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78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自考现代管理学课件完整版.pptx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3945830
  • 上传时间:2022-10-27
  • 格式:PPTX
  • 页数:178
  • 大小:27.98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自考现代管理学课件完整版.pptx》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自考 现代 管理学 课件 完整版
    资源描述:

    1、现 代 管 理 学(2018年版)目 录CONTENTS1第一篇 总论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第二章管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第三章中国古代管理思想3第三编 管理方法与技术第十章系统分析、网络计划与精益管理第十一章目标管理与全面质量管理第十二章社会调查方法与技术2第二编 管理职能第四章决 策 第五章组 织第六章人力资源管理 第七章领 导第八章激 励 第九章控 制第一编 总论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第二章管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第三章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第一节管理概述第二节管理学和现代管理学第三节学习现代管理学的途径与方法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第一节 管理概述管理是一种与人类文明共存的社会现象,它存在于

    2、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小至家庭,大至国家。凡是有许多人进行协作的劳动,过程的联系和统一都必然要表现在一个指挥的意志上,表现在各种与局部劳动无关而与全部活动有关的职能上,就像一个乐队要有一个指挥一样。(1)把管理看作是对组织资源或要素进行协调以达到目的的活动。(2)把管理看作是组织的某一专业职能或综合职能。(3)把管理看作是一门艺术。一、管理的含义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第一节 管理概述二、管理的历史发展010102020303(1)习惯化的管理方式。(2)原始民主的管理制度。(3)简单的管理机构。(4)人格化的管理权力。(5)单一的公共事务管理。(1)管理阶层兴起,管理成为政治统治的手段。(2)管理

    3、内容趋于复杂,管理权力开始分化。(3)管理制度产生,但在管理中的作用受到限制。(4)管理思想提出,但经验管理仍占主导地位。(1)科学管理出现。(2)实行分权管理。(3)崇尚法制管理。(4)经济管理成为管理的重点。0404(1)系统化管理。(2)民主化管理。(3)科学化管理。(4)法治化管理。(5)以人为本。(6)追求效率。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第一节 管理概述三、现代管理领域的划分 2.管理主体1.管理宗旨 3.管理依据 4.管理对象5.管理过程现代管理分为公共管理和私人管理两大领域。n公共管理的对象是公共事务,任何公共事务的背后都体现和反映着一定的公共利益,因此,维护、分配和增进公共利益便成为

    4、公共管理的宗旨。n私人管理以营利为目的,以利润为导向,私人部门或组织只有获取利润才能生存和发展。p 公共管理主体广泛,且呈扩展趋势,它不仅包括居于核心地位的政府,还包括各类非政府公共组织,有的场合还有个体参加。p 私人管理的主体简单而清晰,或为个人(厂长、经理、董事长),或为从属于私人的组织机构(公司、企业)。n公共管理的依据是国家的法律规范和依法律规范授予的公共权力、委托权力。公共管理是在国家法制框架下进行的,本质上是国家的活动。n在国家法律制度许可的范围内,私人管理依据的是私人权力和市场权威。p 公共管理以公共领域为对象。p 私人管理以私人领域为对象。n现代公共管理的过程充满政治气氛,受制

    5、于周密的政治安排,比如依法行政、行使民主权利、加强监督、阳光政府、服务型政府等。n私人管理享有较为充分的自主权、自治权,是相对封闭的管理,常有“商业机密”“技术安全”等领域。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第一节 管理概述四、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1.管理是维系人类正常社会生活的条件2 2.管理是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手段3 3.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实现的基础44.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保证55.管理能创造一种新的生产力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第二节管理学和现代管理学一、管理学的研究对象1.研究生产力方面的问题管理学主要研究如何合理高效地协调和使用管理组织的人、财、物等资源,以实现预期的目标,包括对各种资源在使用中

    6、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问题。2.研究生产关系方面的问题管理学主要研究如何正确处理管理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问题。与之相关的还有管理组织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管理组织与其成员之间的关系等。3.研究上层建筑方面的问题管理学主要研究管理组织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如何注重社会效益,促进社会文明全面进步,促进组织的民主建设,使组织成员得到全面发展;研究如何根据国家和社会的要求,建立合理的管理体制,制定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促进管理组织系统的改革,培养和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组织文化,以维护社会生产关系,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第二节管理学和现代管理学二、管

    7、理学的学科特征01020304管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独立的学科,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在广泛吸收其他学科的科学成就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有着自己的特征。1.管理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统一的学科2.管理学是一门定性和定量相统一的学科3.管理学是一门软科学4.管理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5.管理学是一门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相统一的学科05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第二节管理学和现代管理学三、现代管理学及其特征1 23 41.变革性2.开放性3.严密性4.实用性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第二节管理学和现代管理学四、现代管理学的研究内容1.关于管理、管理学和现代管理学的基本问题主要包括管理、管理学、现代管理

    8、学概念的界定;管理的产生、发展及作用;管理学和现代管理学的学科特征;学习现代管理学的途径与方法;管理理论的历史发展等。2.关于管理职能的基本问题管理要通过一系列的职能活动并发挥相应的职能作用而达到目的。管理的基本职能有哪些?美国学者戴维斯认为,管理职能可划分为计划、组织和控制;3.关于管理方法与技术的基本问题管理方法与技术是管理理论、管理原则的具体化和落实,是实现管理目标的手段,任何管理都必须借助于一定的方法和技术。管理方法和技术种类繁多,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管理的新方法、新技术不断产生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第三节学习现代管理学的途径与方法一、学习现代管理学的途径u1.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

    9、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是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基本前提u2.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认识我国的国情是学习现代管理学的立脚点u3.分析和借鉴国外的有关管理理论是学习现代管理学的重要条件u4.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是系统学习现代管理学的保证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第三节学习现代管理学的途径与方法一、学习现代管理学的途径1.比较研究法学习现代管理学是提高管理实践水平的重要途径。如何学习以及怎样在学习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定量分析法3.历史研究法4.案例研究法5.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前管理学时期的管理思想第二节古典管理理论第三节行为科学理论第四节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与管理理

    10、论的丛林第五节管理理论的新发展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第一节前管理学时期的管理思想一、管理思想的产生行政管理思想是人类管理思想史上发展最早也最全面的成果之一。在这方面,古巴比伦王国就有了较为成熟的管理形式,具体表现就是制定了有名的汉穆拉比法典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1.行政管理思想最能说明古代人类生产组织和生产管理思想的实例,首推埃及人于公元前26世纪修建的胡夫金字塔。这座巨大的陵墓,高146米,边长232米,用230多万块巨石砌成。2.生产管理思想342%如以年代计算,罗马天主教会也许是西方文明史上最持久而有效的正式组织。它之所以能历久而不衰,除了其追求的目标具有诱人的魅力外,其组织之

    11、严密、管理技术之高超,无疑也是重要原因。3.教会管理思想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第一节前管理学时期的管理思想二、近代西方管理理论的先驱者165432先驱者4.查尔斯巴贝奇产业革命后期,对管理思想贡献最大的是查尔斯巴贝奇。他是英国的数学家、发明家,是科学管理的先驱者。5.安德鲁尤尔作为英国医学博士出身的学者,安德鲁尤尔以管理教育的先驱而著称。他曾建议所任教的学校设立专门向工人传授知识的学院,该学院后来成为培养管理人员的基地。6.丹尼尔麦卡勒姆和亨利普尔丹尼尔麦卡勒姆是赴美的苏格兰移民,他虽然接受的正规教育不多,也没留下什么系统著作,但由于思维敏捷和想象力丰富,在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管理经验,这

    12、些经验被美国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所采用。1.亚当斯密亚当斯密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在产业革命之初就对管理理论做出了贡献。他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一书中,不仅对经济和政治理论做了卓有成效的论述,而且对管理问题进行了探讨。2.小詹姆斯瓦特和马修博尔顿英国的小詹姆斯瓦特和马修博尔顿的贡献在于发展了以下管理技术:市场研究与预测技术;生产计划技术;3.罗伯特欧文罗伯特欧文是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也是19世纪最有成就的实业家之一。罗伯特欧文试图在企业内建立起一种全新的人际关系,因此,他被誉为人事管理的先驱者、“人际关系之父”。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节古典管理理论一、科学管理理论1.科学

    13、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2.为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必须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3.为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必须实现标准化4.在制定标准定额基础上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5.设置计划层、实行职能制6.对组织机构的管理控制实行例外原则7.为实现科学管理应开展一场“心理革命”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节古典管理理论二、一般管理理论法约尔认为,经营和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经营是指引导或指导一个组织趋向目标,它由六项活动组成,即技术活动,指生产、制造、加工等;商业活动,指购买、销售、交换等;财务活动,指资金的筹措及运用;安全活动,指设备和人员保护;会计活动,指存货盘点、成本核算、统计等;管理活动,指组织

    14、内行政人员所从事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活动。1.区分了经营与管理的概念并论述了人员能力的相对重要性2.概括并分析了管理的五项职能3.阐述了管理教育和建立管理理论的必要性管理的五项职能就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法约尔认为,计划是最重要的管理职能,计划不周常常是企业衰败的起因。当时法国的不少企业领导者都认为,只有实践和经验才是走上管理职位的唯一途径,学校也不讲授管理方面的课程。而法约尔则认为,人的管理能力可以通过教育获得,管理能力像其他技术能力一样,首先在学校里获得,然后在车间里得到。4.提出了管理中具有普遍意义的14项原则(1)劳动分工。(2)权力与责任。(3)纪律。(4)统一

    15、指挥。(5)统一领导。(6)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7)合理的报酬。(8)适当的集权和分权。(9)秩序。(10)公平。(11)保持人员稳定。(12)首创精神。(13)人员的团结。(14)跳板原则。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第三节行为科学理论一、早期行为科学理论大规模的访问交谈。检验和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对非正式组织的研究。第三阶段梅奥等人后来写了一系列著作阐述他们的观点,主要有:1.企业职工都是“社会人”,是复杂的社会系统的成员2.劳动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工作态度及人际关系状况3.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第三节行为科学理论1.有关人的需要、动机、

    16、行为方面的理论二、后期行为科学理论有关人的需要、动机、行为方面的理论,即激励理论。激励即通过影响人们需要的满足以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引导他们在组织中的行为。激励理论围绕人的需要、动机、行为的产生及其相互关系展开,主要包括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和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2.有关人的特性方面的理论人的特性问题始终是管理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古典管理理论时期就曾做出探讨,之后不断有学者进行深入的研究。其中有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有麦格雷戈的X理论-Y理论、阿吉里斯的不成熟-成熟理论、沙因的人性假设理论等。3.有关领导行为方面的理论领导行为理论认为,所谓领导就是领导者率领、引导下属组织及其人员共同实现

    17、领导目标的活动过程。领导活动涉及领导者与下属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不仅要注意领导者的个人特性,更要研究领导者的行为对下属人员的影响,也就是说,领导的作用是通过领导者的特定行为发挥出来的,因而应把研究重点转到领导行为上。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第四节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与管理理论的丛林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模式、原则和规律,并对其功能进行描述的一门学科。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和哲学家路德维希V.贝塔朗菲是系统论的创始人。系统论01控制论是研究各类系统的控制和调节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自动控制、电子技术、无线电通信、生物学、数理逻辑等多种学科和技术相互渗透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控制论02信息论是揭示信息

    18、的本质,并运用数学方法研究信息的计量、传递、变换和存贮的一门学科。美国贝尔电话研究所的数学家申农被认为是信息论的创始人。信息论03一、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产生与基本内容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第四节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与管理理论的丛林二、孔茨归纳的管理理论的丛林4.决策理论学派5.系统管理学派6.权变理论学派1.管理过程学派2.经验主义学派3.社会系统学派 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首先注意到现代管理理论发展中多学派并存的局面。他在1961年发表的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中,归纳了各种学派理论上的差异。孔茨认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最大的学派有六个。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第五节管理理论的新

    19、发展一、Z理论u Z理论的前提问题是:怎样使人们的努力彼此协调起来产生最高的效率?大内认为,雇员关心企业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关键。p 一是短期雇佣制。p 二是迅速地评价和升级。p 三是职业发展途径的高度专业化。p 四是明确的、形式化的控制方式。p 五是个人决策与个人负责。u 一是终身雇佣制。u 二是缓慢地评价与晋升。u 三是职业发展途径的非专业化。u 四是微妙、含蓄、内在的控制方式。u 五是集体决策与集体负责。p 一是长期雇佣制。p 二是建立缓慢的评价与提升制度,目的是要培育雇员的长远意识和相互协作精神。p 三是拓宽职业发展路径。u 主要包括:每一个参与变革的人员都必须学习、理解Z理论的基本原

    20、理与基本精神1.Z理论的前提问题2.A型管理模式的特点3.J型管理模式的特点4.Z型管理模式的特点5.建立Z型管理模式的方法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第五节管理理论的新发展二、企业再造理论1.企业再造的内涵u(1)企业再造的目标。u(2)企业再造的任务。u(3)企业再造的动力。u(4)企业再造的条件。u(5)企业再造的对象。2.企业再造的特点u(1)设计企业再造管理团队。u(2)明确企业再造的原则。u(3)对企业流程进行全面的功能和效率分析。u(4)制定企业再造方案。u(5)组织实施与持续改善。3.企业再造的程序与要求u 企业再造即“公司再造”“再造工程”,是指企业为了在产品与服务质量、顾客

    21、满意度、生产与管理成本、员工工作效率等绩效评价的关键指标上能够得到显著改善,重新设计企业的经营、管理及运作方式。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第五节管理理论的新发展三、竞争战略理论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的假定条件是:企业拥有类似的资源和能力,各类资源在企业之间是流动的,因而寻求竞争优势的关键是选择有吸引力的行业并进行定位;企业外部环境相对稳定,产品生命周期较长,企业可以对外部环境进行预测;企业战略理论应动态化,注意竞争对手的反应。1.假设条件2.竞争力的分析模型3.企业的基本战略波特认为,在一个行业里,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提供的是产品还是服务,竞争规则总是以五种力量的形式出现分工合理化等。(1)成本

    22、领先战略。(2)差异化战略。(3)专一化战略。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第五节管理理论的新发展四、蓝海战略理论1.红海战略与蓝海战略2.实施蓝海战略的原则u 在蓝海战略理论体系中,所谓“红海”是指当前业已存在的饱和市场,其利润前景暗淡,恶性竞争此起彼伏。红海战略是竞争的结果,是传统的竞争战略,是一种“血腥”的、你死我活的战略。所谓“蓝海”是指未曾开辟的新兴市场,这一市场中的客户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获得了利润高速增长的机会。蓝海战略是新型的战略,它要求企业把注意力从市场的供给方转向需求方,从关注并力图超越竞争对手转向为买方提供价值的飞跃,也就是既不参与瓜分现有的日趋萎缩的市场,也不以竞争对

    23、手为标杆,而是努力扩大需求,摆脱竞争。u(1)重建市场边界。u(2)注重全局而非数字。u(3)超越现有需求。u(4)遵循合理的战略顺序。u(5)克服关键组织障碍。u(6)寓执行于战略。第三章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第一节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概述第二节儒家的管理思想第三节法家的管理思想第四节道家的管理思想第三章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第一节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概述一、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产生的背景1.诸侯征战2.政治混乱3.经济体制变革4.教育发达第三章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第一节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概述二、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基本价值取向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尽管有诸子之别、九流十家之分,但其基本价值取向是一致的,这就是积极的入世精

    24、神,即密切关注社会现实、积极参与社会变革的人生态度。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旨是经世致用、教民化俗、兴邦安国,总体表现为积极的人生态度,称之为“入世”之学实不为过。这从他们各家的基本追求中可以明显看出来。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其基本精神是通过教育将人内在的修养外化为积极的事功。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文化,看似玄虚奥妙、柔弱无为,其实质则是注重积聚自身的力量,最终实现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以少胜多,通过“无为”以实现“无不为”。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强调奖励耕战,厉行法治,富国强兵,注重积极地治理社会,大胆地追求功利,促进社会的变革。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文化的核心是以“兼相爱、交相利”(墨子兼爱中

    25、)为手段,追求稳定社会、发展生产、长治久安的目标。第三章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第一节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概述三、积极正确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对中国传统文化,我们继承和吸收得还很不够,其中的许多精华我们甚至都丢掉了。以下两种思潮是明显不正确的,特别值得我们注意:一是民族虚无论和全盘西化论。二是站在极左立场上,完全排斥西方文化,同时也排斥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我们应以辩证、科学、历史的态度,对其进行认真的清理。对其中的优秀成果,要站在人类历史的高度、时代的高度,采取“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的态度,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历史的促进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进步发挥

    26、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和作用,世界范围内的有识之士已有共识,近年来兴起的“中国文化热”就是例证。中国古代的一些经典著作,如论语老子孙子兵法三国志等成为许多企业家的必读书目。故有学者指出:世界上最早讲管理,而且讲得最好的,首推中国人。第三章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第二节儒家的管理思想一、中庸思想 孔子继承了我国古代文化崇尚“中”的观念,即认为只有不偏不倚、无过与不及,才能实现王道之治,把中正、适度作为评判事物合理性的普遍准则,把“和”的理念与实现“和”的方法结合起来,形成了中庸理念,成为儒家管理思想的哲学基础。何谓“中庸”?孔子说:“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第三章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第二节儒家的管理思想二、

    27、人性善论 古今中外的管理都与对人性的理解密切相关,所有管理理论的差异都直接或间接地源于对人性的不同认识。美国管理学家麦格雷戈指出:“在每一个管理决策或每一项管理措施的背后,都一定有某些关于人性本质以及人性行为的假定。”儒家管理思想以人性善为依据。战国时代,关于人性问题有“性恶论”与“性无善恶论”之争。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第三章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第二节儒家的管理思想三、德治思想 对德治与法治管理方略,儒家选择的是德治。“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就是说,依据道德治理国家,就会像北极星一样,处

    28、在自己的位置,众多的星星环绕在周围,这才是最佳的管理状态。孔子认为,德治的主要手段是伦理规范,它是无形的约束而非成文的规定。伦理规范落实的基础是社会舆论和个人内心的耻辱感,这就避免了复杂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控制的投入,减少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有利于形成诚信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良好的管理氛围。第三章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第二节儒家的管理思想四、民本思想治国要以民为本,富国要以富民为本,孔子的经济管理思想突出了民本特色。孔子提出“富而后教”,认为政治教化必须以发展物质生产为基础,必须以人民的生活富裕为前提。因此,他一方面主张统治者要“节用薄敛”,减轻百姓的赋税负担,避免滥用民力;另一方面提

    29、出“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废山泽之禁”,主张打破贵族领主对自然资源的垄断,使百姓能比较自由地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生产,统治者不可与民争利。人民富裕了,自然就有了充足的税源,国家怎能不富?这就是孔子“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颜渊)的经济思想。孔子在理论上探讨了富民与富国的辩证关系,他提出的富国应以富民为基础的观点,开创了儒家富民思想的先声。第三章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第二节儒家的管理思想五、义利统一思想 社会活动中如何处理义与利的关系,是先义后利,还是先利后义?这反映出不同的价值观念。利即功利;义即适宜、得体,合乎伦理道德等社会规范。儒家文化有贵义贱利、以义制利的传统,孔子主张“

    30、见利思义”“义然后取”,强调用正当手段获取利益。“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即用不正当手段得到富贵,在我看来犹如浮云一般。孔子注重增进人格修养,正确处理义利关系,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就是说有修养的人追求义,而小人则一心追求私利。第三章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第三节法家的管理思想一、商鞅的管理思想商鞅,姓公孙,卫国贵族,又称卫鞅或公孙鞅,战国时期秦国著名政治家。他在秦国两次变法,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在先秦思想家中,商鞅以重法著称。商君书记述了商鞅变法的种种业绩及其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政治路线和政策。商鞅认为,“国之所以治者三:一曰法,二曰信,三曰权”(商君书

    31、修权)。“法治”是商鞅管理思想的核心。他认为,仁义不足以治天下,非法治无以治国平天下。“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所以备民也”(商君书定分);“以刑治,民则乐用;以赏战,民则轻死”(商君书弱民);“故明主慎法制。第三章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第三节法家的管理思想二、慎到的管理思想慎到,战国时期赵国人,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慎到主张统治者在“尚法”的同时,应注重“势”,被认为是“势治”派。慎到强调“尚法”的重要性。“有权衡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尺寸者,不可差以长短;有法度者,不可巧以诈伪。”第三章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第三节法家的管理思想三、申不害的管理思想申不害,战国时期郑国人,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主

    32、张法治,注重“法术”。申不害强调法治,他不仅论述了法律在国家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同时指出法律对树立国君的权威、维护国君的尊严也至关重要,所以英明的国君都重视法令。申不害列举了尧和黄帝治理天下的范例:“尧之治也,善明法察令而已。圣君任法而不任智,任数而不任说。黄帝之治天下,置法而不变,使民安乐其法也。”(申子佚文)第三章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第三节法家的管理思想四、韩非子的管理思想韩非子,战国末期韩国人,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子师从荀子,“喜刑名法术之学”,“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韩非子曾多次向韩王提出兴国之策,但都不被采纳,于是发愤写了孤愤五蠹等十万言,后来集为韩非

    33、子一书,他希望通过著书立说向君主表达自己励精图治、富国强兵的思想。韩非子吸收了荀子的法治思想,对商鞅重法、申不害重术和慎到重势加以扬弃,形成了先秦时代法、术、势三者融为一体的思想体系,并成为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基本方略。u 1.人性恶论u 2.法道万能u 3.法、术、势相结合的思想体系第三章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第四节道家的管理思想一、道的理念“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老子所谓的“道”是指人类生活的准则,是客观存在的宇宙本源,是万事万物产生和发展的规律,也是治理国家的规律和准则。老子和先秦诸子一样,重视对“治国之道”的思考与阐述。比较而言,老子关于“道”的理念所涵盖的空间更为广阔。老子开宗明义地说:

    34、“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三章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第四节道家的管理思想二、人性理念 先秦诸子中,孔子和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故主张仁政、德政;韩非子认为人性本恶,所以强调法治。老子并未直接讨论人性问题,但综合其言论不难看出,老子所持的是“人性本恶”理念。“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即华丽的服色容易使人的眼睛受到伤害;美妙的音乐容易使人耳朵受到损伤;甜美的食物容易使人的口味受到破坏;纵情猎场,使人发狂;稀缺的物品,诱人行窃或抢劫,使人

    35、品行败坏。因此,圣人只求内在的饱腹,而不受外在美观的驱使,所以舍弃后者而取前者。老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有欲、有私、贪恋物,常常不能抵御外在的刺激,人类社会的矛盾与争斗概源于此。第三章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第四节道家的管理思想三、无为而治思想老子从遵循自然法则出发,提出了“无为无不为”的思想。“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无为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意思是说,研究学问,知识一天天增多;遵循自然法则,压力、负担趋于减少,从而达到“无为”。无为方能实现无所不为。治理天下应经常以无事处之,否则就不可能治好天下。老子认为,宇宙本源是道,道无为;人应遵循道,顺乎自然法则

    36、。“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即有为的人常常失败、受损失,圣人无为,所以不会失败,不受损失。老子认为,坚持“有为”,盲目、固执蛮干的人,注定要失败。只有遵循自然法则,才能立于不败。”第三章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第四节道家的管理思想四、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老子认为,宇宙万物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是矛盾的统一体,体现出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老子认为,刚与柔、阴与阳、福与祸、质与量、美与丑、善与恶、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音与声、前与后等,它们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彼此发展到一定程度,便各自向相对的方向转化,这就是道,是自然法则。第三章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第四节道家的管理思想

    37、五、“少私寡欲”的行为准则 老子要求人们“少私寡欲”“无私无欲”“清心寡欲”,认为人的本性是“好逸恶劳”或“好吃懒做”,有着强烈的私利欲望,但他并不主张依靠隆礼或法治对人加以改造、教化。“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老子认为,先古圣贤善于以道治国,不是用道使人民聪明,而是用道使人民愚朴。人民难以治理是因为他们心机太多。所以用智术治国是一大害,放弃智术是国家之福。老子认为,绚丽的色彩、美妙的音乐、精美的饮食、珍异的宝物、纵情田猎等享乐根本不应该让人民知道,使他们“为腹不为目”,这本质上是一种愚民政策。第三章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第五节

    38、墨家的管理思想一、兼爱思想 兼爱即“兼相爱”。“兼”的本意为一手执两禾,引申为两种以上的行为同时进行;“相”即彼此、交互。兼相爱即每一个人都要爱所有的人。墨子认为:“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墨子兼爱中)即人与人的祸、篡、怨、恨,皆由不相爱所生。他说,诸侯只知道爱自己的国家,而不爱其他国家,所以不惜动用举国之力攻击、侵略他国。卿大夫只知道爱自己的家,而不爱别人的家,所以借全家之力抢夺他人之家。第三章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第五节墨家的管理思想二、尚贤思想 古往今来,治国安邦都离不开贤能之人,选贤任能是墨子管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所谓的“贤”指“善行也”“多才也”,墨子认为

    39、,贤必须是“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墨子尚贤上),即道德高尚、善于言辞、广知道术谓之贤。现代我们称“德才兼备”。u 1.尚贤任能,为政之本u 2.不拘一格,选贤任能第三章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第五节墨家的管理思想三、尚同思想 “尚同”与“尚贤”是墨子管理思想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尚同”,即在国家治理结构中,各级官吏和普通百姓都要服从最高统治者的意志,贯彻集权管理原则。“尚同”和“尚贤”一样,都是“为政之本”,只有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才能实现天下大治。墨子“尚同”思想的脉络是:在广泛细致地掌握下情、集众人之智慧和胆识的基础上,由统治者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政策,然后通过各级官吏贯彻到基层,上下一心

    40、,同心同德,治理国家。在墨子看来,社会混乱的根源在于没有统一的意志,缺乏统一的道德标准。第三章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第五节墨家的管理思想四、节用思想“崇俭黜奢”是先秦诸子的普遍主张,但墨子的论述更为全面、深入。节用抑奢在墨子管理思想体系中特色鲜明、地位突出。“圣人为政一国,一国可倍也。大之为政天下,天下可倍也。其倍之,非外取地也,因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墨子节用上)就是说,圣人治理一个国家,该国财力可以加倍;扩大到治理天下,天下财富可以加倍。第二编 管理职能第四章决 策 第五章组 织第六章人力资源管理 第七章领 导第八章激 励 第九章控 制第四章 决 策第一节决策概述第二节决策理论第三

    41、节决策体制第四节决策过程第五节决策规则与方法第四章 决 策第一节决策概述一、决策的含义与类型1.决策的含义2.决策的类型u“决策”一词是现代管理学中广泛使用的一个概念。就词义而言,决策可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从静态上理解,决策是指已形成的“决定”,一般作为名词来使用;另一种是从动态上理解,决策是指做出决定的过程,一般作为动词来使用。现代管理学中所讲的决策主要是指后一种意思,也就是把决策看作一种动态的过程。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决策是指管理者根据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为一定的管理行为确定管理目标,制定并选择管理方案的过程。u 为了把握不同决策之间的共性与个性特征,为人们进行正确决策提供理论依据,通常根据

    42、不同的标准对决策进行分类。u 根据决策目标所涉及的规模和影响程度不同,决策可分为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u 根据决策内容的具体情况不同,决策可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u 根据决策所处的时期不同,决策可分为平时决策和危机决策。u 根据决策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决策可分为初始决策和追踪决策。第四章 决 策第一节决策概述二、决策与预测的关系所谓预测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未来发展的性质、状态及变化趋势所作的估计和测算。任何事物的运动、变化都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这是人们能够预测的前提。但是,事物的规律常常以隐蔽的形式存在,人们在把握这些规律时往往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预测与决策关系密切。1.预测服务于决策2

    43、.预测贯穿于决策的全过程3.预测和决策的区别第四章 决 策第二节决策理论一、决策理论学派1强调了决策在管理中的重要性。2分析了组织在决策中的作用。3阐述了决策过程。4阐述了决策过程。5归纳了决策的类型。1.决策理论学派的产生决策理论学派是由社会系统学派发展而来的。早在20世纪30年代社会系统学派的创始人巴纳德就提出了“决策”这一概念,并把决策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试图论证决策在管理中的重要性。尽管巴纳德的观点在当时没有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但是社会系统学派关于组织的决策过程研究为决策理论学派的产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2.决策理论学派的观点:第四章 决 策第二节决策理论二、理性决策理论u 理性决策理论的

    44、思想渊源可以追溯至古典经济学理论。因为在古典经济学理论中已提出了经济行为的最大化原则,即追求最大利润。随着现代管理技术的发展和决策分析手段的科学化,人们迫切希望决策成为科学和理性的行为,因而逐渐形成理性决策理论。理性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有:u 第一,提出了“最优决策准则”。u 第二,设计了严格的决策程序。u 第三,要求掌握详细的决策信息。第四章 决 策第二节决策理论三、渐进决策理论 渐进决策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和政策科学家查尔斯林德布洛姆提出来的。林德布洛姆认为,决策分析并不是万能的。对于什么是决策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认识和看法。决策受到决策者价值观的影响,由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观念

    45、,所以选择决策方案往往会发生冲突与矛盾。特别是决策是一个前后衔接的过程,过去的决策不可避免地会对今天的决策产生有形或无形的影响,这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排斥了“巨变”。因此,林德布洛姆提出了渐进决策理论。渐进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有:u 第一,决策过程是一个按部就班的过程。u 第二,决策方案是在原有决策的基础上所做的修改。u 第三,决策必须控制风险。第四章 决 策第二节决策理论四、集团决策理论 集团决策理论是由美国的政治学家戴维杜鲁门和厄尔莱瑟姆提出来的。集团决策理论认为,公共决策是社会中不同集团相互斗争的结果。所谓公共决策是指某一特定时间里,集团间的争斗所达到的平衡。它体现了那些一直试图获取优势的、

    46、相互竞争着的党派或集团之间出现的均势。集团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有:u 第一,集团的互动是公共决策的核心内容。u 第二,决策方案是各个集团相互斗争、相互妥协的结果。u 第三,各个集团占有的资源不同,对决策的影响力不同。第四章 决 策第二节决策理论五、精英决策理论精英决策理论又称为杰出人物决策理论。精英决策思想最早可追溯到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圣西门。圣西门认为,人类社会是以政治精英为塔尖的一座金字塔,位于塔尖的政治精英是社会的决定力量。因此要想改变社会,就必须从塔尖入手,使新兴资产阶级的优秀人物成为社会精英,以便做出开明、合理的公共决策。精英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有:u 第一,社会分化为掌权的少数人和

    47、无权的多数人。u 第二,少数的统治者与杰出人物不是被统治的公众的代表,精英人物主要来自社会中经济地位较高的阶层。u 第三,非精英人物向精英人物的转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非精英人物中,只有那些接受了精英人物基本观点的人,才能进入精英集团。u 第四,在基本价值观和维护社会制度方面,精英人物的看法是一致的。u 第五,公共决策所反映的不是公众的要求,而是反映了精英人物的主要价值观,公共政策的变化将是渐进性的,而非革命性的。u 第六,活跃的精英人物很少受公众的直接影响。第四章 决 策第三节决策体制一、决策中枢系统决策中枢系统是公共决策的核心,是由拥有决策权的领导机构和人员组成的。决策中枢系统在决策体制中

    48、处于统率和支配地位,享有最高决策权,并承担公共决策的主要责任。决策中枢系统的主要任务有:1 23 41.确认决策问题2.明确决策目标3.组织决策方案的设计4.选择决策方案第四章 决 策第三节决策体制二、决策咨询系统010203 决策咨询系统是由公共决策研究组织和各类专家、学者组成,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和技术手段,相对独立地进行决策研究、决策方案设计和公共决策咨询的组织体系。决策咨询系统也被称为公共决策的“思想库”或“智囊团”。1.发现决策问题3.提供决策预测研究2.参与决策方案的设计、评估和论证第四章 决 策第三节决策体制三、决策信息系统u 决策信息系统是指由专业信息人员所组成,从事信息的收集、加

    49、工、传递等活动,为决策中枢系统提供决策信息的组织体系。决策信息系统在决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决策中枢系统的神经系统。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公共管理的决策活动离不开信息。决策问题的发现、决策目标的确立、决策方案的拟订以及决策方案的评估与选择都依赖于决策信息。可以说,决策信息是现代决策的基础,是决策思维的原料。u 决策信息质量的高低决定了决策的正确性、可行性,决策信息越多、越全、越准、越及时,管理决策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越大。决策信息系统具有三大任务:收集信息、加工信息、传递信息。第四章 决 策第四节决策过程一、发现问题010203 现代决策的形成过程是一个从发现决策问题到抉择决策方案的

    50、过程。任何决策都是为了解决一定的问题而制定的,决策者只有发现了问题才能知道为什么要决策,以及如何决策。发现问题要做好的工作:1.察觉问题3.陈述问题2.界定问题第四章 决 策第四节决策过程二、确立目标1决策目标要有针对性。2决策目标要有明确性。3决策目标要有时效性。4决策目标要有可行性。5决策目标要有规范性。决策目标是决策者在制定或实施决策时所确立的预期标准或结果。决策目标不仅为决策方案设计和择优提供了标准,也为决策执行确立了方向,同时还为决策评估提供了基本尺度。确立决策目标应注意以下问题:第四章 决 策第四节决策过程三、拟订方案ACu提供多种备择方案。决策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选择,没有选择就没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自考现代管理学课件完整版.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945830.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