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2020届高三数学专题复习课程资源-组合恒等式教师教师版.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江苏省南通市2020届高三数学专题复习课程资源-组合恒等式教师教师版.doc》由用户(副主任)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南通市 2020 届高三 数学 专题 复习 课程 资源 组合 恒等式 教师 教师版 下载 _考试试卷_数学_高中
- 资源描述:
-
1、第 1 页 共 15 页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简单的简单的组合恒等式组合恒等式的证明的证明 【教学目标】 1.掌握基本的组合数公式,能较为熟练的运用组合数公式. 2.了解组合恒等式的基本的证明方法,会证明较为典型的组合恒等式. 【教学过程】 一、课堂引入 同学们了解以下的组合数公式吗?解决组合恒等式问题需要对组合数公式比较熟悉, 所以要 掌握一些最基本的公式和常用的组合恒等式. 1.基本组合数公式 (1) kn n k n CC (2) 1 1 k n k n k n CCC(3) 1 1 k n k n nCkC或 1 1 k n k n C k n C (4) m mkn mk n mk
2、mn m n m k k n CCCCCC (nkm). 2.常见的组合恒等式 (1) nn nnnn CCCC2. 210 ; (2)0) 1(. 10 n n n nn CCC; (3) 1 1121 . m n m n m n m m m m m m CCCCCC. 以上的恒等式可以通过赋值法进行证明. 二、例题精讲 例例 1.证明: 1 1121 . m n m n m n m m m m m m CCCCCC 证法一证法一组合数公式法组合数公式法: 有组合数性质 1 1n k n k n k CCC可得: 左边= m n m n m m m m m m CCCCC 121 1 1 .
3、)(= m n m n m m m m m m CCCCC 132 1 2 .)( = m n m n m m m m m m CCCCC 143 1 3 .)(= m n m n m n CCC 1 1 1 = 1 1 1m n m n m n CCC右边 证法二证法二组合数实际意义组合数实际意义: 设有 n+1 个不同元素,., 1321nn aaaaa从这 n+1 个元素中取出 m+1 个不同元素的取法有 1 1 m n C种。 另一方面,我们也可将这些取法分类考虑如下: 若取 1 a,则有 m n C种取法, 若不取 1 a,取出 2 a,则有 m n C 1 种取法, 若不取 21,
4、a a取出 3 a则有 m n C 2 种取法, 若不取,., 321mn aaaa 取出 1mn a则有 m m C种取法 所以取法种数又等于 n mk m k C ,因此原式成立 证法三证法三母函数法母函数法:等式左边 m n m n m m m m m m CCCCC 121 .是 n nmm xxxx 1111 11 的展开式中含 m x 的项的系数, 由数列求和公 式可得1, 0xx时n nmm xxxx 1111 11 x xx x xx mnmnm 11 11 111 11 上式右边展开式中含 m x的项就是分子中含 1m x的项,其系数为 1 1 m n C ,因此有 1 11
5、21 m n m n m n m m m m m n CCCCCC 证法四数学归纳法:证法四数学归纳法:对任意的 * Nm 当 mn 时 第 2 页 共 15 页 左边= m m C 右边= m m C显然成立 当)(mkkn时命题成立,即 1 1121 . m k m k m k m m m m m m CCCCCC 当1 kn时, 1 21 1 11121 . m k m k m k m k m k m k m m m m m m CCCCCCCCC 即当1 kn时也成立, 综上所述由可得,原命题成立即 1 1121 m n m n m n m m m m m n CCCCCC. 说明:通
6、过此道非常基础的习题,我们可以看出组合恒等式的四种常用解法. 其中母函 数法和构造组合模型法,这两种方法都用到了“算两次”的思想,所谓“算两次”原理,又 称富比尼原理,就是对同一个量,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去计算,所得的结果应相等(在常州模 拟卷中有类似的算两次描述).其中利用组合数的实际意义构造模型相对较难操作,并且在 阅卷时较为不利,所以仅作教学示范,在平时考试解题时一般不推荐使用. 例例 2.当1,nnN时, (1)求证: 12322111 23(1)(1) nnnnn nnnnn CC xC xnCxnC xnx L; (2)求和: 212223212 123(1) nn nnnnn CCC
7、nCn C L 证法一组合数公式法证法一组合数公式法: (1)左边= 111111 11 111 (1) nnn kkkkkkn nnn kkk kC xnCxnCxnx =右边 (2)左边= 21111 1111 11111 (1) nnnnn kkkkk nnnnn kkkkk k CknCnkCnCkC 121212 22 22 2(1)2(1)2(1)2 nn nknknn nn kk nnCnnCnn n 2 (1)2nn n 证法二求导积分证法二求导积分赋值法赋值法: (1)由 0011 (1)n nn nnn xC xC xC x 两边对x求导可得 1121 (1)2 nnn n
8、nn nxCC xn C x 显然命题得证. (2) 1121 (1)2 nnn nnn nxCC xnC x 两边同时乘以x 1122 (1)2 nnn nnn nxxC xC xnC x 两边再对x求导可得 2112221 (1)(1)(1)2 nnnn nnn n nxnxCC xn C x 令1x 可得 22212223212 ()2123(1) nnn nnnnn nnCCCnCn C L 说明:本题通过对原来的函数进行求导变形后,能得到不同的组合恒等式,是非常典型的 导函数赋值法的题, 与前面的母函数法本质相通却又有所不同, 需要用到求导或积分的手段, 而且针对组合数上标的不同特征
9、应该采用不同的构造母函数的方法, 然后考察特定项或者整 体项,个人觉得如果恒等式中组合数上标递增且含有整数的n次幂应该用整体法,如果组合 数上标均为同一个值应该采用考察特定项法. 例例 3.(16 江苏高考题) 求 34 67 7C4C的值; 设 * ,m nN,nm,求证: 2 1212 1 C2 C3 CC1 C1 C mmmmmm mmmnnn mmmnnm (2)证法一组合数公式法证法一组合数公式法: 因为 1 1 1 C1 C mm kk km ,所以 第 3 页 共 15 页 左边 111 121 1 C1 C1 C mmm mmn mmm 111 121 1 CCC mmm mm
10、n m 又由 1 11 CCC kkk nnn ,知 221211211111 2111221121 CCCCCCCCCCCC mmmmmmmmmmmm nnnnnnmmnmmn 所以,左边右边 证法证法二母函数二母函数法法: 等式左边 121 1 C2 C3 CC1 C mmmmm mmmnn mmmnn 为 函数 11 ( )1 (1)2 (1)(1)1 (1) mmnn f xmxmxnxnx (0,1xx )的展开式中含 m x 前的系数 记 11 1 (1)2 (1)(1)1 (1) mmnn Smxmxnxnx 则 121 (1)1 (1)2 (1)(1)1 (1) mmnn x
11、Smxmxnxnx 用错位相减法易求得 11 2 (1)(1)(1)(1)(1) mnnm xxnxmx S xxx 其中 m x 前的系数为 212 112 -C(1)C(1) mmm nnn nmC 即命题得证. 证法三证法三求导求导积分赋值法:积分赋值法: 令 11 ( )1 (1)2 (1)(1)1 (1) mmnn f xmxmxnxnx 只要看其中 m x 前的系数,令 ( ) ( )g xf x 则 21 11 (1)(1) ( )(1)(1) nm mn xx g xxx xx 即只要看 ( )g x 中含 1m x 的项 显然为 21 2 mm n Cx ,再对x求导可得 (
12、 )f x 中 m x前的系数为 2 2 (1) m n mC . 证法四数学归纳法:证法四数学归纳法:对任意的 * mN, 当nm时,左边1 C1 m m mm,右边 2 2 1 C1 m m mm ,等式成立, 假设nk km时命题成立, 即 2 1212 1 C2 C3 CC1 C1 C mmmmmm mmmkkk mmmkkm , 当1nk时, 左边= 1211 1 C2 C3 CC1 C2 C mmmmmm mmmkkk mmmkkk 2 21 1 C2 C mm kk mk , 右边 2 3 1 Cm k m , 而 22 32 1 C1 C mm kk mm , 1 3 !2 !
13、 1 2 !1 !2 ! 2 ! 131 2 !1 ! 1 ! 2 !1 ! 2 Cm k kk m mkmmkm k mkkm mkm k k m km k 22 213 1 C2 C1 C mmm kkk mkm , 因此左边=右边,1nk时命题也成立. 第 4 页 共 15 页 综上所述由可得命题对任意nm均成立 说明:本题中具体操作性较强的为组合数公式法和导函数法,其中组合数公式需用阶乘 式另行证明.母函数法运算量较大,数学归纳法证明恒等式非常有效,而且高中阶段的递推 一般不会太复杂,所以比较容易上手,但是有一定的局限性. 总结:证明组合恒等式的常用方法 (1)公式法,利用上述基本组合
14、恒等式进行证明; (2)母函数法,也成为生成函数法; (3)求导数积分赋值法(类似于陈颖老师所说的函数升降格变形) ; (4)数学归纳法; (5)利用组合数的实际意义; 在具体解题中, 常常需将这些方法同时结合运用. 其中法 5 利用组合数的实际意义不常用. 【巩固练习】 1. 已知 776 7610 (31)xa xa xa xaL 求: (1) 127 aaaL; (2) 1357 aaaa; (3) 0246 aaaa. 2. (08 江苏)请先阅读: 在等式 2 cos22cos1xx(xR)的两边求导,得: 2 (cos2 )(2cos1) ? xx, 由求导法则,得(sin2 )
15、24cos(sin )?xxx,化简得等式:sin22cossinxxx (1)利用上题的想法(或其他方法) ,结合等式 0122 (1+x) =CCCC nnn nnnn xxx (xR,正整数2n) ,证明: 11 2 (1)1C n nkk n k nxkx (2)对于正整数3n,求证: (i) 1 ( 1)C0 n kk n k k ; (ii) 2 1 ( 1)C0 n kk n k k ; 证明: (证明: (1)在等式 c 两边对x求导得 112121 (1)2(1) nnnnn nnnn nxCC xnCxnC x 移项得 11 2 (1)1 n nkk n k nxkC x
16、(*) (2) () (i)在(*)式中,令1x,整理得 1 1 (1)0 n kk n k kC 所以 1 ( 1)0 n kk n k kC (ii)由(1)知 112121 (1)2(1),3 nnnnn nnnn nxCC xnCxnC xn 两边对x求导,得 2232 (1)(1)23 2(1) nnn nnn n nxCC xn nC x 在上式中,令1x 第 5 页 共 15 页 2322 023 2( 1)(1)( 1)n nnn CCn nC 即 2 2 (1)( 1)0 n kk n k k kC , 亦即 2 2 (1) ()0 n kk n k kk C (1) 又由(
17、i)知 1 (1)0 n kk n k kC (2) 由(1)+(2)得 2 1 ( 1)C0 n kk n k k 第 6 页 共 15 页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组合恒等式组合恒等式的应用的应用 【教学目标】 1.掌握高中阶段组合恒等式证明的四种方法,能熟练选择并运用. 2.会用组合恒等式的思想解决一些较为复杂的组合数求值问题, 理解组合数求值问题的本质. 【教学过程】 一、课堂引入 前面我们学些了四种基本的证明组合恒等式的方法, 但是在具体操作时我们发现, 并不是所 有的问题都是以恒等式的形式展现的, 我们会遇到一些关于组合数的求值问题, 如何去求解 这些问题, 能否用前面我们所学到的方法
18、去解决, 哪些方法可以继续使用?这就是我们今天 所要研究的问题,从恒等式角度去探索求值问题,看清求值问题的本质. 二、例题精讲 例例 1. 已知( )(1)n n fxx. (1) 678 ( )( )2( )3( )g xfxfxf x,求( )g x中含 6 x项的系数; (2)化简 121 1 23 ( ,) mmmm mmmm n m m n CCCnC m nN C L (用 ,m n表示) ,写出推理过程. 证法一组合数公式法证法一组合数公式法:参考公式 1 1 mmm nnn CCC 原式分子= 121 23 mmmm mmmm n CCCnC L = 111111 21321
19、2()3()() mmmmmmm mmmmmm nm n CCCCCn CC L = 1111 121 2 mmmmm mmmm nm n CCCCnC = 1111 121 mmmm mmm nm n CCCnC = 0121 121 () nm mmm nm n CCCnC = 0121 221 () nm mmm nm n CCCnC = 121 31 () nm mm nm n CCnC = 21nm m nm n CnC 原式= 21 1 11 22 nm m nm n m m n CnCnmnn n Cmm 证法证法一一组合数公式法组合数公式法:参考公式 1 1 kk nn nCk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