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中考语文一轮诗歌阅读复习:7〜9年级40首古诗分类鉴赏.docx

  •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 文档编号:3982459
  • 上传时间:2022-11-01
  • 格式:DOCX
  • 页数:27
  • 大小:150.14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中考语文一轮诗歌阅读复习:7〜9年级40首古诗分类鉴赏.doc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中考 语文 一轮 诗歌 阅读 浏览 复习 温习 年级 40 古诗 分类 鉴赏 下载 _一轮复习_中考专区_语文_初中
    资源描述:

    1、中考语文一轮诗歌阅读复习:79年级40首古诗分类鉴赏第一类边塞征战第1首使至塞上(八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内容:点题,交代地点及事由。第一句写自己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单 车”表现出形单影只的情状,表达行程中内心的孤寂感。第二句写要经过辽远的边疆 地区,表现关塞迢迢,山高路远,烘托孤寂的心境。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内容:承接首联,直抒内心感受。表现手法:“征蓬”与“归雁”,出汉塞”与“入胡天”,一 “征” 一 “归”,一 “出,,一“入”,对比强烈,凄凉中蕴含悲壮。修辞:运用比喻的修辞,以“征蓬” “归雁”自比,写自己好像“征蓬”一样随风飘 转出关塞

    2、,又恰似“归雁” 一般进入胡天。既言事,又写景,更传达出漂泊无定的内 心感受。情感:即景生情,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炼字:“大”写出了沙漠的浩瀚,“孤”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直”表现孤烟的劲拔、 坚毅之美。“孤” “直”二字写出景物的简单纯净,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长” 表现黄河的杳无尽头,“圆”表现落日之低之大,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形 象地描绘了奇美壮丽的边塞景象。画面:广阔无垠的大漠中,一缕孤烟直直地升起,一条宽广的大河映照着太阳,空旷 的大漠,孤零零的炊烟与大河,使人倍感孤独。情感:以传神的笔墨勾勒出一幅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图,营

    3、造了一种开阔雄浑的氛围, 表现了诗人孤寂的情感。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内容:与首联呼应,继续写出使一事。诗人行至萧关,探马来报,都护逐杀敌军,已 到了最前线,流露出诗人对都护的赞赏,以及对前线战事的关心。用典:“燕然”,不是实指,出自“燕然勒功”的典故,后汉车骑将军窦宪大破匈奴 北单于,登燕然山,刻石记功。后以“燕然勒功”(亦称为“燕然勒石”)指把记功文字 刻在石上。亦指建立或成就功勋。暗示前方战事取得了胜利。情感:情绪高涨,似为前线大捷而欢欣鼓舞,个人失意的情绪在大漠雄浑景象的净化 下已然消散,有的只是慷慨悲壮的情感,表现出诗人的达观。【主旨】全诗描绘了绮丽壮美的塞外风光,表达了

    4、诗人由于被排挤产生的孤寂心情,以及在大漠雄浑的 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生发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第2首 渔家傲秋思(九下)1 北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修辞:用典(衡阳回雁峰),写塞下天气极寒冷,与词人家乡吴地截然不同。 炼字:“塞下”点明地域是边塞,“秋”点明季节是秋天,“异”字统领全部景 物的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无留意”托物寄兴,以南归大雁的 径去不留,反衬出边地的萧索荒凉。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内容、表现手法:风吼、马嘶,同不断起伏的号角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塞下 特异的声音,渲染出悲凉的气氛;长

    5、烟、落日、孤城等景象描绘出苍凉、孤寂 的边塞风光。“千嶂里”指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长烟落日孤城闭”是 说当暮霭生成、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了城门,点明了当时西北战事吃紧, 守军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动静结合,为下阕抒情蓄势。画面:抬眼望去,层峦叠嶂,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矗立,城门紧紧 地闭着。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内容:全词核心,正面揭示自己和征人们的矛盾心理,即他们思念家乡,却又 因战功未建,不能如愿而归。“一杯”与“万里”对比悬殊,但他只能用一杯 浊酒来排解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来寄托他对成就功业的向往。修辞:化用典故,勒石燕然,用的是后汉书窦融列传中的典

    6、故,东汉时 窦宪率兵打败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返。表现了征人虽然想家 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心理。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表现手法:借景抒情,“羌管”发出的是凄切之声,加上大地上铺满的秋霜, 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加重了征人的愁思。修辞、情感:“将军白发征夫泪”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悲怆地表达出将士们 壮志难酬的苦闷和思念家乡的情感,含蓄地表达了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 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之情。【主旨】这首词上片写塞外秋景,景中有情;下片抒发边关将士的愁情。词人将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相 结合,抒发出边关将士壮志难酬和思乡忧国的情怀。第3首 十五从军征(九下)乐府

    7、诗集十五/从军征, 八十/始得归。修辞: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极言主人公从军之久,揭露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灾 难。炼字:“始”字巧妙地传达出主人公多年思念家乡,盼望与亲人团聚的迫切心情, 给全诗笼罩上了 一层凄凉悲伤的感情色彩。道逢/乡里人: “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 松柏/冢累累。”描写手法:后两句用远景描写,写出了庭院因无人打扫而凄凉破败的景象,选取 了象征死亡的坟墓来暗示老兵亲友的离去。兔/从狗窦/入, 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 井上/生旅葵。写作手法:近景描写,运用白描手法,描绘一幅家中无人、庭院芜杂的荒凉破败 的景象。内容:诗人抓住野兔钻进家畜窝中,野鸡惊飞落到屋内梁上的

    8、情景;只摄取了中 庭、井边随意生长的谷物和葵菜两个“镜头”,侧面表现征人从军时间之久,以 至物是人非,揭露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舂谷/持作饭, 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 不知/饴阿谁?情感:暗指主人公家破人亡、孤苦伶仃的状况,用动作描写表现出老兵孤独凄凉 的处境和心情,将哀景推向极致,为结尾抒情蓄势。出门/东向/看, 泪落/沾/我衣。描写手法:细节描写,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将其 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主旨】这是一首揭露封建社会兵役制度不合理的汉代乐府民歌,以白描手法勾勒了一位应征多年的老 兵的回乡见闻,生动传神地描绘出主人公家破人亡的凄凉遭遇,

    9、表现出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带来的 苦难,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第二类山水田园第4首 游山西村(七下)南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内容:描写了农家热情好客,以酒肉与友人共庆的欢乐场面,渲染出丰年农村 一片宁静、欢悦的气氛。炼字:“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足”字表达了农 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表现出农家的热情好客。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炼字:“山重水复”写地形复杂,显出所经山水之无穷变化。“疑”字点明这 变化的景色是诗人的主观感受。“明”字则突出了鲜花的娇艳明丽。“又一村” 写出诗人的欣喜,“疑无路”和“又一

    10、村”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山阴道上自然景 象的特点。哲理:这两句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诗人触景生情,表 达了在困境中坚持下去,终究会豁然开朗的人生思考,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 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内容:农人欢天喜地地庆贺一年一度的“春社”。迷人的山水,古朴的风俗, 淳厚的农民,使诗人流连忘返,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 卷。情感:表现出诗人对古老淳朴的乡土风俗与热情好客的乡民的赞美。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情感:颈联与尾联抒写了诗人归途中的悠闲惬意之情,以及对古风犹存的吾土 吾民的热爱之

    11、情。【主旨】这首诗记叙了村行沿途的风光,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诗人以明快、抒情的笔调,描绘了一幅农村风光图,抒发了诗人对乡村自然风光的热爱,对乡村淳朴民风的赞美,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第5首 钱塘湖春行(八上)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内容:点题,交代游踪。第一句点明地点,第二句写远景,写诗人行经孤山寺 和贾公亭时看到的山光水色,勾勒出西湖早春的轮廓。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内容:写莺和燕,是禽鸟。炼字:“几处”说明早莺还少,“争暖树”说明尚是乍暖还寒时候,“谁家新燕” 说明燕子始回,尚未筑巢。“争” “啄”两个动词,描绘出一幅早莺争向暖树,

    12、燕啄春泥的动态场景,生动地展示了早春的勃勃生机。“谁家”似问非问,灵 巧俏皮,彰显了诗人对西湖的喜爱之情。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内容:写花和草,是植物。炼字:“乱”字描绘出早春时节春花初放,欣欣向荣的景象;“浅”字生动地 描绘出初春小草刚抽出嫩芽的情态,突出春草生机盎然的特点;“没马蹄”既 写了草浅,也写了人在西湖边骑马游春的习俗。“渐欲” “才能”,写出花草 欣欣向荣的趋势。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炼字:“湖东”点明诗人行踪,与首联呼应,“行不足”说明诗人余兴未阑, 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情感: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对西湖早春美景的喜爱之情。

    13、【主旨】全诗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心情。第6首 饮酒(其五)(八上)东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内容:前两句叙事,定下全篇的基调。诗人从居住的草庐写起,反思归田后自己的 生活状况。炼字:“车马喧”在这里指人世间各种尘杂,是世人为富贵荣华而奔走的写照。 情感:写诗人虽身居闹市,却不受世俗烦扰,表达了诗人陶醉于自然,恬淡愉悅的 心情。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修辞: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自问自答,回答了 “而无车马喧”的原因,即心情闲 适,心志高远,所以居所也就自然会偏僻安静。内容:“心远”,即思想上绝弃富贵荣华之念,反映了诗人超尘脱俗,毫无名利之 念的精

    14、神世界。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表现手法:以对客观景物“菊”“南山”的描写衬托诗人的闲适心情。炼字:“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见”写 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及无意得之、悠然忘我的心境,体现了诗人4 心灵的自由和惬意。“悠然” “见”用得很妙,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意寻求, 而是不期而遇。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结构:山气日夕佳承上启下,承上点明南山的暮景,引出下句飞鸟结伴归林。 修辞:运用比喻的修辞,以飞鸟自喻,借飞鸟结伴飞返山林,万物自由自在,适性 而动的景象,表达出诗人弃官归隐后的自在心境。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15、内容:“真意”指能够悠闲自在地生活,不在世俗中迷失自我的自然志趣和人生真谛。以哲理句作结,给人以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想象余地,令人回味无穷。【主旨】这首诗融情入景,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表达出诗人渴望归隐田园,悠然自得的心境,以及其 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超脱世俗的高雅追求。以哲理句作结,给人以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想象余地,令人回 味无穷。第三类美好爱情第7首关雎(八下)诗经周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表现手法:采用比兴的手法,以水鸟和鸣起兴,引出对美丽贤淑的好姑娘的 爱慕之情。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表

    16、现手法、修辞:用采摘荇菜起兴,写小伙子对意中人的思念、追求。“寤 寐思服”写出了小伙子因求之不得而朝思暮想、寝食难安的情形。“悠哉悠 哉”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对意中人的思念之情。炼字:两个“悠”字以感叹的语气道出,着意加重了感情色彩,把长夜无眠、 思绪万千以致难耐的相思之苦,都深深地表现了出来。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表现手法:用采摘荇菜起兴,写小伙子想象中的与意中人热恋的美好时光和 举行婚礼的欢乐场面。“采之”“友之”“芼之”“乐之”,一系列的想象 写出了小伙子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向往。【主旨】这是一首热情的

    17、恋歌,以清新动人的笔墨表现了青年追求爱情的纯洁愿望,表现了对爱情和婚 姻大胆执着的追求,感情坦率朴素、健康明朗、热烈浓郁。第8首蒹葭(八下)诗经秦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修辞:前两句以“兼葭”起兴,展现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图,既点明了 地点和景物,又点明了时节,渲染了萧索凄迷的气氛,烘托了主人公追寻 伊人而不得的惆怅之情。表现手法:借景抒情,表现出主人公思之心切,行之不易,欲见伊人而不 得的形象。蒹葭/萋萋,白露/未晞。内容:“苍苍、萋萋、采采”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

    18、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诗人当时所处环境的清冷和寂寞。“为霜、未晞、未已”的变换,描绘出 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过程和情状,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追求者的 深情执着。“方、湄、涘”写出了主人公不畏险阻地一再追寻、几度求索, 也暗示了 “伊人”的踪迹飘忽,难以寻觅。表现形式: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每章都是前两句写景,三、四句点明主 题一追寻“在水一方”的“伊人”,五至八句描绘追寻的情状。这不仅 使诗歌有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美感,还起到了深化诗歌意境的作用。【主旨】这是一首抒情诗

    19、,含蓄委婉地抒发了主人公对“伊人”可望不可即的无限情意,全诗充满难言的 惆怅与伤感。意境含蓄,场景朦胧,情感韵味浓郁。第9首无题(九上)唐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炼字:连用两个“难”字,突出强调了 “别亦难”。第一个指相会困难, 第二个指心境的痛苦难堪,使相见无期的离别之痛因表达方式的低回婉转, 增强了 “别难”的沉重力量。表现手法:第二句情景交融,写春风不再、百花凋零的景象,象征爱情的 艰难。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修辞:以浅显通俗的比喻,巧妙自然的双关,写对爱情的至死不渝:春蚕 自缚,蜡烛自煎,生命耗尽而爱心不变。“丝方尽”隐指“思方尽”,“蜡

    20、泪”隐指“相思之泪”。情感:常用来赞美无私奉献、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炼字:“但愁” “应觉”均是诗人的猜测之词,担心、怜惜之情尽流于外。“云鬓改”“夜吟”指因相思之苦,青春年华消逝,夜不成眠。“月光寒” 不仅指月光的清冷,还指诗人孤独的心境。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内容:借缥缈瑰奇的神话故事进一步表达相互关切之痛。诗人希望青鸟代 为传信,惆怅而又伤感。【主旨】这是一首思恋之歌,写尽离别之痛、相思之苦。全诗运用比喻、象征的手法,托物寄意,借景 言情,抒发了诗人缠绵执着的相思之情,以及对美好愿望的追求。第四类友谊送别第10首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21、遥有此寄(七上)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表现手法:寓情于景。“杨花”给人以飘忽不定之感,“子规”啼声近似“不闻道/龙标/过/五溪。如归去”,暗含悲痛之情,渲染了哀伤的氛围,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 炼字:“闻道”可想见诗人得知挚友被贬时的惊愕痛惜之情。“过五溪”三字 看似平淡,实含悲痛之意,写出贬谪的荒远和旅途的艰难。内容:首句写景,写闻讯的时节,次句叙事,写闻讯。以悲景衬离情,表达出 为友人的不幸而悲伤的感情。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表现手法:借景抒情,借“明月”抒发对被贬友人的同情和关切。修辞:运用拟人的修辞,通过丰富的想象,将月亮人格化,赋予月亮以人的情 感,生动形象

    22、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同情与关切。炼字:“愁”字既有对友人遭遇的忧虑,也有对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 念,也有热忱的关怀。【主旨】诗人通过对暮春景物的描写,烘托了全诗悲凉的氛围,再借景抒情,将月亮人格化,借“明月”表达了对被贬友人的同情、关切和思念。第11首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八下)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修辞、炼字:写景起兴,对仗工整,点明送别地点和友人去向。“辅”字形象地写出 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气象雄伟,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望”字将相隔千 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不但营造出开阔的意境,而且奠定了全诗豪壮的情感基调。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情

    23、感:用两人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宽慰朋友,借以减轻友人的悲凉和孤独之感。这 两句于惜别之中显现出诗人阔大的胸襟。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修辞: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海内”与“天涯”相对,对仗工整自然。运用夸张的修 辞手法,写出只要友情深厚,即使是相隔千里也像是在眼前一样亲近,表现了友谊的 超时空性。情感:一扫离别的千古愁云,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既表现了诗人乐观的心态、宽 广的胸襟和与友人真挚深厚的情谊,也道出了真挚的友情可以克服空间阻隔的哲理。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情感:表现双方的惜别之情,“歧路”照应送别之意,以豪迈之语相送,诗人劝慰友人 不要因为离别伤心落泪,要心胸开

    24、阔,坦然面对分离。【主旨】诗人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劝勉友人乐观面对离别。抒发了诗 人与友人的惜别之情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体现出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第12首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九下)唐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内容:突出边塞的气候特征,即北风扫荡,草木摧折,八月飞雪。炼字:“卷”字写出了北风怒吼扫荡的巨大之势,“折”字写出了北风摧枯拉 朽、狂暴肆虐的情态,分别从正面和侧面写出了风势之猛。“即”字表现了诗人的惊奇之情,表明边塞地区雪下得早。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修辞:运用比喻的修辞,以春景写冬景,以

    25、“梨花”喻冬雪,比喻新奇贴切, 既表现了边塞特有的奇异壮丽风光,又写出诗人的惊喜之情。炼字:“忽如”写出了 “胡天”变幻无常,雪之急骤和诗人对此的惊奇。散入/珠帘/湿/罗幕, 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表现手法:把视线从室外拉到室内,正面写漫天大雪造成的酷寒。修辞:运用互文的修辞,通过人物的触觉,侧面烘托天气寒冷,写出了边塞 将士生活的艰苦。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结构:承上启下。由咏雪过渡到送别,以百丈坚冰点缀大环境,以万里愁云 引出送别的氛围。炼字:“愁” “惨”二字,写出了诗人对友人长途跋涉的担忧之情。“愁云” 既是写景也是

    26、抒情,为送别营造奇异壮伟、广漠辽阔的背景。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表现手法:用“胡琴” “琵琶” “羌笛”三种典型的西域乐器渲染送别场景 的悲凉气氛,委婉地流露出诗人的思乡之情。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表现手法:从视觉角度写红旗与飞雪的色彩,动静结合,相互映衬,画面生 动,色彩鲜明。炼字、修辞:“掣”字描绘出红旗被冻住,北风吹着也不飘动的情状,运用 夸张和反衬的手法写出了边塞的天气奇寒。轮台/东门/送君去, 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炼字:“空”字写出了边塞空旷苍凉之景,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及 朋友离去后

    27、的无限惆怅的之情。画面描述:轮台东门外欢送友人回东去,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山回路转, 友人的身影已经看不到了,诗人仍伫立在风雪中,远望友人离去的路,只见 雪地上留下一串长长的马蹄印。情感:写轮台东门送别的情景,惜别之情跃然纸上。雪大风狂,归途遥远, 诗人的心中既有惜别的深情,又有隐隐的担忧,情绪复杂。【主旨】全诗不断交换白雪画面,化景为情,慷慨悲壮,浑然雄劲,抒发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意和因 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第五类咏史怀古第13首 登幽州台歌(七下)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内容、情感:像燕昭王那样的前代贤君已成为历史,后世自当有明君贤士的风云际 会,如今却无缘相见。

    28、这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之绵长。诗人壮志难酬、生不逢8 时、怀才不遇的惆怅和孤寂跃然纸上。表现手法:通过“前” “后” “古人” “来者”的对比,表明时间流逝,一去不返。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炼字:“念”字表现诗人总括宇宙古今、宽广无垠的精神境界;“独”字既承上启 下,又渲染了诗人心中不可名状的孤独悲凉之感。内容、情感:天地之“悠悠”与人之茕茕“独”影,互为映照,诗人把个人的存在 置于广漠的宇宙空间下来表现,衬托出人的孤单渺小。沧桑易变的古今人事和浩茫 宽广的宇宙天地,营造了空旷辽阔的意境,奠定了悲凉孤寂的情感基调,表达在亘 古不变的时空中,生命短暂、时不我待的事理悲情。【

    29、主旨】通过描写诗人登楼远眺,凭今吊古,以慷慨悲凉的情感基调,将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 感到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刻画了出来,抒发了壮志难酬和怀才不遇的惆怅、孤寂。诗人融理入情,表达 了在亘古不变的时空中,生命短暂、时不我待的事理悲情。第14首 泊秦淮(七下)唐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内容、炼字:两个“笼”字将“烟” “水” “月” “沙”四种景物和谐地融合在 一起,勾勒出秦淮河两岸朦胧冷寂的景象,描写了一幅朦胧的水色夜景,渲染出 一种凄清的气氛。“寒”字不但让人想到时值深秋或冬季,而且在心头掠过一丝 寒意。“夜泊秦淮”揭示时间、地点,并巧妙点题,以“近酒家”引发思古之幽

    30、情,引出下文商女”的出场。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表现手法:借古讽今。这两句诗看似在批评歌女,其实是对那些只知寻欢作乐、 不以国事为重的达官贵人表示忧虑与愤慨。炼字:“犹”字形象地表现了晚唐统治者正在重蹈覆辙,走向亡国之路的情形, 将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联系起来,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主旨】这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全诗寓情于景,借陈后主的荒淫亡国讽喻晚唐统治者,含 蓄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前事的深刻思考、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第15首赤壁(八上)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内容:借物起兴。写兴感之由,以古战场上的遗物兴

    31、起对前朝英雄人物和战事 结果的慨叹。暗含岁月流逝、物是人非之感,“认前朝”又进一步引发了诗人 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两句议论做铺垫。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修辞、表现手法:化用典故,诗人并没有从正面写赤壁之战及其在政治上的影 响,而是借“二乔”的命运暗示东吴的命运,以小见大,把硝烟弥漫的战争胜 负写得非常含蓄,同时也表露出历史中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借史实以吐 心中抑郁不平之气。情感: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表达自己空有抱负却生不逢时、无从施展的无奈之情。【主旨】诗人咏史怀古,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以两个美女的命运暗示国家的命运,以小见大, 别出心裁,曲折地表

    32、达了自己空有抱负却生不逢时,“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第16首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九下)南宋辛弃疾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内容:词人站在北固楼上,极目远眺,不禁兴起千古兴亡之感,通过一问一 答,自然引出下文。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炼字:“悠悠”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和词人思绪之无穷。情感:首句问语纵观千古成败,表达了词人望不见中原的惆怅之情。末句借 用杜甫登高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透露词人无 奈、伤感、沉郁的情感。年少/万兜鍪, 坐断/东南/战/未休。情感:下片纵怀远古寄豪情。词人歌颂孙权不畏强敌,坚决抵抗,并战而胜 之的气魄,反衬

    33、南宋文武之辈的庸碌无能、怯懦苟安。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修辞:运用设问的修辞,引用曹操的话,颂扬孙权的雄才大略,不畏权势, 流露出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之气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也代表了南宋人 民要求发愤图强的时代呼声。【主旨】这首词作者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讽刺南宋统治者在金兵的侵略面前不敢抵抗、昏庸无 能。全词饱含着作者爱国、卫国的强烈感情。第17首 山坡羊潼关怀古(九下)元张养浩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修辞、炼字:前两句运用拟人的修辞。“聚”字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中, 突出了潼关的雄伟气势;“怒”字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用“聚”和“怒”

    34、将山的雄伟与水的奔腾之势勾勒出来,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了 潼关地势险要,暗示潼关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炼字:“望西都”,引起怀古之兴;“踌躇”二字生动地表现了作者驻马潼 关、思绪万千、徘徊不前的情态,由眼前衰败之象,追忆当年长安繁华之景, 抒发出作者对世事沧桑的无限感慨。“伤心”二字不仅是对故都长安今非昔 比的感慨,也是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封建统治者的无比愤慨。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情感:全曲之“眼”,是主题的开拓和升华,通过议论揭示封建统治给人民 带来的苦难,表达了作者对统治阶级的不满和对百姓疾苦的无比愤慨以及深 切同情。【主

    35、旨】这是一首怀古小令,作者借凭吊潼关古迹,从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想到人民的苦难,一针见 血地点出封建统治阶级与人民的对立,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第六类思乡怀人 10 第18首 次北固山下(七上)唐王湾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修辞:以对偶点题,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点明远离故乡,暗含诗人旅途 奔波以及漂泊羁旅之情,与尾联“乡书”“归雁”遥相呼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炼字:写船上所见景色,“潮平”,两岸才显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 势;“正”和“悬”对应,写出江风和缓与行船平稳;“阔”描绘出两岸一望无际 的景色。“潮平” 一语为“江春” 一语做铺垫

    36、。修辞:运用对偶的修辞,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 波平浪静等大景表现出来。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炼字、修辞:“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日”与“春”作为 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用“生”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 和情思,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还富含哲理。哲理:这两句蕴含旧事物中已孕育新事物的哲理,揭示出新旧交替的变化规律, 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鼓舞力量。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修辞:运用设问的修辞,诗人于自问自答中用“雁足传书”的故事寄托思乡之情。作用:这两句紧承前三联,呼应首联,使全篇笼罩着一层思乡愁绪。【

    37、主旨】诗人描写了冬末春初时自己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的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思乡之情。第19首 天净沙秋思(七上)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内容:前两句用12个字勾画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古道西风瘦马”,描绘 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图,为僻静的村野图又添一层荒凉感。写作手法:寓情于景。运用白描手法,共写九种事物,凝练而不简陋,既有鲜明的 个性,又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一个统一体。“枯” “老” “昏”“瘦”等 使浓郁的秋色中蕴含无限凄凉悲苦。以乐景写哀情,“小桥流水人家”描绘一幅安宁、和谐的景象,反衬作者孤苦寂寞、 思念家乡之

    38、情,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图画带上悲凉的气氛,使“断肠人”更添 悲愁。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情感:“夕阳西下”点明游子思乡的特定时间,与首句“昏”呼应,渲染悲凉气氛, 为末句写“断肠人”做铺垫。“断肠”二字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 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主旨】这首散曲用十种景物、四个镜头勾勒出一幅清冷凄绝的深秋晚景图,作者寓情于景,抒发了一 个飘零异地的游子的羁旅之苦和思乡之情。第20首 夜雨寄北(七上)唐李商隐 11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修辞:设问点题,视角独特。两个“期”的一问一答,将对“归期”的希望与 “未有期”的失望融入凄凉萧瑟的

    39、景色中,包含着太多的苦涩与无奈。炼字:“涨”字富有动态感,既写巴山之水灌注秋池的夜雨景象,也将诗人的 愁思注入其中。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内容、表现手法:“巴山夜雨”不是眼前实景,而是想象回家团聚后剪烛西窗、 共话今宵的情景,时空交错,虚实相生,把眼前的凄苦兑换成未来团聚的欢乐, 也在未来的欢乐中注入被时间过滤了的“昔日”之苦。【主旨】这首诗通过对归期的问询和回答,既描写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的寂寥之苦,又想象来日相聚 之时的幸福欢乐,抒发了诗人羁旅他乡,对团聚的期盼之情。第21首黄鹤楼(八上)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内容:首联扣题,从神话传说落

    40、笔,增添了黄鹤楼的神异色彩,诗人先悬想“昔 日”仙人费祎乘黄鹤经过这里的情景,再从遥远的古代回到现实,写现在的鹤 去楼空。一个“空”字,似有无限感慨,刻画了诗人凭栏远眺,吊古伤今陷入 无限沉思的形象。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内容:颔联紧承首联来写诗人极目远望,看到的只有白云,写出了诗人对世事 变化难以逆料的感慨。两个“空”字,体现了诗人吊古伤今、无限怅惘的情感。 炼字:“千载”使人看到了时间的无限性,而“空悠悠”则使人看到空间的广 袤。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内容:登高所见,诗人从怀古之思回到现实,转写登楼所见的明丽之景,境界 阔大,色彩鲜明。语言:对仗工整

    41、,各用一个叠词,声调铿锵,音韵清朗,富于音乐美。画面:在和煦的阳光照耀下,长江对岸的汉阳平野中那一棵棵葱翠的树木,清 晰可辨;江中的鹦鹉洲上,芳草如茵,长得非常茂盛。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情感:由景生情,诗人凭栏远望,故乡却为暮霭所隔,望不可见而生无限愁思 的形象仿佛可见。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愁思,以“愁”收篇,准确地表达了 诗人缠绵的乡愁。【主旨】本诗描写了诗人登黄鹤楼时的所见所感,抒发了吊古怀乡之情。第22首 水调歌头(九上)宋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 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内容:点明作词时间及缘由。中秋对月,心情抑郁惆怅,怀念手足兄弟。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

    42、青天。修辞:开篇设问,把词人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惑表现出来,显露出词人对明 月的赞美和向往。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炼字:“恐”字把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写了出 来,这种矛盾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弄”表 明舞姿的不断变化,使人想到舞姿的美妙。从“我欲”到“又恐”的心理 转折中,展示词人情感的波澜起伏。词人最终从幻觉回到现实,“起舞” 两句是由出尘之思转向入世情怀的过渡。转/朱阁,低/绮户, 照/无眠。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炼字:“转” “低” “

    43、照”三字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 深沉;“无眠”表现离别之人因不能团圆而难以入眠的情景,暗示了词 人的忧伤。情感:“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转入抒发怀人之情,表面上写对月 有怨怼之意,实际写与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哲理、情感:前三句蕴含哲理,表明人生不会完美,要有豁达的胸襟。表 现了词人由心中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作达观之想的心理变化。后两句 为放达宽慰之语,“婵娟”指月亮,抒发了词人对亲人的美好祝愿和乐观 旷达的情怀。【主旨】这是一首咏月怀亲词,上阕叙述了词人在“天上” “人间”的徘徊、矛盾

    44、;下阕写对月怀人, 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把对兄弟的感情升华到探索人生的欢乐与不幸的哲理高度。表达了词人乐 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亲人的美好祝愿。第七类忠君爱国第23首 木兰诗(七下)乐府诗集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内容:以“唧唧复唧唧”声开篇,写木兰停机叹息,是全诗的引 子。“唯闻女叹息”暗示她忧思深重。为什么忧思,开头没有讲, 设置悬念。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内容:写木兰准备替父从军,

    45、道出木兰的心事和叹息原因:天子 征兵,父亲在被征之列,父亲年老、家无长男,于是决定代父从 军。修辞:“卷卷有爷名”运用夸张的修辞写出征兵催促之急。 情感:“从此替爷征”可见木兰对父亲的爱、对国家的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内容:写木兰准备出征和奔赴战场的情景。前四句在叙事中写出 木兰紧张地准备戎装的情景,真实地刻画出木兰的心情。修辞:前四句运用排比,写木兰紧张地购买战马和乘马用具;“旦 辞爷娘

    46、去”八句以重复的句式、夸张的修辞表现了木兰行军的神速、军情的紧迫、心情的急切,使人感受到紧张的战 争气氛。“黄河流水鸣溅溅” “燕山胡骑鸣啾啾”衬托了木兰的 思亲之情。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修辞:“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 了征途之遥,表现出木兰身跨战马,万里奔赴战场,穿过关隘、 飞越层峦的矫健身姿。中间两句诗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写军营 的艰苦生活。最后两句运用对偶和互文手法,概述了战争旷日持 久,战斗激烈悲壮。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 木兰/

    47、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内容:写木兰还朝辞官。既表现了木兰不慕富贵及对家园生活的 眷念,也说明自有其秘密所在,即她是女儿身。天子不知实情, 木兰不便明言,颇有戏剧意味。修辞:前两句运用顶真的修辞手法,读起来朗朗上口。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 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 不知/木兰/是/女郎。内容:写木兰还乡与亲人团聚。先以父母姊弟各自符合身份、性 别、年龄的举动,描写家中的欢乐气氛,展现浓郁的亲情;再以 木兰一连串的行动,写她对故居的亲切感受和对女儿装束的喜爱; 最后,以恢复女儿装束的木兰与伙伴相见时的喜剧场面作为故事 的结局和全诗的高潮。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中考语文一轮诗歌阅读复习:7〜9年级40首古诗分类鉴赏.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982459.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