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生理学课件.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医护生理学课件.pptx》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护 生理学 课件
- 资源描述:
-
1、护理医药专业护理医药专业生 理 学1.第二章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细胞的基本功能第一节细胞膜物质转运功能第二节细胞的生物电现象第三节肌细胞的收缩功能单纯扩散单纯扩散易化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主动转运入胞和出胞入胞和出胞肌丝滑行学说兴奋-收缩耦联收缩形式静息电位动作电位考纲要求:护理专业:掌握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医药专业:理解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概念;了解其产生机制2.第一节第一节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一、物质转运功能一、物质转运功能(一)(一)单纯扩散单纯扩散 1定义定义 单纯扩散:单纯扩散:脂溶性小分子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跨膜移动的过程。脂溶性小分子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跨膜
2、移动的过程。2 扩散通量:扩散通量:Mmol/s.cm2 影响因素:膜内外物质浓度差、电压差影响因素:膜内外物质浓度差、电压差 膜的通透性膜的通透性 3 转运的物质:转运的物质:O2,CO2 4 特点:特点:高浓度高浓度低浓度低浓度 不耗能不耗能3.(二)膜蛋白介导的跨膜转运(二)膜蛋白介导的跨膜转运 易化扩散易化扩散 1定义定义 非脂溶性小分子物质,在特殊膜蛋白质非脂溶性小分子物质,在特殊膜蛋白质帮助下,由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转运的过程。帮助下,由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转运的过程。2特点特点 高浓度高浓度低浓度低浓度 不需耗能不需耗能 具有选择性具有选择性 通透性可改变通透性可改变4.3通道介导的
3、通道介导的-离子通道离子通道 转运的物质:离子:转运的物质:离子:Na+、K+等等 特点:特点:a通道蛋白功能状态可以改变通道蛋白功能状态可以改变 激活激活(开放开放)失活(关闭)失活(关闭)备用(静息)备用(静息)b通过通过“闸门闸门”进行调控(门控通道)进行调控(门控通道)c有选择性有选择性 转运结果:电化学势能平衡转运结果:电化学势能平衡 分类:分类:化学门控通道:化学门控通道:N-Ach受体受体 电压门控通道:电压门控通道:Na+通道通道 机械门控通道:内耳毛细胞机械门控通道:内耳毛细胞5.4 经载体介导的经载体介导的 转运的物质:葡萄糖、氨基酸转运的物质:葡萄糖、氨基酸 共同特点:共
4、同特点:结构特异性结构特异性 饱和现象饱和现象 竞争性抑制竞争性抑制被动转运:被动转运:单纯扩散单纯扩散 易化扩散易化扩散6.(三)主动转运(三)主动转运主动转运主动转运:1定义:离子或分子物质在膜上定义:离子或分子物质在膜上“泵泵”的帮助下,逆浓度差或电位差进行的耗能性的跨膜转运过程的帮助下,逆浓度差或电位差进行的耗能性的跨膜转运过程 2生物泵:实质就是生物泵:实质就是ATP酶酶 如如“钠钠-钾泵钾泵”、“质子泵质子泵”等等 钠泵钠泵:钠钠-钾泵或钾泵或Na+-K+-ATP酶酶 激活:细胞内的激活:细胞内的Na+、细胞外的、细胞外的K+作用:作用:3个个Na+移到膜外移到膜外 2个个K+移入
5、细胞内移入细胞内生理意义:胞内低钠,维持细胞体积胞内高钾,酶活性新陈代谢正常进行势能储备7.(四)入胞和出胞(四)入胞和出胞1、定义:大分子物质或团块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运动进入细胞的过程2、入胞:吞噬:固体物质的入胞过程(粒细胞吞噬细菌)吞饮:液体物质的入胞过程(小肠上皮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出胞: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或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等耗能方式:主动转运、入胞和出胞8.第二节细胞的生物电现象生物电:指生物细胞生命活动中伴随着的电现象 是生命存在的标准之一 也是反映生命活动变化的重要指标生物电两种形式:1、细胞安静时的静息电位(RP)2、细胞兴奋时的动作电位(AP)产生生物电现象的条件:1、膜内外
6、离子的不均匀分布膜内高钾是 膜外的30倍膜外高钠是 膜内的10倍2、膜在不同状态下对离子通透性不同安静时主要对钾通透性钠离子100倍兴奋时主要对钠离子通透性高于安静时的500倍9.一、静息电位一、静息电位1、概念:细胞在安静的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10.2、极化:细胞安静状态下,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的状态称 超极化:超极化:膜内电位向负值变大的方向变化膜内电位向负值变大的方向变化 去极化:去极化:膜内电位向负值减小的方向变化膜内电位向负值减小的方向变化 复极化:复极化:由去极化或超极化向由去极化或超极化向RP值恢复值恢复 反极化:反极化:膜内为正,膜外为负的状态膜内为正,膜外为
7、负的状态(极化 静息电位)11.3、静息电位产生的机制离子流学说离子流学说静息时,细胞内外各种离子的浓度分布不均,静息时,细胞内外各种离子的浓度分布不均,细胞膜细胞膜 对对K+通透,对通透,对Na+不通透不通透K+外流的形成外流的形成 K+平衡电位平衡电位静息电位是静息电位是K+平衡电位平衡电位静息电位的形成主要是由静息电位的形成主要是由K+外流所形成的外流所形成的电电-化学平衡电位化学平衡电位12.二、动作电位二、动作电位1、概念细胞受刺激产生兴奋时,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一次快速的、可扩布性的膜电位变化动作电位是细胞兴奋的标志动作电位是细胞兴奋的标志峰电位13.14.2、动作电位产生机制15
8、.上升支:去极相上升支:去极相由由Na+内流形成,是内流形成,是Na+的平衡电位的平衡电位有效刺激有效刺激部分部分Na+通道开放通道开放少量少量Na+膜去极化膜去极化阈电位阈电位大量大量Na+通道开放通道开放大量大量Na+内流内流膜内负电位消失,出现正电位膜内负电位消失,出现正电位即:动作电位上升支是由即:动作电位上升支是由Na+大量快速内流所形成的电大量快速内流所形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化学平衡电位 下降支:复极相下降支:复极相Na+通道失活通道失活K+通透性升高通透性升高 Na+内流停止,内流停止,K+外流外流膜内电位由正膜内电位由正向负值变化向负值变化静息电位静息电位即:动作电位的下降支是
9、即:动作电位的下降支是K+外流外流AP的产生实质上是受刺激后的产生实质上是受刺激后Na+、K+通道状态改变导致膜对通道状态改变导致膜对Na+、K+通透性(电导)改变的结果通透性(电导)改变的结果16.3、动作电位的引起和传导阈电位阈电位 TP:能够引起细胞膜上能够引起细胞膜上Na+上通道突然大量开放的临界膜电位值上通道突然大量开放的临界膜电位值是一种膜电位的临界值,能触发是一种膜电位的临界值,能触发AP,是引起钠通道大量开放的膜电位值,是引起钠通道大量开放的膜电位值,即钠内流形成正反馈的膜电位值。即钠内流形成正反馈的膜电位值。RP和和TP的差值大,细胞兴奋性低;的差值大,细胞兴奋性低;差值小,
10、兴奋性高。差值小,兴奋性高。17.动作电位的特点:动作电位的特点:a“全或无全或无”现象:动作电位一旦产生就达到现象:动作电位一旦产生就达到最大值,最大值,其幅度不会因刺激强度的加强而增大。其幅度不会因刺激强度的加强而增大。b不衰减传导不衰减传导 c脉冲式,不会重合,双向传导脉冲式,不会重合,双向传导d不同细胞,不同细胞,AP的幅度和持续时间不同的幅度和持续时间不同动作电位的传导:动作电位的传导:局部电流学说局部电流学说AP在同一细胞上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的在同一细胞上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的局部电流:局部电流:已兴奋膜与未兴奋膜之间存在已兴奋膜与未兴奋膜之间存在电位差,而发生的电荷移动。电
11、位差,而发生的电荷移动。神经纤维神经纤维AP的传导:的传导:神经冲动神经冲动18.神经神经C的的AP 心房肌心房肌C的的AP窦房结窦房结C的的AP19.1、物质转运的方式及异同点2、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的概念3、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发生机制4、动作电位的特点20.第三节第三节 肌细胞的收缩功能肌细胞的收缩功能结构复习:1、肌纤维:肌细胞2、肌浆网:细胞基质3、肌原纤维:纵贯肌细胞全长的,平行有规则排列的4、肌质网:细胞内特殊的内质网21.1 肌原纤维和肌小节肌原纤维和肌小节(1)肌原纤维)肌原纤维 明带:明带:长度可变,其正中的暗线为长度可变,其正中的暗线为Z线线暗带:长度固定,正中相对暗带:长度
12、固定,正中相对透明区为透明区为H带带 H带中央的暗线称为带中央的暗线称为M线。线。(2)肌小节)肌小节 :两条两条Z线间的区域线间的区域长度长度=1/2明带明带+暗带暗带(1.5-3.5m)22.2、肌管系统、肌管系统(1)横管:由胞膜向内凹入形成)横管:由胞膜向内凹入形成(2)纵管(肌浆网):)纵管(肌浆网):三联管:三联管:由每一横管和来自两侧肌小节的由每一横管和来自两侧肌小节的纵管终末池构成纵管终末池构成作用:作用:把横管传来的信息和终池把横管传来的信息和终池Ca2+释放释放 联系起来联系起来23.横纹肌的收缩机制横纹肌的收缩机制肌丝滑行学说肌丝滑行学说 肌丝滑行学说:肌丝滑行学说:肌细
13、胞收缩时肌原纤维缩短,是细肌丝向粗肌丝滑行的结果肌细胞收缩时肌原纤维缩短,是细肌丝向粗肌丝滑行的结果24.1肌丝的分子结构肌丝的分子结构 (1)粗肌丝:)粗肌丝:由肌凝蛋白构成由肌凝蛋白构成横桥横桥的作用:的作用:a.具有与细肌丝结合的位点具有与细肌丝结合的位点b.具有具有ATP酶的活性酶的活性(2)细肌丝细肌丝 a.肌动蛋白肌动蛋白,又,又称肌纤蛋白称肌纤蛋白具有与横桥结合的位点具有与横桥结合的位点 b.原肌凝蛋白原肌凝蛋白:覆盖结合位点:覆盖结合位点c.肌钙蛋白肌钙蛋白25.肌丝滑行的基本过程肌丝滑行的基本过程肌浆中肌浆中Ca2+升高升高 Ca2+与肌钙蛋白结合后构象改变与肌钙蛋白结合后构
14、象改变原肌凝蛋白的双螺旋结构发生扭转原肌凝蛋白的双螺旋结构发生扭转肌纤蛋白的横桥结合位点暴露肌纤蛋白的横桥结合位点暴露横桥横桥和和肌纤蛋白肌纤蛋白结合,结合,横桥横桥扭动、脱离、再结合、再扭动扭动、脱离、再结合、再扭动细肌丝向细肌丝向M线方移动。线方移动。ATP的作用:的作用:提供能量提供能量使横桥脱离使横桥脱离26.骨骼骨骼肌细胞的兴奋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耦联收缩耦联把肌细胞的兴奋和收缩连接起来的中介过程把肌细胞的兴奋和收缩连接起来的中介过程 三个步骤:三个步骤:1肌膜动作电位经横管传向肌细胞的深处肌膜动作电位经横管传向肌细胞的深处 2三联体处的兴奋传递三联体处的兴奋传递横管膜兴奋横管膜兴奋终
15、末池终末池Ca2+通道开放通道开放Ca2+进入肌浆进入肌浆Ca2+与肌钙蛋白结合与肌钙蛋白结合肌丝滑行肌丝滑行肌收缩肌收缩 3肌浆网对肌浆网对Ca2+的释放和回收的释放和回收释放:释放:AP使终池膜使终池膜Ca2+通道开放通道开放回收:钙泵作用回收:钙泵作用27.骨骼肌收缩的外部表现和力学分析骨骼肌收缩的外部表现和力学分析 外部表现:肌肉缩短、产生张力、作功外部表现:肌肉缩短、产生张力、作功肌肉的收缩形式肌肉的收缩形式1、等长收缩与等张收缩等长收缩与等张收缩等长收缩:指肌肉收缩时只有张力的增等长收缩:指肌肉收缩时只有张力的增加而无长度的缩短。加而无长度的缩短。等张收缩:指肌肉收缩时长度缩短而无
16、等张收缩:指肌肉收缩时长度缩短而无肌张力的变化。肌张力的变化。2、单收缩与强直收缩单收缩与强直收缩单收缩:单收缩:当骨骼肌受到一次短促刺激时,可产生一次动作电位,随后出现一次收缩和舒张的收缩形式。当骨骼肌受到一次短促刺激时,可产生一次动作电位,随后出现一次收缩和舒张的收缩形式。复合收缩(强直收缩):复合收缩(强直收缩):当骨骼肌受到频率较高的连续刺激时,出现总和的收缩过程。当骨骼肌受到频率较高的连续刺激时,出现总和的收缩过程。不完全强直收缩不完全强直收缩 完全强直收缩完全强直收缩 生理情况下支配骨骼肌的运动神经发出的是连续冲动,故产生的是强直收缩;静息时微弱而持续生理情况下支配骨骼肌的运动神经
17、发出的是连续冲动,故产生的是强直收缩;静息时微弱而持续的收缩称为肌紧张。的收缩称为肌紧张。28.第三章第三章 血血 液液第一节血液概述第二节血浆第三节血细胞血液的组成理化特性正常数值形态功能成分作用血浆渗透压第四节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原血液凝固过程血液凝固过程纤溶系统纤溶系统第五节血量与血型血型血型输血原则交叉配血实验29.1、掌握血液组成、血浆渗透压 (医药专业:形成及影响因素)2、掌握血细胞的正常数值、形态及功能;理解红细胞的生成及破坏3、掌握血液凝固的基本步骤,ABO血型分型及依据,输血原则4、了解纤溶系统,Rh血型系统30.血液血液 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流体组织,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流体
18、组织,是沟通各部分组织液以及和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沟通各部分组织液以及和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功能:功能:1运输功能运输功能 2缓冲酸碱功能缓冲酸碱功能 3维持体温相对恒定维持体温相对恒定 4生理止血功能和机体防御功能生理止血功能和机体防御功能31.一、血液组成一、血液组成32.测定方法测定方法 抗凝;抗凝;比容管;比容管;离心离心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称血细胞比容正常数值:成年男性:40-50%女性:3748%新生儿:55%比容 严重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等失水者 各种贫血患者33.二、血液的理化特性二、血液的理化特性1、颜色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分颜色动脉血:含氧
19、合血红蛋白较多 鲜红色静脉血:含去氧血红蛋白较多 暗红色血浆:含胆色素淡黄色2、比重全血比重:与红细胞数量有关全血比重:与红细胞数量有关血液中红细胞数越多全血比重越大血浆比重:与血浆蛋白含量有关血浆比重:与血浆蛋白含量有关血浆蛋白含量愈多则血浆比重约大正常数值:约1.05-1.0634.3、黏滞性 粘度:液体内部分子或颗粒间的摩擦形成 全血的黏滞性为水的4-5倍:取决于细胞数量血浆的黏滞性为水的1.6-2.4倍:取决于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血液粘度是形成血流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4、血浆渗透压正常人体血浆渗透压:5790mmHg(300mOsm/L)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与血浆中溶质颗粒数目的多少成正比5、
20、酸碱度正常人血浆 (酸中毒 碱中毒)恒定因素:血液缓冲对 、正常的肺、肾功能 红细胞缓冲对血浆缓冲对:NaHCO3/H2CO335.第二节 血 浆一、血浆成分1、血浆蛋白:60-80g/L白蛋白:形成胶体渗透压 转运Ca、脂肪酸及其他亲脂物质球蛋白:免疫作用,转运脂质、脂溶性维生素及激素等纤维蛋白原:参与血液凝固2、无机盐含量约0.9%,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 阳离子为钠离子、阴离子为氯离子3、非蛋白含氮化合物:尿素、尿酸、肌酸、氨基酸等(蛋白质和核酸代谢产物 经肾脏排泄)4、其他:有机化合物、气体 36.渗透现象与渗透压渗透现象与渗透压37.二、血浆渗透压1渗透现象与渗透压 半透膜是一种只能让水
21、分子自由通过的膜结构。所有的细胞膜以及毛细血管壁都属于生物半透膜。渗透:水分子透过半透膜,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溶液转移的现象。渗透压:指半透膜一侧的溶质颗粒对半透膜别一侧水分子的吸引力,即“吸水力”。渗透压的大小与单位体积内不能透过半透膜的溶质颗粒数量成正比,与溶质颗粒的种类及大小无关。38.2、血浆渗透压的形成、正常值、血浆渗透压的形成、正常值 血浆渗透压:血浆渗透压:5790mmHg 血浆晶体渗透压血浆晶体渗透压 占血浆渗透压的占血浆渗透压的99.6%由晶体物质形成(尿素、葡萄糖、电解质等)主要是由晶体物质形成(尿素、葡萄糖、电解质等)主要是Na+,Cl-占占80%正常值:正常值:57
22、65mmHg 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 占血浆渗透压的占血浆渗透压的0.4%由血浆蛋白形成由血浆蛋白形成 主要是白蛋白主要是白蛋白 正常值:正常值:25mmHg等渗溶液:等渗溶液: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近的溶液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近的溶液临床常用的等渗溶液:临床常用的等渗溶液:0.9%NaCL溶液和溶液和5%葡萄糖溶液葡萄糖溶液39.3、血浆渗透压的生理作用、血浆渗透压的生理作用 血浆晶体渗透压血浆晶体渗透压 作用:作用:维持细胞内外的水平衡;维持细胞内外的水平衡;维持细胞正常形态与功能维持细胞正常形态与功能。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 作用:作用:维持血管内外水平衡及血容量维持血管内外水
23、平衡及血容量 40.第三节第三节 血血 细细 胞胞一、红细胞1、红细胞的数量和功能男性(4.05.5 1012/L);女(3.55.01012/L)血红蛋白:男性120160 g/L;女性110150 g/L双凹圆碟形、78m、表面积/容积比值较大功能:运输 O2和CO2 缓冲血液酸碱度41.异常红细胞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患者遗传性镰形红细胞增多症42.2、红细胞的生理特性1)可塑变形性 细胞在外力作用下变形的能力 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越大,变形能力越强43.2)渗透脆性)渗透脆性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的特性渗透脆性越大,红细胞对低渗溶液的抵抗力越小衰老红细胞对低渗盐溶液的抵抗力低,
24、即脆性高初成熟的红细胞的抵抗力高,即脆性低球形红细胞由于表面积与体积之比较小,少量水进入红细胞即可引起红细胞破裂,因此,红细胞脆性变大44.等渗溶液: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等张溶液:由不能自由通过细胞膜的溶质所形成的等渗溶液0.9%NaCL溶液即是等张溶液也是等渗溶液1.9%尿素溶液 是等渗溶液却不是等张溶液等渗不一定等张等渗不一定等张等张一定等渗等张一定等渗45.3)悬浮稳定性)悬浮稳定性红细胞沉降率(血沉):抗凝血垂直静置1小时后红细胞下沉的距离正常男性:012mm/h 女性:020mm/h影响因素:叠连促进叠连:纤维蛋白原、球蛋白、胆固醇负抑制叠连:白蛋白、卵磷脂例:风湿热患者血浆纤维蛋
25、白原增高,叠连增强血沉增高,悬浮稳定性降低46.3、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1)生成部位:红骨髓 正常成年人每天约产生2 X 1012个红细胞各类细胞的起源骨髓造血干细胞具有自我复制与多向分化的能力骨髓、造血微环境的受抑制,出现全血细胞减少称再生障碍性贫血47.120天1-2天占红细胞总数的0.51.5%临床工作中常通过外周血网织红细胞网织红细胞计数来了解骨髓造血功能的盛衰48.2)造血原料:铁 是合成血红蛋白必须原料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49.3)成熟因子:维生素B12;叶酸 是红细胞成熟所必须的辅料(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无论缺乏叶酸还是缺乏维生素B12都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50.4、红细胞生成调节1)
展开阅读全文