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冶炼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参考模板范本.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铜冶炼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参考模板范本.doc》由用户(林田)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冶炼 行业 企业 安全生产 风险 分级 体系 实施 指南 参考 模板 范本
- 资源描述:
-
1、ICS77.020H00DB37山东省地方标准DB 37/T 31552018铜冶炼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Implementation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System of Risk Classification for Production Safety of Copper Smelting Industry2018 - 02 - 24发布2018 - 03 - 24实施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7/T 31552018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2、局提出。本标准由山东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阳谷祥光铜业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化刚、祁茂刚、卢小平、刘健、王得中、高庆文、郑广厚、楚秀建、李振林、赵来芝、刘富勇、孟庆红。引言本标准是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山东省地方标准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的要求,充分借鉴和吸收国际、国内风险管理相关标准、现代安全管理理念和铜冶炼行业企业的安全生产风险(以下简称风险)管理经验,融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及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相关要求,结合山东省铜冶炼行业企业安全生产特点编制而成。本标准用于规范和指导山东省铜冶炼行业企业开展风险分级
3、管控工作,达到降低风险,杜绝或减少各类事故隐患,预防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目的。367铜冶炼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铜冶炼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工作程序和内容、文件管理、分级管控效果、持续改进、信息化管理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指导山东省内铜冶炼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设。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386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2952
4、0 铜冶炼安全生产规范 GB/T 30080 铜及铜合金熔铸安全生产规范GB/T 6067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TSG/T Q0002 起重机械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桥式起重机DB37/T 2882-2016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DB37/T 2974-2017 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3 术语和定义DB37/T 2882-2016、DB37/2974-2017界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铜冶炼铜精矿经熔炼-吹炼-火法精炼-电解精炼后获得阴极铜的冶炼过程。3.2熔炼将含铜精矿,配入适当数量的熔剂、返尘、燃料,送入空气
5、或富氧空气,将物料熔化。氧气与精矿内元素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反应,产生含二氧化硫(SO2)烟气、铜琉(冰铜)及炉渣的过程。3.3吹炼通过向铜锍(冰铜)中鼓入空气或富氧空气,将其中的铁、硫及其他有害杂质氧化除去以获得粗铜,并将贵金属富集到粗铜中的冶金过程。3.4火法精炼以粗铜为原料,在高温下向铜熔体中鼓入空气或富氧空气,使铜熔体中的杂质与空气中的氧发生氧化反应,以金属氧化物的形态进入渣中脱出,然后用还原剂将溶解在铜中的氧除去,最后浇铸成合格阳极板的冶金过程。3.5电解精炼将阳极板作为阳极,用始极片或不锈钢阴极作为阴极,相间地装入电解槽中,用硫酸铜溶液做电解液,在直流电的作用下,阳极上的铜和
6、电位较负的金属溶解进入溶液,其他金属进入阳极泥,铜从阴极上析出的过程。4 基本要求4.1 成立组织机构4.1.1 机构框架在建立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时,企业应建立以企业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安全分管领导(或安全总监)为副组长的领导机构,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包括:安全、生产、工艺、设备、消防等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各厂(部)负责人,确定体系办公室,各厂部成立相关工作组、专业组,明确领导机构中各成员的职责,将建设任务从领导小组至各工作组、专业组进行分解且层层落实责任。4.1.2 小组设置企业可结合自身特点,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组织机构中,设熔炼、精炼、设备动力部、能中、物流等5个工作组,组长由其主要负责人担任。
7、工作组又细分为卸料、配料、熔炼、电解、精炼、选矿、制酸、制氧、稀贵冶炼、动力、供排水、检修、运输、质检、化验等15个专业组,组长由专业负责人担任。4.1.3 领导小组组长职责组长应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有效性承担最终责任。其主要职责:a) 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搞好宣传发动与全员培训;b) 确保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所需人力资源、资金投入、物质保障;c) 发挥领导小组成员作用,监督其履行职责,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情况实施奖惩。4.1.4 领导小组副组长职责a) 负责对风险点确定、危险源辨识、风险分级及管控措施编制等工作统一部署、协调; b) 负责组织编制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及对相关制度
8、的审核;c) 组织对实施方案、制度进行培训;d) 负责督促制定各工作组的职责,并监督其履行职责。4.1.5 领导小组成员职责a) 按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方案、制度的要求进行落实;b) 负责职责范围内的风险点确定、危险源辨识、风险分级及管控措施编制、风险告知等工作;c) 负责根据现场变化、工艺改进、技术更新及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对管控体系持续更新,确保体系与现场相符;d) 负责对分管范围内员工进行培训、检查和考核,确保员工熟知所在岗位存在的风险及其管控措施;e) 职责范围内其他相关职责。4.1.6 体系办公室职责a) 负责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起草和制度建设;b) 负责企业风险分
9、级管控体系建设资料的建档;c) 负责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情况进行指导、检查和考核;d) 负责传达上级有关文件及会议精神,落实领导小组有关要求;e) 职责范围内其他相关职责。4.2 编制建设实施方案4.2.1 应明确工作目标、实施步骤、工作任务、进度安排等。4.2.2 要提出具体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管理保障措施,从加强组织协调、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强化宣传推广、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培训交流、督查考核等方面制定措施,以保证工作任务切实落实到位。4.3 宣传发动4.3.1 企业要针对全体从业人员充分做好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宣传发动工作,宣传内容应包括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标准、规范,特别是
10、企业员工应履行的工作职责,应具备的安全条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等;开展风险分级管控的目的意义、目标任务、方法步骤、评价准则等,典型示范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相关行业领域事故案例等。4.3.2 应创新宣传形式,可采取“两个体系”宣传专栏、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和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还可采取举办培训班、“现身说法”警示教育等有效形式。通过广泛的宣传发动,使广大员工进一步认识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不断提高全员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逐步形成领导高度重视、员工积极参与的浓厚氛围。4.4 制度建设4.4.1 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应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流程,明确各层次风险管控职责,根据安全风险等级,落实
11、管控层级,做好责任管理范围内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应规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工作的步骤和方法,主要包括确定危险源辨识方法、风险评价方法及风险等级判定准则,明确风险点确定、危险源辨识、风险分级标准、管控层级确定、管控措施编制、安全风险告知等内容,保证本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规范化。4.4.2 培训教育制度应明确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安全管理部门和各厂(部)培训教育职责。a) 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开展培训需求分析,制定培训计划、落实培训投入,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全员培训;b)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确定培训内容,加强培训督促、检查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薪酬挂钩;各厂(部)负责落实培训计划,组织本部门员工利用班前班后
12、会、安全活动日等方式组织员工学习两体系相关内容,岗位员工要加强日常学习,熟悉本岗位存在的危险源及相应的管控措施。4.4.3 运行管理考核制度应明确制定岗位(班组)、车间(科)、厂(部)、公司运行管理考核内容及标准,规范相关信息档案的管理,确定考核频次和考核组织形式,规范监督检查的方法和程序。应将考核结果与企业评先争优、物质奖励等有机结合,强化考核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参见附录A)。4.5 实施全员培训4.5.1 编制培训计划企业应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制定并落实保障培训工作顺利开展的工作措施,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分阶段、分层级实施全员培训。组织企业管理层、厂(部)、车间(科)管理人员与岗位人员进行培
13、训,达到企业风险分级管控培训教育率100 %。应明确培训内容及考核标准,确保每位员工提高风险意识,能够辨识工作岗位中存在的危险源,参与到风险评价工作中,提出合理可行的对策措施,降低岗位风险。4.5.2 培训内容与实施a) 企业应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之初组织全员培训,重点针对风险点确定、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分级、管控措施编制的标准和依据进行培训,以及对企业制定的组织机构文件、实施方案、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培训教育制度、运行考核制度等内容进行传达落实,促使每位员工熟练掌握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设标准及实施步骤;b) 企业应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之后,对企业确定的风险信息进行培训。4.5.3 培训考试
14、与考核a) 培训结束后应进行考试,考试重点是岗位风险点,包括风险点的风险类别、危险源辨识分析评价方法、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风险等级、管控措施等基本知识,考试应采取闭卷考试等方式,组织全员进行考试;b) 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应定期监督检查培训情况,并按照不低于20%的比例采取随机抽考的方式,检查培训效果;c) 对发生不符合培训要求、违反培训规定和纪律、培训考试成绩不合格等情况,按照企业培训教育制度进行考核。4.5.4 培训记录企业应按照培训计划开展培训,并收集相应的培训资料归档保存。包括: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培训签到表、培训影像、培训考核及培训效果总结与评价等资料。5 工作程序和内容5.1 风险点确
15、定5.1.1 风险点划分原则5.1.1.1 设施、部位、场所、区域对于设施、部位、场所、区域等风险点划分应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a) 可按照生产场所、生产装置、储存区域、公辅设施等功能分区进行划分;示例1: 按生产场所划分,铜冶炼行业企业可划分为原料系统、冶炼系统、电解精炼系统、渣选矿系统、动力系统、稀贵冶炼系统等风险点。b) 对于规模较大的、工艺复杂的系统,可按照所包含的设施、部位进行细分。示例2: 按系统所包含设施、部位细分,冶炼系统先划分为上料系统、熔炼系统、吹炼系统、火法精炼系统,熔炼系统又划分为铜精矿干燥机、闪速熔炼炉、闪速熔炼余热锅炉、配电
16、室等风险点。5.1.1.2 操作及作业活动对操作及作业活动等风险点的划分,应当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对于连续运行的大型设备开停车、检维修作业、动火作业、有限空间作业、高温熔渣运输等操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动应划分为风险点。示例3: 闪速熔炼炉放铜作业、高温熔炼炉渣运输作业、动火作业等。5.1.2 风险点排查5.1.2.1 风险点排查的内容根据风险点划分原则,企业应对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风险点排查,形成包括风险点名称、类型、区域位置、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等内容的基本信息,建立风险点统计表。5.1.2.2 风险点排查的方法企业可按生
17、产(工作)流程的阶段、场所、装置、设施、作业活动或上述几种方式结合的方法进行风险点排查。示例4: 以吹炼炉为例说明,按生产流程的阶段、设备设施、作业活动为排查方法,吹炼生产过程主要有放铜作业、放渣作业、冰铜干燥机、闪速吹炼炉、闪速吹炼余热锅炉等风险点。5.2 危险源辨识5.2.1 辨识方法5.2.1.1 对于作业活动危险源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进行辨识,辨识应覆盖全部作业活动类风险点,建立作业活动清单,具体见附录B.1。对于设备设施危险源采用安全检查表法(SCL)进行辨识,辨识应覆盖全部设备设施类风险点,建立设备设施清单,具体见附录B.2。安全检查表法(SCL)是一种定性的风险分析辨识方
18、法,它是将一系列项目列出检查表进行分析,以确定系统、场所的状态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通过检查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风险,提出改进措施的一种方法,主要运用于对设备设施的辨识。安全检查表的编制主要是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国家、地方的相关安全法规、规定、规程、规范和标准,行业、企业的规章制度、标准及企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等。(2)国内外企业、行业事故统计案例,经验教训。(3)行业、企业安全生产的经验,特别是本企业安全生产的实践经验,引发事故的各种潜在不安全因素及成功杜绝或减少事故发生的成功经验。(4)生产系统安全分析的结果。5.2.1.25.2.2 辨识范围按DB37/T 2974-2017中5.2.2条执行
19、。5.2.3 危险源辨识5.2.3.1 企业应根据培训计划对全体员工进行危险源辨识方法的培训,按照DB37/T 2974-2017第5.2.2条确定的辨识范围组织全员有序地开展危险源辨识。5.2.3.2 辨识时应依据GB/T 13861的规定充分考虑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四种不安全因素,同时应充分考虑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中提及的较大危险因素。5.2.3.3 运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对作业活动开展危险源辨识时,应在对作业活动划分为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的基础上,系统地辨识危险源。在作业活动划分时,应以生产(工艺、工作)流程的阶段划分为主,也可以采取
20、按地理区域划分、按作业任务划分的方法,或几种方法的有机结合。划分出的作业活动在功能或性质上相对独立,既不能太复杂,也不能太简单。5.2.3.4 运用安全检查表法(SCL)对设备设施进行危险源辨识时,应将存在能量、危险物质的部位和工艺参数作为检查项目,针对每一检查项目,列出检查标准,对照检查标准逐项检查并确定不符合标准的情况和后果。5.3 风险评价5.3.1 风险评价方法本标准推荐采用风险矩阵评价法(LS)对设备设施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对生产过程中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5.3.2 风险评价准则5.3.2.1 风险矩阵评价法(LS)根据铜冶炼行业企业
21、可接受风险实际,确定本标准的风险矩阵评价法(LS),具体参见附录E.1。5.3.2.2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根据铜冶炼行业企业可接受风险实际,确定本标准的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具体参见附录E.2。5.3.3 风险评价与分级5.3.3.1 经风险评价,判定的风险等级分为1、2、3、4、5级(其中1级为最高级别)。5.3.3.2 根据DB37/T 2974-2017第5.3.3条的有关要求,本标准将风险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表示,其中风险等级为5级的可接受风险(稍有风险)纳入低风险级别。5.3.3.3 铜冶炼行业企业风险分级划分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