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3月高三语文阶段检测试题及答案统编版高三总复习.docx

  • 上传人(卖家):一起向未来
  • 文档编号:4000469
  • 上传时间:2022-11-02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27.68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3月高三语文阶段检测试题及答案统编版高三总复习.docx》由用户(一起向未来)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3月高三语文阶段检测试题及答案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月高三 语文 阶段 检测 试题 答案 统编 版高三总 复习 下载 _考试试卷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3月高三语文阶段检测试题及答案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高三语文检测试题 3月6日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时,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及答题内容填写在答案卷上。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数据统计显示,全世界垃圾年均增长速度为8.42%,而中国垃圾增长速度超过了10%。中国城市生活 垃圾累积堆存量已达70亿吨。目前,全国已有2/3的大中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之中,且有1/4的城市已没 有合适场所堆放垃圾。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垃圾问题已成为近年的热议话题。

    2、对于生活垃圾、农业垃圾、 建筑垃圾等,如何实施无害化处理,变废为宝,成为每个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科学生态系统的重要 工作。 国内外广泛采用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卫生填埋、焚烧发电等。其中,继传统的卫生填埋之 后,考虑到垃圾增量、土地资源紧张、循环利用等因素,不少国家开始加大焚烧发电的规划。从20世纪 70年代起,一些发达国家便着手通过焚烧垃圾来发电。据统计,目前日本、丹麦、瑞士等国家的生活垃圾 焚烧率达到70%80%。 不过,焚烧发电也并非是直接“变废为宝”。焚烧是一种能够处理混合垃圾的典型技术,垃圾分类有利 于焚烧,它可以起到减少垃圾处理量、减少污染排放量、改善燃烧工况、提高发电效

    3、率等作用。受技术和 工艺制约,焚烧垃圾发电时燃烧产生的有毒废气如果得不到有效处理,将严重威胁居民生命健康,这也是 居民担忧并导致焚烧厂建设受阻的原因。另外,垃圾发电原理是将纸张、塑料、菜叶等生活垃圾经过分拣、 干燥等工序处理后,进行高温焚烧,将焚烧中产生的热能转化为高温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发电所 需助燃物量大,因此垃圾发电成本很高,投资惊人。目前垃圾分拣存在很大难度,世界上采用垃圾焚烧的 城市中约有一半城市没有做到垃圾完全分类。 给垃圾分类是解决垃圾问题的有效手段,也是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在我国,垃圾分类仍 然存在很大困难。一方面,巨型垃圾场内建筑垃圾与生活垃圾混倒,没有进行必

    4、要的分类,使垃圾处理难 度加大;另一方面,民间自发的拾荒大军,虽在一定程度上变废品为资源,但大多是无照经营,缺乏规范 和检验,使垃圾在捡拾、收集、运输、加工过程中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 (取材于霍文琦直击城市垃圾之困) 材料二 常有人拿垃圾问题来批判工业文明。有学者反驳说,垃圾问题不是工业社会所独有,传统社会也存在。 “垃圾”一词,至少从宋代开始,就已经有了与现在大体一致的含义和用法。但是工业化之后的垃圾,无 论从量还是从质上看,与“传统垃圾”有着天壤之别,因此,批判的矛头指向了工业文明。 从质的方面看,批判对象指向了作为工业文明基础的科学与技术。构成“传统垃圾”的物质大多是大 自然在自身的漫长

    5、演化中产生出来的,来于自然,也容易回到自然,所以传统垃圾即使存在问题,也是局 部的、缓慢的;构成现代垃圾的物质则大多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制造出来的,这些物质在自然界缺少与之 对应的微生物,难以降解。因而,垃圾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污染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是科技广泛 1 应用的结果。 从量的方面看,批判对象指向了工业文明的经济模式与核心理念。工业文明的核心理念就是“赚钱”, 整个社会都以资本增殖为核心运行。一切经济链条,归根结底,都伴随着物质与能量的转化链条,资本运 行起来,则必然以科学技术为利器,不断地把森林、矿藏和天然水体变成各种形态的垃圾固态垃圾、 液态垃圾、气态垃圾等。因而,垃圾问题是内

    6、在于工业文明的,在工业文明的社会结构之内是难以解决的。 由于垃圾问题之不可解决,工业文明注定是一种不可持续的文明形态。近年来,垃圾问题全面爆发,频频 成为新闻头条。这表明工业文明的惯性过于强大,及时转向生态文明,人类文明或许才能得以延续。生态 文明不可能是工业文明的简单延续,而是超越工业文明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的建设要具备两个 前提:一是要对工业文明进行全面批判,二是要从各个传统文明中汲取滋养。 很多非政府环境组织成员联合成立了国际性的“零废弃联盟”,在全球范围内推广“零废弃”理念, 以减少垃圾的产生。例如,在加州洛杉矶附近的小城克莱蒙有一种生态屋,它利用本地土壤作为建筑材料, 屋墙使

    7、用了类似中国干打垒的技术,屋子的整体形状很像陕北的窑洞,其经过特殊设计,可最大限度地节 省能源和水源;波士顿还曾经展出过洛克菲勒艾比的马桶,它是一个瑞典人设计的专利产品,完全不用 冲水,经过自身沉淀,粪便和厨余垃圾自然地转化成有机肥,可以直接送到农田或者花园。 (取材于田松在生态文明形态下解决垃圾痼疾) 材料三 垃圾资源化之路的可行性毋庸置疑。当前,我国已有不少城市提出“垃圾分类”、“垃圾资源化”的理 念,未来,会有更多的地区加入这一行列。 20世纪九十年代以前,一些地区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为“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这是一种物 质单向流动的经济发展模式。照此运行下去,必然会出现资源日益减少、废弃

    8、物日益增多的局面,其结果 必然发生资源和环境两个危机。因此,我们需要从根本上尽快改变这种发展模式,走上人类在多年实践中 总结出来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 这是一种按照自然生态系统模拟出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发达国家 为提高综合经济效益、避免环境污染而以生态理念为基础,重新规划产业发展,提出了新型的循环经济发 展思路。垃圾中的大多数成分是可以利用的资源,垃圾减量化的目标应放在综合利用上:即先把垃圾分类, 再将不同类别的垃圾利用起来,形成再生资源。分开就是资源,混合就是垃圾。当前严峻的环境危机迫使 人们对垃圾处理展开一场更加深入的绿色革命。用循环

    9、经济的思维对垃圾进行综合利用,使垃圾资源化, 生产再生产品,才是垃圾处理的必然趋势。 垃圾危机也可变成商机。据有关报道,德国一些企业能提供从收集、运输到再利用的服务,营业额丰 厚;瑞士环保产业拥有欧洲最先进和最高效的垃圾再循环处理系统,进口国外的垃圾,经回收处理后,赚 取高额回报。这让我们看到垃圾处理的一线曙光。 (取材于赵章元用循环经济思维处理垃圾) 1.根据材料,下列关于“垃圾分类”的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垃圾焚烧的必要条件是分类。B.垃圾分类加大垃圾处理难度。 C.鼓励拾荒将有助于垃圾分类。D.垃圾分类可以有限回收资源。 2.根据材料,下列对“工业文明”的解释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

    10、项是(3分) A.工业文明的科学技术制造了难以自然降解的现代垃圾物质。B.现代社会垃圾问题主要源于工业文明中科学技术广泛应用。C.工业文明对资本增殖的追求导致资源不断转变为各种垃圾。D.当前解决工业文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键是解决垃圾问题。 3.根据材料,推断下列商品最符合“零废弃”理念的一项是(3分) A.纽扣电池B.纯棉衣物C.共享单车D.塑料餐盒 2 4.根据“材料二”,简要概括“生态文明”的特征。(4分) 5.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要概述解决城市垃圾之困的主要办法。(6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69题。 鼠疫(节选) 【法】加缪 报纸在老鼠事件里喋喋

    11、不休,对死人的事却只字不提。原因是老鼠死在大街上,而人却死在他们自己 的房间里。报纸只管街上的事。不过省政府和市政府已在开始考虑问题了。但只要每个大夫掌握的病例不 超过三两个,便没有人想到要行动。其实,如果有谁想到把那些数字加一加就好了,因为加起来的数字是 触目惊心的。仅仅几天工夫,致死病例已在成倍增加,而在那些关心此怪病的人眼里,很明显,那是真正 的瘟疫。贝尔纳里厄的一位年龄比他大得多的同行卡斯特尔,正好选在这个时刻,前来看望他。 “您自然知道那是什么,里厄?”卡斯特尔说。 里厄回答说:“我在等化验结果。” “我可明白,用不着化验分析。大约二十年前我在巴黎也见过几例这样的病,只不过当时谁也不

    12、敢说 出它的名字罢了。舆论,很神圣嘛:它说不要惊慌,千万不要惊慌。呵呵。里厄,您和我一样清楚这是什 么病。” 里厄在思忖。他从诊室的窗口眺望着远处俯瞰海湾的悬崖。天空虽然还呈蔚蓝色,但亮丽的色彩已经 随着午后的逐渐消逝而暗淡下来。 “是的,卡斯特尔,”里厄说,“这难以置信。但这很像是鼠疫。” 卡斯特尔老大夫起身朝门口走去。他边走边说: “你知道人家会怎样回答我们:鼠疫在温带国家已经绝迹多年了。” “绝迹,绝迹意味着什么?”里厄回答时耸耸肩。 “是啊,别忘了:大约二十年前,巴黎还发生过呢。” “好吧,但愿这次不比当年严重。不过这真难以置信。”里厄说完,便沉默下来。 疫情发展到现在,适才是里厄医生

    13、第一次承认“鼠疫”这个词。故事讲到这里,我们暂且把贝尔纳里 厄留在窗前,让笔者对大夫心里的犹豫和惊异作些解释。天灾人祸本是常见之事。然而当灾祸落在大家头 上时,谁都难以相信那会是灾祸。人世间经历过多少鼠疫和战争,两者的次数不分轩轾,然而无论面对鼠 疫还是面对战争,人们都同样措手不及。里厄大夫与我们的同胞一样措手不及,因此我们必须理解他为什 么会焦虑不安而同时又充满信心。就如同一场战争爆发时,人们会说:“这仗打不长,因为那太愚蠢了。” 人们总是过高的看待自己,他们认为天灾只是一场噩梦,很快就会过去。他们继续做买卖、准备旅行、发 表议论。他们如何能想到会有鼠疫来毁掉他们的前程、取消他们的出行、阻止

    14、他们的议论?他们自以为无 拘无束,但只要大难临头,谁都不可能无拘无束。 里厄大夫在凭窗眺望这座尚未起变化的城市时,面对所谓“前景堪忧”的鼠疫,他几乎感觉不出在他 心里已产生了轻微的沮丧之情。他竭力回想着自己对此病所知道的一切。一些数字在他脑海里浮现出来, 他想,在历史上大约发生过三十次大规模的鼠疫,大约造成一亿人死亡。但死一亿人算什么?人只有在打 过仗时才知道死人是怎么回事。既然人在死亡时只有被别人看见才受重视,分散在历史长河中的一亿尸体 也无非是想象中的一缕青烟而已 大夫不耐烦了。他这是在听任自己遐想,不应该这样。几个病例算不得瘟疫,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就行 了。不过必须抓住已知的情况不放:昏迷

    15、、虚脱、眼睛发红、口腔肮脏、淋巴结炎、极度口渴、谵语、身 上出现斑点、体内有撕裂般的疼痛,而出现这一切之后这一切之后,里厄大夫想起了一句话,这句话 3 正好成了他在手册里列举症状后写下的结束语:“脉搏变得极为细弱,稍一动弹就骤然死亡。”是的,那 一切症状之后,病人危在旦夕,而四成有三成的病人这是准确数字都按捺不住去做这个难以觉察 的动作,加速他们的死亡。 大夫仍在凭窗眺望。窗玻璃那面,天高云淡,春意盎然;这面却还能听见“鼠疫”这个词在屋里回荡。 这个词不仅有科学赋予的内涵,而且有一长串与这个平静祥和、与世无争的城市很不协调的图景:瘟疫肆 虐的雅典连鸟儿都弃它而飞;中国的许多城市满街躺着默默等死

    16、的病人;君士坦丁堡医院里硬土地上潮湿 霉臭的病床、堆放在米兰的一片片墓地里的还活着的人、惊恐万状的伦敦城里那些运死人的大车,还有日 日夜夜到处都能听见的人们无休无止的呼号。 就在这时,窗外突然传来一阵电车铃声,刹那间赶走了那些痛苦的景象。惟有那鳞次栉比的灰暗屋群 后边涌动的大海才能证明,这世界上还有令人忧虑和永无安宁的东西存在。里厄大夫凝视着海湾,不错, “鼠疫”这个词是说出来了;不错,就在那一刻,疫病已使一两个人罹难。但那没关系,有办法可以阻止 疫病蔓延。目前应当做的,是明确承认必须承认的事实,消除无益的疑心,并采取适当的措施。随后,假 如鼠疫停止了这最有可能一切都会一帆风顺。假如情况并非如

    17、此,大家也可以知道什么是瘟疫, 知道是否有办法先处理它,后制服它。 大夫打开窗户,街市的喧闹声骤然增大了。一台机锯千篇一律而又短促的咝咝声从隔壁的车间传了进 来。里厄振作精神。坚定的信心就在那里,在日常的劳动中。其余的一切如系游丝,都由一些毫无可取之 处的意念左右,可不能停留在那里面。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里厄医生想到这里,大步流星地走出门去。他要向省政府提出一个也许会被认为不得体的谏言与要求。 【注】长篇小说鼠疫首版发行于1947年,选文刘方译,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老鼠死在大街上,而人却死在他们自己的房间里。报纸只管街上的事。”一

    18、句中作者用煞有介 事的口吻,犀利讽刺了媒体有意掩盖疫情的行为。 B在与卡斯特尔的讨论中,里厄医生两次“难以置信”的言语和“耸耸肩”这一细节描写,都暗示 了他此时和多数人一样,对可能发生的鼠疫感到惊异。 C小说细腻描摹了里厄医生面对疫情从焦虑又乐观,到沮丧不安,再到回归理智、下定决心面对灾 难的心理变化过程,表现了强烈的抗争精神。 D“人们总是过高的看待自己”、“无非是想象中的一缕青烟”等表述一方面提醒着读者应该及时 审视自我,另一方面也点破了生命的虚无感。7下列与小说艺术特点有关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其他译本中,画波浪线句也被译为“舆论不可惊动:不能慌乱,切不能慌乱”,这种

    19、翻译虽然 简洁有力,但两者相比,选文更生动,也更符合情境。 B小说擅长营造反差。叙说口吻与故事的反差、人们的预期与即将到来的鼠疫的反差、惨烈图景与 平静小城的反差都使小说在短小篇幅中迸发巨大张力。 C选文建构多层象征,如“经历过多少鼠疫和战争”、“人只有在打过仗时”都在暗示残酷的战争 与鼠疫的对应关系,而这恰好契合了小说的创作背景。 D虽然作者是以里厄医生关于“鼠疫”的联想为单一线索来展开叙事的,但他却能旁征博引,借史 诗般的悲壮话语,勾勒出跨越时空的人类苦难图景。8本文节选自加缪的同名长篇小说。在之后的情节发展中,里厄医生终于承认,他就是故事的叙述者。 作者这样安排对选文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

    20、析。(6分) 9“而四成有三成的病人这是准确数字都按捺不住去做这个难以觉察的动作,加速他们的死亡。” 这句话包含着哪些含意?请简要分析。(4分) 4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温疫论原序(节选) 吴有性 昔仲景立伤寒论,盖为伤寒设也。嗣后论者纷纷皆以伤寒为辞其于温疫之证甚略是以医者所记所 诵连篇累犊俱系伤寒迨夫临症所见悉见温疫求其所谓伤寒者,百无一二。予即按诸书,咸以为春、夏、秋 所发,皆属温病,而伤寒必在冬时。则历年较之,温疫四时皆有,而真伤寒,每在严寒。虽有头疼、身痛、 恶寒、无汗、发热之症,每用发散之剂,一汗

    21、即解。间有不药亦自愈者,并未常因失汗,以致发黄、谵语、 狂乱等症。此皆感冒肤浅之病,非真伤寒也。伤寒、感冒均系风寒,竟感冒俱多,伤寒希有,感受有霄壤 之隔。今鹿马攸分,益见伤寒世所绝少。仲景以伤寒为急病,仓卒失治,多致伤生,因立论以济天下万世, 用心可谓仁矣。然伤寒与温疫皆急病也,以病之少者,尚谆谆以告世,况温疫多于伤寒百倍,安忍置之勿 论?或谓温疫一证,仲景原别有方论,历年既久,兵火湮没,即伤寒论称散亡之余,王叔和补方造论, 辑成全书。则温疫之论,未必不由散亡也明矣。 崇祯辛巳,疫气流行,感者甚多,于五六月益甚,或合门传染。其于始发之时,每见时师误以伤寒法 治之,未有不殆者。或病家误听七日当

    22、自愈,不尔,十四日必瘳,因而失治。或遇医家见解不到,以急病 用缓药,虽不即受其害,究迁延而致死,比比皆是。感邪之轻者,有获侥幸;感邪之重者,而加以失治, 枉死不可胜计。 嗟乎!守古法则不合今病,舍今病而别搜古书,斯投剂不效,病者日笃。病愈急,投医愈乱。不死于 病,乃死于医;不死于医,乃死于古册之遗忘也。千载以来,何生民之不幸如此?余虽孤陋,静心穷理, 格其所感之气、所入之门、所抵之处,与夫传变之体,并平日所用历应验方法,详述于下,以俟高明者正 之。 【注】吴有性(15821652年),字又可,汉族,江苏吴县东山人。明末清初传染病学家。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23、嗣后论者/纷纷皆以伤寒为辞/其于温疫之证甚略/是以医者/所记所诵/连篇累犊/俱系伤寒/迨夫临 症所见/悉见温疫 B嗣后论者纷纷/皆以伤寒为辞/其于温疫之证甚略/是以医者/所记所诵/连篇累犊/俱系伤寒/迨夫临 症所见/悉见温疫 C嗣后论者/纷纷皆以伤寒为辞/其于温疫之证/甚略/是以医者/所记所诵/连篇累犊/俱系伤寒/迨夫 临症/所见悉见温疫 D嗣后论者纷纷/皆以伤寒为辞/其于温疫之证甚略/是以医者/所记所诵/连篇累犊/俱系伤寒/迨夫临 症/所见悉见温疫 11一名考生在居家隔离期间,翻阅古籍,了解中医文化,对文中加点词语做了如下笔记,其中有误的一 项是(3分) A伤寒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医学经典,是

    24、一部阐述外感病治疗规律的专著。 B按,小篆字形,形声兼会意字,本意为用手向下压。成语“按图索骥”和鸿门宴“项王按剑 而跽”中的“按”字与文中意思相同。 C崇祯辛巳,是年号干支兼用纪年法。其中,“辛巳”是干支纪年。古人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 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作为序号。 D格,文中为“推究”之意,古文中可表达相似意思的字词还有“稽、原”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5 A仲景所著伤寒论主要是针对伤寒之病,后世从医者却往往将伤寒与其他病症相互混淆,容易 导致患者病情的延误。 B吴有性从临床症状、病情的急缓、病例的多寡等方面比较了感冒、伤寒、温疫三种疾病的

    25、异同, 凸显了研究温病的紧迫性。 C崇祯辛巳年间,瘟疫流行,感染者众多。到了五六月份,疫病越来越严重,有的紧闭门户的人家, 依旧被传染上了瘟疫。 D吴有性为人谦逊务实。他潜心梳理了数年来的行医经验,研究了疫气从哪里产生,又是如何传染 到人的身上,立言救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伤寒、感冒均系风寒,竟感冒俱多,伤寒希有,感受有霄壤之隔。 (2)守古法则不合今病,舍今病而别搜古书,斯投剂不效,病者日笃。 14吴有性为什么认为温疫患者“乃死于古册之遗忘”,结合文本简要分析。(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1516题。 送瘟神

    26、 毛泽东 (一九五八年七月一日) 其一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其二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注: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晓,旭日临窗, 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首,通过对广大农村萧条凄凉情景的描写,反映了解放前血吸虫的猖狂肆虏和疫区广大劳动 人民的悲惨遭遇。 B“坐地日行八万里

    27、,巡天遥看一千河。”“坐地”、“巡天”,正如作者的想象飞腾。从全诗的 结构来说,这两句是一个转折点,一个关键,同时也是一个飞跃。 C“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红雨”指桃花,这句话是用比喻手法,把千百万群众 的高涨热情,比作到处掀起的红色高潮。 D本诗思想深刻,意气豪迈。作为人民领袖的诗人高瞻远瞩,在诗中展示了无限的宇宙和悠久的历 史,也表现了对祖国、对人民浓厚的爱,对社会主义事业的炽烈感情。 16从表现手法上,哪些地方体现了伟人是具有革命浪漫主义的气质?请结合全诗进行简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6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此次新

    28、冠疫情,日本很早就主动援助我们,最让人感叹的不是捐款捐物,而是他们的捐助词。 由华人华侨和出资企业援助湖北省的一线医务人员用的防护服,包装上就选用了我们诗经秦风中的 “,”,以表达与祖国疫区人民同在的情感。 (2)白居易琵琶行的语言简洁凝练,开篇仅用“”一句就已交代了时间、地点、 人物和事件,“”一句则点明了季节特征,并渲染了萧瑟落寞的氛围。 (3)苏轼赤壁赋中“,”两句,以侧面描写的方式表现了箫声的效果。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梧桐是秋的信使。(A)梧桐叶大,易受风。(B)叶柄甚长,叶柄与树枝连接 不很结实,好像是粘上去的。(C)

    29、立秋那天,梧桐树本来好好的,碧绿碧绿,忽然一阵小风,歘的一声, 飘下一片叶子,无事的诗人吃了一惊:啊!秋天了!其实只是桐叶易落,并不是对于时序有特别敏感的“物 性”。(D)梧桐落叶早,但不是很快就落尽。我的印象,已是深秋,梧桐大批地落叶,树叶已干,梧桐籽 已熟。往往是一夜大风,第二天起来-看,满地桐叶,树上一片也不剩了。梧桐籽炒食极香,极酥脆,只 是太小了。 我的小学校园中有几棵大梧桐,大风之后,我们就争着捡梧桐叶。我们要的不是叶片,而是叶柄。梧 桐叶柄末端稍稍鼓起,如一小马蹄。这个小马蹄纤维很粗,可以磨墨。所谓“磨墨”其实是在砚台上注了 水,用粗纤维的叶柄来回磨蹭,把砚台上干硬的宿墨磨化了,

    30、可以写字了而已。不过我们都很喜欢用梧桐 叶柄来磨墨,好像这样磨出的墨写出字来特别的好。一到梧桐落叶那几天,我们的书包里都有许多梧桐叶 柄,好像这是什么宝贝。对于这样毫不值钱的东西的珍视,是可以不当一回事的么?不啊!这里凝聚着我 们对于时序的感情。这是“俺们的秋天”。 18、将下面的语句添加到上面文字中,最适宜的位置是:(3分) 风一吹,树叶极易脱落。 A(A)B(B)C(C)D(D) 19、文中语言形象生动,没有使用的修辞是:(3分) A引用B.比喻C.设问D.比拟 20、划线句子有语病,比较下列两种修改,你认为哪个更好一些?简述理由。(5分) 第一种:据我的印象,已是深秋,树叶已干,梧桐籽已

    31、熟,梧桐才大批地落叶。 第二种:据我的印象,梧桐大批地落叶,已是深秋,树叶已干,梧桐籽已熟。 21.下面是某社区的一则公告,其中有四处用词不够恰当,请找出并加以修改。(4分) 公告 各位居民朋友: 我市疾控部门通报,XX商场三楼老年装柜台员工吴某某,于2月14日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 者。为防止病毒扩散,保护广大市民的健康,请于2月10日10:00-17:00到过XX商场三楼服装区的居民, 及时主动扫一扫下方二维码进行个人信息登记。如感觉身体难受,请与XX社区工作站联系,并自行按照 传染病防治相关规定采取防范措施。居民不主动登记并造成后果的,将依法严惩。望居民朋友相互周知! 特此通告 XX

    32、社区工作站 2月15日22.下面是A市的机场、火车站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对于进入该市人员排查的流程图。请把这个 流程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30个字。(5分) 7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春节阖家团圆的节奏。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恐慌与感动交 织。 时隔17年,84岁的钟南山再次挂帅出征,奔赴疫情一线。 经历过2003年非典的90后医护人员自愿请战,小时候,他们被白衣天使保护;长大后,他们 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一样,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 但,这不是人类面临的第一次流行病,也

    33、绝不会是最后一次,而在未来的疫情里,我们是将要 成为“下一代拯救者”的人。 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坐标上谋划人生、创造历史。请根 据自己的思考,写一封给青年的信。 要求: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8 兖州区高三网络模拟考试 语文答案2020.3 1.D【解析】A项,“垃圾焚烧的必要条件是分类”错误,材料一第四段说的是“垃圾分类有利于焚烧”, 故A项曲解原文。B项,“垃圾分类加大垃圾处理难度”错误,材料一第四段“它可以起到减少垃圾处理量、 减少污染排放量、改善燃烧工况、提高发电效率等作用”“目前垃圾分拣存在很大难度”可知,不是“加大垃圾 处理难度”,而是有利于垃圾处理,只是目前垃圾分拣有很大难度。C项,“鼓励拾荒将有助于垃圾分类”错误, 依据材料一最后一段“拾荒大军,虽在一定程度上变废品为资源,但大多是无照经营,缺乏规范和检验,使垃 圾在捡拾、收集、运输、加工过程中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可知,“有助于”说法片面,以偏概全。故选D。 2.D【解析】D项,“当前解决工业文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键是解决垃圾问题”错误,材料二第三段“垃 圾问题是内在于工业文明?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3月高三语文阶段检测试题及答案统编版高三总复习.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000469.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