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5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高考语文文化常识之官职变化(共35张PPT).pptx

  • 上传人(卖家):cbx170117
  • 文档编号:400881
  • 上传时间:2020-03-27
  • 格式:PPTX
  • 页数:35
  • 大小:5.91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考语文文化常识之官职变化(共35张PPT).pptx》由用户(cbx170117)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高考 语文 文化 常识 官职 变化 35 PPT 下载 _热门考点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官 职 变 化 中 国 古 代 文 化 常 识 之 MING LAN 古 代 官 制 常 见 官 名 目 壹 贰 叁 录 CONTENTS 任 免 升 降 秦秦设,组成中枢机构。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 汉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太公,下有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务,后又演变为。三省为中书省(决 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宋宋代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武 大权,门下省、尚书省遂废。明明代内阁为最高政务机构,内阁大臣称为辅臣,首席称为首辅(即宰相)。清清 代有军机处,王、公、尚书等为军机大臣,掌握政府大权。 六部,是指吏部、户部、礼部、兵部

    2、、刑部、工部。 中央官制 秦汉秦汉的主要行政区是。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隋隋朝的主要行政区是,州官 称刺史,属官有长史、司马等。唐唐代在一些军事重镇设,属官有行军参军、参谋、掌书 记等。宋宋代州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明清改州为府,称知府。 此外,汉代也设州,天下分十几个州,基本上是,中央派官员去刺探情况,称刺史。 隋唐全国分十几个,也称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前往巡视,称。宋代全国分二十左右个 ,路中设若干个司,分管各方面的事务。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叫行中书省,明代改称承宣 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省”。 地方官制 【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 ,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

    3、因时而异。 【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 。如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广廉颇蔺相如列传: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 宠而无实职。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 师,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 常见官名 【少保】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后逐渐成为虚衔,如梅 花岭记“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文天祥曾任少保官职,故称。其二,古代称太子少 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为“东宫三少”,后也逐渐

    4、成为虚衔。 【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没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 工,。如张衡传:“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再如大书法 家颜真卿曾任吏部尚书,诗人白居易曾任刑部尚书。 常见官名 【学士】魏晋时是的官职。唐以后指,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 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明清时等虽亦为翰林学士, 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同。如(指南录)后序“以资政殿学士行”,这是文 天祥辞掉丞相后授予的官职;谭嗣同“君以学士徐公致靖荐”,徐致靖当时任翰林院侍读 学士,这是专给帝王讲学的官职。白居易、欧阳修、苏轼、司马光、沈括、宋濂等都曾是翰林 学士。 【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

    5、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如廉颇蔺相 如列传:“廉颇为赵将拜为上卿。” 常见官名 【大将军】。如汉高祖以韩信为大将军,汉武帝以卫青为大将 军。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张衡传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邓骘当时为汉安帝的大将军。 【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是,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框密副 使合称“宰执”。宋代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都曾任此职。训俭示康“参政鲁公为谏 官”,“鲁公”指宋真宗时的鲁宗道。 【军机大臣】军机处是。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 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被称为“枢臣”。 常见官名 【御

    6、史】,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秦御史前书曰”,“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 韩愈曾任监察御史,明代 海瑞曾任南京右佥都御史。再如记王忠肃公翱事“公为都御史,与太监某守辽宁”,王翱 当时任都察院长官。 【枢密使】。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 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清代军机大臣往往被尊称为“枢密”。宋欧阳 修曾任枢密副使。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文天祥当 时掌管军事要务。 常见官名 【左徒】屈原 列传:“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 【太尉】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高太尉指高俅

    7、。 【上大夫】。廉颇蔺相如列传:“拜相如为上大夫。”当时蔺相如 比上卿廉颇官位要低。 常见官名 【大夫】,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如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 屈原列传:“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上官大夫”,一般认为是指上官 靳尚。“子非三阊大夫欤?”屈原担任的是掌管王族昭、屈、景三姓事务的长官。指南录 后序:“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指的便是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 【士大夫】旧时指师说:“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 者,则群聚而笑之。”石钟山记:“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训俭示康:“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五人墓碑记:“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常见官名 【太史

    8、】 秦汉以后设太史令,其职掌范围渐小,其地位渐低。司马迁做过 太史令。张衡传:“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五人墓碑记:“贤士大夫者,问 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文起为翰林院修撰,史官,故称太史。 【长史】 出师表:“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长史”指张 裔。赤壁之战:“子瑜者,亮兄瑾也,避乱江东,为孙权长史。” 常见官名 【侍郎】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 (详见“三省六部”条)。韩愈曾先后任过刑部、兵部、吏部的侍郎。出 师表“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其中董允是侍郎。 【侍中】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

    9、过侍郎。魏晋以后, 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出师表提到的郭攸之、费祎即是侍中。 【郎中】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如 荆轲刺秦王:“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此指宫廷侍卫。张衡传“公车特征拜郎 中”,“郎中”是管理车骑门户的官名。 常见官名 【参军】“参谋军务”的简称,如出师表所说的参军蒋琬。 如陶渊明曾任镇军参军,后汉书著者范晔曾任刘裕 第四子刘义康的参军。如杜甫曾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华州司功 曹参军,白居易曾任京兆府户曹参军。 【令尹】,如屈原列传:“令尹子兰闻之大 怒。”,如促织:“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 【尹】参见“令尹”

    10、条。战国时楚国令尹的助手有左尹、右尹,如鸿门宴“楚左尹项伯 者”,左尹地位略高于右尹。,如京兆尹、河南尹、州尹、县尹等。 【都尉】陈涉世家:“陈涉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鸿门 宴:“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常见官名 【司马】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如鸿门宴:“沛 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如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 迁九江郡司马。”白居易当时被贬至九江,位在州郡别驾、长史之下。 【节度使】 。红楼梦第四回:“雨村便疾忙修书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 【经略使】也简称“经略”。如范仲淹曾任陕西经略 副使。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官位高于总督。如梅花岭记“经略洪承畴与

    11、 之有旧”,洪承畴降清后曾任七省经略,驻扎江宁。 常见官名 【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有时称为太守。唐白居易曾任杭州、 苏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 【太守】参见“刺史”条。又称“郡守”,。范晔曾任宣城太守。桃花源 记:“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 “抚台”、“抚军”。如五人墓碑记:“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抚吴,即担 任吴地的巡抚。 常见官名 1 1表授予官职的词语表授予官职的词语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例如:公车特征拜郎中。 (张衡传) 辟:由中央官属政聘,然后向上荐举,

    12、任以官职。例如:举其偏,不为党。(左转-襄公三 年) 拜:授予官职。例如:拜相如为上大夫。(廉颇蔺相如列传) 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例如:延长佑、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 (元史-贾 鲁传) 任免升降 1 1表授予官职的词语表授予官职的词语 除:任命、授职。例如: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指南录后序) 授:授予官职。例如:泰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 (元史-贾鲁传) 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例如: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谭嗣同 传) 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例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例如: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院都事。

    13、 (元史-贾鲁传) 任免升降 2 2表罢免官职的词语。表罢免官职的词语。 罢:免去,解除官职。例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 (魏其武安侯列传) 黜:废掉官职。例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 (封建论) 免:罢免。例如:免官削爵。 (汉书-贡禹传) 夺:削除。例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书博鸡者事) 任免升降 3 3表提升官职的词语。表提升官职的词语。 升:升官。例如:升(鲁)台都事。 (元史-贾鲁传) 擢:在原官上提拔。例如:擢为后将军。 (汉书-赵充国传) 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例如: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甄拔三十余人。(李白 与韩荆州书) 任免升降 3 3表提升官

    14、职的词语。表提升官职的词语。 迁:一般指提升。例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谊传) 陟:进用。例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出师表) 加:加封,即在原来的官衔上增加荣衔。例如: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宋史-辛 弃疾传) 拜:按一定的礼节授予官职,一般用于升迁高管钱。例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 蔺相如列传) 任免升降 4 4表降低官职的词语。表降低官职的词语。 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例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岳阳楼记) 贬:降职。例如:贬连州刺史。 (刘禹锡传) 放:驱逐,流放。例如: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 (卜居) 左除、左降、左转、左授、左宦、左迁:降职

    15、。例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琵琶行) 出、出宰:离开京城外调。例如: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张衡传) 任免升降 5. 5.表调动官职的词语。表调动官职的词语。 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例如:迁东郡太守。 (汉书 王尊传) 徙:一般的官职调动。例如:徙王信为楚王。 (史记 淮阴侯列传) 调:变换官职。例如:调为陇西都尉。 (汉书 袁盎传) 转:调动官职。例如:在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张衡传) 补:补充空缺官职。例如:太守察尊廉,补辽西盐官长。 (汉书 王尊传) 改:改任官职。例如:改刑部详覆官。 (宋史 王济传) 出:京官外调。例如:出为河间相。 (张衡传) 任免升

    16、降 6. 6.表兼、代官职的词语。表兼、代官职的词语。 兼:兼任。例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后序) 摄:暂代官职。例如:俄检校侍中,摄吏部尚书。 (新唐书 杜如晦传) 守:暂时署理职名多指官阶低的人署理官阶高的职务。例如: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主簿, 守高密令。 (三国志王修传) 领:兼任。例如:桓温镇江口,复引(乔)为司马,领广陵相。 (晋书 袁乔传) 行:代理官职。例如:太祖行奋武将军。 (三国志 魏书 武帝纪) 署:代理、暂任。例如:太守奇之,除补书佐,署守属监狱。 (汉书 王尊传) 权:暂代官职。例如:时韩愈吏部权京兆。 (刘公嘉话) 判:高位兼低职。例如:除镇安武胜军节度使,司徒兼侍

    17、中,判相州。(宋史 韩琦传) 任免升降 7. 7.表辞去官职的词语。表辞去官职的词语。 悬车:辞官居家。例如:时年已七十,遂隐丘山,悬车告老。 (陈太丘碑文序) 解官:辞去官职。例如: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宋史.包拯传) 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例如:永和元年,称病上书致仕。 乞骸骨: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例如:上书乞骸骨,征拜上书。 乞身:古代认为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请求退职为“乞身”。例如:故山桃李半荒榛,粗暴君 恩便乞身。(苏轼玉堂栽花周正孺有诗次韵) 请老:吿老,古代官史请求退休。例如: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 (左传.襄公三年) 移病:上书称病,为官者要

    18、求隐退的委婉语。例如:使匈奴,还报。不合意,上怒,以为不能, 弘乃移病免归。 (汉书.公孙弘传) 任免升降 8 8其他。其他。 视事:任职。例如:是时,茂陵守尹公新视事。(汉书.游侠传) 下车:官史初到任。例如:自明府(对郡守的敬称)下车以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史。(后 汉书.刘宠传) 解褐:脱去粗布衣服,喻人任为官。例如:绍惧不自容,将解褐故咨之于涛。 任免升降 1.【2019全国卷】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殷纣为商代末代国君,在位期间统治失控,好酒淫乐,暴殓酷刑,是有名的暴君。 B武王是周文王之子,继承其父遗志,联合众多部族与商激战,灭商,建立周王朝。 C三

    19、晋,春秋末韩、赵、燕三家分晋,战国时期的韩、赵、燕三国,史上又称“三晋”。 D令尹,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设置的最高官位,辅佐楚国国君,执掌全国的军政大权。 【答案】C 【解析】三晋指春秋末韩、赵、魏三家分晋。 考题链接 2【2018全国卷】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陵寝是帝王死后安葬的陵墓,陵墓建成后,还需设置守陵奉祀的官员以及禁卫。 B. “株”,本义树根,根与根间紧密相连,因而“株连”又指一人有罪而牵连他人。 C. 前尹在文中指开封府前任府尹;“尹”为官名,如令尹、京兆尹,是知府的简称。 D. 御名指皇帝名讳,古代与皇帝有关的事物前常加“御”字,如御玺指皇帝

    20、印信。 【答案】C 【解析】“尹”会意字,左边一撇表示笔,右边是“又”(手),象手拿笔,以表示治事;本义为治理,是官 的通称。“令尹”春秋战国时楚国执政官名,相当于宰相。“京兆尹”为古代京师的地方长官。都不是“知府” 的简称。 考题链接 3 【2017全国卷】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状元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一种称号,指在最高级别的殿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 B上元是我国传统节日,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 C近侍是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们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影响也很大。 D告老本指古代社会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有时也是官员因故辞职的一种

    21、借口。 【答案】C 【解析】“近侍”的官职未必就高,对帝王的影响也不一定大。 考题链接 4【2016全国卷】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B.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C.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D.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答案】C 【解析】“有司”是官吏的通称,可译为“有关官员”,例如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言“召有司案图” 考题链接 5【2016全国

    22、卷】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宫是皇后所居之宫,后来又可以借指皇后,这与东宫又可以借指太子是同样道理。 B.陛下指宫殿中立有护卫的台阶下,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于是借用为对帝王的尊称。 C.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D.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 【答案】D 【解析】移疾是指旧时官员上书称病,多为居官者求退的婉辞。不一定是受到权臣诋毁。 考题链接 6【2016全国卷】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挤等职事

    23、,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B教坊司是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歌舞的教习等演出事务。 C“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 D历史上的“两京”有多种所指,文中则指明代永乐年间迁都以后的南北两处京城。 【答案】A 【解析】礼部掌管礼仪、祭祀、宴飨、科举等,掌管土地、户籍的是户部。 考题链接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初举明经”的意思是起初通过明经科考试。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 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B“甚得夷夏之心”中“夷夏”泛指少数民族和汉

    24、人。“夏”是古代汉民族的自称;在古代,以中原为 中心,人们将处于东、西、南、北方的少数民族分别称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C“弱冠便自誓不受亲友赠遗”中“弱冠”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即戴上表 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 D“授”“迁”“补”“擢”是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常见的还有“拜”“转”“徙”“升”等。 “授”“拜”“转”“补”是关于任职授官的,“擢”“升”是关于提升职务的,“徙”“迁”是关于调 动职务的。 【答案】D 【解析】“转”是关于职务调动的,张衡传中有“再转复为太史令”。 考题链接 8.下列对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若大王守籓端拱”一句中,“端拱”一词有多个义项,在这句中,应为“闲适自得,清静无为”之 意。 B. 从文中的表述来看,唐朝所采用的官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 它确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 C.文中最后一段出现“解职”一词,这与“致仕”词义恰好相反。 D.文中多次出现与官职调动相关的一个词“迁”,在古代还有 “左迁”“右迁”的说法,右迁为升官, 左迁为降职。 【答案】C 【解析】“解职”与“致仕”词义相近。 考题链接 谢 观 看 感 MING LAN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考语文文化常识之官职变化(共35张PPT).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00881.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