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政策法规解读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农业农村政策法规解读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 农村 政策法规 解读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一部分 新型职业农民教育与培训 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意义 宿迁市职业农民培训和认定办法一、新型职业农民的认识 新型职业农民是指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作为主要职业,以农业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居住在农村或集镇的农业从业人员。即新型农民应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1.新型职业农民产生的时代背景 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向二、三产业转移以及新生代农民工对土地的“陌生”,留守农业人群呈现出总量相对不足、整体素质偏低、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然而,新型职业农民将以从事农业作为固定乃至终身职业,是真正的农业继承人。培育新型职业农
2、民不仅解决了“谁来种地”的现实难题,更能解决“怎样种地”的深层问题。2.新型职业农民的基本特征 新型职业农民是市场主体。全职务农,把务农作为终身职业。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现代观念,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对生态、环境、社会和后人承担责任。具有“能创业”的特点。具备较大经营规模,具有较高收入。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受到社会的尊重。3.新型职业农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要有新观念:主体观念、开拓创新观念、法律观念、诚信观念等。要有新素质:科技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要有新能力:发展农业产业化能力、农村工业化能力、合作组织能力、特色农业能力等。4.新型职业农民的分类 生产经营型:
3、以家庭生产经营为基本单元,充分依靠农村社会化服务,开展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和组织化生产的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如家庭农场主、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带头人等。专业技能型:掌握一定的农业生产技术,有较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直接从事园艺、鲜活食品、经济作物、创汇农业等附加值较高的农业生产的群体,如农业工人、农业雇员等。社会服务型:掌握一定农业服务技能,并服务于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的群体,如农机手、专业植保员、农村信息员、全科农技员等。5.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形式和途径 加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培养职业农民素质。(重点抓好普及性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农民学历教育)。创新培育培训
4、内容和方式。专业合作组织、典型示范引领、创业实践助推新型职业农民成长。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意义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现代农业的核心主体。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就是培育各类新型经营主体的基本构成单元和细胞,对于加快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将发挥重要的主体性、基础性作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破解“谁来种地”难题的国家战略,是建设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的战略选择和重点工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有助于推进城乡资源要素平等交换与合理配置,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就是培育现代农业的现实和未来。三、宿迁市职业农民培训简介 农民参加培训条件:初中以上文化、年龄在55岁以下、
5、有一定从业经验和创业愿望的农民。培训机构的条件:有能力、有条件、有意愿、有资质的中等专业学校。农民培训的形式:“集中学习、生产实践、考试考核及跟踪指导服务相结合”。第二部分 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解读 农业生产经营类政策 农民创业、教育、培训政策 农村实事工程类政策一、农业生产经营类政策1.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 2014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1.18元/斤,比2013年提高0.06元。2014年杂交稻(籼稻)1.38元/斤,粳(jing)稻1.55元。比2013年提高0.03元和0.05元分。2.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政策 粮食直补:水稻20元/亩,农资综合直补103.4元/亩。良种补贴:水稻、
6、棉花15元/亩;小麦、玉米、油菜10元/亩。补贴资金通过一折通直接发放到户,确保农民受益。“一喷三防”、畜牧良种补贴等。一、农业生产经营类政策3.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2014年江苏省在全国率先放宽农机补贴购置限制:“全价购机、定额补贴、县级结算、直补到卡”4.农业保险补贴政策水稻、小麦、玉米、棉花、油菜等农作物保险财政补贴不低于70%;能繁母猪、奶牛保险财政补贴不低于80%;育肥猪保险财政补贴不低于60%;其它设施农业参保品种省财政补贴50%。一、农业生产经营类政策5.渔业柴油补贴政策6.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补助政策7.农村沼气建设政策8.生鲜农产品流通环节税费减免政策9.鲜活农产品运输
7、绿色通道政策10.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政策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直接用于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生产用地,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农民专业合作社缴纳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却又困难的,经批准可享受减免税优惠。二、农民创业、教育、培训政策1.农民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全面落实农民就业失业登记、求职登记、创业服务和农村困难家庭就业援助四项制度。完善最低工资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健全企业欠薪保障应急周转金和工资保证金制度。完善劳动预备制度,对有就业要求的初高中毕业生实行3-12个月的免费培训。帮助低收入家庭未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免费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对在常住地登记失业半年以上、进城从事个体的农民,凭其持有的就业失业登记证
8、,按照税法规定,3年内按每户每年8000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当年实际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费、教育附加和个人所得税。二、农民创业、教育、培训政策2.农民培训补贴政策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实行普惠制。农民学历教育、贫困劳动力培训、培训鉴定获证奖补等。3.农村教育有关政策学前:省政府助学金资助标准为1000元/生.年(2011年秋起),比例为12%。中小学:省政府困难家庭学生生活补助标准为1000元/生.年(小学)、1250元/生.年(初中)(2012年秋起),比例为10%;1500元/生.年(高中),比例为15%。中职:全日制所有学生免除三年学费,非全日制涉农专业学生免除两年学费。全日制家庭经济困
9、难学生国家助学金标准为1500元/生.年(2012年秋起);三、农村实事工程类政策1.农村社会保障政策新农保:新农保基金主要由个人缴纳、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参加新农保的农村居民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标准分为六个档次(100元、200元600元)。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本省户籍的农村居民,符合领养条件的,可按月领取养老金,基础养老金标准最低为80元/人.月。三、农村实事工程类政策2.农民饮水安全工程3.农民健康工程:新农合政府补贴标准与农民收入增长相适应。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保持在75%。4.农村交通出行工程5.农村环境整治工程6.农村文化建设工程7.农村社会保
10、障工程:2014年农村低保最低标准为300元/月。8.农村脱贫奔小康工程第三部分 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建设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概述 几种主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农业部关于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指导意见一、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 党的十八大提出: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指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顺应农业农村发展形势的变化,通过自发或政府引导,形成的各类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和生产性服务主体及其关系的总和,是各种利益关系的传统农户与新兴农业经营主体的总称。二、几种主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是建立于家庭承
11、包经营基础上,适应市场经济和生产力发展要求,以商品化生产为导向、专业化生产为手段、规模化经营为基础,集约化经营为标志的现代生产经营组织,主要包括新型职业农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以及其他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类型。二、几种主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新型职业农民:综合素质高、生产经营能力强、主体作用突出。2.专业大户:经营规模比传统农户大、专业从事某一品种或某一行业生产的农业经营者,如运销大户、农机大户等。3.家庭农场: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以农业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业经营组织,如种养大户。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提扶持家庭农场。二、几
12、种主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农民合作社:是指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按照自愿联合、民主管理、共同受益的原则组织起来的一种互助性生产经营组织。既包括从事农业生产、销售、服务等业务的专业合作社,也包括土地股份、社区股份等类型的股份合作社。5.农业企业: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和服务等业务的涉农企业。6.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如农业公共服务机构。7.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如专业服务组织、农民经纪人、专业技术协会等。三、农业部关于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指导意见(农经发【2014】1号)1.家庭农场是农户家庭承包经营的升级版。2.家庭农场主要依靠家庭成员,主要进行种养业专业化生产,可实现较高的土地产出率、劳动
13、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3.家庭农场要实现粮食规模化生产,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的基础上发展。4.家庭农场可自主办理工商注册登记,图的市场主体资格。5.引导承包土地向家庭农场流转。第四部分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系列解读 构架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发展农业补贴对粮食生产的激励作用 粮食安全监管要做到“零容忍”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政策眼坚持“稳”和“活”慎重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一、构建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粮食战略的核心是立足国内基本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要合理配置资源,保谷物,保口粮;强调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划定基本农田,不断提高农业综合
14、生产能力。要在重视粮食数量的同时,注重品质和质量安全。要号召全社会增强节粮意识。二、发挥农业补贴对粮食生产的激励作用 1.农业补贴政策的核心是什么?答:农业补贴政策的核心是“四补贴”,即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资价格综合补贴。2.新形势下农业补贴政策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答:要在保证普惠制补贴不取消、不消减的基础上,新增补贴资金重点用于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真正发挥补贴资金对粮食生产的激励作用。三、粮食安全监管要做到“零容忍”怎样做才能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答:(1)加强源头治理。要做好水、肥、农药、添加剂等生产环境和生产安全要素的控制。(2)强化全过程监管
15、。建立产地准出到市场准入制度。(3)健全监管体系。建立“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追溯体系。(4)提升产业素质。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5)落实各方责任。企业、行业、监管部门、地方政府、社会群众等齐抓共管,形成人人关心食品安全、人人维护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四、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政策要坚持“稳”和“活”如何理解农村土地承包政策的“稳”和“活”?答:“稳”就是要稳定党的农村政策,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一是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二是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三是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活”就是要进一步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赋予农
16、民更多财产权利,放活土地经营权,促进农民增收和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如“土地流转”,即土地使用权流转,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五、慎重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1.关于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2.关于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六、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如何理解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分”与“统”?答:“分”主要是培育种养专业户、家庭农场,提高家庭经营的集约化、抓夜话和规模化水平;“统”主要是培育合作社、龙头企业和社会化服务组织。种养专业户、家庭农场是体系的骨干;农民合作社是体系的中坚;龙头企业是引领;农业社会化服
17、务组织是支撑。第五部分第五部分 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决定中有关农村改革几个重大问题中有关农村改革几个重大问题 决定以赋予农民更多权利和利益、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为主线,明确提出了“三个赋予”、“七个允许”、“四个鼓励”、“五个保障”、“六个推进”、“三个建立”、“六个完善健全”、“四个制度改革”、“五个城乡统筹”的农村改革任务和举措。“三个赋予”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七个允许”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允许通过试点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
18、、担保、转让;允许财政项目资金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允许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合作社持有和管护;允许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允许企业和社会组织在农村兴办各类事业;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四个鼓励”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 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鼓励农村发展合作经济;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设。“五个保障”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保障农民工同工同酬;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保障金融机构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六个推进”推进家庭经
19、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 推进城乡保障体系建设,在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保体系。“三个建立”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建立农村产权流转市场;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六个完善健全”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完善农业保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