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里剂医学课件.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温里剂医学课件.pptx》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温里剂 医学 课件
- 资源描述:
-
1、温里剂1温里剂概念 凡以温热药为主组成,具有温里助阳、散寒通脉作用,用于治疗里寒证的方剂,统称温里剂。里寒证病因病机:1.素体阳虚,寒从中生。2.外寒直中三阴,深入脏腑。3.表寒治疗不当,寒邪乘虚入里。4.失治、误治或服寒药太过。2温里剂临床症见:畏寒肢冷,喜温倦卧,面色苍白,口淡不渴,小便清长,脉沉迟或缓。分类1.温中祛寒剂-主治中焦虚寒证,常用药物:干姜、吴茱萸、饴糖,常配伍益气健脾药。代表方:小建中汤、理中丸、吴茱萸汤3温里剂2.回阳救逆剂-主治阴盛阳衰,亡阳欲脱证。常用药:附子、肉桂、干姜、人参配伍:温肾祛寒药与益气固脱药同施代表方:四逆汤3.温经散寒剂-主治寒凝经脉之痹痛常用药:桂枝
2、、细辛、当归、熟地配伍:辛温发散药与温补阴血药同用。代表方:当归四逆汤、阳和汤4温里剂使用注意: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本类方剂常与补气药配伍使用。2.使用时必须辨别寒热真假。3.素体阴虚或失血者慎用,以免重伤阴血。4.阴寒太盛,服药入口即吐者,可反佐少量寒凉药物。5.使用时应注意药量。5温中祛寒剂适应证:中焦虚寒证:中焦虚寒证:脘腹疼痛,呕吐下利,不思饮食,肢体倦怠,手足不温,舌苔白滑,脉沉迟。基本组方规律1.阳虚失温温中祛寒药2.脾失健运-益气健脾药6理中丸、小建中汤7理中丸功效:温中祛寒,补气健脾。组成:干姜(君药)-温脾胃,祛里寒,扶阳气人参(臣药)-补脾胃,助运化,正升降白术(佐药)
3、-燥湿土,健脾丸甘草(佐使)-以助益气健脾,调和诸药。配伍特点:温补并用,以温为主。8理中丸主治1.脾胃虚寒证:脘腹绵绵作痛,喜温喜按,呕吐,大便稀溏,腕痞食少,畏寒肢冷,口不渴,舌淡苔白润,脉沉细或无力。2.阳虚失血证:便血,吐血或崩漏,色暗淡,质清稀。3.小儿慢惊风4.病后多喜涎唾。9理中丸加减应用1.虚寒甚者,加附子、肉桂以增强温阳祛寒之力。2.呕吐甚者,加生姜、半夏以降逆和胃止呕3.下利甚者,加茯苓、扁豆以健脾渗湿止泻4.阳虚失血者,加艾叶、炮姜、灶心土以温涩止血5.胸痹者,加枳实、薤白、桂枝振奋胸阳,舒畅气机。10理中丸药理研究:抗溃疡、增强免疫功能、调节肠蠕动作用。现代运用:慢性胃
4、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胃扩张、慢性结肠炎等脾胃虚寒者,可用本方。11小建中汤功效:温中补虚,和里缓急。组成饴糖(君药):温补中焦,缓急止痛桂枝(臣药):温阳气,祛寒邪,助饴糖温中散寒。白芍(臣药):养血柔肝缓急生姜、大枣(佐药):温胃散寒,补脾益气甘草(佐使):调和作用12小建中汤配伍特点:阴阳并调,温中为主;肝脾同治,补脾为主。主治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证1.阳虚寒凝、木虚乘土:腹中急痛,喜温喜按,舌淡,脉细弦。2.阴血不足:心悸,面色无华,心烦,手中烦热,口咽干燥。13小建中汤药理研究:抗溃疡、消炎、止痛作用现代运用: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慢性肝炎、神经衰弱、再生障碍性贫血属中焦
5、虚寒、阴阳不调者,可用本方使用注意:1.呕吐或中满者不宜使用2.阴虚火旺之胃脘疼痛忌用14吴茱萸汤、四逆汤、当归四逆汤、阳和汤15吴茱萸汤功效:温中补虚,降逆止呕组成吴茱萸(君):温胃暖肝、行气止痛、降逆止呕生姜(臣):温胃散寒、降逆止呕人参、大枣(佐使):补脾益气、调和诸药16吴茱萸汤配伍特点 温中与降逆并施,寓补益于温降之中。主治:肝胃虚寒,浊阴上逆。1.食后欲吐,畏寒喜热,或胃脘痛,吞酸嘈杂。2.厥阴头痛,呕呕吐涎沫。3.少阴吐利,手足逆冷,烦躁不宁。17吴茱萸汤、理中丸、小建中汤比较18四逆汤功效:回阳救逆组成附子(君药):温元阳,散阴寒,回阳气干姜(臣药):温中阳,祛阴寒炙甘草(佐使
6、):益中气,缓和干姜、附子辛热伤阴配伍特点心、脾、肾兼顾以峻温心肾为主,温阳与补气结合而使先后天互生19四逆汤主治心肾阳衰寒厥证辩证要点四肢厥逆,恶寒倦卧,神衰欲寐,面色苍白,腹痛下利,呕吐不渴,舌苔白滑,脉细微。20四逆汤药理作用升压、强心、利尿、改善微循环、抗炎、改善肾功能作用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急性胃肠炎吐泻过多、或见某些急证大汗而休克属阳衰阴盛者21当归四逆汤功效 温经散寒、养血通脉组成当归(君):养血和营桂枝(君):温经散寒、温通经脉细辛(臣):温经散寒,助桂枝温通血脉白芍(臣):滋阴养血、缓急止痛22当归四逆汤通草(佐药):通经脉、畅血行大枣*:重用大枣,既合当归
7、、白芍以补营血,又防桂枝、细辛燥烈太过,伤及阴血炙甘草(佐使):调和诸药配伍特点温而不燥,补而不滞,使补血而不滞血,散寒不伤阴。23当归四逆汤主治 血虚寒厥证辩证要点 手足厥逆,腰、腿、足、肩臂疼痛,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欲绝。加减变化1.经脉受寒,血脉不利,不通则痛-痛证 胃脘痛:加吴茱萸、生姜、佛手24当归四逆汤 头痛:加川芎、延胡索 腰腿痛:加牛膝、杜仲、狗脊2.寒滞经脉、血脉不利,血行不畅-肢冷、肌肤紫暗 冻疮:加丹参、鸡血藤、川芎 紫斑肢寒:重用白芍,加丹参、川芎、附子3.厥阴肝经寒证25当归四逆汤 痛经:加桃仁、红花、泽兰、川芎 疝痛:加台乌药、小茴香 前阴冷痛:加乌药、川楝子
8、、淫羊藿现代运用本方用于冻疮、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风湿性关节炎、小儿麻痹属于血虚寒凝者。26阳和汤功效:温阳补血、散寒通滞组成27阳和汤配伍特点滋而不腻,补而不滞,宣发而不伤正,温阳而不亢主治 阴疽:患处肿痛,漫肿无边,酸痛无热。使用注意1.疮疡红、肿、热、痛者,或阴疽已破溃者忌用2.熟地用量大于其他药量之和,麻黄轻用28祛痰剂 2016.03.2129祛痰剂概念:凡以祛痰药为主组成,具有消除痰涎作用,治疗各种痰病的方剂,统称祛痰剂。属于“消法”范畴。分类湿痰-燥湿化痰 热痰-清热化痰燥痰-润燥化痰寒痰-温化寒痰风痰-化痰熄风30祛痰剂痰的产生与脏腑的关系1.脾:由湿而生,聚湿成痰,“脾为生痰之
9、源”。2.肾:痰之本为生,水泛成痰饮,“主水在肾”,“肾为生痰之根”。3.肺:因气而聚,滞留于肺,“肺为贮痰之器”31祛痰剂常见的病症咳嗽、喘促、头痛、眩晕、胸痹、呕吐、中风、痰厥、癫狂、痰核、瘰疬。使用注意1.辨别痰病的性质,分清寒热燥湿的不同。2.注意病情,辨清标本虚实。3.注意配伍健脾祛湿药,“治痰先宜治脾”“治痰必先祛湿”32祛痰剂4.肺燥咳血者,不宜辛燥之剂,以免动血;外感痰多者,慎用滋润之品,以免留邪。5.常配伍理气药,使气顺痰消。6.治病求本,注意调整脾肾功能。7.不宜久服,中病即止。33二陈汤、温胆汤34二陈汤(燥湿化痰)功效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组成半夏(君):燥湿化痰,和胃降逆
10、陈皮(臣):燥湿化痰、理气行滞茯苓(使):健脾渗湿甘草:调和诸药35二陈汤病机:脾失健运、痰湿内生,阻滞气机、胃失和降主治:湿痰证咳嗽痰多,色白易咯,恶心呕吐,胸膈痞闷,肢体困重,或头晕心悸,舌苔白滑或腻,脉滑。煎法:加生姜(制半夏之毒)、乌梅(敛肺气),煎服。36二陈汤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神经性呕吐属于湿痰者。37温胆汤功效理气化痰、和胃利胆组成二陈汤:燥湿化痰、理气和胃枳实:行气导滞、顺气消痰竹茹: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生姜、大枣:和胃,滞半夏之毒38温胆汤配伍特点温凉兼进,不寒不燥。39温胆汤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神经官能症、急慢性胃炎、更年期综合征、癫痫属于胆郁痰扰者。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