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零件强度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机械零件强度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零件 强度 课件
- 资源描述:
-
1、3-13-1 材料的疲劳特性材料的疲劳特性3-23-2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3-33-3 机械零件的抗断裂强度机械零件的抗断裂强度3-43-4 机械零件的接触强度机械零件的接触强度第三章 机械零件的强度3-53-5 机械零件可靠性设计简介机械零件可靠性设计简介第三章第三章 机械零件的强度机械零件的强度u强度理论强度理论:是判断材料在复杂应力状态下是否破坏的理论。材料是判断材料在复杂应力状态下是否破坏的理论。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有两种不同的破坏形式:在外力作用下有两种不同的破坏形式:一是在不发生显著一是在不发生显著塑性变形塑性变形(永久变形永久变形)时的突然断裂)时的突然断裂
2、,称称为为脆性脆性破坏破坏;二是因发生显著塑性变形而不能继续承载的破坏,称为二是因发生显著塑性变形而不能继续承载的破坏,称为塑塑性性破坏。破坏的原因十分复杂。破坏。破坏的原因十分复杂。u应力应力: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附加内力。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附加内力。u屈服极限屈服极限s s :材料材料受外力到一定限度时,即使不增加受外力到一定限度时,即使不增加负荷负荷它仍继续发生明显的它仍继续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塑性变形。这种现象叫。这种现象叫“屈服屈服”。发生屈服现象时的发生屈服现象时的应力应力,称屈服极限。,称屈服极限。u强度极限强度极限B B:材料在受力过程中,从开始加载直至断裂材料在受力过程中,从开始
3、加载直至断裂 的整个过程中,按杆件原截面计算所能达的整个过程中,按杆件原截面计算所能达 到的最大应力值。到的最大应力值。第三章第三章 机械零件的强度机械零件的强度u静应力下的许用应力静应力下的许用应力静应力下,零件材料的破坏形式:静应力下,零件材料的破坏形式:断裂断裂或或塑性变形。塑性变形。1.1.塑性材料的许用应力塑性材料的许用应力:取屈服极限取屈服极限S S 作为极限应力作为极限应力,许用应力为:许用应力为:2.2.脆性材料的许用应力:脆性材料的许用应力:取强度极限取强度极限B B 作为极限应力作为极限应力,许用应力为:许用应力为:SsSBu变应力下的许用应力变应力下的许用应力变应力下,零
4、件变应力下,零件材料的破坏形式材料的破坏形式:疲劳断裂。疲劳断裂。u材料的分类材料的分类:(1 1)塑性材料:)塑性材料:钢,钢,含碳量含碳量2%2%2%3-1 3-1 材料的疲劳特性材料的疲劳特性u零件疲劳破坏的过程:零件疲劳破坏的过程:疲劳裂纹源疲劳裂纹源 微观裂纹扩展微观裂纹扩展 宏观裂纹扩展宏观裂纹扩展 瞬时断裂瞬时断裂u疲劳裂纹源:疲劳裂纹源:表面滑移带、晶界表面滑移带、晶界 、内部非金属夹杂物、内部非金属夹杂物、表面机械划伤、焊接裂纹、锻造缺陷、零件的轴肩、表面机械划伤、焊接裂纹、锻造缺陷、零件的轴肩、键槽、缺口等。键槽、缺口等。u疲劳破坏的特点:疲劳破坏的特点:1.1.破坏时应力
5、破坏时应力远小于远小于B B,甚至甚至小于小于S S。2.2.脆性和塑性材料都表现为突然脆性和塑性材料都表现为突然 脆性断裂。破坏前无明显塑性变形。脆性断裂。破坏前无明显塑性变形。3.3.破坏断口表面明显地分成:破坏断口表面明显地分成:光滑表面疲劳区光滑表面疲劳区和和粗糙表面断裂区粗糙表面断裂区。疲劳是零件长期在疲劳是零件长期在变应力变应力条件下工作引起的。条件下工作引起的。3-1 3-1 材料的疲劳特性材料的疲劳特性循环变应力的描述循环变应力的描述:m m 平均应力;平均应力;a a应力幅值应力幅值maxmax 最大应力;最大应力;minmin 最小应力最小应力 r r 应力比(循环特性)应
6、力比(循环特性)2minmaxm 2minmaxa maxmin rr=-1 对称循环变应力对称循环变应力r=0 脉动循环变应力脉动循环变应力r=1 静应力静应力 非对称循环变应力非对称循环变应力典型循环变应力典型循环变应力 0-1+13-13-1材料的疲劳特性材料的疲劳特性表示在表示在给定循环特性下给定循环特性下,N N 的关系。的关系。CD 段段:N10 4 高周疲劳高周疲劳 r r N N 有限寿命疲劳极限有限寿命疲劳极限脉动脉动循环时,循环时,弯曲疲劳极限弯曲疲劳极限 r r=0 0 对称对称循环时,循环时,弯曲疲劳极限弯曲疲劳极限 r r=-1-1(一一)N N 疲劳曲线疲劳曲线 (
7、实验得出实验得出)0mrNrNrNNKNK寿命系数 rN 循环循环N次的疲劳极限次的疲劳极限 m 寿命指数寿命指数 N 试件实际循环次数试件实际循环次数 r D点疲劳极限点疲劳极限,与与N无关无关。N0 人为设定的循环次数人为设定的循环次数 (N0 ND,N010 7)CDCD曲线上任意点疲劳极限表达式曲线上任意点疲劳极限表达式疲劳曲线方程疲劳曲线方程:AC 段段:N N10 10 4 4 低周疲劳低周疲劳 视其等同静应力强度状况视其等同静应力强度状况 D D点之后点之后:N10 6 高周疲劳高周疲劳r r N D N D (r r)无限寿命疲劳极限无限寿命疲劳极限 N 疲劳曲线疲劳曲线101
8、04 40mmrNrNNC0mrNrNN疲劳曲线方程疲劳曲线方程:mrNN C(二二)等寿命疲劳曲线等寿命疲劳曲线3-13-1材料的疲劳特性材料的疲劳特性ma 10012 m m a a 曲线:在某一给定的曲线:在某一给定的循环次数时循环次数时,不同应力比的疲劳极限特性。不同应力比的疲劳极限特性。对称循环对称循环极限应力点:极限应力点:AA (0,(0,-1-1)脉动循环脉动循环极限应力点:极限应力点:DD (0 0/2,/2,0 0/2)/2)静应力静应力极限应力点:极限应力点:C C (S S,0)0)AA GG 疲劳强度极限线疲劳强度极限线,线上各点极限应力数值为线上各点极限应力数值为:
9、G CG C 屈服强度极限线屈服强度极限线,线上各点极限应力数值均满足:线上各点极限应力数值均满足:结论:试件结论:试件材料的工作应力,只要在材料的工作应力,只要在A A D D G G C C区域内,即可满足区域内,即可满足 其最大应力既不超过疲劳极限,又不超过屈服极限。其最大应力既不超过疲劳极限,又不超过屈服极限。3-13-1材料的疲劳特性材料的疲劳特性A GA G直线方程:直线方程:试件受循环弯曲应力时的材料常数试件受循环弯曲应力时的材料常数,(A G (A G 直线的斜率直线的斜率)max amramS 3-2 3-2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零件零件的对称循环弯曲
10、疲劳极限的对称循环弯曲疲劳极限-1e-1e 试件试件的对称循环弯曲疲劳极限的对称循环弯曲疲劳极限-1-1-1-1e=Kk k 应力集中系数应力集中系数 零件尺寸系数零件尺寸系数 表面质量系数表面质量系数 q q 零件强化系数零件强化系数q11)1k(KAGAG方程:方程:CGCG方程:方程:meeaee 1saemeK 弯曲疲劳极限综合影响系数弯曲疲劳极限综合影响系数脚标脚标表示在正应力条件下表示在正应力条件下零件的疲劳极限零件的疲劳极限 Ke3-23-2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一一)单向稳定变应力时的疲劳强度计算单向稳定变应力时的疲劳强度计算 (只受一种应力只受一种应力
11、)零件的零件的实际工作应力点实际工作应力点 N N、M M零件的零件的疲劳极限应力点疲劳极限应力点 AGC AGC 线上某点线上某点 根据零件工作时所受的约束来根据零件工作时所受的约束来确定确定应力可能发生的变化规律应力可能发生的变化规律,从,从而决定以哪一个点来表示极限应力。而决定以哪一个点来表示极限应力。典型的应力变化规律有以下三种:典型的应力变化规律有以下三种:应力比为常数:应力比为常数:r=Cr=C 平均应力为常数平均应力为常数:m m =C=C 最小应力为常数最小应力为常数:minmin =C=C),(am 计算安全系数及疲劳强度条件为:计算安全系数及疲劳强度条件为:maxmalim
12、camaxmaSS),(am S Scaca 计算计算安全系数安全系数 S S 许用许用安全系数安全系数maxmax零件的疲劳零件的疲劳极限极限应力应力maxmax 零件的实际零件的实际工作工作应力应力 mameaeK max1maxmaxminmaxlim11aeamemrCrOGA区域内,区域内,零件做零件做计算,计算,MM1 1 点的极限应力值为点的极限应力值为:欲使欲使M M、M M1 1 具有具有相同的相同的应力比,应力比,则它们必在过则它们必在过原点的射线上。原点的射线上。M(M(a a ,m m )零件零件实际实际工作应力点工作应力点,M M1 1 (a a e e,meme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