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剂量与用法总结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药品剂量与用法总结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药品 剂量 用法 总结 课件
- 资源描述:
-
1、学习目标1.掌握有关药品的用量、计算,以及汤剂的用药方法2.熟悉药品的给药途径,中药用量、化学药品、中成药的使用方法,中药计量工具的使用方法3.了解中药计量工具的类别4.学会中药主要计量工具戥称的使用方法5.具有服务患者的意识,并仔细告知有关药物使用剂量、服用方法的注意事项导学情景小王是在零售药店工作不久的药剂专业毕业学生,他在工作中经常遇到不少老年患者咨询:“降糖药该怎么吃啊?”“我的降压药早上吃好还是晚上吃好?”“我的治胃病的药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学前导语 药物正确的使用剂量与服用方法,对最终药物能否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能否尽量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与毒副作用,以及能否提高患者的依从性都有
2、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章着重介绍有关药品使用剂量与服用方法等基本知识,指导合理正确的使用药物一、药品和用法用量的管理规定处方管理办法法定计量单位:重量:克(g)、毫克(mg)、微克(g)、纳克(ng)容量:以升(L)、毫升(ml)国际单位(IU)、单位(U)片剂、丸剂、胶囊剂、颗粒剂分别以片、丸、粒、袋为单位一、药品和用法用量的管理规定处方管理办法法定计量单位:溶液剂以支、瓶为单位;软膏及乳膏剂以支、盒为单位 注射剂以支、瓶为单位,应当注明含量 中药饮片:以剂为单位WHO提出的合理用药五个标准 开具处方的药物应适宜 在适宜的时间,以公众能支付的价格保证药物供应 正确地调剂处方 以准确的剂量,正确的
3、用法和用药时间服用药物 确保药物质量安全有效二、药品的用量二、药品的用量剂量的相关概念:最小有效量(也称阈剂量或阈浓度):出现疗效所需的最小剂量 极量:引起最大效应而不发生中毒的剂量,即安全用药的极限量二、药品的用量二、药品的用量剂量的相关概念:治疗量:指药物的常用量,是临床常用的有效剂量范围,一般为介于最小有效量和极量之间的量,一般情况下治疗量不应超过极量 最小中毒量:超过极量,并能产生中毒症状,引起轻度中毒的量 一般药品(包括中成药、化学药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等)的用量在药品说明书中都明确规定有使用剂量,都应按照说明书的规定剂量用药 在用药时要因病、因药、因人、因时而宜,合理确定药品的使
4、用剂量 二、药品的用量二、药品的用量 中成药大多数由原生中药材饮片制成,毒性低,安全系数大 临床医师必须结合病人的个体特点,确定最佳用量,防止用量过小,药力不足或用量过大出现毒副作用的现象二、药品的用量二、药品的用量抗菌药物给药剂量做了指导性建议 治疗重症感染(如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和抗菌药物不易达到的部位的感染(如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抗菌药物剂量宜较大(治疗剂量范围高限)治疗单纯性尿路感染时,由于多数药物尿药浓度远高于血药浓度,则可应用较小剂量(治疗剂量范围低限)三、中药的用量 中药的用量:主要是指每味中药的成人一日量,即临床应用时的分量 除特别注明外,每味药物标明的用量,都是指干燥
5、后的中药饮片在汤剂中成人一日内的用量 有时也指方剂中每味药之间的比较分量,也即相对剂量 临床上主要依据以下几种具体情况来确定中药的具体用量:(一)药物性质1.药材质地 花、叶、皮、枝类质轻的药,用量宜小(无毒药一般用量为310g);矿物、贝壳、甲壳、化石类质重的药,用量宜重(无毒性一般用量为1030g)2.药物性味 性味淡薄、作用温和药物,用量可稍重;性味浓厚,作用强烈药物,用量则宜轻3.药材质量 质优者药力充足,用量勿须过大三、中药的用量(一)药物性质4.药材有毒无毒 无毒者用量变化幅度可稍大,毒性大者应将剂量严格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开始时用量宜轻,逐渐加量,一旦病情好转后,应当立即减量或停服
6、,防止过量因此应针对病情的轻重缓急、患者的体质强弱,正确使用药物,中病即止,不可过服,以防过量和蓄积中毒5.新鲜的动植物药材 一般用量也较大,无毒性的一般用量为3060g;干燥的药材用量应小,通常新鲜药材剂量为干品的24倍案例分析有报道,一男性患者,67岁,3天前因风湿性关节炎,腿痛,开始服某诊所处方汤剂(内含川乌9g),服第三剂1小时后出现恶心、呕吐咖啡样物56次,双上肢麻木、乏力、心慌、胸闷,随后在6小时入院治疗。后该患者被诊断为急性川乌中毒、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川乌为毛茛科植物,功能为祛风除湿,温经止痛 临床用常用其炮制品以减小毒性(如附子:盐附子、黑顺片、淡附片、白附片)中毒表现为唇、舌
7、、颜面、四肢麻木及流涎、呕吐、烦燥、心慌、心率减慢或心动过速、肤冷、血压下降、早期瞳孔缩小后放大、肌肉强直、呼吸痉挛、窒息而危及生命案例分析中毒原因分析 煎煮时间太短:乌头类入煎剂,一般要求久煎,即煎煮1小时以上,可减低其毒性 用药过量:中国药典规定制川乌常用量是1.53g,附子315g 配伍不当或用药时间过长:川乌、草乌、附子药学成分相似,如同时服用,易中毒;长期服用含乌头类的中药汤剂和中成药,也易蓄积中毒 药物炮制不当:乌头类禁生用,生用多指外用 药物单味应用时,用量可较大;入复方应用,用量可略小 同一药在方剂中作主药时,一般较之作辅药时用量为重 剂型方面,多数药物作汤剂时,因其有效成分多
8、不能完全溶解,故用量一般较之作丸、散剂时的服用量为重 由于用药目的不同,同一药物的用量也可不同,如槟榔:用以消积、行气、利水,常用剂量为615g;而用以杀姜片虫、绦虫时,即须用到60120g(二)药物的剂型、配伍、用药目的 根据患者年龄大小、性别差异、体质强弱、病程长短、病情轻重、病势缓急来调整药物剂量 还应考虑到季节、气候及居处的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做到“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三)患者个体差异毒性中药饮片的剂量使用 我国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所列毒性中药共28种,毒性中药饮片需严格按照规定剂量使用,确保用药安全。毒性中药品种及常用剂量见表4-1 除了毒性大的药物,泻下、行气、活血作用峻
9、猛的药物,以及精制药和某些贵重药外,一般中药常用内服剂量为5g10g常用28种毒性中药饮片的剂量 1.砒石 0.002g0.004g,入丸散,外用研末(红信石、白石、信石)2.砒霜 0.009g,多入丸散,外用适量(人信,信石)3.红粉 外用药,用时研成细粉4.水银 外用适量常用28种毒性中药饮片的剂量 5.轻粉 为内服每次0.1g0.2g,一日12次,多入丸剂或胶囊,服后漱口。外用适量,研末撒敷患处6.白降丹 外用适量7.雄黄 0.05g0.1g,多入丸散,外入适量,研末撒敷或香油调涂敷患处8.生草乌 外用适量9.生川乌 外用适量10.生白附子 外用适量11.生附子 外用适量12.生半夏 外
10、用适量,磨汁涂或研末以 酒调敷患处13.生天南星 外用适量,研末以醋或酒调敷患处常用28种毒性中药饮片的剂量 14.生巴豆 制成霜入药,0.1g0.3g多入丸散,生巴豆外用15.生马钱子(番木鳖)0.3g0.6g,炮制后入丸散16.天仙子(莨菪子)0.06g0.6g多入丸散17.闹羊花(羊踯躅)0.6g1.5g,浸酒或入丸散,外用18.生甘遂 0.5g1g,炮制后多入丸散,生品外用常用28种毒性中药饮片的剂量 19.洋金花 0.3g0.6g,入丸散制剂,外用适量(凤茄花,曼陀罗花)20.蟾酥 0.015g0.03g,多用丸散,外用适量不可入目21.红娘虫 0.05g0.1g,外用适量22.青娘
11、虫 0.05g0.1g,外用适量23.生千金子 1g2g,制霜入丸散,外用适量24.生狼毒 0.5g1.5g常用28种毒性中药饮片的剂量 25.斑蝥 0.03g0.06g炮制后多入丸散服,外用生品适量,研末敷贴,或酒,醋浸涂,或作发泡用26.雪上一枝蒿 0.06g0.12g,研末或浸酒内服,酒浸外搽27.藤黄 0.03g0.06g,多入丸散28.红升丹 外用适量常用28种毒性中药饮片的剂量 四、药品用量的计算方法(一)中药剂量的换算1市斤=16两(16位制)=500g1两=10钱=31.25g30g1钱=10分=3.125g3g1分=10厘=0.3125g0.3g1厘=0.03125g0.03
12、g我国民间习用的市制计量单位为10进位制,即:1斤=10两=500g(二)特殊人群的剂量换算目前我国相当多的药品只规定了成人剂量,中国药典对此采用老幼剂量折算表,按年龄对用药剂量进行换算 四、药品用量的计算方法表4-1 老幼用药剂量折算表四、药品用量的计算方法年 龄 剂 量初生1个月 成人剂量1/181/141个月6个月 成人剂量1/141/76个月1岁 成人剂量1/71/51岁 成人剂量1/51/42岁 成人剂量1/41/34岁 成人剂量1/32/59岁 成人剂量1/22/314岁 成人剂量的2/3至全量18岁 成人剂量的3/4至全量60岁 成人剂量的3/4 儿童用药剂量按儿童体重计算 (1
13、)按儿童体重计算:如果药典或说明书规定有儿童每千克体重用药剂量,则:儿童每次(日)剂量=儿童体重每次(日)剂量/kg(2)根据成人剂量按儿童体重计算:若不知儿童每千克体重用药剂量,则按照:儿童剂量=成人剂量儿童体重/70kg,进行计算说明用此法计算剂量,对年幼儿求得的剂量偏小,而对年长儿,特别是体重过重者,求得剂量偏大。因此计算剂量时应同时考虑年龄因素,年龄越小所需剂量应相对大些,故常以高限数值计算。例如地高辛的口服用量,2岁以下0.06 0.08mg/kg,2岁以上为0.04 0.06 mg/kg儿童用药剂量按儿童体重计算 原因药物代谢与体表面积有关,年龄越小,体表面积相对越大,则用药量相对
14、较多 儿童用药剂量按儿童体重计算 儿童用药剂量按体表面积计算(1)药品说明书按体表面积已推荐儿童用量儿童剂量=儿童体表面积(m2)每次(日)剂量/m2(2)药品说明书未按体表面积推荐儿童用量儿童剂量=成人剂量儿童体表面积(m2)/1.73 m21.73 m2是成人按70kg体重计算出的体表面积(BSA)儿童的体表面积可以根据体重或年龄来计算:体重低于30kg的儿童 BSA(m2)=(年龄+5)0.07或 BSA(m2)=0.035体重+0.1体重大于30kg的儿童 在30kg体重的BSA=1.15 m2的基础上,每增加体重5kg,BSA增加0.1 m2儿童用药剂量按体表面积计算 点滴积累1.药
15、物的使用剂量,对能否充分发挥临床治疗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点滴积累2.中药计量单位换算:1千克(kg)=1000克(g)1克=1000毫克(mg)1毫克=1000微克(g)1斤=16两(16位制)=500g 1两=10钱30g 1钱=10分3g点滴积累3.药品剂量的换算可用老幼剂量折算表,或根据儿童体重、体表面积进行换算课堂活动 请同学们说说在临床上常见药物的给药途径和剂型有哪些?药物按不同给药途径给药其作用有何不同?口服给药经胃肠道给药途径 直肠给药注射给药不经胃肠道给药途径 呼吸道给药皮肤给药粘膜给药 临床上使用的药物剂型一般分为药物吸收的速率按快慢排序依次为:吸入给药舌下给药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口
16、服给药透皮给药 说明:静脉注射没有吸收过程,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起效最快 一、外用给药 外用给药主要是指皮肤给药,供涂、敷、喷、搽或贴于皮肤表面上使用 临床上多为皮肤给药制剂:软(乳)膏剂、凝胶剂 膏药、贴膏剂 透皮贴剂 洗剂、搽剂 有些散剂、喷雾剂、气雾剂、酊剂、酒剂、锭剂也可外用给药一、外用给药 外用给药大多是针对皮肤局部疾病的,起保护皮肤和局部治疗作用,如抗感染、抗过敏、止痒、止痛、收敛、杀菌、活血化瘀和局部麻醉等,但皮肤给药也可以达到全身治疗作用 如:透皮贴剂作为全身作用的经皮给药系统,属长效的控释制剂 透皮贴剂 释放速率相对保持恒定 不受胃肠道因素的影响 无首过作用 药物的吸收代谢个体
17、差异较小 并可随时终止给药 临床上用于治疗重度慢性疼痛的芬太尼透皮贴剂(作用可持续72小时),用于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半水合雌二醇贴片(作用可持续7天)都属此类二、口服给药 胃肠道由胃、小肠、大肠三部分组成 胃的表面积较小,吸收的量有限,主要是一些弱酸性药物在胃中有一定吸收 小肠可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 小肠具有极大的表面积,约200m2左右,因此小肠(特别是十二指肠)是食物、药物吸收的主要部位 大肠包括盲肠、结肠和直肠,大肠表面积较小,不是药物吸收的主要部位二、口服给药 影响胃肠道吸收的生理因素:胃肠道pH、胃排空速率、胃肠道蠕动速度、血流速率、食物 对某些肝脏首过效应比较强的药物不宜选择口
18、服给药,如硝酸甘油等。因为口服给药经胃肠道吸收后,大多数药物需经肝脏代谢后到达病灶部位发挥疗效 口服给药的剂型有很多,如片剂、胶囊剂、散剂、口服液、糖浆剂、丸剂、汤剂等等三、舌下给药舌下给药是将药物制剂置于舌下或嚼碎置于舌下,药物通过血流丰富的颊黏膜、舌下静脉吸收而迅速发挥药效的一种给药途径三、舌下给药舌下给药特点:1.由于药物不经过胃肠道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因此可以避免口服给药的肝脏首过效应2.同时由于给药部位血流丰富,吸收迅速,起效很快,适合一些急症患者和某些经胃肠道、肝脏药效降低或失效的药物 舌下给药制剂(口服均无效):临床上常见的治疗心绞痛的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镇痛药二氢埃托啡,平喘药
19、异丙肾上腺素 另外:硝苯地平、尼群地平、硝酸异山梨醇、卡多普利等药物,一般治疗时可口服给药,紧急危重情况也可舌下给药,快速起效三、舌下给药注意事项:舌下给药时应注意一定要将药片置于舌下或嚼碎置于舌下,切不可像吃糖果似的仅把药物含在嘴里;普通包衣片、胶囊剂如需舌下给药,不能直接放在舌下,应嚼碎或将胶囊壳去除后给药 三、舌下给药四、吸入给药 肺部吸入给药:是防治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呼吸道疾病的首选给药方式 常见的吸入给药制剂:包括定量吸入气雾剂、干粉吸入剂和雾化吸入剂,所用药物主要为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药物、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及其复方制剂等四、吸入给药吸入给药的主要特点:1.在肺部迅速地吸收,可直
20、接进入全身循环,不受肝脏首过效应的影响2.但这类制剂也有吸收影响因素比较复杂的缺点3.此外,气管、支气管和终末细支气管等也有一定的吸收能力五、注射给药图4-1 注射剂给药途径示意图注射剂给药途径 皮内注射:在皮肤的表皮与真皮之间,主要用来做过敏试验 皮下注射:在真皮与肌肉组织之间的皮下组织,注射部位通常在上臂三角肌下缘、上臂外侧、腹部、后背及大腿外侧方,临床上最常采用皮下注射就是胰岛素的注射、预防接种及局部麻醉用药等 肌肉注射 静脉注射 椎管、脑池、硬膜下、穴位注射给药特点 由于注射部位的周围有丰富的血液或淋巴液循环,且影响吸收的因素比口服制剂要少,故一般注射给药吸收快,生物利用度也比较高 一
21、些口服不吸收或在胃肠道易降解的药物,以及不能口服给药的患者 或需要快速起效的药物等,都可以采用不同部位的注射给药六、直肠给药 直肠给药的剂型主要有栓剂和灌肠剂 直肠黏膜表面积比小肠要小得多,故直肠不是药物吸收的合适部位,但近肛门端血管丰富,是直肠给药(如栓剂)的主要吸收部位,吸收效果良好六、直肠给药栓剂特点 1.局部作用 在腔道内发挥局部作用的,起润滑、收敛、抗菌消炎、杀虫、止痒等作用,如痔疮栓 2.全身作用 也可由腔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而起退热、镇静、镇痛、兴奋、扩张血管和抗菌消炎等全身作用,如小儿退热栓 知识链接栓剂在直肠的吸收三个途径:(1)通过直肠上静脉,进入肝脏,经肝脏代谢等作用(首过
22、效应)再进入体循环(塞入距肛门口约6cm处)(2)通过直肠中、下静脉和肛管静脉直接进入体循环,从而绕过肝脏,避免了肝脏的首过作用,使血液中的药物浓度提高(塞入距肛门口约2cm处)(3)通过直肠淋巴系统,经胸导管直接进入体循环七、黏膜给药包括:口腔黏膜给药眼黏膜给药鼻黏膜给药阴道黏膜给药口腔黏膜给药:口腔黏膜分布着丰富的血管,药物吸收迅速,随血液循环向全身分布,前述舌下给药即属该情况眼黏膜给药:眼黏膜给药临床上使用的滴眼剂、眼膏剂、眼用凝胶剂等剂型均属此类鼻黏膜给药制剂:鼻黏膜具有众多的细微绒毛,大大地增加药物吸收的有效表面积,而鼻黏膜上皮细胞下大量的毛细血管和淋巴管,促使药物快速通过血管壁进入
23、血液循环,同时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阴道黏膜给药:阴道血管丰富,药物随血流最终进入腔静脉,可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 与鼻腔、直肠黏膜相比,药物从阴道吸收速度较慢,原因主要是阴道上皮具有多层细胞,形成了吸收屏障,一般药物很难从阴道吸收发挥全身作用 临床上阴道给药制剂大多是在阴道内起抗菌、消炎、止痒、节育等作用,常用的剂型有阴道栓剂、阴道泡腾片、阴道凝胶剂、洗剂等课堂活动某种药物如果有较强的首过效应,在应用中应选用哪些剂型和给药途径比较合适?舌下制剂 注射给药 鼻粘膜给药 吸入给药 栓剂 透皮制剂点滴积累1.不同给药途径的药物吸收速率快慢不同:吸入给药舌下给药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给药透皮给药2.有较强的首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