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学川崎病患儿的护理课件.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儿科护理学川崎病患儿的护理课件.pptx》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儿科 护理 学川崎 病患 课件
- 资源描述:
-
1、1961年发现全世界的一例1962年下半年报告了7例1967年3月报道了50例非猩红热性脱屑性综合症川崎病的治疗 掌握:川崎病的临床表现 掌握:川崎病的护理 1967年,日本人川崎富作首先报道而得名 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 是一种以全身中、小动脉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 临床特征:急性发热,皮肤粘膜病损和淋巴结肿大 心肌梗塞是主要死因好发于婴幼儿(12岁多见)5岁占80%男:女为1.5:1冬春季节为高峰期(125月发病较多)有自限性多数自然康复,预后良好约15%20%未经治疗的患儿发生冠状动脉损害KD分布于全球所有地区和种族,东方人多发 2003年全球累计病例已经超过30万例 日本每
2、年5500例,79、82、86年在日本3次流行1982年发病16,000例流行期间岁以内儿童发病率为172194/10万日本从1970年开始进行两年一次的全国流行病学调查,报道患者总数为140,873人,美国每年2000例,亚裔人多数我国首次报道1978年上海俞善昌教授北京地区的发病率已从1995年的19/10万上升到2004年的50/10万时间时间地区地区发病率发病率男男:女女发病季节发病季节1981989 9 19941994香港香港25.4/1025.4/10万万秋季多见秋季多见台湾台湾20/1020/10万万1991997 7 20012001四川四川7.06/107.06/10万万1
3、.66:11.66:12002000 0 20042004北京北京50/1050/10万万1.83:11.83:1夏季多见夏季多见 7 7月高峰月高峰2003.2003.1 11212上海上海34/1034/10万万KD取代风湿热成为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主因年年1997199719981998199919992000200020012001发病率发病率4.26/104.26/10万万5.21/105.21/10万万8.57/108.57/10万万7.7/107.7/10万万9.81/109.81/10万万全省共报告了KD患儿 1811例病死率为0.082病因至今未明支原体、立克次体6月以下发病少
4、,提示存在母体保护性抗体地方性、流行性、季节变化,限于儿童家庭中几乎没有接触感染免疫系统免疫介导的全身血管炎基本病变全层血管炎波及全身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非特异性血管炎症血管周围炎血管内膜炎(急性期)约1 12 2周(亚急性期)约2 24 4周(恢复早期)约4 47 7周(恢复晚期)7 7周或更久特点:小动脉、小静脉和微血 管及其周围的发炎中等和大动脉及其周围 的发炎淋巴细胞和其它白细胞 的浸润及局部水肿特点:小血管的发炎减轻;以中等动脉的炎变为主,多见冠状动脉瘤及血栓大动脉少见血管性炎变单核细胞浸润或坏死性变化较著 特点:小血管及微血管炎消退中等动脉发生肉芽肿 特点:急性炎变大多都消失 中
5、等动脉的血栓形成、梗阻、内膜增厚 出现动脉瘤以及瘢痕 形成 脏器外的中等或大动脉 多侵犯冠状动脉、腋、髂动脉及颈、胸、腹部其它动脉 脏器内动脉 涉及心、肾、肺、胃肠、皮、肝、脾、生殖腺、唾液腺和脑等全身器官 除血管炎变以外,病理还涉及多种脏器,以心肌炎、心包炎、及心内膜炎最为显著,可波及传导系统,往往在期病变时导致死亡。动脉瘤破裂及心肌炎是、期死亡的重要原因。第、期则常见缺血性心脏病变,心肌梗死可致死亡。病程多为68周有心血管症状时可持续数月至数年(皮疹、肢端变化、粘膜表现)最多见 最早出现 T3840,热型不定,多为稽留热,少为驰张热,持续12周 抗菌治疗无效体温持续在3940左右,达数天或
6、数周,24h波动范围不超过1,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斑疹伤寒等。体温在39以上,但波动幅度大,24h内体温差达2以上,体温最低时一般仍高于正常水平,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发热同时或热后不久 向心性,多形性 以躯干,四肢为多 无色素沉着 无结痂,水疱 为本病特点 手足硬性肿胀 掌跖红斑 指趾端膜状脱皮 双眼球结膜充血,无分泌物 口腔粘膜充血 唇红、皲裂 杨梅舌唇充血皲裂、杨梅舌 发热同时或发热后3 3天 急性非化脓性 单侧或双侧 质硬、轻压痛 直径1.5cm1.5cm以上 一过性肿大(热退后很快消退)发热 皮肤粘膜表现 颈部淋巴结非化脓性肿大 在发病1 16 6周出现 急性发热期出现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