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农业生态学》第六章-农业的资源与效益解析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3996857
  • 上传时间:2022-11-02
  • 格式:PPT
  • 页数:77
  • 大小:1.80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农业生态学》第六章-农业的资源与效益解析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农业生态学 农业 生态学 第六 资源 效益 解析 课件
    资源描述:

    1、第六章农业的资源与效益农业的资源与效益第一节第一节 农业的资源农业的资源第二节第二节 农业生态系统的效益农业生态系统的效益第一节第一节 农业的资源农业的资源一.农业资源的概念与分类;二.不可利用资源的开发、利用控制和替代;三、再生资源的利用、保护和增殖。一一.农业资源的概念与分类农业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1.资源与农业资源资源与农业资源 (1)资源资源定义:又称财源财源,资财的来源。包括人类需要的 一切物质、能量、技术、信息、资金等。包括:a.自然界所赋予的自然资源:b.人类通过自身劳动提供的资源(2)农业资源农业资源 定义定义:从事农业生产农业生产或农业经济经济活动所利用或可以利用 的各种资源资

    2、源。农业资源与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如劳动对象:动植物 生产资料:土地 生产条件:水、热、气 2.农业资源的分类农业资源的分类 根据资源与人的关系资源与人的关系可分为:自然资源(Natural resources)土地 气候 水 生物社会资源(Social resources)技术 劳力 资金 信息 交通等 根据资源再生与增长机理分为:根据资源再生与增长机理分为:1.可更新资源(再生资源)太阳辐射 生物 水2.不可更新资源(不可再生资源)燃料 金属农业资源农业资源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可更新资源可更新资源与地球与地球起源有起源有关的资关的资源源太阳能、太阳能、水力、水力、风力、风力、大气、大气、全球水

    3、全球水资源等资源等与生物与生物过程有过程有关的资关的资源源动植物动植物种质资种质资源、土源、土地、肥地、肥力资源、力资源、森林、森林、草场、草场、渔业资渔业资源源不可更新资源不可更新资源可部可部分回分回收收金属矿金属矿物、非物、非能源矿能源矿物物不可不可回收回收石油、石油、煤、天煤、天然气等然气等化石能化石能源源社会资源社会资源工业产品工业产品资源资源农机农具农机农具化肥农药化肥农药燃油电力燃油电力人力人力资源资源数量数量体力体力智力智力素质素质财力财力资源资源资金资金信贷信贷能力能力信息信息资源资源资料、资料、情报获情报获取范围取范围和获取和获取速度速度农业资源的分类农业资源的分类二二.不可

    4、利用资源的开发不可利用资源的开发,利用控制和利用控制和替代替代 1.开发利用过程开发利用过程 三个阶段:1.受技术制约阶段;受技术制约阶段;2.正反馈时期;正反馈时期;3.资源制约阶段。资源制约阶段。非再生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总量非再生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总量变化模式变化模式石油和煤的开采历史和预测趋势石油和煤的开采历史和预测趋势(二二)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 对策对策:开源节流开源节流1.加强替代资源的开发。2.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3.加强象铁、铜这类金属资源的回收和循环利用。三、三、再生资源的利用、保护和增殖再生资源的利用、保护和增殖 1.利用与危机利用与危机 太阳能、地热能

    5、、风能、水能等与地质变化有关,受人类影响较小。森林、草原、动植物、土壤等与生物学过程有关,受人类影响较大。利用速度大于更新速度 森林过伐、草原过牧、鱼类过捕(近海)、物种减少 土壤: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8.2%沙漠化面积占国土面积的 27.3%盐碱化面积占国土面积的 3.8%草原沙漠化严重草原沙漠化严重 2.再生资源的保护核心:再生资源的保护核心:把资源开发利用的速度控制在资源再生能力允许再生能力允许 的范围之内。最大持续收获量最大持续收获量MSY(Maximum sustainable yield):指与资源指与资源再生再生能力相应的,能长久维能力相应的,能长久维持下去的最大收获量。持

    6、下去的最大收获量。最适持续收获量最适持续收获量OSY(Optimum sustainable yield):由于生物资源的更新常受环境影响而由于生物资源的更新常受环境影响而波动,稳妥的资源收获量应略波动,稳妥的资源收获量应略低于低于最大持续最大持续收获量,这个量称为收获量,这个量称为OSY.(1)直接限制收获量)直接限制收获量 dN/dt=rN(1-N/K)-h h 为限定的收获量 当 dN/dt=rN(1-N/K)h=0,处于平衡状态,若 h MSY,则生物种群有两个平衡点(2)限制开发能力)限制开发能力 dN/dt=rN(1-N/K)-EN 其中E为开发能力;EN为收获量 当 dN/dt=

    7、rN(1-N/K)EN=0,处于平衡状态,平衡点 N 3*=K(1-E/r)调节开发能力 E,可使收获量 EN 改变。当 N 3*与 N*重合时,开发能力达到最大值(E max),E max N*为最大持续收获量 MSY,代入前式得 E max N*=MSY=rK/4,因 N*=K/2,所以 E max=r/2 由于 OSY MSY,所以最适开发能力 E opt E max 再生资源的保护措施再生资源的保护措施(1)直接限制收获量)直接限制收获量(2)限制开发能力)限制开发能力(3)法律上确定资源的归属权或使用权)法律上确定资源的归属权或使用权(4)经济杠杆调节)经济杠杆调节(5)人口政策)人

    8、口政策(6)替代资源的开发、利用)替代资源的开发、利用 3.再生资源的增殖再生资源的增殖 (1)森林:封山育林、培植速生丰产林、残林更新和 扩建新林(三北防护林、广东绿化)(2)草原:草种改良、人工种植、施肥灌溉、防鼠灭虫等。(3)渔业资源:对捕鱼季节、捕鱼地点和捕鱼工具的限制,放置鱼苗、人工鱼礁等 (4)野生动植物:建立自然保护区、开展人工繁殖等。(5)环境净化。污水处理废气回收废弃物再利用 岛屿生物学理论岛屿生物学理论 岛屿生物学理论岛屿生物学理论(island biology theory):岛屿面积越小小,距离大陆越远远,物种数目就越少少,说明岛屿面积和隔离岛屿面积和隔离在决定物种数目

    9、上起重要的作用。S=CAZ,S为物种数,A为生存面积,C为物种分布密度,Z为统计指数。岛屿意味着生境片断化生境片断化(fragmentation)和隔离隔离(isolation)。MacArthur和Wilson于1967年在普林斯顿大学提出著名的均衡理论(equilibrium theory)均衡理论均衡理论:岛屿上物种数目是迁入迁入和消失消失之间动态平衡平衡的结果。中国核能使用中国核能使用中国中国14年内将增建年内将增建30座核电厂座核电厂,中中加能源合作提速加能源合作提速(2006-11-18)加拿大是世界第第5大能源供应国大能源供应国。其天然气产量居世界第3位,石油产量居世界第7位,油

    10、砂储量居世界第2位。而中国是世界第第2大能源消费国大能源消费国,同时也是第第2大石油净进口国大石油净进口国。“加拿大是安全可靠的能源提供国。而中国的能源需求将非常大。加拿大自然资源部长加里伦:中加合作是天作之合中加合作是天作之合.推动铀贸易推动铀贸易 加拿大提供核反应堆:重水反应堆。中国发展核能:偏好于使用轻水反应堆。“中国需要一系列的核反应堆,决定权在中国手中。铀储量:铀储量:1.澳大利亚:30%;2.哈萨克斯坦:17%3.加拿大:12%。2006年4月,中国总理温家宝在访澳其间,曾与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签署两份协议,即和平利用核能合作协定、核材料转让协定。在今后10年内,中国将从澳国进口约2

    11、万吨铀矿。中国政府的近期规划是:到2020年,每年核发电能力,从目前的8700兆瓦,增加到4万兆瓦。这意味着,到2020年,中国将增建30座核电厂座核电厂。提升能源战略提升能源战略 加拿大的经济结构中:能源的比重不断增加比重不断增加。2004财年,能源的出口比重是15.8%。2005财年,能源占出口总额的19.2%;能源战略提升在国际政治国际政治中带来更多主动权主动权。比如,2005年10月,加拿大前任总理马丁,即曾以停止输出石油为威胁,逼迫美国取消对加拿大木材征收惩罚性关税。2005年4月,中海油集团斥资1.22亿美元,收购了加拿大MEG能源公司17%的股权。预计到2008年,其阿尔伯塔北部

    12、油田的油砂中,将能提取出2.5万桶原油。政府开发各种清洁能源。“无论能源或电力的发展,都要本着对环境负责的态度。加中将加强清洁能源科技方面的合作。”世界各国核电机组对照表世界各国核电机组对照表截至2002年12月31日)中国核电站建造历程中国核电站建造历程 秦山核电站 大亚湾核电站 恰希玛核电站 秦山核电二期 岭澳核电站 秦山核电三期秦山核电站工程建设情况秦山核电站工程建设情况秦山核电站是我国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是我国第一座核电站 地处浙江省海盐县,位于杭州湾畔。我国自行设计、建造和运营管理的第一我国自行设计、建造和运营管理的第一座座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由秦山核电公司负

    13、责运行管理。我国成为继美、英、法、前苏联、加拿大、瑞典之后世界上第七个第七个能够自行设计、建造核电站的国家。秦山核电站工程建设的主要里程碑目标为:秦山核电站工程建设的主要里程碑目标为:1、1981年年11月月1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建设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建设300MW核电站;核电站;2、1982年04月,选定300MW核电站厂址为浙江省海盐县秦山;3、1984年02月24日,国家批准秦山核电厂扩大初步设计;4、1985年3月20日,秦山核电站浇灌核岛底板第一罐混凝土,主体工程全面开工建设;5、1989年4月,秦山核电站接受IAEA的PRE-OSART检查;6、1990年11月,秦山核电站主回路系

    14、统水压强度试验;7、1991年8月8日秦山核电站反应堆首次装料;8、1991年10月31日,秦山核电站反应堆首次临界;9、1991年年12月月15日,秦山核电站首次并网发电;日,秦山核电站首次并网发电;10、1992年7月,秦山核电站首次达100%额定功率运行;11、1994年4月,秦山核电站投入商业运行;12、1995年7月,秦山核电站通过国家竣工验收。“秦山30万千瓦核电厂设计与建设”获得了1997年国家科技进步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奖特等奖!大亚湾核电站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大亚湾核电站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有益尝试。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有益尝试。大亚湾核电站是我国大陆首座大型商用核

    15、电站。模式:“借贷建设、售电还贷、合资经营”。位于深圳深圳,总投资46亿美元,其中70%销往香港,30%销往广东。1982年12月,国务院批准建设大亚湾核电站;1994年2月5日,大亚湾核电站1号机组建成投入商业运行;1994年5月6日,大亚湾核电站2号机组建成投入商业运行。第二节第二节 农业生态系统的效益农业生态系统的效益u一、社会效益;一、社会效益;u二、经济效益;二、经济效益;u三、生态效益。三、生态效益。一、社会效益一、社会效益 定义:通常指农业在满足人类社会最基本需求最基本需求的效果,这些基本需求包括食物,衣着,燃料,住房和就业机会。这决定了农业在社会稳定中的基础基础地位地位。1.农

    16、业就业与人口城市化农业就业与人口城市化(urbanizationurbanization)通常是指通常是指农业人农业人口口转化为转化为城市人口城市人口的过程。的过程。其表现为:其表现为:空间空间上城市规模的扩大上城市规模的扩大 数量数量上农业人口转变为城镇非农业人口上农业人口转变为城镇非农业人口 质量质量上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现代化上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 出路有两条:一、为城市所吸收,加速城市化;二、在农村内部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村内部吸收办法: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村内部吸收办法:1.扩大耕地,提高单产,增加劳动力密集型农业生产项目(如养蚕,养蜂,园艺),发展第

    17、一产业第一产业。2.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农村工业,如酿造,编织,小水电等第二产业第二产业。乡镇工业(如广东);3.发展农村商业,运输,服务,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国际和国内城市化(国际和国内城市化(urbanization)进展加快进展加快 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城市数目增多数目增多;二是城市规模扩大规模扩大。城市化率:1800年:2.4%;1925年:21%;1950年:29.2%;1990年:42.6%;2000年:50%;发达国家有近75%的人口生活在城市。世界世界20座超千万城市座超千万城市 世界上70亿人口中有32亿居住在城市,这个数字到2030年估计会增加到50亿

    18、,占61。大城市排名:大城市排名:1.日本东京(3530万);2.墨西哥城(1920万);3.美国纽约(1850万);4.印度孟买(1830万);5.巴西圣保罗(1830万)上海和北京分列第第1010位位和第第1818位位。中国城镇化水平变化图(中国城镇化水平变化图(1953-2000年)年)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国城市化进程 坚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撤县设市撤县设市 2002年: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2010年:百万人口以上城市达到年:百万人口以上城市达到125个左右个左右 2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达50个左右 2010年年中国城镇人口近中国城镇人口近6.66亿

    19、,亿,城镇化率城镇化率49.68%城镇户籍人口增加:城镇户籍人口增加:1600 1600 万万1200 1200 万万/年年 20112011年农民数量:近年农民数量:近5 5 亿亿 20302030年预测:年预测:2.6 2.6 亿亿3.5 3.5 亿。亿。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遵循两条原则: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遵循两条原则:一、转移的仅仅是剩余劳动力剩余劳动力而不是必要劳动力,否则这种转移会引起农业的衰退衰退;二、转移量与城市就业机会就业机会的增加相匹配,否则转移人口只不过从农业剩余劳动力变成城市失业失业人口。对经济的发展无好处,反而会造成城市的住房,交通,卫生治安等问题。2.大食物概念与人类营

    20、养大食物概念与人类营养 人类的食物需求基本来源于农业。(1)食物能;(2)食物蛋白质;(3)食物脂肪;(4)食物维生素;(5)各类矿物营养。3.农产品代用品与农业的社会效益农产品代用品与农业的社会效益 农产品代用品的出现,并不能降低农产品的重农产品代用品的出现,并不能降低农产品的重要地位要地位,其原因原因包括:1.大多数的食物,饮料和药用植物未找到工业替代品未找到工业替代品;2.某些代用品性能性能比不上农产品。如棉麻;3.某些代用品的价格价格昂贵,价格上无法竞争;4.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习惯需求习惯难以改变5.代用品受能源与资源短缺的限制资源短缺的限制,不易大规模生产。4.农业的收成与社会稳定

    21、农业的收成与社会稳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体现在以下三方面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农业是人类营养的主要来源;二、农业为轻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棉麻)三、农业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资金。(工农业剪刀差)二、农业的经济效益二、农业的经济效益 定义:指农业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效果,包括劳动者通过农产品交换后获得的可用于扩大再生产和改善生活的利润利润。农业效益常用产出与投入的比值产出与投入的比值来度量。产投比值越大,经济效益越好,反之,比值越小,经济效益越差。1.物质投入的收益递减规律物质投入的收益递减规律 定义:资源转换系统的某一必要资源的输输入量

    22、入量从零开始不断增加,开始开始时系统的输输出量增加很快出量增加很快,当输入量达到一定水平后,输出量输出量增加的速率逐步速率逐步减慢减慢,停止停止,甚至出现负值负值,这种现象称为收益递减收益递减。这种现象在经济系统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成为一种规律,称为收益递减规律。图图6-10 收益递减规律示意图收益递减规律示意图表现形式:表现形式:u1.单位土地的收入收入随成本成本上升而增加,成本上升到一定程度后,收入的增加不显著;u2.初级生产初级生产与光照光照强度,肥料肥料的输入量之间也存在收益递减关系;u3.次级生产次级生产中,饲料饲料输入量与畜禽增畜禽增重量重量之间也存在着收益递减关

    23、系。系统动态变化系统动态变化 当内部结构的转换系统中,一种限制因子逐步补解除,另一些限制因子逐步显现的结果。(A,B,C,D),A变化,A过量等情况。系统内部结构的调整也能延缓收益递减现象的出现,有利于提高资源的转化效率。获最高能量物质产出的资源投入水平往往比获得最高经济收益所需要的资源投入水平要高。应用边际效益分析方法,确定最佳资源投入和收益水平。2.资源间的相互替代的效益资源间的相互替代的效益 人力畜力可被机械替代 生物燃料如柴薪,沼气可以被电,石油替代 有机能和复合能的替代。三、生态效益三、生态效益 农业的生态效益定义:指农业在保保护和增殖资源护和增殖资源,改进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环境质量方

    24、面的效果,也就是与人类农业活动相联系的生态环境状况的改善而使生产成果增加或减少的表现。正负效益。现代农业面临的世界性问题现代农业面临的世界性问题1.水土流失水土流失的原因与控制;2.沙漠化沙漠化的治理;3.土壤盐碱化土壤盐碱化的综合防治(1)水土流失的状况)水土流失的状况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几乎存在于所有流域。黄土高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黄土高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的土壤侵蚀面积不断增加,甚至东北号称“谷仓”的黑土地带水土流失也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全国的流失面积达367万km2,占国土面积的38.2%,且每年以1000 km2的速度增加。每年流失土壤50亿吨,相当于年平均刮去

    25、1cm厚的表土,随表土 带走的N、P、K为4000万吨,相当 于年化肥施入量的2倍,导致土壤贫瘠化十分严重。(2)水土流失的原因)水土流失的原因 水土流失是人为人为因素和自然自然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人口、资源环境、社会叠加人口、资源环境、社会叠加效应的反映。地形复杂,山地、高原、丘陵占国土面积69%;大部分地区降雨集中,雨水的冲刷强度大;森林覆盖率低,且分布不均匀;迫于人口压力大肆开垦土地,特别是坡耕地。自然自然因素为内因,人类人类活动是外因,而人口的增人口的增加和人类活动加和人类活动则是主要原因。(3)水土流失的危害)水土流失的危害土壤表土中所含养分流失,造成土壤贫瘠;水域下游泥土淤积,阻

    26、塞航道、水库;造成流失区农民的贫困。(4)水土流失的防治)水土流失的防治 水土流失的治理必须从流域生态系统优化的角度出发,将生物、工程和农业措施相结合,以流域为单位、应用生态工程原理、实行山、水、田、实行山、水、田、林和路综合与连续治理。林和路综合与连续治理。水土保持的耕作技术措施:主要改变改变水土流失坡地的地面微环境地面微环境,增加地面增加地面覆盖,减少水土流失覆盖,减少水土流失。如:等高种植、沟垄种植、间混套作、少耕免耕等。梯田工程梯田工程:坡地退耕还林还草坡地退耕还林还草。2.沙漠化沙漠化 沙漠化的原因及控制沙漠化的原因及控制 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在内的各因素

    27、造成干旱地区的土壤退化干旱地区的土壤退化。是人类面临的十大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1)世界沙漠化状况)世界沙漠化状况 全世界近100个国的10亿人口受到越来越多的沙漠化的威胁,沙漠化面积45.6106km2(全球陆地面积为149106km2),且每年以5.7万hm2的速度扩大,直接经济损失每年高达420亿美元。(2)我国沙漠化状况)我国沙漠化状况 我国沙漠化面积占27.3%27.3%。面积较大;分布较广;危害严重。遍及1313个个省市区,年经济损失为541541亿元亿元。(3)沙漠化日益加剧的原因)沙漠化日益加剧的原因 土壤沙化主要发生在脆弱的生态环境下,如:戈壁、荒漠、草原戈壁、荒漠、草

    28、原等。人类的活动是沙漠化的主要外因主要外因,人口增长增加了生产的需求,加大加大了现有生产性土地的压力,压力,使其逐渐演变为正在发展中的沙漠化土地。3.3.盐碱化盐碱化 盐碱化的原因及防治盐碱化的原因及防治 盐碱化指在土体中对作物生长有害的水溶水溶性盐类的积累性盐类的积累超过一定的限度,达到危害作物正常生长的一种土壤类型。(1 1)盐碱化的状况)盐碱化的状况 盐碱化土地占全球全球陆地面积的10%,受到危害的土地有2000万万hm2,由于不良灌溉和缺乏排水使大片水浇地发生次生盐碱化,每年废弃的土地达100万150万hm2,随灌溉面积的增加,盐碱化土地趋势将更加严重。我国盐碱化土地分布甚广分布甚广,

    29、从热带到寒温带、从海滨到内陆,都有分布。(2)盐碱化的成因)盐碱化的成因 自然因素:自然因素:蒸发大于降雨的气候因素;蒸发大于降雨的气候因素;地下水位高,水质矿化度大的水文因素;地下水位高,水质矿化度大的水文因素;低洼内涝、易于积盐的地形因素;低洼内涝、易于积盐的地形因素;含盐高的海潮的浸渍。含盐高的海潮的浸渍。人为因素:人为因素:主要由于排灌不利、耕作管理粗放,引起地下水主要由于排灌不利、耕作管理粗放,引起地下水位提高;位提高;加之强烈蒸发,使得土壤表层积盐,发生次生盐加之强烈蒸发,使得土壤表层积盐,发生次生盐碱化。碱化。(3)盐碱化的危害)盐碱化的危害 盐碱地土壤水分浓度大,造成作物吸水困

    30、吸水困难,萎蔫死亡难,萎蔫死亡;pH值高,造成土壤许多有效养分无效化有效养分无效化,如:磷肥、铁、锰、硼等微量元素,在强碱条件下,有效性会随之降低。(4)土壤盐碱化的治理)土壤盐碱化的治理 主要是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所实施的治水、改土治水、改土等农田水利农田水利工程。如排排水、灌溉水、灌溉及其配套建筑物的建设等。工程措施 种植耐贫瘠、耐盐碱耐贫瘠、耐盐碱的作物作物,改善生态条件,逐步提高地力。生物措施 调整种植业和农业结构,调整种植业和农业结构,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用养结合,培肥地力,提高土地生产力。农业措施四、三大效益之间的关系四、三大效益之间的关系 农业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关系实质也是:农业的近期,中期,长期效益农业的近期,中期,长期效益的关系;是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是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既矛盾又统一既矛盾又统一。本章结束!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农业生态学》第六章-农业的资源与效益解析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996857.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