能够说明燕麦在横放状态下,重力作用是引起弯曲生长的主要因素 【答案】D 【解析】单侧光和重力的作用效果一致,使植物弯向上生长,均匀光照,对植物的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没有影响, 重力的作用是使植物弯向上生长, 结果植物弯曲向上生长, 该实验不能说明重力和单侧光谁是引起弯曲生长的主要因素,A 错误;单侧光和重力 的作用效果一致,使植物弯向上生长,均匀光照,对植物的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没有影 响,重力的作用是使植物弯向上生长,结果植物弯曲向上生长,该实验不能说明重力和 单侧光谁是引起弯曲生长的主要因素,B 错误;上方照光以及重力影响都使向地侧生 6 / 1

    17、9 长素多促进生长得快,弯向上生长;弯曲生长不明显,说明重力与单侧光的共同作用 使向地侧和背地侧生长素分布量差别不大,C 错误;只受重力影响;中光照不影响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受重力影响弯向上生长,和能够说明燕麦在横放状态下,重力 作用是引起弯曲生长的主要因素,D 正确。 10 在水库的上游, 将废弃农田和盐碱地改造成大面积芦苇湿地, 通过生物降解、 吸收, 可以有效解决城市生活污水和农业生产对水质造成的污染问题, 使水库水质得到明显改 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湿地中生物种类多样,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稳定的能力较强 B从废弃的农田和盐碱地到芦苇湿地的变化属于次生演替 C芦苇湿地构成了一个在物质和

    18、能量上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 D该湿地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 【答案】C 【解析】湿地中生物种类多样,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大,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稳 定的能力较强,A 正确;废弃的农田和盐碱地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而且还保留了植物 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因此从废弃的农田和盐碱地到芦苇湿地的变化属于次生演替,B 正确;生物圈构成了一个在物质和能量上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C 错误;该湿地不同地 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D 正确。 11橘小实蝇为害多种水果和蔬菜。在治理虫害时,农业技术员先使用性引诱剂诱杀雄 性成虫,再释放不育雄性成虫,使其与田间雌虫交配,产下不能孵化的

    19、卵,最后引入它 的天敌寄生蜂,进一步消灭橘小实蝇。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应使用标志重捕法估算橘小实蝇的种群密度 B使用性引诱剂不会破坏橘小实蝇的性别比例 C释放不育雄性成虫会降低橘小实蝇的出生率 D引入的寄生蜂和橘小实蝇形成互利共生关系 【答案】C 【解析】橘小实蝇的幼虫活动范围有限,活动能力弱,应使用样方法估算橘小实蝇的种 群密度,对于橘小实蝇的成虫采用诱捕的方法调查种群密度,A 错误;使用性引诱剂诱 杀雄性成虫,因此会破坏橘小实蝇的性别比例,B 错误;根据题意,释放不育雄性成虫 与田间雌虫交配,产下不能孵化的卵,因此会降低橘小实蝇的出生率,C 正确;根据题 意,引入的寄生蜂和橘小实蝇形

    20、成寄生关系,D 错误。 12在某森林的固定位置和固定时间,用固定数量鸟网捕捉的方法,统计大山雀的种群 数量。连续 10 年内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图中 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 7 / 19 倍数)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26 年间大山雀种群的年龄组成都为衰退型 B大山雀种群数量的调查方法可用标志重捕法 C10 年内,第 4 年的种群数量最大 D第 8 年大山雀数量达到最低,此后保持相对稳定 【答案】A 【解析】根据 与 1 的大小关系判断种群数量变化: 大于 1 时,表示种群数量增长; 小于 1 时,表示种群数量减少; 等于 1 时,表示种群数量保持稳定。分析题图:图 中 表

    21、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 大于 1 时,表示种群数量增长, 小 于 1 时,表示种群数量减少,24 年间大山雀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A 错误,大 山雀活动能力较强,种群数量的调查可以用标志重捕法,B 正确,10 年内,第 4 年的种 群数量最大,C 正确,第 8 年大山雀数量达到最低,此后保持相对稳定,D 正确。 13有关平板划线操作正确的是 A使用已灭菌的接种环、培养皿,操作过程中不再灭菌 B打开含菌种的试管需通过火焰灭菌,取出菌种后需马上塞上棉塞 C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迅速伸人平板内,划三至五条平行线即可 D最后将平板倒置,放人培养箱中培养 【答案】D 【解析】接种环在使用过程

    22、中需要多次灭菌,第一次灭菌是为了杀死其它微生物,每次 划线结束后需要灭菌是为了杀死上次残留的菌种,A 错误。打开含菌种的试管需要通过 火焰灭菌,接种后还需要通过火焰灭菌再塞上棉塞,B 错误。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迅速 伸人平板内,划三至五条平行线,还需盖上培养皿盖,防止空气中杂菌混入,C 错误。 最后将平板倒置,防止盖子水滴落引起污染,有利培养基水蒸发,D 正确。 14动物细胞培养是动物细胞工程的基础,如图所示,a、b、c 表示现代工程技术,、 表示其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8 / 19 A若 a 是核移植技术,反映了动物细胞也具有全能性 B若 c 是胚胎分割技术,中个体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一定

    23、相同 C中作为受体的动物品种是珍稀的或存量少的雌性动物 D若 b 是体外受精技术,则为良种家畜快速大量繁殖提供了可能 【答案】D 【解析】若 a 是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则反应了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A 错 误;胚胎分割技术所得个体的基因型完全相同,但表现型不一定完全相同,因为表现型 还受环境的影响, B 错误; 中作为供体的动物品种是珍惜的或存量少的雌性动物, 而受体只要健康和具有良好的繁殖能力即可,不需要是珍惜或存量少的雌性动物,C 错 误;若 b 是体外受精技术,则为试管动物,这为良种家畜快速大量繁殖提供了可能, D 正确。 二、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 6 题,

    24、每题题,每题 3 分,选不全得分,选不全得 1 分,选错不得分)分,选错不得分) 15 下图是以390mol/mol的大气CO2浓度和自然降水条件为对照组 (即C390+W0组) , 分别研究CO2浓度升高至550mol/mol (即C550+W0组) 和降水增加15% (即C390+W15 组)对大豆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得到的结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随着光照强度的逐渐升高光反应增强,暗反应也会增强 B光照强度为 1400molm-2s-1时,C390+W15 组大豆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均强 于 C390+W0 组 C分析 C390+W15 组和 C550+W0 组数据表明适当增加降水可促进

    25、大豆光合作用 D可以用大豆的 CO2固定量、O2释放量等来表示图中大豆的净光合速率 【答案】AB 【解析】光反应必须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进行,随着光照强度的逐渐升高光反应增强, 产生的H和 ATP 逐渐增多,导致暗反应中的 C3还原过程加快,因此暗反应也会增强, 9 / 19 A 正确;当光照强度为零时,植物的光合作用不能进行,此时曲线与纵坐标相交的点表 示呼吸速率(呼吸作用强度) ,当光照强度大于零时,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都能 进行,此时曲线的纵坐标数值表示净光合速率(净光合作用强度) ,而净光合速率实 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据此分析曲线图可知:光照强度为 1400molm-2s-1时, C

    26、390+W15 组大豆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均强于 C390+W0 组, B 正确; C390+W15 组和 C550+W0 组存在两个自变量,即 CO2浓度和降水量,所以分析 C390+W15 组和 C550+W0 组数据不能表明适当增加降水可促进大豆光合作用,C 错误; 可以用大豆的 CO2吸收量、O2释放量等来表示图中大豆的净光合速率,D 错误。 16TGF1-Smads 是一条抑制肿瘤的信号传递途径。研究表明,胞外蛋白 TGF1 与靶 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激活胞内信号分子 Smads,生成复合物转移到细胞核内,诱导靶 基因的表达,阻止细胞异常增殖,抑制恶性肿瘤的发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27、( ) A恶性肿瘤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因此易分散转移 B从功能来看,复合物诱导的靶基因属于抑癌基因 C复合物的转移实现了细胞质与细胞核之间的信息交流 D即使该受体蛋白基因不表达,靶细胞也能正常凋亡 【答案】ABC 【解析】恶性肿瘤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使细胞之间的粘着性降低,因此它们易分散转 移,A 正确;由题意“生成复合物转移到细胞核内,诱导靶基因的表达,阻止细胞异常 增殖,抑制恶性肿瘤的发生”,可知复合物诱导的靶基因属于抑癌基因,B 正确;胞内 信号分子 Smads,生成复合物转移到细胞核内,诱导靶基因的表达,实现了细胞质向细 胞核的信息传递,C 正确;若该受体蛋白基因不表达,就不能使信息传

    28、到细胞核诱导靶 基因的表达,就不能抑制靶细胞的不正常分裂,所以靶细胞不能正常凋亡,D 错误 17鸡属于 ZW 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生物。如图是鸡的正常卵原细胞及几种突变细胞的 模式图(仅示 2 号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以下分析错误 的是 A正常卵原细胞可产生的雌配子类型有四种 B突变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C突变细胞所发生的变异能够通过显微镜观察到 D突变细胞中 A 和 a 的分离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10 / 19 【答案】BD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与正常细胞相比可知,突变体中 A 基因变成 a 基因, 属于基因突变; 突变体中一条 2 号染色体缺失了一端, 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29、 (缺 失) ; 突变体中一条 2 号染色体的片段移到 Y 染色体上, 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易位) 。 图中正常雌性个体产生的雌配子类型有四种,即 AZ、AW、aZ、aW,A 正确; 突变体 中 A 基因变成 a 基因,其形成可能是基因突变,B 错误; 突变体所发生的变异为 染色体结构变异,能够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到,C 正确; 突变体中发生了染色体结 构变异(易位) ,导致基因 A 和 a 不再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它们的分离不再符合基 因的分离定律,D 错误。 18癌症是当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研究人员利用与癌细胞在某些方面具有 相似性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进行了抗肿瘤的免疫

    30、学研究。研究人员进行的系列实 验如下:免疫组小鼠:每周注射 1 次含失去增殖活性的 iPSC 悬液,连续 4 周;空白组 小鼠:每周注射 1 次不含失去增殖活性的 iPSC 的缓冲液,连续 4 周。取免疫组和空白 组小鼠的血清分别与 iPSC、DB7(一种癌细胞)和 MEF(一种正常体细胞)混合,检 测三种细胞与血清中抗体的结合率,结果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免疫组数值明显高于空白组数值,说明 iPSC 刺激小鼠产生了特异性抗体 B 表中DB7和iPSC与免疫组小鼠血清作用后的检测数据无明显差异, 说明DB7和iPSC 的表面有共同的抗原 C表中 MEF 实验数据表明该细胞表面没有抗

    31、原而无法与血清抗体结合 D给免疫组和空白组小鼠皮下注射 DB7,一周后形成肿瘤。随后空白组小鼠肿瘤体积 逐渐增大,免疫组小鼠肿瘤体积逐渐缩小,由此推测:抗 iPSC 抗体介导的体液免疫可 以杀死癌细胞 【答案】AB 【解析】 题意分析: 免疫组和空白组小鼠的主要区别是一个注射含失去增殖活性的 iPSC 悬液,一个注射不含失去增殖活性的 iPSC 的缓冲液,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含有 iPSC,免 疫组细胞与抗体的结合率的数值明显高于空白组的数值,免疫组失去增殖活性的 iPSC 悬液,从而说明 iPSC 作为抗原刺激小鼠的 B 细胞增殖、分化成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浆细胞产生了能与 iPSC 结合的特

    32、异性抗体;由表可知,表中的 DB7 和 iPSC 与免疫组 小鼠血清作用后的检测数据无明显差异,但都高于空白组,iPSC 刺激小鼠产生了能与 11 / 19 iPSC 结合的特异性抗体,而 DB7 与免疫组的血清混合的结合率达到 82%,说明血清中 含有的能与 iPSC 结合的特异性抗体。也可与 DB7 结合,可推知利 DB7 表面有与 iPSC 相似的抗原可与 iPSC 刺激小鼠产生的特异性抗体结合。由分析可知:免疫组数值明显 高于空白组数值,说明 iPSC 刺激小鼠产生了特异性抗体,A 正确;表中 DB7 和 iPSC 与免疫组小鼠血清作用后的检测数据无明显差异, 说明 DB7 和 iPS

    33、C 的表面有共同的抗 原,从而使得 DB7 可与 iPSC 刺激小鼠产生的特异性抗体结合,B 正确;表中 MEF 实 验数据与空白组相近,表明该细胞表面没有与 iPSC 的表面共同的抗原,即没有相应抗 原与血清抗体结合,但并不是细胞表面无抗原,C 错误;给免疫组和空白组小鼠皮下注 射 DB7,一周后形成肿瘤。随后空白组小鼠肿瘤体积逐渐增大,免疫组小鼠肿瘤体积逐 渐缩小,由此推测:免疫组血清中有能与肿瘤结合的效应 T 细胞,这属于细胞免疫,D 错误。 19 如图是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 (含大量有机物) 轻度污染后的净化作用示意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AB 段溶解氧随有机物被细菌分解而

    34、大量消耗 BBC 段细菌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溶解氧减少 CBC 段有机物分解形成无机物有利于藻类大量繁殖 DAB 段伴随含碳有机物被大量分解,NH4+等无机盐离子逐渐增加 【答案】ACD 【解析】AB 段溶解氧随有机物被需氧型细菌分解而大量消耗,A 正确;BC 段细菌减 少的主要原因是有机物减少,B 错误;BC 段有机物分解形成大量的无机物,为藻类提 供了大量的无机营养,故藻类大量繁殖,C 正确;分析题图可知:AB 段伴随含碳有机 物被微生物大量分解转变成了无机物,故 NH4+等无机盐离子逐渐增加,D 正确。 20野生型大肠杆菌能够在基本培养基中生长,突变菌株 A 和突变菌株 B 由于不能自 己合

    35、成某些营养素,而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科学工作者利用菌株 A 和菌株 B 进 行了如下两个实验。实验一:将菌株 A 和菌株 B 混合后,涂布于基本培养基上,结果 如图 1;实验二:将菌株 A 和菌株 B 分别置于 U 型管的两端,中间由过滤器隔开。加 压力或吸力后,培养液可以自由流通,但细菌细胞不能通过。经几小时培养后,将菌液 12 / 19 A、B 分别涂布于基本培养基上,结果如图 2。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菌株之间可能发生类似有性杂交的现象 B不同菌株间接触后才可能交换遗传物质 C菌株 A 和菌株 B 含有相同的突变基因 D混合培养的菌株都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 【答案】AB 【解析】

    36、根据题意,突变菌株 A 和突变菌株 B 由于不能自己合成某些营养素而不能在 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实验一中将菌株 A 和菌株 B 混合后,涂布于基本培养基上,基本 培养基上有菌落产生;实验二中将菌株 A 和菌株 B 分别置于 U 型管的两端,中间由过 滤器隔开,培养液可以自由流通,但细菌细胞不能通过,将菌液 A、B 分别涂布于基本 培养基上,培养基上无菌落产生,综合实验一和二可知,图 1 培养基上的菌落的产生原 因不可能是菌株 A、B 互相提供营养素产生的,因此推测其可能是 A 和 B 混合后产生 了新的菌株类型。根据分析,推测菌株之间可能发生类似有性杂交的现象,A 正确;不 同菌株间接触后才可能

    37、交换遗传物质,导致产生了变异,B 正确;若菌株 A 和菌株 B 含有相同的突变基因,则两者不可能产生可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的菌株,C 错误;据图 可知,混合培养液中有可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的菌株,但不能说明混合培养的菌株都能 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D 错误。 三、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5 小题,共小题,共 54 分。分。 21 (11 分,除注明外每空 2 分)下图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 大写字母代表生态系统成分,小写字母表示能量值。请回答: (1) 除_之间的箭头外, 图中表示物质循环的箭头, 也能代表能量流动方向, 13 / 19 这说明物质移动和能量流动

    38、的通道都是_(1 分) 。由图可见,由于能量最终 都_,所以生态系统必须不断从外界输入能量才能维持其正常功能。 (2)a 表示 B 同化的能量,则算式“a-b-c-d“可表示_,而 B 的次级生产量可 以用算式_表示。 (3)对该生态系统中各种动物进行_(1 分) ,可以推测各类动物在生态系统 中的相对重要性。而通过调查某种群的_(1 分) ,可以了解该种群的未来数 量动态的信息。 【答案】E 至 A(A 与 E) 食物链(食物网) 以热的形式耗散到周围空间(以 热能形式散失) B 未利用的能量 a-b 生物量的计算 年龄结构 【解析】据图分析,A 表示生产者,B 表示初级消费者,C 表示次级

    39、消费者,D 表示分 解者,E 表示土壤;a 表示生产者流向初级消费者,b 表示初级消费者的呼吸作用,c 表 示初级消费者流向分解者,d 表示初级消费者流向次级消费者。能量的传递: (1)传递 的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 (2)传递的形式: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某一营养级(最高 营养级除外)能量的去向: (1)自身呼吸作用消耗; (2)流向下一个营养级; (3)被分 解者利用; (4)未被利用。 (1) 由上分析可知, E 表示土壤, 除 A 与 E 之间的箭头外, 图中表示物质循环的箭头, 也能代表能量流动方向,这说明物质移动和能量流动的通道都是食物链或食物网。由图 可见,由于能量最终都以热的形式

    40、耗散到周围空间(以热能形式散失) ,所以生态系统 必须不断从外界输入能量才能维持其正常功能。 (2)a 表示 B 同化的能量,b 表示初级消费者的呼吸作用,c 表示初级消费者流向分解 者,d 表示初级消费者流向次级消费者,则算式“a-b-c-d“可表示初级消费者 B 未利用的 能量,而 B 的次级生产量=同化的能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可以用算式 a-b 表示。 (3)对该生态系统中各种动物进行生物量的计算,可以推测各类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 相对重要性。而通过调查某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构,可以预测该种群的未来数量动态的信 息。 22 (12 分,除注明外每空 2 分)果蝇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模式生物

    41、,正常雌果蝇的 性染色体如图 1。科学家发现了在自然界能够正常存活的某品系雌果蝇,其性染色体中 含有 Y 染色体和并联 X 染色体,组成如图 2。 14 / 19 (1)正常雄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为_(1 分) 。在进行减数分裂时,这两条染色 体会在_(1 分)期分开,最终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 (2) 科学家将图 2 品系雌果蝇与正常雄果蝇交配, 发现子代的性染色体组成只有 2 种, 说明性染色体组成为_的果蝇不能存活。 (3)基因型为的雌果蝇与基因型为 XbY 的雄果蝇连续交配多代,b 基因在此过程 中的遗传特点是_。 (4)减数分裂过程中_(1 分)之间可发生由于 DNA 分子_(1 分)

    42、后重接导致的交叉互换。然而在研究历史上的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实验能够证明交叉互 换是发生在染色体复制之后,直到某实验室利用图 3 品系雌果蝇进行了研究。 有研究表明 X 染色体臂之间可以进行“交叉互换”。 当图 3 果蝇与正常雄果蝇杂交, 若后 代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_,说明交叉互换发生在染色体复制之前:若后代雌性个 体的基因型为_,说明交叉互换发生在染色体复制之后。 【答案】XY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 YY 父传子、子传孙(只从亲代雄果 蝇传给子代雄果蝇)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 断裂 【解析】依题文可知,正常雄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XY,其减数分裂产生 2 种雄配子 (含 Y 染色体)和(含

    43、X 染色体) ,比例是 1:1;图 2 品系雌果蝇减数分裂产生 2 种雌 配子(含两条 X 染色体)和(含 Y 染色体) ,比例是 1:1,以此相关知识做出解答。 (1)依题文信息可知,XY 型性别决定中,正常雄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XY。在正常 雄果蝇(XY)进行减数分裂时,这两条染色体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开,因为二 者是同源染色体。 (2)依题文信息可知,图 2 品系雌果蝇与正常雄果蝇交配,其配子有 4 种组合,其中 15 / 19 性染色体组成为 YY 和不的果蝇不能存活。 (3) 依题文信息可知, 基因型为的雌果蝇与基因型为 XbY 的雄果蝇连续交配多代 时,因为 b 基因只能出现

    44、在子代雄性个体中,所以它的遗传特点是父传子、子传孙。 (4)依题文可知,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发生由于 DNA 分子断裂后重接导致的交叉互换;若交叉互换发生在染色体复制之前,则图 3 果蝇与正 常雄果蝇杂交时,雌配子有 2 种,一种含 Y 染色体,另一种含有并联的 X 染色体,一 条 X 上含 A 基因,一条 X 上含 a 基因,后者与雄配子(含 Y 染色体)结合产生的后代 雌性个体基因型是;若交叉互换发生在染色体复制之后,则图 3 果蝇与正常雄果 蝇杂交时,雌配子有 4 种,一种含 Y 染色体,另三种含有并联的 X 染色体(基因组合 是 AA、Aa、aa),这三种雌配

    45、子和雄配子(含 Y 染色体)结合产生的后代雌性个体基 因型是。 23 (12 分) (除注明外每空 1 分)剥制神经肌肉标本如甲图所示将其浸注在可保持 标本活性的液体 A 中。图乙为神经肌肉接头示意图 (1)液体 A 的成分应和_相似。与神经细胞内液相比,液体 A 中钠离子、钾离 子的浓度所具有的特点是_,其渗透压应_(填“等于”“大于”或“小 于”)神经细胞细胞内液渗透压。 (2)当兴奋传导到图乙的突触前膜, 引发_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Ach(乙酰胆碱), Ach 与特异性受体结合,肌膜的膜电位变为_(填“外正内负”或“外负内正)。 (3)分离标本中的神经纤维并按图丙、图丁分别连接灵敏电流计,

    46、则: 电流计按照图丙、 图丁所示的连接方法_(填“能”或“不能”)测出该神经纤维 的静息电位,原因是_(2 分) 。 若 h=k 同时在图丙、图丁中 a、c 处给予一个适宜刺激观察指针偏转,指针反应时间 16 / 19 落后的是_图,原因是_(2 分) 。 受刺激时,刺激部位的膜电位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 【答案】组织液(或细胞外液或内环境) 钠离子浓度较高,钾离子浓度较低 等 于 突触小泡 外负内正 不能 图丙、 图丁中电流计均连接在神经纤维膜外 丁 丙的冲动只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方式传导,丁的冲动经过了突触间的“电信 号一化学信号 一电信号”转换 Na+内流 【解析】 (1)神经细胞浸润在

    47、液体 A 中,因此 A 的成分应该是和组织液类似;由于静 息电位是由钾离子外流产生和维持的,动作电位是由钠离子内流产生和维持的,因此液 体 A 中钠离子浓度较高、 钾离子浓度较低, 其渗透压应等于神经细胞细胞内液渗透压。 (2)当兴奋传导到图乙的突触前膜,引发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神经 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结合,肌膜的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 (3)据图所示,电流计按照丙、丁图所示的方法连接,都是连在神经纤维的膜外, 未兴奋时膜外均为正电位,电位差为零,而静息电位是指膜内外电位为内负外正,故不 能测出该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 由于丙的冲动只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方式传导,丁的冲动经

    48、过了突触间的“电信 号一化学信号一电信号”转换, 在突触之间有突触延搁现象, 所以丁图的反应时间落后。 受到刺激后,由静息电位转化为动作电位,是因为 Na+内流。 24 (10 分,除标注外每空 1 分)现代生物技术在医药、农业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回 答下列问题: (1)将人体中 B 蛋白基因导入大肠杆菌,以生产药物 B 蛋白。 由于人体基因的转录初始产物需切除部分序列, 才能加工成为成熟的 mRNA, 因此直 接将从人类基因文库中获取的 B 蛋白基因导入大肠杆菌无法正常表达。 可采用_ 的方法合成 B 蛋白基因,以解决这一问题。 导入过程所用载体 pUC19 质粒如图所示,LacZ 基因表达产物能水解 X-gal,使菌落 呈蓝色,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山东省2020年新高考全真模拟冲刺卷 生物试题03解析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02525.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