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校 突发 公共卫生 事件 预防 控制 课件
- 资源描述:
-
1、南京市卫生局疾病预防及控制处处长二一五年十月1目录一、定义概述一、定义概述 二、传染病发生及暴发二、传染病发生及暴发 三、学校传染病流行特点及常三、学校传染病流行特点及常 见传染病介绍见传染病介绍 四、学校传染病预防及控制四、学校传染病预防及控制 234突发公共事件自然灾害、事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故灾难、公共卫生、社共卫生、社会安全等会安全等4大类。大类。45n特点;突发性56n损伤性67n群体性78社会性89910突发性公共事件诱因n天灾(传染病、次生性疾病)n人祸(战争、工伤、污染、交通)10n2002.09.14 n 南京汤山n特大投毒案抢救现场1112131415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文件宁政办发2013147 号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等3 个应急预案的通知各区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南京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试行)和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3 个应急预案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3 年12 月31 日1617n突发公共卫生事件n 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坏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职业中毒以及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突发社会安全等引起的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公共卫生。(4大类)171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
3、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 特别重大(特别重大(I I级)级)重大(重大(IIII级)级)较大(较大(IIIIII级)级)一般(一般(IVIV级)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819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并有扩散趋势涉及包括我市在内的,波及多个省份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周边以及与我省通航的国家和地区发生特大传染病疫情,并在我市出现输入性病例,严重危及我市公共卫生安全的事件发生烈性病菌株、毒株、致病因子等丢失事件发生新传染病或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在我市发生或传入我市,并有扩散趋势,或发现我国已经消灭的传染病在我市重新流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肺
4、鼠疫、肺炭疽在我市发生并有扩散趋势特别重大突发公共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事件(I I级),级),由国务院卫生行政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定,共有部门认定,共有7 7项项1920在一个区行政区域内,一个平均潜伏期内(在一个区行政区域内,一个平均潜伏期内(6 6天)发生天)发生5 5例以上肺鼠疫、例以上肺鼠疫、肺炭疽病例,或者相关联的疫情波及肺炭疽病例,或者相关联的疫情波及2 2个以上的郊区(城区)个以上的郊区(城区)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疑似病例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疑似病例腺鼠疫在我市发生流行,一个平均潜伏期内多点连续发病腺鼠疫在我市发生流行,一个平均潜伏期内多点连续发病2020例以上,或例
5、以上,或流行范围波及包括我市在内的流行范围波及包括我市在内的2 2个以上市个以上市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在我市发生或传入我市,尚未造成扩散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在我市发生或传入我市,尚未造成扩散乙类、丙类传染病疫情波及乙类、丙类传染病疫情波及2 2个以上郊区(城区),个以上郊区(城区),1 1周内发病水平超过周内发病水平超过前前5 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2 2倍以上倍以上霍乱在我市发生流行,霍乱在我市发生流行,1 1周内发病周内发病3030例以上;或疫情波及包括我市在内的例以上;或疫情波及包括我市在内的2 2个以上市,有扩散趋势个以上市,有扩散趋势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扩散到郊区
6、(城区)以外的地区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扩散到郊区(城区)以外的地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事件(IIII级),省级),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生行政部门认定,共共1212项项发生重大医源性感染事件发生重大医源性感染事件预防接种或群体预防性服药出现人员死亡事件预防接种或群体预防性服药出现人员死亡事件一次发生一次发生传传染病暴发染病暴发传传染病暴发染病暴发急性职业中毒急性职业中毒5050人以上,或者死亡人以上,或者死亡5 5人以人以上上境外隐匿运输、邮寄烈性生物病原体、生物毒素造成我市人员感染或死境外隐匿运输、邮寄烈性生物病原体、生物毒素造成我市人员感染
7、或死亡的亡的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21腺鼠疫发生流行,在一个区县行政区域内,一个平均潜伏期内连续发病10例以上,或波及2个以上郊区(城区)霍乱发生在一个区县行政区域内,1周内发病1029例,或疫情波及2个以上郊区(城区)1周内在一个郊区(城区)行政区域内,乙、丙类传染病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1倍以上预防接种或群体预防性服药出现群体心因性响应或不良反应在一个郊区(城区)内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1049人,或者死亡5人以下较大突发公共卫生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事件(II
8、IIII级)级),由市级卫生行政部由市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定,共有门认定,共有8 8项项发生肺鼠疫、肺炭疽病例,一个平均潜伏期内病例数未超过5例,流行范围在一个区县行政区域以内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122腺鼠疫在一个区县行政区域内发生,一个平均潜伏期内病例数未超过10例霍乱在一个区行政区域内发生,1周未发病10例经下区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10人以下,未出现死亡病例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事件(IVIV级),由级),由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区县卫生行政部门认定,共有认定,共有4 4项项22 2013
9、年特点分析年特点分析n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类型以传染病为主n9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有8起为传染病疫情,分别是呼吸道类6起,及今年流感发病水平增高、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发生有关;肠道类2起,夏季高温容易导致食物腐败变质,使肠道传染病发生的几率增加。1起为食物中毒事件。见图1。n2、涉及多人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地点是学校,发病人群是学生n9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有2起发生在学校,累计发病数71例,占总病例数的85.5%,可能是由于学校为人群聚集场所,学生相互之间交叉感染有关。n另外7起疫情均发生在其他场所,累计发病数12例,占总病例数的,14.4%。见图2。232425南京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
10、预案n一般食品安全事故(级);学校、幼儿园发生食物中毒事故,一次造成中毒人数30 人以下,未出现死亡病例的;n较大食品安全事故(级):学校、幼儿园发生食物中毒事故,一次造成中毒人数30 人以上50 人以下,未出现死亡病例的;n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级):学校、幼儿园发生食物中毒事故,一次造成中毒人数50 人以上或出现死亡病例的。26n共同的食源n相近的时间n小区域分布n季节性明显n地区性特点n人数众多n时间集中n来势凶猛n症状相似n无传染性群体性急性食物中毒事件 27二、传染病发生及暴发二、传染病发生及暴发1、感染及免疫、感染及免疫28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
11、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引起人类传染病的引起人类传染病的病原体病原体(包括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包括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可分为可分为1010类:类:1.1.病毒病毒(virus)2.)2.支原体支原体(mycoplasma)3.3.衣原体衣原体(bacterium)4.)4.立克次体立克次体(rickettsia)5.5.细菌细菌(heredity)6.螺旋体螺旋体(spirochete)7.放线菌属放线菌属(Actinomyces)8.真菌真菌(fungus)9.寄生虫寄生虫(parasite)10.朊毒体朊毒体(prion)病原体感染病原体感染 感染性疾病感染
12、性疾病 如有传染性,方称传染病如有传染性,方称传染病29 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及人体相互作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及人体相互作用或斗争的过程。用或斗争的过程。病原体、宿主和环境是感染过程的三大要病原体、宿主和环境是感染过程的三大要素,也是传染病发生的基本条件。素,也是传染病发生的基本条件。疾病疾病30 感染过程,实际上是病原体及宿主的相互感染过程,实际上是病原体及宿主的相互适应和相互斗争的过程适应和相互斗争的过程。由于两者之间的适应。由于两者之间的适应程度和程度和“力量对比力量对比”不同,因而导致产生各种结不同,因而导致产生各种结局不同的感染结果。这类局不同的感染结果。这类“结果结果”通常
13、称之为感通常称之为感染谱。染谱。感染谱一般可分为五种不同的表现:病原感染谱一般可分为五种不同的表现:病原体被清除、隐性感染、病原携带状态、潜伏性体被清除、隐性感染、病原携带状态、潜伏性感染和显性感染。感染和显性感染。31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病原体的致病力机体的免疫功能传播途径病原体被清除隐性感染显性感染病原携带状态潜伏性感染非特异性免疫屏障特异性被动免疫特异性主动免疫特异性免疫应答无或轻微组织损伤无临床表现仅有免疫学改变大多数获得特异性主动免疫少数转变为病原携带状态免疫功能不足可转变为显性感染病原体不排出体外带病毒者带菌者带虫者恢复期及健康携带者急性及慢性携带者不显临床症状排出病原体重要传染源巩
14、固免疫非巩固免疫小部分转变为病原携带状态(恢复期携带者)外界因素3233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环节两因素: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环节两因素:传染源传染源易感人群易感人群传播途径传播途径34 1.1.传染源(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Source of infection)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患者患者隐性感染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受感染的动物 动物携带动物携带 人感染以动物作为传染源的疾病称人畜共患人感染以动物作为传染源的疾病称人畜共患疾病,目前已证实约有疾病,目前
15、已证实约有200200余种,对人有重要意义余种,对人有重要意义的约的约9090种。种。35 2.2.传播途径(传播途径(Mode of transmissionMode of transmission)病原体为了维持其生物种的存在,病原体为了维持其生物种的存在,需不断地更换宿主。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需不断地更换宿主。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后再侵入另一个易感机体,它在外界环境后再侵入另一个易感机体,它在外界环境中所经历的途径称传播途径。中所经历的途径称传播途径。病原体在外界环境中必须依附于各病原体在外界环境中必须依附于各种生物或非生物媒介,例如空气、水、食种生物或非生物媒介,例如空气、水、食物、蝇、吸
16、血的昆虫、日常生活用品、手、物、蝇、吸血的昆虫、日常生活用品、手、医疗器具等。参及病原体传播的媒介物称医疗器具等。参及病原体传播的媒介物称为传播媒介为传播媒介(传播因素传播因素)。36空气、飞沫、尘埃空气、飞沫、尘埃 主要见于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见于呼吸道传染病水、食物、苍蝇水、食物、苍蝇 主要见于消化道传染病主要见于消化道传染病手、用具、玩具手、用具、玩具 又称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可传播又称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可传播消化道、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呼吸道传染病)吸血节肢动物吸血节肢动物 又称虫媒传染病,见于又称虫媒传染病,见于吸血节肢动物为中间宿主的传染病吸血节肢动物为中间宿主的传染病血液、体液、血制
17、品血液、体液、血制品 HBV HBV、HIVHIV土壤土壤 37 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易感的程度称之为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易感的程度称之为人群易感性。人群易感性。人群易感性以人群中非免疫人口占全部人口的百人群易感性以人群中非免疫人口占全部人口的百分比表示。分比表示。判断某一人群对某种传染病易感水平的高低,可判断某一人群对某种传染病易感水平的高低,可从该病以往在人群中流行情况、针对该病的预防接种从该病以往在人群中流行情况、针对该病的预防接种情况,以及对人群进行特异性抗体水平检测结果判定。情况,以及对人群进行特异性抗体水平检测结果判定。3.3.人群易感性(人群易感性(Herd Herd
18、 susceptibilitysusceptibility)383940n甲类:鼠疫、霍乱。甲类:鼠疫、霍乱。2+26+11=39n 乙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乙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百日咳、白喉、新生儿
19、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甲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甲型H1N1流感。流感。n 丙类: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丙类: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41传染病预防控制原则传染病预防控制原则 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总原则是:政府主传染病预防控
20、制工作的总原则是: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依靠科学、依法防治,加强监导、部门协作,依靠科学、依法防治,加强监测、因地制宜,制定规划、综合防制。测、因地制宜,制定规划、综合防制。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具体原则是:根据传染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具体原则是:根据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采取针对性的综合防病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采取针对性的综合防制措施,力争不发生二代病例。制措施,力争不发生二代病例。传染病预防控制必须讲究对策传染病预防控制必须讲究对策(战略战略)及具体及具体措施措施(战术战术)。针对可能发生的传染病突发疫情,。针对可能发生的传染病突发疫情,制定应急预案、建立专业队伍、加强物资储备制定应急预案、建立专
21、业队伍、加强物资储备等,是非常必要的。等,是非常必要的。42(1)(1)病人:对传染病病人要依法管理,整个传病人:对传染病病人要依法管理,整个传染期都应隔离。染期都应隔离。(2)(2)病原携带者:餐饮、托幼、服务行业工作病原携带者:餐饮、托幼、服务行业工作的伤寒、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病原携带者须调的伤寒、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病原携带者须调离工作岗位,艾滋病、梅毒、乙肝、丙肝、痢离工作岗位,艾滋病、梅毒、乙肝、丙肝、痢疾病原携带者严禁献供血。疾病原携带者严禁献供血。(3)(3)密切接触者:凡是及传染源有过接触、并密切接触者:凡是及传染源有过接触、并有受感染可能者,都应接受检疫或留观。有受感染可能者,
22、都应接受检疫或留观。甲类甲类强制管理、乙类强制管理、乙类严格管理、丙类严格管理、丙类监测管理监测管理43性、及危害大小,对密切接触者可分别选性、及危害大小,对密切接触者可分别选择留验及医学观察。择留验及医学观察。留验是隔离观察,而医学观察者可以留验是隔离观察,而医学观察者可以正常活动。两者每天都需接受体检和医学正常活动。两者每天都需接受体检和医学询问。询问。44 某些传染病的接触者,在必要时还可有选某些传染病的接触者,在必要时还可有选择地进行化学药物应急预防、疫苗应急预防、择地进行化学药物应急预防、疫苗应急预防、病原学检测,以及有关的卫生学处理。病原学检测,以及有关的卫生学处理。(4)动物传染
23、源:危害大、且经济价值不高的动物传染源:危害大、且经济价值不高的动物传染源,应予彻底消灭,可在捕杀后焚烧动物传染源,应予彻底消灭,可在捕杀后焚烧或深埋等无害化处理。或深埋等无害化处理。对危害不大、或经济价值高的动物传染源,对危害不大、或经济价值高的动物传染源,应严格隔离治疗,并对周围相关动物实施检疫,应严格隔离治疗,并对周围相关动物实施检疫,开展免疫接种或预防服药。开展免疫接种或预防服药。45 对传染源污染的环境对传染源污染的环境(疫源地疫源地)必须作消除和杀灭病必须作消除和杀灭病原体的处理。原体的处理。(1)肠道传染病:对粪便、水源及污染物品、场所环肠道传染病:对粪便、水源及污染物品、场所环
24、境作消毒处理。境作消毒处理。(2)呼吸道传染病:在做好环境场所物品消毒的同时,呼吸道传染病:在做好环境场所物品消毒的同时,还应重点做好通风和空气的必要消毒。还应重点做好通风和空气的必要消毒。(3)艾滋病等经性、血液传播的传染病:要大力推荐艾滋病等经性、血液传播的传染病:要大力推荐使用安全套,杜绝共用注射器;严格医疗机构消毒和使用安全套,杜绝共用注射器;严格医疗机构消毒和血源管理,防止医源性感染。血源管理,防止医源性感染。(4)鼠传及虫媒传染病:重点是杀虫、灭鼠,消除孳鼠传及虫媒传染病:重点是杀虫、灭鼠,消除孳生地,使之不致传播疾病。生地,使之不致传播疾病。46 (1)(1)实施扩大免疫策略:强
25、调建立巩固的人群实施扩大免疫策略:强调建立巩固的人群免疫屏障。疫情发生后应科学运用应急接种。免疫屏障。疫情发生后应科学运用应急接种。(2)(2)药物应急预防:一般仅限于传染性强、危药物应急预防:一般仅限于传染性强、危害大的传染病密切接触者实施口服药物预防。害大的传染病密切接触者实施口服药物预防。大规模的药物预防作用时间短,效果不大规模的药物预防作用时间短,效果不持久,易产生耐药性,不宜推广。持久,易产生耐药性,不宜推广。(3)(3)个人防护:接触传染病的医务人员和实验个人防护:接触传染病的医务人员和实验室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有可能暴露于室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有可能暴露于传染病疫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